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综合实验Z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

[键入文字]电子电工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多功能数字计时器设计院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专业:通信工程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09.9目录1.实验目的2.设计内容简介················3.设计要求····················4.设计电路原理图··············5.电路逻辑原理图及工作原理6.各单元电路原理及逻辑设计6.1秒信号发生器··················6.2计时电路······················6.3清零电路·······················6.4校分电路······················6.5报时电路·······················6.6起停原理及电路图···6.7总电路图7.电路安装及调试说明8.实验感想····················9.附录························9.1工具及器件清单················9.2各元件的引脚图及功能表········10.参考文献····················1.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电工电子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电工电子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工电子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焊接及电路组装等基本技能。
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2023年10月21日三、实习地点XX学院电工电子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学习各类电子元器件的名称、外形、符号及主要参数。
(2)掌握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元器件的方法。
(3)学会识别电子元器件的真伪。
2. 电烙铁焊接技能训练(1)了解电烙铁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习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如焊接平台、助焊剂、焊锡丝等。
(3)掌握焊接技巧,包括焊接温度、焊接时间、焊接顺序等。
(4)进行实际焊接操作,如焊接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3. 电路组装与调试(1)学习电路图的基本符号和原理。
(2)掌握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3)根据电路图组装电路,并调试各元件参数。
(4)测试电路性能,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五、实习过程及心得体会1. 实习过程(1)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各类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会了电烙铁的使用技巧,并成功焊接了多个电子元器件。
(3)在组装电路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逐步克服了困难,成功完成了电路组装。
(4)调试电路时,我们学会了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测量电路参数,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2. 心得体会(1)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2)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团队协作精神在本次实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我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4)实习让我对电工电子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实习总结本次电工电子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还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工电子行业。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电工电子实验报告实验题目:电阻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2. 熟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1. 电阻的测量方法:电阻是电流通过时的阻碍电流流动的物体,通常用欧姆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比值,可计算出电阻的大小。
电阻的测量方法一般有两种:串联法和并联法。
串联法: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在一起,再接到电源电路中。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将总电流按比例分配给每一个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并联法: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在一起,再接到电源电路中。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所有电阻上的电压相同,通过从已知电阻中流过的电流和已知电阻的阻值,可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2. 电阻的串并联:串联:电阻串联,指多个电阻一个接一个相连,顺序排列在一条电路中,电流依次流过每个电阻。
并联:电阻并联,指多个电阻两端接在一起,电阻之间没有相互连接,电流同时通过每个电阻。
三、实验仪器与器材:1. 万用表2. 视频演示3. 模拟电源4. 电阻箱5. 连线电缆四、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仪器与器材。
2. 打开电源,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流适中。
3. 将万用表拨至电阻档,选择合适的量程。
4. 进行串联法测量电阻的实验:(1)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使之适当;(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总电阻,记录测得的数值;(3)再将待测电阻与电阻箱的电阻相连,测量电阻的数值,记录测得的数值。
5. 进行并联法测量电阻的实验:(1)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使之适当;(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总电阻,记录测得的数值;(3)将待测电阻与电阻箱的电阻并联,测量电阻的数值,记录测得的数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串联法测量电阻的结果:(1)总电阻:10Ω(2)待测电阻:6Ω(3)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测量值为:4Ω2. 并联法测量电阻的结果:(1)总电阻:10Ω(2)已知电阻:6Ω(3)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测量值为:15Ω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掌握了串联法和并联法测量电阻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电工电子综合实践四川大学。.doc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实践课程报告实践课程电工电子综合实践校外学习中心伊春学习中心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层次专升本年级 08秋学生姓名陈威学号 2008091284932012年 08 月 06 日实验一L、C元件上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在正弦电压激励下,L、C元件上电流、电压的大小和相位关系,了解电路参数和频率对它们的影响。
