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的文化策略

合集下载

汉英翻译三步策略

汉英翻译三步策略

汉英翻译三步策略

Contrast to the rapid and astonishing development in various subjects, the way of measuring knowledge and ability remains as before, rather primitive. So far, there has been no way which is more effective and reliable than exams in education, which seems kind of queer. Though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exams could weigh one's knowledge level, the truth is just the opposite, as is obvious to all. Exams may be a not-so-bad solution to test the ability to remember something by rote or to answer questions quickly yet under great pressure, but they are of vain if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gift, intelligence or practical abilities of a person.
汉英翻译三步策略

பைடு நூலகம்
02年
各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人称奇,但衡量知识、 能力的方法却依然如故,非常原始。迄今为止, 教育工作还没有找到比考试更有效、更可靠的方 法,着实有点离奇。尽管有不少人认定,考试能 衡量出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这是有目共睹的。要想考察一个人死记硬背的本 事和在极大压力下快速答题的技巧,考试或许是 个不错的办法。然而,要想了解一个人的禀赋资 质和实际能力如何,考试是考不出名堂来的。

文化翻译观下的字幕汉英翻译

文化翻译观下的字幕汉英翻译

文化翻译观下的字幕汉英翻译1. 内容综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字幕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特别是在影视作品、网络视频等多媒体内容中,字幕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文化传递的桥梁。

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字幕汉英翻译尤为关键。

文化翻译观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文本的语义翻译,更要注重文化因素的传递和解读。

在字幕翻译中,这意味着不仅要准确传达对话内容,还要考虑到文化背景、语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确保目标观众能够准确理解和感知源语言的意图和文化内涵。

文化翻译观对于字幕汉英翻译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语言特点与转换策略:分析汉语和英语的字幕特点,包括语言风格、表达习惯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转换策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文化因素的处理:探讨在字幕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如成语、俗语、传统价值观等,确保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避免误解和歧义。

语境与语境分析:分析字幕翻译的语境特点,包括画面、声音、情感等因素,以及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确保翻译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目标观众的理解与接受:考虑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教育水平等,确保翻译的易于理解和接受,促进跨文化交流。

文化翻译观下的字幕汉英翻译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过程。

它不仅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还要求其对两种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

才能确保字幕翻译的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流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这一背景下,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字幕汉英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字幕汉英翻译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中英两种语言在结构、语法和表达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翻译者在处理原文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文化差异也是影响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些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尤为明显。

浅谈汉译英的策略及方法

浅谈汉译英的策略及方法

浅谈汉译英的策略及方法汉译英是翻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为中英文化差异极大,所以在翻译汉语时需要特别注意翻译策略和方法,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因此,在对汉译英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浅谈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些有关中英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是以文化纵深为特点的,强调最大限度的传统和天地人和谐。

英语文化则是以科技进步和国际化为特点的,注重实用性和现代化程度。

而在中英文化差异下,如何制定翻译策略和方法呢?以下从词汇、语法、语义和风格几个方面浅谈一下。

1. 词汇翻译策略和方法中文是一种高度象征化的语言,具有丰富的比喻和隐喻。

英语则是一种高度解释性的语言,偏好使用具体地理性词汇。

要想成功翻译中文,则需要强调原文的比喻和隐喻,同时建立准确的对应关系。

当涉及到中文词汇翻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翻译词汇的联系由于中英文的语言结构和语法形式不同,在词汇翻译时需要建立翻译词汇的联系。

比如,中文诗歌中经常使用的抒情和豪放的词汇与英文中的文雅和客观的词汇相差甚远。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应该关注中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并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美感。

(2)识别主旨中文中有许多可以表达多重含义的词语,这使得对其翻译更加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人员应当识别主旨,在翻译时使用最适宜的词语来传达原文的含义。

(3)理解字面意思中文中有很多成语、俗语和谚语,这些常常无法直接翻译,需要理解字面意思。

翻译人员应在尊重原文的同时,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达。

汉语的语法和英语的语法不同,因此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运用语法翻译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几点建议:(1)使用情态动词英语中的情态动词(如can、should、may等)可以表达命令、建议或可能性等含义,翻译人员可以使用这些词语来翻译汉语中的语气。

(2)调整语序英语中采用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而汉语中的语序则是主语+宾语+谓语。

在翻译中需要根据语境和句子结构调整语序,以便于传达原文的意思。

(3)保留语法结构中文和英文的语法结构不同,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尽可能地保留语法结构,在表达策略和方法时更为重要。

