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汉英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汉英文化对比下汉语中重复的英译——《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分析

汉英文化对比下汉语中重复的英译——《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分析

汉英文化对比下汉语中重复的英译——《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春秋时期邹忌的一部代表作,其文字精炼,意义深远。

作品中重复使用的句子,用汉语表达出来,往往会有巧妙之处,而在英译时,翻译者往往没法英译成这样,只能采取一种“拆分”的方式,来表达出这种巧妙之处。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中心句“宁可枉善若民,不可枉恶若君”,概括了作者对政治的看法,认为应该站在民众的角度出发,不可太攀附君主,才能真正的做到善政与民众共享福祉。

汉语表达中,宁可一词出现了4次,分别出现在4个句子中,重复使用宁可这个词,加深了句子的意义,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勇气及他对政治的深刻思考。

而在英译这段文字时,翻译者不得不把这4个句子分开,以表达出宁可这个词的强调效果,比如,“Let justice be preferred to obedience, even if it is to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people, rather than injustice be preferred to obedience, even if it is to the advantage of the people.”,只能拆分成两句,而不能像汉语中,完美地把4句合在一起,这一英译方式,也突出了作者勇气,以及作者政治思想的深刻。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句子,比如“宁可少许,不可失许”,“宁可贫,不可亵”等等,这些句子中,也多次出现宁可这个词,表达出作者强烈的信念,以及想在政治上做出改变的决心。

英译时,由于汉语表达出来,宁可这个词出现在一句话中,而无法用英语表达出现一句话中重复宁可这一概念,因此可以采取“拆分”的方式,把一句话分为两句,把宁可这个词出现在两句中,以此来表达出它的重复效果。

汉英文化的差异,也在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时表现出来。

由于汉语的特点,一句话中,可以运用重复的方式,来表达出作者的思想,以及观点。

[文学]第四讲:华夏饮食文化英译

[文学]第四讲:华夏饮食文化英译

第十七章华夏饮食文化的英译实例练习:将下列华夏菜肴名称译为英语1. 凤肝虾仁2. 炒玉兰片3. 凉拌海带4. 芙蓉鸡片5. 双冬肉片6. 清炖狮子头7. 京酱肉丝8. 山珍海味9. 凉拌黄瓜10. 蛋炒饭1. fried shelled shrimps and chicken liver2. fried bamboo shoots3. kelp salad4. fried chicken slices with egg-white5. fried pork slices with mushrooms and bamboo shoots6. stewed minced pork balls7. sauté shredded pork with bean sauce of Beijing style8. delicacies of every kind/delicacies from mountains andwaters/delicacies from land and sea9. cucumber salad10. fried rice with eggsThe masses regard food as their prime want. Appetite for food and sex is nature.【例1】童子鸡【原译】chicken without sex life/ unmarried chicken【分析】将译文回译就是“没有性生活的鸡”和“未婚鸡”。

这两个“经典”译文已经成为翻译界笑谈,常被引用以说明我们对外汉语实用翻译的荒唐与谬误,不过,如果是出于玩笑,这一玩笑着实开得相当成功。

另外一个菜名翻译“经典”的把“干锅鱼头”超级荒谬地译为fuck pot fish head,精彩之极!类似还有把干货译为fuck goods的,都有实证啊!其实英语里有类似表达法:spring chicken。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unit17翻译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unit17翻译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unit17翻译
【原创版】
目录
1.中国文化英语教程 Unit17 的主要内容概述
2.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3.文章的价值观和主要观点
4.文章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
正文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 Unit17 是一篇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教程,旨在帮助学习者了解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和习俗。

本文将从文章的内容概述、结构和组织方式、价值观和主要观点以及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首先,中国文化英语教程 Unit17 的主要内容概述是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包括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饮食、节日等多
个方面。

文章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例,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文
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其次,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是按照主题和时间顺序进行编排,每个
主题都包含了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化解读和实例分析。

文章的组织方式清
晰明了,便于学习者阅读和理解。

再次,文章的价值观和主要观点是倡导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尊重和
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文章强调中国文化是多元化的,包含了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同时也与其他文化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和联系。

最后,文章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是语言简练、准确,翻译技巧娴熟。

文章使用了一些具体的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对译等,使得文章的翻
译更加准确、自然和流畅。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原文及翻译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原文及翻译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原文及翻译
(最新版)
目录
1.中国文化英语教程概述
2.原文及翻译概述
3.原文及翻译的具体内容
4.原文及翻译的重要性
5.结论
正文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是一本为了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
而编写的教材。

这本教材通过英语来介绍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传统,帮助外国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原文及翻译是这本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文是教材中对中国文化,历史和传统的介绍,而翻译则是将这些介绍翻译成英语。

这样一来,外国人就可以通过阅读翻译后的英文内容,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传统。

原文及翻译的具体内容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事件,文化习俗等。

例如,原文中可能会介绍中国的春节,翻译则会将这些介绍翻译成英语,让外国人可以更好地理解春节的意义和庆祝方式。

原文及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外国人来说,通过阅读翻译后的英文内容,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传统。

