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吴炅
【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
【年(卷),期】2022(32)4
【摘要】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于2020年4月—2021年11月,采用改编《欧盟委员会乳腺癌指南》的方法,编写制定了《中国乳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指南》(后文简称指南)。
指南遵循GRADE系统方法,共包括50条推荐意见和5条专家共识,涉及乳腺癌的筛查、早期诊断、复发风险基因检测以及筛查项目中的沟通和培训等专业领域。
指南推荐意见的形成考虑了目前最佳循证医学证据、中国女性群体的价值观念与偏好、成本和资源配置等因素。
在应用本指南推荐的筛查和诊断技术时,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总页数】10页(P363-372)
【关键词】乳腺癌;筛查;早期诊断;指南
【作者】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吴炅
【作者单位】不详;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腺癌健康教育联合乳腺癌筛查可有效的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2.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3.《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解读(精简版)
4.中国首部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19)
5.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模板】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审阅意见第三轮征询函尊敬的专家和同仁:根据2006年3月4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常委会议的决议,拟于2007年出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CACA Guideline for Breast Cancer)》。
本版CACA指南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编撰,力求在实用性和本土化方面更有作为。
我们本着“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统一规范;争议问题上求同存异,循证为先”的原则,通过信件回复、大会讨论等诸多途径加以完善,现将《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CACA Guideline for Breast Cancer)》先期编撰的六大部分内容发给您(另根据专家意见增设“附录”一章,已经编撰完成,并补充在这个版本中),请您进行第三轮审阅。
第三轮侧重第二轮时未提供反馈意见的继续补充,以及对“附录”内容的审查。
我们将最大限度地整合各位专家的建议,同时,也非常期待您宝贵的终审意见。
谢谢!此致敬礼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秘书处2006-01-15 请您在2007年1月26日之前将《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及审阅意见回馈》以email或邮寄的形式反馈给我们。
修改方法可以直接在原文文档中将修改的内容以红色文字打出,也可以将修改意见写在最后的“评审意见”中。
电子邮件:master@邮寄地址:XX市东安路270号,XX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吴炅收邮编:******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外科、病理科、影像诊断科、放疗科、内科的密切协作。
(上述各科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医疗单位)●患者在充分了解乳腺切除治疗和保乳治疗的特点和区别之后,主观上具有保乳的意愿。
●患者客观上有条件接受保乳手术后的放疗、全身治疗以及相关的影像学随访,如乳腺X线或MRI检查等。
(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居住地的就医条件、全身健康状况等)●医疗单位应该具备相关的技术和设备条件保乳治疗的适宜人群●一般适合临床I期、II期的乳腺癌患者。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

《中国癌症杂志》2017年第27卷第9期 CHINA ONCOLOGY 2017 Vol.27 No.91 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⑴ 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作诊断。
⑵ 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其最终目的是要 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⑶ 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和群体筛查(mass screening)。
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群体筛查是社区或单位实体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乳腺检查。
1.2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⑴ 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
⑵ 群体筛查国内暂无推荐年龄,国际上推荐40~50岁开始,目前国内开展的群体筛查采用的年龄均属于研究或探索性质,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的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1.3.1 乳腺X线检查 ⑴ 乳腺X 线检查对降低40岁以上妇女乳腺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1 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2 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3 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4 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5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6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7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8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9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10 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11 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12 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13 乳腺原位(内)癌治疗指南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15 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16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附 录 [关键词] 乳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DOI: 10.19401/ki.1007-3639.2017.09.004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3639(2017)09-0695-66695696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中国绝经前女性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后绝经判断标准及芳香化酶抑制剂 临床应用共识》解读

