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中考新版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妩媚(wǔ mèi)B.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 xīn)C. 落英缤纷(fēn bīn)D.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B. 我喜欢在公园里散步,那里的花草树木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C. 通过这次旅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我国的大好河山。
D. 老师对这次考试成绩不满意,让我们好好反思一下。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畅游天下B. 惊心动魄C. 碧波荡漾D. 火树银花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比赛中,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 她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每天都是最早到办公室,最晚离开。
C.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迎难而上,最终取得了成功。
D. 他的演讲富有感染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启发。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他工作非常努力。
改句:他非常努力地工作。
B. 原句:同学们都去参加运动会了。
改句:参加运动会的人都去了。
C. 原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改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珍惜。
D. 原句: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好。
改句:他学习成绩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好。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们的小镇小镇,坐落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峦。
小镇不大,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小镇的街道两旁,青砖瓦房错落有致,古朴典雅。
石板路两旁种满了绿树,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斑驳陆离。
每当春风拂过,树叶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小镇的故事。
小镇的人们热情好客,彼此之间关系融洽。
中考语文试卷人教版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yuàn)诲人不倦(huì)胸无点墨(mò)B. 融会贯通(gòng)神采奕奕(yì)呕心沥血(yī)C. 鸡毛蒜皮(sūn)融会贯通(hù)雕梁画栋(dòng)D. 持之以恒(héng)胸无点墨(mò)融会贯通(gōng)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诲人不倦胸无点墨B. 融会贯通神采奕奕呕心沥血C. 鸡毛蒜皮融会贯通雕梁画栋D. 持之以恒胸无点墨融会贯通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B. 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这是由于他的刻苦努力。
C. 刻苦努力是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的原因。
D. 刻苦努力,这是他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的原因。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被誉为“班级的骄傲”。
B.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寓意深刻,让人百读不厌。
C. 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要虚度光阴。
D. 在这场比赛中,他勇往直前,最终获得了胜利。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 我们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二、阅读理解(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有欢笑也有泪水,有阳光也有风雨。
在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来阳光。
记得有一次,我参加了一场演讲比赛。
在比赛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当我站在舞台上,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心里就开始紧张起来。
人教版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共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1分)(2)崔颢《黄鹤楼》中既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表现缠绵的乡愁的两句诗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江上使人愁(2分)(3)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2分)(4)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1分)(5)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
(4分)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shēn suì(深邃)。
(2)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zhuī sù(追溯) 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3)生命是一种 zhuǎn shùn jí shì(转瞬即逝)的东西。
(4)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 yǎo wén jiáo zì(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3分)A.那些在黑暗中蹲伏的峰峦,和天空勾结成一体。
2023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升学考试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真题 参考答案

眉山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C(3分)【解析】A项,畸.形(jī)、惟妙惟肖.(xiào);B项,校.对(jiào)、契.合(qì);C项,粗糙(cāo)、称.职(chèn)。
2.D(3分)【解析】A项,震憾—震撼,人情事故—人情世故;B项,屏幛—屏障、家谕户晓——家喻户晓;C项,安祥—安详,不屑置辨—不屑置辩。
3.A(3分)【解析】B项,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此处属于褒贬不当。
C 项,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排,不合语境。
D项,不期而至:没有约定就到来,此处属于不合语境。
4.D(3分)【解析】“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动宾搭配不当,前后两个分句不合逻辑。
劳动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更是为了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
5.参考示例:①书法和文化联系紧密。
②笔法呈现线条美(或力量美、走势美)。
评分意见:每处2分,共4分。
6.参考示例:ChatGPT是采用自然语言理解和处理技术(1分),拥有大数据、强算力(1分),能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进行对话(1分)的认知智能系统(聊天机器人)(1分)。