这对于增进中外之间的友谊和理解,推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英语教程是一本为了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而编写的教材。

第1页共1页。

读写译4中国文化部分中英互译

读写译4中国文化部分中英互译

Unit 1 Book 4剪纸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

剪纸在纸的发明之前就已经流行,当时人们运用金箔,绢帛,皮革等片状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

汉代(前206-公元220),纸张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发展与普及。

民间剪纸的题材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充满纳福迎祥的主题,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Paper cutting (otherwise known as jianzhi) is also called kezhi, chua nghua or jianhua. Paper cutting was popular even before paper was in vented. When there was no paper, people carved on gold leaf, silk , feathers , and so on, with a carving technique known as hollow-c utting to make handicrafts. In the Han Dynasty(206BC-220AD), the inven tion of paper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ty of paper-cutting . The folk themes of the paper-cutting are rooted in real life, fil led with the themes of enjoying a life of ease and comfort, and ex pressing the desire for a happy life.Unit 2 Book 4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也称为儒学,由春秋(前770-前476)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创立。

历代代表人物有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

汉英文化对比下汉语中重复的英译——《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分析

汉英文化对比下汉语中重复的英译——《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分析

汉英文化对比下汉语中重复的英译——《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经典之作,是一份突出的贤谋。

它不仅是继承了春秋时期的大一统的传统思想,而且还对汉语中重复的英译做出了分析。

在汉语中,重复性的翻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翻译技术,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要点,并把语言、想法更清晰地表达出来。

汉语中重复的英译通常是两个词语或句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思想,也可以表达文章中的思想深刻的对话。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许多例子,这些例子很好地说明了汉语中重复的英译的重要性。

例如,第三章的第一句“善以改变,弊可以改”,重复了“改”这个词。

这个重复的翻译句式表达了作者对贤王改变作风、爱护百姓的信念。

此外,当第六章批评政府失败时,“贤愚不可犯,贤能必须行”一句又重复了“贤”这个词。

这里的重复的翻译技术也为罗列出犯罪责任和朝廷应尽的责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利用重复的英译来表达思想,强调重要的概念,使他的文章内容更加清楚,也更好地表达了深刻的对话。

此外,这种重复的英译还可以帮助作者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情感,也可以帮助他/她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态度。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
忌重复使用“贤”这个词,表达了他的崇尚礼仪的意思贤能者应该行动,政府也应该做出相应的举措。

总之,汉语中重复的英译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要点,也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用重复的英译,很好地说明了重复的英译的重要作用,让读者深刻地理解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伟大经典的精神。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读后总结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读后总结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读后总结《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图书目录第一章中国文化与翻译第二章心理文化与翻译(自谦心理,价值观念,审美,思维方式)第三章称谓文化与翻译(亲属和社交称谓)第四章专名文化与翻译(一)——人名文化第五章专名文化与翻译(二)——书名、地名的翻译第六章旅游文化与翻译(景点名称和中式菜肴,旅游资料)第七章色彩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第八章习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第九章委婉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第十章数字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第十一章典故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第十二章动植物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第十三章汉英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包惠南毕业于南京大学西班牙语专业研究方向为英汉翻译的实践与理论文化的交流的媒介是语言,翻译则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通过翻译途径向外国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作者认为传统的翻译研究对翻译中的文化现象研究不够,所以本书侧重通过对汉英民族不同文化心理、文化观念和习俗方面的对比分析,以培养译者的跨文化意识。

优点:例子丰富,红楼梦。

青春之歌,儒林外史,矛盾和巴金著作。

不是系统的讲一个理论,片段式。

有的章节总结了一套翻译技巧,譬如称谓语、颜色,菜名和景点名的翻译等。

中式菜肴比cecl课上的更加详细和有章可循。

第七章色彩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可分辨色彩七百多万种三类基本颜色/单色颜色词(basic color words)实物颜色词(color words with colors of objects)色差颜色词(color words in shades)基本颜色词:七分法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Red, orange, yellow, green, blue, indigo, violet- --who is dancing, waving this colored ribbon against the sky? The sun returns slanting after the rain. And hill and pass grow a deeper blue.(英美百科全书中描绘彩虹的七个颜色词)实物颜色词物体的本色表颜色金黄gold,银白silver,栗色chestnut-brown,铅灰lead- grey 清晨,一列从北平向东开行的平沈通车,正驰行在广阔、碧绿的原野上。

汉英文化对比下汉语中重复的英译——《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分析

汉英文化对比下汉语中重复的英译——《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分析

汉英文化对比下汉语中重复的英译——《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作为古代政治文学中的经典佳作,凝练地描述了古代政治家邹忌与齐王的对话,深刻地诠释了古代国家的政治景象。

因其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形式多样,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其英译版也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中,重复的英译有很多,这更加凸显了邹忌的言辞技巧。

在译文中,重复的英译可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重叠性”重复,另一类是“对比”重复。

