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不合格品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第一步:定义不合格品1.将不合格品定义为不符合产品规格要求或客户要求的产品2.不合格品可分为临时性和永久性不合格品3.临时性不合格品是可以进行纠正并重新检验合格的产品,永久性不合格品无法进行纠正第二步:识别不合格品1.每次生产过程中,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程序,以识别不合格品2.检验和测试的内容应包括产品的规格要求、功能性能等3.不合格品的识别可以通过设立检验站点、使用非破坏性检测等方法进行第三步:纠正不合格品1.一旦发现不合格品,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2.将不合格品从生产现场移除,并进行标记,防止其进入下一道工序3.对于可以纠正的不合格品,需要进行分析和修复,并经过重新检验后方可继续生产4.如果不合格品无法纠正,需将其视作永久性不合格品进行处理第四步: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1.对纠正不合格品的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出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2.分析的方法可以包括流程图、因果分析、5W1H等3.确定原因后,需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的纠正措施制定和执行第五步:制定和执行预防措施1.根据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2.预防措施可以包括改进工艺流程、改进设备、培训员工等3.预防措施的执行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和监控机制,确保其有效性第六步:记录和追踪1.对每一次不合格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记录2.记录包括不合格品的数量、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等3.对记录进行追踪,确保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并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第七步:持续改进1.定期总结和评估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并进行持续改进3.持续改进可以包括工艺改进、设备改进、员工培训等以上是一个不合格品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详细步骤。

通过执行此程序,可以及时处理不合格品,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保证产品质量的达标和客户满意度的提高。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含表单)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含表单)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 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2范围适用于生产、安装、服务全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

3 职责生产车间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隔离、评审和处理。

其它部门配合实施。

4 工作内容4.1 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和记录4.1.1生产车间负责对采购物资、半成品、成品按《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对其中不合格品加以判定,并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规定加以不合格品的质量状态标识。

4.1.2 不合格品也可以由其它作业人员发现后进行不合格品标识,可放入规定的不合格品存放处或有不合格品标识的盛器,同时应报告专职的检验人员或立即交检验人员处理,严禁与其它产品混淆。

4.1.3检验人员应在相关的检验质量记录中记录不合格品的情况。

4.1.4 对于批量不合格品、情况严重的不合格品以及回厂返修的不合格品,应有相关检验人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

4.2不合格品的隔离4.2.1生产车间负责对生产现场的不合格品进行隔离。

4.2.2仓库负责对不合格采购物资和仓库现场的不合格品进行隔离。

4.3不合格品的评审4.3.1非批量不合格品由相关检验人员负责进行评审,并在相应检验记录上加以记录。

4.2.4对于批量不合格品、情况严重的不合格品以及回厂返修的不合格品,由检验人员将“不合格品处理单”报生产车间主管进行评审。

4.4不合格品的处置4.4.1检验人员可对非批量不合格品按产品类别作如下处理:a.对采购物资不合格品可作拣用处理;b.对半成品不合格品、成品不合格品可作返工或报废处理。

4.4.2 生产车间主管可对批量不合格品、情况严重的不合格品以及回厂返修的不合格品作如下处理:a.对采购物资不合格品可作退货或拣用处理;b.对半成品不合格品、成品不合格品可作返工或报废处理。

c.对回厂返修的不合格品作返修或报废处理。

4.5 由生产车间将处置意见传递相关责任部门,相关责任部门负责按处置意见进行处理。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一、目的对来料、过程、成品产生的不合格品加以控制,对不合格品及时处理,以防止不合格产品被误用,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入下一流程或交付至客户。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成品与半成品不合格的处理。

三、定义3.1特采:单项判定不合格后,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或不会造成客户的不满意,必要时经客户确认予以放行的产品。

3.2挑选:判定不合格后,经相关人员讨论及批准,决定挑出合格品使用。

3.3返工/返修:对于返工/返修后能达到规定要求的不合格品,由品质部门进行批准,确定返工方法并对返工过程进行监控,处理后的不合格品由品质部按检验标准重新检验。

3.4退货:对于不能接收的材料,由质量部负责人确认、批准,通知供应链作退货处理,并由供应链作记录。

3.5报废:对于以上几种方式不能处理的不合格品,由责任单位申请,经品质部确认,报总经理批准,最后由仓库安排做报废处理。

四、职责与权限4.1品质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判断、标识、隔离,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跟踪处理结果;负责对顾客抱怨、投诉的不合格产品所采取的的纠正及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4.2仓库负责把不合格品隔离及处理;负责接收客户退货产品。

4.3采购部负责负责办理采购产品退货、特采,根据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原辅材料的处理意见,负责同供方的联络。

五、内容5.1来料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理5.1.1当供应商交货经品质部检验判定不合格时,报告在审批的时间段内IQC先贴上不合格标签,IQC填写《物料IQC报告》经总经理确认后,将检验报告转采购部处理(采购员要求供应商在三个工作日内回复《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给品质部),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5.1.1.1退货:通知供方立即处理不合格品,由仓库主管开《销售出库单》,经采购部审核、质量部会签及财务部批准后通知仓管员与供方交接退货。

