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德国史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供大家学习参考!专题十四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多极化趋势主干知识构建Ⅰ.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点一、第一时期: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欧洲资本主义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取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猛烈的角逐和斗争,终究导致一战爆发。

二、第二时期:一战后至二战期间美国权势大大增强,欧洲权势削弱,十月革命与苏联的产生从根本上坚定了旧的国际秩序,国际关系中心从欧洲向两侧转移。

1、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连续争霸,英美之间的争取成为全球主要矛盾;在欧洲,法国同英美相互对峙,在远东,日美英三国斗争,日美争取猛烈。

但这一时期斗争方式由战场较量转到和会的谈判桌上。

2、帝国主义与苏联的关系,先是两种制度军事冲突,后转到和平共处。

三、第三时期:二战后至今:经历了两极相持向多极化演变的趋势1、1945年到50年代末,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相持与抗争。

2、60年代到70年代,两大阵营开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两极化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

Ⅱ.世界近现代主要矛盾的变化1、16世纪:英西矛盾。

为争取大西洋海上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2、17世纪:英荷矛盾。

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3、18世纪中期:英法矛盾。

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

法国*时期,英国屡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

5、19世纪中期:英俄矛盾。

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

人教版选修6高三历史课件: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人教版选修6高三历史课件: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人教版选修6高三历史课件: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
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导读:本文人教版选修6高三历史课件: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教版选修6《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ppt位于德国慕尼黑市,1933年3月建立,是法西斯德国二战期间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

位于德国柏林以北30公里的小镇奥拉宁堡,1936年8月建立。

1940年4月开始建造。

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
1号集中营,主要是监禁营
2号集中营,是利用毒气室大规模屠杀被关押人员的灭绝营
3号集中营,是奴役营,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 下列史料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书出令,门下审驳,分为二省,而尚书受成,颁之有司。

”②“常日值禁庭,以待召见。

凡谕旨明降者,既述,则下于内阁。

”③“光武……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④“诸大小机务必由中书,惟枢密院、御史台、徽政、宣政诸院许自言其职。

”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2. 历史地图蕴含丰富信息。

图1到图2的变化可以说明()A.教育普及推动文化繁荣B.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C.地域差异丰富文化类型D.民族融合利于文化交流3. 社会流动,包括地理意义上的横向流动,也包括阶层意义上的纵向流动。

社会流动推动社会发展。

下列能够体现社会流动的史实有()①汉朝屯戍政策②唐朝邻保制度③宋代科举考试④明清商帮群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 1784年2月到1785年5月,美国“中国皇后号”从纽约启航,运载着西洋参、木材、毛皮、胡椒、棉花、羽纱、铅等货物驶抵中国,换取下表中的商品。

这是美国首次直接对华贸易航行。

此次航行净利润达 25%—35%。

据此判断()“中国皇后号”首航贸易商品清单①③茶叶成为中美直接贸易的核心商品④脱离英国统治后,美国急需开展与华贸易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 1897年,谭嗣同在《仁学》中提出“仁以通为第一义”“通之象为平等”“平等者,致一之谓也,一则通矣,通则仁矣”。

1903年,革命家邹容在《革命军》中写到“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据此,两人的主张()A.反映仁人志士对救国道路不断探索B.为进行维新变法运动提供理论依据C.体现革命党人通过革命手段谋求政治变革D.说明民主平等观念已经成为当时社会共识6. 下侧漫画刊载于1909年5月11日《神州日报》,标题是“探囊取物”。

该漫画揭示了()A.八国联军侵华的进程B.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C.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D.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方式7. 1920年11月7日,《共产党》杂志在上海创办,内容设置“短言”“正文”“消息”栏目。

德国历史大事年表体系

德国历史大事年表体系

德国历史大事年表体系
公元1世纪:古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德国地区被称为日耳曼尼亚,由各个日耳曼部落居住。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部落开始在德国地区形成自己的王国。

公元800年:查理曼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国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公元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引发宗教改革运动,使德国宗教格局发生巨变。

公元1618年-164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德国成为战场,导致德国人口大量减少,经济和社会遭受严重破坏。

公元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被宣布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完成。

公元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战败,签署凡尔赛条约,导致德国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

公元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纳粹党开始掌握德国政权。

公元193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成为侵略国家,
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

公元1945年:二战结束,德国被盟军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德成为苏联卫星国家,西德成为民主国家。

公元1989年:柏林墙倒塌,德国重新统一,东德与西德合并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公元1990年:德国重新获得主权,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公元2002年:德国引入欧元作为国家货币,加入欧元区。

公元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德国采取严格措施控制疫情,并成功应对疫情挑战。

以上是德国历史大事的年表,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德国的发展,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历史的曲折和起伏,展现出一个国家的坚韧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希望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回顾,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德国这个国家的发展历程。

202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学期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卷

2023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学期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卷

杨浦区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高三历史试卷2023年3月考生注意:1.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

3.答题前,务必用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在试卷上作答--律不得分。

5.单选题必须选1项,双选题必须选2项,三选题必须选3项,多选少选都不得分。

一、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24 分)在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悠悠岁月,世界许多地区的人们也在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共同构成古代人类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

