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摘要:图书馆是国民在社会中最主要的知识、信息汇集场所,所以对图书、信息档案等资源进行高效的管控,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信息化背景的影响下,图书馆的经营也必须开展相应的创新。
在进行图书馆管控工作的时候,应建立一套适合图书馆信息化管控工作发展的体系。
基于此,有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刻地剖析,并寻求一种更加科学、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加速图书馆管控信息化构建工作的进程,提升管控工作的整体效率,以此满足现代化图书馆的需要。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问题;解决办法一、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图书馆主要是对图书资料的借阅、保存进行严格的管控,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但是,过去固有的图书馆管控模式中,却存在着管理费用较高、工作压力较大、借阅时间较长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图书馆管控工作效率,也削弱了读者的借阅体验[1]。
随着图书馆资源的日益丰富,其管控水准也在不断提升。
所以,图书馆必须构建一个以现代化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根本的信息管控体系,建立一个高效、操作性强的信息管控平台,以此让图书馆管控工作的整体效率和品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此外,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汇集、处理和剖析功能,还可以对图书材料进行有效的组织,对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的计划,从而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
同时,通过对信息的管控,也让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既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好的线下阅读体验,又可以帮助其增强网上电子图书馆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二、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有效的管控是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转的根本。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信息。
但是,有些资讯混杂且易让人误解,因此,要想得到更准确的资讯,就必须使用资讯搜寻。
但由于图书馆资讯数量的日益增多,从而造成了文献查询与管控工作难度越来越高。
浅析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

数据库 、pi e i Sr gr n n L k英文期刊数 据库 、B C 、 E S O 超
新数 字 图书等各 种 中外文 电子资 源 外 ,还积 极 与各
1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现状 1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对完善 . 1
大数字资源厂商联系,为读者提供免费试用各种专 业数字资源的服务,如我校提供 的台湾科学学位论
浅
析
高 校
图
针对性 、 广泛性的特点。此外, 还要大力开发网络资 源, 扩大信息范围。图书馆员应重视 网络资源的开
化的教育模式, 长期制订切实有效的在职培训计划, 对 图书馆员适时地进行现代化管理培训,鼓励其跨
书 馆 信 息 化
发和利用, 网络上的大量无序信息资源收集起来, 学科接受教育 。以人为本, 将 培养业务骨干, 稳定专业 管 加以鉴别整理 , 将它们转化为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 技术队伍, 制订能够激发人员工作热情 、 调动工作积 理
摘 要 : 本文主要介绍 了高校 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 简要分析 了高校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 中存在 的问题 , 并 针 对 问题提 出 了加 强高校信 息化 管理 的几 点建 议 。
关键词: 高校 ; 图书馆; 信息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 : 67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 1 72( 1).1 1 3 17 - 9. 0 6O 8- 4 2 1 0
2 特色馆藏数据库资源建设不足 . 2 的同时, 也会根据 自己的学科特色开发一些具有 自
身特 点 的特 色数 据 库 , 我 馆 根据 江 西道 地 药 材开 如 发 的 江 西省 道地 药 材 数据 库 ; 根据 中医 古籍 文献 开
福建省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

福建省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一、福建省图书馆硬件平台建设情况1、硬件系统平台。
经过多年的建设,福建省分中心建有网络管理系统、服务与传输系统、数字资源存储系统、资源采集系统、摄录编系统、数字媒介加工等硬件平台系统。
局域网平台主干通讯能力达到1000M,互联网接入带宽400M (4条100M专线中有两条分别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省电子政务内网,用于专线接收及传输文化信息资源;两条用于公网用户访问);建有服务器30余台,计算机370余台、投影机5台,存贮(阵列)能力达到58TB;卫星站点1个。
2、新型无线电子阅览室。
根据国家中心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工作要求,福建省分中心在公共图书馆尚无大型无线电子阅览室建设成熟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多方论证,设计并建设了无线电子阅览室。
该电子阅览室设计席位121个,全部采用无线网络接入,利用远程管理技术和监控技术对配备系统一键还原功能的一体机进行管理。
3、数字媒体采、编、播平台。
与此同时,省分中心突破传统,大力加强数字媒介采集加工与制作硬件平台建设。
近年来,我省分中心先后投入200余万元,购置了3台广播级数字摄像机、3台小型数字摄像机、5台编辑录像机、1台数字切换台、5套非线性编辑系统、字幕系统和数码专业单反相机、6米摇臂、数字监视器、数字化转换设备等,搭建了多讯道数字SDI移动演播室系统和数媒网络直播系统,为利用现代数媒技术建设多媒体资源库奠定了良好的硬件技术基础。
二、软件平台建设情况“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分中心建设的软件平台内容包括:TRS内容协作平台、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管理播发平台、决策参考与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数字图书馆资源搜索平台、资讯监测平台、信息浏览监控软件、服务器系统备份软件、资源应用管理系统、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系统、网页防篡改系统、上网行为管理网关和防病毒系统等。
1、搭建内容协作平台福建省分中心搭建了以TRS WCM内容协作平台为技术支撑的信息资源的采、编、发系统。
校园智慧图书馆建设项目建议书