2、学习用示波器测量电流、电压相位差的方法。
3、学习用数字相位计进行相位测量。
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分析电感L上电流、电压的数量关系。
(1)、L=2mH R=10Ωf=10KHz Us P-P=1.5V(理论计算:XL=125.6Ω,Z=126Ω, I RP-P=0.0119A ,U RP-P=0.119V,UL P-P=1.495V,阻抗角=85.45O)测出电感上电流与电压的波形如下图:(1)实测:f=10KHz ,Us P-P=1.5V 时,测得:U RP-P=0.13V,I RP-P=0.013A,U L P-P=1.5V,电感L上电流、电压的数量关系:其中:X L =2*3.14*10*1000*2*0.001=125Ω画出电感上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2)f=10KHz ,Us P-P=3V(理论计算:XL=125.6Ω,Z=126Ω, I RP-P=0.0238A U RP-P=0.238V,U L P-P=2.99V,阻抗角=85.45O)实测:实测:f=10KHz ,Us P-P=3V ,U RP-P=0.24V,I RP-P=0.024A,U L P-P=1.5V,电感L上电流、电压的数量关系:I LP-P=I RP-P=U RP-P/R=(0.24/10)=24mAU LP-P=I LP-P*X L=0.024*2*3.14*10*1000*2*0.001=3.0144VX L =2*3.14*10*1000*2*0.001=125.6Ω(3)f=20KHz ,Us P-P=3V(理论计算:X L=251.2Ω,Z=251.4Ω, I RP-P=0.0119A U RP-P=0.119V,U L P-P=2.99V,阻抗角=87.7O)实测:I RP-P=0.012A,U RP-P=0.12V,U L P-P=3.0V分析电感L上电流、电压的数量关系:I LP-P=I RP-P=U RP-P/R=(0.12/10)=12mAX L=2*3.14*20*1000*2*0.001=251.2Ω电感上的电压比电流超前:φ=(12.5/50)*360=90O信号频率对电感上电流、电压的影响:当信号频率提高时,感抗增大,电压增大,电流下降。
电工电子综合实践

电工电子综合实践
电工电子综合实践是电工电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实验,了解电工电子领域的实际应用和工作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实验,包括电子电路实验、电机控制实验、传感器应用实验等;另一部分是综合实验,主要包括PLC控制实验、自动化生产线模拟实验等。
在基础实验中,学生需要掌握电子电路和电机控制的基础知识,了解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应用,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测量仪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掌握各种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技巧,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综合实验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例如通过PLC控制实验,学生可以了解PLC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PLC编程和调试技巧,模拟工厂生产线实际操作,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们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以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地完成实验,并及时纠正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学生也需要在实验中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对仪器设备进行正确使用和保养,维护实验室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电工电子综合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工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际项目中的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总之,电工电子综合实践是电工电子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实践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工电子综合实践教学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L、C元件上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实验学习中心奥鹏商洛学习中心姓名景文波学号avH1081h8001实验内容:在正弦电压激励下研究L、C元件上电流,电压的大小和它们的相位关系,以及输入信号的频率对它们的影响,学习示波器、函数发生器以及数字相位仪的使用L 、C 元件上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实验一、实验目的:1、 验证、L 、C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与分电压之间的关系。
2、 学习使用万用表及交流电流表。
3、 作相量图。
二、实验仪器仪表:1、电阻箱 B ×7—12 1个2、电感线圈 1个3、电容箱(只用3μf 的电容) 1个4、交流电流表T 15—MA 1只5、FLUKE 45型双显示数字万用表 1只6. 计算机(奔腾以上微机,Windows 98/2000/xp ,安装Multisim 2001)1台 三、实验原理:1、在交流电路中,元件上的参数可用直读式仪表间接地测出,例如:对于电阻元件测出其电压U 及电流I ,故只能算出阻抗IUZ =,若要求出它的电阻及电感,还需测出其功率P ,因为R I P 2=,所以2I P R =;而22R Z L X L -==ω,此式中的Z 及R 由测出的U 、I 及P 计算得出。
2、 交流串联电路的总电压有效值不等于各部分电压有效值之和,而是矢量或复数和相加 。
本次实验,是用电阻器、电感线圈、电容器串联作实验的,因为是串联,所以流入各元件的电流是一致的。
在作矢量图时,以电流I 作为参考向量,因为电阻上电压与电流相位相同,电容上电压落后于电流900,电感上电压超前于电流900(线圈电阻忽略不计),这样各电压相加,则可作出矢量图。
有效值则为()22C L R U U U U -+=四、实验任务及步骤1、按图将各元件接成实验线路。
2、 老师检查后,将电容(为3μF )开关合上,再合上总开关,待灯 亮后,记下电流表的数值。
3、 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R U 、L U 、C U 分别记入表中。
电工电子综合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实践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我国电工电子技术的研发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设了电工电子综合实践课程。
本报告旨在通过电工电子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总结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实践内容1. 实践课程概述本次电工电子综合实践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电工基础:电路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电机与变压器等;(2)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3)综合实践:设计、制作、调试和测试各类电工电子装置。
2. 实践过程(1)电路分析:通过对电路的分析,掌握了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分析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2)电磁场与电磁波:了解了电磁场的基本概念、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以及电磁波在通信、导航、雷达等领域的应用。
