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ps研究所简介

合集下载

海洋与人类社会(第1讲)

海洋与人类社会(第1讲)

1872年之前:萌芽与早期探索(8)
除调查研究外,一些物理学家也对海洋现象进行了理 论分析。牛顿(I. Newton)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一书中就研究了潮汐现象,他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提出潮 汐是由于天体的引潮力作用而形成的,从而建立了平衡潮 理论。后来,拉普拉斯(De Laplace)于1776年在《宇宙体 系论》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潮汐现象形成的动力学理论。 这些研究具有物理学的基础,经过历代学者修改、补充后, 形成了完整的潮汐学理论体系。

Shubin N et al., 2006. The pectoral fin of Tiktaalik roseae and the origin of the tetrapod limb. Nature, 757, 764-771. 项目 现场工作 化石发现地点
• • •
鱼和爬行类之 间的过渡物种
海洋探索的历程
• 1872年之前:萌芽与早期探索
• 1872-1945:近代海洋学的发展 • 1945以来:现代海洋科学 • 未来的海洋科学
1872年之前:萌芽与早期探索(1)
在地球科学中,海洋学算是比较年轻的,但 它有一个遥远的过去,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开 始利用海洋资源、开发航海通道,出现了海洋科 学的萌芽 。在埃及,公元前4000年之前就有了海 上生产活动的纪录;到了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 建立了地中海的贸易航路(Pinet, 1992) ,甚至出 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到达了英国海岸,在 导航条件极为原始的当时,这样的成就是值得惊 叹的。
1872-1945:近代海洋学的发展(1)
1872-1876年英国皇家学会组织的大规模多学科环球考察。
考察是在C. W. Thomson船长率领的“挑战者号”考察船进行 的,周密的科学考察计划使这次航行大有收获,考察成果后

手性化合物I简介汇编

手性化合物I简介汇编
19
1822年,英国天文学家John Herschel观察到半面现象和旋 光之间对映形态的晶体使偏振光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1846年,Pasteur观察到右旋酒石酸晶体有相同取向的半面现 象。他假定酒石酸盐的半面结构必定和它的旋光能力有关系。
1848年,Pasteur从外消旋混合物中分离了(+)/(-) 酒石酸钠铵 盐晶体。通过缓慢蒸发外消旋酒石酸水溶液,形成了大颗粒晶 体,并表现出和水晶相似的显著半面现象。Pasteur在放大镜 下用镊子把不同的晶体分开。
3.7.1 手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技术
3.7.2 应用实例
2
3. 手性概述
3.1 手性概念的提出 3.2 手性的意义 3.3 有机分子的三维结构与手性 3.4 对映体组成的测定 3.5 生物催化的手性化学
3
3.1.1 手性的概念
手性(英文名为chirality,源自希腊文 cheir,手hand或handedness)是指实 物不能与其镜像重合。当一个物体不能与 其镜像重合时,就被称为手性物体。
镜像
实物与镜像不能完全重合 它们是不同化合物
手性分子: 一个分子与其镜像不能完全重合,这个分子是 手性分子(Chiral Molecules)
16
乳酸分子的两个立体结构式的球棍模型
乳酸的两个光学异构体不管 怎样旋转都不会重合
手性分子Chiral molecules 与对映体enantiomers
7
不对称现象
蝴蝶的四翅左右对称 (每侧两个)
贝壳的手性
注意,从开口向内是右旋的
自然界中也存在左旋的贝壳, 但极少
手性是区分物种的重要标志
一般不可能一个物种具有两种相反的 (互成镜像)的手性
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紫藤是右手性的

厦门大学化学生物专业申报材料

厦门大学化学生物专业申报材料

★★★★★厦门大学化学生物专业申报材料(Ⅰ)、化学生物专业的可行性报告(Ⅱ)、化学生物专业申请表(Ⅲ)、化学生物专业教学计划(Ⅳ)、化学生物专业任课教师情况厦门大学2002年11月5日(Ⅰ)、厦门大学关于增设“化学生物学”专业的可行性报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为了进一步优化我校本科专业的结构,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我校决定申请设置“化学生物学”本科专业。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化学生物学专业简介化学生物学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前沿学科,它是利用化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来探索生物和医学问题的科学。

化学生物学是继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之后,20世纪化学与生物两大学科的又一次新的、更高层次的交叉与融合。

形成于20世纪初的生物化学主要在于寻求用分子的语汇描述生命体的机构、组织和功能,研究生命体成分的化学结构以及生物功能与结构的关系,生命体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储存和传递决定生物体生长和精确地复制自己的生物信息的过程和物质的化学等。