评分意见:1点1分,共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7.A(3分)【解析】根据句意得知。
此句译文:先父小时候是个孤儿,喜欢做好事但不爱语文答案第1页(共4页)好读书。
晚年才开始作诗,能清楚其中的规律,反应敏捷立即完成,总共几十年就有写有几千篇。
8.C(3分)【解析】意义不同。
“众之所恶”中“恶”指讨厌,不喜欢。
9.B(3分)【解析】“无论到哪里也不乘坐马车,怕引起老人误会”错误。
根据文意得知,他住在乡下,出入不乘坐马车的原因是有比他年龄大的人在步行,自己乘坐马车显得不尊重老人。
10.(1)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交往,无论贵贱贫富都能与他快乐相处。
(第(1)句4分,关键词“薄:严格”“厚:宽厚”“交:交往”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2)等到同族人中有要事需要谋划(商议),他就常常尽心竭力,反反复复帮忙却不感到厌烦。
人教版语文中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恬静(tián jìng)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B. 潜伏(qián fú)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C. 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毛遂自荐(máo suì zì jiàn)D.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鸡犬升天(jī quǎn shēng ti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作文比赛。
B.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热爱集体,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C.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D. 我对他的建议表示赞同,并且会认真考虑并采纳。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天空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小明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A. 高兴欢乐B. 坚强坚定C. 慢慢悠悠D. 美丽丑陋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个苹果很大,像篮球一样。
B. 他跑得很快,像一阵风一样。
C.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人爱不释手。
D. 她的歌声很动听,让人陶醉。
6.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是:A. 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跌倒了。
B.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
C.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博物馆。
D.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然后开始做作业。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花儿在风中舞蹈。
B. 雨水滋润着大地。
C. 雪花飘飘洒洒。
D. 鸟儿在歌唱。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也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
B. 古代对人的称谓常常要用到敬辞和谦辞,“鄙”“愚”“笑纳”“阁下”都属于敬辞。
C. 科举考试,童生应岁试,录取人县学,称为“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
D. 边塞诗,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
【答案】 B【解析】【分析】B.说法有误,古代对人的称谓常常要用到敬辞和谦辞,“鄙”“愚”“笑纳”都属于谦辞,“阁下”属于敬辞。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
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
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 《雨的四季》一文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D.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
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颈联,五,六句叫颔联,七,八句叫尾联。
颈联、颔联一般要对仗。
【答案】 D【解析】【分析】ABC说法正确。
D:这句话把颔联和颈联搞反了,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 卷)(含参考答案)(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 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 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学校开展“革命精神代代传”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探访英雄城市一踏上重庆的土地,你定会感到无比震撼:巍峨yì立的大山如刚毅果敢的男子,蜿蜒流淌的江水似妩媚多情的女子,他们互相níng 望,彼此衬托,相得益彰。
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城,孕育了情感燥热,性格刚勇的重庆人。
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重庆建成了一座令人目眩神迷的魔幻之都。
他们血脉里的勇毅来自哪里?既来自地域文化的熏陶,又来自革命精神的浇灌。
①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吓不倒重庆人,他们挖掘了无数的防空洞来抵御;②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压不垮重庆人,红岩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瞻仰曾家岩50号,我们似乎看到了周恩来忙碌的身影;参观渣滓洞、白公馆,③我们似乎听到了革命先辈的殷殷嘱托……高山巍巍,江流有声。
④将在这里继续演绎英雄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yì田立蜿蜒( ) 妩媚 ( ) níng田望2.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3 分 )A. 相得益彰B. 孕育C. 燥热D. 目眩神迷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①B.②C.③D.④4.请从以下三个诗句中任选一句,进行引用或化用,写一段话来讴歌先烈。
示例仅供参考,句式不限。
(4分)示例:革命前路山重水复,你们以坚定的信念,穿越重重迷雾,终于迎来柳暗花明。
(化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备选诗句: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语文人教版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繁复杂真心实意B. 风和日丽背道而驰C. 惊心动魄轻歌曼舞D. 满载而归雕梁画栋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在全班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刻苦努力。
B. 这座城市的绿化工作做得非常好,到处绿树成荫,花香四溢。
C. 我们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D.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是个好天气,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B. 小明非常喜欢运动,比如: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等。
