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舌管囊肿摘除术

合集下载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讲解模板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
适应证: 甲状舌管囊肿均须手术切除,一般在1岁 以上手术为宜。如脓肿形成,则先切开引 流,待感染控制形成瘘管后再行手术。
手术资料: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
手术禁忌: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手术资料: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
手术禁忌: 2、局部有感染灶、不适宜手术者。
手术资料: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
并发症: 后甲状腺功能低下பைடு நூலகம்程度,但仍需终 生口服甲状腺素片。
手术资料: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
术后护理: 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术后一般不影响饮食。 视具体情况适当给予抗生素。创口放置的 橡皮片引流于术后24~48h拔除。
谢谢!
手术资料: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
手术资料: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
手术步骤: 1.切口及囊肿的显露
手术资料: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
手术步骤: 在颈部囊肿部位表面做沿皮 纹的横切口(图12.1.1.12A),一般长3~4cm。切开 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向两侧 分开胸骨舌骨肌等舌骨下肌 群,即可显露囊肿(图 12.1.1.1-2B)。
甲状舌骨囊肿 切除术
手术资料: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
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
科室:普外科 部位:颈部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
概述:
胚胎早期,甲状腺始基自舌盲孔部位以带 蒂管状结构沿中线下降,即甲状舌管,该 管的残留就成为甲状舌管囊肿的发生原因。 甲状舌管囊肿可位于颈正中线的颏下、舌 骨上、舌骨下或甲状腺诸区。囊肿呈圆形, 边界清楚,壁薄,内含黏液。继发感染时 囊腔内有脓性分泌物,破溃后形成瘘管 (图12.1.1.1-1)。
术后处理: 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术后一般不影响饮食。 视具体情况适当给予抗生素。创口放置的 橡皮片引流于术后24~48h拔除。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甲状舌管囊肿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甲状舌管囊肿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甲状舌管囊肿发布时间:2021-04-08T03:40:51.491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2期作者:苟青松[导读] 甲状舌管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此种疾病是先天的,由于病灶是颈中线,所以常被叫作先天性颈中线囊肿,该病和胚胎发育的异常存在紧密联系,在甲状舌管的先天畸形中,囊肿的占比是65%,瘘管占比是20%,其余是囊肿合并瘘管。

(平昌县中医医院四川巴中636400)甲状舌管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此种疾病是先天的,由于病灶是颈中线,所以常被叫作先天性颈中线囊肿,该病和胚胎发育的异常存在紧密联系,在甲状舌管的先天畸形中,囊肿的占比是65%,瘘管占比是20%,其余是囊肿合并瘘管。

1.甲状舌管囊肿的发病原因甲状舌管囊肿属于先天性疾病的一种,是因为在胚胎时期甲状腺形成期间甲状舌管退化异常导致的,管腔中积聚大量上皮形成的分泌物进而诱发甲状舌管囊肿。

在胚胎发育到第四周时,第一对咽囊中间和咽腔腹侧的内胚层逐渐向下凹入,构成憩室状的结构,也就是甲状腺始基,之后逐渐向下方的间质里面伸展;第六周时,患者的甲状舌管能够自行退化,只是在起点的部位留下一个浅浅的凹陷,也就是舌盲孔。

若在这个环节中,甲状舌管的退化不够完全,残留的上皮能够在颈前正中舌根到甲状腺的行程中产生甲状舌管囊肿,此种囊肿能够通过未退化完全的甲状舌管和舌盲孔畅通。

2.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表现此种疾病的出现和性别关系不大,男性和女性发病的概率无明显差异,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多发生在年龄不足30岁的青少年群体中。

囊肿发生的范围比较广,在舌盲孔到胸骨切迹间的任意一个部位都有可能发生,多出现在舌骨体的上下部位,有些时候会任意偏向一侧。

囊肿大部分是圆形的,生长的速度比较缓慢,通常不会产生明显的症状,大部分是偶然发现的。

囊肿的边界比较清晰,质软,与四周的组织或表面皮肤间不存在粘连的情况,若囊肿发生在位舌骨的下,能够在囊肿和舌骨体间发现一条比较坚韧的条索状物,当患者伸舌或吞咽时,囊肿的部位也会随之移动。

