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腺癌现状
乳腺癌我国现状

乳腺癌我国现状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本文将从乳腺癌的患病率、诊断和治疗手段、乳腺癌防控等方面,对中国目前乳腺癌的现状进行探讨。
一、患病率的上升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中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中国乳腺癌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十年前的水平,成为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
而且,年轻女性发病率的上升速度更快,这一趋势引发了人们对乳腺癌的高度关注。
那么,乳腺癌患病率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对乳腺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对乳腺癌的认识提高了,筛查技术的提升也导致了早期乳腺癌的被发现率增加。
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使乳腺癌的患病率呈现上升态势。
二、诊断和治疗手段的进步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早期乳腺癌的筛查成为了乳腺癌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乳腺钼靶摄影、乳腺超声、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生能够更早地发现肿瘤。
此外,乳腺癌基因检测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患者术后的恢复更快,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应用也为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未来,个体化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乳腺癌防控的挑战与机遇尽管我国乳腺癌防控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确诊在我国的推广普及还不够。
很多患者在发病较早的阶段并没有及时就诊,导致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其次,乳腺癌相关知识在公众中的宣传和普及程度有待提高,许多女性对于乳腺癌的认识仍然相对模糊。
然而,乳腺癌防控也面临着机遇。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关注并参与乳腺癌的防控行动。
各地政府和公益组织也加大了对乳腺癌的宣传力度和资源投入。
中国乳腺癌现状

中国乳腺癌现状近年来,乳腺癌成为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数百万女性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
本文将探讨中国乳腺癌的现状、原因和预防措施。
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
根据《2019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为29/10万,粗略估计每年新发病例约30万人。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其增长速度最快。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内分泌、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有研究显示,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比例较高,说明遗传因素在乳腺癌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内分泌因素也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绝经后妇女。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不合理的饮食、缺乏运动等也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针对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定期筛查: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病变,提高治愈率。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熬夜、戒烟限酒等,有助于维持健康的内分泌环境。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预防乳腺癌。
遗传咨询: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可以进行遗传咨询,了解自身患乳腺癌的风险,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
为了预防乳腺癌,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建议及时进行遗传咨询,以了解自身患乳腺癌的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加精准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来战胜乳腺癌这一疾病。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中国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随着中国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恶化,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围绕中国乳腺癌筛查现状展开,结合关键词和内容,以期提高人们对乳腺癌筛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

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乳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分析中国乳腺癌的现状,并探讨相关预防和治疗策略。
一、乳腺癌患病率的增加趋势近年来,中国乳腺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肺癌,成为我国女性最常见的肿瘤类型。
研究发现,这一患病率的上升与多种因素相关,如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荷尔蒙水平等。
二、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其中与个体因素密切相关。
年龄是一个重要的高危因素,尤其是40岁以后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癌。
家族史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有直系亲属患有乳腺癌,那么各代女性的患病风险将会增加。
另外,患有某些病患病与乳腺癌的风险也有关系,比如患有良性乳腺疾病、不孕症、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等。
此外,生活方式也对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影响,比如肥胖、长期酗酒、吸烟等均会导致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三、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
乳腺癌早期筛查主要包括乳腺自检、乳腺红外线热像检测、乳腺超声以及乳腺钼靶等。
针对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特点,筛查方式会有所不同。
然而,仅仅依靠早期筛查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乳腺癌的预防工作。
个体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预防乳腺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持适量的体重,均衡饮食,增加锻炼,避免长期暴露于环境污染中,都可以减少患乳腺癌的风险。
四、乳腺癌的治疗进展乳腺癌的治疗方案通常是综合性的,涉及手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方式。
当前,乳腺癌的治疗进展迅速,新技术和新药物不断涌现,有效地提高了乳腺癌的治愈率。
比如,靶向治疗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通过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癌细胞的增长和扩散。
此外,免疫疗法也是一个研究热点,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五、社会关怀和支持乳腺癌病友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怀,他们需要关注和治疗的资源。
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

