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检测卷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详解一、选择题1. 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 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 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 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 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答案】AC【解析】【详解】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时,学生的形状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A正确;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时,学生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时,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C正确;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要看姿态,不能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AC。

2. 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 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B. 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C. 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D. 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答案】B【解析】【详解】AB. 下午2点上课,2点是指时刻,故B正确,A错误;C. 45分钟是指上课所经历的时间,故C错误;D. 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指时刻,故D错误.3. 在印度洋海啸救灾中,从水平匀速航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救灾物资,地面上的人员以地面作为参考系,观察被投下的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是竖直下落,其位移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B. 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小于路程C. 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D. 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答案】B【解析】【详解】以地面作为参考系,物体做的是平抛运动,运动的轨迹是曲线,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所以从飞机上投下来的物体路程大小等于曲线的长度,所以位移大小小于路程,B正确.4.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C. 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D. 位移描述直线运动,是矢量;路程描述曲线运动,是标量【答案】C【解析】【详解】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为矢量;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为标量;路程大于等于位移大小,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C 正确.5.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内平均速度B. 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位移内的平均速度C.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有关D. 讲平均速度,只要讲清在哪个时刻或哪个位置就可以了【答案】AB【解析】【详解】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或者是在某一段路程的速度,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内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AB正确D错误;匀速直线运动,任何时间和位移的平均速度都一样,C错误.【点睛】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或者是在某一段路程的速度,与时间段或一段距离相对应;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个位置或某一个时刻的速度,与时间点或某一个位置相对应.6. 某列火车在一段长为30 km的直线路段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 km/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列火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0.5 hB. 这列火车一定以60 km/h的速度在这段路程中运行C. 这列火车如果行驶60 km,那么它一定要用1 hD. 60 km/h是火车在这段路程中的最高速度【答案】A【解析】【详解】A.在30km内的平均速度为60km/h,则通过这段铁轨需要时间=0.5h,故A正确;B.60km/h表示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在这段位移内的某一位置,速度可能比60km/h大,也有可能比60km/h小,故B错误;C.若在60km内平均速度为60km/h,则需要1h;但30km后的平均速度不一定为60km/h,故C错误;D.60km/h是火车在这一路段中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7. 你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笔,当你的合作伙伴沿直线运动拉动一条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向前移动时,每隔1 s用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点,这就做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如果在纸带上打下了10个点,在打下这些点的过程中,纸带的运动时间是()A. 1 sB. 9 sC. 10 sD. 11 s【答案】B【解析】【详解】每隔1s用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点,如果在纸带上打下了10个点,也就有9个时间间隔.所以纸带的运动时间是9 s.故选B.8.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B. 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C. 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 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答案】BC【解析】【详解】AB.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相等,点迹密集的地方,相邻计时点的距离小,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故A错误,B正确;CD.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相等,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故C正确,D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总结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总结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物理·必修1(人教版)章末总结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1.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1)时刻指某一瞬时,时间轴上的任一点均表示时刻.时刻对应的是位置、速度等状态量.(2)时间间隔表示时间段,在时间轴上用两点间的线段表示.时间间隔对应的是位移、路程等过程量.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位移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置变化,可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确定位移时,不需考虑物体运动的实际路径,只需确定初、末位置即可.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确定路程时,需要考虑物体运动的实际路径.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3.速度和速率的区别与联系.4.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的比较.(1)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速度的变化量是指速度改变的多少,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2)速度的变化量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变化的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变化的大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多少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3)加速度与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的关系,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以很大,很小,也可以为零;速度的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4)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取决于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解析: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的大小是速度变化量Δv和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并不只由Δv来决定,故选项B错误;加速度增大说明速度变化加快,速度可能增大加快,也可能减小加快,故选项A、C错误;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为零说明速度不变,但此时速度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故选项D正确.答案:D如图甲所示,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若测得OA=OC=7 cm,AB=3 cm,则自0时刻开始:(1)0.2 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方向向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2)0.6 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方向向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3)0.8 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4)1.0 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方向向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解析:(1)0.2 s内小球由O到A,位移大小7 cm,方向向右,路程7 cm;(2)0.6 s内,小球由O→A→B→A,位移由O指向A,大小为7 cm,方向向右,路程为7 cm+3 cm+3 cm=13 cm;(3)0.8 s内,小球由O→A→B→A→O,位移是0,路程7 cm+3 cm +3 cm+7 cm=20 cm;(4)1.0 s内小球由O→A→B→A→O→C ,位移由O指向C,大小是7 cm,方向向左,路程7 cm+3 cm+3 cm+7 cm+7 cm=27 cm.答案:(1)7 cm右7 cm(2)7 cm右13 cm(3)020 cm(4)7 cm左27 cm对加速度的理解1.加速度.(1)加速度是一个物理概念,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并不是速度增加.最先引入加速度概念的人是伽利略.(2)加速度的方向,可利用画矢量图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印象,突出a与Δv的方向关系,如图所示.求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一般先选一个正方向,用正负号来表示方向,可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3)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质点运动时,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可能变化,为了反映其变化的快慢和方向,有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两种描述.高中阶段未做展开处理,在今后的学习中可慢慢体会,对于匀变速运动(a恒定),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是相同的,对于变加速运动(如曲线运动,变加速直线运动),二者是不同的.一个表示一段时间内的效果,一个表示某一瞬时的情况.2.运动情况的判断:阿祥学习有关直线运动的物理概念后,找到小明、小强、小梅和小雪来到校园开展了“讨论与交流”活动,他们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位移为零,则其运动速率也一定为零D.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就是瞬时速率解析:加速度的定义是:物体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一致的,只要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速度变化得多不表示加速度大,所以A 错、B 对;如物体做圆周运动,当其回到出发点后其位移为零,但在其运动时间内速率和速度都不为零,则C 错;瞬时速率和瞬时速度大小相等,但速度是矢量有方向,速率是标量则无方向,则D 错.答案:B求出下列各种条件下加速度的大小:(1)子弹击中靶子时,在0.1 s 内速度从200 m/s 降到0;(2)火车出站时,可以在20 s 内使速度从10 m/s 增大到20 m/s.(3)以2 m/s 的速度做直线运动的足球,被运动员飞起一脚踢出,速度受为4 m/s 反向飞出,脚和球接触时间是0.2 s.解析: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 =Δv Δt得: (1)a 1=0-2000.1m/s 2=-2 000 m/s 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即与子弹运动方向相反.(2)a 2=20-1020m/s 2=0.5 m/s 2,正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以足球的初速度方向为主方向,a 3=-4-20.2m/s 2=-30 m/s 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答案:(1)2 000 m/s 2 (2)0.5 m/s 2 (3)30 m/s 2。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经典习题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经典习题

