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

合集下载

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化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化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化验室所有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的选购、验收、使用、维护、维修、报废等工作。

第三条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经济的原则,实现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化验室应设立设备管理组织,明确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化验室主任是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设备管理的组织领导和重大决策。

第六条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具体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选购、验收、使用、维护、维修、报废等工作。

第七条各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工作。

第三章设备选购与验收第八条设备选购应根据化验室的实际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比较,选择性能先进、安全可靠、易于维护的设备。

第九条设备选购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公开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确保设备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

第十条设备验收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完整性、性能、安全等方面。

第十一条设备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填写设备台帐,并将设备交付使用部门。

第四章设备使用与维护第十二条设备使用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十三条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设备维护和保养应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设备设置和参数。

第十五条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问题,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五章设备维修与报废第十六条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应尽快安排维修。

第十七条设备维修应由具有资质的维修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维修的质量。

第十八条设备维修费用应按照化验室的相关规定进行报销。

【精选资料】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精选资料】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精选资料】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管理化验室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减少故障率,确保工作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化验室内的所有仪器设备。

三、设备保护1. 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及时报修,绝不能强行使用。

2. 每台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按照设备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方法操作,严禁随意更改仪器参数。

3. 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电源、气源、水源,关闭仪器的运行程序,并进行仪器表面和周围清洁卫生。

4. 保护仪器设备的易损部件,如滤镜、灯泡、电极等,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更换,并作好记录。

5. 严禁将非本实验所需的实验物品放置在仪器设备上。

四、设备维护1.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除尘、清洗、加油、更换易损件等维护工作。

具体维护周期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书和维护手册规定执行。

2. 按照设备的使用要求及使用环境,制定合理的保养措施。

如高温高湿环境下,要及时更换氧化铝滤膜等防护措施等。

3. 每台设备均要编制维护记录,记录设备故障、维修情况及设备维护周期等信息,方便管理和查询。

五、设备使用1. 仪器设备的使用需按照操作说明书和实验方案执行,并记录操作过程及结果。

2. 有关设备的操作、校验、维护定期开展,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 禁止超负荷使用仪器设备,同时严格禁止非授权人员使用仪器设备。

4. 实验人员使用仪器设备时务必保持清醒、专注,如有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主管或专业技术人员汇报。

六、设备保管1. 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保证设备安全,设备周围清洁干净,规范存放,禁止将器材放置在通道内或堆在桌面。

2. 仪器设备避免阳光直射和接触到腐蚀性或带有刺激性的物品,以免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3. 外来人员必须有保管人员的陪同下才能进入设备保管区域,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进入设备保管区域。

七、故障处理1. 发现设备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机,并通知主管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2. 维修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安全规定,如有危险情况,应及时向领导汇报。

化验室设备仪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化验室设备仪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化验室设备仪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确保化验室设备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保障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化验室全部设备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

二、管理标准2.1 设备仪器维护责任2.1.1 化验室主管负责设备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

实在包含监督维护工作的执行、审查维护记录和报告,确保设备仪器维护保养工作的质量。

2.1.2 化验室维护人员负责设备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和修理工作,必需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并严格依照操作规程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2.2 设备仪器维护保养流程2.2.1 维护保养计划订立:依据设备仪器的使用频次和使用环境,订立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周期和工作内容,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2.2.2 日常保养: * 清洁保养:依照操作手册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包含外观、内部部件等。

* 润滑保养:依据设备的润滑要求,定期给设备润滑部位添加润滑剂,确保设备运行平稳。

* 理顺线缆:定期检查设备线缆的连接是否坚固,如发现线缆断裂或老化,及时维护和修理或更换。

2.2.3 定期维护:依据维护保养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维护。

实在包含但不限于:* 检查设备仪器的外观及各部位是否正常; * 检查设备仪器的电源、接地、线缆等是否正常; * 检查设备仪器的传感器、掌控器、阀门等是否正常; * 清洗、更换滤网、滤芯等易损件; * 检查设备仪器的测量精度,如校准过期、偏差过大,及时进行校准。

2.2.4 维护和修理保养:显现设备仪器故障时,及时记录故障现象和维护和修理过程,维护人员负责布置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

2.3 维护保养记录和报告2.3.1 维护保养记录:设备维护人员每次完成维护保养任务后,应填写维护保养记录表,包含维护保养时间、维护保养内容、使用情况等,由主管进行审查。

