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学1-蓝藻

合集下载

水生生物--蓝藻

水生生物--蓝藻
养殖食藻鱼,通过食藻鱼类来控制藻华。以养殖鲢鱼、鳙鱼 为多
使用杀藻剂除藻:一般在下风处微囊藻聚集处使用硫酸铜, 1.0mg/L以上才能有效控制藻类生长,然后及时流入其他池塘 的好水,引进有益藻群
对药物杀灭微囊藻的池塘应及时调解水质,改善水体藻类结 构:水质较清淡的池塘可追施肥料,一般亩施磷肥(磷酸二 氢钙为好)5kg,尿素2.5kg;池底淤泥过厚的池塘可单独使 用磷肥
藻殖孢:也是一种短丝体,与藻殖段的不同之处是外部具 有胶鞘包围,形如含一藻殖段的孢子,位于母株分枝的顶 端,萌发时胶鞘的一端或两端破裂,发育为新的个体。
蓝藻异形胞
二、分类
蓝藻门下设1纲6目,即蓝藻纲Cyanophyceae (也称粘藻纲Myxophyceae或裂殖藻纲Schizophyceae)。
有 针 状 蓝 纤 维 藻 D. acicularis 和针晶蓝纤维 藻D. rhaphidioides ,前
者细胞直,末端尖细,后 者略弯曲,半咸水能生长。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蓝球藻)
细胞球形、半球形。一般由2、 4、8、16或更多细胞(很少超 过64或128个细胞)所组成的 群体,单个的较少见。假空 泡或有或无。每个细胞外都 个体胶被,群体胶被厚,均 匀或有层理。群体中两细胞 的相连处平直。大多数种类 营浮游生活。

段殖体:也称藻殖段,是蓝藻藻丝上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 的胶质隔片(凹面体)或由间生异形胞断开后形成的若干短 的藻丝分段。
异形胞: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与繁殖 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圆形色 淡,成熟的异形胞是透明的,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接 处有钮状增厚部(极节球)。具有异形胞的蓝藻能固氮,当 水中氮缺乏时,异形胞的数目显著增加。一般认为是没有 生殖功能的孢子或孢子囊

高一生物必修一蓝藻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蓝藻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蓝藻知识点蓝藻(cyanobacteria),又称藍绿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多为细菌状,能进行光合作用。

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一生物必修一关于蓝藻的知识点。

1. 蓝藻的分类蓝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属于原核界蓝藻门(Cyanobacteria),通常分为真蓝藻和假蓝藻两大类。

真蓝藻具有一层特殊的蓝绿色细胞壁,而假蓝藻没有细胞壁。

2. 蓝藻的形态特征蓝藻的形态多样,包括丝状、球状、膜状等。

它们的体积较小,一般为微米级别。

蓝藻的细胞内含有蓝绿色的色素,因此被称为蓝藻。

3. 蓝藻的生活方式蓝藻是光合作用生物,能够利用阳光合成有机物质。

它们存在于水中、泥土中以及其他湿润的环境中。

蓝藻有些是自由生活的,如螺旋藻,有些则以共生方式存在于其他生物体内,如蓝藻固氮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

4. 蓝藻的重要作用蓝藻在地球的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出氧气。

这对维持地球上氧气的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蓝藻具有固氮能力,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氮,促进植物的生长。

此外,蓝藻还可以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生物提供养分。

5. 蓝藻的应用价值蓝藻在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们可以作为微生物模型生物,用于研究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蓝藻还可以用来制备生物柴油和生物塑料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

6. 蓝藻的危害尽管蓝藻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过度生长的蓝藻却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当环境中的营养物质过多时,蓝藻会迅速繁殖,形成大量的藻华。

藻华会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质污染,并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甚至引发赤潮事件。

7. 蓝藻的保护与管理为了保护水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对蓝藻的管理和防控至关重要。

