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爷的帽子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老爷爷的帽子

一、教学目标:1. 通过故事《老爷爷的帽子》,让幼儿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造自己的故事。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引导幼儿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故事情节的能力。
难点:1. 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力,创造自己的故事。
2. 帮助幼儿学会在集体中分享自己的故事。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老爷爷的帽子》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3. 音乐CD:《老爷爷的帽子》主题曲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老爷爷的帽子》主题曲,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 故事讲解:教师使用课件讲述故事《老爷爷的帽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对故事的理解,讨论故事中的道理。
4. 创作环节:教师分发创作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
5. 分享环节:教师邀请幼儿在集体中分享自己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解过程中的注意力、参与度。
2. 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评价幼儿在分享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
2. 开展老爷爷帽子设计大赛,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帽子。
七、家园共育:1. 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故事创作。
2. 教师家长共同引导幼儿在家庭中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教学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故事接龙,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爷爷的帽子》2篇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爷爷的帽子》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爷爷的帽子》精选2篇(一)教案课题:《老爷爷的帽子》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故事《老爷爷的帽子》的情节和主题。
2.学习通过绘画和文字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故事《老爷爷的帽子》的情节和主题。
2.学生绘画和撰写作品。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放映图片或短视频导入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 故事阅读(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并展示故事中的图片,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并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和疑惑。
Step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各组派代表发言,展示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Step 4: 绘画和文字表达(25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或情节,用绘画和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素材,如彩纸、颜料、笔等,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进行表达。
Step 5: 展示和分享作品(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绘画和文字作品展示给全班,让其他同学评论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Step 6: 教师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回顾和思考故事的情节和主题,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教学反思:《老爷爷的帽子》是一篇情节简单、寓意深刻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物质和精神的价值。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积极讨论,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通过绘画和文字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而富有趣味,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爷爷的帽子》精选2篇(二)教案:《会跳舞的点点》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事物美的能力,欣赏艺术作品;2.通过绘画表现舞蹈的美感;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绘画技巧。
幼儿园中班教案《老爷爷的帽子》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老爷爷的帽子》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老爷爷帽子的故事;2.掌握本故事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3.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4.激发幼儿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要讲述的故事是《老爷爷的帽子》,主要讲述了一位老爷爷的帽子历经沧桑而变得残破的故事,同时引导幼儿们关注到发生在老爷爷身上的故事。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老师展示一张老爷爷的图片,问幼儿们认识这个人吗?幼儿们回答后,老师会向幼儿们介绍本课时的故事《老爷爷的帽子》。
2.关注细节老师会向幼儿们提问有哪些人物出现在故事中,以及故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在此过程中,教师会为幼儿提供一些关键词汇,如残破等,引导幼儿们注意到故事中的细节。
3.故事复述在了解故事大体情节后,老师会让幼儿们回想故事情节,并动笔画出主要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4.幼儿讲故事分组让幼儿们自主排练,并由班级优秀的小演员演出,获取其他幼儿的认可和鼓励。
5.课堂反思这一环节主要是老师对于整个课堂所做的评估以及幼儿对于本堂课所做的评价。
四、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以增强幼儿们的观察能力;2.通过排练和演出,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堂采用了比较常规的教学形式,如故事讲述、让幼儿复述、分组排练。
但是,在课堂的组织和执行过程中老师还是发现了一些不足,例如在幼儿的讲故事独立性还有待提高,在分组排练时老师的指导能力不是很强等等。
这些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一一加以完善和补充,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同时,教师还会不断学习自我提升,以更好的服务于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语言教案《老爷爷的帽子》

