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大全记录

公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大全记录
公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大全记录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路基土方技术交底

1、施工准备

⑴路基开工前,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报请变更设计。

⑵解决好生活用房、生活用品;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

2、施工测量

(1)导线复测

①采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全站仪进行导线复测。复测导线时,必须和相邻施工段的导线闭合。

②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

③导线起点应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比较,测量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④对有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应加以固定,固定方法可采用交点法或其它的固定方法。所设护桩应牢固可靠,桩位应便于架设测量仪器,并设在施工围以外。

(2)中线复测

①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点等。

②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监理工程师。

(3)校对及增设水准基点

①对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应仔细校核,并与国家水准

点闭合,超出允许误差围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②水准点间距不宜大于1Km,在人工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宜增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闭合。

③如发现个别水准点受施工影响时,应将其移出影响围之外,其标高应与原水准点闭合。

④增设的水准点应设在便于观测的坚硬基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也可设在埋入土中至少1m 深的混凝土桩上。

(4)纵、横断面图检查

路基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复测。

(5)路基放样

①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在距离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大于50m。桩上标明桩号与路中心填挖高度。

②在放完边桩后,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每挖填5m应复测中线桩,测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的大小。

③施工过程中,应保护好所有标志,特别是一些原始控制点。

3、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路基施工前,对路基工程围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围,并了解附近既有建筑物对特殊土的处理方法。

4、场地清理

(1)路基用地围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砍伐的树木应移置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

(2)在填方和借方地段的原地面应进行表面清理,清理深度应根据种植土厚度决定,清出的种植土应集中堆放。填方地段在清理完地表面后,应整平压实到规定要求。

5、试验路段

(1)为保证路基施工的顺利进行,将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案做试验路段,从中选出路基施工的最佳方案指导全线施工。

(2)试验路段位置将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小于100m。

(3)试验路段所用的材料和机具与将来全线施工所用的材料和机具相同。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4)试验路段施工中及完成以后,应加强对有关指标的检测,完工后及时把各方面的施工记录、试验数据加以整理写出试验报告,报有关部门审批。

6、填方路堤的施工

(1)填方路基施工前原地面处理

Ⅰ.路堤修筑围应用砂性土回填,压实度达到设计及规要求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路堤基底为耕地,松沙或水塘时,应先清除有机土、腐殖质、淤泥种植土,平整后或将水塘淤泥清除干净后,按规定分层碾压、达到规定压实度。

Ⅱ.对填方高度小于1m的土路段应先将土摊平,并进行填前碾压,达到规定压实度后再进行分层填筑施工。对于填方路基,原地面清表后应进行充分碾压,确保地表以下30cm 围达到压实度95%的规要求。

(2)路堤填料规定

Ⅰ.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根据压实机械的不同确定自重20T双驱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 Ⅱ.路基填筑宽度每侧应宽出设计宽度50cm,填筑路堤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底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检测压实后再填上一个层。

Ⅲ.填方路堤,当地面横坡缓于 1 :5且基底经处理符合要求时,直接在经处理的地基上分层填筑路堤。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原地而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进行压实。填筑应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逐台向上填筑,分层压实。所有台阶填完之后,即可按一般填方进行。

Ⅳ. 机械作业时,根据工地地形、路基横断面形状和调配图等,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填方集中工点,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据以施工。

Ⅴ. 填方路堤用推土机从两侧或短距离纵向调配分层填筑。当路堤较高时,用铲运机沿纵向调配土方,或者将填料运于路堤坡脚处,然后用挖掘机运至填方段全用推土机整平。

7、挖方路堑的施工

本标段挖方深度大,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不同的高度留有不同的边坡,确定好开挖线,一次挖到位。

(1)挖方路堑施工前:

Ⅰ.复查施工组织设计,核实(或编制)调整调运图表。

Ⅱ.施工现场按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清理。

Ⅲ.开挖前按规程的规定,以桩志标明轮廓。

(2)挖方路堑排水设施,按下列规定办理:

Ⅰ.在路堑开挖前作好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土方工程施工期间修建临时排水设施。

Ⅱ.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排入农田、耕地,不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引起淤积和冲刷。

(3)开挖遵照下列要求:

Ⅰ.已开挖的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它用途的表土,堆积在指定地点。

Ⅱ.根据试验结果,开挖出的适用材料,用于路基填筑,各类材料不混杂。不适用的材料按有关条款的规定办理。

Ⅲ.开挖均自上而下进行,不乱挖超挖。

Ⅳ.路堑开挖中,如遇地质变化需修改施工方案及边坡坡度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4)路堑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按下列方式进行:

Ⅰ.横挖法:以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本法适用于短深的路堑。

a.用机械按横挖法挖路堑时,在不同高度分几个台阶开挖,其深度视工作与安全而定,一般为3.0-4.0m。无论自两端一次横挖到路基标高或分台阶横挖,均设单独的通道及临时排水沟。

b.路堑横挖法用装载机进行,若弃方或以挖作填运距超过装载机的经济运距时,按规程有方关条款执行。

c.机械开挖路堑时,边坡配以挖机或人工分层修刮平整。

Ⅱ.纵挖法: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前进,本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

先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如此向纵深开挖至路基标高。本法适用路堑较长较深,两端地面纵坡较小的路堑开挖。

沿路堑纵向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宜处,将较薄一侧堑壁横向挖穿,使路堑分成两段或数段,各段再纵向开挖,本法适用于路堑过长,弃方运距过远的傍山路堑,其一侧堑壁不厚的路堑开挖。

a.当采用分层纵挖法挖掘的路堑长度较短(不超过100m),开挖深度不大于3m,地面坡度较陡时,采用装载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