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措施分析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对策

浅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对策【摘要】目的对临床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探讨相关的治疗对策。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导致发生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
对经过进行及时的抢救,患者的症状得到恢复。
结论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止血和体位控制以及补充血容量、保温等治疗,能够有效地预防和避免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效果显著,同时减少和控制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出血性休克;产科;治疗对策;临床原因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8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92-01产科失血性休克是在孕产妇分娩期发生的一种最为严重的并发症[1]。
主要是由于患者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和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的病理变化非常快,预后差,严重的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患者产科出血性休克,对我院收治的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和治疗的60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都是我院在2009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
其中产前出血患者10例,产后出血患者40例,异位妊娠患者5例,流产患者5例;患者的年龄在22-35岁之间,平均为(268±20)岁;初产妇20例,经产妇40例;有引产史的患者20例、流产史患者25例、流产和引产史患者10例、再次剖宫产患者5例;40例患者的出血量在700-1150ml、15例患者出血量在1150-1750ml、5例患者出血量在1750-3500ml。
12临床表现患者的面色苍白并且严重疲惫;皮肤弹性差且干皱;四肢厥冷;反应迟钝[2]。
患者在出血早期的意识比较清楚,到后期就有7例患者出现意识模糊的情况;患者的血压<90mmhg,脉压差缩小到20mmhg以内。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护理

重视心理支 持 , 提 高急 救护 理效 应 :
卫 生保健意识 , 宣传孕 期保健 知识 , 教会
中国社 区医师 2 0 1 3 年 第1 5 卷第 8期 2 8 3
护理 论著
C H { N £ s E c o M M u N t T Y D O C T O R s
慢性 功能性便秘护理体会
剥离不全 、 滞 留及 粘 连 者 及 时 清 宫 或 徒 手
有许多社 会心理 因素存 在 。如 孕产 妇为
逃 避 计 划 生 育 而 隐 瞒生 育 史 , 有 手 术 指 征
般 紧急处理 : ①取 平卧位 : 去枕 , 腿 部抬 高 3 0 。 , 利 于下 肢 静 脉 回流 , 增 加 回
进展 , 以及 时 处 理 。( 3 ) 产后 监测 : 产 后 出
总数的 2 % ~3 % … 。产 后 出血 发生 快 ,
来势凶猛 , 产后 密 切 观 察 , 早期 发现 , 采 取 及 时 有 效 的 救 护 措 施 可 减 少 产 后 出 血 并 发症 及 产 妇 死 亡 率 。2 0 0 6~2 0 1 0年 收 治 产后 血 患 者 4 0例 , 现 将 出 血 原 因 及 急 救 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临床 资 料
雷 天 会 4 0 2 5 6 0重 庆 医 科 大 学 中 医 药 学 院 附 属 铜
食物c
生 活 指 导
泻叶等 , 均 为蒽醌 类泻药 , 久 用可 损伤 肠
壁神经丛 , 产 生 耐 药 和大 肠 黑 变 病 。还 有
梁 中 医 院
些患者根据广告 而购 买使用 某些 通便 茶 及排毒胶 囊 等 , 而 这些 “ 保健品” 中都 含
系, 严密观察 产程 , 提 高 判 断 异 常 产 力 的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要点分析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要点分析【摘要】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急危重症,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从早期抢救、体位调整、输液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早期抢救阶段,及时评估和快速干预是关键,包括给予氧气、复苏液和输血等。
体位调整可以促进血流回流,减轻患者症状。
输液治疗要注意液体种类和速度,避免造成水电解质紊乱。
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血管活性药物。
在严重情况下,手术干预可能是必需的。
抢救护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及时性和有效性,团队合作的关键性在于多学科协同,预防的重要性需要强调对高危人群的关注和干预措施的实施。