《中国绝经前女性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后绝经判断标准及芳香化酶抑制剂临床应用共识》解读•2012年1月15日,《中国绝经前女性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后绝经判断标准及芳香化酶抑制剂临床应用共识》(以下简称《共识》)2012专家共识会暨CBCSG009临床研究启动会在深圳成功召开。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委邵志敏教授主持会议,30位来自于全国各大医院的乳腺外科和肿瘤内科专家积极参加了该会议。
继2011年1月15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在宁波召开第一次绝经换药专家共识会后,《共识》于5月在《中国癌症杂志》正式发表。
本次会议基于与会专家1年中对《共识》应用的临床经验提出的反馈和宝贵的修改意见,对第一次的草案进行了有价值的讨论及修订。
专家共识会现场此外,专家共识会同时启动了全国30家医院即将参与的CBCSG009临床研究。
CBCSG009研究是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牵头,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作为全国主要研究者(PI)的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旨在进行绝经换药共识的临床验证,以便共识的理论基础更加坚实并更加符合临床的真实情况。
绝经状态影响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最新中国乳腺癌流行病学调研显示,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态势,患者的中位诊断年龄为48岁,比西方提前10年至15年;38.5%患者确诊年龄在40至49岁之间,而中国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在50岁左右(45~55岁),比欧美女性早近2年。
因而,众多中国乳腺癌患者将在治疗过程中经历绝经过程。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及芳香化酶抑制剂(AI)是目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主要手段。
其中他莫昔芬一直是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患者外科和化疗后最常用的内分泌治疗SERM,但大量的临床证据均提示,绝经后患者在化疗后服用SERM 2~3年或者5年,改用AI后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而AI不适于绝经前患者。
因此,患者的月经状态决定了内分泌治疗的用药选择。
另外,化疗可能抑制卵巢功能,诱导暂时性或永久性停经。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死亡率则逐渐下降。
这归功于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的普及,以及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
为了进一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应运而生。
本篇文章将详细解读这个指南,为广大女性朋友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旨在提高乳腺癌防治效果,通过推荐筛查方法和早期诊断策略,帮助女性及时发现并治疗乳腺癌。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权威的指导和建议。
乳腺癌筛查主要包括乳腺视诊、乳腺触诊、乳腺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
根据指南,女性朋友应从20岁开始定期接受乳腺检查,40岁以后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
同时,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
早期诊断乳腺癌,需要及时观察和发现乳腺癌的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等。
每月一次的自我检查也是及早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当怀疑有乳腺癌可能时,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医疗机构检查,以便尽早确诊和治疗。
根据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乳腺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具体采用哪种治疗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由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推荐。
在选择治疗方式时,一定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各种治疗手段的优缺点,再做出决策。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为广大女性朋友提供了权威、实用的参考。
通过遵循这个指南,女性朋友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及早发现乳腺癌,提高治疗效果。
在进行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和早期诊断策略,并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以便获得最佳治疗方式。
要重视乳房自我检查,及时观察和发现乳腺癌的症状,以便尽早接受专业治疗。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指南对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广大女性朋友应积极并遵循本指南,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2011年《St.Gallen早期乳腺癌初始治疗国际专家共识》与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指南之比较

测项 目。
21 0 1年 6月《 na f nooy 杂志公 布 了 A nlo cl ) s O g) 最新 版《 tG ln早 期乳 腺癌 初 始 治 疗 国际 专 家 S. ae l 共识 》 以下 简 称《 tG ln共 识 》 。 与此 同 时 , ( S. al e ) 中国抗癌 协会 乳 腺 癌 专 业 委 员会 ( B S 也 更新 CC ) 了《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以下简称《 B S指 ( CC 南》 。现 将 两部 指 南 的主要 更新 点作 一介绍 。 )
肿块 最 大 直 径 为 0 5~1 m 的 乳 腺 癌 , 有 . c 也 7 . % 的专家 投 了赞 成 票 。在 低 收入 国 家 中, 87 可 否使 用 短于 1年 的 曲妥 珠 单克 隆抗 体 治疗? 也 有 7 % 的专家投 了赞成 票 。《 B S指 南》同样 强调 1 CC
1 共 同 点
1 2 曲妥珠 单 克 隆抗体 辅助 治疗 . 对 于 肿瘤 直 径 >0 5 o 的 H R 2阳性 早 期 . n E-
乳腺癌 患者 , 两部 指 南 均推 荐 1年 的辅 助 曲妥 珠 单克 隆抗体 治疗 。短 于 1年使用 曲妥珠 单 克 隆抗 体 并 不是 最 佳 方 案 , 是 用 比 不 用 者 疗 效 好 I 但 。 21 0 1年 S.G ln会 议 上 , 10 多个 需 要 表 决 t ae l 在 0 的 问题 中 ,对 于 H R. 性早 期 乳 腺 癌 , “ E 2阳 1年 的 辅助 曲妥 珠 单 克 隆 抗 体 治疗 是 否 是 一个 治 疗 标 准” 唯 一 的 1 0 专 家 投 赞 成 票 的 问题。 对 于 是 0%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要点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要点[摘要]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乳腺癌现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2007年首次制订《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07版)》以来共更新8版,指南一直与时俱进, 兼顾证据的权威性、知识的前沿性和在广大基层医疗机构的适用性。
