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利益P16

机会成本递增是指两个国家在专门生产本

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同时,生产的机会成本

也在不断递增。到两国同一商品的相对价格相同

时,这种分工就会停止,贸易也在这一价格水平

上达到均衡。通过互利贸易,两国的最终消费水

平军徽大雨贸易前的消费水平。

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不论是小国还是

大国都存在着不完全分工。随着每个国家专门生

产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同时,两国的相对

商品价格就会逐渐接近,直到该价格在两国之间

相等为止。

2.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比较利益的分解P17

比较利益可以分解为交换所得(图中A→

T)和分工所得(图中T→E)。

一国在国内资源配置不变、铲除不变的情

况下,按国际市场价格同另一国交换一部分产

品获得的福利水平的提高是交换所得,这是产

品在消费领域的重新配置所得。一国在对本国

资源按照比较优势进行重新配置得到的福利

水平的提高是分工所得,这是资源在生产领域

的更有效配置所得。

3.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交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P18

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主要是指由于各

国文化、历史、制度等方面的诧异以及由各国

贸易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的存在与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

况相比,降低了国内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减少

了贸易规模和贸易利益。只要交易成本不高于

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各国仍会按比较优势进

行分工和交换,贸易参加国仍可以获得高于封

闭状态下的福利水平。

4.贸易条件——商品贸易条件P23

商品贸易条件,也称纯易货贸易条件,它等于一国出口价格指数(P X)与进口价格指数(P M)的比乘以100,即N=(P X/P M)·100

贸易条件上升一般被称为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条件下降被称为贸易条件恶化。

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结论与推理P28

每个国家在那些大量使用它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较少使用它相对缺乏和昂贵的要素的产品上,有着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的影视该国相对缺乏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即国际贸易的流向应该是,劳动要素丰裕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要素缺乏的国家去,资本要素丰裕的国家应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要素缺乏的国家去。

推理:

(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

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2)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由各

国生产相同产品的成本差异造成的。

(3)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成本差异是

由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造成的。

(4)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差是由各国

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度不同造成的。

(5)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生产各种产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即不同商品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使各国在生产相同商品时,分别在不同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P30

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的商品价格相等,而且使两国相同的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条件:自由贸易)

3.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P3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用他所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在西方引起了轰动,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

解释:

(1)人力技能的差异(生产要素异质性)

(2)人力资本的差异

(3)对其他生产要素的否定(自然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4)美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关税、非贸易壁垒)

(5)要素密集度逆转(即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要素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要素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6)需求逆转(需求偏好差异)

第四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1.产业内贸易的含义P36

产业内贸易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类型的产品,也常被称为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按照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方法的规定,相同类型的商品是指至少属于同章、同类和同组的商品同时出现在一国的进出口项目中。

特点:一是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有非常高的相互替代性。二是进口国和出口国在该商品的生产能力方面并无大的差别。

2.产业内贸易的测度P37

产业内贸易程度可以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测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X和M分别代表一个产业或一类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的取值范围介于0和1之间。T愈是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愈高;T愈是接近0,则意味着产业内贸易程度愈低。

第五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1.大国、小国P46

所谓“小国”,是指那些在国际市场上份额很小,其进出口变动不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国家。对于小国而言,国际市场价格是给定不变的。所谓“大国”,是指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很大,其进出口变动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涨跌的国家。

2.罗布津斯基定理P47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生

产要素的增长将引起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

生产扩大,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

缩小。

3.福利恶化型增长P49

如果出口大国的顺贸易型增长使其贸易条件严重恶化,从而使贸易条件恶化造成的福利损失超过经济增长本身带来福利,出现福利的净下降,这种情况被美国经济学家巴格沃蒂称为“福利恶化型增长”或“不幸的增长”。

可能发生的情况:

(1)增长发生在出口部门,并使出口大大增

加;

(2)该国是出口大国,出口增加过大会导致

贸易条件恶化;

(3)国际市场对该出口商品的需求缺乏弹

性;

(4)该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很强,以至于贸易条件的恶化将引起国家福利的下降。

第六章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

1.自由贸易政策P55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本国的对外贸易不加任何干预(既不鼓励,也不限制)。

自由贸易政策在历史上多为经济强盛国家所采用,因而常被称为“强者”的政策。

英国是最早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

采取全面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只有英国和荷兰。

斯密和李嘉图的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理论为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2.保护贸易政策P57

美国和德国先后实行了保护贸易政策。

3.贸易自由化P58

贸易自由化是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采取减低关税和放松其他进口限制以逐步实现国际商品自由流通的政策倾向。

贸易自由化不等于自由贸易。

特点:

(1)战后贸易自由化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

(2)战后贸易自由化是一场更广泛的贸易自由化运动。

(3)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积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4)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是通过各种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

(5)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贸易自由化。

4.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P60

(1)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

(2)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3)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的管理贸易。

5.财富的生产力P62

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

6.李斯特的贸易政策主张P64

(1)对外贸易政策具有动态性。

李斯特将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原是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

(2)贸易保护必须以促进和保护国内工业力量为目的。

首先,只保护幼稚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其次,根据比较落后国家在它对比较先进国家所处关系中特有情况以及相对情况来决定保护程度(为发展而保护)。

再次,保护期限应当以30年为最高期限。

(3)政府对工业的保护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

(4)保护政策是大国可以采取的政策。

7.马克卢普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P69

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而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应。如果以K代表乘数,

MPM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则有,。

第七章对外贸易措施

1.关税的作用——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P81

对本国同类产业的保护程度通常用关税保护率来反映。关税保护率有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两种。名义保护率是指直接由某种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高低来反映对本国同类产

业的保护程度。有效保护率是征收关税所导致的该产品附加价值增加的百分率。其计算

公式为:,其中,E表示有效保护率,V表示不征收关税时单位产品的附加值,

V’表示征收关税后单位产品的附加值。

2.最惠国税P85

最惠国税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通常所讲的正常关税一般指的就是最惠国税。

3.反倾销税P86

反倾销税是对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其目的在于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和工业。

反倾销措施应具备的条件:(1)倾销;(2)损害;(3)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倾销的确定——正常价值的确定

相同产品在出口国用于国内消费时在正常情况下的可比价格(批发价);

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

产品的构成价格(结构价格);

对于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选用替代国价格。

?倾销损害的确定:

