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综合能力分析
同仁堂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一、同仁堂公司简介同仁堂(原名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铺)是乐显扬创建于中国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的一家药店。
其服务宗旨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是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
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的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
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
1991年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
1997年6月25日,同仁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085。
1998年,中国全国总工会授予同仁堂“全国五一奖状”。
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现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14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64家药店和1家境外生产研发基地,产品销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行业背景新医疗改革致力于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加大公共卫生的国家投入,制约医药行业发展的“以药补医”的历史问题将逐渐解决,长期来看,医药行业面临着市场扩大和竞争环境改善的机遇,评级为“优于大市”。
新医疗改革将对医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医保扩容和国家投入的加大将会扩大药品的总需求量;另一方面,以药补医制度的逐渐消除,将从根本上改善医药企业的竞争环境,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
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投资主题众多,包括医疗器械生产商、医药流通企业、疫苗和诊断试剂生产商、创新型处方药生产企业、大型低价品牌普药生产商、品牌中成药和有资产注入预期的医药上市公司。
我们认为在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的大趋势下,其中的优势企业值得关注。
三、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分析1、营业增长指标分析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同仁堂近三年的销售增长率都大于零,而且2011年的最高,说明2011年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最快。
营业均增率,即企业营业活动连续几年的增长情况,体现企业持续的发展态势和市场扩张能力。
同仁堂财务综合分析报告

堂——综合分析所谓综合分析,就是将各项财务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剖析、解释和评价,从而说明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好坏,这是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
综合分析,需要将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的分析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方位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从而对企业的效益做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
(本次综合分析采用杜邦分析法来进行分析。
)一、杜邦分析法杜邦分析法,又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简称杜邦体系,是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在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
该体系以净资产收益率为龙头,以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为核心,通过揭示各相关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关系,直观、明了地反映出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
运用杜邦分析法对各相关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就是按照权益乘数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解。
二、杜邦体系中的几种主要的财务指标关系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又: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故: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三、决定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三个从上式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
通过这样分解以后,就可以把净产收益率这一项综合性指标发生变化的原因具体化。
对此指标关系进一步分解就可以得到计算公式如下: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100%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 销售收入× 100%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总资产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固定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 存货平均净额通过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自上而下地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全貌以及各项财务指标间的结构关系,查明各项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北京同仁堂综合分析(05-08年)

北京同仁堂之综合分析-------北京同仁堂与上海医药的比较分析(北京同仁堂代码:600085;上海医药代码:601607) 现金流量指标反映现金流量信息。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的财务指标难以全面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财务与盈利状况,用现金流量表示的指标能够与之相互补充。
同其他财务报表分析一样,现金流量的分析也使用若干比率指标,以反映和考察公司现金流量满足生产经营、投资与偿债需要的程度。
一、现金流动性分析主要是考察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债务之间的关系,主要财务指标有: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之比、债务保障率二、获取现金能力的分析:主要财务指标有: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和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三、财务弹性的分析:主要指标有:现金流量适合比;现金再投资比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四、收益的质量等方面分析。
一、财务指标分析趋势图一图表二二、同业竞争对手资料趋势图二图表三图表四三、同行业资料同仁堂2005年财务综合指标图表六同仁堂2006年财务综合指标图表七同仁堂2007年财务综合指标图表八同仁堂2008年财务综合指标图表五四、综合衡量指标分析(现金流量指标分析)1、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是指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相比值,表明现金流量对当期债务偿还满足程度的指标。
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 趋势图三通过分析北京同仁堂综合能力指标数值(图表一)和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趋势图三),可以看出近4年来北京同仁堂的总资产收益率的指标数值起伏很大,总的趋势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和2006年该项指标都达到了44%以上,分别为44.7128和46.102,其中2006年46.102在这四年中是最高值。
这两年的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数值居高主要是2005年和2008年同仁堂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这四年中比较高的,分别为415,822,179.36和384,559,921.94。