5.1.1.2申请特采: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客户急用,由总经理批准判为特采后,IQC将《物料IQC报告》反馈给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制: 审核: 批准:1 目的对商品和服务中的不合格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生产和服务全过程的不合格品控制。

3 术语3.1 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3.2不合格品:未满足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3.2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3.3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3.4 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3.5 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3.6 严重不合格: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数量超出正常水平、直接影响产品主要性能技术指标、引起顾客严重投诉等的不合格。

3.7 一般不合格:个别或少量不合格、不影响产品性能或影响轻微的不合格。

4 职责4.1 质量管理部:负责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4.2 采购部:负责对不合格原料及外购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4.3生产车间:负责对产成品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4.4 销售部:负责对顾客投诉进行沟通、记录并跟踪不合格品处理结果;4.5 技术保障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验证并提出处理意见;4.6厂办领导:负责对不合格品处理的审核或批准;4.7 销售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标识和隔离存放;4.8 各负责部门负责按评审意见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5 流程图6 程序内容6.1不合格品项来源6.1.1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出现不合格;6.1.2过程、产品、服务、环境质量出问题或超出公司规定的目标指标时;6.1.3相关方投诉或顾客投诉;6.2进货不合格识别处理6.2.1 对进料检验或验证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检验员须做好检验记录,保管员对不合格品作好标识和隔离存放。

6.2.2 对一般不合格,检验员在来料验收记录上提出处置意见,报检测主管审批,必要时需报工程师进行验证并提出处理意见。

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有退货、让步接收、拣用、报废等。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是指在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或客户需求的产品。

不合格品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企业形象和产品质量,还会导致企业经济损失和客户满意度下降。

因此,合理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于企业来说尤其重要。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合格品检测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不合格品检测是最基本的控制程序。

通过对每个生产环节的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质量问题,避免不合格品批次产生。

此外,还需设置检验手段和检验标准,确保检测效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手段包括手工检测、仪器检测、可视检测和人工抽检等。

2. 不合格品分类通过不合格品检测,若发现了不符合质量标准或客户要求的产品,要及时对其进行分类处理。

分类的方法可以根据不良程度、不良原因、产品类型等具体条件进行分类。

不良程度分为重大缺陷、一般缺陷和轻微缺陷三类,以便制定相应的措施。

3.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处理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减小损失,并降低不合格率。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重大缺陷可以采取撤退措施,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般缺陷可以进行返工、分拣或废弃处理,轻微缺陷可以采取降级、自补或运用废料等措施,以实现最小代价的控制。

4.不合格品原因分析通过不合格品检测,向上追溯,可以找到产生不合格品的根本原因。

对原因进行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日后生产、加工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改进和优化的指导。

5.不合格品纠正和预防不合格品纠正和预防是企业管理上的关键一环。

当出现不合格品时,可以采取改进、修正、纠正等手段,阻断类似损失的再次发生。

同时,还可以通过质量控制手段,在生产、加工和售后等环节上进行质量监管,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

在整个控制程序中,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标准和政策,注重厂区管理和生产工艺流程,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工法改进。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精益化生产和全过程质量控制,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对不合格品的识别、记录、标识、隔离、评审及处置的要求和方法,目的是对不合格品进行严格控制,防止不合格品未经评审和处置,流转至下道工序或交付。

2 范围适用于采购物资、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及服务进行监视和测量过程中以及产品出厂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控制和处置。

3 职责3.1品质部负责对采购物资、过程产品、最终产品的检验;负责各类不合格品的识别、标识,监督、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过程;针对不合格品进行统计与分析;监督不合格品纠正或预防措施的落实;对返工的产品重新进行检验,并做好相关记录。

3.2采购部负责及时按《来料质量异况单》处理意见对不合格品实施处置。

3.3责任部门负责查明不合格品的原因、责任人、制定初步纠正措施,并及时按《制程异常单》处理意见对不合格品实施处置。

3.4物管部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隔离、出入库及台账管理工作。

3.5财务部负责统计、分析不合格品质量损失的费用。

3.6总经理负责对严重不合格进行最终审批处置。

4 管理程序4.1采购物资不合格品的控制4.1.1不合格品的识别、记录、标识和隔离品检员按检验或验收标准,对来料物资进行检验,做出合格或不合格品的判定,并对验收的物资做好检验记录。

将合格品贴上绿标合格标签,不合格品贴上红色不良品标签并注明原因,针对不合格品开具《来料质量异况单》提出处理建议,并监督仓库将不合格品放置于不合格品区域进行隔离。

4.1.2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品检员将开具的《来料质量异况单》,送至部门领导、技术主管给出处理意见,由分管技术副总做出最后处理意见,抄送一份给采购部处理退换货事宜;若处理意见为特采,采购部应再填写《特采申请表》由相关部门共同评审并签字,最后由总经理批准处理意见。

