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4单元 第1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答案.pdf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1单元+第2章+第2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答案

2019-2020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1单元+第2章+第2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答案

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学习目标 1.掌握细胞器的基本形态结构与主要功能。

(重难点) 2.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重点)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结构组成(1)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细胞核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2)原生质体 活的动物细胞及除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的统称。

(3)原生质 活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称为原生质,它又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1)双层膜结构 ①⎩⎨⎧名称:线粒体分布:动植物细胞中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②⎩⎪⎨⎪⎧名称:叶绿体分布:植物细胞中功能: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 场所,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 “能量转化车间”(2)单层膜结构①⎩⎨⎧名称:内质网分布: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与细胞内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 关,也是蛋白质等物质的运输通道②⎩⎨⎧名称:高尔基体分布:动植物细胞中功能:⎩⎨⎧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③⎩⎨⎧名称:溶酶体分布:动植物细胞中功能: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执行细胞内消化作用④⎩⎪⎨⎪⎧名称:液泡分布: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含的液体叫细胞液功能:内含的物质可以形成一定的浓度, 与细胞的吸水有关(3)无膜结构 ①⎩⎪⎨⎪⎧名称:中心体分布: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 中心粒组成功能: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②⎩⎪⎨⎪⎧名称:核糖体分布:动植物细胞,有的附着在内质网及核膜的外表面, 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二、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1.实验原理(2)染色⎩⎨⎧叶绿体:呈绿色,无需染色线粒体:能被詹纳斯绿B 染液染成蓝绿色 2.实验流程(2)观察线粒体提示:不一定。

如根细胞。

探讨2:没有叶绿体的细胞是否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线粒体的细胞是否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请举例说明。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 1 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学有目标——新课程标准必明 1.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记在平时——核心语句必背
1.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且都 以细胞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 态系统和生物圈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
[答案] A
[典例 2] 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下列关于其主要内
容的叙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4.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 具有哪些特点?
提示:(1)重视观察和实证; (2)科学发现需要归纳和概括; (3)科学的发现依赖于技术的进步; (4)科学学说的建立往往要经历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
[在应用中悟]
[典例 1] (2019·青岛检测)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的叙述,错误的是
2.以下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
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C.1665 年,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了细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并创立了细
胞学说
D.新细胞不可以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因此不会发生细胞分裂,A 错误; 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了细胞,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 家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创立者,C 错误;新细胞可以由老 细胞分裂产生,D 错误。 答案:B
3.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系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 基础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理清主干知识]
一、细胞学说及建立过程 1.建立者: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 施莱登 和动物学 家 施旺 建立。

2019-2020学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4单元 第1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4单元 第1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答案

第一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一节细胞的增殖学习目标 1.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

(重点) 2.简述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征。

(重点) 3.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重难点)一、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1.实验原理用内含酚酞试液的琼脂块模拟细胞,用NaOH溶液模拟被吸收的物质。

因NaOH溶液遇酚酞试剂变红色,我们可以观察琼脂块“细胞”变成红色的过程,测量NaOH扩散进入“细胞”的深度,比较不同体积的“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从而预测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与细胞代谢的关系。

2.实验流程3.限制细胞大小的主要原因(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影响着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