幼儿园语言教案《老爷爷的帽子》教案标题:《老爷爷的帽子》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理解并描述角色和事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故事中的细节进行推理和预测。
3. 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理解并体验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通过讲述《老爷爷的帽子》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分享和帮助他人。
三、教学准备:1. 故事绘本《老爷爷的帽子》。
2. 一些不同类型的帽子(实物或图片)。
3. 白板和标记笔。
4. 幼儿工作纸和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各种帽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帽子的作用和样式,引发他们对帽子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老爷爷的帽子》的故事,同时在白板上绘制简单的故事情节图,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3. 讨论与分享: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事件,理解老爷爷的心情变化和最后的满足感。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帮助别人或者被别人帮助的经历。
4. 创作活动:提供幼儿工作纸和彩色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心中的“老爷爷的帽子”,并简单描述自己的画。
五、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设置一些情境让幼儿实践分享和帮助他人的行为,如分享玩具、帮助同伴等。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分享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分析幼儿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3. 评价幼儿的创作作品,看他们是否能通过画作表达出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的分享和助人行为,以实际行为表现作为评估的一部分。
老爷爷的帽子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兴趣,激发幼儿关爱老人的情感。
2.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认识故事中的角色。
3. 技能目标: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倾听和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名称:《老爷爷的帽子》2. 故事简介: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老爷爷丢失了他的帽子。
许多动物看到了帽子,都想把它带走。
帽子被谁带走了呢?老爷爷又为什么会戴上这顶帽子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认识故事中的角色。
2. 难点:帮助幼儿运用词汇描述故事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图书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 情境教学法:设置故事情境,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提问、回答,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老爷爷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老爷爷的帽子。
2. 讲述故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老爷爷的帽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描述故事中的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 角色扮演: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境表演,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补充。
六、教学评价1. 情感态度:观察幼儿在故事分享过程中的情感反应,评价幼儿对关爱老人的理解程度。
2. 认知理解:通过提问,检验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角色认识的掌握情况。
3. 技能掌握: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制作故事《老爷爷的帽子》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等。
2. 角色头饰:制作故事中各个角色的头饰,方便幼儿在角色扮演时使用。
3. 背景音乐:准备故事背景音乐,营造氛围。
八、教学时间1. 上课时长:25分钟2. 课堂准备:5分钟3. 故事讲述:10分钟4. 讨论与角色扮演:5分钟九、教学拓展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分享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中班上语言教案:老爷爷的帽子(故事)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内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创造性表演。
3. 学习词语:老爷爷、帽子、小动物、帮助、感激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能够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感受。
难点:1. 学会正确运用词语“老爷爷”、“帽子”、“小动物”等。
2. 能够创造性地进行表演,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老爷爷帽子头饰、小动物头饰、表演道具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老爷爷的儿歌,激发幼儿对老爷爷的兴趣。
2. 故事讲述:教师利用课件讲述故事《老爷爷的帽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情节回顾: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
4.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穿上头饰,模拟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5. 情景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发挥创造力,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幼儿可以向家人讲述故事《老爷爷的帽子》。
2.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制作故事中的角色头饰,增进亲子关系。
3. 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老人,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幼儿在角色扮演和情景表演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动作协调和创造力展示。
3. 搜集幼儿在课后作业中的作品,评估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 在角色扮演和情景表演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和创造,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开展老爷爷帽子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
中班语言教案《老爷爷的帽子》含课件

中班语言教案《老爷爷的帽子》含PPT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老爷爷的帽子在动物们之间传递的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让幼儿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PPT课件、故事图片、帽子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戴上一顶帽子,引起幼儿的兴趣,询问幼儿关于帽子的故事。