电大形考作业:同仁堂获利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它对企业的所有利益关系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从企业的角度看,获利能力可以可以用两种方法评价:一种是利润和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主要指标包括销售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等;另一种是利润和资产的比例关系,主要指标包括总资产收益率和长期资本收益率等。
此外,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还应分析每股收益等指标。
一、同仁堂获利能力主要指标1、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由上式及附件1计算得同仁堂04~07年相关指标值为:销售毛利率,表示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获取的毛利额。
销售毛利率是企业获利的基础,单位收入的毛利越高,抵补各项期间费用的能力越强,企业的获利能力就越高。
管理者可根据销售毛利率水平来预测获利能力,同时还可利用其进行成本水平的判断和控制,因为销售成本率=1-销售毛利率。
2、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由上式及附件1计算得同仁堂04~07年相关指标值为:营业利润率,表示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赚取的营业利润额。
营业利润率是衡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净获利能力的指标,反映企业在不考虑非营业成本的情况下,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
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获利能力越弱。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成本费用利润率,表示每付出百元成本费用可获取的利润额。
成本费用利润率体现企业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
该指标值越高,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由上式及附件1计算得同仁堂04~07年相关指标值为:4、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由上式及附件1计算得同仁堂04~07年相关指标值为:主营业务利润率,表示每销售一元的产品所能创造的净利润。
同仁堂综合分析

同仁堂综合分析企业简介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14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北京大兴、亦庄、刘家窑、通州、昌平,同仁堂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拥有41条生产线,能够生产26个剂型、1000余种产品。
全部生产线通过国家GMP认证,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
2004年投资1.5亿港元设立的境外生产基地---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于2005年底通过了GMP认证,为实现生产、研发和营销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
2004年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十户国有重点企业典型经验之一,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一、采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综合分析:权益净利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由公式可以看出:决定权益净利率高低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三个分别反映了企业的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资产管理比率。
这样分解之后可以把权益净利率这样一项综合性指标发生升降的原因具体化,定量地说明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一项指标能提供更明确的,更有价值的信息。
权益乘数主要受资产负债率影响。
负债比率越大,权益乘数越高,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负债程度,给企业带来较多地杠杆利益,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多地风险。
同仁堂行业分析

同仁堂行业分析同仁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成药企业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中成药”。
同仁堂始建于1669年,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同仁堂的行业分析如下:一、市场规模庞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医药市场,中医药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强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中国药房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医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19年中国中医药市场总规模达到了10000亿元人民币。
同仁堂作为中医药企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品牌影响力强:同仁堂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成药企业之一,具有非常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同仁堂以其悠久的历史、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口碑在中国中医药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同仁堂品牌在中国乃至全球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同仁堂发展的重要优势。
三、产品丰富多样:同仁堂的产品线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中药饮片、中药浓缩丸、中成药、健康食品等。
同仁堂拥有大量的商品品牌,其中最著名的有“同仁堂”、“花旗牌”等。
这些品牌涵盖了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消费人群,满足了不同人群对中医药产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
四、研发创新能力强:同仁堂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不断进行研发创新。
同仁堂致力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注重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同仁堂在中药提取和质量标准方面有着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创新力,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五、渠道覆盖广泛:同仁堂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销售渠道,包括自营门店、加盟店、电商渠道等。
同仁堂在国内各大城市都设有直营门店,同时也有众多的加盟店遍布全国各地。
此外,同仁堂在电商领域也有很强的竞争力,通过与各大电商平台的合作,能够更好地触达消费者。
综上所述,同仁堂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成药企业之一,在中国中医药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仁堂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丰富多样的产品线、研发创新能力和覆盖广泛的销售渠道为依托,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为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仁堂 中层干部考核

同仁堂中层干部考核同仁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中药企业,其在中层干部考核方面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中层干部是企业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成长。
因此,同仁堂对中层干部的考核也非常重视,主要内容如下:一、工作业绩考核工作业绩是中层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仁堂要求中层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且要能够按照计划完成任务。