2.3.2 维护报告:每月,化验室主管应编制维护保养报告,总结本月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情况,包含设备维护保养质量、设备故障统计等,并提出改进看法和建议。

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 引言化验室的仪器设备是进行科学试验和讨论的紧要工具,其良好的管理对于保证试验结果的精准性和试验室的安全性至关紧要。

为了规范化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订立本管理制度。

2. 仪器设备的购置与登记2.1 购置程序化验室需要购置新的仪器设备时,负责仪器设备管理的人员应依据试验室的需求和预算编制采购计划,并报请试验室主管部门审批。

审批通过后,可以依据采购计划进行购买。

2.2 登记与档案管理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在送到试验室后,由仪器设备管理员进行登记,并生成设备档案。

档案中应包括设备的购置日期、购置价值、设备性能参数、使用说明书、维护和修理记录等信息。

2.3 资产管理购置的仪器设备属于试验室资产,在档案中应做好资产管理记录,包括设备编号、分类、存放位置等信息,并适时更新。

3. 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3.1 使用权限化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权限应依据员工的实际需要和专业素养分级设定,设定不同的权限级别。

只有经过相应培训并获得相应权限的员工才能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

3.2 使用操作规范使用仪器设备的员工应严格遵守使用操作规范,依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并保持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状态。

3.3 设备维护与保养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定期进行,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工作。

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校准、更换零部件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4 报废与更新当仪器设备超过其使用寿命或显现严重故障时,应依据管理规定进行报废或更新。

报废的设备应进行相应记录,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4. 仪器设备的借用与归还4.1 借用程序员工需要借用化验室的仪器设备时,应提前向仪器设备管理员申请,并说明借用的日期和用途。

管理员审批通过后,方可借用。

4.2 借用管理记录借用的仪器设备应登记在借用管理记录中,包括借用人、借用日期、归还日期等信息。

在借用期间,借用人有责任保护设备的安全,并适时归还。

4.3 归还与验收借用期满或借用人不再需要设备时,应归还给仪器设备管理员。

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

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

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规范化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有效和可靠的使用。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令》、《实验室设备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化验室所有仪器设备的管理。

第三条定义1.仪器设备:指化验室用于实验、测试、分析等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活动中使用的各类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仪器、分析仪器、仪表等。

2.管理人员:指被授权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和保管的人员。

第二章仪器设备管理职责第四条总体职责管理人员应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负责设备的安全、维修、保养、报废等事务。

第五条管理标准1.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人员应积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了解市场上的最新设备,并根据化验室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仪器设备。

2.仪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管理人员应确保仪器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调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人员应提供相关的使用手册和操作培训,确保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并制定设备使用规范。

4.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校准、调整等。

5.仪器设备的报废处理:管理人员应定期审核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对无法修复或无法继续使用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并编制报废登记表。

第六条考核标准1.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管理人员应每月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设备的使用频率、使用效果等。

2.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记录:管理人员应每季度对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3.仪器设备的报废情况:管理人员应每年对仪器设备的报废情况进行汇总和报告,包括报废的原因、方式等。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保管和维修第七条保管责任1.仪器设备的保管责任属于管理人员,应将仪器设备存放在指定的仪器室或设备室,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2.外来人员进入仪器室或设备室需要办理申请手续,并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进行监督。

水泥厂化验室+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水泥厂化验室+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水泥厂化验室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水泥厂化验室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分析天平1(称量前应首先检查天平位置是否水平,各部件是否正常,然后校正零点或进行必要调整。

2(被称量物质质量绝不可超过天平所规定的负荷限度.扭动天平升降枢时,必须缓慢小心,防止天平大幅度摆动损伤刀口。

3(一定要使天平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能放上或取下被称物和砝码.在天平各门关闭后,方可放下升降枢,观察读数.4(被称物质的温度应与天平室的室温相平衡后,方可进行称量。

吸湿性、挥发性或腐蚀性的物质,一定要放在容器内,将盖盖紧后再称量.5(砝码只允许用天平镊子夹取,不得用手直接拿取,砝码用过后应放回砝码盒内原来的位置上。

6(在进行同一项的分析过程中,只允许使用同一台天平和砝码.7(天平内要保持干燥清洁,经常更换干燥剂,用软毛刷拭去各部件的尘埃,并要定期进行校验,以保持其精度.8(分析天平室要与分析实验室隔开.(二) 银、镍器皿1(银器皿(1)银的熔点较低,使用温度一般以不超过750C为宜.(2)刚从高温炉中取出的银坩埚不许立即用水冷却,以防裂纹. (3)应用过氧化钠熔剂时,只宜烧结,不宜熔融,所以要严格控制温度。

