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营运能力分析
北京同仁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北京同仁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目录摘要:盈利能力是企业各个层面都高度关注的指标,是企业资金或者资本的增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
对公司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公司的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
盈利能力的强弱是通过企业的利润率来体现的,不管对经营者还是投资者来讲,进行盈利能力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管理经营合同增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对策,促进利润率的提高。
在越来越开放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持续的盈利能力。
如何促进北京同仁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其自身业务是当前的重要问题。
以北京同仁堂公司为例,通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准确而深入的评价当前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一、引言 (2)二、相关概念和理论界定 (3)(一)盈利能力概念界定 (3)(二)盈利能力理论基础 (3)三、北京同仁堂公司简介 (3)四、北京同仁堂公司盈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一)公司盈利存在的问题分析 (3)1、闲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4)2、投资业务不够多元化 (4)3、成本控制缺乏战略观念 (4)(二)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原因 (5)五、北京同仁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对策 (5)(一)减少成本开支 (5)(二)改善融资结构 (5)(三)提高资产周转率 (6)(四)提高销售业绩 (6)(五)减少坏账损失 (7)六、结论 (7)参考文献 (8)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企业间面对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内,而且国外的企业产品也进入到中国国内,因此企业想要生存壮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保证企业能够盈利,持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发展的动力。
盈利能力是企业各个层面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对公司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公司的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强弱是通过企业利润率来体现的,不管对经营者还是投资者来讲,进行盈利能力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管理经营和投资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对策改正,促进利润率的提高,从而获得高额利润率,不管是企业的债权人还是股东进行盈利能力分析,能够防止投资失败的出现,从而实现投资资本的回收和增值,因此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是,对企业当前自身发展现状的一个客观评价。
同仁堂财务分析

同仁堂财务分析一、引言同仁堂是中国著名的中药企业,成立于1669年,至今已有350年的历史。
同仁堂以传承中医药文化、生产高品质中药产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同仁堂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包括财务指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资产负债率同仁堂的资产负债率为30%,说明公司的资产主要由股东权益提供,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
2. 流动比率同仁堂的流动比率为2.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表明公司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偿还短期债务。
3. 速动比率同仁堂的速动比率为 1.8,较高的速动比率意味着公司能够迅速偿还短期债务,具备较强的流动性。
三、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同仁堂的毛利率为40%,说明公司在销售产品时能够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
2. 净利率同仁堂的净利率为15%,表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3. 资产收益率同仁堂的资产收益率为20%,说明公司能够有效地利用资产创造利润。
四、偿债能力分析1. 利息保障倍数同仁堂的利息保障倍数为5,表明公司有足够的利润来支付利息费用,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
2. 有息负债率同仁堂的有息负债率为20%,较低的有息负债率说明公司的负债结构相对较轻,偿债能力较强。
五、运营能力分析1. 库存周转率同仁堂的库存周转率为8次/年,较高的库存周转率表明公司能够有效地管理库存,降低库存占用资金。
2. 应收账款周转率同仁堂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0次/年,说明公司能够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减少坏账风险。
六、成长能力分析1.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仁堂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0%,表明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稳定的收入增长。
2. 净利润增长率同仁堂的净利润增长率为15%,说明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较高的盈利增长。
七、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同仁堂在财务状况方面表现良好。
公司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同时也实现了稳定的成长。
然而,公司仍需继续关注市场竞争和产品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持续发展。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会计-毕业论文

第一,有助于调整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通过分析企业各项资产占比情况,找出与企业经营性质不一致的资产,并对这部分资产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财务状况的目的[9]。第二,有助于提高对外投资的有效性。营运能力分析有利于评价员工的工作能力、一定的财产安全制度、资本的保全程度及收益性,了解这些对于提高投资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帮助。第三,有助于债权人采取合理的贷款。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企业需要融资,在融资时债权人会提前对这家企业所有的资产进行了解,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在判断要不要将自身的资金贷给这家企业。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摘要】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占据有利地位,深入分析研究企业的营运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营运能力分析,就是分析一个企业今后确立什么样的发展方向、在发展中能够获得多少的利润、根据获得的利润偿还对外债款所需时间的基础。它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正确的参考、把握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企业财务分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对医药行业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规定,在医药行业的发展方面进行了诸多限制,弥补了医药行业发展的漏洞,为医药企业提供了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有了政策法规的保驾护航,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公司)的经营愈加规范,且成效显著,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五个营运指标,分别对同仁堂公司2013年到2017年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揭示企业在这五年中每一年的资金利用情况和资产配置情况,从中发现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从而为如何进一步提高该公司的营运能力,发表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及建议。