【关键词】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早期抢救、体位调整、输液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干预、重要性、团队合作、预防。
1. 引言1.1 概述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是指由于产科手术、分娩或产后出血等原因导致身体失血过多,引起循环衰竭的临床紧急情况。
这种情况在妇产科领域中比较常见,一旦发生,需要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工作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和操作难度,对护士和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早期抢救是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护理的首要任务,只有在早期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才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在抢救过程中,及时的体位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供应。
输液治疗和药物治疗也是抢救的重要步骤,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在一些严重情况下,手术干预可能是唯一的救治途径。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工作需要医护团队密切合作,各职业人员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抢救效果。
预防措施也至关重要,只有提前预防和干预,才能降低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抢救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团队合作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预防则是最有效的方式。
2. 正文2.1 早期抢救早期抢救是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护理中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尽快止血、维持循环稳定以及恢复组织灌注。
产科出血性休克6例抢救体会

纠正血容量 , 保护心 、 、 脑 肾器官功能 , 避免弥漫散性血管 内 出血 ( I 发生 , D C) 同时采取保 温 、 吸氧等综合救治措施 。
12 3 尽 快 彻 底 止 血 : 颈 裂 伤 的 缝 合 并 不 难 , 键 是 要 .. 宫 关
血压下降 , 脉搏快而弱等休克症状。
12 1 出血原 因: 宫颈裂 伤 3例 , 3例患 者在“ 所” .. ① 这 诊
生产后 3~ , 5h 阴道少 量持续 出血伴休 克转入我 院。出血
量 小、 缓慢 , 但持续时 问相对较 长 , 克症状 严重 。血 压 明 休
12 病 因及 救 治过 程 .
暴露好 , 我们 的做法 是 :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 抬高床尾 , 阴道 拉钩暴露 , 微养 线缝 合 。前 置胎盘 出血 , 娩后 才能止 血 , 分 故急行剖宫产手术 。产后子宫收缩无力 , 偶有发生 , 清理阴
道 陈 旧 出血 , 以便 观 察 是 否继 续 出 血 , 时 应 用 催 产 素 肌 肉 同
经 静 脉 注 射 丙 泊 酚后 部 分 患者 有 头 晕 、 心 反 应 , 与 恶 这
丙 泊 酚 最 初 用 于 一 般 的全 身 麻 醉 诱 导 和 维 持 , 在 它 现
的临床应用 已大大扩展 , 括心脏 手术 和神 经外科 手术麻 包 醉及重症监护病房 (C ) 测条 件下 的镇 静 , IU 监 丙泊 酚也成 为门诊非住院患者麻 醉 的主 要用药 , 在小儿 麻醉 中也逐渐 被接受。其独特 的止 吐和情绪改变特性可开拓新 的临床用 途。丙 ? 自酚代谢 迅速 , 高脂 溶性和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 使其被广泛 接受 , 其静 脉麻醉 比例迅速增 加。在临床 镇静 药物中丙泊酚对记忆 的影 响仅次 于咪达唑仑 , 其对 中枢 的 作 用主要是催 眠、 镇静与遗忘。丙泊 酚为快速静脉麻醉 药 , 诱 导过程平稳 , 无肌 肉不 自主运动 、 咳嗽 、 呃逆 等不 良反应。 丙泊 酚麻醉诱导能 引起与剂量 相关 的呼吸抑制 , 呼吸暂停 的发生率 为 2 % ~3 % 。手术 引起 的疼 痛刺 激能 拮抗 5 5 丙泊酚的呼 吸抑制作 用。在本研 究 中, 脉输注 丙泊 酚后 静
产科出血性休克72例临床研究

2 5 0 mL的甘 露醇 。对 于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 给予适量 的心
脑血 管活性药物进 行治疗 ; 对于严 重休克 、 器 官功能不全 或心 肌 缺氧患者 , 给予适 量西地兰进行 治疗 , 并及 时补充充 足的血 容量 。 如血容量得到及时补充后 , 中心静脉压 已经恢复正常 , 患 者仍 存在面部 发 白、 四肢冰冷等症 状 , 应给予 适量血管扩 张药 物进行 治疗 ,常用药 物主要有 1 3受体 阻滞 剂、 仅受 体阻滞剂 及多 巴胺等 , 其能够使心排 出量大大增加 , 外周阻力有所 减弱 ,
1 . 2 抢救方 法
产科 出血 性休克 的临床抢 救主要包 括体
位控制 、 有效止 血 、 建 立通路 、 纠正 酸 中毒 、 预 防感 染及补 充血