(3)电机与变压器:学习了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特性,掌握了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4)模拟电子技术:掌握了放大器、滤波器、运算放大器等基本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5)数字电子技术:了解了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等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6)电力电子技术:学习了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了变频器、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与调试。
(7)综合实践: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了以下装置:1)交流电压表:利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显示电路,实现对交流电压的测量。
2)简易数字万用表:利用A/D转换器、微控制器和显示模块,实现对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测量。
3)PWM调光电路:利用PWM技术实现对LED灯的调光。
4)简易变频器: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交流电的变频。
三、实践成果1. 提升了电工电子理论知识水平,掌握了各类电工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2. 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电路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
3.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
电子行业电子电工综合实验

电子行业电子电工综合实验一、引言电子行业是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了诸多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
作为电子行业的学习者,我们需要通过综合实验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学习实际操作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电子行业电子电工综合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实验内容,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
二、实验目的电子电工综合实验的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电子电工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电子电工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2.学会进行电路的基本组装与调试;3.学习使用测试仪器对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4.培养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能力;5.学习编写实验报告的规范与要求。
三、实验内容电子电工综合实验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路组装与调试在实验中,学习者需要根据实验要求,组装电路板并进行调试。
通过这一过程,学习者可以加深对电子元器件的理解,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学会检查和修正电路连接错误。
2. 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中需要使用到各种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
学习者需要学会正确使用这些仪器,并掌握仪器的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
3. 电路测量和分析通过使用测试仪器,学习者可以对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
学习者需要学会正确选择测量仪器,并学会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 数据采集和处理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采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学习者需要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相应的图表,以便更好地表达实验结果。
5. 实验报告的编写学习者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写实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内容。
通过编写实验报告,学习者可以提高科学写作和表达能力。
四、实验要求为了保证实验的进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下是实验的基本要求:1.学习者需要预习实验课程相关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实验步骤;2.学习者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与实验的组装和调试工作;3.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耐心仔细地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4.学习者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写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II
——电子计时器电路设计
学院:电光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5年09月
一.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
1. 应用CD4511BCD码译码器﹑LED双字共阴显示器﹑300Ω限流电阻设计﹑安装调试四位BCD译码显示电路实现译码显示功能。
2. 应用NE555时基电路、3KΩ、1KΩ电阻、0·047UF电容和CD4040计
数分频器设计,安装,调试秒脉冲发生器电路(输出四种矩形波频率f1=1HZ f2=2HZ f3≈500Hz f4≈1000Hz)。
3. 应用CD4518BCD码计数器、门电路,设计、安装、实现00′00″---59′
59″时钟加法计数器电路。
4. 应用门电路,触发器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校分电路且实现校分时停秒
功能(校分时F2=2Hz)。
设计安装任意时刻清零电路。
5. 应用门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报时电路59′53″,59′55″,59′57″
低声报时(频率f3≈500Hz),59′59″高声报时(频率f4≈1000Hz)。
整点报时电路。
H=59′53″·f3+59′55″·f3+59′57″·f3+59′59″·f4
6.联接试验内容1.—5.各项功能电路,实现电子计时器整点计时﹑报时、
校分、清零电路功能。
(2)实验要求
设计正确、布局合理、排线整齐、功能齐全。
二.器件引脚图及功能表
1.C D4511
CD4511引脚图
CD4511 逻辑功能表2、共阴双字显示器
共阴双字显示器引脚图
共阴极双字屏逻辑功能表3、NE555
NE555引脚图
(引脚4 )
NE555功能表
4、CD4040
CD4040引脚图5、CD4518
CD4518引脚图
CD4518 功能表
6、74LS00
74LS00引脚图
74LS00功能表7、74LS20
74LS20引脚图
74LS20功能表8、74LS21
74LS21引脚图
74LS21功能表
9、74LS74
74LS74引脚图
74LS74功能表
三.电子计时电路器逻辑图(电子打印稿)
四.电子计时器电路引脚接线图
五.各单元原理图及设计过程
1.BCD码译码显示电路
BCD码译码显示电路使用CD4511及共阴双字显示器实现。
CD4511是一种8421BCD码向8段数码管各引脚码的译码器。
当在其四个输入端输入8421BCD码时,其7个输出端可直接输出供7段数码管使用的信号。
根据功能表可知,当0
BI
=LE
LT时,其7个输出端分别输
,1=
,1
=
出一定的信号。
只需将这些信号接入8段数码管相对应的引脚即可使其显示我们所需要的数字。
然而实际上我们需要在每个CD4511的输出端和数码管相应的输入端之间接入一个阻值为300Ω的吧保护电阻,以防电流过大使数码管烧毁.
