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1)

如果你遇到了我的妈妈,请尽快联系我!
小蝌蚪
读完课文,你知道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吗?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 活地游来游去。
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词语?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 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 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后腿。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前腿。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 了。
4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于是主动 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活动一:化身探秘员,认识小蝌蚪
猜一猜
一位游泳家, 说话呱呱呱, 小时有尾没有脚, 大时有脚没尾巴。 (打一动物)
1.情境创设,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再教小鲤鱼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iào
jiāo
教( )书育人是教( )师的神圣职责。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池———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游, 去找妈妈。他们看见鲤鱼———在———小 鲤鱼———食,就———上去打听妈妈,知 道妈妈四条腿,———嘴巴。 接着,他们遇见一直———,知道妈妈头顶 上有———大眼睛。 最后,他们在荷叶上找到了妈妈。 原来,下课都的妈妈是青蛙。
一看结构 二看占格 三看关键笔画
谢谢观赏
活动二 聚焦变化 感受乐趣
自读要求:
1.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小蝌蚪的样子。 2.读第四自然段,用﹏﹏画出青蛙的样子。
寻人启事
大家好!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和自己的妈妈一 起欢快地玩耍时,我多羡慕呀!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第一课时

小蝌蚪找妈妈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教具准备:生字词小黑板、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四、教学地点:多媒体综合电教室五、教学课时:三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
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
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4、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新词。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考虑的才能,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别人合作学习的才能,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挑选问题的才能。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老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学生来认字。
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
〔如:找人、找东西、找费事等〕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小蝌蚪找妈妈》。
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假如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展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二〕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进展学习,小组长带着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
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稳固记忆。
3、老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
不认识可以询问别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响灵敏。
5、练习书写: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
〔书上田格中的字〕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老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蝌蚪、妈妈”等词语;(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演示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尊敬父母、感恩他人的情感;(3)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读和理解生字词;(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课文情节的理解和想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生字词卡片等;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实物等;3. 教学资源:课文原文、相关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蝌蚪的了解;(3)引入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节奏;(2)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并自行查阅字典;(3)讨论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理解;(2)通过动画视频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形象理解;(3)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小蝌蚪为什么会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找到妈妈的?(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小蝌蚪和妈妈,进行情景剧表演;(3)分享感受:学生谈谈对小蝌蚪找妈妈过程的理解和感受。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3)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了解其他动物的成长过程。
五、课后评价1.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能力;3. 学生在互动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4. 学生对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5. 学生对尊敬父母、感恩他人情感的培养。
《小蝌蚪找妈妈》PPT课件(第1课时)

宝盖头写宽,首笔点 在竖中线上,中间部分写 窄,下面部分是“见”, 撇和竖弯钩要写舒展,略 宽于宝盖头。
dǐng
顶yan
左窄右宽,右低左 高,“丁”的横和竖钩 都不要写长,“页”的 竖在竖中线上。
读一读,指一指。 大声读给小伙伴听,一边指一边读。 脑袋 头顶 眼睛 宽嘴巴 肚皮
读的时候要指准部位哦!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1 小蝌蚪找妈妈
第1课时
任务: 游哇游找妈妈
我是池塘里的小蝌蚪, 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
整理装备 是谁,也不知道她在哪里。 准备出发 我多想和大家一样 ,能与
妈妈一起生活啊!大 家 能 帮帮我吗?
装备 字词旅行包
词语我会认
táng nǎo dài huī wa jiāo
池塘 脑 袋 灰色 哇 教
bǔ yíng
ā yí guī
捕食 迎上去 阿姨 乌龟
dǐ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ī
gǔ
顶上 披着 鼓着
多音字我会读
教书
教写 jiāo 教
jiào 教师
教练
姐姐大学毕业后,在一所小学教书。 清晨,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邀请小伙伴一起开火车读,看看哪列
小火车开得最快、最稳。
读轻声
shǔ
脑袋 口袋 袋子 袋鼠
jiē
装备 课文地图
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小蝌蚪寻找妈妈的路上 都遇见了谁?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产生了几次变化?
遇到了 产生变化 四次变化
恭喜你,装备 整理完毕!
欢迎 迎接 迎风 迎面
水塘 池塘 鱼塘 荷塘
生字我会写
点击生字观看生字视频
找两 哪宽 顶
眼睛肚皮跳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0篇)

6、你能用上先再之后最终来介绍一下吗?