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养分进入水体。

蓝藻知识点总结

蓝藻知识点总结

蓝藻知识点总结第一步:什么是蓝藻?蓝藻是一种常见的藻类植物,通常生长在淡水湖泊、池塘和河流中。

它们以其青蓝色的颜色而得名,因此被称为蓝藻。

蓝藻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

第二步:蓝藻的特点和生命周期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与其他真核生物有所不同。

它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独特的细胞结构:蓝藻细胞通常呈圆柱状或球状,没有真核生物细胞中常见的细胞核。

- 光合作用:蓝藻通过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 水生生活方式:蓝藻通常生活在水中,利用水中的养分进行生长和繁殖。

它们可以在浮游态或附着在水底的形式存在。

- 简单的生命周期:蓝藻的生命周期相对简单,没有真核生物复杂的有性繁殖过程。

它们通过细胞分裂来增殖,形成新的细胞。

第三步:蓝藻的功能和生态影响蓝藻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对环境和其他生物产生影响。

以下是一些蓝藻的功能和生态影响: - 光合作用: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供应。

- 有机物生产:蓝藻能够合成有机物质,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来源。

- 氮固定:某些蓝藻能够进行氮固定,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化合物。

这对于土壤质量和植物生长至关重要。

- 气候调节:蓝藻中的叶绿体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调节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 水质影响:当环境中的养分过多时,蓝藻会过度生长,形成大规模的蓝藻水华。

这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生态平衡,对其他水生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步:蓝藻的应用和研究蓝藻不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

以下是几个蓝藻的应用和研究领域: - 生物燃料:蓝藻中的一些物种具有较高的油脂含量,可以作为生物燃料的来源。

- 食品添加剂:蓝藻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 环境监测:蓝藻的生长状况可以用作水质污染的指示器,对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估。

蓝藻的名词解释

蓝藻的名词解释

蓝藻的名词解释蓝藻,也被称为蓝藻藻类,是一类独特的微生物。

它们属于原核生物域中的藻类,与植物和动物有着不同的进化历史和细胞结构。

蓝藻以其独特的能力而闻名,如光合作用、氮固定和生产有机物质。

然而,蓝藻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在某些条件下会形成蓝藻水华,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一、蓝藻的特征和分类蓝藻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生物之一,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

它们通常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形态,尺寸从微小到较大不等。

蓝藻的名称来源于它们的蓝绿色,这是由于其细胞中存在的叶绿素和蓝藻素等色素的组合。

蓝藻的细胞一般没有真正的核,其DNA分布在细胞质中。

根据生物学的分类系统,蓝藻被归类为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

这一分类与基因序列相似性和细胞结构等特征紧密相关。

在蓝细菌门中,蓝藻被分为多个属,每个属下又分为不同的种。

一些常见的蓝藻属包括螺旋藻属(Spirulina)、微囊藻属(Microcystis)和铁团藻属(Oscillatoria)等。

二、蓝藻的生理特性蓝藻有着一系列独特的生理特性,这些特性使它们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首先,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类似于植物。

它们能利用阳光来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中,蓝藻利用细胞内的叶绿素来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其次,蓝藻中存在着一种名为蓝藻素的色素。

蓝藻素能够吸收蓝绿色的光线,并将其转化为能量。

这使得蓝藻可以在较深的水域中生存,光线较弱的情况下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此外,蓝藻还能进行氮固定。

氮是生物体合成蛋白质和DNA等生命必需物质的重要元素。

在一些环境条件下,氮往往是有限的,但蓝藻能够利用其细胞内的酶来固定氮气,并将其转化为可利用形式,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氮源。

三、蓝藻水华的形成尽管蓝藻具有许多有益的特性,但在某些条件下,它们也会形成蓝藻水华。

蓝藻水华是指蓝藻在水体中大量繁殖并积聚形成的现象。

虽然蓝藻水华通常发生在富含养分的水体中,但确切的形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蓝藻百科——精选推荐