手术分级标准

手术分级标准

手术分级标准妇科一级手术1.扩宫和刮宫术2.输卵管通气、通液术3.后穹窿穿刺、切开术4.外阴、宫颈活体组织采取术5.外阴良性肿物切除、前庭大腺囊肿手术6.附件切除术7.异位妊娠手术8.经阴道有蒂子宫肌瘤摘除术二级手术1. 子宫切除术、子宫及附件切除术2. 腹腔镜下附件手术、一般宫腔镜手术3. 经腹子宫肌瘤剜出术4. 阔韧带肌瘤、囊肿切除术5.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6. 单纯外阴切除术7. 子宫脱垂悬吊术或经阴道修补术8. 简单尿瘘修补术9. 宫颈息肉摘除术、宫颈赘生物电切术10.宫颈电灼术、冷冻术及激光治疗术11.盆腔脓肿清除引流术三级手术1. 子宫扩大、广泛、次广泛切除术2. 外阴广泛性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3. 尿瘘、粪瘘修补术4. 复杂卵巢癌、绒癌根治术5. 外阴阴道成形术6. 外阴重建术7.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四级手术1. 盆腔清扫术2. 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产科一级手术1. 会阴侧切及会阴侧切缝合术2. 会阴Ⅰ、Ⅱ度裂伤修补术3. 古典式剖宫产术4. 引产术5. 胎头吸引术6. 臀位助产术7. 常规助产二级手术1. 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2. 子宫裂伤修补术3. 子宫翻出复位术4. 产钳术5. 臀位牵引术6. 人工胎盘剥离术三级手术1. 腹膜外剖宫产2.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3. 晚期妊娠子宫破裂手术4. 毁胎术四级手术1. 重危手术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计划生育门诊一级手术1.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2.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3. 输卵管通气、通液术4. 人工流产吸刮术5. 腹部输卵管结扎术6. 羊水穿刺术7. 绒毛采取术二级手术1. 输卵管吻合术2. 输卵管造口术3. 输卵管成形术4. 人工授精三级手术1. 阴道输卵管结扎术2. 输卵管子宫内移植术3. 腹腔镜下取卵术4. 剖腹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5. 腹腔镜下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四级手术1. 吻合血管的自体输卵管移植术2. 同种异体输卵管移植术3. 卵巢移植术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眼科一级手术1. 眼睑小手术2. 睑内翻矫正术3. 睑外翻矫正术4. 眼睑松弛矫正术5. 双重睑手术6. 砂眼滤泡压碎术、沙眼摩擦术7. 翼状胬肉切除及结膜移植术8. 角膜、结膜异物摘除术9. 眼球摘除术、眼球内容剜除术10. 泪道探通术及泪囊摘除术11. 睫状体冷凝术二级手术1. 角膜裂伤缝合术2. 上睑下垂矫正术3. 眼睑退缩矫正术4. 睑球粘连矫正5. 泪点成形术、下泪点外翻矫正术6. 泪小管泪囊吻合术、泪囊鼻腔吻合术7. 结膜遮盖术8. 结膜良性病损切除成形术9. 一般斜视手术10. 球内异物吸出术11. 板层角膜移植术12.白内障囊内、囊外摘除术、晶体乳化术、晶状体摘出13.青光眼手术14.虹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房角切开术15. 简单视网膜脱离手术三级手术1. 光学角膜移植术2. 屈光性角膜成形术3. 屈光性角膜光切术4. 带蒂皮瓣、动脉岛状皮瓣移植修复、眼睑全层缺损再造5. 眼睑、结膜恶性肿瘤切除及成形6. 人工晶体植入术7. 玻璃体、晶状体切割术8. 复杂的眼肌手术麻痹性斜视、眼球震颤、眼外肌发育异常斜视等9. 特殊类型的网膜脱离手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巨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白内障及无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脉络膜缺损伴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劈裂症的视网膜脱离等10.视神经管减压术11.后极部磁性及球内非磁性异物取出12.眶内肿瘤摘除术四级手术1.眶部巨大肿瘤切除2.涉及颅底手术3.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耳鼻喉科一级手术1. 腭扁桃体切除、挤切术2. 咽部脓肿切开术3. 鼻腔、鼻后孔填塞术4. 常规气管切开术5. 鼻甲切除术6. 声带息肉摘除术7. 鼓膜切开术8. 单纯乳突凿开术9. 耳后骨膜下脓肿切开术10.上颌窦穿刺术11.耳前瘘管摘除术12.简单的食道异物取出术13.鼻中膈粘膜下矫形术14.鼻骨骨折复位术二级手术1. 乳突根治术2. 鼓室成型术Ⅰ型3. 上颌窦根治术4. 复杂的食道异物取出术5. 外耳道良性肿物切除术6. 鼻腔切开术7. 副鼻窦开窗术三级手术1. 全耳廓外耳道一期成形术2. 外耳癌手术3. 咽鼓管成形术4. 鼓室成型术Ⅱ~Ⅴ型5. 迷路切除术6. 耳硬化症手术7. 