校园智慧图书馆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趋势。
在教育领域,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为了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的图书馆环境,我们提出了校园智慧图书馆建设项目。
二、项目目标1、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图书借阅服务,减少师生借阅图书的时间成本。
2、实现图书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
3、打造舒适、智能的阅读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加强图书馆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好地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项目需求分析1、图书借阅系统实现自助借还书功能,通过自动化设备,师生可以自行完成借还书操作,节省时间。
建立图书预约系统,方便师生提前预约所需图书,避免跑空。
具备图书检索功能,师生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图书的位置和相关信息。
2、数字化图书资源采购大量的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丰富馆藏。
建立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方便师生访问和下载。
3、智能阅读空间配备舒适的桌椅、照明设备和空调系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安装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人员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设立电子阅读设备,如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满足师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4、互动交流平台建立图书馆网站和移动应用,发布图书馆的最新资讯、活动信息等。
开设在线咨询服务,及时解答师生的疑问。
设立读者反馈渠道,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
四、项目技术方案1、硬件设施采购自助借还书机、图书检索终端、电子阅读设备等。
安装智能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照明和空调控制系统等。
2、软件系统开发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实现借还书、预约、检索等功能。
搭建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整合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等资源。
建设图书馆网站和移动应用,提供在线服务和互动交流功能。
3、网络架构构建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确保图书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
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资源的灵活分配和存储。
校园硬件建设方案

校园硬件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校园硬件建设成为了教育系统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为了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全面的信息技术支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校园硬件建设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二、硬件设施需求分析校园硬件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硬件设施需求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施学校教学设施的硬件建设需要满足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需求,如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的配备,以及课桌椅、电脑等设施的更新和升级。
2.实验室设备针对不同学科的实验室,需要有相应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以支持学生的实验研究工作。
比如物理实验室需要配备各类物理实验仪器,化学实验室需要有完善的化学实验设施等等。
3.图书馆设施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学习场所,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备。
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应包括电子阅览室、自助借书机、图书馆信息系统等。
4.学生宿舍设施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需要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硬件设施上,要考虑到床、电脑、网络设备等的配置,以及安全设施和卫生设施的配备。
5.校园网络作为信息化时代的学习工具,校园网络的建设至关重要。
要建立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提供畅通的网络通信环境,满足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学习和工作需求。
三、硬件建设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硬件建设方案是校园硬件建设的核心任务。
下面是一个可行的硬件建设方案设计:1.设备选型根据需求,选择性能稳定、品质优良的硬件设备进行采购。
在选型过程中,要考虑设备的功能性、适用性、稳定性以及后期的扩展性。
2.设施规划对学校的各类硬件设施进行规划布局,合理安排设施的位置和数量。
要考虑到学校的整体布局和场地条件,将硬件设施与校园环境有效结合。
3.设备安装与调试在设施规划完成后,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优化,以保证硬件设施的正常使用。
4.设备维护与管理硬件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是确保设备长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XXX大学智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

图书馆
管理
移动图书 馆系统
图书馆自 动化管理
系统
数字图书 馆系统
管理建设---RFID图书馆管理系统
替代现有技术提升效率 解决旧有技术障碍
创新应用和服务模 式
管理建设---RFID图书馆管理系统
RFID应用在现代图书馆的效益
1. 提升单位对图书馆之投资报酬率 2. 以最少的人力,创造高效率之作业绩效 3. 增加书藉流通之效率 4. 降低馆员及读者的训练成本 5. 加速盘点作业流程 6. 提升图书馆高科技的形象
量身定制,互动合作
高级专题
对象:技术专家
专题培训、技能深入
维护实战
对象:维护人员
实战演练、维护实习
技术基础
对象:普通技术人员
主修+跨网跨专业的辅修
纵向分层分级,横向跨专业融合的特色培训体系,满足从维护工程师到精英化系统专家的不同层面培训需求
服务建设
给予学生和老师 专业、便利、贴 心的服务,让阅 读成为一种享受
短息信 息服务 系统
图书杀 菌机
触摸导 航查询 系统
图书馆
服务
自助查 询系统触摸屏 报刊源自 读系统多媒体 试听系统
多媒体 服务系
统
服务建设---触摸导航查询系统
触摸导航 查询系统
现拥有平面 导引、3D导引、 路径导引三种导 航模式,应用于 图书馆内进行楼 层检索、路径导 引,便于读者了 解图书馆内结构 布局,快速找到 目的地。
图书杀菌机是一种全新的可以对图书外部与 内页同时作用达到杀菌、除尘、芳香的设备。使 用专业紫外净化光源,可以消灭病毒、细菌和其 他微生物。
透视窗
可观看图书杀菌流程
防护门把手
打开或关闭防护门
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现状与建议