2. 讲述故事:教师使用PPT课件,一边展示故事图片,一边讲述故事《老爷爷的帽子》。
3.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动物们的心情变化,以及老爷爷的帽子在动物们之间传递的过程。
4. 情境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故事情境表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幼儿可以向家人讲述故事《老爷爷的帽子》。
2.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绘制一幅故事情节的图画。
3. 家长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变化。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讨论环节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情境表演环节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故事的学习和分享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情境表演环节,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表演。
八、教学拓展:1. 开展关于分享和帮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2. 组织幼儿参观社区老人院,让幼儿亲身体验关爱老人的情感。
3. 开展关于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的绘画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家庭关爱的理解。
九、家长沟通:2. 教师可以定期向家长发送教学内容和学习建议,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老爷爷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老爷爷的帽子》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故事课件、老爷爷的帽子实物、动物头饰。
2.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森林场景,营造故事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环境,引导幼儿发现森林里的动物。
2.以提问方式引导幼儿谈论动物的特点,如:小兔子是什么颜色的?小鸟是怎么叫的?(二)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老爷爷的帽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讲述完毕,引导幼儿谈论故事情节,如:老爷爷遇到了哪些动物?它们都做了什么?(三)互动环节1.请幼儿戴上动物头饰,模仿故事中的动物角色。
2.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如:小兔子为什么要把帽子给老爷爷?3.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讨论环节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老爷爷要把帽子给小兔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2.鼓励幼儿回家后将故事讲给家人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延伸1.以《老爷爷的帽子》为主题,开展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故事画面。
七、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家园共育的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引导幼儿深入感受老爷爷的温暖和善良,以及小动物们的感激之情。
2.在互动环节,教师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小兔子为什么要把帽子给老爷爷呀?”教学难点补充:1.教师要耐心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老爷爷无私帮助小动物们的情感,让幼儿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爷爷的帽子》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和集体活动中,幼儿喜欢听故事,喜欢讨论新的问题,爱刨根问底,根据故事的提示和要求能进行较丰富的联想,并能讲出自己的见闻和见解。
《老爷爷的帽子》这则童话以“老爷爷关心小鸟、小鸟关心老爷爷”这一主题,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温馨、充满爱的世界。
结合现代家庭实际情况,考虑独生子女大多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会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感受,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关心、帮助别人。
未来的社会需要幼儿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关心,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体验关心,爱护他人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爱情感。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观察、议论、操作等多种教育手段,并提供精美的图片、投影机等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表演手语歌曲等形式,感受理解故事内容,创编符合情理的故事情节,力求使每个幼儿能自由、主动、积极愉快地学习。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初步学会理解他人的需要,关心帮助他人。
2. 帮助幼儿获得被人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内心感受,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及互爱情感。
3.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 多媒体课件《老爷爷的帽子》。
2. 用于“谁在关心我们”图片展览的照片、挂图资料,如父母养育孩子的照片,幼儿园老师、保育员等辛勤劳动的照片,医生、清洁工人等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挂图。
3.事先排练一句关心的话
4. 自制的“爱心”奖章。
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一)借助手偶把幼儿引入故事中来
1.拿出手偶,问小朋友这是什么?设问老爷爷和小鸟有怎样的故事,我们一起去看。
二、基本部分
(一)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童话把幼儿引入一个充满关爱的世界
1. 放小鸟呼叫的录音,提问:是谁的声音?小鸟们在为谁唱歌?(引出童话名称)
2. 多媒体课件的童话讲至“小鸟高兴地唱歌给老爷爷听”,提问:①小鸟们为什么要唱歌给老爷爷听?
②如果看见发抖的小鸟,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帮助小鸟。
)
3. 多媒体课件的童话讲至结尾,提问:①老爷爷病了,小鸟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想出多种办法关心老爷爷。
)(二)感受他人的关心,体验被关心的快乐
1. 老爷爷关心小鸟,救了小鸟,小鸟心里觉得怎么样?(很快乐)
2. 我们一天天长大,学到了很多本领,那么是哪些人在关心着我们呢?下面老师带你们参观一个展览。
3. 在抒情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观看展出的照片、挂图,并积极交流。
4. 集体讨论:是谁在关心我们?他们是怎么做的?别人这样关心我们,我们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理解他人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1. 平时你还会关心谁?关心别人的时候,你心里感到怎么样?