(2)细胞核对细胞活动进行控制。

二、细胞周期1.真核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2.细胞周期概念⎩⎪⎨⎪⎧范围:连续分裂的细胞时间⎩⎨⎧起点:一次分裂结束终点:下一次分裂结束阶段: 三、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1.分裂间期(1)主要变化⎩⎨⎧①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细胞适度生长(2)意义: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2.分裂期(以高等动物细胞为例) 图示 时期 变化特征前期⎩⎨⎧(1)染色质高度螺旋变为染色体(2)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3)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中期⎩⎨⎧(1)染色体聚集于细胞中央(2)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 赤道板上↓ ↓后期⎩⎨⎧(1)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2)子染色体在纺锤体的作用下 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1)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现,形成两个新细胞核(3)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 缢裂成两部分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无中心粒的复制完成中心粒的复制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隔细胞质细胞膜由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质(1)特征: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 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课件:第一章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课件:第一章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统 统一整体
的陆生生态系统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
生物圈
环境共同组成
物圈
由此看出,细胞这个生 命系统属于最基本的层次, 各层次的生命系统的形成、 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 础的,因此,可以说细胞是 基本的生命系统。
课堂小结 1、细胞学说的内容、建立过程、及意义。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圈
2、下列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 A.草履虫的运动和繁殖离不开细胞的运动和分裂 B.膝跳反射的完成离不开多种细胞的协调配合 C.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人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答案:C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运动和繁殖离不开细胞的运动和分裂,A正确;膝跳 反射是有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它的完成离不开神经细胞、肌肉 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协调配合,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人的生殖要经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 和卵细胞,发育离不开细登、施旺 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
单位
法国的魏尔肖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3、细胞学说的意义:
①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②促使积累已久的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等学科获得了共同的基础, 这些学科的融通和统一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
③使生物学的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 分子水平,以及生物进化论的确立打下基础。
随堂练习
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细胞的统一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创立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 构统一起来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体现在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 细胞产物组成 C.细胞学说的建立能够说明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 技术的支持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学说的具体内容。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的,这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起来,A正确;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体现在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的,病毒不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的,B错误; 细胞学说的建立得益于显微镜的发现和使用,这能够说明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 的支持,C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D正确。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教学课件: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教学课件: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生态系统=群落+环境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一个池塘 (池塘中有生物以及池塘这个环境)
一片草地
一条小溪
一座山
一片森林
整个地球?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
课堂小结
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观察部分生物的特点得出结论的方法 归 纳 法
完全归纳法:通过观察所有生物的特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结论的方法
问题研讨
在视频里看到了大熊猫和其他的动物植物,他们有一 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由细胞组成的,那同学们有什么 证据来证明它们是细胞组成的吗?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细胞是生物活动的基本单位
学习目标
1、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 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举例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4、阐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665年,罗伯特.虎克(英国)—发现植物死细胞, 命名“细胞”(细胞水平)
列文虎克(荷兰)—观察细菌、红细观胞察到、的是活细胞 精子 1838年,施莱登—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1839年,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及一致性的显微研 究》,形成细胞学说
1858年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② 马尔比基和列文虎克都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为什么他们没 有提出细胞学说? ③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 点?
④ 你觉得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生物界的统一 性?
4、意义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 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标志着生物学 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系统=器官1+器官2+器官3.......

高中生物课件-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章《癌

高中生物课件-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章《癌

无限增殖 (1) 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 __________ 。
黏着性 (2) 癌 细 胞 表 面 发 生 了 变 化 , 细 胞 扩散 ___________ 下降 , 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机体 转移 内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3)癌细胞______________ 发生改变。 形态结构 接触抑制 (4)癌细胞无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蛋白质表达 (5)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 异常。
名师点睛
①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
变,是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使细胞中 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②癌症发生的几率与其生存环境、生活习 惯、心理状态、年龄、机体免疫能力等有密
切关系。一般情况下,长期接触各种致癌因
子,具有不良生活习惯、免疫能力弱、心理 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好的人患癌症的几率增加。
例2
【解析】
癌细胞的产生是细胞畸形分化的
结果,而糖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膜的外侧,其
减少是癌细胞易扩散的原因。由于癌变细胞
核中含有其全套的遗传信息,所以仍具有全 能性,核糖体在间期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 B
【探规寻律】
(1) 癌细胞的概念抓三个关
键点:“致癌因子的作用”、“遗传物质发
生变化”和“恶性增殖细胞”。
具体来说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细胞不受机体
的控制,进行连续分裂。
2.主要特征 (1)在适宜条件下,无限增殖——与正常细 胞的比较
细胞来源 细胞周期 分裂次数 存活时间 45.8~ 正常人肝 22小时 50~60 55天 细胞 1951年 海拉宫颈 22小时 无限分裂 癌细胞 至今
(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2019-2020学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1单元 第2章 第1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1单元 第2章 第1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 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 细胞的构成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学习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

(重难点)一、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1.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1)种类主要有20多种。

(2)元素的分类①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等。

②微量元素:Mn 、Zn 、Cu 、B 、Mo 、Ni 等。

③半微量元素:Fe 。

(3)构成细胞的元素的特点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都是无机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说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构成细胞的化合物(1)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存在状态⎩⎨⎧少数:游离状态多数:化合物(2)种类化合物⎩⎪⎨⎪⎧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3)含量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4)碳架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都含有由C 、H 、O 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成的碳架结构。

(5)意义细胞中的化合物构成了细胞内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 1.实验原理(1)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班氏试剂――→沸水加热砖红色沉淀。