运动的描述章末训练题一、选择题:(1至13题为单选,14至17题为多选)1.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A.11 m/s2B.5.0 m/s2C.1.4 m/s2D.0.6 m/s22.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A.10-33若v1<v2,AC.只要v4() ABCD5AC6AB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7、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8、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甲>乙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9、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为10.4 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4 m/s????????B.10.3 m/s????????C.10.2 m/s????????D.10m/s10、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D.小球第3s11确的是(???)ABCD12ABCD13AC14、2009年1AC.“15A.A质点以B.B质点先以相反方向的速度匀速运动C.B质点最初3s内的位移是10 mD.B质点最初3s内的路程是10 m16.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第29届奥运会上我国某运动员正在进行10 m跳台跳水比赛,若只研究运动员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小,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大B.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C.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D.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17.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达到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路程不同二、填空题18、有一只小老鼠离开洞穴沿直线前进,它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当它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1的甲处时速度为v1,则老鼠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2的乙处时速度v2=____________19、某一施工队执行爆破任务,已知导火索的火焰顺着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 cm/s,为了使点火人在导火索火焰烧到爆炸物以前20平均加速度为20 m21为cm,点O打一个点。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章末测评(A、B)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章末测评(A、B)

第一章测评(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第1~5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6~8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一架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机悬停在钻井平台的上空,救生员抱着伤病员通过缆绳正在上升。