实质损害:相对绝对数量增长,价格下降,同产业的影响;

实质损害威胁:明显,迫近;

产业建立受阻:实际过程;

损害的累计评估:不同来源进口倾销产品对本国工业的影响。

?因果关系的确定:进口方主管机构应审查除倾销外其他可能使国内产业受到损害的已知因素(未以倾销价格产生的进口产品及数量;需求萎缩或消费模式的转变;外国与国内生产商之间竞争与限制贸易做法;技术发展、国内产业的出口实绩与生产率)。

4.差价税P88

当某种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关税,叫做“差价税”。

5.普遍优惠制P88

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贸易优惠的一种形式,简称“普惠制”。根据该制度,发达国家单方面地削减或取消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的进口关税。

目标:

(1)扩大发展中国家对工业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外汇收入。

(2)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

(3)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主要原则:(1)普遍原则;(2)非歧视原则;(3)非互惠原则。

6.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P89

(1)价格效应:不变的国际市场价格,国内价格

提高

(2)消费效应:需求量减少,消费者剩余降低a+b+c+d

(3)生产效应:生产增加,生产者剩余增加a

(4)贸易效应:征税引起的进口量的下降

(5)财政效应:获得关税收入c

(6)再分配效应与国民净损失:消费者损失的福利中,a转移给生产者,c转移给政府,b+d为国民福利净损失。

7.大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P91

(1)贸易条件效应:进口品价格下降,贸易条

件改善

(2)价格效应: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国内市场

价格提高,但幅度较小

(3)消费效应:需求量减少,消费者剩余降低

a+b+c+d

(4)生产效应:生产增加,生产者剩余增加a,

但幅度较小

(5)贸易效应:进口量下降,但幅度较小

(6)财政效应:政府关税收入增加c+e,且增幅较大

(7)再分配效应与国民净损失:消费者损失的福利中,a转移给生产者,c转移给政府,净福利效果为e-(b+d)

8.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P96

(1)进口配额制

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事先规定一个限额,在规定的期限内,凡在限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限制则不准进口,或虽不完全禁止进口,但要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金。

?绝对配额

绝对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这个限额后,便不准进口。

?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所规定的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或减免税的优惠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

(2)“自动”出口配额制

“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出口限制。所谓“自动”出口配额制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向进口国输出某种特定商品的限额,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3)进口许可制

进口许可制是一种凭证进口的制度。在实行进口许可制的国家,进口商在进口商品前必须向本国有关政府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并发给许可证后,方能办理报关手续,没有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

(4)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是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外汇买卖和使用实行限制,以平衡国际

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5)国营贸易

国营贸易是指在对外贸易中,规定某些商品的进出口由国家直接经营,或者由国家特许的垄断组织经营。

(6)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是国家通过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做法。

(7)进口押金制

进口押金制又称先期进口存款制,这是国家通过对进口商设置某种支付障碍来限制进口的措施。在这种制度下,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与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相当于进口货值一定比例的现金款项无息存入指定的银行,方能获准报关进口,存款须经一定时期后才发还给进口商。

(8)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家有意识地利用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标签等规定来限制商品的进口。

9.小国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P101

(1)价格效应(上升机制与关税不同)

实施进口配额后,进口小国价格将提高,价格提高的幅度取决于其国内的攻击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

(2)消费效应

实施进口配额引起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而导致

的消费量减少,消费者剩余降低a+b+c+d

(3)生产效应

实施进口配额引起国内生产增加,替代了部

分国外生产,生产者剩余增加a

(4)贸易效应

实施进口配额使进口量下降

(5)财政效应

?进口国采用公开拍卖的方式分配配额。如果进口商愿意出的价格等于c,则政府的财政收入等于c,与小国关税的财政效应完全相同;如果进口商愿意出的价格低于

c,则c部分由政府和进口商共分。

?进口国参照进口商一年或几年前的实际进口额,按固定比例分配进口配额额度。c 部分收益由进口商获得,政府没有增加任何财政收入。

?进口国规定由进口商申请、政府审批来发放配额。进口商可能向掌握配额分配权的官员行贿(寻租),c分解为官员的租金和进口商利润。

(6)再分配效应与国民净损失

实施进口配额增加了生产者剩余,增加配额收益,但同时减少了消费者剩余,收入分配发生转椅,即消费者损失的福利中,a转移给生产者,c可能转移给政府、进口商或者掌握配额分配权的政府官员,进口国遭受福利净损失b+d,其中b是由于本国的生产资源从效率较高的部门转移到效率较低的部门而带来的福利损失,d是由于征税后进口国商品价格的上涨,消费者减少消费所带来的福利损失。

10.小国进口配额与小国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比较P103

(1)对进口数量的限制效果

(2)对进口国价格、生产量、消费量和进口量的影响效果

(3)进口配额容易导致国内生产部门形成垄断

(4)进口配额易不利于市场效率的提高

11.出口信贷P104

出口信贷是出口国的官方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提高商品的竞争能力,以优惠的条件向本国出口商、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供的货款。

(1)卖方信贷

卖方信贷是出口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即卖方)提供的货款。

(2)买方信贷

买方信贷是指出口国银行直接向外国进口厂商(即买房)或进口国银行提供的货款。

第八章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1.进口替代P125

进口替代,是指采取保护措施,发展国内制造业,逐渐以国内生产的制成品代替进口制成品

2.出口替代P126

出口替代,是指采取鼓励措施发展国内面向出口的工业,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

第九章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1.世界贸易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关系P135

(1)世界贸易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联系

世界贸易组织继承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合理内核,包括其宗旨、职能、基本原则及规则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关条款,是世界贸易组织《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规范各成员间货物贸易关系的准则。

(2)世界贸易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区别

?组织机构的正式性

世界贸易组织具有独立的国际法人资格,与其他国际性组织处于同等地位,其官员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国际组织,不具

有国际法人资格

?管辖范围的广泛性

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管辖范围仅涉及货物贸易,且农产品和纺织品贸易均作为例外不受总协定规则的约束。由世界贸易组织所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其管辖

范围已扩大到与贸易有关的各个方面。

?法律体系的统一性

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东京会合达成的各项协定采取自愿选择参加的办法,仅对签字方有效,其法律体系是被分割的。世界贸易组织新体制所管辖的协议,除东京

