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小镇的早晨》教案

小学语文《小镇的早晨》教案

小学语文《小镇的早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镇早晨的美丽与宁静。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通过观察、描绘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2.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3.2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感受小镇早晨的美丽与宁静。

2.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小镇早晨的景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画面。

1.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早晨的美好时光。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小镇早晨的美景。

2.2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2.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美感。

3.理解课文内容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静谧、袅袅、晨曦”等。

3.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镇早晨的景象。

4.学习生字词4.1教师逐个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4.2学生通过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在课文中的运用。

4.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5.感受修辞手法5.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5.2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5.3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家乡的早晨。

6.拓展延伸6.1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现小镇早晨的美景。

6.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感受。

7.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1.1家长监督孩子朗读课文,体会小镇早晨的美景。

1.2家长帮助孩子复习生字词,巩固记忆。

2.课后作业2.1学生描绘家乡早晨的景象,运用本节课学习的修辞手法。

2.2家长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感受。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在指定的词语中正确运用的得地2.会用价廉物美、吸引各写一个句子;能给句子加上顿号,并能说出顿号的作用。

3.能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1、2自然段。

4.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蒸蒸而上的气氛。

教学重点能用看课题推想课文的方法阅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能给指定的词语正确运用的、得、地。

(2)背诵1、2自然段。

课时支配 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14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运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探讨学习第1、2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4.理解蚕乡小镇安静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

1.揭题,齐读课题。

2.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你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师归纳问题: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特点?二、初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索:①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特点?划出三个概括小镇早晨特点的句子。

完成练习题一。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完成练习题二。

3.不懂的地方打?。

三、检查自学状况。

1.抽读生字新词。

2.把你认为最难写的字书空一遍。

3.检查练习题。

四、探讨学习1、2自然段。

(一)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2.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探讨解决。

着重理解惊醒和唤醒的意思。

完成练习题三。

3.朗读训练。

自由试读→说说怎么读→个别读→齐读。

4.引背。

(二)第2自然段。

过渡语:被悠然的摇橹声唤醒的小镇早晨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打投影)师用饱满深情的语言描述小镇安静的情景。

1.欣赏小镇早晨的迷人风光,谈感受。

2.依据学生发言,品读其次自然段。

(1)自由读,思索:这段话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2)回忆阅读总分段式方法(投影:①先找出哪一句话是总起句,主要讲什么。

《小镇的早晨》教案[修改版]

《小镇的早晨》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小镇的早晨》教案《小镇的早晨》教案授课人:吴茜韬课题:小镇的早晨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镇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特点。

2、体会小镇今昔的变化。

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品味重要语段。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镇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特点。

2、体会小镇今昔的变化。

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品味重要语段。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美好的一天从早晨开始,同学们你们每天早晨是几点上学的?你在上学的路上都听到过什么声音,看到过什么景色?(是的,这些都是大家在城市听到看到的。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欣赏另一道风景,大家想吗?(点击课件)配乐讲解:在我国江南水乡,有许多古朴的小镇,那里小桥流水,绿树成荫,你们瞧,这便是世外桃源,它就是这众多小镇中的一个。

这里的交通工具只有小船。

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了。

请大家在江南特有的乐曲声中,默读课文,想想小镇的早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媒体出示图片)2、板书课题:小镇的早晨(强调“镇”中间有三横)3、看图中画的什么最多?(人多,船多,水多,这些都是江南的特有的。

)4、复习词语,多种形式读词语。

5、课文中是怎样形容小镇的早晨呢?(从课文中找出)—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思考:(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小镇的早晨的美景?请用”___”把它划出来。

2、学生汇报:板书:安静热闹忙碌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知小镇早晨的安静1、现在我们共同来学习小镇早晨的安静。

(点击课件)齐读第三自然段。

2、点击课件,出示:这段话是按____的顺序写小镇早晨的安静的(总-分)3、点击课件,出示: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

关于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

关于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

关于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用文字和图片记录和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2. 带领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3. 指导学生进行文字和图片记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小镇早晨的图片或视频。