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A.伤病员B.直升机C.钻井平台D.直升机驾驶员答案:A解析: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处于静止状态的是救生员抱着的伤病员,直升机、钻井平台、直升机的驾驶员都相对于救生员向下运动。

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2.一架无人机在某次测试中往返飞行了850 km,用时72 min,这两个数据分别指()A.位移值、时间B.路程、时间C.位移值、时刻D.路程、时刻答案:B解析:无人机在某次测试中往返飞行了850km,位移是0,850km是指路程;用时72min,是指从开始到回来所用的时间。

3.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 ,当Δt极短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下列物理方法中的()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微元法D.极限法答案:D解析:在时间间隔Δt较小的情况下,平均速度能比较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Δt越小,描述越精确,这里利用的是极限法。

4.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大桥全长55 km,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通车后,从香港到珠海驱车仅需30 min,该大桥通行速度最高为100 km/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是指时刻B.30 min是指时刻C.55 km是指位移大小D.100 km/h是指平均速度答案:A解析: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是时刻,30min是时间间隔,A正确,B错误。

55km是路程,C错误。

100km/h是车辆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指瞬时速度,不是平均速度,D错误。

5.甲、乙两位同学在放学时,从学校所在地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回家,先到乙同学家,休息一会儿,甲同学继续骑车前行,在70 min时到家,甲同学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前20 min内甲同学做加速运动B.甲同学在乙同学家停留了30 minC.甲、乙两同学家相距3.6 kmD.甲从离开学校至到家的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 m/s答案:A解析:前20min,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含答案)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物理复习1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指的是时刻B、转动的物体其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故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当做质点C、停泊在港湾中随风摇摆的小船能被视为质点D、当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2、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而且每一时刻的加速度也为0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3、下列事例中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B、某高速公路上限速为11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C、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约为2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D、子弹以900km/h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4、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word 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A 甲乙 Oy x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段是( )A.0<t<2sB.2s<t<4sC.4s<t<6sD.6s<t<8s6、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讯设备,在荧屏上观察到两个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

两小分队同时由O 点出发,最后同时捕“狐”于A 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分队行军路程S 甲>S 乙B 、小分队平均速度V 甲>V 乙C 、小分队的平均速率相等D 、图像表示的是x —t 图像word 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7、在如图所示的v —t 图中,A 、B 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 、B 两图A B12-1 1 2 3 4 v/(m/s)t/s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1s 时,B 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 、t=2s 时,A 、B 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C 、前1S 内A 的速度比B 大D 、在t=4s 时,A 、B 相遇8、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不可能是( )A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 、位移逐渐增大,加速度为零时,位移最大D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9.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B .2/)(21v v +C .)/()(2121v v v v +-D .)/(22121v v v v +10.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李讲的故事情节,描绘出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不同地点出发的B .兔子和乌龟在比赛中有两次相遇C .乌龟在比赛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比赛结果是兔子首先通过预定位移s m 到达终点二、填空题11、在时间轴上画出第2 S 末,第3 S 初,5 S 内,第4 S 内,并说明他们表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周考试卷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 )A.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剧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指的是时刻B.转动的物体其上各点的运动状况不同,故转动的物体肯定不能当做质点C.停岸在港湾中随风摇摆的小船不能被视为质点D.当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2、放射到地球上空的人造地球通讯卫星,定点后总是在地球赤道上某一位置的上空,关于人造地球通讯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A.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考系,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考系,卫星是运动的C.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考系,卫星是运动的D.以太阳为参考系,卫星是静止的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肯定是静止的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肯定是静止的C.指挥部通过卫星搜寻小分队深化敌方阵地的详细位置涉及的是位移D.高速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 涉及的是位移4、下列事例中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B.某高速马路上限速为11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C.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约为2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D.子弹以900km/h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5、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A.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速度变更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6.一架超音速战斗机以2.5马赫的速度(音速的2.5倍)沿直线从空中拂过,下边的人们都看呆了,一会儿众说纷纭,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bc )A.这架飞机的加速度真大 B.这架飞机飞得真快C.这架飞机的加速度不大 D.这架飞机的速度变更真大7、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讯设备,在荧屏上视察到两个小分队的详细行军路途如图所示。