蓝藻百科——精选推荐

蓝藻百科蓝藻求助编辑百科名⽚蓝藻照⽚蓝藻是原核⽣物,⼜叫蓝绿藻蓝细菌;⼤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有胶质⾐,因此⼜叫粘藻。

在所有藻类⽣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种。

蓝藻是单细胞⽣物,没有细胞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状,染⾊质和⾊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

该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或拟核)。

在蓝藻中还有⼀种环状DNA——质粒,在基因⼯程中担当了运载体的作⽤。

和细菌⼀样,蓝藻属于“原核⽣物”。

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蓝藻(Cyanobacteria)和具原核的细菌等⼀起,单⽴为原核⽣物界。

所有的蓝藻都含有⼀种特殊蓝藻(蓝细菌)的蓝⾊⾊素,蓝藻就是因此得名。

但是蓝藻也不全是蓝⾊的,不同的蓝藻含有⼀些不同的⾊素,有的含叶绿素,有的含有蓝藻叶黄素,有的含有胡萝⼘素,有的含有蓝藻藻蓝素,也有的含有蓝藻藻红素。

红海就是由于⽔中含有⼤量藻红素的蓝藻,使海⽔呈现出红⾊。

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物,⼜叫蓝绿藻、蓝细菌,但不属于细菌,也不是绿藻。

蓝藻是⼀类藻类的统称,其标志便是单细胞、⽆细胞核。

常见的蓝藻有蓝球藻(⾊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

蓝藻都为单细胞⽣物,以细胞群形式出现时才容易看见。

⾐藻属于绿藻,真核⽣物,不同于蓝藻。

考试时考得⽐较多的是发菜和⾐藻。

⼀般考试时所说的藻类除了上述⼏种蓝藻⼤多是绿藻。

注意蓝藻和绿藻的区别⾮常重要。

编辑本段分类科属 蓝藻(Cyanobacteria)包括蓝球藻Basketballalgae、颤藻Oscillatoriasp、念珠藻Nostoc和发菜seaweed。

蓝藻属蓝藻门分为两纲:⾊球藻纲和藻殖段纲。

⾊球藻纲藻体为单细胞体或群体;藻殖段纲藻体为丝状体,有藻殖段。

蓝藻在地球上⼤约出现在距今35~33亿年前,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

分布⼗分⼴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多数(约75%)淡⽔产,少数海产;有些蓝藻可⽣活在60~85℃的温泉中;有些种类和菌、苔藓、蕨类和裸⼦植物共⽣;有些还可穿⼊钙质岩⽯或介壳中(如穿钙藻类)或⼟壤深层中(如⼟壤蓝藻)。

水生生物学1-蓝藻

水生生物学1-蓝藻

增长,又不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不足:可能造成生物链新的破坏,使得某一生物大量繁
殖,带来新的生物污染。
微囊藻外裹胶质层,影响鱼类对藻类的消化,白鲢 食用大量蓝藻排出的长条绿色分辨仍可以培养出活体蓝 藻。
三、微生物控藻:
嗜藻病毒、溶藻细菌和真菌等,具有高
效、廉价和环保的特点。
不足:菌种的退化变异是主要制约因素。
§2 段殖体藻目
植物体为丝状体,以藻丝断裂 成段或形成孢子进行繁殖。
段殖体藻目
胶须藻科
伪枝藻科
颤藻科
念珠藻科
§(1) 胶须藻科
植物体由单条丝体或多条丝体构成 的胶群体,胶群体中空或实心,丝体在 群体内分枝或不分枝。
1(2)群体球形、半球形,实心。藻丝常具假分枝。具异形胞和厚壁孢子 。 „„„„„„„„„胶刺藻属 2(1)群体为不规则的球形,或扁平的皮壳状。藻丝基部有一个异形胞。分 枝呈“V”字形。 „„„„„„„„„海雹藻属
颤藻属
鞘丝藻属
胶鞘藻属
§① 螺旋藻属
丝状体,无胶质鞘,圆柱形,有规则的螺旋弯曲,可大量 繁殖形成水华。是蛋白质含量(53%~72%)最高的生物。
螺旋藻
具有丰富的叶绿素和能进行很高 光能转化率(18%)的光合作用
1克螺旋藻(干粉)= 1公斤各种蔬菜水果营养的总和
§② 束毛藻属
不分枝的丝状体, 无胶质鞘。由藻 丝组成平行或放 射的束状群体。 海产,可形成赤 潮。
红海束毛藻
埃及红海
§③ 颤藻属
单条藻丝,或由许多藻 丝组成皮壳状、块状。 藻丝不分枝,直或扭曲, 能颤动。以段殖体繁殖。 分布很广。
§④ 鞘丝藻属 (林氏藻属)
不分枝,基部着生。
胶质鞘坚固。海生