2. 准备记录的工具,如笔记本、画笔等。

四、教学步骤:1. 展示小镇早晨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或视频中的景色和氛围。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4. 指导学生进行文字和图片记录,可以画出自己看到的景色,也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了解他们对小镇早晨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录和感受,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前往小镇进行早晨的观察和记录。

2. 邀请小镇居民分享他们对早晨生活的感受和经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感受,互相交流和学习。

七、作业设计:1. 要求学生在家中选择一个早晨的时间,观察和记录家附近的景色和氛围。

2. 学生可以将观察结果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可以是日记、绘画或摄影作品。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学生观察、表达和记录的方法是否有效和适合学生。

2.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九、学生反馈:1. 收集学生的文字和图片记录,观察他们的表达和观察能力。

2. 鼓励学生提出对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

十、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2. 尝试引入更多元的表达方式,如音乐、舞蹈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和表达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小镇的早晨》教案

《小镇的早晨》教案

《小镇的早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了解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绘画技巧,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小镇早晨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小镇早晨的氛围。

2. 观察小镇早晨的景色,学习描绘早晨的阳光、雾气、花草等。

3. 运用恰当的词语和绘画技巧,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和描绘小镇早晨的景色。

2. 运用恰当的词语和绘画技巧,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四、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早晨的特点进行描绘。

2. 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绘画技巧,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小镇早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绘画材料,如彩铅、水粉等。

3. 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和感受。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小镇早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早晨的氛围。

2. 观察:带领学生观察小镇早晨的景色,指导学生注意阳光、雾气、花草等细节。

3. 描绘:指导学生运用彩铅或水粉等绘画材料,描绘小镇早晨的景色。

4. 表达:鼓励学生用词语描述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可以写在笔记本上。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小镇早晨的绘画作品。

2. 写一段关于小镇早晨的感受文字。

八、评价标准1. 绘画作品是否能够抓住早晨的特点,如阳光、雾气、花草等。

2. 绘画技巧是否运用得当,如色彩搭配、线条流畅等。

3. 文字描述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受。

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是否有深刻的感受。

2. 学生在描绘和表达过程中是否能够抓住早晨的特点。

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去小镇实地观察早晨的景色,进一步感受和描绘。

2.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评价和指导。

3. 组织学生参加小镇早晨主题的艺术比赛或展览。

十一、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小镇早晨与其他时间的不同之处,如上午、下午、晚上。

关于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

关于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

关于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小镇的早晨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描绘小镇早晨的场景,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地域文化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镇早晨的景象描述2. 绘画材料和技巧的学习3. 地域文化背景的介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描绘小镇早晨景象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难点:如何将小镇早晨的特色和文化背景融入绘画作品中。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观察小镇早晨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讲授法:讲解绘画技巧和地域文化背景。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小镇早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 准备相关地域文化背景资料。

教案设计示例:第一节:小镇早晨的景象描述1. 导入:展示小镇早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解:讲解描绘小镇早晨景象的绘画技巧,如色彩搭配、画面构图等。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绘画,尝试将观察到的小镇早晨景象融入作品中。

4. 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二节:绘画材料和技巧的学习1. 导入:引导学生探讨绘画材料和技巧对于作品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不同绘画材料的特点和运用技巧,如水彩、铅笔等。

3. 实践: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绘画材料,创作出具有特色的小镇早晨作品。

4. 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三节:地域文化背景的介绍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地域文化对于绘画作品的影响。

2. 讲解:讲解小镇早晨的地域文化背景,如民俗、建筑特色等。

3. 实践:让学生将地域文化背景融入绘画作品中,创作出具有特色的小镇早晨作品。

4. 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四节:综合创作1. 导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创作,将前几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作品中。

《小镇的早晨》教案

《小镇的早晨》教案

《小镇的早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了解小镇早晨的景色和氛围,感受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之情。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美妙,提高朗读能力。

3.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镇早晨的美景。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美妙。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小镇早晨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小镇的早晨》2. 多媒体课件3. 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小镇图片,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在一个宁静、美丽的小镇早晨。