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在中国,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中国乳腺癌的现状,包括发病率、死亡率、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递增。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2018年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的56.08例,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
与此同时,乳腺癌的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2018年为每10万人中的23.92例。
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女性群体,尤其是更年期前后的女性。
这一现象与生活环境、遗传因素、饮食结构等有关。
此外,城市地区的发病率普遍高于农村地区,这可能与生活节奏快、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
二、中国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乳腺癌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然而,在中国,由于很多女性对乳腺癌的认知较低或对自己的健康忽视,早期诊断的比例仍然较低。
一方面,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知度十分重要。
政府、媒体、医疗机构等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乳腺癌的病因、症状、检查方法等知识,提高女性对乳腺健康的重视。
另一方面,加强乳腺癌的筛查工作。
定期进行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照相)检查,特别是40岁及以上的女性,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在治疗方面,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多种选择。
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最常见的方式,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和乳房切除手术。
放疗和化疗则适用于不同阶段和类型的乳腺癌。
三、建立完善的乳腺癌防治体系为了有效应对乳腺癌现状,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乳腺癌防治体系。
首先,建立乳腺癌登记和监测系统,收集全国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完善乳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体系。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培训和设备投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和诊断准确性。
同时,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开展在线咨询和远程会诊,为需要治疗的女性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中国乳腺癌现状

中国乳腺癌现状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乳腺癌的高发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
本文将介绍中国乳腺癌的现状,并探讨预防、治疗和支持措施。
一、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目前,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根据中国人口统计数据,自20世纪80年代起,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乳腺癌的发病率从1990年的每10万人中的18.5例上升到2018年的每10万人中的44.6例。
同样,乳腺癌的死亡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二、乳腺癌的高发因素1. 生活习惯:不合理的生活习惯是乳腺癌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久坐不动、缺乏锻炼、高脂高热的饮食以及吸烟、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增加患上乳腺癌的风险。
2. 遗传因素:乳腺癌具有家族聚集性,如果一个家庭成员患有乳腺癌,其它亲属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某些基因突变,如BRCA1和BRCA2等,也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
3. 环境因素:环境中的致癌物质对乳腺癌的发病起到重要作用。
这些致癌物质包括空气污染物、食品中的农药、激素类药物以及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等。
三、乳腺癌的预防与早期筛查乳腺癌的预防和早期筛查对于降低患病率和提高治愈率非常重要。
1. 预防措施: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定期运动、保持健康饮食、戒烟限酒等。
此外,减少接触致癌物质,选择安全的化妆品和食品,也是预防乳腺癌的重要措施。
2. 早期筛查: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可通过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透视、乳腺超声、核磁共振等)和乳腺自检来进行。
女性应每年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
四、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将根据乳腺癌的分期、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定。
1. 手术切除: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乳腺部分切除术和乳腺全切除术。
中国乳腺癌现状

中国乳腺癌现状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情严重等特点。
当前,中国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女性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探讨中国乳腺癌的现状,对于加强预防、早期筛查和科学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乳腺癌的发病情况**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乳腺癌的患病率逐年攀升,尤其是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更是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专家分析,这一现象与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随着乳腺癌筛查技术的提升和意识的增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使得乳腺癌的检出率有所上升。
**乳腺癌的防治工作**针对乳腺癌高发的情况,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乳腺癌的防治工作。
首先是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女性对乳腺癌的认识和警惕性,推广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意识。
其次是建立健全的乳腺癌筛查机制,对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和随访,及时发现病变并进行干预治疗。
同时,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水平和效果,努力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乳腺癌的未来展望**随着医疗技术和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治疗前景逐渐明朗。
精准医学、靶向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为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未来,随着人们对乳腺癌认识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的防治工作将取得更大的进展,为广大女性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乳腺癌防治服务。
乳腺癌是当前中国女性面临的重大健康威胁之一,了解乳腺癌的现状,加强预防意识,进行规范的筛查和治疗至关重要。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意识的提高,相信乳腺癌的防治工作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现代乳腺癌的现状分析报告