会合达成的政府采购、牛肉、奶制品和民用航空器等4项诸边贸易协定外,其他

所有必须一揽子接受和遵守,不能选择性地参加或提出保留,从而使世界贸易组织

在法律体系上基本达到了统一。

?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性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是“完全协商一致”的决策方式,只要有一个缔约方提出反对通过裁决报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则不能作出裁决。世界贸易组

织争端解决机制采用“反向协商一致”的决策原则,只要不是所有的参加方都反对,

则视为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对争端解决程序的各个环节规定了严

格、明确的时间表。

2.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结构P137

(1)部长级会议:最高决策机构

(2)总理事会:部长级会议闭会期间行使职能

(3)理事会:下设货物贸易理事会、服务贸易理事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4)各专门委员会

(5)其他临时性机构

(6)秘书处:日常办事机构

3.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P138

(1)非歧视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成员现在和将来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所给

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待遇,应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各成员。

?国民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是指,一成员对其他成员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

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

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2)贸易自由化原则

贸易自由化原则是指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减少其他贸易壁垒,扩大成员之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

(3)透明度原则

透明度原则是指成员应公布所制定的和实施的贸易措施及变化情况,不公布的不得实施,同时还应将这些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通知世界贸易组织。

(4)公平竞争原则

公平竞争原则是指成员应避免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纠正不公平贸易行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5)促进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

发展中国家优惠,经济转型国家特殊安排

第十章国际经济一体化

1.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式P145

(1)优惠贸易安排

优惠贸易安排是国际经济一体化最松散、最初级的一种形式。在优惠安排成员国间,通过签订协定,规定成员国之间在进行贸易时互相提供比与非成员国进行贸易时更低的贸易壁垒。

(2)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指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取消他们相互之间的贸易壁垒,使商品能够在区内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独立的对非成员

国的贸易壁垒。

(3)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并撤除成员国之间的关境,合并成一个统一的对外共同环境,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所结成的同盟。

(4)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指除共同市场成员国相互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成员国间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也可以自由流动。

(5)经济同盟

经济同盟指成员国间不但商品与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对外共同关税,而且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包括货币、财政、贸易、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政策等,逐步消除政策上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大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

(6)完全经济一体化

完全经济一体化指各参加国经济真正结合成一个整体,建立超国家的权力机构,各成员国在货币、财政、贸易等政策上完全一直,商品、资本、劳动力在区内完全自由流动,最终的状况如同一个国家。

2.关税同盟理论P160

(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贸易创造

所谓贸易创造,即在关税同盟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后,国内成本高的产品为伙伴国成本低的产品所代替,原来由本国生产的,现在从伙伴国进口,新的贸易得到“创造”。

加入关税同盟后,甲国对乙国取消关税,甲

国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a+b+c+d),但生产者剩

余则由于产量的下降而减少了a,政府关税收入

减少c,相抵后社会福利增加了(b+d)。其中,b

是贸易创造的生产效应,即甲国生产减少而乙国

生产增加,是资源有效利用的结果;d是贸易创

造的消费效应,甲国商品的价格下降引起了消费

增加,是进口增加或贸易扩大的结果;(b+d)是

甲国加入关税同盟后贸易创造效应所增加的福

利。

?贸易转移

所谓贸易转移,指由于关税同盟内部实行自

由贸易,对外实行统一关税率,导致先前的贸易

伙伴关系发生改变,即一国把与同盟外低成本的

某个国家的相互贸易转变为同盟内高成本成员国

间的相互贸易。

加入关税同盟后,甲国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

(a+b+c+d),但生产者剩余则由于产量的下降而

减少了a,政府关税收入减少(c+e),相抵后的

净社会福利为(b+d-e)。如果(b+d)> e,则甲

国净福利增加;反之,如果(b+d)< e,则甲国

净福利减少。

(2)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竞争效应

?规模经济效应

?对投资的刺激效应

?资源配置效应

第十一章要素自由流动与跨国公司

1.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P168

国际资本流动能够改善国际间的资源配置状况,其流向主要是从资本富裕的国家流向资本稀缺的国家,从而提高资本的回报率,促使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都获得收益。

在资本国际流动之前,甲国国内总产出为OFGA,其中OCGA是资本要素的收益,其余的CFG部分是其他要素收益。乙国国内总产出为O’JMA,其中O’HMA是资本要素的收益,其余的HJM部分是其他要素收益。

资本国际流动之后,资本从甲国流入乙国,甲国

的总收益为OFEDA,其中EDG部分是由于对外投资而

增加的收益,甲国资本要素的总收益增加到ONDA,而

其他要素收益下降为NFE。乙国的总收益为O’JEDA,

其中EDM部分是乙国引进外资而增加的收益,乙国资

本要素的总收益下降为O’TDA,而其他要素的收益则上

升到TJE。

从整个世界的角度看,总产出从OFGA+O’JMA增加到OFEB+O’JEB,增加了EDG+EDM=EGM 的部分。可以说,资本国际流动提高了国际间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增加了世界的产出和福利。资本的边际产值线越陡的国家,从资本国际流动中获利越大。

2.劳动力跨国流动的经济分析P170(同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分析)

3.国际生产折中理论P176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综合考察了商品贸易、许可证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以及决定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因素。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之所以能够进行对外投资,是由于企业具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十二章外汇与汇率

1.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利率差异P185

高利率国货币即期升值,低利率国即期汇率贬值

2.浮动汇率制P189

浮动汇率制按政府是否敢于来区分,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自由浮动

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是指货币当局对汇率上下浮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听任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而自由涨落,自由调节。

?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使本币朝着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浮动。

3.浮动汇率制对经济的有利影响P190

?增加了推行本国经济政策的自主性

?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具有自发性

?浮动汇率制能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国外经济波动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浮动汇率制下,一国无需保有太多的外汇储备,可使更多的外汇资金用于经济发展

第十三章汇率决定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P194

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前者解释某一时点上汇率决定的基础,后者解释某一时段上汇率变动的原因。

?绝对购买力平价

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所具有的购买力决定的。

(P表示本国的物价水平,P*表示外国的物价水平,e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

两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动,若本国物价上涨幅度超过外国物价上涨幅度,则本国汇率贬值,表现为e值增大;相反则意味着本国货币升值,表现为e值降低。

