羽毛球拍磅数
羽毛球拍的主要参数[整理版]
![羽毛球拍的主要参数[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a31e3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4.png)
羽毛球拍的重要参数G:用来表示羽球拍柄粗细,一般为4G、5G,4G适合手大的人用。
U:一般的羽球拍在说明资料里都会用U来表示重量,具体的重量是3U是85-89克,2U是90-94,U是95-99克。
羽毛球拍平衡点:为什么有相同质量标志的球拍拿在手里感觉为什么会不同?这涉及一个平衡点的问题,如果羽毛球球拍的平衡点靠近拍头,则感觉到头部较重,如果球拍的平衡点更靠近拍柄,则感觉到头部较轻。
平衡点是从球拍底部开始量,单位是厘米或英寸。
“根据力学原理,重量对挥拍的感觉成正比,而平衡点对挥拍的感觉成平方正比,头重的球拍由于拍头惯性更大,打出的球更有力量但挥拍灵活性略差,更适用于进攻。
头轻的球拍虽然较为灵活,但打出的球较少力量,而且球拍传递的震动也会较大,不适用于大力击球的球员,更适用于防守控制型球员。
”,为了精确的控制平衡点,一般会用改变拍柄的质量来改变以期达到对平衡点的控制。
羽毛球拍加长型:标准羽拍的长度为664毫米,而所谓加长形羽拍的是比标准长度一般加长10毫米。
加长的最主要部分为拍杆,有一些型号的拍头也有些许加长。
加长型球拍击球点比较高一些,对提高进攻是有一定的帮助。
羽毛球拍硬度:击球时球在羽球拍上的停留时间只有千分之四到六秒。
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和球拍击到球时,拍杆有一个弯曲和复原的过程,在球拍尚未回到原位以前球已经飞离了拍面。
在球员力量相同的情况下,拍杆越软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越容易弯曲,弯曲幅度也更大,从而带动拍头以更大的角速度移动,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量。
拍杆越硬则击球时能传递给球的力量就越少,但更能减低击球震动的传递。
对于框而言,拍框的硬度越大接触球时就越不易发生变形和扭动,越能把更多的力量传给羽球,同时传递的震动也越少。
硬度与控球性的关系:1.方向的控制性:当球拍击球时,球可根据击球的方向或角度回击。
拍杆、拍框越硬对于方向的控制稳定性越高而且当球并非打在拍面的甜区时,越硬的球拍扭力越小。
2.深度的控制:这是指被回击的球飞行的距离(落点)的控制。
羽毛球拍的磅数越高意味着什么

羽毛球拍的磅数越高意味着什么羽毛球拍的磅数越高意味着什么磅数认识误区一:球拍磅数越高,球拍弹力越大。
这是最常见的认识错误。
磅数变化的感觉是这样的:如果长久打球适应了20-22的磅数,把磅数变低,就会觉得球拍像个网兜,软绵绵弹不起来。
把磅数升高,就会觉得球拍像个钢板,烧火棍,死硬没弹性。
磅数在20-22的时候,弹力最强(结论一)。
磅数认识误区二:球拍磅数越高,击出的球速越快。
不少人摆脱了第一个误区,但依旧没有摆脱这第二个误区。
其实知道了第一点很容易推出第二点的正确答案:如果单纯追求杀球的速度,无疑是20-22磅击出的球速最快(结论二)。
那么为啥高手都用高磅数呢?那是因为磅数越高,拍线拉得越紧,击球时拍线发生位移的可能性越小,球拍对球的反馈越稳定,对球的控制越精确。
磅数越低的时候,拍线拉得松,击球的时候拍线发生位移的可能性大,对球的控制力也容易出现误差。
越高的磅数意味着越精确的控制(结论三)。
这是高手选择高磅数的原因。
我们得先明白击出的球速,取决于什么?一是击球者的力量,二是击球者的力量有多少传导到了球上。
这个传导的过程,我把他叫做“合力”的过程。
合力主要靠的是手感和爆发力,合力越好,击球的声音越响亮(并不是单纯的力量越大,声音越响亮)。