步步高必修一物理第一章章末检测卷

步步高必修一物理第一章章末检测卷

章末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A.水B.桥C.人D.地面答案 A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D.路程、时间、位移答案 C解析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时间、路程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正确.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一定等于位移大小C.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不可能相等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则它通过的位移不可能为零答案 A解析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A对.物体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大小,B错.物体从一位置沿不同路径到达另一位置时,路程可能不等而位移相等,C 错.物体运动了一段路程后又回到了出发点,则位移为零,D错.4.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图1A.甲是指位移,乙是指平均速度B .甲是指路程,乙是指平均速度C .甲是指位移,乙是指瞬时速度D .甲是指路程,乙是指瞬时速度答案 D解析 告示牌甲上面的数字是车辆沿公路行驶到达告示牌上指定的地点时通过的路程,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120”表示该公路限制速度为120 km/h ,表明车辆在行驶时的瞬时速度不能高于该速度,选项D 正确.5.如图2所示,小球以v 1=3 m /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t =0.01s 后以v 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A .100 m/s 2,方向向右 图2B .100 m/s 2,方向向左C .500 m/s 2,方向向左D .500 m/s 2,方向向右答案 C解析 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Δv Δt 得:a =-2-30.01m /s 2=-500 m/s 2,负号表明加速度方向与v 1的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6.如图3所示是三个质点A 、B 、C 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N 到M 的过程中,A 的平均速率最大B .三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率相同 图3C .三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不相同D .到达M 点时A 的瞬时速率最大答案 A解析 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从N 到M ,三个质点所用时间相同,A 的路程最大,故A 的平均速率最大,A 对,B 错.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三质点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同,故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C 错.根据该题所给条件,不能比较在M 点时三个质点的瞬时速率大小关系,D 错.7.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23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 /2,后13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v ,则物体在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 .3v /4B .3v /2C .vD .2v /3答案 C解析 前23t 时间内的位移x 1=v2·2t 3=13v t ,后13t 时间内的位移x 2=2v ·13t =23v t ,所以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13v t +23v t t=v ,故C 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5 s 末时,指的是时刻B .物体在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4 s 末到5 s 末这1 s 的时间C .物体在第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4 s 末到5 s 末这1 s 的时间D .第4 s 末就是第5 s 初,指的是时刻答案 ACD解析 5 s 时指的是5 s 末这一时刻,5 s 内指的是前5 s 这一段时间,第5 s 内指的是4 s 末到5 s 末这1 s 的时间,前1 s 末和后1 s 初是同一时刻,故第4 s 末和第5 s 初是同一时刻.故本题选A 、C 、D.9.如图4所示为A 、B 两质点的v -t 图象.对于A 、B 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A 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B 与A 的运动方向相反B .质点A 和B 的速度并不相同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A 、B 的位移相同 图4D .不管质点A 、B 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答案 AB解析 由v -t 图象知,A 、B 两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 、B 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A 、B 两质点的位移等大、反向,C 错误;由于A 、B 两质点的出发点无法确定,故A 、B 两质点间的距离可能越来越大(如图甲),也可能先变小再变大(如图乙),D 错误.10.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5所示,则( )A .在前3 s 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B .在1 s ~3 s 内质点做加速度a =-2 m/s 2的变速直线运动C .