容量等 。 在抢救 过程 中 , 患者应取平卧体位 , 并给予有效 的保暖 措施 , 经鼻导 管给氧 , 然后采 取有 效的止 血措施 , 如使 用宫 缩 剂、 局部缝合 、 子宫血管结扎 、 官腔填塞等[ 1 ] 。 如果患者并发严重 的凝血功能障碍 , 应 通过补充凝血酶或 者输入新 鲜血浆等措施
肾血管得到扩 张。在抢 救过程中 , 必须做好 全程感染预防控制
克患者的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 分析 。结果 经临床抢救 , 6 8 例 患者休克症状 明显改善 ,抢救成 功率 为 9 4 . 4 %; 2例 给予 经腹
子 宫全切 术 , 2例 给 予 经 腹 子 宫 次 全 切 除 术 , 1 例 死 亡 。 结 论
间血液大量流 失后血容量会 大大减少 , 导 致衰竭或休 克 , 其临 床表现为 中心静脉压过低 、 心动速 度快 、 血压 降低 、 心率降低 、
意识 障碍、 酸 中毒 、 严重缺氧等 。若不 能得 到及 时有效 的抢救 , 将并 发多种疾 病 , 导 致器官衰竭甚 至死亡 , 必 须引起 医务 人员
11例产科休克病人的抢救护理

工作 互 为 影 响 , 按 劳 分 配 , 实行 多劳 多 酬 , 大 限度 认 可 与 尊重 护 最 士 的劳 动 价值 。 实施 过 程 中 , 在 充分 发 挥各 层 各 级 护士 的积 极 性 、 主 动 性 和创 造 性 , 进 护 理 人 员 不 断学 习 , 备 较 高 的专 业水 平 促 具 和 广 泛 的 知识 , 足 产 妇 对 高 质 量 护 理 的要 求 , 进 护 理 学科 的 满 促 发展 , 定 护 理 队伍 。 稳
、
1 一 般 资料 . 1
、 \ :
;
、
、
、
、
止血。
4 观察体温变化 . 5
休克时体温降低 , 应注意保暖 , 但最好不用
32 感 染 性休 克 感 染 性 流产 或 宫 内感 染 病人 应 积 极 控制 感 染 , . 清 除 病 灶 , 时 补充 血容 量 。 据 血气 分析 结 果 , 正 酸 碱 失 衡 , 及 根 纠
4 车方 芳, 书敏 , 巧 玲 . 士 对 分层 管理 的 认 知 与 态度 调 查 【 . 赵 黎 护 J ] 护理 学 杂 志, 0 , ( : - 4 2 8 31 6 6 . 0 2 )2
5 杨 晓莉, 小茵, 俊娥 . 苏 张 医护 合 作 的 研 究进 展 f . 理 研 究 , J护 1 20 , 1) 16 13 . 057 9: 3- 18 ( 1
1 临床 资 料
妇 女生 殖 健 康是 全 国关 注 的一 项 重要 的公共 卫 生 问题 , 中 其
工作单位 :4 0 3 宜昌 湖北省三峡大学第一临床 医学院・ 430 宜
昌市 中心 人 民医 院手 术 室
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措施分析

【 关 键词】 产科 ;失 血性 休克 ;抢 救措施
选择 2 0 1 1 年6 月~ 2 0 1 3 年3 月接 受 由于失 血性 休克 的产后 患 者 4 2 例 的临床资料 ,对 出血原 因及诊治措施进行 分析 ,现报 告如下 。
3 讨 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据 统计 ,在 我 国孕产 妇死 亡 的众 多原 因中 ,产科 失血 性休 克 是 位 于榜首 的 ,原 因在 于失 血性 休克 来势 凶猛 ,病情 发展 迅 速 , 且 大多 无法 预测 。产 科 失血 性休 克属 于低 血 容量 性休 克 ,其 发生
上 述处 理无 效 ,应 该果 断切 除子 宫 ,因为这 也是 一种 保住 产 妇性
和l 2 例 。轻度休 克2 1 例 ,失血 量7 5 0 ~1 2 5 0 m l ;中度 休 克 1 4 例,
失血 量 l 2 5 0 ~1 7 5 0m l ;重 度休 克7 例 ,失 血量 l 7 5 0 ~ 3 5 0 0 ml 。
史 、流产及 引产史 和2 次剖 官产 四种类 型 ,分 别有2 O 例 、4 例 、6 例
因此在 尽快 止血 去 除病 因 的同 时应迅 速补 充 血容 量和 增加 氧 输送 是 复苏 的关 键[ 2 】 。 治疗 产 科 失血 性 休 克 的抢 救 可 以归 类 为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 ① 及 时 找 出发 病原 因并 对 症治 疗 : 可采 取 清 除 残 留胎 盘 、修 复 损 伤 的软 产 道 、加 强 子 宫 收 缩 、按摩 子 宫 、子 宫 动 脉 结扎 或 栓 塞 、宫腔纱 条 填塞 等方 法 ,以减 少 出血 ,防止休 克继 续 加重 。 当
≤7 O g / L,红 细胞 压 积 ≤2 4 %时 ,可进 行输 血 ,主要 是输 新 鲜 全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2018年8月A第5卷/第22期Aug. A. 2018 V ol.5, No.2216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王艳红(昌邑市人民医院产二科,山东潍坊 261300)【摘要】目的 对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对应的临床治疗方法。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整体治疗效果满意度较高。