越是高手,合力(或者说发力)的过程越短。
(一些球友认为越是高手,动作幅度越小,这是错误的观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当击球者力量较低(挥拍速度较慢)时,磅数低一些,利于合力。
反之,当击球者力量较高(挥拍速度较快)时,磅数高一些,利于合力。
因此,应该根据自己的力量,选择自己能够顺利合力的磅数(包括选择合适的拍杆的弹性),才能顺利合力。
一个高手可以在20多到30多磅的区间内都能顺利合力。
越能在高磅数合力,说明能力越强。
综上,选择球拍的`磅数,首先是要在自己能够顺利合力的范围之内,而且,高手不会仅仅是追求击球速度,不管杀球还是网前球,精确的控制更加重要,因此,对高手而言,就是在能力范围内,尽量用最高的磅数。
羽毛球磅数什么意思

羽毛球磅数什么意思羽毛球磅数什么意思磅数指表示在球拍穿线后,拍框所承受线的拉力的单位。
也是羽毛球业余爱好者用来衡量球拍好坏最直接的参数。
磅数的高低对于不同的爱好者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不同的球拍也有最适合球拍性能的一个磅数区间。
一般新手入门的乒乓球拍,一般能够承担的磅数是22到24磅上下,合适初中级水准的业余拳击发烧友。
很有可能对磅数的了解并不是很清楚,简易而言装线的磅数是指羽毛球线的紧松水平:磅数高,球线紧;磅数低,球线松。
在一样的压力下,磅数越高,球线的形变量越小,球笼和拍面的触碰時间会更短;磅数越低,球线的形变量会更高,球笼和拍面的触碰時间也会拉长。
和许多棋友闲聊中发觉,大伙儿广泛认为磅数高,延展性好,响声更脆响,大伙儿广泛都是在寻求高些的装线磅数。
而且许多棋友会挑选高磅数的乒乓球拍来完成对乒乓球拍的高决策能力。
磅数高有其产生的优势,但同時也势必产生危害和安全隐患,最立即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一瞬间使力的标准会伴随着磅数提升而提升。
因而大伙儿在挑选装线磅数时并非越高越好,只是需要考虑到自身的工作能力,技术性以后,再配搭出适合的挑选。
羽毛球拍磅数如何选择1、低磅数(20磅以下)在这个磅数范围,羽毛球线会很松,击球时能明显的察觉到羽毛球在球拍表面有一小段的滞留时间,球的方向调节欠佳,要是没有打在甜区(点击了解什么是“甜区”)球的飞行方向与挥拍方向之间就会存有一定的角度误差。
当然,低羽毛球拍磅数有一个益处就是不管上哪种线,弹性都不错,这样拉球和吊球都较为轻松,但就不必奢求能精准操控球的降落点,因为这个磅数下,即使你用同样的力度击中2个球,球的降落点也不一定会相同。
要是拉线小于20磅,那么再好的球拍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出色的性能。
2、中低磅数(20-23磅)中低磅的球拍弹性不错,控球也很好,打起来很有感觉,就连拉后场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有个挺大的缺点就是有滞留感。
这对喜好进攻的朋友而言就难受了,因为进攻是高速度的体现,而击球时这种滞留感对力量的传导影响是挺大的,低羽毛球拍磅让进攻变弱。
球拍磅数全解

知识一:磅数的概念磅数(Pounds)是一种衡量重量的英式单位,类似于我们习惯的公斤与千克等公制单位。
在球拍上面,磅数是衡量张力(Tension)的单位之一,它指的就是球拍线床上球线的拉线强度,或者说线床的松紧程度。
磅数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出球的效果。
简单说就是,磅数越高,线床越紧,击球感就越偏硬。
知识二:磅数上的最佳弹性点对于常规的羽毛球拍线而言,有一个最佳的弹性点,约是20磅左右。
一般说法“磅数越高击球越省力(或越费力)”中的磅数越高,是在以前都是穿像17磅、18磅这样的磅数背景下讨论的。