科技与创新I Scie n ee and Tech n o l ogy&Inno v ati o n-文章编号:2095-6835(2021)04-0110-03{2021年第04期]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现状与建议马玲(淮阴工学院图书馆,江苏淮安223003)摘要:图书馆是为高校师生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实验建设以及学生创新创业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针对淮阴工学院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掌握了计算机、网络等硬件配置情况,也对图书等电子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设性建议。
该调研报告对推进我校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为师生服务将起到积极作用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计算机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志码:A1前言淮阴工学院地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一淮安,是一所理工为主、文理交融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的定位就是培养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学校提出了“全力推进淮工振兴,全面实施十个一流,助推淮安经济崛起”的发 展思路[1],为更好地为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进行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
本次调研历时一个暑假,走访了各大学院、职能部门、图书馆信息化中心等,采取问卷调查、口头交流及电话等多种形式,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实现电子图书等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充分实现图书信息化资源的共享和开放等,为学校全面实施“十个一流”服务闵。
2图书馆信息化资源现状2.1计算机、网络相关资源情况2.1.1计算机资源以及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情况图书馆的计算机信息中心共有计算机307台,多个学院有资源共享的分室拥有计算机2000多台,配有正版专业软件,在没有课程安排的时间内可由学生预约上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专任教师全部配有台式计算机,人均1台以上。
计算机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
实体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