(2)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实验步骤(1)还原性糖的检测和观察选材含还原性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制备组织样液(制浆→一层纱布过滤→取液) ↓显色反应↓结论组织样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取材植物油(食用油) ↓检测↓结论植物油中含有脂肪(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选材与制备蛋白质悬液↓显色反应↓结论蛋白质悬液中含有蛋白质素含量与无机自然界又大不相同?提示:组成细胞的元素是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环境中吸收的。

探讨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微量元素是否可有可无?请举例说明。

提示:划分依据是其在生物细胞中含量的多少。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课件:第1章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课件:第1章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系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细胞 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一 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细胞学说
科学家 维萨里(比)、比夏(法)
罗伯特·虎克(英) 列文虎克(荷兰)、马 尔比基(意)
时间
贡献
1543年
在器官、组织水平 研究生命
1665年
用显微镜发现并命 名了细胞
17世纪
用显微镜观察到了 不同的活细胞
观察了所有类型的植物细 胞,并发现它们都有细胞 核,得出植物细胞都具有 细胞核的结论
不完 全归 纳法
是根据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 (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得出该 类事物所有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 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属性的思维方法
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 胞核而得出植物细胞都有 细胞核这一结论
典例剖析
(2020·青岛检测)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错误 的是( )
变式训练
2.(不定项)(2020·邯郸统考)小麦是我国北方的重要农作物,有关麦 田中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
A.小麦是由不同系统构成的一种植物 B.麦田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构成一个群落 C.麦田中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 D.麦田土壤中的一个酵母菌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解析: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A错误;群落包括麦田中各种生 物种群,B错误;麦田中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C正确;酵母菌 是单细胞生物,故一个酵母菌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D正确。
知 识 导 图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__施__莱__登____和___施__旺___。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___细__胞___发育而来,并由 __细__胞__和__细__胞__产__物____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___相__对__独__立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 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学习目标 1.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

(重点) 2.简述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征。

(重点) 3.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重难点)一、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1.实验原理用内含酚酞试液的琼脂块模拟细胞,用NaOH溶液模拟被吸收的物质。

因NaOH溶液遇酚酞试剂变红色,我们可以观察琼脂块“细胞”变成红色的过程,测量NaOH扩散进入“细胞”的深度,比较不同体积的“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从而预测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与细胞代谢的关系。

2.实验流程3.限制细胞大小的主要原因(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影响着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

(2)细胞核对细胞活动进行控制。

二、细胞周期1.真核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2.细胞周期概念{范围:连续分裂的细胞时间{起点:一次分裂结束终点:下一次分裂结束)阶段:)三、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1.分裂间期(1)主要变化{①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细胞适度生长)(2)意义: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2.分裂期(以高等动物细胞为例)图示 时期 变化特征前期{(1)染色质高度螺旋变为染色体(2)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3)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 ↓中期{(1)染色体聚集于细胞中央(2)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 ↓ 后期{(1)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2)子染色体在纺锤体的作用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 ↓ 末期{(1)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现,形成两个新细胞核(3)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无中心粒的复制完成中心粒的复制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末期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隔细胞质细胞膜由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质4.意义(1)特征: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意义:在细胞的亲子代间保证了细胞前后代遗传物质的稳定。

5.无丝分裂(1)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形成纺锤体,也不出现染色体。

(2)过程①细胞核先拉长,中央部分变细断开。

②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

③实例: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1.实验原理(1)细胞核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2)根尖、茎尖等部位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旺盛,可用于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

2.实验流程后高倍镜:先找中期细胞,后找前、后、末期细胞)↓绘图:一定要绘制实际观察到的细胞图像,不要受教材中模式图的影响(有丝分裂参考图例)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探讨:用什么作为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的指标?提示:在相同时间内,NaOH扩散的体积与琼脂块的总体积的比值,可以反映NaOH扩散的效率,由此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

2探讨:下列测量琼脂块变色深度的方法正确的是哪一组?(虚线表示测量位置)提示:第③组。

3探讨:结合影响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因素和细胞生长所需的条件,思考既然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其生长,那是不是细胞体积越小越好呢?分析其原因。

提示:不是。

组成细胞的物质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的进行也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些因素决定了细胞的体积不能太小。

[归纳总结]__限制细胞无限长大的因素1.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原理不包括( )A.酚酞遇到NaOH呈现紫红色反应B.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C.NaOH的扩散深度表示吸收速率D.NaOH的扩散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C [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不同体积的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即扩散速率相同,无法表示细胞的物质吸收速率。

在本实验中,细胞的物质吸收速率是用NaOH扩散的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的比值来表示的,同时,该比值也反映出了细胞相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2.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

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 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