听神经瘤切除术8. 中耳恶性肿瘤手术9. 上颌骨根治切除术10. 鼻咽部闭锁及鼾症手术11. 喉气管成形术12. 鼻成形术13.鼻腔及上颌窦肿瘤切除14.脑脊液鼻瘘修补15.气管异物取出术16. 喉部分、全喉切除术17.电子耳蜗植入术18.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19.耳廓畸形矫正手术20.内窥镜下副鼻窦手术21.声带手术四级手术1. 喉、咽喉、食管切除与一期重建术2. 喉全切除后喉再造术3. 喉全切除后发音管成形术4. 蝶鞍肿瘤切除5. 鼻部脑膜脑膨出修补6. 经鼻垂体瘤切除术7.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口腔外科一级手术1. 拔牙术2. 舌系带修整术3. 口腔颌面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4. 颌骨骨髓炎刮治术5. 口腔颌面部良性小肿物切除术6. 颌骨囊肿摘除术7. 牙外伤结扎固定术8. 下颌骨单纯性骨折颌间固定术二级手术1. 唇裂修复术、腭裂修复术2. 唇裂术后畸形修复术3. 口角歪斜矫正术、唇外翻畸形矫正术、红唇缺损重建术4. 低位埋伏牙拔除术5. 牙再植术6. 颌骨、颧骨弓骨折复位内固定术7.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切除术8. 上颌窦瘘修补术9. 颌骨良性病变切除或刮除术10. 颞下关节成形术11. 三叉神经末梢支撕脱术12. 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13. 舌部分切除术三级手术1. 保留面神经腮腺瘤切除术2. 复杂腭裂修复术3.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与重建术4. 神经吻合、神经游离移植手术5. 上颌骨、下颌骨畸形的手术矫正6. 颈廓清术四级手术1. 颌面部复杂大手术如颌面、颈联合根治术2. 侵犯颅底肿瘤手术3. 吻合神经血管的肌瓣游离移植手术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肝胆外科一级手术1. 简单开放性胆囊切除、胆囊造口术2. 简单胆总管切开探查及造口术3. 肝囊肿开窗及肝脓肿切开引流术4. 急性胰腺炎引流手术及胰腺囊肿外引流术二级手术1. 较复杂的开放性胆囊切除术2. 较复杂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及造口术3. 一般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4. 肝破裂修补、肝活检及肝边缘病灶切除术5. 边缘肝切除、肝左外叶切除术6. 肝囊肿内引流、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7. 胰尾切除、胰体尾裂伤手术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及引流术8. 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肝囊肿开窗9. 脾切除术10.肝动脉结扎、栓塞及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盒植入术11. Oddi括约肌成形术12.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及引流术PTC、PTCD13. 简单门体断流术三级手术1. 半肝切除术2. 肝门部肝胆管成形及高位肝胆管空肠吻合术3. 复杂或改进的胆总管空肠吻合术4. 胆总管囊肿手术5. 再次胆道手术6. 腹腔镜胆道手术7. 内镜、X光或超声引导下胆石、胆道狭窄支架手术8. 胰十二指肠切除、全胰、胰头切除术9. 胰头部复杂裂伤及胰十二指肠联合伤手术10. 门腔静脉分流及复杂门体断流手术11.腹腔镜下肝边缘切除及脾切除术四级手术1. 肝移植受体手术2. 半肝以上肝切除、肝中叶切除、肝尾状叶切除3. 活体供肝切取术4. 胰腺移植术5. 布—加综合征手术6.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胃肠外科一级手术1. 一般腹外疝修补术2. 阑尾切除术3. 胃十二指肠溃疡单纯修补术4. 简单胃肠道破裂修补及造口术5. 一般痔、肛瘘手术6. 小肠吻合及其他腹腔、胃肠道简单手术7. 胃镜、结肠镜下活检术二级手术1.良性病变的胃、结肠切除及重建2.迷走神经切断手术3.简单门体静脉断流术4.十二指肠手术及广泛小肠切除术5.复杂疝修补术及人工补片疝修补术6.复杂痔、肛瘘手术7.弥漫性腹膜炎的剖腹探查术8.胃肠道瘘修补及造口闭合术9.简单胃肠内镜治疗手术10.一般息肉摘除术11.热探头治疗或活检术12.一般消化道异物取出术13.经内镜下激光或微波治疗三级手术1. 全胃、全次全结肠切除术2. 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3. 贲门部手术4. 肛门、肛管成形手术5. 腹部外伤休克状态下的探查术6. 消化道出血休克状态下的探查术7. 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及阑尾切除术8. 复杂胃肠内镜治疗9. 良性病变的一般腹腔镜胃肠道手术10. 组织胶或硬化剂治疗术11. ERCP12.不行EST的ENBD13.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14. EMR内镜下粘膜切除术15.曲张静脉套扎术16.