论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论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汇 短 语 上 体 现 得 非 常 明 显 。 国人 喜 欢 马 , 马 、 马 、 马成 英 养 骑 赛 为其 风 俗 。 国文 化 就属 于 典 型 的 “ 文 化 ” 所 以英 语 中有 关 英 马 马 的说 法 极 其 丰 富 。 : l h re 吹 牛 ) g t n n ’ hg o e 如 t k os ( a , e S ih r eo o h s ( 高 气 扬 )hre n os( 驾 齐 驱 ) 。 而 中 国是 传 统 的 趾 ,o dh r 并 s a e 等 然 农业 国 , 代 的牛 耕 生 活 使 汉 语 囤积 了大 量 的“ 文 化 ” 是 世 牛 牛 “ 苦耐劳 , 奋踏实” 吃 勤 的象 征 。 俯 首 甘 为 孺 子 牛 ” “ 就是 体 现 的 这种 情 结 。 反 在 英 语 中却 用 马 来 代 替 。 语 中 的 “ 黄 牛 ” 相 汉 老 翻 译 成 英 语 也 就 成 了a iig o e 不 光 如 此 . 英 语 言 中的 一 wln h r 。 l s 汉 些表 示颜 色 的 词 汇 也 沉 淀 了不 同 民情 的 文 化 。“ 色 ” 汉 语 红 在 中含 有极 强 的 褒 义 色 彩 ,大 红 大 紫 ” “ 显示 的 是成 功 和 富 贵 、 喜 庆 和 吉 祥 。与 此 相 反 , d 常 常 让 西 方 人 想 起 流 血 、 争 、 r 却 e 战 恐 怖 、 怒 和 危 险 , 有 较 强 的 贬 义 愤 含 二 、 译 策 略 翻 汉 英 文化 的 差 异 性 给 两 种 语 言 之 间 的 翻 译 带 来 了很 大 困 难 。但 是 , 并不 是 说 明 两 种 语 言 之 间就 不 能 相互 转 化 语 言 这 共 性 论 认 为 , 然 人 类 的语 言 存 在 着 巨 大 的 差 异 , 是 由于 在 虽 但 生存 环 境 、 体 结 构 、 理 需 要 等 方 面 的 共 同 之 处 大 于 不 同 之 身 生 处 , 就 使 语 言 之 间 的 转 换 成 为 可 能 。C o k 的 普 遍 语 法 理 这 hmsy 论 也 从 另 一个 角 度 证 明 了语 言 之 间转 换 的 可 能 性 。如 果 说 每 种 语 言 都 能 表 达 所 指 的一 切 , 么 , 原 则 上 说 , 种 语 言 所 那 从 某 表 达 的一 切 都 能被 译 为 另 一 种 语 言 ( 毅 ) 不 同 语 言 之 间 的 蔡 。 这 种 转 换 常常 借 助 于 翻译 中 的异 化 和 归化 策 略 。 ( ) 一 异化 翻译 策略 异 化 就 是 不 改 变 原 文 的 文 化 、 言 、 体 等 特 征 传 达 原 文 语 文 的 内容 , 求 读 者 向 作 者 靠 拢 , 应 原 文 。 翻译 的前 提是 , 要 适 它 认 为语 言 是 有 差 异 的 .交 际 因 语 言 社 团 之 间 与语 言 社 团 之 内 的 文化 差 异 而 复 杂 化 。 化 翻 译 承 认 并 发 展 差 异 . 且 在 目的 语 异 并 中表 现 文 化 差 异 。异 化 翻 译 追 求 最 大 艰度 的 等 值 。 其 特 点 如 下 : 1不 完 全 遵 循 目的 语 的 语 言 与 语 篇 规 范 :2 在 适 当 的 时 () () 候 选 择 不 通 顺 、 涩 难 懂 的文 体 ;3 有 意 保 留 源 语 中 的 实 观 艰 () 材 料 或 采 用 目的语 中 的 古 词 语 :4 目的是 为 目的 语 读 者 提 供 () 次“ 前所 未 有 的 阅 读 经 验 ” 异 化 翻译 有 利 于 读 者 了 解 异 域 。 文 化 ;有 利 于 读 者 运 用 智 力 和 想 象 力 去 感 受 异 域 文 化 的 独 特 之 处 ; 利 于 丰 富 目的语 文 化 和 表 达 方 式 。 是 异 化 翻 译 也 有 有 但 自己 的 劣 势 , 常 常 使 译 文 句 式 生 硬 、 涩 难 懂 , 就 给 读 者 它 晦 这 带 来 了 阅 读 困难 。 常 见 的 异 化 翻 译 策 略 有 “ 译 法 ” “ 译 音 和 直 法” 。 等 ( ) 二 归化 翻 译 策 略 归 化 翻 译 就 是 遵 循 目的 语 文 化 的 当前 价 值 ,对 原 文 进 行 同化 翻 译 。该 翻 译 法 的 最 大 特 点 就 是 采 用 地 道 畅 通 的 目的 语 进行 翻译 。 同文化 之 间的差异 被掩 盖 . 不 目的 语 的 主 流 文 化 价 值 观 取 代 了译 人 语 的 文 化 价 值 观 。归 化 翻译 有 其 自身 的 优 越 性 。对 于 译 者 来 说 , 全 面 了解 一 种 异 域 文 化 基 本 上 是 不 要 可 能 的 , 在 翻 译 过 程 中 因 为 对 本 族 文 化 的亲 切 感 和 认 同 感 , 往 往 会 采 取归 化 的 翻译 策 略 以 便 使 译 文 通 顺 。 这 样 , 于读 对 者来 说 . 可 以 避 免 文 化 冲突 , 自 己 的知 识 文化 范 嗣轻 松 容 就 在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应对策略——以红色文化为例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应对策略——以红色文化为例