(让学生在反复读文中搞清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身体变化,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介绍,既训练了语言,又解决了文章的重点问题,一箭双雕,扎实而有效地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五)、拓展学习(作业)
1、课后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四)、图文结合,读中感悟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找出与插图对应的自然段,选择自我喜欢的部分练习读课文。
3、自由读全文,想一想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给学生自主选择读资料的权力,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能促进学生更好的读书。)
4、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趣味的事,并且身体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大声地读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小蝌蚪的身体变化的句子。
(三)、检查自学情景,教学生字词
1、学生读课文。
2、教师范读。
3、再次读文,自查朗读情景。
4、出示词语,检查识字情景。(见课件)
(1)你会读哪个词语就大声的读出来。
(2)谁愿意当小教师你认识的字词教给同学们?
5、识记生字。
学生说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识记。教师可适时引导用实物或动作来识记。
灰: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导学生说出自我见到的灰色的东西。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0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0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尝试借助拼音自主认读本课24个生字,并能够联系已有词语积累尝试组词。
3、积累描述青蛙妈妈的短句。
4、概述小蝌蚪找妈妈经过:小蝌蚪的变化、先后遇到谁。
2018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先长出__两_条__后__腿___ 然后长出_两__条__前__腿__ 接着尾巴__变_短__了__
41
练一练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后腿 ),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前腿 ), 再过几天,( 尾巴 )变短了, 渐渐地,( 尾巴 )已经不见了。 小蝌蚪长成了( 青蛙 )。
这是课后第2题哦!
书写指导:口写得小些, 撇要写得舒展。
20
我会写
宽嘴巴
kuān
宽
结构:上下
音序:K 部首:宀
组词:宽阔 宽敞 造句: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书写指导:第二笔是点, 第三笔是横折钩。
21
我会写
dǐng
头顶 顶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页
组词:顶住 山顶 造句:一只灰鸟从她们的 头顶上飞过。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 一笔横写得短些,最后一 笔是点。
鲤鱼阿姨 一只乌龟
38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 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 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 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从这段对话中你能体会到小青蛙的什么心情?
“游过去、叫着”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到妈妈 后的愉快心情。“笑着说”突出了青蛙妈妈对小 蝌蚪的喜爱之情。
跳上来 跳
结构:左右 音序:T 部首:足
组词:一跳 跳高 造句:他轻轻一跳,就跳 到了河对岸。
书写指导:左边的足把撇 换成竖,捺换成提,右边 第一笔是竖撇。
27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我们从小要学会独立 生活,遇事要主动探索。
28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标出。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1《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八、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掌握了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相关的生字词和句型。
- 青蛙的生长过程包括卵、蝌蚪、小青蛙和成年青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 句型检测:教师说出一个场景,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回答,如“小青蛙遇到了小鱼,它会怎么说?”
- 故事复述:请几位学生简要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 实践应用:分组让学生绘制小蝌蚪找妈妈的连环画,检测学生对青蛙生长过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课堂问答:教师提出关于青蛙生长过程的问题,学生举手回答,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疑问,及时解答。
-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体验课文情境。
提问与讨论:学生勇于提问,参与小组讨论。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和句型。
实践活动法: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九.课后作业
- 作业一:绘制小蝌蚪找妈妈的连环画,用图画展示青蛙的生长过程,并在旁边标注每个阶段的名称。
- 作业二:用“蝌蚪、青蛙、妈妈、游、问、找”等词汇造句,每个词造一个句子,展示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 作业三:仿照课文中的句型,编写一段小蝌蚪找妈妈的小对话,如“小蝌蚪遇到了小鸭子,它会怎么说?”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二年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基础,结合讨论、情境模拟和游戏互动等方式。通过讲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利用讨论促进学生思考,通过情境模拟和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首谜语想让你们猜一猜!(课件出示第一首:绿衣裳,白肚皮,鼓着大眼睛,白天呱呱叫,夜里忙捉虫)这是什么?
生:青蛙!
师:还有一首,再猜一猜!(课件出示另一首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猜猜是什么?生:小蝌蚪!
(课件出示青蛙、蝌蚪图)
师: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指名回答)
生: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长大了就成了青蛙
师:可他们长相相差的太大了,小蝌蚪怎么找自己的妈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师正音)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开151页,今天的课文前面的都不一样,那就是没有了拼音宝宝的帮助,咱们怎么把生字读准呢?(指名回答)
生:可以查字典/可以看后面的生字表/可以看图猜一猜(这
是个不错的办法!)