首先,“重叠性”重复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中最常见的重复方式。

它是指在同一句子中,同一词语出现重复次数最多的情况,比如“贪而无厌,独攻强夺”等。

译文中的重叠性重复体现了邹忌言辞的效果,表现了他对齐王罪恶的强烈抨击,令人唏嘘。

其次,“对比”重复是指在不同句子中出现同一词语或类似词语,比如“何以荒害此地”和“何以害此人”,以及“诛众罪人”和“宽恕忠良”。

在译文中,这种重复类型体现出了邹忌在抨击暴君同时也着眼于农民大众的情怀,彰显出他对古代国家的政治理念。

此外,重复的英译也体现了邹忌的言辞技巧,如“我诚恳谆谆地提醒您”,“您请即刻听为宜,警惕自守”,表达出了邹忌的言辞技巧与自信。

总之,《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中的重复的英译,既表现了古代政治家邹忌的言辞技巧与自信,又彰显出他对古代国家政治理念的反
思,体现了其对古代政治景象的深刻把握,对汉英文化对比亦有较深的研究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周易文化汉英翻译语言现象研究Zhouyi Culture and the Study of C-E Translation学生姓名郑晴专业班级 0801导师姓名何纯举学生学号 20080212655二○一一年12月29日Abstract:Yin and yang are contained in basic category of ancient philosophy.In th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after people’s observing phenomena of contradicts the concept of contradiction gradually rose to perception of yin and yang,which was used by many people to illustrate the reason why everything changes and moves.①yin and yang are a unity of opposites,such as spring and autum,hot and cold,male and female,sunshine and darkness,ect.The declining and growing of yin and yang the two opposite aspects is interchageable and compatible……Key words:Y i n a n d Y a n g,philosophy,male and female,Western Zhou Dynasty,contradicts,perception内容摘要:阴和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

西周末年,人们从矛盾现象的观察中逐渐把矛盾概念上升理解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而其的消长来解释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

①阴和阳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如:春和秋,冷和热,雌与雄,光明与黑暗等等。

阴阳两方面是此消彼长的两个对立关系,可互相转化,并且不可分割……关键词:阴和阳,哲学,雌和雄,西周,矛盾,理解Contents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Introduction (2)Characters of Zhou yi Culture (2)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English (3)The Concrete theory about Translation (3)The Translation Around Us (4)Conclusion (4)Bibliography (5)IntroductionWhat is translation? In broad sense,translation includes the the switches between actions and language signs or between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Even in the same language, we need to translate the cryptic acient essay into modern one with great effort and excellente skills ,let alone Chinese(classical writings)-English translation.moreover,The essential destination we should bear in mind is to express/interpret the original meaning in our translatioted text.Therefore such kind of translation are very demanding for translator. Difficult as it is,there are many learned scholars who have done itwell.What we are going to focus on is how they accomplish and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m.Characters of Zhou yi CultureBefore we start,there’re 3 points we need to go over . As we all know,the state of nature or different environments have influence on the pattern of thinking. So Chinese pattern differs greatly from that of English. Firstly, Chinese people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ethics while English/American people cognition. this fact can be illustrate by some examples in chinese idioms:顺其自然,听其自然,杞人忧天,but we can find British and American people have a zest for astronomy and geography.secondly,chinese lay stress on integrity and synthetic thought while english and american individuality and analytic thought..For example,traditional doctors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 recognize a patient as a whole,judge their disease with a sense of yin and yan,and famer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good weather for the crops(风调雨顺).Thirdly,Chinese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tuition while English-speaking people evidence.(which will be discussed below)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EnglishYin and yang are contained in basic category of acient philosophy.In th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after people’s observing phenomena of contradicts the concept of contradiction gradually rose to yin and yang,which was used by many people to illustrate the reason why everything changes and moves.①yin and yang are a unity of opposites,such as spring and autum,hot and cold,male and female,sunshine and darkness,ect.yin and yang,the decline and growing of the two aspects is interchageable and compatible,绿翠道:“这么说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这些阴阳了?”湘云笑道:“糊涂东西,越说越放屁。

什么‘都是些阴阳’,男的还有两个阴阳不成!……阴阳可有什么样儿,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型。

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

”(曹雪芹《红楼梦》)“do you mean to say everything’s been a yin or a yang ever since creation and the beginning of time?””what nonsense you do talk,you stupid thing.”xiangyun couldn’t help laughing.”how could there be so many yins and yangs?……they’re simply natural forces,but whatever they enter assumes a form.heaven is yang and the earth is yin.water is yin,fire is yang;the sun is yang,the moon is yin”(杨宪益、戴乃迭译)Langue and Parole This is a distinction made by the Swiss linguist F.De Saussure early last century. Langue refers to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shared by all the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and parole refers to the actualized(实际的)language, or realization of langue.foreign famousphilosophy is "On Practice" and "On Contradiction’,which hold the same idea. A change in form but not in content,which may not be a big barrier in our translation②a set of yin and yang might contain another set of yin and yang,a simple thing might own uncountable sets of yin and yang.for instance,a man is attributed to yang but not pure yang,in which also exist yin.a single yin cannot grow,only a yang cannot survive without yin.这边正面就是阳,那边反面就是阴,飞禽走兽,雄为阳雌为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