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文献综述
旅游文献综述

旅游文献综述旅游文献综述旅游是一种人类活动,它是人们迫切需要自由、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心理需求的显现。
伴随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也在不断地演变着。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发展迅速,不同的人们、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旅游经济成为了当今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经济增长、本地经济和国际贸易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对近年来旅游领域内的文献进行一次综述,对旅游发展方向、旅游市场、旅游的经济效益、文化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旅游发展方向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在某些国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超过10%。
而旅游业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包括自豪的阔游、独立游和自助游的个性化需求等多种形式。
有些人选择旅游是为了寻求放松身心,放过疲惫;有些人则是为了做一些极限运动或者探险活动,并尽可能多地观察到异域风情。
旅游发展的方向是多元化的,未来将更加拥有个性化的产品,丰富更为多样的旅游需求。
二、旅游市场每到一个旺季期,旅游业总是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旅游市场的火爆,也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
不少国家都在加强旅游事业的规划和管理,对旅游产品、资源、服务等进行了整合,打造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市场的价值和潜力。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繁荣,旅游市场也愈来愈竞争化。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优化产品的整体竞争力,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旅游的经济效益旅游是一个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复合型产业,它不仅能够进行直接的经济活动,同时也能促进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
旅游可产生多方面的效益,如刺激消费、增加就业、扩大国际贸易等。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旅游经济效益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已成为了重要的社会经济收入来源。
而在发展中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份利益课题。
为了更好地挖掘旅游产业的经济价值,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发掘本国旅游资源,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旅游的经济效益。
旅游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关于旅游管理本科生饭店就业情况的研究综述姓名: 曹秋雯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 旅游管理班级: 旅游42班学号: 2224226指导教师: 刘庆友职称: 副教授2007 年6 月30 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关于旅游管理本科生饭店就业情况的研究综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曹秋雯指导老师刘庆友摘要: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本科生在饭店就业的比例逐年下降,饭店企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率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众多有关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饭店就业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我国饭店大学生员工流失的现状、流失的消极与积极影响、流失问题产生的原因三个方面,对大学生饭店就业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文章反映了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学术动态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员工;流失;影响;原因The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tudent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Cao QiuwenTutor Liu Qingyou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ercentage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s employed in hotels drops year by year. And the drain of college students working for hotels keeps a constantly high rate. In this background, the text analyzed a lot of studies related to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employed in hotels, and carried on the research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effect of the drain, and the reasons. The article reflects the progress, academic dynamic state on research in this field,and essential theories and the practical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valued further from now on.Key words:college student employee; drain;effects;reasons任何行业要迅速发展都与其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战略密不可分,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饭店业在发展过程中竞争越来越激烈。
游客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游客管理研究文献综述班级:风园硕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蔡君摘要:游客管理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突破点,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文章在对国内外游客管理方面的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游客管理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国内游客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游客体验一、游客管理概念游客管理是旅游管理部门或机构通过运用科技、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过程;是景区经营管理者以游客为管理对象,对游客在景区内活动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以保证景区内的旅游活动能长期稳定的发展。
通过对游客容量、行为、体验、安全等的调控和管理来强化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吸引力,提高游客体验质量,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旅游管理内容游客管理包括对游客旅行目的地管理、游客容量管理、游客满意度管理、游客行为管理、游客体验管理、游客影响管理、游客安全管理等。
二、国内外游客管理的相关研究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游客管理已为发达国家旅游目的地广泛应用。
从20世纪60年代起,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西方国家先后形成了一系列游客管理理论。
而早期的游客管理主要只关心游客的数量,由此进行的研究形成了旅游环境容量理论。
该理论主要考虑的是旅游地适合游客人数,很少具体考虑游客的等待、排队、行为方式等问题给游客带来的负面体验和给景区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游憩承载力尔(RCC)、游憩机会序列(ROS)、可接受的改变极限乐(LAC)、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少(VERP)、游客风险管理(VRM)等理论,提倡加强对游客容、游客行为、游客体验等的管理,提高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吸引力,实现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并提高游客体检质量,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最大化。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游客管理方法及模型还包括:美国国家公园保护协会制定的游客冲击管理(VIM)、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局制定的游客活动管理程序(V AMP)、澳大利亚制定的最优化旅游管理模型(TOMN)等。
