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弘扬真善美
第2课 弘扬真善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3年10月第1版)教案

第2课弘扬真善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3年10月第1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了解真善美的内涵与重要意义;2.探究文学作品中想要表达的真善美意蕴;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能力;4.帮助学生认识道德规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1.真善美的内涵与重要意义(20分钟);2.《草房子》中的真善美意蕴(40分钟);3.道德规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0分钟);4.总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
三、教学重点1.学习和了解真善美的内涵与重要意义;2.探究文学作品中想要表达的真善美意蕴。
四、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寻找真善美的意蕴;2.理解道德规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集体讲解;2.课堂讨论;3.小组合作。
六、教学过程1. 真善美的内涵与重要意义(20分钟)1.首先介绍真善美的定义和内涵;2.授课老师展示有关真善美的经典名言,并加以解读;3.引导学生思考真善美的重要意义,如对人的性格塑造、对社会和谐发展、对国家文明进步等的意义。
2. 《草房子》中的真善美意蕴(40分钟)1.介绍《草房子》背景及主要情节;2.老师逐段解读小说的内容,与学生一起探讨小说表达的真善美意蕴;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行为动机是否符合真善美的道德标准;4.让学生思考小说中的真善美对现实生活具有什么启示和意义。
3. 道德规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思考是否符合道德规范;2.让学生自己探究道德规范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总结道德规范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4. 总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自主总结和复习;2.布置所学知识的主题作业。
七、教学设计意图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真善美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学习真善美的重要意义;2.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意蕴,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3.通过探究道德规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道德规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并且在生活中注重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
《弘扬真善美》说课稿-初中美术

《弘扬真善美》说课稿-初中美术XXX《第二课弘扬真善美》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号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弘扬真善美》,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四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是美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它突出体现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人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
在美术发展史上,许多闻名于世的艺术作品,恰恰是因为深刻地表达了这一主题而为世人所铭记,成为不朽之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直观审美感受的基础上,通过探讨作品材质特点、形式、意义来认识理解与体验感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课件、多媒体的设备营造出相关作品的真实环境,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能够体会作品的含义,其中的真善美。
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在交流分享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3、情绪、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美术作品的真善美,在研究中促进学生精神的滋养,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艺术家如何借助艺术形象表达真善美的主题。
教学难点:对艺术作品朴拙、善良、美好愿望和情绪的表达。
二、教法与学法运用的教学方法有: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体现美术教学的直观性与美观性。
2、启发引导法: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学法上,我的指点思想是把“研究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立,探究”的研究体式格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立探究常识,理解常识。
具体的学法有:观察分析法、直观描述法、归纳法、对比观赏法,匡助学生从形象的不同特点入手,理解并尝试创作。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图片,《马踏飞燕》,并播放万马奔腾的音频。
同学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一只奔马,三足腾空,正身向前,一足踏在了一只疾飞的鸟背上。
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初中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A.提问:作品描述的是什么场景?什么现象?
公交车上、无人让座。
B.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这种现象么?这种行为正确么?缺失的心指什么?
(遇到、未遇到;不正确,虽不违法却不道德;同情心、道德;)
C.解说:作品通过侧面(何为侧面)的描写的方式,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批判,(什么不良风气?)来弘扬社会中的美好品德(什么美好品德)。
B.展示作品创作背景:《5.12汶川大地震视频》 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作品
C.从作品本身入手:(远景—灾后的废墟;白衣战士、抢险队员;近景——解放军战士肩挑手抬,清理废墟抢险求人;受灾群众—感恩的心)结合前面2点所学,去理解作者所要表现的中国人民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到底是什么?
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当代军人的奉献精神!”
得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推崇
4.在学习回顾了作品分析的方法方式后,提出任务清单。
①作品选取的艺术形象选用该形象是因为
②作者通过该形象想表达的是作品中通过来体现。
③作品所要弘扬的真善美是。
三、学生分组结合资料,依据任务清单开展分析讨论,回答教师提问,完成自学
四、课堂小结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无论古今中外,任何形式的美术作品都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和内在意蕴的和谐统一,这才能使作品更加突出体现艺术家的情感并成为一幅经典之作。我们只有感受和领悟到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学习者特征分析
现阶段的初中生充满着青春活力,初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及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欣赏、分析、鉴赏能力,这正是学习本节课的有利因素。
《弘扬真善美》课件

文化名人
文化名人以其深厚的文化 底蕴和卓越的才华,传承 和弘扬了真善美的价值观 。
社会改革家
社会改革家通过推动社会 进步和变革,践行真善美 的理念,为人类社会的发 展做出了贡献。
Part
05
真善美的力量
对个人精神的影响
STEP 02
提升道德境界
STEP 01
塑造健康人格
真善美的力量能够促使个 体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 朗的性格,增强自我认同 感和自尊心。
善行
善行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好行为,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善行可以是帮助他人 、关心弱势群体、参与公益事业等,也可以是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等 。
善意
善意是指对他人的友好和好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善意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 和谐与友谊,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美的含义
美好
传播正面信息
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正面、积极的 信息和价值观,引导社会风气向 善。
Part
04
真善美的具体体现
在文学艺术中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
通过描绘人物的善良、真诚和美好的 品质,展现真善美的具体表现。
通过文学艺术作品传递正能量,引导 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 鸣,体现了真善美的追求。
真善美的践行能够推动社会文明 的发展,使社会更加进步、开放
和包容。
引领社会风尚
真善美可以成为社会的价值导向 ,引领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和精
神境界。
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1 2
传承人类文明
真善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弘扬真 善美,可以传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课后巩固:
请同学们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课后完成: 1.课本P7的单元评价 2.试分析《格尔尼卡》—毕加索
2.