《水生化学蓝藻门》课件

《水生化学蓝藻门》课件
度繁殖会对水生态系统 造成负面影响,如降低水质、影
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等。
防治蓝藻过度繁殖的措施包括加 强水质监测、控制营养盐输入、 使用化学药剂或微生物治理等方
法。
防治蓝藻过度繁殖需要综合考虑 多种措施,加强水环境管理和生 态修复,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水生化学蓝藻门》ppt课件
目录
• 蓝藻门简介 • 蓝藻门的化学组成 • 蓝藻门的生长与繁殖 • 蓝藻门的生态学研究 • 蓝藻门的实际应用与挑战 • 总结与展望
01
蓝藻门简介
蓝藻门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蓝藻门是一类原核生物,属于藻类中的一大类。它们通常呈 蓝绿色,因此得名蓝藻。根据形态和生态习性,蓝藻门可以 分为不同的类别。
对蓝藻门研究的未来展望
加强蓝藻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深入了解其光 合作用和固氮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解决全球气 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探索蓝藻在环境修复和能源利用方面的应用潜 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加强蓝藻基因组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研究,深入 揭示蓝藻的多样性和演化历程,为生命科学领 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02
蓝藻门的化学组成
蓝藻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总结词
蓝藻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肽聚糖、脂多糖等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
详细描述
蓝藻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成分因种类而异,但通常由纤维素、肽聚糖、脂多糖等 组成。这些化合物在细胞壁中的排列和交联方式使得细胞壁具有较好的弹性和稳 定性,能够保护蓝藻细胞免受环境压力和微生物侵袭。
蓝藻细胞质的化学组成
要点一
总结词
蓝藻细胞质主要由水、无机离子、有机化合物和酶等组成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要点二

水产养殖蓝藻知识点归纳

水产养殖蓝藻知识点归纳

水产养殖蓝藻知识点归纳水产养殖业是一门重要的农业产业,不仅提供丰富的鱼类、虾类、蟹类等水产品,还对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在水产养殖中,蓝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既可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又可能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水产养殖中与蓝藻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和运营养殖业务。

一、蓝藻简介蓝藻,学名蓝藻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属于蓝藻门。

蓝藻的特点是具有光合作用和氮固定能力,可以通过光能和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

蓝藻在水体中生长繁殖迅速,可以形成大量藻华,对水质和养殖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蓝藻对水质的影响1. 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可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当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剩时,容易导致蓝藻大量繁殖,形成藻华。

藻华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对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2. 氧气供应不足:藻华会阻碍水体中的气体交换,特别是光合作用期间,蓝藻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导致水体缺氧。

缺氧会使鱼虾等水生生物无法正常呼吸,甚至引发窒息死亡。

3. 毒素释放:某些蓝藻细菌在死亡或受到外界刺激时会释放出毒素,这些毒素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养殖场若未及时发现、处理藻华,引起水产品中毒事件的风险将增加。