旅游管理文献

旅游管理文献一、引言旅游业是一个充满活力且不断增长的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旅游管理的任务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
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高旅游体验,旅游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应用新的管理理论和技术。
本文将对旅游管理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探讨旅游管理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二、旅游市场分析1.旅游需求预测模型根据文献中的研究成果,旅游需求预测模型可以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依靠专家意见和经验来进行预测,而定量方法则采用统计和经济模型来预测旅游需求。
其中,时间序列模型和回归模型是最常用的定量方法。
2.旅游市场细分旅游市场细分是指将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相似需求和特征的市场细节,以便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根据文献,旅游市场细分可以按照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特征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
三、旅游产品与服务管理1.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旅游目的地的特点、旅游者的需求以及市场竞争情况。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旅游产品开发主要包括市场调研、产品设计、测试和推广几个阶段。
2.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是提高旅游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键因素。
文献中提到的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方法包括服务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投诉处理和员工培训等方面。
三、旅游目的地管理1.旅游目的地规划与设计旅游目的地规划与设计是保证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在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旅游目的地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包括市场分析、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2.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推广是吸引旅游者和提高旅游收入的重要手段。
文献中提到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方法包括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市场推广和口碑营销等方面。
四、旅游管理技术与创新1.信息技术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旅游者与旅游服务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旅游资源的论文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旅游资源的论文文献综述第一篇: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旅游资源的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我国旅游景区营销模式研究背景我国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成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成为某些地方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整体旅游产品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诱发人们旅游动机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外出旅游根本性的需求。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景区已有2万余家,新的景区不断涌现,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科学的景区营销是关键。
景区营销是指景区以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经过规划、执行、监控来实现和管理景区整个创造游客满意和价值过程。
看似简单的营销工作,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的营销工作才刚刚开始,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市场营销,这其中既有管理体制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职业化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等客观原因,更有经营管理人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学习、不跟踪、不运用最新的营销理念、营销技术和营销手段等主观原因。
因此,分析景区营销存在的问题,探讨景区成功营销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中原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意义一个旅游景区的生命周期要经历资源发现-开发启动-快速增长-平稳发展-衰落或者复苏这样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景区营销将发挥不同作用。
在景区开发启动期之后要制定景区的营销计划。
这时,强大的对外营销力度会提高景区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增加潜在游客对景区的了解,有效起到宣传促销、吸引游客前来的作用。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景区走过了辉煌时期,开始走下坡路。
这时,及时有效的调整营销方式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调整客源市场对景区的认知度,人为的延长旅游景区的生命周期,使景区的经济复苏,出现新的增长。
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只有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旅游景区要想在旅游市场中取得优势, 就必须将自己的突出特色告知广大消费者, 并通过各种有效的营销手段牢牢抓住消费者, 让自己的产品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在旅游景区的发展中, 营销人员是景区和旅游者关系的纽带。
旅游管理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参考文献引言: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大的行业之一,对于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旅游管理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组织、规划和管理旅游活动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旅游管理的角度探讨旅游业的发展和管理方法,以期为旅游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旅游业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觉醒,旅游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时代。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全球旅游业的年增长率超过4%,预计到2030年,全球旅游业将实现持续增长。
这一发展趋势对于旅游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二、旅游管理的重要性旅游管理是指对旅游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和管理的过程,它涉及到旅游产品的开发、市场推广、客户服务等方面。
旅游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者的满意度。
因此,旅游管理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三、旅游管理的方法和策略1.市场分析和定位:旅游管理工作者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然后确定旅游产品的定位和差异化策略,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2.产品开发和创新:旅游产品是旅游业的核心,旅游管理工作者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并不断进行创新,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3.服务质量管理: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质量非常重视,旅游管理工作者需要制定严格的服务标准,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确保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4.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热点话题,旅游管理工作者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推动旅游业的绿色发展,以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旅游管理的挑战和对策1.竞争激烈: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