- 245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应对策略——以红色文化为例河南工学院外语系/张利【摘要】汉英翻译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文化差异问题。

基于此,以我国红色文化为例,对汉英文化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汉英翻译应对策略。

【关键词】汉英翻译 文化差异 红色文化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中西方交流的频率和深度在不断上升。

在此背景下,汉英翻译已经成为促进中西方交流的关键技术之一。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汉英翻译中存在着差异,严重影响着汉英翻译的质量。

一、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1.汉英语言文化的地域差异。

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该地域独特的地理特征,也深刻体现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别。

在用地理特征来做比喻时,语言表达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毛泽东说过:“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知道泰山以奇峻险要而著称,被誉为五岳之首。

汉语中用泰山等地域的地理特征,来比喻那些重要的人或物。

同样,英语中的“10 Downing Street ”(唐宁街10号)常代表着英国政治权力中枢。

因此要充分翻译原文,就必须先了解语言中用作比喻对象的地域文化内涵。

2.汉英语言文化的习惯差异。

人们对语言色彩的使用都受到各自文化习惯的规定,对不同文化的习惯认知会大相径庭。

在汉语中,红色的文化意义多为褒义。

人们习惯性用红色表示正义、伟大和吉祥。

与红色相关的词语不胜枚举,如:红军、红旗以及红歌等。

与汉语相反,在英语中,红色词语的文化意义多为贬义。

对于red 的贬义在英语中非常多。

英语中red 是不受欢迎的颜色,常用来比喻厌恶的人或物,如“red-neck ”被用来称呼非常猥琐的人;“red-skin ”被用来指代北美印第安人;而一些充斥低俗、色情和暴力的地方则称为“red light district ”。

3.汉英语言文化的价值观差异。

每种文化受价值观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价值观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汉英语言表达也自然地受其影响。

浅谈汉英语言文化与翻译策略

浅谈汉英语言文化与翻译策略

国人类学 之父泰 勒 ,他 在 《 原始文 化 》一 书中 提 出 :“ 化 ,或文 明 ,就 其广泛 的 民族学 意 文 义来 说 +是包 括全部 的知识 、信仰 、艺术 、道 德 、法律 、风俗 以及 作为社 会成员 的人所 掌握 和接 受 的任何 其他 的 才能 和习惯 的复合 体 ” 由 于汉 语和 英语 是 属 于两 门完 全 不 同的 语 言 体 系 +并且两 个 民族 在 漫 长 的历 史 长河 中 都 沉淀 出 了独 特 的 民族 文 化 。 美 国翻 译 理 论家 尤金 ・ 奈达指 出 “ 翻译是两 种文 化之间 的
变了。
2, is c l di yIo e O . Iu t al o a l U e s v V
众所周 知 , 自古 以 来龙 是 中国 文化 的神 物 ,也 是中华 民族的 象征 :人 们认 为龙具有 神 秘的 超 自然 力量 +因而使得帝 王 和百姓顶 礼膜 拜 ,人们 常称 自己是 “ 的传人 ” 可见 龙在 龙 。
中国人的心 目中是 吉祥物 ,是精 神象征 。汉语 中有很 多 词语 用 龙 来描 绘 美好 , 如 +龙 马精
译方 法 来实现 的 。这些 方 法包括 直译 ,意译 、 直 译加意 译 、注 释 、音 译 加注 释等 。
关键 词 :文 化 ;差异 ;翻译策 略 翻 译 是世 界 上 不 同 民 族 相互 沟 通 思 想 、 交 流 文化 的 一种 行 为 ,它 是 不 同民 族 语言 文
( 以眼还 眼 +以牙还 牙 ) +该 习语 源于 《 日 ・ 1约
译 文 :不 到黄 河心 不 死 。 “ 不死 ”是 直译 ,而 “ 心 不到黄河 ” 是意 译 +符合 中国的 文化特 色
(四 )注 释 、