品检员检验每一批产品,都必须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来料检验记录表》,针对不合格品处理要求闭环管理,《来料质量异况单》、《特采申请表》、《来料检验记录表》由品质部存档。

不合格品处置措施有以下两种:1)退换货:当判为退换货时,采购人员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退换货事宜,并负责通知仓库组织退换货。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及方法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及方法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及方法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QMS)建立一个符合ISO9001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QMS)是控制不合格品的基础。

QMS将帮助企业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和程序、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纠正措施的可持续性。

2.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企业应对不合格品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预防措施。

首先,通过分析过去的不合格品情况和其产生的原因,识别可能导致不合格品产生的关键环节和因素。

然后,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添加额外的质量检查步骤、加强员工培训等,以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3.质量检验和测试质量检验和测试是不合格品控制的关键步骤。

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和客户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和测试标准,并建立合适的实验室和设备。

质量检验和测试可以分为原材料检验、中间产品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等多个层次,确保产品在各个制造环节中都符合质量要求。

4.管理供应链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因此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共同制定质量要求和标准。

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和评估,并建立供应链审核机制,以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

5.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企业应对制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的管理和控制,如机器设备的校验和维护、工艺参数的调整和监控、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

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可以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

6.强化质量意识和培训不合格品的控制不仅仅依靠设备和流程,还需要通过全员参与和质量意识的强化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企业应加强员工的质量培训,提升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员工应了解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方法,并积极参与到质量控制的过程中。

此外,企业还可以开展内部审计和质量培训活动,以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总之,不合格品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风险评估、质量检验和测试、过程控制等措施来控制不合格品的发生。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引言: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者最终产品检验中,未能满足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

对于企业来说,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和处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对于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一、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接收和分类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应该在收到后立即进行分类,将其与合格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措施。

2.质量评估:对不合格品进行质量评估,确定其影响程度和范围,有助于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确定责任:根据质量评估的结果,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

责任人应该对不合格品负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包括修复、重工、重新测试、报废等。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保证后续质量问题不再次发生。

5.纠正措施:在处理不合格品的同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找出不合格品产生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6.记录和报告: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不合格品的分类、处理措施和纠正措施等。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未来质量控制和改进的参考依据。

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是指对不合格品进行相应处理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下面是一个标准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1.收到不合格品:当工人或相关人员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将其收集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不合格品的数量、型号、批次等。

不合格品应放置在专门的区域,避免与合格品混淆。

2.质量评估:品质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质量评估,确定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确定责任:品质部门根据质量评估的结果,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

责任人应该对不合格品负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可以进行修复、重工、重新测试、报废等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确保质量问题被彻底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通过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确保公司在产品和服务提供中发生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职责
3.1公司的稽查小组负责公司的不合格品控制,负责组织对不合格品的判定、评审、处置及验证工作,并监督检查各部门的不合格品控制情况。

3.2审计部负责对项目资金运中不合格品的管理。

3.3工程部负责对项目施工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的管理。

4.控制程序
4.1公司质量活动中的不合格品包括:
a)工作质量的不合格,包括未通过立项报批的文件资料以及影响《项目运作方案》正常实施的行为和结果。

b)开发产品中的不合格,包括工程建设中未通过验收或不满足质量标准、融资投资回报以及提供的服务不满足规定的要求。

4.2不合格品的标识与隔离
a)工程实物中不合格品的标识,除了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中注明不合格外,项目部要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对不合格的工程实物进行标识。

其它不合格品, 通过相应的文件、纪要、签署的意见等作为不合格品的标识。

b)对不合格的业务活动涉及的文件资料用单独文件夹(盒)存放;
c)对不合格的工程实物,由施工单位按其质量管理规定进行隔离,项目部负责监督检查,并予以登记。

4.3不合格品的评审
a)当发现不合格品后,由发现部门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由公司稽查小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

b)评审应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订处理方案,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由参与评审人员签字认可后,报分管领导审批,对项目的正常运作产生重大影响的不合格品的评审意见,需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c)根据处理方案中规定的内容期限,由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4.4 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案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a.返工或返修;
b.让步接收;
c.降级使用;
d.拒收或报废。

4.5不合格品处理的验证
稽查小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进行验证,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由参与验证人员签字,并报分管领导审批,验证合格后,关闭“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

4.6 项目部负责按照Q/TZH-WI-024《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组织进行处理,并对施工和监理单位的不合格品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7不合格品的控制分析
a)稽查小组负责将不合格品的控制情况,在月度经理办公会上及时通报。

b)在每次管理评审前,稽查小组要对公司不合格品控制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编制“不合格品控制分析报告”,提交管理评审。

5.质量记录
5.1 QR15-01 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
6.支持性文件
6.1 Q/TZH-WI-024《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
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

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
1、本文件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

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

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

Note: it is not the text. The following parts can be deleted for actual use. This content only gives reading and editing instructions:
1. This docume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
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
3.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and ed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individuals.
4. Due to editing reasons, some minor errors in the text of some documents should be corrected by yourself,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reading of this artic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