•
1、通过自主阅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引导学 生抓住 课文的 重点词 语。
•
2、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 勤劳的 双手创 造出来 的,培 养学生 爱护环 境的意 识。
•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 娜和渔 夫的勤 劳、淳 朴和善 良,学 习他们 宁可自 己受苦 也要帮 助他人 的美德 。
小结: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是人 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无论古今中外,任何形 式的美术作品都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和内在意蕴 的和谐统一,这才能使作品更加突出体现艺术家的 情感并成为一幅经典之作。我们只有感受和领悟到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 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弘扬真善美
引言: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人 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在美术发展史上,许多闻 名于世的艺术作品,恰恰是因为深刻地表达了这一主 题而为世人所铭记,成为不朽之作。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 ——柏拉图
思考: 艺术家如何借助艺术形象表达真善美的
意蕴?
任 1.作品选取的艺术形象
是因为
。
务
2.作者通过该形象想表达的是 作品中通过
单
3.作品所要弘扬的真善美是 。
,选用该形象
, 来体现。
色彩明亮
热火朝天的 劳动场景
女性健康的美
健康、丰满、 美丽的背部 充满生命力 的真实的女 性形象
表现劳动者健 康、淳朴的优 美形象
思考:
1.这两张画内容有什么共 同点和不同点?
《弘扬真善美》课件

美丽的表现
总结词
美丽不仅仅是外表的漂亮,更 是内在的品质和心灵的美丽, 它表现为纯洁、高雅和美好。
美丽的心灵
美丽的人内心纯洁、善良,充 满爱和美好,让人感受到温暖 和希望。
美丽的举止
美丽的人举止高雅、得体,言 谈举止中透露出优雅和品位。
美丽的外表
美丽的人外表干净、整洁、得 体,展现出自信和魅力,让人
和依赖。
善良的表现
01
02
03
04
总结词
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 ,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关心、友
善和无私的帮助。
善良的言行
善良的人会用温暖的语言和行 为去关心他人,让人感受到关
爱和温暖。
善良的内心
善良的人内心充满爱和慈悲, 不计较个人得失,愿意为他人
着想和付出。
善良的行动
善良的人会积极帮助需要帮助 的人,不计回报,不图名利,
真善美的广泛传播和践行有助于改善 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04
真善美的追求
追求真善美的意义
促进个人成长
真善美的追求有助于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促进个人在 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健康成长。
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追求真善美,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关爱, 有助于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传承优秀文化
感受到愉悦和舒适。
03
真善美的实践
如何实践真善美
真诚待人
保持真诚的态度,不虚伪、不做 作,用真心去对待他人。
善良行事
在行动上要遵循善良的原则,关心 他人、帮助他人,不伤害他人。
美好心灵
培养美好的心灵,积极向上、乐观 开朗,追求美好的生活。
真善美在生活中的体现
第一单元第2课《弘扬真善美》课件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作品
《
》
作品内容
作品特点
作品主题
深层意蕴
个人理解
《 》
12
单元评价
简答题: 学习欣赏本单元古今中外经典的艺术作品之
后,你觉得哪一件作品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13
小提示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 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 为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 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 社会文化价值。
铁肩担道义(中国画) 德品质和精神面貌。 现代 潘荣本
7作品描绘的是法国侵 略源自枪杀西班牙革命者的 场景,揭露了侵略者的杀 人罪行,歌颂了起义者英 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勇无畏的精神。
(油画)1818 戈雅(西班牙)
8
作品尖锐地讽刺了现代 社会生活中的某种不良的社 会风气。 木头人(招贴) 2004 陈冰青
3