三、控制蓝藻的方法1. 蓝藻生物防治:利用一些天敌动物,如水蚤、贻贝等,能够捕食蓝藻,控制其数量。

在养殖水体中适量投放这些天敌动物,可以有效控制蓝藻的生长。

2. 机械防治:利用机械设备如曝气机、水泵等加强气体交换,提高水体氧气含量,从而防止蓝藻产生藻华和水体缺氧。

此外,也可以利用机械方法清除水体中的蓝藻,保持水体清洁。

3. 化学防治:使用一些专业的水质调节剂,如铜绿素等,可以抑制和杀灭蓝藻。

但是化学防治要慎重,选用合适的剂量和方法,以避免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四、蓝藻的利用价值1. 饲料资源:蓝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可作为饲料资源供养殖业使用,提高养殖动物的营养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颤藻属
植物体为单个细胞组成的不分支的单条丝状体。
丝状体直或扭曲,能颤动,因此而得名。
颤藻分布极广,淡水、海水、潮湿土表等处,甚至 冷却水管内也可以滋生,成为冷却水管内的主要生 物污垢,造成冷却循环水的污染,滤池堵塞。
2. 螺旋藻属
植物体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无胶鞘。细胞 圆筒形,由单细胞或细胞间隔不明显的多数细胞所组成 的螺旋状体。藻体淡蓝绿色,可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2.渔业资源调查
20世纪50年代 黄海、渤海、海洋综合调查;黑 龙江、长江中、下游、青海湖。 1980年 海岸及海洋资源综合调查;长江、黄河、 黑龙江、珠江。
3.生物饵料培养
单细胞藻类培养、轮虫培养、枝角类(鱼虫)培养、
卤虫培养。 4.特殊类群 微型浮游生物(2-20μm )、超微型浮游生物 (﹤2μm)。这些生物在海洋中数量大、循环快、
萌发时胶鞘的一端或两端破 裂,发展成新个体。
(一) 色球藻目
通常形成群体,单细胞的藻类很少。群 体呈球形、椭圆形、不规则形、平板状、穿 孔状等。单细胞多呈球形、椭圆形。本目主 要是淡水产,繁殖主要以细胞分裂为主。
1.蓝纤维藻属(指杆藻)
单细胞,或由少数细胞聚集形成群体。群体胶被无色 透明。群体内细胞细长型、纺锤形、椭圆形、圆柱形, 两端狭小而尖,直而略做螺旋形转成S形或C形,或 不规则弯曲,内含物均匀,淡蓝绿色至亮蓝绿色。一 般不能形成优势种群。
只有几微米( μm),必须在显微镜下才
能看见;最大的体长可达60米以上。
藻类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 的初级生产者。它们合成的有 机碳总量是高等植物的7倍。
藻类的生态习性
藻类在自然界中几乎到处都有分布,主要是生
长在水中(淡水或海水)。在潮湿的岩石上、墙壁和
树干上、土壤表面和下层,也有分布。
在水中生活的藻类,有的浮游于水中,也有的固
厚壁孢子:普通营养细胞的体积增大,
营养物质的积蓄和细胞壁增厚。此种孢
子可长期休眠,以渡过不良环境,环境
适宜时,孢子萌发,分裂形成新的丝状
体。又称休眠孢子。
藻殖段
少数细胞相连成小段细胞, 通常在藻丝体顶端或分枝的
顶端形成。成熟后离开母株 再生长成新的丝状体。
藻殖孢
外部具有厚而有层理的胶鞘 包围,位于母株分枝顶部。
着于水中岩石上或附着于其他植物体上。
藻类植物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
适应环境能力强,可以在营养贫乏, 光照强度微弱的环境中生长,在地震、 火山爆发、洪水泛滥后形成新鲜无机 质上,它们是最先的居住者,是新生 活区的先锋植物之一。
有些海藻可以在100米深的海底生活,有些藻 类能在零下数十度的南北极或终年积雪的高山上生 长,有些蓝藻能在高达85℃的温泉中生活。有的藻 类能与真菌共生形成共生复合体(地衣)。 我们日常所见,井水比较清澈透亮,但池塘里 的水就往往浑浊带颜色,海水也是一样,这就是池 塘和海水里有较多藻类植物的原因。