在2 s ~3 s 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与1 s ~2 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图5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答案 BC解析 由图象可知,质点在第1 s 内做速度v 0=2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A 错误;在1 s ~3 s 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2-22m /s 2=-2 m/s 2,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v 0的方向相反,故B 正确;在2 s ~3 s 内,速度为负值,说明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但加速度与1 s ~2 s 内的完全相同,因为图线的斜率没有发生变化,故C 正确.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11.(6分)如图6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 时,每隔________s 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图6A .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立即关闭电源B .将电火花计时器电源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C .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电火花计时器D .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答案 交流 0.02 CBDA解析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 交流电,频率为50 Hz 时,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 ,工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并且打完纸带后应立即关闭电源,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BDA.12.(6分)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纸带的记录如图7所示,图中O 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7(1)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________.(2)在打出A 、F 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3)B 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答案 (1)加速运动 (2)36.50 cm /s (3)25.20 cm/s解析 (1)从A 点开始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02×5 s =0.1 s ,每隔0.1 s 纸带运动的位移分别是x 1=2.15 cm 、x 2=2.89 cm 、x 3=3.74 cm 、x 4=4.32 cm 、x 5=5.15 cm ,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2)A 、F 间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 =Δx Δt =19.55-1.300.1×5cm /s =36.50 cm/s (3)B 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AC 段的平均速度表示,故v B =v AC =AC t =6.34-1.302×0.1cm /s =25.20 cm/s.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3.(10分)一质点由位置A 向北运动了4 m ,又转向东运动了3 m ,到达B 点,然后转向南运动了1 m ,到达C 点,在上面的过程中质点运动的路程是多少?运动的位移是多少?位移方向如何?答案 8 m 4.2 m 方向北偏东45°角解析 整个过程质点运动的路程:s =4 m +3 m +1 m =8 m如图所示,整个过程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x =(4-1)2+32 m =3 2 m ≈4.2 m由于tan θ=33=1,θ=45°,故位移方向为北偏东45°角. 14.(10分)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在拐弯前要减到合适的速度才能安全行驶,为了安全拐弯,火车正在从180 km /h 的速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假设安全的拐弯速度为54 km/h ,要求在50 s 内恰好到达拐弯处,求火车的加速度.答案 0.7 m/s 2,方向与火车运动方向相反解析 因v 0=180 km /h =50 m/s ,v =54 km /h =15 m/s由加速度公式a =v -v 0t =15-5050=-0.7 m/s 2 即火车加速度大小为0.7 m/s 2,方向与火车运动方向相反15.(12分)如图8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 -t 图象,请回答:(1)质点在图中各段的速度如何变化?(2)在0~4 s 内、8 s ~10 s 内、10 s ~12 s 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图8答案 见解析解析 (1)质点在0~4 s 内速度在逐渐变大;4 s ~8 s 内质点的速度保持10 m/s 不变;8 s ~10 s 内质点的速度逐渐减小,10 s 时质点的速度为0;10 s ~12 s 内质点的速度反方向增大.(2)由a =Δv Δt得: 0~4 s 内的加速度a 1=10-04-0m /s 2=2.5 m/s 2 8 s ~10 s 内的加速度a 2=0-1010-8m /s 2=-5 m/s 2 10 s ~12 s 内的加速度a 3=-10-012-10m /s 2=-5 m/s 2. 16.(13分)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速度是60 km /h ,有一次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5分钟,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 ,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求:(1)甲、乙两站间的距离;(2)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答案 (1)30 km (2)0.5 h解析 设正常行驶时所用时间为t ,甲、乙两站间的距离为s ,正常行驶速度v 1=60 km/h =503m /s ,提高后的速度v 2=72 km/h =20 m/s ,则: v 1t =s ①v 2(t -60×5)=s ②将已知数据代入①②式解得:t =1 800 s =0.5 hs =30 km。