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和糖)的结构和功能、其相互关系以及用这些关系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

化学生物学的核心则是研究采用化学的手段,如运用小分子或人工设计合成的分子作为配体直接改变生物分子的功能,采用小分子达到对生物体系的调控。

化学生物学的基础是天然产物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结合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晶体化学,波谱学、计算机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化学生物学高科技产业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产业之一,化学生物学经济也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二、设立化学生物学本科专业的必要性化学生物学作为一个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得到了世界著名大学和研究所的积极倡导和推进。

Harvard大学于1996年率先将其化学系改名为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Scripps研究所于1996年成立了化学生物学专门研究机构:The Skagga Institute of Chemical Biology。

紫杉醇

紫杉醇

紫杉醇的研究进展【摘要】:紫杉醇是存在于红豆杉树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其独特的抗癌疗效日益被人们重视,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的抗癌药三大成就之一。

作为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特别是紫杉醇的化学结构与其药理活性的构效关系获得了重要成果。

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的临床资料,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总结紫杉醇临床应用特点。

探讨紫杉醇的作用机理及其获得方法。

【关键词】:红豆杉紫杉醇抗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机理紫杉醇简介紫杉醇最早由太平洋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的树皮中分离提取的新型抗癌植物药,1992年12月29日,美国FDA批准紫杉醇上市,美国BMS公司,商品名Taxol,用于治疗卵巢癌。

紫杉醇的特点是广谱抗癌。

对肺癌、食管癌、膀胱癌、头颈部癌、黑色素瘤、结肠癌和HIV 引起的卡波济肉瘤也有效【1】。

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为Tax01)分子式为C47H5lNOl4,是1963年美国化学家Wall等首先从短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树皮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独特抗癌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命名为紫杉醇,1971年利用X射线确定了它的结构,紫杉醇为针状结晶,具有高度的亲脂性,不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为0.006 mg/mL) ,不溶于石油醚,可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

与糖结合成苷后的水溶性大大提高,紫杉醇分子中虽有含氮取代基,但氮原子处于酰胺状态,邻近又有吸电子基,故不显碱性而为中性化合物。

紫杉醇对酸相对稳定(pH4-8范围内),碱性条件很快分解【9】。

紫杉醇在植物体内的含量相当低,目前公认含量最高的短叶红豆杉树皮中也仅含0.069%,资源很匮乏。

由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红豆杉立法保护,药源地转向了中国等国家。

在中国,80%的红豆杉集中在云南,而且云南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最高。

从1992年到2001年,将近10年时间,云南红豆杉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分布在滇西横断山区中的300多万棵红豆杉,绝大部分被剥了皮(有调查数据认为是92.5%),已慢慢死去。

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三者联系与区别

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三者联系与区别

一、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三者联系与区别欧洲化学生物学的一个专门刊名为ChemBioChem刊物,这部刊物在我所阅读的文献中被反复提及,我查到该文献的两位主编分别是Jean-Marie Lehn教授和Alan R. Fersht教授,他们在诠释刊物的宗旨[1]时指出:ChemBioChem意指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其使命是涵盖从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多肽蛋白质到DNA/RNA,从组合化学、组合生物学到信号传导,从催化抗体到蛋白质折叠,从生物信息学和结构生物学到药物设计,这一范围宽广而欣欣向荣的学科领域。

既然化学生物学涵盖面这么广泛,它到底和其它学科之间怎么区分呢?想到拿这个题目出来介绍是因为这是我在第一节课课堂讨论中的内容,我们小组所参考的文献主要是关于对化学生物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化学生物学的分析手段以及一些新的研究进展,比如药物开发和寻找药物靶点。

当时课堂上对于题目中三者展开过热烈讨论,作为新兴学科的化学生物学,研究的是小分子作为工具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学科,它如何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分别出来,这也是我自己最开始产生过矛盾的问题,这里我结合所查阅的文献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1.1 生物化学(Biological Chemistry)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化学现象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生物学分支学科[1]。

根据一些生物化学的书我归纳了一下,其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对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的鉴定,对新陈代谢与代谢调节控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测定,以及研究酶催化,生物膜和生物力学,激素与维生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生物化学对其他各门生物学科的深刻影响首先反映在与其关系比较密切的细胞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领域。

通过对生物高分子结构与功能进行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生物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激素作用、免疫和细胞间通讯等许多奥秘,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生物碳泵[资料]

生物碳泵[资料]