在演化和发展。
定义:
一群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 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以单细
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的低等植物,
又叫孢子植物(spore plant)、叶状 体植物、自养原植体植物。
藻类特点
① 藻体各式各样。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囊状体、叶状体、枝状体等各种类型。
②个体大小相差悬殊。绝大多数藻类植物微
意义,与渔业生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第一章 藻类 Algae
六亿年前,藻类仍是当时地球上唯一的绿色植
物,人们称此时期为地球生物史上的藻类时代。今
天藻类植物虽不能称为植物界的霸主,但仍然十分
繁盛,遍布世界。藻类植物在几十亿年的发展中,
各门之间和各门之内的进化关系,都是按着由单细
胞到多细胞,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
水生生物学
(形态与分类)
绪 论
水生生物学
广义上说是研究水中生活的各种生物生命活 动的规律和控制利用的科学,包括水生生物形态、 分类、生理、生态各个方面。随着发展不断充实内 容和方向,现已成为水域生态学的同义词。
本课程着重研究水产饵料生物的形态、
分类、个体生态和渔业利用。
内容: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植 物、底栖动物。在系统分类上主要属于藻
2. 色球藻属
少数种类为单细胞,多数种类为2、 4以至更多个细胞组成的群体。
两个细胞相连处平直,
或出现棱角,这是色 球藻属的重要标志。大多为多个细胞组成的群体,
群体胶被厚。营浮游生活。
3. 聚球藻属
细胞呈圆柱形、卵形或椭圆形。单个
或两个细胞相连在一起,特殊情况下,
许多细胞才聚合成团块。细胞内含物
微囊藻
生长环境:有机质丰富的水体pH: 8~9.5 温暖季节繁殖快,生长旺盛,使水成灰绿色, 形成砂絮状水华。微囊藻水华统称为湖靛。
水华:淡水水
体中藻类大量 繁殖的一种现 象,水体呈蓝、 绿或暗褐色, 是水体富营养 化的一种特征。
赤潮:海水中
9. 隐球藻属
细胞球形或近球形,包埋在球形、卵形、椭圆形或无定形的 无色、黄色、棕色或蓝色的公共胶质衣鞘中。群体内的细胞 通常2个或4个组成一小群,小群之间不紧贴或稍有间距。细
平行或放射的束状群体。无胶质鞘。
藻丝末端细胞钝圆或截断形。广泛分 布于各大洋暖水区中。该种在我国南 海大量分布,可以产生类似与神经毒 素的藻毒素,并对渔业等产生危害。
(三)念珠藻目
单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多数种类 有异形胞。 繁殖方法:
丝状体断裂、藻殖段、厚壁孢子、 异形胞的萌发。
1. 拟鱼腥藻属(拟项圈藻属)
胞内含物均匀,无假空泡,淡蓝绿色或亮蓝绿色或灰色。
10. 隐杆藻属
植物体由少数或多数细胞聚集形成不定形胶质块状群体。 群体胶被均匀透明。细胞棒状或圆柱形或椭圆形,直或 略弯曲。大多数种类的内含物无颗粒,浅蓝绿色。
(二) 颤藻目
植物体为单列丝状体。无异形胞和厚壁孢子, 以段殖体的形成或丝状体的断裂为主进行繁殖。
每个细胞和一条胶质柄相连,2个或4个细胞为一组,每组
的胶质柄又互相连接,组成一个由中心发出的放射状系统。
7. 腔球藻属(囊球藻属)
植物体或大或小,由多数细胞组成群体。群体中空,
球形、椭圆形、长圆形。群体内细胞做辐射状排列。
8. 微囊藻属
植物体由多数细胞组 成,近球形、近椭圆 形、不规则形、穿孔 状群体。细胞呈淡蓝 色、亮蓝绿色、橄榄 绿色,常有假空泡。