汉英翻译的文化策略(一)描述

汉英翻译的文化策略(一)描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not make a meal without rice. (The Yangs)
2.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no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Hawkes)
“Your uncle’s observing a fast today,”, said Lady Wang.”you will see him some other time.”
(the Yangs)
Fast: a period during which someone does not eat meat or fish for religious reason
Nida. E.A.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 in Translating. 上外出版社/外教社
在处理文化因素中的两种策略
1 . 异化(foreignization; alienation):以源语文化为中心, 以源作者为中心,注意点在于将 源语文化传递给译语读者,以促 进文化的交流。缺点:增加译语 读者理解的难度,阅读的速度、 节奏也会受到影响。
功夫kongfu 如霍克斯译《红楼梦》“饺子”译为jiaozi, “炕”
译为the kang;阴阳yin; yang ;
[英译汉]engine(引擎),motor(马达), sofa(沙发),logic(逻辑)
直译
纸老虎paper tiger, 丢脸lose face, 百闻不如一见 Seeing is
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the Yangs)

中文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与方法

中文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与方法

中文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与方法如下:文化因素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文化负载词汇在翻译手段上的变通和灵活的特点。

既然在文化差异悬殊的中英两种语言间寻找到完全对应的文化负载词汇几平是不可能的,那么译者势必采用“直译(音译)+注解”、“直译+意译”或“意译”等方法来弥补或调整中英两种词汇在文化上的差别。

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但并不意味着在具体的运用中可以截然分开。

为了尽最大可能发挥译语优势,重现原语词汇的信息,译者必须根据原语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内涵、色彩和功能等,对上述手法创造性地加以选择、融合和补充。

在鲁迅的小说选集中,常常遇见一些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成语和典故。

根据语义重点原则,如果原文语境突出了这类词语所蕴含的文化色彩或意象,并且这种色彩或意象往往能激发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加深了读者对原作品人物或主题的理解,那么译文应尽量保留原语同汇的民族文化特色。

这样既有利于文化交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译语的语言表现力。

对于此类成语和典故,采用“直译(音译)+注解”的方法比较妥当。

试以下句中的“西施”为例: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

“西施”是传说中春秋战国时代一位越国美女,后来“西施”一词成了姿色出众者的代名词。

在小说中作者将过去的“杨二嫂”比做“西施”,是別具匠心的。

记忆中的杨二嫂是公认的如西施一般美丽的女人,而如今却被生活折磨成凶悍、尖刻、如同“圆规”般丑陋的人物。

“西施”与“圆规”两种迥然不同的形象对照,深刻地展现了小说的主题: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美好事物的虚幻及憧憬的破灭。

作者实际上通过对人物外貌的刻画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本质变化。

为了帮助英语读者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作者在这篇小说中特有的鲜明对照,“西施”一词的翻译就应该强调突出文化意象,采用“音译+注释”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认为,译文应该力求透明,以至看起来 不像是译文。好的翻译像一块玻璃,只有 玻璃上的一些小小的瑕疵 — 擦痕和气泡。 当然,理想的最好什么也没有。译文应该 永远不会引起读者感到他们在读译作。(诺 曼·夏皮罗)

▪ 王夫人因说道:“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 见罢。……”

▪ ‘Your uncle is in retreat today,’ said Lady Wang. ‘He’ll see you another time.’ (Hawkes)
方式的认同接受程度。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of culture in translation
▪ To be bilingual, one has to be bicultural.
▪ For truly successful translating, biculturalism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bilingualism.(Nida,2001:82)
▪ 2.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no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Hawkes)

盛宴必散。
▪ Even the best party must have an end. (Hawkes)
▪ Even the grandest feast must have an end. (The Yangs)