但是,羽毛球发展至今,问题的关键在于(如图),磅数与弹性之间的一种非严格抛物线的关系。
也就是说,离最佳弹性点磅数越远,线床不是表现得越松垮而失去弹性,就是表现得越紧绷而失去弹性,这也是穿线师一般都会默认帮初学者穿约20磅左右磅数的原因。
球拍弹性好对初学者的重要性表现在,不会迫使他们在不懂得手腕发力与手腕力量有限的时候,使用大臂与肩的力量,从而形成抡拍发力的错误动作。
知识三:穿线时,横线要比竖线高一至二磅首先,先了解一下穿线的流程。
在现行的球拍设计原理与穿线机系统下,不管是哪种穿线方法,都是先穿竖线,再穿横线。
竖线先穿好,此时竖线的受力环境是单一的,即球拍承受拉力后受到夹拍器的顶力作用保持原形,而横线未受力也不对竖线产生应力影响。
(如图)反观竖线穿完后横线的穿线过程,每穿一条横线都会叠合在竖线上面产生一个压力,迫使竖线形状不再如原来一样笔直。
这种相互作用的现象在穿线过程中也是考虑横竖线之间应力相互抵消的一个基本因素。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竖线开始弯曲,不再保持原来的磅数,而是在横线压力的反作用力下提磅了。
经过测量与激烈的讨论,现在业界认为,竖线经横线作用后提磅的幅度是10%左右。
以平常羽毛球爱好者习惯使用的磅数区间20磅至30磅之间,以及普遍的机械穿线机而言,正常情况下是横线加两磅即最终实现了横竖线之间应力相互抵消,从而让球拍表现出线床整体磅数均匀的效果。
羽毛球拍的重要参数

羽毛球拍的重要参数G:用来表示羽球拍柄粗细,一般为4G、5G,4G适合手大的人用。
U:一般的羽球拍在说明资料里都会用U来表示重量,具体的重量是3U是85-89克,2U是90-94,U是95-99克。
羽毛球拍平衡点:为什么有相同质量标志的球拍拿在手里感觉为什么会不同?这涉及一个平衡点的问题,如果羽毛球球拍的平衡点靠近拍头,则感觉到头部较重,如果球拍的平衡点更靠近拍柄,则感觉到头部较轻。
平衡点是从球拍底部开始量,单位是厘米或英寸。
“根据力学原理,重量对挥拍的感觉成正比,而平衡点对挥拍的感觉成平方正比,头重的球拍由于拍头惯性更大,打出的球更有力量但挥拍灵活性略差,更适用于进攻。
头轻的球拍虽然较为灵活,但打出的球较少力量,而且球拍传递的震动也会较大,不适用于大力击球的球员,更适用于防守控制型球员。
”,为了精确的控制平衡点,一般会用改变拍柄的质量来改变以期达到对平衡点的控制。
羽毛球拍加长型:标准羽拍的长度为664毫米,而所谓加长形羽拍的是比标准长度一般加长10毫米。
加长的最主要部分为拍杆,有一些型号的拍头也有些许加长。
加长型球拍击球点比较高一些,对提高进攻是有一定的帮助。
羽毛球拍硬度:击球时球在羽球拍上的停留时间只有千分之四到六秒。
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和球拍击到球时,拍杆有一个弯曲和复原的过程,在球拍尚未回到原位以前球已经飞离了拍面。
在球员力量相同的情况下,拍杆越软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越容易弯曲,弯曲幅度也更大,从而带动拍头以更大的角速度移动,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量。
拍杆越硬则击球时能传递给球的力量就越少,但更能减低击球震动的传递。
对于框而言,拍框的硬度越大接触球时就越不易发生变形和扭动,越能把更多的力量传给羽球,同时传递的震动也越少。
硬度与控球性的关系:1.方向的控制性:当球拍击球时,球可根据击球的方向或角度回击。
拍杆、拍框越硬对于方向的控制稳定性越高而且当球并非打在拍面的甜区时,越硬的球拍扭力越小。
2.深度的控制:这是指被回击的球飞行的距离(落点)的控制。
如何选择羽毛球拍