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结构, 也有少数种类藻个体较大,如海带可达2~4米 长,巨藻可达60米以上。
③生殖器官一般为单细胞。有的可以是多细
胞的,但缺少一层包围的营养细胞,所有细胞 都能产生生殖细胞。
④生活史(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
阶段的全部过程)有四种基本类型
Ⅰ生活史无生殖,仅有营养生殖;
顶端细胞圆锥形。藻丝外有胶质衣鞘。
4. 鞘丝藻属(林氏藻)
植物体为不分支的单列丝状体,或聚集成团块,以 基部着生。丝状体呈螺旋形弯曲,或弯曲成弧形而 以中间部分着生在他物上,少数以整个丝状体着生。 有的营漂浮生活。胶质鞘坚固,无色、黄色至褐色 或红色,分层或不分层。
5. 束毛藻属
束毛藻为不分支丝状体。由藻丝组成
Ⅱ仅有一个单倍体的植物体,行无性、有性生殖
Ⅲ仅有一个双倍体的植物体,行有性生殖 Ⅳ有世代交替现象(在植物的生活史中,无性和有性两 个世代交替)。
⑤生态习性多样,绝大多数水生,少数气生。
Flagellum
藻类植物在形态、大小上千差万别。 有的像小圆球,有的像小卵,有的像圆盘, 有的像大头针,有的像铁链、、、。有的
是蛋白质含量(53%~72%)最高的生物,是人类迄今 发现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生物。螺旋藻正逐渐成为人类 蛋白质食品的重要来源。
螺旋藻
具有丰富的叶绿素和能进行很高 光能转化率(18%)的光合作用 1克螺旋藻(干粉)= 1公斤各种蔬菜水果营养的总和
3. 席藻属(胶鞘藻)
丝状体顶端稍尖细或大体是等粗的圆筒状。
能量转换效率高,对海洋初级生产有重要贡献。
本课程所学内容
藻类 Algae:紫菜、海带等 维管束植物 Vascular plant:(俗称水草) 荸荠、睡莲、芦、
菱等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草履虫
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a:珊瑚、水蛭
轮虫动物门 Rotifera:轮虫供应数量的多少决定着鱼苗生长的
蓝藻细胞结构示意图
营养繁殖
① 1个母细胞
② 1个母群体 ③ 丝体折断 ④ 较大群体
2个子细胞
2个或多个子群体 新丝体 小群体
孢子繁殖之内生孢子
母细胞增大,原生质体多次分裂,形成许多具薄壁的子细胞, 母细胞壁破裂后全部放出,每个孢子萌发形成一个新个体。
外生孢子:出现于单细胞属类。原生质体在生殖细胞的 顶端自上而下发生缢缩,产生球形小细胞即外生孢子。
丝状体单一,无明显衣鞘。异形胞端生(仅
具一个极节球),罕有间生。厚壁孢子间生, 远离异形胞,与异形胞无规律性联系。
为蓝绿色或深绿色,有时含微小颗粒
体。本属种类以善运动而著名。
4. 平裂藻属
植物体为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平板状群体。群体内细胞排列规
则,常每2个细胞两两成对,2对为一组,4组成一小群,许多 小群集合成平板状群体。本属种类个体微小,淡水中常见。
5. 立方藻属
群体中的细胞立方形排列, 在水体中不常见。
6. Annelida:沙蚕、颤蚓、蚂蟥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鲍、乌贼、章鱼
第一篇 浮游植物
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是浮 游藻类。是水体中鱼类和其它经济动物的直接 或间接的饵料基础,是水域初级生产者,又是 水体中重要的生物环境,其光合作用也是水中 溶氧的主要来源。 浮游植物在决定水域生产性能上具有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