某校史学社开展“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的主题学习,步骤如下:步骤一:追寻文化源头,查找关于早期各地域文化的相关史料和相关表述。

1.根据所学,在表格中把古代文化与相关史料准确匹配。

(填写字母,12分)。

A.“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

B.汉穆拉比:“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C.亚里士多德:“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D.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E. “威令在你(指法老)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F.“(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2.根据所学,在表格中把相关表述与各古代文化准确匹配。

(填写字母,8分)(1)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家国情怀,主张和而不同等。

( )(2)《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集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 )(3)因大洋阻隔而与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独立发展。

( )(4)被誉为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

( )A.古代印度文化B.古代印第安文化C.古代希腊文化D.古代中华文化步骤二:聚焦“轴心时代”,探寻早期文明走向成熟的动力。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世纪一前3世纪,同时出现在亚欧部分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为“轴心时代”。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

生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B
3.(题点: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英国在政治上一方面“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的、
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规定”,另一方面“注重保持自身,善辟蹊径,自成体系,在政治
制度的建设中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这主要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民主制与君主制相结合
B.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分裂状况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在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 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 (2)确立:1871 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3)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 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实行联邦制。 (4)特点: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 (5)影响 ①积极: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 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②消极:专制主义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结果《1875年宪法》获得通过。“这部宪法并不是在建立一
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说明
法国政体的最终确立( )
A.是保皇派对资产阶级的妥协
B.遵从了卢梭的民主思想
C.受益于政治现实和妥协精神
D.受巴黎公社的影响巨大
答案 C
2.(题点:法国政治权力的分配与制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
视角1 从微观层面分析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特点及其体现的原则。 视角2 从权力的分配与制衡角度,认识美国中央政府与各州、南方与北方以 及联邦政府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 视角3 从中美关联的角度,分析中华民国政治体制对美国政治体制的继承和 创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r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魏三欧美代iom与®1第3讲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全解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 法兰西共和历程:⑴过程:①1789年7月140,法国爆发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先后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和执政府统治四个时期。

(1)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但法兰西不再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恢复了君主立宪制。

@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巴黎爆发革命,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布成立。

(2) 实质: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之间的斗争。

(3) 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小农经济发达。

③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 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军惨败。

②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③保皇派势力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政治斗争日益尖锐。

(2) 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①立法权属于议会。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普选产生。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宪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高三历史大国的崛起

高三历史大国的崛起

材料二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走一条
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 路,” ……“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这种 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就是和的文化。” ……“中国是个 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 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 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 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 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大国崛起
• 2、法国:历史上曾经两度辉煌 • 第一次: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 • 第二次:一战后,与英国共同主宰世界。 • 3、德国:分三个时期 • 第一时期: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19世纪末,
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二。改变和冲击了欧洲的格 局。成为一战的挑起者和发动者。 • 第二时期:纳粹德国的崛起——二战——改变和 冲击了世界格局。 • 第三时期:二战后的崛起(联邦德国的强大、两 德的统一、现在积极“入常”)
美国
1835
145
33.8(52.4)
15
21
12.8
1870
374
91.8(140)
45
42
34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处 于怎样的地位?分析导致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3分)
地位: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1分)主要原因: 工业革命的推动;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2分)
大国崛起
• 5、美国的崛起 • (1)崛起过程: • 独立战争——基础 • 南北战争——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 1894年,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 一战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 (2)美国霸权地位的形成与演变 • 形成:二战后(条件、表现) • 动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挑战(苏联与其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庙山沟这个地方我是很熟悉的,印象也非常深刻。童年的时候,每天上学都要经过这里,对这个地方和经过这个地方的那一段狭长而幽深的小路我心里充满了敬畏亦或是恐惧。新2备用网因除了这条小路特别幽深狭窄荒无人烟以外,听说峡谷两边的山上还埋葬着一些暴死的或冤死的人,听大人们说有人晚上从谷底走过,听到有冤魂在哭泣还听到 这些冤魂向行人讨要什么东西,凡是经历过此事的人回家都无一例外会大病一场九死一生。
我在似信非信中,颤颤兢兢走完了那一段童年时代的求学路,长大以后读蔳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才知道鬼也有善恶好坏之分。只是在那个人鬼不分的年代,善良的人们宁愿相信有鬼,也不敢相 信是有人在捣鬼。遗憾的是:有些时候鬼比人善良,人比鬼可怕。
心中既已释然,对那一段路便再无畏惧之心。
妻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每到夕阳西下的时候便会邀约几个邻里妯娌出去走几步,感受夜风的清凉,夕阳的美丽。而我是一个喜欢宅在家里的人,平时很少出去走动。晚饭时妻便不断怂恿我出去走 走,我便提议去庙山沟走走,拜访一下那座久违的小庙和那个久违的守庙人。
在许多人眼里,这个守庙的老人和他所守候的小庙一样卑微得不值一提,而我却独对它心怀崇敬,毕竟他数十年如一日执着地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一份虔诚和那一片净土--------尽管贫穷、尽管卑微, 但却干干净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