本次制订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在2021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更新,纳入了乳腺癌诊断和分类的新理念、精准治疗的新工具、手术操作的新规范和综合治疗的新方案,旨在为乳腺癌防控及诊治领域的医务工作者提供指导和依据。
1乳腺癌筛查指南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为诊断。
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和群体筛查。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1 )此本指南建议一般风险人群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
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之前。
(2)对于乳腺癌影像学筛查的终止年龄,本指南认为老年人是否停止筛查需要考虑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预期寿命及各种合并症情况。
如果合并症多,预期寿命有限,则可适当减免乳腺癌筛查。
因此,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考虑机会性筛查。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1.3.1 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检查对降低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建议对每侧乳房常规摄2个体位,即头足轴(CC)位和内外侧斜(MLO) 位。
乳腺X线影像应经过2名以上专业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
乳腺X线筛查对50岁以上亚洲妇女诊断的准确性高,但对40岁以下及致密乳腺诊断的准确性欠佳。
2019CSCO乳腺癌指南解读

2019CSCO乳腺癌指南解读乳腺癌是女性高发的一种癌症,自检和定期检查是早期诊断、治疗乳腺癌的关键。
2019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疗指南(2019年版)》,以下是对这份指南的解读和探讨。
一、关于筛查和早期发现筛查和早期发现是预防乳腺癌的第一步。
指南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应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检查(即乳腺钼靶或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并应结合乳腺超声检查。
对于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如家族史、生殖史等,应在40岁之前开始进行乳腺检查。
指南还强调了自我检查的重要性,建议女性每个月在月经后第7-10天进行一次自我检查。
二、关于手术治疗对于初次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手术治疗是通常的首选治疗方法,即乳腺切除手术。
指南明确表示,对于早期(I期和IIA期)的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和乳腺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相当,应优先选择保乳手术,以减少患者对外貌和身体的心理压力。
对于淋巴结阳性患者,需要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而对于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应同时进行区域性和全身化疗,以防止转移和复发。
三、关于内分泌治疗部分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阳性)适合采用内分泌治疗,即荷尔蒙治疗。
指南建议,术后不需放疗的早期(0期和I期)患者,可以考虑仅进行内分泌治疗,而不进行放疗;对于已进行全乳切除的患者,一般需要进行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指南也提到了内分泌治疗的风险和副作用,如乳房疼痛、更年期综合征、心血管病和骨质疏松等。
因此,建议在确定治疗方案之前,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代谢水平、心理承受力等进行全面评估。
四、关于化疗和靶向治疗如果有转移、或HER2阳性等,患者需要进行化疗和靶向治疗。
指南强调了化疗和靶向治疗方案的个性化选择。
对于高危患者,指南建议采用全身化疗,并加入靶向治疗。
但是,对于HER2浓度较低或HER2阴性的患者,则不建议采用靶向治疗。
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副作用和风险也很大,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严密考虑患者的身体条件和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22
孙强
北京协和医院
23
刘健
福建省肿瘤医院
24
厉红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5
王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6
柳光宇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7
王靖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8
李惠平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29
张建国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30
范志民
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1
王晓稼
浙江省肿瘤医院
43
王海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10
付丽
天津市肿瘤医院
11
刘红
天津市肿瘤医院
12
胡夕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13
姜军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4
唐金海
江苏省人民医院
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陈佳艺
上海瑞金医院
16
廖宁
广东省人民医院
17
王翔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18
张清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9
崔树德
河南省肿瘤医院
20
金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1
32
袁芃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33
杨文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34
陈策实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35
解云涛
北京肿瘤医院
36
曹旭晨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37
黄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38
殷咏梅
江苏省人民医院
39
佟仲生
天津市肿瘤医院
40
吴新红
湖北省肿瘤医院
41
王树森
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42
盛湲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表
姓名
单位
1
徐兵河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
任国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
吴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4
江泽飞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5
宋尔卫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6
庞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7
张瑾
天津市肿瘤医院
8
王永胜
山东省肿瘤医院
9
邵志敏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