2.利率平价理论P196

(1)抛补的利率平价

(f表示远期汇率,e表示即期汇率,i表示本国市场一年期存款利率,i*表

示外国市场上同期利率)含义: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若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币远期贬值(贴水);若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远期升值(升水)。

(2)非抛补的利率平价

(E ef表示投资者预期一年后的即期汇率)

3.国际收支说P200

上式表明,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本国和外国的国民收入,本国和外国的价格水平,本国和外国的利率水平,以及对未来利率水平变化的预期。

第十四章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P211

根据国际交易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国际收支账户所记录的交易项目可分为三大类: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错误和遗漏账户。其中前两项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组成部分。

第十五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1.马歇尔—勒纳条件P225

假定出口需求弹性为D X,进口需求弹性为D M,当︱DX+DM︱>1时,货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这是货币贬值能改善国际收支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当︱DX+DM︱=1时,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不发生作用;当︱DX+DM︱<1时,货币贬值会使贸易收支逆差扩大。

2.J曲线效应P226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即使满足前文分析的贬值所

能改善贸易收支的前提条件,贬值也不能马上改

善贸易收支。相反,在本币贬值后刚开始的一段

时间内,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过一段时间

以后,待出口供给(主要)和进口需求作了相应

的调整后,贸易收支才慢慢开始改善。整个过程

用曲线描述出来,成字母J形,这种贬值对贸易收

支余额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经济增长偏向对本国贸易的影响(P102,见RS曲线的移动)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称为出口偏向型增长。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但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利。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进口产品的经济增长称为进口偏向型增长。有利于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但世界其他国家会为此付出代价。 2、经济增长的国际性影响(P103)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改善,而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口偏向型增长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本国出口偏向型的贸易增长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减少增长带来的直接收益,本国的进口偏向型增长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并带来额外收益3、行业间贸易与行业内贸易的主要区别(P138,见137图) 行业间贸易反映出比较优势,而行业内贸易不反映比较优势。行业间贸易:比较优势仍是贸易的主要动因;行业内贸易:规模经济本身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独立动因。行业内贸易的模式是不可预测的,而行业间贸易却是由国家之间的内在差别所决定的。行业内贸易和行业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两国之间的相似性。 4、简述行业内贸易的重要性和其发生的条件(P139)答:重要性:行业间贸易可以使各国从更大的市场规模中获益,因此从国际贸易中可以获取额外的收益,且比从比较优势中获取的要多。一国通过从事行业内贸易,能够在减少自产商品花色的同时却增加国内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种类。由于自身商品种类的减少,一国能在更大规模上从事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行业内贸易发生的条件:(1)各国相对要素供给较相似以至没有很多的行业(2)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非常重要,以至从规模经济和增加商品选择中得到的收益非常大。

春东财管理学在线作业一随机资料

春东财《管理学》在线作业一(随机) 2013春东财《管理学》在线作业一(随机)(总共做了四次)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1. 直线与参谋本质上是一种____ A. 职位关系 B. 同位关系 C. 职权关系 D. 权力关系 C 2.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的科学 A. 人与物的关系 B. 物与物的关系 C. 人的行为规律 D. 隶属关系 C 3. 任人唯贤就是指在配备人员时要出以公心,实事求是的发现人才。____

A. 正确 B. 错误 A 4. 采取控制措施的基础是() A. 采取控制措施 B. 设置监测机构 C. 发现偏差 D. 控制过程的反馈 C 5. 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正确、有力的____ A. 监督系统 B. 激励系统 C. 反馈系统 D. 绩效考评系统 C 6. 信息沟通准确的是() A. 双向沟通 B. 上行沟通 C. 单项沟通

D. 下行沟通 A 7. 通过管理者授权可以使____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 A. 所有者 B. 经营者 C. 管理人员 D. 销售人员 C 8. 激励研究的是() A. 领导行为 B. 组织行为 C. 人的行为 D. 人的心理 C 9. 对积极性起着强化作用的是() A. 需要 B. 认识 C. 环境 D. 行为效果反馈

10. 管理者通过建立()和传达一种组织的期望来塑造员工行为 A. 目标 B. 愿景 C. 理念 D. 组织 B 11. 来源于组织中职位的权力是____ A. 权力 B. 职权 C. 职责 D. 职能 B 12. 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划分的标准是() A. 按照主管人员与控制对象的关系划分 B. 按照控制的手段 C. 按照控制的时间划分 D. 按照控制对象的全面性划分 B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绝对优势理论【名词解释】 亚当·斯密在批驳重商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容可以概括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二、简述比较优势理论【名词解释】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三、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一般均衡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论述分析题】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它反映了一国的供给水平。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它是消费者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其特征与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相同。 (一)两国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均衡 两国均衡时,甲国均衡点为A,乙国均 衡点为A’,国价格线分别为PA和PA’。 甲国在X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乙国 在Y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二)两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 引入国际贸易,国际比价为PB=PB’=1。①甲国专业化生产X产品,国均衡点由A移 至B点,B点为甲国生产均衡点。经过商 品交换,甲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 均衡点。BC为出口,EC为进口,BCE称 为“贸易三角”;②乙国专业化生产Y产 品,国均衡点由A’移至B’点,B’点 为乙国生产均衡点。经过商品交换,乙国 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B’C’为出口,E’C’为进口,B’C’E’称为“贸 易三角”。 四、分析不同机会成本情况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分析题】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既定条件下,额外生产1单位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生产另一

东财《管理学》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do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东财 09 秋学期《管理学》在线作业一 20 [标签:学期,管理学,在线作业]匿名2010-01-08 23:02 东财 09 秋学期《管理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V 1.是不是有超阶级的管理学 )( A. 是 B. 不是 满分:4 分 2.西蒙和马奇等创立了 ____理论 A. 控制 B. 决策 C. 领导 D. 组织 满分:4 分 3.彼得 . 圣吉的代表著作是() A. 《管理理论的丛林》 B. 《科学管理原理》 C. 《第五项修炼》 D. 《再造企业》 满分:4 分 4.反馈原理对封闭原理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____ A. 是 B. 不是 满分:4 分 5.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是() A.管理方法 B.管理职能 C.一般规律 D.管理的基本规律 满分:4 分 6.管理者对()实施管理活动 A. 管理方向 B. 管理决策 C. 管理对象 D. 管理组织 满分:4 分 7.某跨国公司意图扩大其在国外的市场,在开始行动以前,他运用了一些科学 方法进行分析,其中探索本国和外国企业管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方法是____ A. 地域理论 B. 相对论 C.比较管理学 D.都不是 满分:4 分