▪ 鲜红的衣服,再配上鲜红的帽子和鞋袜, 是春日的流行装束。不过时髦女郎们可得 小心一点,别在街头打哈欠,要是碰上近 视眼准备寄信就大事不妙了。
▪ 注:在英国,邮筒为红色。

霍克斯对“红”的处理
▪ 在《红楼梦》霍克斯译本中, 怡红公子被翻译成了“green boy”,怡红院,也被翻译成了 “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 (怡绿院)”
▪ (the Yangs) ▪ Fast: a period during which someone
does not eat meat or fish for religious reason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1.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not make a meal without rice. (The Yangs)

▪ 2. 归化(domesticatioin; adaptation):以译入语文化为中 心,以读者为中心,将源语文化 经过整理,然后以译入语中较为 现成的、熟悉的、易于接受的形 式出现。缺点:丧失了源语的异 国特色。

Venuti:
▪ In this vein, the deconstructionist Venuti differentiates two strategies in translation: domesticating and foreignizing. He strongly advocates the resistant foreignizing method and rejects the transparent domestication in opposition to the Anglo-American hegemonic cultural stand
glutinous rice flour ▪ 清明节Clear and Bright Festival, a time when
Chinese renew their late ancestors’ tombs to mourn them

脚注(footnote)
▪ Bright red costumes, with hats, shoes and stockings to match, are to be all the craze in the Spring. Smart women will have to be careful not yawn in the streets in case some shortsighted person is on his way to post a letter.
汉英翻译的文化策略
2020年7月18日星期六
Culture and its composition
▪ Edward B. Tylor: ▪ Culture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 (Edward B. Tylor. 1924. [orig. 1871] Primitive Culture. 2 vols. 7th ed. New York: Brentano's.)

Eugene Nida
▪ 1 . Ecology ▪ 2. Material Culture ▪ 3. Social Culture ▪ 4. Religious Culture ▪ 5. Linguistic Culture

Strata of culture
文化系统结构有四个层次: 1)物质形态层(material stratum) 2)典章制度层(institutional stratum) 3)行为习俗层(behavioral and customary

▪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 most serious mistakes in translation are made because of ignorance about the views and values of other culture.(Nida,2001:286)Nida. E.A.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 in Translating. 上外出版社/外教社
▪ 因此,很多情况下,是将二者综合使用。


处理文化因素的一般策略
▪ 一般而言,处理文化因素的策 略是:文化存真(transmit the authentic culture to the target readership),特别是在 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 。

文化存真的翻译技巧
▪ 音译(transliteration); ▪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 音译/直译+解释(explanation)
▪ [英译汉]engine(引擎),motor(马达), sofa(沙发),logic(逻辑)

直译
▪ 纸老虎paper tiger, ▪ 丢脸lose face, ▪ 百闻不如一见 Seeing is
believing. ▪ 眼不见,心不烦out of sight ,
Out of mind.

《红楼梦》的一些例子
(3)中国人重直觉(intuition),英美人重实证( evidence)
(4)中国人重形象思维(figurative thinking),英 美人重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陈宏薇 、李亚丹:2004:25-32)

Translatability of culture
文化的可译性含有三层意思: (1)译者可以理解作者原作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 Retreat: retirement for a time for relegious meditation (Chambers)

▪ “Your uncle’s observing a fast today,”, said Lady Wang.”you will see him some other time.”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Hawkes)
▪ 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the Yangs)

如何评价归化、异化
▪ 不能简单的说归化比异化好,或异化比归 化好,因为面对不同的读者要求、不同的 文化态势,出版商不同的要求,译者需要 考虑到很多因素。

增释(amplification)
▪ 《红楼梦》第3回林黛玉初见贾母,一家人 设宴同庆,“熙凤拉了黛玉在(贾母)左边 第一张椅子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
▪ Xi-feng tried to seat Dai-yu in the left nearer to her grandmother – an honour which she strenuously resisted.
stratum) 4)心理或心智活动层(mental stratum) (刘宓庆,1999:33)

价值和态度差异
(廖七一,2000:276)

汉英思维方式对比
(1)中国人注重伦理(ethics),英美人注重认知 (cognition)
(2)中国人重整体(integrity)、偏重综合性( synthetic)思维,英美人重个体(individuality )、偏重分析性(analytic)思维

Two strategies in dealing with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 1 . 异化(foreignization; alienation):以源语文化为中心 ,以源作者为中心,注意点在于 将源语文化传递给译语读者,以 促进文化的交流。缺点:增加译 语读者理解的难度,阅读的速度 、节奏也会受到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