一、羽毛球拍磅数羽毛球拍磅数是指羽线张力(1磅= 453.6克,20磅等于为9公斤),羽毛球拍想要承受更高的重量,材料就要求更好、做工要求更精细,当然成本也就更高,价格更贵。
1.低磅(20磅以下),入门级磅数,无论羽毛球拍上什么羽线,弹性都会很好,但是击打时很难控制球的飞行方向及速度,好的羽毛球拍也无法发挥其优秀性能。
2.中低磅(20-23磅),业余初级磅数,弹性好,容易拉后场球,击球时仍会有滞留感,会影响进攻速度。
3.中磅(23-25磅),均衡的磅数,在这个磅数下羽线和羽毛球拍本身可以发挥其特有性能,对球的控制性与进攻速度进一步增加,业余爱好者多拉线到这个磅数。
4.中高磅(25-27磅),球拍拍面变得更硬,拍线弹性急剧下降,拉后场球变得吃力,需要运动员有更强大的力量适应球拍,同时,在这个磅数,可以精确的感受到击球力量与回球速度的正相关关系,各种网前小球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
5.高磅(28磅以上),击球好像抡板砖,球拍拍面太硬,伤手腕,对羽毛球拍性能要求高,不建议业余爱好者拉线到这个磅数二、羽毛球拍磅数与操控感羽毛球拍磅数与操控感的关系,简而言之,有以下几点:1. 磅数低的羽毛球拍弹性较大,在后场发力与借力防守会比较轻松,但是羽毛球飞行线路和落点,以及网前小球难以控制。
2. 磅数高的羽毛球拍拍面较硬,可以精准的控制羽毛球飞行线路和落点,进攻速度快,网前小球控制更容易,但是对羽毛球拍的使用者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特别是手腕的力量。
3. 随着自身羽毛球技术的提升,可以考虑更换更优质的羽毛球拍,并为羽毛球拍拉更高磅数的拍线。
三、羽线的选择大家现在已经了解了拍线磅数的相关知识,那么应该使用什么牌子以及哪种型号的拍线呢?1. YONEX BG65高档拍线中最耐用的一款,弹性足,价格又够便宜,身边的小伙伴用的最多的一款拍线了,价格50元/根左右。
2. YONEX BG95相当于BG65的升级版本,看产品描述工艺更厉害的样子,弹性更好,击球速度更快,当然要更贵,价格在70元/根左右。
羽球磅数概念

中磅(23-25):我估计业余爱好者拉这个磅数的人应该是最多了。在这个磅数下,无论拍线和拍子本身都能发挥其特有的性能,比如说拉上68ti,就会感觉明显的高弹性;拉上65ti,就会感觉到击球感较硬。用低磅的拍子打球就像用拍子粘住球甩出去,而到了这个磅数就开始可以享受到弹出去的感觉了。
中高磅(25-27):在这个磅数下,只要你之前没打过高磅,就会感觉到拍面的硬,还有拍线的弹性急剧下降,拉后场可能很吃力,击球无力。但通常适应了这个磅数的人都会觉得低磅不好打,明显的区别就是球在拍面的滞留感。在用中高磅的拍子打球时,使用者一般都能感觉到控球很舒服,用多少力就有多少速度,各种小球也是很容易控制。因为这个磅数下仍能保持拍线应有的弹性,所以在借助来球力量和拍子弹性回击球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精准,起码对力量的反应是很准确的。即使是你击球失误了,你也会感觉到是力量用多了还是用少了,拍面角度是大了还是小了。虽然我不是说打这个磅数的就是高手,但能适应这个磅数的人的确是对打球有点感觉了。
这个“黑盒”在羽毛球拍穿线看来,最大的内容就是各地区流行的穿线器材与风格流派的不同。在欧洲特别是以严谨著称的德国,更为流行的是重锤式穿线机,即使用重锤受到的重力为拉力来源,这样重力与拉线的对等关系比较直接。而对羽毛球运动比较流行、球拍穿线量较大的东南亚地区,更为流行便捷、快速的弹簧机头穿线机,这样就将重力对等到弹簧的弹力上再对等到穿线的拉力之上,这个“重力——弹力——拉力”三力转换的过程也成了“黑盒”的一部分。正因如此,多次转换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磅数或增或减也是不易预料的。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网球普及得更好的地方,很多都是用网球兼容羽毛球的穿线机器去穿线。网羽虽同门,但风格却不同,比如3磅对网球拍来说是一个正常的、完全可接受的磅数波动范围,但对羽毛球拍来说,是一个可以产生明显不同手感的磅数波动空间。