8.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的科学 A.人与物的关系 B.物与物的关系 C.人的行为规律 D.隶属关系 满分:4 分 9.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状态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____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4 分 10.管理的对象中最主要的是对 ( ) 的管理 A.时间 B.物 C.信息 D.人 满分:4 分 11.管理学的研究必然运用()方法 A. 归纳 B. 演绎 C. 案例 D. 分析 满分:4 分 12.最早对管理的具体职能加以概括和系统论述的是() A. 泰罗 B. 法约尔 C. 孔茨 D. 韦伯 满分:4 分 13.用历史的方法研究管理学要注意管理理论反映的()问题A. 综合性 B. 实用性 C. 一般性 D. 普遍性满 分:4 分 14.孔茨模式将企业活动可以分为管理和非管理两大类 ____ A. 错 B. 对 满分:4 分 15.计划是在计划工作所包含的一系列活动完成之前产生的。____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4 分

国际经济学 作图题 作图解释整理

国际经济学(作图)整理,最全集合 1.用图示说明罗伯津斯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增加对不同生产部门的影响)。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要素的相对价格也保持不变,要素使用的比例也保持不变。如果假定X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则资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X产品的增加。而Y产品由于投入劳动的减少,造成产品的减少。图形如下: 2.下图是某国出口补贴的图形,其中.Pw为补贴前世界市场价格,Ps为补贴后的出口价格,P s’为补贴后的世界市场价格。请标明在出口补贴情形下的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政府补贴额是多少,并分析出口补贴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本图为大国出口补贴的情形,即由于出口补贴,出口量增加,导致世界市场的均衡价格下降。但国内生产者却能够以较高的价格生产,消费者不得不承受较高的价格。故: 生产者剩余增加,+(a+b+c) 消费者剩余减少,-(a+b) 政府补贴额为,-(b+c+d+e+f+g) 很显然,从静态看,出口补贴导致一国福利下降,使福利减少了(b+d+e+f+g)。同时,也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一国实施出口补贴,很可能是从长远利益考虑。3.用图示表示资本流动的效果及其利益分配 假设: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

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资本报酬较低(资本流出) B 国为资本稀缺的国家,资本报酬较高(资本流入) 在没有资本流动时, A国的GDP=GNP=OaFGA 其中:资本报酬为OaCGA,劳动报酬为CFG B国的GDP=GNP=ObJMB 其中:资本报酬为ObHMB,劳动报酬为HJM 当发生资本流动时, A国资本报酬增加(CNRG),而劳动报酬减少(CNEG),净增(GER),此时GNP>GDP。B国资本报酬减少(THMR),而劳动报酬增加(THME),净增(MRE),此时GNP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简答和辨析)

【简答和辨析】 1、绝对购买力理论与相对购买力理论的关系 答:①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里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同两国价格水平的变化保持一致,汇率的变化取决于两国通货膨胀的差异,若本国的相对价格水平上升,本国货币购买力就会下降,市场力量会促使汇率回到与购买力平价相一致的水平。 ②计算公式: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e =*t t P P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t t t P P e ③联系与区别:1.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汇率,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汇率。 2.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价格的绝对水平,相对购买力平价理反映价格的变动率。 3.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汇率的决定基础,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说明汇率之所以变动的原因。 4.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多用于理论模型的分析,相对购买力平价理用于付诸实施和统计验证。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答:一、经常项目,指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其一,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以及非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获取或处置;其二,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三、错误遗漏项目,用于抵销统计误差 3、生产补贴与关税哪种手段更优 答:①幼稚产业论的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改进生产效率,既然是针对国内生产,显然直接的保护方式应是引入生产补贴,采用关税等贸易壁垒的方式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②生产补贴比关税的保护成本低,因为生产补贴不改变国内价格,可避免消费扭曲。 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及特征 答:1自由贸易区 特点:①成员国之间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 ②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 ③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 2关税同盟 特点:①对内自由,对外保护: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 ②鼓励成员国增加更加隐蔽的非关税壁垒。 ③成员国较自由贸易区权利让渡更多,失去了自主关税的权利。 3共同市场 特点:①各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②实现了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4经济同盟 特点:①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NO.1 一、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核心:金银财富论 贸易保护主义 零和博弈 二、古典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 (二)比较利益理论-大卫.李嘉图 (三)相互需求论-穆勒和马歇尔 (四)机会成本论-哈勃勒 (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分析) 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或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则具有绝对劣势。 绝对优势理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各国均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如何判断一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呢:(1)用劳动生产率(2)用生产成本 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一)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意义: 1、揭示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2、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思想——“双赢游戏”而非“零和游戏”,部分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并批判重商主义。 3、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1、绝对利益论只能解释现在世界贸易中的一小部分交易,一种特例,不具有普遍意义; 2、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 3、根据该理论,很多发展中国家不能参加国际交换,如果参加也是只买不卖,与实际不符。 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或相对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则具有比较劣势。 比较优势理论:各国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促成各国的分工与专业化,各国均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如何判断一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呢?(1)用相对劳动生产率(2)用相对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从整体上看,比较利益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称他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比较利益理论表明,无论一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因此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应该惧怕对外开放 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东财《管理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大全

东财10秋学期《管理学》在线作业二(随机15) 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得分:0 1. 市场开发战略是指用老产品去开辟新市场的战略。____A. 是 B. 不是 正确答案:A 2. ____又称专家调查法A. 用户意见法 B. 集合意见法 C. 德尔菲法 D. 回归预测法 正确答案:C 3. 企业使命具有长期性、指导性和激励性的特点。____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4. 评价授权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授权的程度。____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5. 传统企业组织形式是高度集中的。____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6. ____也可称之为“数字化”的计划。A. 计划 B. 规划 C. 预算 D. 目标 正确答案:C 7. 滚动计划法保证了当环境变化出现某些不平衡时,能及时进行调整,使各期计划基本保持一致。____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8. 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是由美国企业管理专家____首先提出来的。A. 梅约 B. 德鲁克 C. 康德 D. 霍桑 正确答案:B 9. ____是进行战略管理的起点。A. 确定企业的使命 B. 制定和选择战略方案 C. 战略事业单位的划分 D. 战略管理职责的落实 正确答案:A 10. 来源于组织中职位的权力是____A. 权力 B. 职权 C. 职责 D. 职能 正确答案:B