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体质量进行控制以及开展止血等治疗内容,通过这些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出血性休克;临床原因;治疗【中图分类号】R714.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8.22.16.02Clinical causes and treatment of obstetric hemorrhagic shockWANG Yan-hong(people's Hospital produces two families,Shandong Weifang 261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auses and treatment of obstetric hemorrhagic shock.Methods In this study,65 cases of hemorrhagic shock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s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corresponding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were made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Results In this study,the overall treatment effect satisfaction was higher.Conclusion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it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the body mass of the patients and to carry out the treatment of hemostasis,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the patients with obstetric hemorrhagic shock.【Key words】Hemorrhagic shock;Clinical causes;Treatment对于产科临床治疗,其中出血性休克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同时也是孕产妇在分娩期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之一,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较大[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13-02-25T09:54:59.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5期供稿作者:陈慧梅
[导读]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措施。
陈慧梅(山西霍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031400)
【摘要】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措施。
方法对我院产科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6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其抢救方法,其中14例为初产者,32例为经产者。
结果统计结果表明,产科有0.41%的出血性休克发生率,在本研究中的46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中,产前出血患者有25例,产后出血患者有14例,流产的有6例,死亡的有1例;有41例患者保留了子宫,4例患者行经腹子宫切除,1例患者由于产后出血、继发性多功能脏器衰竭而死亡。
结论及时的诊断和抢救是促进出血性休克孕产妇死亡率有效降低的必要措施。
医院医护人员应该对产妇的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同时促进自身手术水平的显著提升,努力将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使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得到切实的保证。
【关键词】产科出血性休克临床抢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124-01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6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年龄在23~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14例为初产者,32例为经产者;42例足月顺产,4例剖宫产。
出血量在500~2000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1200ml。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症状,比如神志淡漠、四肢厥冷、脉搏快而弱等[1]。
1.2 抢救措施
如果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医护人员应该迅速地进行全力抢救。
将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迅速建立起来,使用16~18号静脉套管留置针,必要情况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如果很难进行穿刺,应该切开静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快速输液、输血的目的,这也是抗休克的关键。
将血量估计出来,先快后慢、先晶后胶,选准时机对患者进行输血。
在最初的一小时之内,应该将1000~2000ml的平衡液或生理盐水快速输入,如果患者的血压恢复了正常,这表明患者并没有失去太多的血。
如果患者失血过多,上述方法不能对循环容量进行有效的维持,那么就应该立即将浓缩红细胞或新鲜全血输入。