则(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D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y表示细胞大小,x表示细胞运输物质的量,故该实验的自变量为y,因变量为x;从实验的结果来说,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NaOH扩散的体积为y3-(y-2x)3。

]细胞周期1探讨:试判断下列细胞有无细胞周期,并说明理由。

①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胚胎干细胞 ③皮肤生发层细胞 ④神经细胞 ⑤茎的形成层细胞提示:①②③⑤有细胞周期,它们都是连续分裂的细胞;④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探讨:如图所示为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请用甲、乙表示出一个细胞周2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提示:细胞周期:乙→乙;分裂间期乙→甲;分裂期:甲→乙。

3探讨:下表为不同细胞的周期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并探讨以下三个问题:细胞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十二指肠细胞13.5 1.815.3肿瘤细胞18.00.518.5成纤维细胞19.30.720.0(1)分裂期和细胞周期最短的细胞分别是什么?提示:肿瘤细胞,十二指肠细胞。

(2)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什么细胞?提示:肿瘤细胞。

(3)由上述表格数据你可得出何种结论?提示: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归纳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具有细胞周期的前提条件(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周期性。

如下图甲细胞就无细胞周期,而乙细胞进行连续的细胞分裂,具有细胞周期。

(2)生物体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有:受精卵、干细胞、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不正常分裂)。

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1)扇形图从A点→B点→A点(顺时针),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2)直线图说明:图中a+b或c+d均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

1.由细胞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最可能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B [由图可知,A是精子、C是肌细胞、D是神经细胞,均是已高度分化的细胞,丧失了分裂能力。

而B所示的细胞从形态上看,仍处于原始状态,没有分化,可连续分裂,具有细胞周期。

]2.如图1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

图2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

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图2中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图1中的b、图2中A→B,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C.图2中细胞周期可以是从A到B再到AD.图2中细胞周期可以是从B到A再到BC [细胞周期的起点是上次分裂完成时,图1中的a、c段和图2中的由B 到A都是分裂的间期,可以进行DNA的复制;而图1中的b、d段和图2中的由A 到B是指分裂期,后期时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图2中的细胞周期应是由B到A 再到B。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1探讨:请分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细胞结构主要有哪些变化?(1)染色体;(2)纺锤体;(3)核膜和核仁。

提示:(1)染色体:复制→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粒分裂→移向细胞两极→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纺锤体:形成(前期)→解体消失(末期);(3)核膜和核仁:解体消失(前期)→重建(末期)。

2探讨:若植物细胞染色体和DNA数都为2n,请分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过程。

提示:染色体:2n→4n→2n。

DNA:2n→4n→2n。

3探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加倍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染色单体形成于何时,消失于何时?什么时期存在染色单体?提示:细胞内DNA分子数加倍在间期,染色体数加倍在后期。

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染色体复制),消失于后期(着丝粒分裂)。

前、中期存在染色单体。

4探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提示:相同点:染色体变化相同,都是间期完成染色体的复制,分裂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不同点:前期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末期母细胞分裂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5探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作用有何异同?提示:(1)相同点:①线粒体: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

②核糖体:合成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质。

(2)不同点:①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移动,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

②植物细胞高尔基体参与分裂,合成纤维素和果胶,形成细胞壁。

6探讨:无丝分裂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离吗?两个子细胞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吗?提示:无丝分裂也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离,核遗传物质一定平均分配,否则不能保证子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但细胞质遗传物质并不平均分配,因此总的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

[归纳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关系(1)染色体数=着丝粒数,即根据着丝粒数计算染色体数。

(2)当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3)当无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DNA=1∶1。

2.有丝分裂过程细胞中DNA含量、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的变化(生物体细胞中DNA含量为2C,染色体数为2N)(1)DNA含量、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含量变化项目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C→4C4C4C4C4C→2C染色单体数0→4N4N4N4N→00染色体数2N2N2N2N→4N4N→2N(2)根据上表中数据可以作出DNA含量、染色体数目、每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变化曲线说明:①a→b,l→m的变化原因都是DNA分子复制。

②f→g,n→o的变化原因都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③c→d,n→o的曲线变化很相似但所处时期不同。

④c→d,h→i的变化原因都是一个亲代细胞分裂成两个子代细胞。

⑤染色单体的数量起点为0,终点也为0。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最可靠的判断在一些低等植物细胞里,也存在着中心体,会出现星射线,因此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根据有丝分裂过程中是形成细胞板,使细胞质分割为二,还是细胞膜内陷使细胞质分割为二作为鉴别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