同时,还要注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并且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中层干部还要注重团队合作,能够带领团队完成任务,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能力素质考核能力素质是中层干部考核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同仁堂要求中层干部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中层干部要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团队,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同时,还要具备创新精神,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中层干部还要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三、道德品质考核道德品质是中层干部考核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同仁堂要求中层干部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诚实守信,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中层干部要注重自我约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言行一致。
四、综合考核综合考核是中层干部考核的最终指标。
同仁堂要求中层干部在工作业绩、能力素质和道德品质等方面都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够通过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是对中层干部全面素质的综合评价,是对中层干部能力和素质的最终检验。
总之,同仁堂对中层干部的考核是非常严格的,要求中层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注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诚实守信,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只有达到这些要求,中层干部才能够在同仁堂的考核中获得好的成绩。
2007同仁堂综合分析

北京同仁堂综合分析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信息的报表,现金流量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的管理当局都具有重要意义,现金流量的分析也使用若干比率指标,以反映和考察公司现金流量满足生产经营、投资与偿债需要的程度,主要指标包括: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之比、债务保障率、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现金流量适合比率、现金再投资比率、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通过现金流动性能力的分析,可以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作出更稳健的判断和评价。
此外,成长发展能力日益受到重视。
企业的“过去”已经成为历史,企业的“今天”也将成为“过去”,只有未来才是最重要的,从计算成长能力的指标,如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等,评价企业的业绩,决定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只有具有持久性竞争优势企业,才能长期维持优于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企业根据数据变动趋势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可以引领经营者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现金流量分析、发展能力同行业比较1、2007年度现金流量分析、发展能力比较表表4-2同仁堂2007财务综合指标2、2008年度现金流量分析、发展能力比较表表4-3同仁堂2008财务综合指标3、2009年度现金流量分析、发展能力比较表表4-4同仁堂2009财务综合指标三、现金流量指标分析1.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从现金流动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
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反映,该指标数值越高,现金流入对当期债务清偿的保障越强,企业流动性也就越好,宝钢股份的管理者可利用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进行负债水平的判断和控制,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尽可能优先获利水平高的产品,加快现金回收,使企业实现长远的,整体的利益最优化,提高流动性2.债务保障率-----是以年度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全部债务总额相比较,表明企业现金流量对全部债务偿还的满足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仁堂综合能力分析------同仁堂和复星医药的比较分析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998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在中国医药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上市公司。
复星医药自1998年上市以来,12年内净利润增长了39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9.59%。
净资产、净利润均名列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前列。
复星医药专注现代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抓住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成长和中国企业进军世界主流医药市场的巨大机遇,以“品牌、创新、高效、全球化”为经营理念,加快实施产业整合和重磅产品战略,稳健经营、快速发展,成为了以药品研发制造和医药流通为核心,同时在诊断产品和医药器械等领域拥有领先规模和市场地位,在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并购整合、人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竞争优势的大型专业医药产业集团。
所谓综合分析,就是将各项财务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剖析、解释和评价,从而说明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好坏,这是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
综合分析需要将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的分析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方位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从而对企业的效益做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
一、同仁堂(600085)综合能力指标计算:(一)同仁堂现金流量分析指标计算同仁堂现金流量分析图表一2008年2009年2010年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0.500.640.41债务保障率0.480.620.39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0.140.190.13每股经营现金流量0.81 1.210.94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0.090.130.09现金流量适合比率0.140.190.13现金再投资比率0.290.230.21现金股利保障倍数0.330.430.30趋势图一(二)同仁堂发展能力分析指标计算同仁堂发展能力分析图表二2008年2009年2010年销售(营业)增长率%8.6910.5916.30资本积累率%8.43 6.397.20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16.1117.737.69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4.09 3.4412.27趋势图二二、复星医药综合能力指标计算:(一)复星医药现金流量分析指标计算复星医药现金流量分析图表三2008年2009年2010年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0.130.100.05债务保障率0.080.060.03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0.060.070.04每股经营现金流量0.190.210.1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0.030.020.01现金流量适合比率0.090.050.03现金再投资比率0.73 1.450.95现金股利保障倍数0.200.080.05趋势图三(二)复星医药发展能力分析指标计算同仁堂发展能力分析图表四2008年2009年2010年销售(营业)增长率% 2.16 2.6217.64资本积累率% 3.0056.3735.12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22.9731.0329.59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0.717.677.24趋势图四三、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现金流量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的管理当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是指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相比值,表明现金流量对当期债务偿还满足程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从公式可以看出,这项比率与反应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有关。