旅游管理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强市场营销能力,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
2.变化多样的旅游需求:旅游者的需求多种多样,旅游管理工作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目标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需求。
旅游管理专业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文献综述一、引言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和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逐渐成为备受青睐的热门专业之一。
本文将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挑战。
二、旅游管理专业的定义与范畴旅游管理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涉及到旅游规划、目的地管理、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等多个方面。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组织、计划、领导和营销等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在旅游行业中胜任各种职位。
三、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与培训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并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四、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领域在旅游管理领域,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包括但不限于:旅游市场营销、目的地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与运营、旅游政策与法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
通过对这些领域的深入研究,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各国之间在旅游管理领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分享经验、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促进了各国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六、未来展望与挑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需求的增加,旅游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新挑战,如可持续发展、文化保护、安全风险等问题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和解决。
结语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仍然充满着机遇和挑战。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这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行业中,共同推动旅游事业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引言旅游业作为全球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之一,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交流、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旅游管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将从旅游管理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和分析。
二、旅游管理的定义与发展历程旅游管理的定义并无统一标准,但可以简单理解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旅游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
旅游管理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
旅游管理的理论框架不断完善,研究内容也逐渐从宏观管理逐步拓展到微观管理层面。
三、旅游管理的研究热点1. 旅游目的地规划与开发旅游目的地规划与开发是旅游管理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目的地的定位、规划、建设以及推广等方面。
研究者们通过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和管理旅游目的地,以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
2. 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是旅游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涉及旅游产品的定位、定价、促销等方面。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研究者们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探索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3. 旅游运营与服务质量旅游运营与服务质量是旅游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消费者的满意度。
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如何提高旅游运营效率、完善服务质量,以提升整个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 旅游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旅游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主要关注旅游业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究者们通过政策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索旅游业在可持续性方面的优化路径。
五、结论旅游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众多领域的研究,并在各个领域都有持续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旅游管理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研究热点的综述与分析,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基础。
在旅游管理研究领域,还存在着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和新的研究方向,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和深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婺源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的开发研究
文献综述
专业:旅游管理班级:08级1班作者:胡小华指导老师:张春琴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呈繁荣之势,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开发的研究也逐渐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基于旅游学术界卷帙浩繁的相关文献 ,对近几年有关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开发的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和评述。
笔者于2011年7月21 日以“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共查得相关文献36篇。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的开发模式、影响教育功能开发的因素、对教育功能开发水平的评价等三个方面。
一、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的开发模式
文化是旅游的内核,文化旅游资源是是旅游资源的质,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旅游资源的共性,又具有不同的个性,在教育功能上,更多的是体现其个性的东西。
对于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的开发现状,重庆师范大学的李孝坤曾指出,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的开发主要依托两种模式,一是文化观光型模式,二是文化体验型模式。
首先提及的是文化观光型模式。
李孝坤在研究文章中提出,依托文化观光型模式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是教育功能开发的初级阶段,属于低层次。
由于这种模式当中的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单一,结构单一,内容单一,游客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参与性欠缺,教育功能的发挥不尽如人意。