海洋是全球气候的调节器。

已知的海洋储碳生物学机制是“生物泵”,即通过光合作用固碳将CO2转化为颗粒有机碳并通过沉降转移到海底长期保存。

然而,生物泵输送到海底的碳量不足表层固碳量的0.1%。

事实上,海洋中95%的有机碳是溶解态的,而其中95%又是惰性的,可在海洋中保存5000年。

然而,惰性溶解有机碳的形成机制至今尚未明了。

厦门大学焦念志教授的“微型生物碳泵”理论提出了不依赖于颗粒碳沉降的储碳机制。

焦念志与其率领的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微型生物碳泵”科学工作组SCOR-WG134,进一步系统地揭示了微型生物生态过程在惰性溶解有机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美国科学家指出,“微型生物碳泵”理论也适用于陆地储碳。

“微型生物碳泵”理论展示了海洋在CO2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巨大潜力。

对于海洋微生物而言,溶解有机碳(DOC)是其生命的支撑。

然而,大部分D OC就像谷糠一样难以下咽而残留在水中。

科学家们正在揭示为什么海洋食物链中有些有机质被转化为不易被释放为CO2的形式。

“我们早就知道海洋中存在着这种…难以降解‟的有机碳,但是直到最近才意识到它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捷克Trebon微生物研究所的微生物学家Michal Koblizek介绍说。

新的发现揭示,海洋中有一个看不见的过程使巨量的碳悬浮在海面以下的水体中。

“这个碳库非常之大,与大气CO2的总量相当”,厦门大学的微型生物生态学家焦念志介绍说。

焦念志等科学家正在探索这个碳库储存CO2的诱人前景。

确定这个巨大储库是否有地球工程学响应为时尚早,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家Dennis Hansell说,“但我期待有一天茅塞顿开,到那时我们将惊呼…原来如此!‟”。

数次海洋调查的研究数据业已展现出焦念志提出的“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 C arbon Pump,MCP)的基本轮廓:即微型生物驱动了从生物可利用的活性有机碳到“难以消化的”即惰性DOC的转化。

美国生物一流研究所

美国生物一流研究所

美国生物一流研究所汇总★★qingshaojun0823(金币+2,VIP+0):谢谢分享!5-4 11:27这个既不权威也不完全,纯属个人意见,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生物类的学生在申请时往往以USNEWS的排名为主,但是USNEWS上面主要是针对大学研究生院的排名,缺少一些顶级的研究所。

研究所的经费与大学相比更加充足,设备更牛鼻。

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些美国生物类的研究所,其中有一些是隶属于某所大学,另外一些是完全独立的。

1.Whitehead Insititute. /index.html个人认为这个研究所平均实力全美第一。

这个研究所有15个左右实验室,隶属于MIT,但是如果你问这里面的人是不是来自于MIT,他们肯定会说no, 我来自于whitehead。

这个研究所号称是MIT中的MIT。

microRNA 方面很牛,其中David P. Bartel,是microRNA 方面世界级的领军人物。

2.UCSF /加州大学三番分校,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个人认为生物医学总体实力全美第一。

大规模的精英兵团。

虽然是加州大学系统,但实质上是个研究所。

没有本科生,只有研究生。

据说美国不少学生据了哈弗医学院的offer来这了。

3.Rockefeller University /和UCSF一样,这个地方虽然也叫大学,实质上是个由70个实验室组成的研究所,号称炸药奖集中营。

平均实力top级。

这个学校的phD program 给学生的待遇几乎是全美最好的了,让人流口水,每年31,000刀的奖学金(免学费),每年500刀买书的经费,每年1500刀参加学术会议的经费,可以买两个2500刀的电脑,这两个电脑可以私人拥有。

不过竞争确实很激烈,每年全球招20个人,第一年rotation, 20个学生从70个实验室中挑3个实验室,第二年在确定一个实验室来完成自己的论文。

4.Scripps /e_index.html这个研究所综合实力超强,平均实力应该不算top级别的,但也是美国顶级的生物研究所。

国内外干细胞牛人简介

国内外干细胞牛人简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每个领域都有取得杰出成就的成功人士,他们也是后生崇拜学习的偶像。

科研领域也不例外。

作为目前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干细胞,该领域的大牛都有谁?他们都在做什么?笔者总结了一下这个领域的牛人,分为国际篇、华人篇和国内篇三部分介绍。

本文仅代表笔者的个人观点,欢迎补充。

7 s2 z3 p- Z5 f. {) w/ n: l5 ]) ]3 ], I' c! f一、国际篇( Z2 S! S; q5 t, K& F) [+ S2 b! m2 L& u6 t. w8 s) j2 p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 n5 D& A- m% v- Z5年前,提起Shinya Yamanaka,可能只有做胚胎干细胞的人略有耳闻,而现在他的名字在科研领域可谓是家喻户晓。