羽毛球拍拉线磅数与回球速度的关系

羽毛球拍拉线磅数与回球速度的关系拉线的磅数应根据各人的习惯而定。
一般专业队的磅数都很高,球拍很紧,使用这种球拍必须有力量的基础。
通常打球的水平越高,球拍拉得越紧。
对于普通羽毛球爱好者,一般球拍拉得需要留一点弹性。
另外,球拍拉线的松紧同球员的角色也有关系,如果是进攻型的拉得通常紧一点,防守型的稍微松一点。
通常磅数越高,回球的速度越快。
而对于距离来讲,通常是需要球员对击球的距离进行很好的控制,不能单纯地进行比较。
通过下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拉线磅数高低对于击球效果的影响:击打羽毛球时,挥拍速度越快,球获得的能量越多。
这里面有两种弹力:一是球拍中杆的弹性,如图中黑线所示,一种是球弦的,如图中彩色曲线所示。
图表反弹系数为击球时传递给球的能量除于球与拍相接触时产生的能量得出的商值。
对同一球拍而言,球拍的黑色曲线是确定的了,而球弦反弹的强度由网面的球弦磅数值决定。
注意每条弹性系数曲线的主要特征:在挥拍速度超过一定的挥拍速度以后,急速下降。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击球点处的网面起着弹簧一般的作用。
弹簧是有其弹性极限的,弦网与球接触时,网由于受到冲击而变形伸长,当伸长量超过该状况下的极限时,球网就失去了弹簧一般的作用,当然弦网比弹簧要复杂,在冲击能量大时,网面的正方形小格会发生变形,发生磨擦,消耗反弹能量的传递。
所以,超过一定的冲击速度(挥拍速度)时,弹性系数便会急速降低。
球弦弹性系数的另一个特征是:在较低的挥拍速度时,低磅比高磅的系数更高,也就是球获得的能量更多。
影响球弦弹性系数的其他因素还包括:温度、湿度、弦的粗细、球弦性质、拍柜性质。
但对同种弦来说,相对低磅而言,高磅下的变形程度较低,摩擦力更大,从而高磅下的弹性极限更高,弹性曲线的拐点出现得更晚。
于是,把同种弦在相同条件下拉不同的磅数,便得出上面的分析图。
用这个图来分析,如果一个打球者的挥拍速度介于AB点之间,便选择22磅的弦,如果介于BC点之间,便选择24磅的弦,如果更快,选择更高的磅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低磅数的球拍(22磅----24磅),弹性大,后场的发力会比较轻松,不好的是对击球的线路和落点的偏差比较大,因为球拍的弹性大,对网前的控制会比较差,往往会弹得过高,不好控制;
高磅数的羽毛球拍(25磅----28磅)弹性小,能够比较精准的控制线路和落点,也因为弹性小,在网前能够比较搓放出质量比较高的网前球,弥补了低磅数球拍的弱点,然而,高磅数的球拍往往对手腕的力量要求比较高,因为没有弹性,所以都得靠手腕的发力完成击球,主动球时会打得比较爽,而被动球时发力动作不好以及手腕力量不足时,常常会打出“叉烧”球的苦恼. 于是乎有些球友会采取横竖线不同磅数的拉线法,横线通常比竖线高出一磅;这种拉线方法也确实是得到了一定改良,然而他的代价是通过球拍的变形来加强球拍表面的张力,这样做法会使得球拍的损耗加大,正常的做法是横竖线磅数相差2磅;
所以在打球时,打得不好了,多想想发力的动作和击球点的问题吧。
1、首先拍子要顺手。
顺手的拍子才是好拍子,别人的感觉永远是别人的。
2、合适的磅数范围。
一般业余爱好者20磅可以了,20以下没法打对抗。
太软。
水平高一些的,上23/24,再高一些26-28。
专业的上30和以上。
说的是真的拍子,假冒的上不了这么高。