师:请同学们赶快读读课文,看看小蝌蚪是怎么找**的,注意把字音读准。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
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用笔圈出生字宝宝,和他们认识认识,多叫它们几声!(生划出生字自学)
师:请看大屏幕,生字宝宝和它们的朋友们手拉手出来了!(课件出示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一教大家,你会读哪一个就教哪一个,其他的小朋友当当啄木鸟,读的对你们就点点头,并跟着读一遍;读错了就摆摆手,再一起教一教,好吗?(指名读,正音)
师:这么多同学都想当小老师啊,那我们就一起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叫它们两声!(生齐读)
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再考考大家!看,生字宝宝单独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
生:认识!
师:好!同桌俩赶快互相检查检查!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和我们的生字交上朋友了,我们一起再和它们打打招呼吧!(生齐读生字)
师:同学们这么聪明,小蝌蚪也想和你们交朋友,可小蝌蚪说了,要读准它带来的生字宝宝才行哦!(小蝌蚪游啊游,它想和你交朋友……师出示蝌蚪型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再齐
读)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图一和第一自然段)小蝌蚪和同学们交上朋友可开心了,大家看,它们长什么样?自己找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划上波浪线,再读一读。
师:谁来读给我们大家听一听!(指名读)
生: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师:他找的对吗?
生:对!
师:这些小蝌蚪可爱吗?(生:可爱!)可爱在哪儿?
生:圆圆的脑袋很可爱/长长的尾巴很可爱……
师:小蝌蚪这么可爱,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
师:这只小蝌蚪好像不怎么快活哦!/真是一只可爱、快活的小蝌蚪!
师:谁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介绍介绍小蝌蚪,可以加上动作。
(点一名学生回答)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图二)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瞧!看看小蝌蚪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长出了两条后腿。
师:这时,它们看见了谁呢?
生: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
师:小蝌蚪这时会想些什么呢?(指名回答,师点评)师:真是一只可爱的小蝌蚪!来!就请你扮演小蝌蚪,请你来当一当鲤鱼妈妈。
(两名学生与老师合作读)
师:你们觉得谁读的好?为什么?(师生评一评,小蝌蚪关切、着急的语气;鲤鱼妈妈热情、亲切的语气)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小蝌蚪和鲤鱼**的话,比一比看谁读得好!老师请他带上头饰演一演。
(生赛读)
(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通过表演理解“迎上去”的意思) 师:小蝌蚪们听了你们听了鲤鱼**的话,它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生:它知道了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小蝌蚪知道了**的样子,它游啊游,过了几天,又有了什么变化?
生:长出两条前腿。
师:它们看见了谁?
生:摆动着四条腿的乌龟。
师:它们可能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谁来把课文中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
生:它们看见一只……妈妈!(师指导读好着急的语气)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小蝌蚪很着急,你们听出来
了吗?从哪听出来的?
生:妈妈!/追上去(师指导学生通过动作理解“追上去”。
)师:看到如此可爱的小蝌蚪,乌龟会怎样说呢?(指名读,师指导读好乌龟热情慈祥的语气)
师:请女生演小蝌蚪,男生演乌龟,比一比谁读的好!(男女生分角色读)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师:小蝌蚪没有找到妈妈,它们又游啊游,过了几天,大家瞧!(课件出示图四)它们的尾巴变短了,它们游到了荷花旁边,终于它们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这一回可要仔细看看,可别再认错了,小蝌蚪们,瞧!这是你们的妈妈吗?
生:是!
师:妈妈长什么样子?(课件示第四自然段)
生:披着碧绿的衣裳……(齐读)
师:我们再加上动作演一演这只大青蛙!(师生做动作表演)师:(课件出示图五)小蝌蚪终于找到妈妈了,可高兴了,它们游过去……接下来你们演小蝌蚪,老师演青蛙妈妈,好吗?准备好!(师生分角色表演读)
师:小蝌蚪找到妈妈了,怎么不高兴啊!我们再来表演一遍!真是一群活蹦乱跳的小青蛙!
四、小结
师:小蝌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妈妈了,它们可开心了,
只要像小蝌蚪一样坚持不懈,相信,你们也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