作品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学支点, 塑造出腾空飞奔的骏马形象。马呈奔 驰状,头高昂,尾上扬,张口作喘系 状;三足腾空,右后足踏在一只疾飞 的鸟背上,更加衬托出骏马奔驰的神 速。塑像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给人 以传神的美感,是享誉中外的著名青 铜雕塑杰作。
4
画中远景壁毯上画的是技艺 女神巴拉斯因恼羞成怒而把纺织 女阿莱辛变成蜘蛛的神话故事, 近景则是纺织工场里正在劳动的 纺织女。画家在现实与神话的意 纺织女(油画)1657 味深长的对照中,突出表现了劳 委拉斯开兹(西班牙) 动者健康、淳朴的优美形象。
14
谢 谢 观 看
15
wendaozhizuo
5
夯歌(油画) 1962 王文彬
五个年轻姑娘在水库建设工 地唱响了夯歌,明亮的阳光映照 着她们黝黑的脸庞和健壮的身躯。 她们劳动地那样和谐,那样欢乐! 欣赏这一作品可以感受到青年一 代献身祖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和美 好理想。
第2课弘扬真善美教案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2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补充,肯定学生的预习情况。
三、对比赏析作品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对比以下两幅中外作品,说说你所看到的内容和感受。
王文彬《夯歌》
委拉斯贵支《纺织女》
PPT展示:《夯歌》和《纺织女》的图片。
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回答问题。
***中学八年级美术(学科)教学导案
时间:2023年3月10日设计:***审稿:
学习内容
第2课 弘扬真善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作品在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增强弘扬真善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品分析:
《夯歌》的画面造型饱满,人物呈放射状的动感布局给人以高达升腾的感觉,明亮的阳光映照这她们黝黑的脸庞和健壮的身躯。
《纺织女》中,画家在现实与神话的意味深长的对照中,突出表现了劳动者健康、淳朴的优美形象。
了解作者意图:
《夯歌》中画家为什么选择仰视的角度来表现?
《纺织女》中纺织女劳动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内容描述:《夯歌》中,五个年轻姑娘在水库建设工地唱响了夯歌。
《纺织女》,近景是纺织工厂里正在劳动的纺织女,远景是壁毯上画的神话故事。
四、教学互动与探讨
请同学们用美术语言,说说画面中的人物造型、构图的特点。
同学们通过这两幅画面的构图和内容,能够联想到什么样的意境和审美取向?你能分析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吗?
教学后记(反思):
五、课堂小结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意蕴。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委拉斯贵支《纺织女》
在欧洲绘画史上,这是第一 幅直接描绘劳动生活的油画。 画上是西班牙皇后壁毯织造 厂一个车间内女工生产时的 场景。画家着重描绘了前景 的五个女工形象,他用沉稳 的笔触,着力表现她们健康、 丰满、美丽的背部,塑造了 充满生命力的真实的女性形 象。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朴 素自然的气氛,人物关系对 称,劳动细节相互照应,明 亮的光线把前景上红、绿、 白、紫合成为富有暖意的生 活色调。
• 这两张画内容有什么共同点和 不同点?
• 色彩各有什么不同? • 观察角度各有什么特点?
王文彬 《夯歌》
• 仰视的角度,人物呈放射状的动感布局给人以高大升腾的 感觉。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暖色反光映照的纯净、透明, 明亮富有装饰意味的色彩处理加强了这个热火朝天的劳动 场面的勃勃生机,这是对劳动的虔诚赞美和热情讴歌。
对比
• 现实&神话
• 劳动者&贵族
• 令人深思的是,作为主要故 事情节的“天上”的纺织世 界,反成为背景,作为陪衬 的人间纺织女倒成了全画的 主角。这证明委拉斯凯兹虽 然以神话为题材,但他更注 重现实人间,特别是重视他 在宫廷中可以经常见到的他 很同情的劳动妇女
• 重视对纺织女劳动时的优美 体态的描绘,让人看到了劳 动者特有的质朴的美
表
达 同
•中外画家用不同 的方式,都表达 除了劳动人民的
样
质朴、勤劳的美。
的
主
题
• 真善美是人类
精神世界追求
的永恒主题,
是人类社会永
远歌颂的主旋
律。
这两幅作品的表现方法有何不同?肩担道义》潘荣本
• 表现了2008年5月12 日汶川大地震中, 解放军官兵、抢险 队员、白衣战士和 志愿者等,全力以 赴地投入到抗震救 灾斗争的情景,体 现了中国人民的崇 高品质和精神面貌
《铁肩担道义》潘荣本
• 表现了2008年5月12 日汶川大地震中, 解放军官兵、抢险 队员、白衣战士和 志愿者等,全力以 赴地投入到抗震救 灾斗争的情景,体 现了中国人民的崇 高品质和精神面貌
• 正面的描写
第 一
单美 元弘 第扬 课真
善
2
分析两幅作品的艺术意蕴和 创作意图
委拉斯贵支 《纺织女》
王文彬 《夯歌》
• 正面的描写
《木头人》陈冰青
• 尖锐的讽刺了现代社会生活中某种 不良风气
• 侧面的描写 • 从批判社会,来弘扬社会中的美好
品德
艺术功能
艺术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此,美术作品就应 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丑恶。
《格尔尼卡》毕加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