C. 她听了老师的建议,认真复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D.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科普等方面的书籍。
4.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同音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轰鸣鸣叫演讲演奏B. 稀疏稀释倾斜倾注C. 崇尚祝颂纯粹纯洁D. 舒适舒畅舒服舒坦5.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处处(chù chǔ)B. 游览(yóu yán)C. 倒映(dǎo yìng)D. 招呼(zhāo hū)6. 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优异,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B. 她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人百看不厌。
D. 他一直勤奋努力,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7. 下列句子中,句子结构完整、表达通顺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B. 我们要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C. 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他每天早上都起得很早。
D. 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8.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这个问题考虑得很周到,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
抄写下面诗句,要求正确、端正、清楚。
(3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
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1)目不(xiá)接(2)鳞次(zhì)比(3)如愿以(chánɡ) 3。
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宇,找出并加以改正。
(3分) 欲擒围纵 通霄达旦 川流不息 志高气扬 4。
下列句子均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
(4分) ⑴各地政府赦免农业税是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的原因之一。
⑵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活动,主动接轨上海,是我们战略重大的决策。
5.根据提示默写。
(6分)(共4题,任选3题作答。
) ⑴2005年4月26日,70岁的国民党主席连战率访问团开始其阔别60年来首次大陆之行,正如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句: “ ,”“ ”。
⑵古诗词中描写军旅生活的诗句很多,如《木兰诗》中的“ ,寒光照铁衣”,辛弃疾《破阵子》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⑶古往今来,面对如梭的岁月,我们的先辈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无奈;汉乐府民歌《长歌行》有“,老大徒伤悲”的感叹;岳飞有“莫等闲、,空悲切”的抒怀。
⑷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节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诗词的连续两句。
, 。
6。
根据画浪线句子进行仿写。
(4分) 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是 ;宽容是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是选涤狭隘自私的雨水,是。
7。
《嘉兴日报》 “视听阅读”版开设了一个新栏日“读书访谈录”,首期话题围绕“读名著”展开,将邀请诗人、作家为嘉宾。
假如你仵为中学生代表主持本次访谈,请你围绕这个话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
要求紧扣话题,表述简明扼要。
(4分) 8。
嘉兴南湖己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使南湖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红色品牌,是每个嘉兴人的愿望。
为此,电视台向市民征集金点子。
市民纷纷用发手机短信的形式,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
请你从发扬红色草命圣地光荣传统,或凸显历史名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角度,也写一条短信。
要求简明扼要,60字以内。
(3分)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阋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第9-20题。
(-) 一支军队,不可能只有元帅、将军,没有士兵;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只有科学家、专家,没有工人、农民。
把“士兵”同“元帅”分割开来而过分看重“元帅”是不合适的。
客迅先生在北京师大附中演讲天才问题时,曾经告诫学生们不要把眼睛只盯着元帅。
他说,法国拿破仑有一次过阿尔卑斯山,说自己比那山还要高。
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身后跟着许多兵,倘没有兵,拿破仑一过山就得当俘虏。
军队需要元帅,同时也需要士兵,而且需宴戍千戌万的士兵。
大家都去当元帅,都去发号施令,那谁去开枪开炮,谁去冲杀拼博? 何况,一心想当元帅的不上定就真能戌才,当好一个兵未必就不是人才,其实当元帅往往还要从当一个好兵开始。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饱读兵书,纸上谈兵,有时连他老子都不是对手。
他自恃聪敏,一心娶戍为未来的统帅,而他父亲则最担心他这一点。
后来,赵括果真做了40万大军的统帅,可是没神气几天就全军覆没,连他自己也死于乱军之中。
相反,赵奢有一次率颔部队击秦救韩,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
当时赵军5万,秦军20万,众寡悬殊。
一个叫许历的士兵冒死向赵奢建议: “元帅必厚共阵,以防冲突,不然必败。
”赵奢认为很对,立即采纳。
接着,许历又建议派一支部队去占颔一座山头,居高临下,攻击敌军。
赵奢一听,又是好计,不仅采纳,而且干脆命令许历率一万兵去抢占高地。
结果大败秦军,连敌军统帅也差点活捉过来。
班师回朝, “赵奢荐许历之才,以为国尉”。
许历这住好兵,不就是一个极好的将才吗?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把“士兵”同“元帅”分割开来而过分看重“元帅”是不合适的。
10.找出文中画线句子“他父亲则最担心他这一点”中的“这一点”具体指代的内容。
(2分) 11。
作者运用赵括、许历这两个例子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4分) 12。
你认为一个士兵要成为一个元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根据节选的语段写出你的看法。
(3分) (二)警惕啊,无声无息的土壤杀手 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地球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
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众的关注,而土壤污染看不见,而且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个月、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会显现出来。
土壤污染物不像大气或水污柒物那样,可以立接进入人体,危及健康,而是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
因为土壤里的污柒物是通过食物链,主要通过粮食、蔬菜、水果、奶、蛋、肉等进入人体的,所以有的地方往往不重视对土壤污染的整冶。