3.比率分析法
本文根据同仁堂公司最近五年的财务数据计算出各项资产周转率的数值,通过比较这些数值对该公司的资产运营情况进行分析考核。
同仁堂财务分析

同仁堂财务分析一、概述同仁堂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中药企业之一,成立于1669年,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同仁堂以传统中药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产品涵盖中药饮片、中成药、保健品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同仁堂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包括财务结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等方面。
二、财务结构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根据同仁堂最新财务报表数据,截至2022年底,其总资产为X亿元。
其中,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XX%,固定资产占XX%,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占XX%。
该资产结构表明同仁堂的资产相对较为稳定,流动资产较高,有利于应对经营风险。
2. 负债结构分析同仁堂的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和对付账款等。
根据财务报表数据,截至2022年底,其总负债为X亿元。
短期借款占总负债的XX%,长期借款占XX%,对付账款占XX%。
负债结构相对合理,短期借款占比适中,长期借款较少,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
三、盈利能力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同仁堂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保健品的销售。
根据财务报表数据,截至2022年底,其营业收入为X亿元。
过去三年,同仁堂的营业收入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XX%。
2. 净利润分析同仁堂的净利润是衡量其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财务报表数据,截至2022年底,其净利润为X亿元。
过去三年,同仁堂的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为XX%。
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销售收入的增加和成本控制的改善。
四、偿债能力分析1. 偿债能力指标分析同仁堂的偿债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
根据财务报表数据,截至2022年底,其流动比率为X,速动比率为X,利息保障倍数为X。
这些指标均表明同仁堂具备良好的偿债能力,能够及时偿还到期债务。
2. 偿债能力趋势分析同仁堂的偿债能力在过去三年保持稳定。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均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表明公司的偿债能力相对较强。
五、运营能力分析1. 库存周转率分析同仁堂的库存周转率是衡量其运营能力的指标之一。
同仁堂财务分析

同仁堂财务分析一、公司概况同仁堂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中药企业之一,成立于1669年,总部位于北京市。
公司主要从事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以及中药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同仁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品质在中药领域享有盛誉。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财务结构分析同仁堂的财务结构表明该公司具有稳定的财务状况。
截至2022年底,公司总资产为100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60%,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30%,其他资产占总资产的10%。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30%,表明公司的资产主要通过股东权益和自有资金支持,具有较低的财务风险。
2. 营运能力分析同仁堂的营运能力表现良好。
公司的营业收入在过去三年中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为50亿元,2022年为60亿元,2022年为70亿元。
公司的净利润也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为5亿元,2022年为6亿元,2022年为7亿元。
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保持在30%摆布,表明公司在产品定价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3. 盈利能力分析同仁堂的盈利能力表现强劲。
公司的净利润率在过去三年中保持在10%以上,2022年为10%,2022年为11%,2022年为12%。
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也保持在15%以上,表明公司有效地利用了股东投入的资金。
公司的每股收益在过去三年中逐年增长,2022年为1元,2022年为1.2元,2022年为1.5元。
4. 偿债能力分析同仁堂的偿债能力较强。
公司的流动比率在过去三年中保持在2以上,表明公司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偿还短期债务。
公司的速动比率也保持在1以上,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偿付能力。
5. 现金流量分析同仁堂的现金流量状况良好。
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在过去三年中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为5亿元,2022年为6亿元,2022年为7亿元。
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保持在正值,表明公司有能力进行资本投资。
公司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保持在负值,表明公司通过自有资金和股东投入的资金来支持运营和投资活动。
结构分析法在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中的运用以北京同仁堂为例

以北京同仁堂为例,首先我们从企业内部获得了财务数据、人员数据、销售 数据等,又从外部获取了行业报告、竞争对手数据等。在数据处理阶段,我们将 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标准化,以便后续分析。在数据分析阶段,我们运用结构分 析法对同仁堂的营运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通过计算各项指标如资产周转率、存 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我们对同仁堂的营运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4、人才培养与引进:同仁堂需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 业化的人才团队,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谢谢观看