其次是文化体验型模式。
“依托文化体验型模式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是教育功能开发的高级阶段,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依托于这种模式,更加强调游客的参与度,游客由被动的接受转变到潜移默化的接受,文化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也在无声中得到更大的发挥,颇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意思[1]。
”
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的开发最重要的依托是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资源的的开发。
徐学书教授根据研究得出结论:“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初衷来看,教育功能并不在旅游的职责范围之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的却是道德体系的崩裂,旅游的教育功能才慢慢被提上议事日程,放置在旅游所必须承担的职责当中。
旅游教育功能的发挥,首当其冲的便是文化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发挥,我国地大物博,文化旅游资源众多,无论是古色旅游,还是红色旅游,文化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都不可忽视。
但是由于我国
旅游业尚处在观光旅游为主导的低级阶段,文化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发挥也尚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当中,教育功能的发挥更多的依靠纪念馆、博物馆等为物质载体,以参观、观光等方式进行,不光是载体,还是方式,都显得生硬单一。
在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上也存在不足和缺陷,古色旅游中只管怀古忧今,红色旅游中只管家国大事,教育是全方面的,教育功能的发挥也是全方面的[2]。
”
然而也有学者提出全方位开发的模式。
教育功能的发挥是全方面的,并不是仅仅是因为文化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就局限在文化二字上,有学者在专著上提到,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均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文化内涵,自然赋予的、人为创造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各类不同起源的文化旅游资源都是如此一般来说,各类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至少包括科学、历史、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
比如人文旅游资源本身就是人类文化遗产,现代文化风貌、民族文化、地方文化资源等本身也是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
而自然风景类旅游资源也具有科学性,是人们认识大自然,研究大自然,进行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
同时.由于人为因素对大自然的长期作用,自然旅游资源往往打上了很深的人文烙印。
英国著名地理美学家纽拜曾有这样的评论:“风景不是自然物,而是存在于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接面上。
”旅游业是具有很高文化性的经济产业,又是经济性的文化事业。
人们的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是由于文化差异的驱动而引起的人们在特定时间内空间上的移动和停驻。
人们通过旅游活动接受不同的文化,但在旅游过程当中,又不仅仅会感受到文化的冲击,在文化旅游资源面前,游客不光能感知到文化,还能强烈的感知到其他高于文化,或者平行于文化的其他领域的东西[3]。
这段话也就是认为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的全方面和多样性。
二、影响教育功能开发的因素
首先是认识上的不足。
郑木龙在研究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时指出,国内学术界在对文化旅游资源概念和教育功能认知上都存在差异,不管是在所谓的广义定义上,还是在狭义定义上,对概念认识不够全面。
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上也存在缺陷,经常提到教育功能的发挥应该寓教于乐,但大多都是研究都落不到实处[4]。
其次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变迁。
文化旅游资源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其产生以来,它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其他客观因素而发生改变。
旅游目的地所具有的各种文化旅游资源特质以及政治变革、电影电视等传媒、体育盛会地推动中,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动。
文化旅游资源的变迁,必定就会赋予该项文化旅游资源新的内涵,在开发其教育功能当中,就必须注意到其增加的内涵[5]。
譬如电影《庐山恋》的上映,就为庐山增加了“爱
情之山”的美誉。
三、教育功能开发水平的评价
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开发的工作是不能毕其功于一役的,它是一个长远且艰辛的过程。
一项文化旅游资源推向旅游市场之后,游客感觉如何,从中得到的知识几何,游客反应如何,这都需要细致地考察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修正措施 ,以期实现文化旅游资源所想表达得意思与游客感知到的相吻合。
这就使得对教育功能开发水平的评价尤为重要 ,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也占据了很大比例[6]。
每处的文化旅游资源都有其独特性,然而与此同时,不同文化旅游资源之间又会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那么这对教育功能的开发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有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唐勇、刘妍、方艳和刘娜实地考察了四川、广东和江西等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分析总结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并为各个地方的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的开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7]。
四川文化旅游资源的成因[8]
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的开发现状
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的开发现状及对策
南粤县地处沿海,历史悠久,在文化旅游资源教育意义的开发中坚持海洋性和大陆性这两个特征并行的原则,坚持以文化为地区灵魂的做法,使得教育功能更能深切的得到体现。
但也犯了一个通病,就是教育过于浮浅和表面[9]。
婺源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的开发着力在一个“活”字上,试图把这些听起来很美好,做起来千头万绪的工作做活来。
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当中,从不死板,坚持多元化,活泼化的做法,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其乐无穷,其知也无涯[10]。
四、结语
教育功能的开发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当中重要的一步,然而整体而言,对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开发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相比较,理论研究仍然不够成熟和完善,缺乏全面系统性的研究,因此研究文化旅游资源教育功能的开发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孝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21).
[2] 徐学书.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M].21世纪全国高校应用人才培养旅游类专用教材,2007:197-225
[3] 张燕.挖掘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9):
0-33
[4]郑木龙.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_浅谈南澳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科技与区域经济》11-13
[5]缪晓静.全面小康下的旅游发展趋向_强化旅游的文化教育功能[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6)39-40
[6] 陈甲全,张义丰,陈美景.古村落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技,2008(23):10103-10105
[7] 詹承烨,王筱芳.婺源国际茶文化节[OL].婺源艺术网
[8]唐勇,刘妍,方艳,刘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探讨_以四川地区为例[J]《高教研究》2007(3)56-58
[9] 胡秋媛,陈焕雄.试论乡村旅游中文化保护问题_以江西婺源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4 (4)94-97
[10] 江平. 婺源地名的文化意蕴 [J].寻根,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