然而,土壤污染比其它污染的危害时间更长,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像在犬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通过长期积累以后,其影响往往是区域性的,而且重金属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受其污染的土壤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体废物不断向土壤哀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飘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
农业生产所用的不合格的畜禽粪便肥抖、化肥、农药,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
此外,战争之后的炸药、重金属等化学残留物,也对战区的土壤造成严重伤害。
陈同斌研究员指出,世界上90%的污染物最终滞留在土壤内。
目前我国估计有1000多万公顷耕地受到污染,居然占仝部可利月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其中矿区污染土地达2饨万公顷,石油污染土地约500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土地约5万公顷。
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因土壤污柒而造成的各种农业经济损失合计约200亿元。
土壤污染已经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陈同斌研究员前后用了3年多时间对北京市全市的土壤和蔬菜进行 了大规模的取样分析和研究,发巩土壤污染问题巳经比较严重,并且巳经影响到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
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各种疾病。
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选自《白然与人》,有改动) 13.土壤污染跟其他污染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3分) 14.土壤污染物有多种,下面列举丁两种,诘你从文中找出其它几种,仿照示例表述。
(3分) 示例:(l)播撒在农作物上的不合格粪便、化肥、农药 (2)残留在土壤中的炸药、重金属等化学物质 15,第3自然段多处引用数据,你认为有什么作用?(3分) 16.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对土壤污染问题一定有丁新的认识'诘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忠考,键一条防止土壤污 染陶建议或拟一条警示性的标语。
(3分) (三)难忘的一躬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课老师孙老师臼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
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
对找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
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
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笫三节课是语文辅导课。
上课钤打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
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补上去。
”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放学的钤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
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老师一定会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
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领孩子,但没有同学走: “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长过来了。
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
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
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
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
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
然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我们直接上课。
”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准备的课程,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大家的支持。
我还有点事,有什么不明白,明天继续。
” 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 “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
” 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休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
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 同学们泣不成声。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衡量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成为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责的财富…… (选自《中国教师报》,作者张彩虹有改动) 17.文中的孙老师“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8.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探究句后问题。
(任选一题)(3分) (l)“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将孙老师比作“活教材”好在哪里? (2)“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将句子中的“印”换成“留”好不好?为什么?| 19.文章倒数第三段补充交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为什么?(3分) 20如果你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一个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
(4分)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1-25题。
【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
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
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
然审视殊无所见。
大疑。
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
久之,蛇竟死。
视頞上革肉,巳破裂云。
(蒲松龄《螳螂捕蛇》)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币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物性相制》) 【注释】①飚下:带着一股风跳下。
②踞:趴。
③盬(ɡǔ):吃。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5分) (1)闻崖上有声甚厉⑵渐近临之 (3)久之,蛇竟死⑷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5)蜘蛛乃酯其脑果腹而去 2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