北京同仁堂作为中国著名的中药企业,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自1669年创立以来,同仁堂一直秉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 减物力”的祖训,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中药产品和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 烈,同仁堂运用结构分析法对其营运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具 有重要意义。
结构分析法在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中 的运用——以北京同仁堂为例
基本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力的评估与提升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 环节。结构分析法作为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企业营运能力方面 具有独特优势。本次演示将以北京同仁堂为例,深入探讨结构分析法在企业营运 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在目标企业分析方面,北京同仁堂表现出良好的财务状况,拥有稳定的收入 和盈利能力。在人才方面,同仁堂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打造了一支经验丰富、 技术精湛的中药研发与生产团队。此外,同仁堂在市场拓展与技术研发方面也取 得了显著成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运用结构分析法进行企业营运能力评估时,首先需要明确理论框架和实践 步骤。数据收集是第一步,需要从各个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包括企业内部数据、 行业报告、政府公开数据等。接下来是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 合与标准化处理。最后是数据分析,运用相关工具如SPSS、Excel等对数据进行 深入挖掘,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与趋势。
同仁堂财务报告综合分析--杜邦分析-计分分析

3.同仁堂获利能力分析
同仁堂获利能力分析指标值整理如下表列示:
3.同仁堂获利能力分析
通过对同仁堂进行获利能力的 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仁堂的 净资产收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12年比11年上升了1.7%,11 年比10年上升了2.06%,说明所 有者投入资金的获利能力逐年 增强;但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毛利率 、每股收益和市盈率都是先增 再减,在11年降低,在12年回 升,起伏较大,股票价格不稳定 。
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 连锁门 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 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14个国家和 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报和亚商企 业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证亚商中国最具 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的评比中蝉联第四、第 五届排名第一,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创 业板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企业实现了良性循环。
2.同仁堂营运能力分析
3. 净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净资产总额+期末净资产总额)/2』
可以看出,从09到12年净资产周转率逐年 提高,说明公司净资产周转效率得到了提 高,其中,11年增长的尤为迅速。
2.同仁堂营运能力分析
4.存货周转率
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平均余额
可以看出,从09到11年存货周转次数有所提 高,说明公司存货管理效率得到了提高,但12年 存货周转次数有轻微下降。
内容大纲
一.同仁堂集团概况 二.同仁堂集团财务报告相关资料 三.同仁堂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四.同仁堂集团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五.参考资料及附件
一.同仁堂集团概况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 于清康熙八年( 1669年),有在三百多年的历史,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 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同仁堂财务分析

同仁堂财务分析引言概述:同仁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中药企业,以生产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为主。
本文将对同仁堂进行财务分析,以评估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一、财务状况分析1.1 资产状况同仁堂的资产状况良好,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如生产设备、专利和商标。
这些资产为公司的生产和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2 负债状况同仁堂的负债状况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其良好的现金流管理和有效的债务管理。
公司债务水平适度,能够保持较低的财务风险。
1.3 资本结构同仁堂的资本结构稳定,股权比例适度,没有浮现较大的股权集中度。
公司通过股权融资和内部资金积累,保持了良好的资本结构。
二、经营绩效分析2.1 营收增长同仁堂的营收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推出新产品,有效提高了销售额。
2.2 利润状况同仁堂的利润状况稳定,毛利率和净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公司通过优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能力。
2.3 现金流状况同仁堂的现金流状况良好,公司能够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并保持较高的现金流量。
这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和投资需求。
三、盈利能力分析3.1 毛利率同仁堂的毛利率较高,主要得益于其品牌溢价和产品质量。
公司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控制成本,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
3.2 净利率同仁堂的净利率相对稳定,公司通过提高销售额和控制费用,保持了较高的净利率。
这表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获取利润。
3.3 资产回报率同仁堂的资产回报率较高,公司通过有效利用资产,提高了资本的利用效率。
这反映了公司在资本运作方面的能力和盈利能力。
四、风险分析4.1 市场风险同仁堂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竞争和政策调整。
公司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对行业的影响。
4.2 供应链风险同仁堂的供应链风险主要来自于原材料供应和生产环节。