11.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是指管理层次的增加和管理幅度的减小。____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12. 目标是考核员工工作绩效的客观标准。____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13. 有效管理幅度原则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有效管理下属的人数。____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14. 目标管理是一种“主动”的管理方式。____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15. 小张在做一份计划,他打算加进一些创新的东西,可是一些老同志告诉他计划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别出心裁,搞创新。你认为计划是否可以具有创新性呢?____A. 否 B. 是 正确答案:B 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得分:0 1. 直式结构的特点为____A. 管理严密 B. 分工细致明确 C. 上下级易于协调 D. 管理松散 E. 分工不明 正确答案:ABC 2. 计划工作的程序包括____A. 估量机会、确定目标 B. 确定前提条件、确定备择方案 C. 制定派生计划 D. 选择方案 E. 评价备择方案 正确答案:ABCDE 3. 德鲁克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是____A. 重视成果评价 B. 自我控制 C. 强调职工培训 D. 进行评价和奖励 E. 提倡能力主义 正确答案:ACE 4. 在确定目标的具体问题上,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____A. 统一性 B. 系统性 C. 预见性 D. 应变性 E. 科学性 正确答案:ABCDE

国际经济学重点归纳及解析(四)

2014年新阳光教育同等学力备考 国际经济学重要点归纳及解析(四) 一、名词解释 1.费雪效应 2.要素密集度逆转 3.最优货币区 4.马歇尔·勒纳条件 二、简答 1.试分析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的经济含义 2.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 3.试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及政策意义。 4.试用分析一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过程及其政策搭配。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费雪效应: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费雪揭示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关系的一个发现,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2.要素密集度逆转:指某种商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小麦在非洲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美国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是大机器和高效化肥生产的产品。所以,同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国外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有可能在国内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 3.最优货币区:是指采用单一货币,或几种货币之间汇率永久固定、对外统一浮动的经济区域。最优货币区的条件为:价格与工资弹性、要素市场融合、金融市场融合、商品市场高度融合和宏观经济协调和政治融合。

2014年新阳光教育同等学力备考 4.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即进出口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较大。 二、简答 1. 试分析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的经济含义。 要点提示:国际收支状况与一个经济体的总体经济状况密不可分,国际收支表的状况也反映着一个经济体的基本经济状况。 (1)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一国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国际可以从经济总体规模和顺差、逆差的角度来反映一个国家的实力地位。一个经济体如果经济规模巨大,与外界经济交易、交流的数量巨大,它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就较高。因为较大的国际收支规模说明,该经济体具有较大的经济资源的吸纳能力和输出能力,经济运行和发展会比较顺利;同时也说明该经济体具有较大的经济产出和吸纳能力,可以消费世界上有益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实现自己的产品;从两个方面使得该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使得该经济体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与竞争的推动力。一般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体国际收支处于较大顺差的情况,一般认为该经济体的经济状况较好,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较强。 (2)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一国货币与汇率的变化方向。一般来说,当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表现为逆差时,经济交易进大于出,对于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表现为供不应求,于是便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本币对外币汇率的下浮趋势。反之,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表现为顺差时,经济交易出大于进,在国家金融市场上,会出现对于本币的追求,造成本币的供不应求,本币的外汇价会因此而出现上升的趋势。 (3)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一国的融资能力和资信地位。在国际资金与资本市场上,一个经济体的偿还能力越强,则它的借款能力也就越强,能够借款的渠道也就越多,该经济体在国际资金与资本市场上的资信也就越强。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一个经济体的偿还能力往往取决于该经济体的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与金融帐户收支,以及官方储备的状况。如果一个经济体在这两个项目上有较大的盈余,该经济体在国际资本与资金市场上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借入更多的资金。 (4)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着一国经济结构的情况和变化。一般来说,随着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无形产出在整个国际经济交易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这反映着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随着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往来关系的深化,经济结构中初级产品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制成品和无形产出所占比重会有较大的提高,该经济体的对外经济交易的内容也就会出现从以初级产品为主,过渡到以制成品为主,最终过渡到以有形、无形两种产出双向交流并重的局面,这表明经济的发展与成熟。 (5)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影响着一国国内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在世界经济中,一个经济体产出的输出,往往会造成本国资源的流出,国内市场的供给也会因此而相应下降,经济产出输出收回来的外汇,往往又会增加国内的货币供给,有可能加大一个经济体内部的物价上涨的压力,经济体内部货币供给增加、物价上升,一般会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1) 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一国只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全世界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完全由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来生产。 贸易三角:贸易三角是衡量贸易利益的重要工具,主要由均衡时的国家贸易条件、一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三条线围成,反映一国的出口在均衡的国际贸易条件下,能够换回多少进口。 不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各国将只部分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也要生产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是因为随着某种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呈现递增态势,因此原来在该产量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会因为专业化生产而导致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兴盛于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因此主张采取奖出罚入的政策,主张取消进口

以避免本国贵金属的流失,鼓励出口以增加贵金属的流入。重商主义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 国际贸易:通常从狭义上讲,国际贸易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而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者劳务的最大产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在只有两种要素劳动L和资本K的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可以记做:MRTSLK=-△K/△L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此外,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对于单一厂商来说,均衡时,即厂商达到利润最大化时,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之比,MRTS=w/r。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生产中的机会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减三种情况。 当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凹向原点时,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时,机会成本不变,根据前面的假设,机会成本用-△Y/△X来表示。

东财管理学作业真题

《管理学》综合练习题 【1】具有较高的市场增长率和较低的相对市场占有率的业务类型是()。 A、问号类业务 B、明星类业务 C、现金牛类业务 D、瘦狗类业务 答案:A 【2】在公司制企业中,公司总经理与部门经理的考核有不同的标准,以下哪种标准更能体现二者的区别()。 A、总经理比部门经理掌握公司经营方面的信息更全面 B、总经理比部门经理参加公司的会议更多 C、总经理比部门经理掌握的资金更多

D、总经理比部门经理对环境的洞察力更强 答案:D 【3】世界500强企业,三星集团旗下拥有三星电子、三星物产、三星生命、三星航空、三星人寿保险等众多子公司,业务涉及电子、即溶、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三星集团采用()战略。 A、同心多远化 B、水平多元化 C、相关多元化 D、非相关多元化 答案:D 【4】关于组织文化,正确的说法是()。 A、变化较慢,一旦形成便日趋加强