该指标越高,现金流入对当期债务清偿保障越高,表明企业的流动性越好;反之,则表明企业的流动性较差。
受短期债权人重视。
通过对分析同仁堂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可以看出,同仁堂的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呈起伏趋势。
在2008年与2009年处于上升水平,高于复星医药。
主要是由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幅上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由2008年的415822179.36元,上升到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上升了211867736.46元。
但2010年该指标又有所下降,由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下降到2010年的492043803.52元,下降了135646112.3元。
该指标呈起伏趋势,说明对当期债务清偿保障的保障能力不稳定,在2008年至2009年较好,说明企业的流动性较好。
但2009年与2010年的大幅下降,应引起重视。
结合偿债能力来看,企业的偿债能力强,有足够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逐年减少,说明企业采取了一种较为保守的财务政策,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负债筹资能力。
在与复星医药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明显高于复星医药,说明同仁堂的现金流动性高于复星医药。
企业应加强开拓市场的意识和管理能力,在降低财务风险的同时,适当的利用负债筹资能力。
(二)债务保障率债务保障率是以年度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全部债务总额相比较,表明企业现金流量对其全部债务偿还的满足程度。
计算公式如下:债务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长期负债)×100%该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它同样也是债权人所关心的一种现金流量分析指标。
与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之比比较,则长期债权人更关注债务保障率。
通过对同仁堂债务保障率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的债务保障率均高于上海医药,呈起伏趋势。
由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来看,也呈起伏状态,而负债总额逐年上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由2008年的415822179.36元,上升到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上升了211867736.46元。
但2010年该指标又有所下降,由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下降到2010年的492043803.52元,下降了135646112.3元。
负债总额由2008年的872085332.84元上升到2010年的1268037014.55元,上升了395951681.71元。
同复星医药相比,高于复星医药。
说明同仁堂承担债务总额较上海医药高,对长期债权人来说更有保障。
(三)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企业通过销售获取现金的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通常越高越好。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每元销售可以提供越多的现金净流入。
反之,则越少。
用它与同业的水平比较,可以评价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强弱;与历史水平相比,可以评价获取现金能力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同仁堂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的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高于复星医药。
呈起伏趋势,在2008至2009年有大幅上升,而到2010年又大幅下降。
主要是由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幅上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由2008年的415822179.36元,上升到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上升了211867736.46元。
但2010年该指标又有所下降,由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下降到2010年的492043803.52元,下降了135646112.3元。
主营业务收入3年来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2939049511.33元上升到了2010年的3824446141.96元,上升了885396630.63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下降,而主营业务收入上升。
故2009年至2010年呈下降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同仁堂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水平不稳定。
与复星医药相比,总体高于复星医药。
可以看出,同仁堂在每元销售可以提供越多的现金净流入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同仁堂则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主营业务成本率。
(四)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是反映每股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票所平均占有的现金流量,或者说是反映企业为每一普通股获取的现金流入量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100%该指标实质上是作为每股盈利的支付保障的现金流量,因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指标越高越好。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反映了每股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它通常高于每股收益,因为现金流量中没有减去折旧等非付现成本。
在短期经营中,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在反映企业进行资本支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方面,要优于每股收益。
但该比率不能替代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每股收益,它是与投资者有关比率的补充比率,该指标可用来预测未来获取现金净流量的能力。
通过对同仁堂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的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均高于复星医药,呈起伏趋势。
2009年虽有所上升,但2010年又有所下降。
主要是由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幅上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由2008年的415822179.36元,上升到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上升了211867736.46元。
但2010年该指标又有所下降,由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下降到2010年的492043803.52元,下降了135646112.3元。
说明同仁堂在短期经营中,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在反映企业进行资本支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方面有所降低。
表明企业每股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较少,反映了利用权益资本获得经营活动净流量的能力较差,应引起注意。
(五)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全部资产现金收回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全部资产的比值,反映企业用全部资产获取现金的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全部资产现金收回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该指标适当看高。
该指标与同业水平比较,可以评价每元资产获取现金的能力;与本企业历史水平比较,可以看出获取现金能力的变化。
通过对同仁堂全部资产现金收回率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的全部资产现金收回率呈起伏趋势。
主要是由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幅上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由2008年的415822179.36元,上升到2009年的627689915.82元,上升了211867736.4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