3、高磅数和低磅数的区分。
25以上算高磅,25以下算低磅吧。
4、高磅数和低磅数的性能特点。
磅数高,拍线拉的紧,刚性增大,但是弹性减小。
对于羽毛球的作用主要来源于球拍的整体挥动速度而不是拍线、拍杆的反弹。
球拍和球之间的作用强烈,反弹加速度很大,能量可以快速转换。
羽毛球的初速度快。
5、为什么职业运动员选择高磅。
控球!羽毛球运动不是对抗性的接触运动,所以不要求力的大小。
比赛唯一的目的就是在对手碰到球之前把球打在地板上(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不用打到对手身上和让对手下网了)。
国际比赛中其实比的是速度,人和球的速度,而不是力量。
力量是为速度服务的。
也就是说,用最少的时间把球打在地板上。
这包括两点:回球的飞行时间和使球改变方向的时间(接触时间)。
如何减少回球的飞行时间?由于球的飞行是一个负加速度不断增加的自由减速过程,所以提高初速是唯一的。
对于一个固定质量的物体,要改变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就要给它一个作用力,接触的过程就是能量转换的过程。
其实这个过程是很复杂的,球的减速、停止、加速、翻转、加速、再减速。
羽毛球有它独特的运动规律。
这里我们不说威力大小,不说弹性好坏,因为这都是不能量化的,我们说可以量化的速度和时间。
我们的目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把尽可能多的能量传递到球上去(前提是有正确的方向)。
拉高磅其实是为了提高拍面的硬度,从而提高球在拍面反弹时产生类似镜面反射的精度,包括力量的精确控制。
高磅使拍线的弹性降低,这样就能保证球员用多少力就有多少效果,尤其是小球的处理。
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这一点。
拿一个乒乓球、一块木板、一只低磅球拍和一只高磅球拍。
先用木板向上击打乒乓球,并试着用不同的力量控制乒乓球弹跳的高度,很容易把?换用低磅的羽毛球拍,,你会发现用刚才的办法基本无法控制球的弹跳。
换高磅球拍,情况好多了,虽然比不上木板,但明显优于低磅球拍。
6、你能上高磅吗?高磅的控制能力要求强,因为几乎是直来直去的,力和方向的改变很明显。
手腕需要微妙的变化(假动作的假就在微妙上)。
如果不能适应,球路无法控制,还容易伤手腕。
看国际比赛,球打在拍子上都是象打在木板上的声音。
业余选手实际上很多情况下是在追球跑,所以动作都不充分、不到位。
如果要达到同样的回球目的必然在击球瞬间要花比职业选手更短的时间,况且还达不到。
这时用高磅数的拍子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国手有90%以上的时间都是主动击球。
主动击球的意思是头脑清醒、有目的性、有意识、动作不变形。
能有2/3的时间做到主动击球就是高手了,如果你能做到的话,可以上高磅了。
另一方面,如果业余选手跑动不到位,击球不准,高磅只要抡在框上,准断。
如果拉线没准,技术不过关,拉变形和拉断也是常有的。
从拍子的安全考虑,还是谨慎好。
如果和业余选手打,不用在乎那零点几秒。
7、什么球拍能上高磅数?燕龙羽毛球拍,可以承担很高的磅数,这个品牌的羽毛球拍主要定位虽然是中低端的羽毛球拍,但它却有着同类商品之中最高的性价比,所使用的材质全部是高档的碳纱,虽然成本会有些高,但这却可以大幅的提高球拍的性能,让球拍重量更轻,手感更好。
而且,即使你的羽毛球技术已经达到了中等的技术,到了该扔掉新手拍,选购中端拍的时候,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这个品牌的球拍依旧可以伴随你发挥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