B、变化较快,随时补充新的内容 C、变化较慢,但每年都会有一些过时的内容 D、变化较快,特别是在企业管理人员变更时 答案:A 【5】现场控制的内容不包括()。 A、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B、向下级指示恰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过程 C、监督下级的工作以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D、发现不合标准的偏差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答案:A 【6】某企业产品废品率为10%,在计划中指出今后要把产品的废品率降低到5%,则该目标是()。

A、控制性目标 B、突破性目标 C、定性目标 D、模糊目标 答案:B 【7】在管理决策中,西蒙提出了满意决策原则。对于西蒙的这种观点,你认为下列哪种解释最有说服力?()。 A、刻意追求最优方案会花费过高的代价,有时得不偿失 B、由于管理者对什么是最优方案无法达成共识,所以只有选取最满意的方案 C、现实生活中很难有最优方案,多数选中的方案都是满意方案 D、现实生活中时间有限,所以没有时间选择最优方案

国际经济学重点整理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1.绝对优势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 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各国应该将其资源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因此,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 2.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含义: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意义: 1)它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2)它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思想,即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游戏”, 而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从而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4.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1)绝对优势说存在这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 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否则该国便不具有实际参加国际分工的条件,或者在国际贸易中没有任何的利益而只有伤害,这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2)在劳动价值论坚持方面,无法说明X、Y两种商品进行国际交换的内在等价要求是什么、在国际间进行 交换的价值基础是什么。 5.绝对优势学说的图形说明 结论: 在加入国际贸易后,A国和B国的生产点和消费点都出现了分离,且消费点明显提升。说明国际贸易扩大了A国和B国的消费选择范围,提高了各国居民的福利水平。 二、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1.比较优势是指即使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则具有比较优势。 2.每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3.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4.比较利益就是相对优势,是本身各种优势之间的比较,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应该遵循从事优势生产、放弃劣势生产的原则。 5.机会成本: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 6.比较优势学说的理论模型 前提条件: 1)采用2*2*1的模式,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个要素; 2)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制; 3)劳动在一国国内完全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完全不能流动; 4)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劳动充分就业,劳动的报酬是一样的; 5)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输、保险等因素; 6)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也不影响贸易的进行; 比较优势学说的图形说明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绝对优势理论:亦称绝对成本理论、绝对利益理论 1、代表人物(英)亚当·斯密经济学鼻祖 代表作品:《道德情操论》1759、《国富论》1776 2、按照绝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直接利益主要表现在:①提高产出水平;②提高消费水平;③节约劳动(时间)。 3、理论容概括: (1)如果一国生产某一商品的单位成本比其他国家绝对的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 (2)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本国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则都会从中受益。 第二节比较优势理论:亦称比较成本理论、比较利益理论 1、代表人物及作品:(英)大卫?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2、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直接利益表现在:①提高产出水平;②提高消费水平;③节约劳动时间 3、理论容概括:(核心:两优取重,两劣取轻) (1)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2)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则都会从中受益。 第三节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1、代表人物及作品:(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 2、国际交换比例:国际交换比例以贸易前两国国的交换比例为限;国际交换比例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交换比例由相互需求的强度决定。(课件) 练习: 1、在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中,机会成本是(B )。 A. 递增 B. 递减 C. 先递增后递减 D. 不变 2、最早提出贸易利益“非零和”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C )。 A. 斯密 B. 嘉图 C. 赫克歇尔 D.里昂惕夫 3、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有(ABE )。 A. 绝对优势理论 B. 比较优势理论 C. 要素禀赋论 D. 规模经济理论 E. 相互需求理论 4、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有(CDE )。 A. 2x2x2模型 B. 技术水平相同 C. 市场完全竞争 D. 消费者偏好相同 E.规模收益不变 第二章要素禀赋理论: 1、要素禀赋:又称要素丰裕度,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2、要素密集度:产品生产中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3、要素禀赋理论容:H-O定理(模型)、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S-S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 4、H-O定理:瑞典:赫克歇尔《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 俄林《域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 5、H-O定理:定理容:要素禀赋决定一国的比较优势;一国应主要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则两国都会从中获益。评价:为不同国家确定各自的比较优势产业提供了便利标准,有助于各国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世

东财信管管理学考试管理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 练习题 C A B C E 指出以下五种情况各属于哪一类管理角色。 A. 人际 B. 信息 C. 决策 1. 管理者与工会代表谈判签订新用工合同。 2. 管理者向员工演示如何填写某些表格。 3. 管理者早晨起床喝着咖啡阅读《中国经营报》。 4. 管理者开发新的全面质量管理(TDM)技术。 5. 销售经理处理顾客投诉。 C B B C A 分析下列五种情形分别属于哪一种管理技能。 A. 技术技能 B. 人际技能 C. 概念技能 1. 感受事物整体和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能力。 2. 激励员工做好工作的能力。 3. 执行具体任务,如计算机数据录入的能力。 4. 确定工作是否出现误差和予以改进的能力。 5. 起草备忘录和信件的能力。 C B A A B 针对下列五种情形,分别指出各适用于哪一层次的管理者。 A. 高层 B. 中层 C. 一线 1. 督导运作员工。 2. 对概念技能需求比技术技能多。 3. 在领导与控制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 4. 向一位主管人员报告。 5. 对管理技能和管理职能的需求大体平衡。 C A C B B 指出各题所描述的是哪一种外部环境因素。