高一物理必修一(2019)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章末检测一(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2019)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章末检测一(含答案)
A.a1=﹣2.5m/s2,a2=﹣2.5m/s2
B.a1=﹣3.5m/s2,a2=﹣3.5m/s2
C.a1=﹣2.5m/s2,a2=﹣3.5m/s2
D.a1=3.5m/s2,a2=﹣3.5m/s2
8.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加速度为零,速度也一定为零
C.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B.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可以被看成质点
C.图中显示23分钟和6.9公里分别指的是时间间隔汽车的平均速度不超过50 km/h
3.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以水平速度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经过 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 ,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约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表示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零.
13.(1)6.61 m/s2;(2)9.26 s
【详解】
(1)末速度
v=100 km/h= m/s≈27.78 m/s
平均加速度
(2)所需时间
14.11
【详解】
客车往返一次用时
每5min发一辆车,则坐在第一辆从甲站发出的A型客车上的乘务员往返途中遇上的A型客车数
12.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正确的是()
A.15s内汽车的位移为30m
B.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2
C.20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1m/s
D.前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三、解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 .水B .桥C .人D .地面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 .位移、时间、速度B .速度、速率、加速度C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D .路程、时间、位移3.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固有领土,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位置距温州市约356 km 、福州市约385 km 、基隆市约190 km.若我国某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主权,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到达钓鱼岛时航行了480 km.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海监船位移是480 km ,路程是356 kmB .该海监船位移是356 km ,路程是480 kmC .该海监船在海上航行,确定其位置时可以将该海监船看成质点D .若知道此次航行时间可求出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4.如图1所示,小球以v 1=3 m/s 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t =0.01 s 后以v 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A .100 m/s 2,方向向右B .100 m/s 2,方向向左 C .500 m/s 2,方向向左D .500 m/s 2,方向向右 5.如图2所示是三个质点A 、B 、C 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 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N 到M 的过程中,A 的平均速率最大B .三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率相同C .三质点从N 到M 的过程中,A 的平均速度最大D .到达M 点时A 的瞬时速率最大图 1 图 26.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23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 2,后13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v ,则质点在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A.3v 4B.3v 2C .v D.2v 3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3所示,博尔特在男子100 m 决赛和男子200 m 决赛中分别以9.69 s 和19.30 s 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 m 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 决赛的两倍B .200 m 决赛中的路程是100 m 决赛的两倍C .2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36 m/sD .1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32 m/s8.如图4所示为A 、B 两质点的v -t 图象.对于A 、B 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A 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B 与A 的运动方向相反B .质点A 、B 的速度并不相同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A 、B 的位移相同D .不管质点A 、B 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9.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 s 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变小时,车一定在做减速直线运动B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变大时,车一定在做加速直线运动C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变大时,加速度一定在增大D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变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10.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5所示,则( )A .在第1 s 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B .在1~3 s 内质点做加速度a =-2 m/s 2的变速直线运动C .在2~3 s 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与1~2 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图 3图 4图 5D.在前3 s内速度的变化量为4 m/s图 7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11.(6分)如图6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 时,每隔________s 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A .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立即关闭电源B .将电火花计时器电源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C .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电火花计时器D .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12.(6分)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纸带的记录如图7所示,图中O 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1)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________.(2)在打出A 、F 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3)B 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3.