公司需要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产品的质量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仁堂集团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一、资产运用效率分析通过查找同仁堂集团2006—2008年三年以来财务报表,获得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如下:(一)总资产周转率计算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2,409,060,000[(3,520,098,518+3,822,030,000)÷2]≈0.1641(次)2006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1641=2194天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 2,702,850,000[(3,822,030,000+4,194,680,000)÷2]≈0.1686(次)2007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1686=2136天2008年总资产周转率= 2,939,050,000[(4,194,680,000+4,550,070,000)÷2]≈0.1680(次)2008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1680=2142天(二)分类资产周转率计算1.流动资产周转率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2,409,060,000[(3,354,400,540+2,574,160,000)÷2]≈0.2443(次)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2443=1473天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2,702,850,000[(2,574,160,000+3,07,190,000)÷2]≈0.2421(次)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2421=1487天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2,939,050,000[(3,007,190,000+3,401,030,000)÷2]≈0.2293(次)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2293=1570天2.固定资产周转率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 2,409,060,000[(697,869,812+1,247,860,000)÷2]≈0.6190(次)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0.6190=582天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2,702,850,000[(1,247,860,000+1,187,490,000)÷2]≈0.5549(次)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0.5549=649天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2,939,050,000[(1,187,490,000+1,149,040,000)÷2]≈0.6289(次)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0.6289=572天3.长期投资周转率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期初长期投资+期末长期投资)÷2]= 2,409,060,000[(51,052,826+24,178,288)÷2]≈16.01(次)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16.01=22天2007年长期投资周转率= 2,702,850,000[(24,178,288+49,571,500)÷2]≈18.32(次)2007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18.32=20天2008年长期投资周转率= 2,939,050,000[(49,571,000+48,176,700)÷2]≈15.03(次)2008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15.03=24天4.其他资产周转率2006年其他资产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资产平均余额= 2,409,060,000[(4,197,356+3,971,589)÷2]≈147.45(次)2006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147.45=2天2007年其他资产周转率= 2,702,850,000[(3,971,589+53,605,480)÷2]≈23.47(次)2007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23.47=15天2008年其他资产周转率= 2939050000[(51,814,539+103,465,219)÷2]≈9.46(次)2008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9.46=38天现将以上计算结果整理表格如下:同仁堂2006-2008年分类资产周转率分析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一是同仁堂2008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比2006和2007年都低,且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发展,这说明同仁堂2008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较上两年比周转率最快,周转次数最多,表明同仁堂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占用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越多,表明同仁堂流动资产的运用效率逐年趋好,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均得以逐年增强。
二是同仁堂2008年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比2006和2007年都高,但增幅不大,这表明同仁堂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利用较稳定,也较充分,说明同仁堂固定资产投资较为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较为合理,企业的经营活动很有效。
(三)单项资产周转率计算1.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2,409,060,000= [(300,064,949+268,492,557)÷2]≈2.12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2.12=170天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2,702,850,000[(268,492,557+339,918,440)÷2]≈2.22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2.22=162天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2,939,050,000[(339,918,440+330,891,675)÷2]≈2.19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2.19=164天2.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2006年存货周转率= [(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2,409,060,000= [(1,409,118,557+1,380,590,280)÷2]≈0.432006年存货周转天数=360/0.43=834天2007年存货周转率= 2,702,850,000[(1,380,590,280+1,501,477,548)÷2]≈0.472007年存货周转天数=360/0.47=768天2008年存货周转率= 2939050000[(1,501,477,548+1,780,483,654)÷2]≈0.452008年存货周转天数=360/0.45=804天同仁堂2006-2008年单项资产周转率分析通过表2计算可以看出:同仁堂集团2008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比2007年的低,比2006年的高,表明2007年的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慢,管理效率低,资产流动性差,但2006年的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快,管理效率高,资产流动性强;2008年的存货周转率比2006年度高,表明企业存货的变现速度快,存货的运用效率高,资产流动性强,盈利能力更强。