2.请对你关心的人说一句关心的话
三、结束
1.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人我们大家一起去关心、帮助。
如果我们学会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就会感到十分幸福、快乐。
2.为幼儿颁发“爱心”奖章,表演手语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爱心”奖章悄悄告诉老师,它找到了许多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孩子。
《老爷爷的帽子》
设计意图:
《老爷爷的帽子》是一则以"老爷爷关心小鸟,小鸟关心老爷爷"为主题的温馨童话。
结合现代家庭实际情况,考虑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太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
未来的社会需要幼儿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学会关心,爱护他人,体验助人为乐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爱情感。
此活动故事表现出爱的象征,教材中的老爷爷有两顶幔子:第一顶是他自己的帽子,他把它送给了小鸟,表示他对小鸟的爱;第二顶是小鸟用羽毛做成的帽子,表示小鸟对老爷爷的爱,抓住此环节,对幼儿进行形象的"爱心"教育。
使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分享有同情心。
并且结合中班年龄段的学习特征,让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这样就创设了幼儿发展语言又提供了有意条件。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老爷爷与小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2、激发幼儿的同情心,获得被人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内心感受。
3、鼓励幼儿大胆的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爱心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呈现手偶(小朋友看这是什么?那今天来看看小鸟和老爷爷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基本部分
(一)观看PPT图片,猜测故事内容。
1、是呀,寒冷的冬天里我们都穿得很暖和,而且都呆在温暖的房子里,可是有一只小鸟它却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外面的树枝上,它怎么了?(风把鸟窝吹走了,没有家,冷得直发抖)
2、这时一位老爷爷走来了,他看到小鸟在树枝上冷得直发抖,他会怎么想啊?(这只小鸟多可怜呀,这么冷的天,小鸟一定会冻死的)
你们觉得老爷爷会怎么做呢?(幼儿猜测)
3、小鸟住在用帽子做的窝里,感觉怎么样?(开心、温暖、暖和)
4、后来,怎么会有许多小鸟飞进老爷爷的帽子里来呢?(小鸟想到了在树林里,还有许多怕冷的小鸟,它们也一定冷的直发抖,就把它们叫来了)
小结:于是,小鸟们都飞进了老爷爷的帽子里。
老爷爷的帽子真暖和,它们非常感谢老爷爷,高兴地唱歌给老爷爷听。
以后,老爷爷天天来看小鸟,听小鸟唱歌,小鸟们非常高兴。
5、可是,有一天,老爷爷没有来。
他为什么没来了呢?你们觉得老爷爷怎么了?(生病了,老爷爷把帽子给了小鸟,小鸟们暖和了,可是老爷爷却着凉生病了。
)
6、老爷爷到底怎么了?我们一起到他家里去看看吧。
原来啊,老爷爷病了。
小鸟们知道了这个消息,都来看望老爷爷,它们还用自己身上的羽毛做成一顶帽子送给了老爷爷,老爷爷非常感谢小鸟。
7、过了几天,老爷爷怎么样了?(病好了)
小结:过了几天,老爷爷的病好了,他戴着小鸟们用羽毛做的帽子来看望小鸟,小鸟们高兴地唱起了歌。
你们高兴吗?恩,我们大家都很高兴。
(二)感受他人的关心,体验被关心的快乐。
1、现在老师就把这些图片变成一个好听完整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爷爷的帽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不好?看看啊,是不是就像我们小朋友猜的那样。
2、提问:
(1)老爷爷的帽子送给谁了?他为什么要把帽子送给小鸟呢?
(2)老爷爷关心小鸟、救小鸟,小鸟心里觉得怎么样?
(3)当老爷爷生病的时候,小鸟是怎样做的?
3、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老爷爷吗?为什么?喜欢小鸟吗?为什么?
4、出示ppt图片,引导幼儿复述故事。
小结:是呀!只要你去关心、帮助别人,这样自己也能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这样我们心里会很高兴、很快乐!
三、结束部分
1、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习在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
(1)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谁在关心我们?他们是怎么做的?被人关心、爱护的感觉怎样?
(2)你关心、帮助过别人吗?心情怎样?(佩戴"爱心"奖章)
(3)请你说出你关心帮助别人的例子!
2、小结: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困难,我们要用小眼睛去发现,并帮助有困难的人、许多人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关心、帮助。
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就会感到十分幸福、快乐。
活动延伸
为幼儿颁发"爱心"奖章,鼓励幼儿做互爱行动。
"爱心"奖章是奖给有爱心的小朋友,让有爱心的小朋友带着这颗奖章一起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