现代乳腺癌的现状分析报告一、乳腺癌的概述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也可发生在男性身上,但相对较少见。
乳腺癌是由乳腺组织内的细胞发生恶性转变而引起的肿瘤。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困扰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
二、全球乳腺癌的现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新发癌症的25%。
截至2020年,全球每年约有275万新病例,68万人死于该疾病。
据预测,到2030年,乳腺癌发病人数将达到32万,死亡人数将超过90万。
据研究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亚洲国家逐年上升,迅速接近西方国家的水平。
尽管乳腺癌在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发病率较高,但亚洲国家的发病率增长速度更快。
这可能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有关。
三、中国乳腺癌的现状乳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发布的数据,乳腺癌在中国女性中的发病率从1970年的每10万人中约有3.2人增加到2015年的每10万人中约有38人。
另外,中国乳腺癌的死亡率也在上升,目前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
中国乳腺癌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恶性肿瘤,部分原因是中国女性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作息时间和运动习惯的改变等因素,乳腺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
四、乳腺癌的风险因素1. 年龄: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中年女性是发病的高峰期。
2. 病史:有家族史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
3. 遗传:某些基因突变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如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
4. 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脂肪饮食、肥胖、缺乏运动和酗酒等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5. 激素: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疗法有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五、乳腺癌的早期筛查与治疗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乳腺癌治愈的关键。
目前,乳腺癌的早期筛查主要采用临床乳腺自检、影像学检查(如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MRI 等)以及活检等手段。
中国乳腺癌现状