(4)含硫化物高的物质不要在银坩埚中熔融(5)清洗银器皿时,可用微沸的稀盐酸(1+5),但不宜将器皿放在酸内长时间加热。

2(镍坩埚镍坩埚中宜使用碱性熔剂,如氢氧化钠,过氧化钠进行熔融,不得应用焦硫酸钾、硫酸氢钾等酸性熔剂。

使用温度不得高于700?,否则带入溶液中的镍盐将大量增加。

2006-8-24 11:28 回复质量道师2位粉丝5楼(三)高温炉及其温度控制器1(化验室用的高温炉必须配有温度自动控制器,所用热电偶应与控制器表头规定的热电势相符合(可外接电阻调整)。

2(使用前须接好地线,并检查断偶保护是否灵敏。

高温炉应安装在牢固的台面上,控制器则应尽量远离热源。

3(热电偶要插入炉膛的中部,并防止偶端与炉壁接触.开启电源前,应首先将控制器的控制指针调到所需温度,开启电源后应注意控制器指针方向是否正确。

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化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确保实验数据准确可靠,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化验室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报废等工作。

第三条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经济的原则,实现设备的最佳使用状态,为化验室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第四条化验室应当设立设备管理组织,明确设备管理职责,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化验室主任对本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负责,应当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维护、保养、报废等工作,并建立设备档案。

第七条各实验小组负责人负责所使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八条化验室应当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三章设备采购与验收第九条化验室仪器设备的采购应当根据实验室工作需要,结合设备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格供应商。

第十条设备采购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执行,确保设备质量。

第十一条设备到达后,设备管理员应当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设备入库手续。

第四章设备使用与维护第十二条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前,使用者应当认真阅读设备说明书,掌握设备操作规程。

第十三条使用仪器设备时,应当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设备性能和参数。

第十四条使用者应当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清洁、干燥、安全。

第十五条化验室应当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第十六条化验室应当建立设备使用记录,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维护保养情况等。

第五章设备维修与报废第十七条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当及时报告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联系维修人员或者供应商进行维修。

第十八条设备维修过程中,应当确保设备安全,防止实验数据丢失。

仪器室有哪些规章制度

仪器室有哪些规章制度

仪器室有哪些规章制度一、设备管理规定1. 仪器设备的购买仪器设备的购买必须经过实验室主任或负责人批准,并进行相应的采购程序。

采购的仪器设备必须符合实验室的需要,并且要具备相关的质量认证。

2. 仪器设备的登记实验室要对所有购买的仪器设备进行登记,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妥善管理每一台设备的购买信息、安装调试记录、使用情况、维护保养记录等。

3. 仪器设备的使用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使用资格。

在使用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护设备不受损害。

4. 仪器设备的维护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并且要及时处理设备出现的故障,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5. 仪器设备的报废对于无法继续使用或修复的仪器设备,必须及时报废并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处理。

同时要对报废设备进行记录和清点,做到尽可能的资源回收。

二、安全管理规定1. 实验室安全培训所有进入仪器室的人员必须接受实验室安全培训,并且达到相关标准后方可进入。

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紧急处理措施等。

2. 安全防护设施仪器室内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根据需要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

3. 化学品管理实验室内的化学品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和管理,不得遗漏或混乱。

在使用化学品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使用。

4. 事故处理如果在使用仪器设备或化学品时发生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实验室主任或负责人,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同时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整改工作,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日常管理规定1. 仪器室的开放时间仪器室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工作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段进出。

在非工作时间必须关闭门窗,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

2. 仪器室的卫生清洁仪器室的卫生清洁十分重要,保持仪器室内外的整洁有序。

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定期对仪器室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3. 仪器室的温湿度控制仪器室内的温度湿度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范围和目的
本规程适用于品检科所有分析化验室所有仪器设备。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

2.仪器设备的购置
根据工作需要,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申请,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由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负责拟购仪器的调研和采购。

调研过程中,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各个厂家仪器的性能,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选定仪器型号,报部门负责人批准。