显示逻辑电路
图中每个CD4511下侧四个输入端分别连接CD4518的4个输出端。
这样8段数码管就可以正常显示计数器所记载的数字编码了。
由于电路的显示部分不会出现小数,故4,9端(即上图<显示逻辑电路>中的H脚)数码管的小数点引脚悬空。
试灯步骤:将每个CD4511上侧9—15管脚链接共阴双字显示
器,下侧的3管脚接地,观察每个显示器是否显示出8,若不显示,观察七段中不显示的一段,找出对应的管脚和电阻进行调整。
2.脉冲发生器电路
脉冲发生电路为计时电路提供数据脉冲,本实验运用NE555器件构成一自激多谐振荡器。
将NE555 输出频率接入有CD4040所构成的分频电路中,其输出Q12=1H Z作为秒针的输入脉冲,Q11=2H Z作为校分电路的输入脉冲,Q3、Q2分别为报时电路的输入脉冲。
脉冲发生电路
3.六-十进制计数器电路(分位、秒位)
用CD4518和门电路实现六-十进制计数,有两种接入方式:(1)清零端输入1,EN=1且CP端输入时钟信号;(2)EN 端输入时钟信号且CP=0时计数器进行计数。
为了减少由于延时
而产生的误差,采用直接进位时钟由EN端输入的接入方式。
因为输出端Q D Q C Q B Q A (即下图<计时电路>中的DCBA)是从0000到1001的循环,所以当使用其作为分和秒的个位进行计数时不需对其进行反馈清零;而用其进行分和秒的十位计数时,由于CD4518是异步清零,需要在 Q C Q B =11时对其进行清零。
输入信号
清零信号
分计时器秒计时器
计时电路
4.整点报时电路
电路具有如下要求,蜂鸣器要能够在59分53秒、55秒、57秒发出低音(频率f3≈500Hz),而在59分59秒发出高音(频率f4≈1000Hz)。
根据要求,得到下表:
经化简,可得:
其中f3≈500Hz,f4≈1000Hz。
74LS21的输出端接蜂鸣器。
D
3Qd3Qa2Qc2Qa1Qa
报时电路
5.校分电路(防抖动)
运用74LS74芯片与门电路实现。
校分时,秒针停止计数,分针以2H Z的频率计数。
校分电路中输出端直接与分计时器的个位EN端相连接。
正常计时状态下,开关连接高电平,此时右边的Q 端输出高电平,总输出端的信号与秒的十位的进位信号相同。
当开关连接低电平时,Q端输出低电平,总输出端输出信号为2Hz的时钟信号;而秒计时器的个位CP端为1,状态保持不变,即秒计时器不工作。
防抖动电路:由于D触发器的输出端只在时钟的上升沿变化,而其他时刻保持上一次的电平不变,故可以在校分电路用其构成防抖动电路,避免不稳定信号造成的干扰。
校分电路
6.清零电路
清零电路的作用时当正常工作时,当分计时器或是秒计时器的十位到6,即QcQ B=11时,相应的分计时器或秒计时器的清零端Cr(包括十位和个位)都进行清零功能。
由于CD4518的清零端Cr 是高电平有效,所以开关接0(接地)时有清零作用,正常工作时接1(接高电平)。
清零电路
六.创新设计及总结
做完这个实验,想起了上学期做的数电和模电实验——相较而言之,之前的实验简直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上学期感觉很头疼的实验现在看起来十分的容易,最起码工程量没有那么大。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在上一学期数电知识和一些小实验的基础上才得以能够完成这次电子电工综合试验。
这次实验给我最大感受就是线路复杂,也许在进行实验前的设计电路时不觉得线路复杂,可是在连实物时才深刻地感受到线路的复杂。
虽然在实验前有提醒过自己要有细心,耐心,可是起初还好,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烦躁了。
由于布局不合理的原因,导致线路连接极其复杂,导致了一天的时间白白浪费。
所以说,布局是否合理对线路的连接及电路功能能否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次多功能数字计时器的设计,对于稍具规模的集成电路有了初步的了解。
而此次实验与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原来的实验只能算上“半成品”,而这次通过对这些“半成品”的组合,拼接而完成了一件具有实际功能的“成品”。
可以说,这次实验让我对“从理论到实践”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更透彻的意识到理论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这次实验还是可能会受到一些信号干扰,性能不是很稳定(所以对于蜂鸣器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难以区分),应该尽量保证环境无高频信号干扰,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保持周围无过大的噪声。
最后,感谢钟德荣老师在实验中提醒与指导,感谢舍友对我的帮助。
建议:
(1)希望老师在实验进行前对布局合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着重强调,因为布局合理会影响到整体的简洁性,进而会影响到线路搭建是否易出现差错;
(2)在实验前督促学生对器件的功能检验,否则后期即使线路搭建正确,也会出现问题,难以确定问题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