2.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小镇?你们认为小镇的早晨是怎样的?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僻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2.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生僻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交流,体会语言的美妙。

三、理解课文内容(10分钟)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加深对小镇早晨美景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课文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情感体验(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在一个美丽的小镇早晨,感受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之情。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镇早晨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拓展(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小镇早晨的图片、故事等资料,分享给其他同学。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了解小镇早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小镇的早晨》。

本课描绘了小镇早晨的美丽景色和热闹场面,通过作者的描述,使读者感受到小镇早晨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镇早晨的美丽和热闹。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会生字词,会用“早晨、小镇”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生字词,体会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小镇早晨的录音,让学生闭眼聆听,想象自己置身于小镇早晨的场景中。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确保理解。

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讲解其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用“早晨、小镇”等词语造句。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小镇早晨的感悟和喜爱之情。

7. 朗读展示: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8.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小镇的早晨板书内容:美丽景色热闹场面作者喜爱赞美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运用“早晨、小镇”等词语造句。

3.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小镇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播放录音、自主学习、课堂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朗读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小镇早晨的美丽和热闹。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镇早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课文、运用生字词造句、写短文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镇的早晨》教学案例《小镇的早晨》是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塞北江南”单元中的一篇 主体课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江南水乡小镇一一桃源的早晨安静、热闹、 忙碌的景象,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 热爱。

文章文字优美、格调清新。

是一篇陶冶学生性情的好文章。

教学时让 学生在直观、整体触摸语言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

充分挖掘文 章的感情,让学生反复品味,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 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江南水乡小镇一一桃源的晨景对于成都的孩子来说, 有一定的地域差异, 因此在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采用灵活的手段和方法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自学生字词的方法和概括段落大 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自学能力和方法。

1、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活动中,自主体验、感悟,注重体验过程。

2. 、教学情景的创设,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获得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3、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变为学习的 主体。

4、努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实现评价的激励性。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学习新部首“四”字头,学习多音字“着”, 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继续练习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并进行理 解“遥遥相对”、“目不暇接”、“荡漾”、“欢闹”、“热情”“忙碌”三年级 《小镇的早晨》 问题解决课课时 授课日期 20XX 年10月17日知识与技能:任课 教师过程与方法:阅读、勾画与文本有关的背景资料,以此培养学 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有效指导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深入感悟。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升华体验,鼓励学生尝试实践。

4、联 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美景以及小镇的发展与变化,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 好河山和对现实生活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美景以及小镇的发展与变化,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体会课文先总后分、由分而总的描写顺序,练习找段落的中心句。

教学过程设计教 学 目 标等词语。

3、体会先总后分、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段落。

由分而总的描写顺序,练习找段落的中心句。

4、体会小镇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1、借助多种渠道查找、占 八教学难点:关 键 问 题 教 法 与 学 法 教 学 准 备(1)小镇的早晨美在哪里? (2)课文中每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位置在哪? (3)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小镇早晨的什么特点?找出相关的词句。

(一)教师教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二)学生学法:看、读、思、画、议、交流。

教师准备:一案三单、生字卡、词语卡。

学生准备:对本课进行结构化预习,细细研读课文。

课文插图、有关背景资料自我评价: 组长评价: 老师评价:《小镇的早晨》问题导读 评价单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资料链接】 桃源镇:位于紧连上海,接壤浙江的江苏南大门,江、浙、沪二省一市交汇的金三角腹地, 镇南和镇西分别紧连浙江古镇乌镇和南浔镇。

桃源镇的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距今 年的马家浜文化遗址发掘于桃源镇境内的广福村。

一带大兴土木修建行宫,开掘隐藏战船的港湾 【预习积累板】 一、 字词巩固。

q co d rng z ()()( 二、 一字开花。

zhu o 着〔zh 0( zhe ()三、 词语模仿秀。

淡淡 ______________ 亮晶晶 ___________ 说说笑笑 二 四、 连一连近义词, 唤醒 闪耀 ao ch )( ang j 在抄下来。

轻盈 朴实( 6000 多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曾在仙南、 西亭 72条;兀朝兵部侍郎戴敬本曾弃职隐居于此。

zh 小镇 j__b 哺育 交通 拔河 ao 介绍 轻快( 五、 根据意思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诚实朴素。