所购仪器必须符合合同规定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做退货或与供货方协商处理。

小型电器设备和设施的购置直接由设备设施负责人提出计划,实验室主任批准,并做好记录。

3.仪器设备的验收
实验室主任、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共同完成验收。

应检查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及书装箱单,并将资料存档,复印件供操作人员使用。

清点备件是否按合同规定备齐。

由仪器管理人填写验收记录、仪器登记表。

实验室主任确定仪器管理人员。

仪器管理人员对具备相应合格资料的小型电器设备和设施并做好验收记录完成验收。

4.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
仪器管理人员检查供电电源是否与仪器相匹配,仪器设备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仪器的安装调试工作应在生产厂家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对安装调试中发现的问题,由仪器管理人员及时汇总反馈给生产厂家解决。

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安装调试,仪器使用人员要及时记录仪器的各项工作性能,审查仪器的工作性能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递交调试、性能检验报告。

调试期间,仪器使用人员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厂家的培训,独立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

仪器安装调试完毕后,仪器使用人负责写出书面调试报告,进口仪器说明书应译成中文后与仪器的原始资料一起存档,当说明书内容较多时,应至少将仪器操作程序翻译成中文。

5.仪器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仪器使用人员要经过认真学习,熟悉仪器的工作性能,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认真操作。

大型精密仪器要专人专管专用,责任到人,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一般仪器也不得随意搬动。

仪器离开、返回实验室均应通知仪器管理人员,仪器返回后,在使用前由仪器管理人员对其性能进行核查,显示满意结果方可使用。

仪器使用后要记录仪器的工作情况、使用时间、使用人员,有无异常现象发生等,填写仪器使用记录表。

仪器使用完毕后,要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切断电源、热源、气源等,并做好防尘措施。

按照仪器规定达到的指标或调试时的性能指标定期进行检验,并且登记备查。

(大型仪器半年一次,常规仪器三个月一次,检验项目包括仪器的稳定性、灵敏度、精密度与精度等)。

不是经常使用的仪器要定期通电检查(梅雨季节每周通电一次,其它季节半月通电一次)和更换防潮硅胶(硅胶发红即更换)等,并且登记备查。

与仪器配套使用的电脑不得安装与仪器使用无关的软件。

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要按特殊要求进行维护。

仪器室内要穿工作服,不准吃零食,不准吸烟,保持室内整洁、卫生、干燥,一切有腐蚀性物质不得存放在仪器室内。

6.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每台仪器应有固定标识牌,包括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出厂号、固定资产号、购置日期、仪器管理人员等。

每台仪器由仪器管理人员建立仪器档案。

内容包括仪器使用说明书、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购进时间、启用时间、验收报告、调试报告、使用登记、维护和维修记录、仪器故障记录及检定记录(检定合格证书),交由档案员存档。

仪器使用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要能独立熟练地操作仪器。

其中仪器责任人要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

所有仪器设备应配备相应的设施与操作环境,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置、使用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转,避免仪器设备损坏或污染。

所有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现象发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终止测试。

由仪器责任人向室主任和分管站长汇报,按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程序申请维修。

在维修期间应加以“停用”标识,避免其他使用人员误用。

属于国家法定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应按有关文件规定,送计量部门定期检定,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按检定结果在仪器醒目位置贴上仪器使用“三色标识”。

即:“合格”、“准用”、“停用”。

7.仪器设备的维修
仪器的一般故障,由仪器使用人员自行排除。

同时实验室主任,并在仪器使用记录表上登记。

较重大故障要报告部门负责人。

当仪器出现使用人员不可解决故障时,必须填写仪器维修申请单,由专业人员维修,大、
中型精密贵重仪器未经维修人员同意,不得私自拆卸。

检修过程中,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积极配合。

检修完毕,维修人员应填写维修记录或报告,使用人员应进行性能检验并有检验报告。

检验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后,该仪器方可投入使用。

当仪器的故障无法得到修复或修复后的部分性能指标下降,应申请仪器设备降级或报废。

8.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各类不同的仪器必须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和分析项目制定一套调校、检定方法,定期进行调校、检定,每次调校、检定过程都应做好记录。

对需要强检的仪器,质保室应及时按照强检规定送检。

检定报告要及时归档。

对调校、检定不合格的仪器,一律不准使用。

大型仪器一经搬动都必须进行调校、检定。

对所有仪器实行标志管理,核定计量检定证书及校准结果后分别贴上国家技术监督司认证办公室统一制订的标志。

凡见“停用”标志不得使用。

9.仪器设备的降级、报废
仪器的降级使用,必须履行以下程序:
降级使用的仪器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