当浓缩红细胞输入在1000ml以上时,应该对凝血指标进行认真的检查。
DIC发生的情况下,采用新鲜冰冻血浆。
对患者的病史进行快速的研究,认真仔细地检查患者的身体,将出血的原因找出来,从而进行有效的止血。
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测。
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气管内插管或者切开气管,让患者吸氧。
对血容量进行补充,将组织灌流恢复可以将酸中毒有效地纠正过来。
在对心功能休克进行有效的改善时,患者的心脏功能会有所减弱,甚至会有心衰发生,这是就应该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应用强心药。
当患者发生严重休克时,可以使用皮质类固醇等[2]。
2.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产科有0.41%的出血性休克发生率,在本研究中的46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中,产前出血患者有25例,产后出血患者有14例,流产的有6例,死亡的有1例;41例患者保留了子宫,4例患者行经腹子宫切除,1例患者由于产后出血、继发性多功能脏器衰竭而死亡。
3.讨论
3.1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影响因素
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产妇不在最佳的生育年龄,年龄过小或过大;第二,如果产妇是经产妇,那么宫缩力就会减小,产妇有继发性或原发性的障碍性凝血;第三,医院医护人员没有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密切观察等。
3.2 高度警惕产科大出血
一般情况下,产科大出血的患者都较为年轻,具有较大的出血量和较快的出血速度。
如果正常孕产妇发生了打出血,那么生命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导致短时间内的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广大医护人员应该积极提倡孕妇住院分娩,从而对以外出血的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孕妇应该依据相关规定切实做好孕期检查,如果胎盘前置,应该定期去医院进行产前检查,使胎盘的位置明确化,从而对出血性休克的发生进行有效的规避[3];医院医护人员应该对住院孕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对大出血进行随时随地的警惕,万万不能麻痹大意。
3.3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措施
当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时,医院医护人员应该给予其积极的抢救。
首先,将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的病因明确下来,然后将初步的止血措施制定出来;其次,对孕妇的血容量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再次,对孕妇的临床症状进行密切的观察,对发生DIC、羊水栓塞等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
如果患者由于流血过多,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医生应该果断对其行子宫切除术。
一般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保留患者的子宫,但是特殊情况除外。
3.4 抢救中的注意事项
一、对患者的出血量进行正确的估计,将休克的程度有效判定出来;二、依据实际出血原因,对患者行止血治疗,对休克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三、将切实有效的静脉通道建立起来,检测中心静脉压,将新鲜冷冻血浆等血液和晶体平衡液补充到患者体内,从而对低血压进行有效的纠正[4];四、为患者供应氧气,对酸中毒进行有效的纠正,正确应用升压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对患者的心脏和肾功能进行良好的改善;五、运用有效的抗生素,对感染进行切实有效的预防。
总之,及时的诊断和抢救是促进出血性休克孕产妇死亡率有效降低的必要措施。
医院医护人员应该对产妇的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同时促进自身手术水平的显著提升,努力将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使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得到切实的保证,为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夏勇,张月香,石光.成分输血在抢救产科出血性休克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2):212—213.
[2]高艳.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09).
[3]兰静;韩秀玲;葛利丽.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当代医学.2009(07).
[4]柳艳红.产后出血的诊治及原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 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