中国乳腺癌现状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中国乳腺癌现状令人担忧,亟需采取措施提高防治水平。
一、乳腺癌的发病情况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房组织中恶性肿瘤。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3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其中中国就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大城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二、乳腺癌的风险因素1. 年龄:乳腺癌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后。
2. 遗传因素:部分乳腺癌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史,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的患病风险较高。
3.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乳腺癌的重要风险因素。
比如长期饮酒、吸烟、高脂高热量饮食习惯等。
4. 生育史:晚婚晚育、未生育或未哺乳等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有一定关系。
三、中国乳腺癌防治的现状中国在乳腺癌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乳腺癌早期筛查覆盖率较低。
许多女性由于缺乏乳腺癌的相关知识,没有进行定期体检,往往错过了早期发现的机会。
其次,治疗手段还不够完善。
虽然中国的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乳腺癌康复和后续管理方面也有待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关注有限。
四、加强乳腺癌防治的措施为了改善中国乳腺癌现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乳腺癌防治相关知识的普及率。
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检查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公众对乳腺健康的重视程度。
2. 加强早期筛查和定期体检。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该加大乳腺癌早期筛查的力度,提供便捷的体检服务,将早期发现与治疗作为重要环节。
3. 提高防治水平。
加大对乳腺癌的基础研究力度,发展创新的治疗手段,加速药物研发。
同时,提高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水平,提升乳腺癌防治的整体水平。
4. 加强患者康复和心理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受
限 平均每例新发乳
腺癌患者的治疗 总费用为 1216 美 元,在 172 个国 家中排名 第 103 位。
1000 人占有的医疗技术人员
平均每位乳腺癌患者的花费
中国的医疗服务费用(包括手术和护理)相对其他国家较低。 例如,在上海,乳房切除术的费用为 2200 元(360 美 元),中国医生长期以来收入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另 一个花费较低的原因是新型抗癌专利药获得途径少。在富 裕的沿海城市,乳腺癌患者的平均花费为 2835 美元,比 国家平均水平高出 1 倍。
沿海城市总和生育率最低。
在上海,总和生育率比大部分工业发达国家还低,为全世界 最低(2010 年为 0.81)。然而,其他未实行独生子女政 策的地区(香港和台湾)也报道了相似的乳腺癌增长率。
绝经前后妇女肥胖和低水平体育活动,被认为是西方化或
城市化的生活中影响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在 中国同样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发生率。特别是传统健康的饮 食模式(食用大米、新鲜蔬菜、大豆、猪肉、面粉)逐渐 向西方饮食靠拢后,有报道称,25.4% 的中国女性超重 (体质指数 BMI 大于等于 25),6.7% 的人肥胖(BMI 大于等于 30)。
截至 2008 年,中国总计169452 例 新发侵润性乳腺癌,44908 例死于 乳腺癌,分别占到全世界 的 12.2% 和 9.6%。
2.1发病率
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认为乳腺癌是中 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年龄标化率(ASR)为每 10 万人 21.6 例。根据中国国家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乳腺癌是城 市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是农村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城市 地区的 ASR(34.3 例 /10 万女性)是农村地区的 2 倍 (17.0 例 /10 万女性)。
2009 年所有登记区域内女性乳腺癌特定 年龄组发病率
社会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发病率最高,广州乳腺癌 ASR 为 46.6 例 /10 万女性,这一比率与日本接近(ASR:42.7 例 /10 万女性)。相反,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乳腺癌 ASR 可低于 7.94 例 /10 万女性。
之所以会出现 45-55 岁这个特定发病高峰,也许是因为存在 着出生队列效应。在多数出生队列中普遍存在着月经和生 育模式变化,以及其他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影响。
中国乳腺癌现状
中国癌症负担在不断增加,每年有160万人被 诊断为癌症,120万人死于癌症。
和其他很多国家一样,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在 全球范围内,中国占据新诊断乳腺癌病例的12.2%,占据 乳腺癌死亡的9.6%。
目录
CONT ENT
国情
0
近些年城镇化每年以 2.3% 的速率快 速推进,中国已有 47% 人口住在城市
,随之而来的疾病负担重心已从传染
1
性疾病转为非传染性疾病(包括癌症 ,特别是乳腺癌) 。
发病率和死亡率
0
纳入中国国家癌症登记系统的人数仅
占总人口的
13%,相比于欧盟
的 32%,美国的 96%,所以我们呈
2
现的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数
据存在局女限性。乳腺癌危险因素
0
中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仅有部分与 高收入国家的一致。与西方相同的部
2.2死亡率
2008 年,GLOBOCAN 报道,乳腺癌是继肺癌、胃癌、肝 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之后,第六大中国女性癌症死亡原 因,ASR 为 5.7 例 /10 万女性。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城乡 地区乳腺癌死亡率逐渐增长,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癌症登记 资料逐渐提高。城市地区的 ASR 为 7.2 例 /10 万女性比 农村地区(ASR:4.9 例 /10 万女性)高 46.9%。
虽然相对于全球来说中国乳腺癌的治疗花费较低,但在国内, 乳腺癌的花费是灾难性的,能够迅速导致家庭贫穷。2012 年,12.9% 的中国家庭承受着灾难性的医疗费用(该费用 定义为超过家庭 40% 可支配收入)。即便全民医保快速 覆盖,但是由于报销水平低,癌症患者现款支付的花费持 续增加。
目前,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 高的癌症,癌症死亡原因位居第六。
分包括:生殖和激素因素例如月经年
3
限长(初潮较早或绝经推迟),从未 生育,初产年龄推迟,母乳喂养受限
。在中国人群中这些因素缓慢增加了
城镇化加
快 城镇化每年
以 2.3% 的速率快 速推进,中国已 有 47% 人口住在 城市,随之而来 的疾病负担重心 已从传染性疾病 转为非传染性疾 病(包括癌症,
国情
乳腺癌的年龄分布
在中国,诊断为乳腺癌的平均年龄为 45-55 岁,比西方女性 更加年轻。来自上海和北京的数据显示了乳腺癌的两个发 病高峰,第一个出现在 45-55 岁之间,另一个出现在 7074 岁之间,并且诊断为乳腺癌的中位年龄有逐渐增大的 趋势。
2008 年,中国 16.6% 的乳腺癌患者年龄大于等于 65 岁 (美国为 42.6%),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将提高 到 27.0%。
我们推测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在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农村地区比 较低,而在社会经济较好的地区生存率将会与上海地区接 近。为了消除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明确产生的原因。
3.危险因素
在中国,多次生育与绝经后妇女 乳腺癌低风险相关。中国总和生 育率(每名女性一生平均生育子 女数)从 1950-1955 年的 6.0 下降至 2010 年的 1.6。富裕的
2009 年所有登记区域女性乳腺癌特定年 龄组死亡率
1992-1995 年,上海(中国工业化最发达的城市)乳腺癌患 者 5 年生存率为 78%,相比较美国 1999-2005 年的 89% 来说,中国在控制和治疗乳腺癌方面可以实现突破。然而, 启东市(临近上海的县级城市)1992-2000 年,乳腺癌 5 年生存率仅有 58%,这一巨大差距还需着手解决。
脂肪增加乳腺癌发病的机制
1. 影响初潮年龄 2. 脂肪可使雄激素转化成雌酮。 3. 增加垂体释放催乳素。 4. 增加肠道内胆盐量,影响菌群比
例。
在绝经前妇女中体重与乳腺癌缺乏联系, 而在绝经后妇女中关联性强。一项大 型全国性研究支持这一假设,结果显 示中国女性(包括绝经前和绝经后) 中 BMI 大于等于 24kg/m2 的人患有乳 腺癌的风险相比于 BMI 小于 24kg/m2 的人增加了 4 倍,这一数据在某种程 度上高于非中国人群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