虽然在iPS之前,他也做出了一些重要的工作,如发现Nanog 和Eras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的作用(2003,Cell;2003,Nature),但这些跟iPS相比,再好的工作光芒都会被掩盖,即使是CNS(Cell,Nature,Science)级别的工作。

传统的观点认为核移植是获得个体特异的多能干细胞的主要途径,但该方法技术难度高,成功率低,至今没有获得人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

笔者至今仍记得2007年初(刚进实验室)看到Shinya Yamanaka于2006年发表在Cell上关于iPS的论文时的兴奋心情。

我立刻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虽然他们最初的结果并不完美,当时获得的iPS细胞按现在的标准只能算是半成品,因此部分人对这项工作的看法是半信半疑。

直到一年后,Shinya Yamanaka和Rudolf Jaenisch 同时在Nature上报道获得可以生殖系传递的iPS细胞,基本上打消了人们对这个发现的质疑,而随后越来越多的工作进一步证实这个发现。

虽然这两年内他的产出不多(2010年有分量的工作只有一篇PNAS),但仅凭2006年那篇论文已经使他成为诺贝尔奖最热门的候选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more than 200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at TSRI include many distinguished leaders in their fields, including three Nobel laureates and numerous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cluding its Institute of Medicin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2020/3/5
History
1956 - The name of the institution becomes the Scripps Clinic and Research Foundation to reflect its broader focus.
1959 – The institute recruits noted biochemist A. Baird Hastings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whose laboratory conducts basic science. 1961 - Pioneering immunologist Frank Dixon and four of his colleagues (William Weigle, Joseph Feldman, Charles Cochrane, and Jacinto Vazquez) arriv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on July 1, establishing a Division of Experimental Pathology. 1962 –Biochemist Frank Huennekens arriv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dical School to head the Biochemistry Division. Three years later, microbiologist John Spizizen arriv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o establish a Division of Microbiology.
2020/3/5
History
1924 Inspired in part by the discovery of insulin, philanthropist Ellen Browning Scripps founds the Scripps Metabolic Clinic on December 11, 1924, The clinic is initially part of Scripps Memorial Hospital.
K. Barry Sharpless, W.M. Keck Professor of Chemistry Catalysis: Biological and Abiological Homogeneous Catalysis, Organic Synthesis, Click Chemistry, Targettemplated in situ Drug Design
In addition to the training of hundreds of postdoctoral fellows, TSRI offers a distinguished graduate program in the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sciences as well as outreach programs for high school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eachers, and undergraduates. TSRI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younger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s to learn more about science and scientific careers. From internships to workshops, outreach activities aim to generate excitement about the power and potential of the biomedical sciences.
1932 When Ellen Browning Scripps passes away at the age of 95, she leaves $300,000 (or the equivalent of more than $4 million in today’s dollars) in her will to the Metabolic Clinic “preferably for research.”
2020/3/5
General information
Faculty
Chemistry
What sets chemistry at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TSRI) apart is the extraordinary level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emists and biologists. Rather than isolating faculty members and laboratories into separate disciplines, cooperation is encouraged and embraced, and biologists and chemists regularly work together on important research projects. Faculty members maintain broad research programs in areas as diverse as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catalysis,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molecular design, chemical evoluti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biology.
Location
2020/3/5
2020/3/5
2020/3/5
General information
Constitution
California Faculty and Scientific Staff: 688 Research Associates: 496 Graduate Students: 176 Technical and Support Services Employees: 898
General information
Education Programs
The graduate program at TSRI started in 1989 as the Macromolecular and Cellular Structure and Chemistry (MCSC) Program. A program in Chemistry followed three year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CSC Program. In 2002, TSRI named its graduate program the Kellogg 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onor of philanthropists Janet R. Kellogg and W. Keith Kellogg II. In 2005 TSRI's graduate program expanded to encompass the Jupiter, Florida campus. In addition to its Ph.D. programs, TSRI offers a Master’s Degree in the discipline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Investigation (MCTI) for physician-scientists.
2020/3/5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SRI
Location
Constitution Educational Programs Faculty
Philosophy
Chemistry
2020/3/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eneral information
Florida Faculty and Professional Staff: 137 Research Associates: 190 Graduate Students: 38 Technical and Support Services Employees: 269
Total: 2892
2020/3/5
1946 The Metabolic Clinic separates from Scripps Memorial Hospital. A major portion of the operation’s limited reserves are commit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research facility and to the recruitment of biomedical scientis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