实体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实体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现代图书馆建设的重要趋势之一。
但是,实体图书馆仍然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场所,因此,实体图书馆需要融合数字化技术,建设智慧化图书馆,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本文提出了一份实体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
一、基础资源建设1、信息化系统: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化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图书征订、采编、编目等一系列流程,有效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2、图书馆收藏建设:精选优质的中外文图书,全面覆盖学科领域,并针对学科热点、前沿、重点领域及历史文化遗产、地方文献等特色资源进行周全策划和建设,为读者提供数量丰富、各具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
3、场馆硬件建设: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捷、和谐的学习、休闲、交流空间。
通过场馆硬件建设,提供专业的环境控制、阅览座椅、书架、电子读者室设施、应急设备、视频监控等设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突出实体图书馆的文化与服务价值。
二、数字化资源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智慧化图书馆建设的核心。
具体包括:1、数字化馆藏数据库:前沿数据库系统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开展数字馆藏抢救性保护、数字馆藏开发、数字化浙江以及面向全球展示、整合、应用等工作,扩大数字馆藏服务范围,提高学术信息服务水平。
2、数字阅读平台:建设专业化的数字阅读平台,为师生提供了在网上阅读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等的服务,使读者随时随地、自由便捷地获取信息。
3、数字文化展示中心: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数字文化展示中心,集成图书、影像、声音等各种文献信息形式,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构建面向全球的数字文化展示中心。
同时,通过数字文化展示中心,推动其他社会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开发、推广,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智慧化服务建设实体智慧图书馆对外服务不再是简单的借阅和咨询,而是打造成为内容多样、服务贴心、智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具体包括:1、智能查询系统:通过实体查询终端、移动设备查询、智能嵌入式查询等各种便捷查询方式,实现多元化的图书检索、文献导航、专题查询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网络服务器、工作站、 传输介质、网络设备、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协议、客户软件和服务软件等组成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二节 网络系统
一、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媒体 (一)双绞线 (二)同轴电缆 (三)光纤 (四)无线传输介质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四节 图书监测仪
三、监测通道 监测通道有单通道式与双通道式两种,广泛服
务在图书情报部门的监测系统基本上都是单通 道式的,其宽度为90cm左右。但对于拥有大 量读者流的大型与超大型图书馆、新华书店、 图书博览会等地方,通道就显得太窄,由此出 现双通道式的监测系统,它的宽度达到1.4M。 通道由一个发射框架,两个接收框架组成,采 取加大发射功率,提高接收部份放大增益的方 法,圆满地解决了人多通道窄的矛盾。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二节 网络系统
二、网络设备 计算机网络设备主要有集线器、交换机、路由
器、网卡等。 (一)网络适配器 (二)集线器与中继器 (三)交换机 (四)路由器与网桥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三节 条形码及其阅读器
一、条形码概述 二、条形码的种类 三、条形码阅读器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JX-21CK型图书监测仪的特点
1、特点: (1) 仪器外形美观,全新设计,通道测量架轻
巧大方; (2) 强抗干扰功能,提高报警准确率,减少管
理者与读者的纠纷; (3) 灵敏度高,只需用12CM的磁条即可报警; (4) 功耗低,整机功率小于20瓦; (5) 兼容性好,旧型监测装置升级使用JX-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四节 图书监测仪
二、传感磁条 图书监测仪是利用高导磁材料的磁饱和特性进
行检测。监测系统中常使用的是一种非晶体薄 带,技术术语称为传感元件。俗称传感磁条, 或磁条。磁条所用的材料是一种非晶体材料。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四节 图书监测仪
二、传感磁条 磁条的种类有很多种,根据磁条采用材料的主 要化学元素可分为钴基磁条和铁基磁条,顾名 思义,钴基磁条的主要成分为金属钴;而铁基 磁条的主要成分为纯铁。如根据使用中是否能 充敏消敏,又可分为复合型磁条和永久型磁条。 一般开架书库采用复合磁条;而阅览室的书籍 因为不出借,故采用永久磁条。但随着读者服 务水平要求的提高和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负 担,阅览室的书籍也采用复合磁条.
1、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 2、外存储器(又称辅助存储器) (三)主机板 (四)总线 (五)输入输出设备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一节 计算机系统
二、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主要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一)系统软件 1、操作软件 2、程序语言与开发工具 3、数据库管理软件
(二)应用软件 1、通用应用软件 2、专用应用软件
三、条形码阅读器 (一) 条码阅读器基本分类及工作原理 普通的条码阅读器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技术:光
有优势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三节 条形码及其阅读器
(二)条形码阅读设备选择 1、分辨率 2、扫描景深 3、扫描宽度(SCAN WIDTH) 4、扫描速度(SCAN SPEED) 5、一次识别率 6、误码率
21CK型,原装于书中的磁条 全部可用;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四节 图书监测仪
图书监测系统又称图书防盗系统,系统由监测 仪、监测通道和藏匿于书中的传感磁条组成。 我国图书监测系统开发研究始于己于1979年, 由上海交通大学消磁研究室选题承担。上海交 通大学在开发研究过程中经历了磁感应式,磁
饱和式和数字式三代图书监测系统的研究历程。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四节 图书监测仪
一、图书监测仪 二、传感磁条 三、监测通道 四、监测系统的类型 五、JX-21CK型图书监测系统简介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四节 图书监测仪
一、图书监测仪 电磁感应类监测系统设备最适用于图书馆和大 型超市。它采用固定安装监测支架,利用监测 线圈探测检测介质,实现自动报警。该类仪器 技术较为成熟,成本较低廉,更主要的是由于 该设置在出入口明显位置处的监测支架具有强 烈的心理震慑作用。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六章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硬件环境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计算机系统 网络系统 条形码阅读器 图书监测仪 磁盘存贮器 光盘存贮与检索系统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一节 计算机系统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含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一、硬件系统 (一)中央处理器(CPU) (二)存储器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四节 图书监测仪
四、监测系统的类型 (一)磁条式图书监测系统 (二)重量测定式图书监测系统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四节 图书监测仪
五、JX-21CK型图书监测系统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消磁研究室是我国图书监测系统
的发源地和研究开发中心。据调查统计,国内 图书馆使用的图书监测设备有90%以上是上海 交大研发的各类产品。因此我们对他们的产品 重点进行介绍。 (一)发展历史 (二)JX-21CK型图书监测仪的特点与技术指标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第一编 图书馆信息化基础 第二编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第三编 数字图书馆理论与相关技术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一编 图书馆信息化基础
第一章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概述 第二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 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第四章 信息检索技术 第五章 图书馆与互联网 第六章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硬件环境
第三节 条形码及其阅读器
一、条形码概述 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平等相间、反射率不同
的色条和空白条,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码制) 编制成的,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 的图形标识符,即条形码是一组粗细不同,按 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图形。
二、条形码的种类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
第三节 条形码及其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