A. 顾客 B. 竞争 C. 供应商 D. 劳动力 E. 股东 F. 社会 G. 技术 H. 政府 I. 经济 1. 宝洁公司开发了一种生物降解材料来取代其原有尿不湿产品的塑料衬垫,从而用过的尿不湿就不会长期占用大量的空间。 2. 中国电信曾经是国内唯一的电信公司,但是后来成立了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以及其他的电信公司,它们分走了一部分原中国电信的顾客。 3. “我想开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但是可能申请不到贷款。因为虽然利率不低,但是银根依然很紧”。 4. 公司的所有者们向CEO提出警告。他们声称如果今年公司的业绩还得不到改善,就要解雇这位CEO。 5. “管理者们要把公司卖给可口可乐公司,但是政府认为这样做违反了反垄断法。不知道我们公司下一步会怎么做”。 G B I E H 指出以下五种理论分别对应哪一种描述。 A. 经典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组织理论) B. 行为科学理论 C. 管理科学理论 D. 系统理论 E. 权变理论 1. 关注人和如何提高人的生产率,寻求适用于所有组织的最佳管理方式。 2. 将组织视为一个整体,强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将它们看做单独的个体。 3. 提倡运用科学(计算机)帮助解决问题和制定政策。 4. 关注工作和企业的结构,寻求适用于所有组织的最佳管理方式。 5. 提倡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运用最适合的一种理论或多种理论的组合。 B D C A E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国际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 1、国际经济学 2、绝对利益 3、比较利益 4、马歇尔-勒纳条件 5、贸易乘数 6、贸易创造 7、贸易转移 8、流动借贷 9、固定借贷10、国际收支11、边际进口 倾向12、外汇倾销13、幼稚产业14、外汇汇率15、开放经济16、封闭经济17、关税壁垒18、非关税壁垒19、NAFTA 20、SDR S 21、官方储备22、浮动汇率23、联系汇率24、国际分工25、升水与贴水26、现值债务率27、偿债率28、广义国际收支29、贸易条件30、国际投资头寸 二、简答题 1、试推导贸易乘数公式。 2、试画出出口贫困增长的图形并作出分析。 3、试分析本币对外贬值对出口的影响机制。 4、试推导不考虑通货膨胀条件的远期汇率公式。 5、用图形说明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区域及利益分配(在2×2 模型条件下)。 6、简述“荷兰病”的主要内容及引起的原因。 7、试推导远期升水(贴水)公式/ 8、试画出技术差距论的图形并予以简要分析。 9、试分析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产生及影响其产生的因素。 10、设某市场上及其汇率为1美元等于2比索,该市场美元一年期利率为15%,比 索为10%,试求一年期远期汇率为多少? 11、试用图形说明小国关税的情形。 12、试说明国际上衡量一国外债负担的主要指标及其含义。 13、试推导吸收法的公式并说明其政策含义。 14、试用图形解释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

15、试说明绝对利益说的主要缺陷。 三、论述题 1、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2、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3、试述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4、试述产业内贸易理论并予以评价。 5、试述弹性法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6、试述购买力平价论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7、试述幼稚产业论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8、试推导两缺口模型并分析它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9、试述汇兑心理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分析。 10、试画出贸易提供曲线和贸易均衡条件的图形并予以分析。 11、试述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及调整。 12、试述国际经济非均衡的传导机制及其政策意义。 13、试述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与研究内容。 14、试述关税同盟的内容与经济作用。 15、WTO的原则、基本内容及其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财政学部分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 一、名词 1、公共物品 2、社会公共需要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和表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

国际经济学 整理

国际经济学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P7)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1)国际关系发生的原因:国家间经济关系日益密切 2)国际经济学考察的是:国家间经济往来的内容及对双方造成的影响3)国际经济学要说明的是:生产要素流动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p7) 1)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 2)国际贸易政策研究 3)国际收支研究 4)外汇理论研究 5)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研究 6)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研究 7)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研究 3.绝对利益学说基本内容(p13) 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4.绝对利益说图解(P15) 从图形中可以看出两个国家的绝对优势,A国的优势在于生产产品X,B 国则为Y。在封闭状态下,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XoYo,B国为 Xo’Yo’,经过专业化分工,A国只生产X产品 B国只生产Y产品,两国是生产点分别为Xo、Yo’,A国出口X产品向B国交换Y产品,B国则相反,消费点为C、C’,两国均受益,世界的福利也因此得到提高。5. 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p21)

(一)假设前提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即A+B=W) A.B两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要素在一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完全不能流动。 劳动价值论成立 交易双方单位生产的劳动成本不变,无规模受益,不考虑运输、保险等成本支出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二)基本内容 比较利益是相对优势,是本身各种优势之间的比较,因而人们要将自身各种优势进行比较后,从事那些自己有更大相对优势的工作。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也应该遵循同样的原则,即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止生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停止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参与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成本,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贸易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完整)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完整)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的全部内容。

名词 相对价格:指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由供给与需求作用所形成的价格比例关系。 贸易利益的分解:来自于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 国际经济学:以西方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西方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和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机会成本: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时,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所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产品的价值或数量。 贸易条件:是指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即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该国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贸易条件改善,是指与基期相比较而言,交换比价上升,即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能换回比基期更多的进口商品:反之为恶化。 在封闭状况下,决定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有以下三个:第一,生产达到均衡;第二,消费达到均衡;第三,市场出清。 在开放条件下,第一,生产达到均衡;第二,消费达到均衡;第三,贸易平衡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国际贸易的起因:1、生产技术差异 2、相对要素禀赋差异 3、需求方面的差异 4、规模收益递增 5、不完全竞争情况 H-O定理:假定一国将出口本国相对充足和便利的要素密集的产品,进口本国相对缺乏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贸易将导致国家间同类型要素的相对价格差异缩小,趋向一个共同水平。 里昂惕夫之谜(悖论):经验数据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比出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度高,与H—0贸易模型相背离。后者指出资本密集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其解释为1、(忽视了)人力资本2、(忽视了)自然资源3、要素密集度逆转 4、需求逆转 规模报酬递增:产出增长的比例大于投入或生产要素增长比例的生产条件。即投入增加一倍,产出增加则多于一倍。 雷布津斯理论: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某要素禀赋的增加将导致该要素密集度高的产品的产出增加并减少其他产品的产出。其结论是:生产进口商品所需的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使其贸易条件得到改善;生产出口商品所需的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增加出口商品的供给,从而导致其贸易条件恶化。关于这一点对出口导向型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在增加出口的同时,更要关注可能对贸易条件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做到趋利避害。 特定要素: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用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有效保护:指某一行业生产或加工中增加的那部分价值受保护的情况,保护程度须以国内生产附加值的提高衡量. 有效保护率: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 最优关税:使一国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减去贸易量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所得的净效应最大化的关税税率。 斯托帕尔-萨缪尔森原理:该原理指出自由国际贸易会使得一国相对短缺要素的实际收益下降,相对丰富要素的实际收益上升。 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责,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 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或把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外汇市场的功能:①国际清算②套期保值③投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