(10分)如图8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 =20 cm 的圆周自A 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 s ,运动34圆周到达B 点,求:(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2)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图 6图 814.(10分)按照规定,汽车应慢速通过隧道.某汽车在过隧道前将速度从25 m/s减小到10 m/s,然后匀速通过100 m长的隧道,整个过程总共用了15 s时间.求汽车减速时的加速度.15.(12分)如图9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1)质点在图中各段的速度如何变化?(2)在0~4 s内、8~10 s内、10~12 s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多少?图916.(12分)世界一级方程式(F1)比赛过程中,赛车每隔一定时间需要进站加油.在某次比赛中,一赛车进站加油,该赛车进站时一直做减速运动,平均加速度为30 m/s2,出站时一直做加速运动,平均加速度为45 m/s2,加油时间为6 s,进站前和出站后在赛道上的速度均为90 m/s,则该赛车从进站到出站所用时间是多少?参考答案1.答案 A2.答案 C解析 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时间、路程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 正确.3.答案 A解析 位移表示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表示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故路程大于等于位移大小,所以该海监船位移是356 km ,路程是480 km ,A 错误,B 正确.该海监船在海上航行,确定其位置时其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能看做质点,C 正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给出时间即可求出平均速度,D 正确.4.答案 C解析 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Δv Δt 得:a =-2-30.01m/s 2=-500 m/s 2,负号表明加速度方向与v 1的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5.答案 A解析 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从N 到M ,三个质点所用时间相同,A 的路程最大,故A 的平均速率最大,A 对,B 错.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三质点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同,故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C 错.根据该题所给条件,不能比较在M 点时三个质点的瞬时速率大小关系,D 错.6.答案 C解析 前23t 时间内的位移x 1=v 2·2t 3=13vt ,后13t 时间内的位移x 2=2v ·13t =23vt ,所以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13vt +23vt t=v ,故C 正确. 7.答案 BD解析 100 m 决赛,他的运动基本上是直线,位移就是100 m ;而200 m 决赛,他的运动是曲线(有弯道部分),位移比200 m 小,因此选项A 错误,B 正确.200 m 决赛轨迹若为直线,其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36 m/s ,因此选项C 错误.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选项D 正确.8.答案 AB解析 由v -t 图象知,A 、B 两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 、B 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A 、B 两质点的位移等大、反向,C 错误;由于A 、B 两质点的出发点无法确定,故A 、B 两质点间的距离可能越来越大(如图甲),也可能先变小再变大(如图乙),D 错误.9.答案 ABD解析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变小时,由于相邻两个油滴的时间间隔相等,说明速度变小,车一定在做减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同理,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变大时,说明速度变大,加速度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可能不变,但是车一定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故B 、D 正确,C 错误.10.答案 BC解析 由题图可知,质点在第1 s 内做速度v 0=2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A 错误;在1~3 s 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2-22 m/s 2=-2 m/s 2,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v 0的方向相反,故B 正确;在2~3 s 内,速度为负值,说明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但加速度与1~2 s 内的完全相同,因为图线的斜率没有发生变化,故C 正确;3 s 内速度的变化量为-4 m/s ,D 错误.11.答案 交流 0.02 CBDA解析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 交流电,频率为50 Hz 时,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 ,工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并且打完纸带后应立即关闭电源,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BDA.12.答案 (1)加速运动 (2)0.365 m/s (3)0.252 m/s解析 (1)从A 点开始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02×5 s =0.1 s ,每隔0.1 s 纸带运动的位移分别是x 1=2.15 cm 、x 2=2.89 cm 、x 3=3.74 cm 、x 4=4.32 cm 、x 5=5.15 cm ,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2)A 、F 间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 =Δx Δt =19.55-1.30×10-20.1×5m/s =0.365 m/s (3)B 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AC 段的平均速度表示,故v B =v AC =AC t = 6.34-1.30×10-22×0.1m/s =0.252 m/s.13.答案 (1)0.283 m 0.942 m (2) 0.142 m/s0.471 m/s解析 (1)质点的位移是由A 点指向B 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 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质点的位移x =2r ≈28.3 cm =0.283 m位移方向由A 点指向B 点质点的路程为s =34×2πr ≈94.2 cm =0.942 m (2)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得v =x t =0.2832m/s ≈0.142 m/s 平均速度方向由A 点指向B 点质点的平均速率v ′=s t =0.9422m/s =0.471 m/s 14.答案 -3 m/s 2解析 汽车匀速通过隧道用时t 1=x 隧v =10010 s =10 s ,由题意知减速时间t =t 总-t 1=5 s ,故减速时的加速度a =v -v 0t =10-255m/s 2=-3 m/s 2,即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5.答案 见解析解析 (1)质点在0~4 s 内速度在逐渐变大;4~8 s 内质点的速度保持10 m/s 不变;8~10 s 内质点的速度逐渐减小,10 s 时质点的速度为0;10~12 s 内质点的速度反方向增大.(2)由a =Δv Δt得: 0~4 s 内的加速度a 1=10-04-0m/s 2=2.5 m/s 2 8~10 s 内的加速度a 2=0-1010-8m/s 2=-5 m/s 2 10~12 s 内的加速度a 3=-10-012-10m/s 2=-5 m/s 2.16.答案 11 s解析 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减速过程,初速度为90 m/s ,末速度为0,加速度为-30 m/s 2,所需时间: t 1=Δv a 1=0-90 m/s -30 m/s 2=3 s 加速过程,初速度为0,末速度为90 m/s ,加速度为45 m/s 2,所需时间:t 2=Δv ′a 2=90 m/s -045 m/s 2=2 s 所以赛车从进站到出站所用时间:t =3 s +2 s +6 s =11 s.(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