() 2 3、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 六、 照样子,仿写句子。

1、 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

仿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人群向前走。

不由自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

蹦蹦跳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课文内容填空。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镇的() 是安静的。

( ( )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

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桥洞中( 2、 我从这篇课文里知道江南水乡 是 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的。

【问题归纳】 自己在阅读中生成的问题是 : 闪烁 叫醒 淳朴 小组讨论归纳后生成的问题是:)( )(脚步轻快的样子。

4、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

河水清的透明, )钻出来,从河上( ____ 那里的交通工具是 的小镇的早晨!)漂过。

那里的早晨班级姓名指导教师:问题一: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小镇的早晨有什么特点?能找出具体的词语吗?看看这些词语所在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二: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小镇早晨的什么特点?从哪些词语句子可以看出来?并试着仿照第二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第四自然段,试着感情读出小镇早晨的特点。

问题三: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你是从哪里判断出来的?问题四、小镇江南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来赞美它。

自我评价: 组长评价: 老师评价: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和,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山多,山谷也多。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 b m l 印)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森林,越过小溪,赶到花谷里来聚会。

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台湾的蝴蝶谷里景色非常迷人。

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 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彩缤纷。

它们上下飞舞, 就像谁在空中撇下一把五颜六色的纸片,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成群的蝴蝶团团围住。

你看, 蝴蝶那翩翩起舞的样子,多么像在欢迎着前来参观的客人呀!1、 给短文加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根据短文填空。

① 、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你看,蝴蝶那翩翩起舞的样子,多么像在欢迎着句中“翩翩起舞”和“欢迎”原本都是写 __________________ 的动作,这里把蝴蝶当作③ 、因为祖国的宝岛台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说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因此,人们把这些山谷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用自己的话概括第 2、3自然段的段意。

【笔下生花】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不过,我们里也有好多美丽的地方,比如我们的校园,在早晨,它 也是很有特点的呦!请你仔细观察我们校园的早晨,以《校园的早晨》为题写一个小片段。

校园的早晨是的。

__的小草_, _的露珠_,姓名指导教师:班级【日积月累】小镇的确很美,在作者的介绍中,小镇显得更美了,读课文,划出文中优美的句子或段落, 试着将这些优美的句子或段落背诵下来。

【巩固提高】 选择正确的读音。

衣鱼(zh co ) 捕鱼(bu ) 衣着(Zhu o ) 捕鱼(bu ) 选词填空。

1、A、招呼(hu ) B 衣着(Zhu 0) 捕鱼(P U ) 招呼(h 功 招呼(hu )———清静 安静 寂静 ①、"请大家(③、放学了,校园里一片3、 照样子,看谁说的多。

例如:鲜嫩嫩的小白菜 水灵灵的 __________________ 金灿灿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的4、 造句。

① 、遥遥相对… ② 、目不暇接…5、 补充词语。

步()轻( 【快乐阅读】 幽静!”他大声喊道。

②、妈妈为图(),独自到乡下去了。

)。

④、林间小道在清晨是十分()的。

毛茸茸的 火辣辣的雾蒙蒙的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_____的)、各()各( )、不( )自( )不()接、来写。

鸟儿,仿佛在赞叹着校园早晨的美丽。

小花.自评: 组长评: 教师评:练习背诵:小镇的早晨是_______ 。

淡淡的霞光下,_河面___________________ 。

河水._,犹如________________ ,静静地 ______________ 0沿街的河边一一只紧挨着一只,好像 _______________ 。

两座拱形的石桥—在______ ,不时有一只小船_______________ ,从河上__________但船工______________ ,还在河上轻轻荡漾《小镇的早晨》教学反思:—,坐落。

船驶远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