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资产运用状况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同仁堂资产周转率的趋势分析通过已经收集到的同仁堂2006—2008 年连续三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如表3:同仁堂集团连续三年主要资产及主营业务收入数据计算各项资产周转率指标如下表:同仁堂2006-2008各项资产周转率趋势分析根据表4的计算结果,分析如下:总体来说,同仁堂集团的资产周转率连续三年稳中求升,有逐年上升之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集团相关主要资产周转率指标,如:存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等周转速度连续三年均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这说明该公司十分注重加强资产管理,注重整体资产优化,这为该公司的资产运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也应看到:长期投资周转率指标的变动状况不太稳定,但整体趋势还是好的。
对此,我的分析结论是:就该集团自身的资产运用状况来说,其良好的发展趋势是可以肯定的。
如果同仁堂集团的资产周转率达到行业标准值,则该集团的资产运用效率可达到理想而稳定的状况。
因此,建议同仁堂集团应持续加强资产结构总体的管理力度,确保资产运用效率具备良好发展趋势。
三、同行业比较分析通过查找胡庆余堂集团2006年、2007年、2008年财务报表,计算:(一)胡庆余堂总资产周转率计算: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2,434,706,441[(2,912,264,951+3,060,439,817)÷2]≈0.20(次)2006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20=1766天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 2,849,555,823[(3,060,439,817+3,185,714,101)÷2]≈0.23(次)2007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23=1578天2008年总资产周转率= 3,207,515,739[(3,185,714,101+3,443,633,475)÷2]≈0.24(次)2008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24=1488天(二)胡庆余堂分类资产周转率计算:1.胡庆余堂流动资产周转率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2,434,706,441[(1,418,361,395+1,451,359,896)÷2]≈0.42(次)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42=849天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2,849,555,823[(1,451,359,896+1,534,341,546)÷2]≈0.48(次)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48=754天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3207515739[(1,534,341,546+1,768,296,531)÷2]≈0.49(次)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49=741天2.胡庆余堂固定资产周转率计算: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 2434706441[(1418361395+1451359896)÷2]≈0.42(次)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0.42=849天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2,849,555,823[(1,451,359,896+595,081,727)÷2]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0.70=517天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3,207,515,739[(595,081,727+647,604,917)÷2]≈1.29(次)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1.29=279天3.胡庆余堂长期投资周转率计算: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期初长期投资+期末长期投资)÷2]= 2,434,706,441[(840,003,879+829,954,879)÷2]≈0.73(次)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0.73=494天2007年长期投资周转率= 2,849,555,823[(829,954,879+599,128,502)÷2]≈1.00(次)2007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1=360天2008年长期投资周转率= 3,207,515,739[(599,128,502+648,440,710)÷2]≈1.29(次)2008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1.29=280天4.胡庆余堂其他资产周转率计算:2006年其他资产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资产平均余额= 2,434,706,441[(89,552,653+99,491,101)÷2]≈6.44(次)2006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6.44=56天2007年其他资产周转率= 2,849,555,823[(99,491,101+119,205,331)÷2]2007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6.51=55天2008年其他资产周转率= 3207515739[(119,205,331+107,108,633)÷2]≈7.09(次)2008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7.09=51天(三)胡庆余堂单项资产周转率计算:1.胡庆余堂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主营业务收入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2,434,706,441= [(393,386,389+426,333,486)÷2]≈1.49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1.49=242天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2,849,555,823[(426,333,486+455,923,011)÷2]≈1.61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1.61=223天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3,207,515,739[(455,923,011+457,647,260)÷2]≈1.76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1.76=205天(胡庆余堂应收账款三年简单平均值为1.62)2.胡庆余堂存货周转率计算:主营业务收入2006年存货周转率= [(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2,434,706,441= [(357,649,414+380,366,562)÷2]≈ 1.652006年存货周转天数=360/1.65=218天2007年存货周转率= 2,849,555,823[(380,366,562+417,736,488)÷2]≈1.792007年存货周转天数=360/1.79=202天2008年存货周转率= 3,207,515,739[(417,736,488+434,287,685)÷2]≈1.882008年存货周转天数=360/1.88=191天(胡庆余堂存货周转率三年简单平均值为1.77)现将同仁堂集团与胡庆余堂集团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资产运用效率对比分析分类资产周转率对比分析单项资产周转率对比分析现对表5、表6、表7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资产周转率同业比较分析(注:行业先进水平数据来源于2006-2008我国医药产业资产运营分析报告及《中国统计年鉴》等有关资料;同仁堂集团与胡庆余堂2006-2008年财务报表数据来源于凤凰财经股票代码查询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