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PEG17.复杂及高危险消化道异物取出术18.食管、直肠支架置入术19.巨大息肉摘除术20.内镜下金属夹的使用21. 心、肺功能和一般状况差的病人的操作22.病房高危病人的床旁操作四级手术1. 恶性肿瘤的腹腔镜胃、结直肠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手术2.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4. EST后的支架置入技术5. EST及针状刀乳头开窗术6. 内镜下胆、胰管内机械碎石术7. Oddi氏扩约肌测压术8. 超声内镜下引导的穿刺术EUS-guideFNA9. 胰管梗阻的内镜处理10.胰腺假性囊肿的内镜治疗11.食管探条扩张及球囊扩张术12.胆管良性狭窄带囊导管扩张术骨关节外科一级手术1. 一般清创、肌肉肌腱修补术2. 四肢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3. 骨牵引术4. 肩、肘关节复位术5. 腱鞘囊肿切除术6. 关节腔切开引流术7. 筋膜间隙综合征切开减压术二级手术1. 单处四肢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与内固定术2.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单肢体、单处3. 复杂的清创、肌腱修复术4. 肌腱移位术、肌腱延长术5. 拇足外翻矫形术6. 上肢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关节囊修复术7. 急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8. 四肢截肢术9. 关节脱位的复位内固定10. 关节融合术三级手术1. 多处开放性骨折的处理2. 多处四肢长管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 需特殊技术要求的四肢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 六大关节的病灶清除术5. 股骨颈骨折固定术6. 骨骼的矫形手术、骨延长术7. 四肢骨肿瘤骨段切除及其重建术8. 关节镜功能重建手术9. 先天性髋脱位手术10.关节成形术、半关节置换术11.曾治疗效果不佳重新手术四级手术1. 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 骶骨肿瘤切除术3. 影响关节功能的近关节粉碎性骨折处理4. 人工全关节置换术5. 骨移植术,关节移植术,带血管的骨、肌肉游离移植术6.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脊柱外科一级手术1. 清创等简单操作2. 腰椎穿刺术3. 肌肉、韧带手术二类手术1. 胸、腰椎后路椎板手术,不进入椎管2. 小关节手术3. 脊柱融合术4. 椎骨植骨术三级手术1. 进入椎管的腰椎后路手术2. 腰椎前路手术3. 腰椎间盘手术四级手术1.颈、胸、骶椎的前、后路手术2.脊柱内固定手术3.脊柱肿瘤手术4.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显微手外科一级手术1. 一般清创术2. 简单植皮术3. 腱鞘切开、松解术4. 肌腱缝合术5. 瘢痕松解术、手部“Z”字改形术6. 掌指关节侧副韧带切除术7. 赘指切除及软组织病损切除术二级手术1. 掌、指骨骨折内固定2. 指、掌骨病损切除3. 腕、掌、指关节融合术4. 腕骨脱位切开复位5. 关节离断与截指术6. 周围神经吻合术,松解术7. 手指肌腱的晚期修复三级手术1. 断指再植术2. 肌皮瓣转移术3. 肌腱、神经移位术与移植术4. 拇指及手指再造术5. 骨、关节瓣移植术四级手术1. 断肢、断掌及复杂断指再植术2. 手、足指转移手术3. 指关节移植、指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神经外科一级手术1. 头皮肿物切除2. 颅骨骨折清创、颅骨肿瘤切除及颅骨缺损修补3. 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脓肿清除4. 颞肌下减压术二级手术1. 脑清创2. 蛛网膜下血肿、脓肿清除术3. 脑血肿、脑脓肿清除术4. 半球肿瘤切除5. 小脑肿瘤切除6. 椎管内肿瘤手术7. 脑积液鼻瘘和耳瘘修补术8. 脑膜膨出、脊柱裂、脊膜膨出手术三级手术1. 重度脑损伤清创2. 三叉神经痛手术3. 幕上肿瘤切除:脑膜瘤,胶质瘤4. 幕下肿瘤切除:小脑肿瘤蚓部半球,四脑室肿瘤,中线部肿瘤5. 颅底肿瘤手术6. 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7. 脑积水手术8. 鞍区占位性病变手术9. 硬脑膜动静脉瘘AVF手术10. 颅外、颅内动脉血管吻合手术11. 颈段脊髓损伤前路减压术12. 介入神经放射治疗13. 立体定向手术14. 脊髓空洞症手术15. 神经内镜手术16.血管内介入手术四级手术1. 颅内动脉瘤手术2. 脑动静脉畸形AVM手术3. 海绵窦动静脉瘘手术4. 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5. 斜坡肿瘤手术6. 脑干肿瘤切除术7. 高颈段脊髓肿瘤切除术8.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甲状腺外科一级手术 1. 甲状腺腺瘤或囊肿切除2. 甲状舌管囊肿切除3. 甲状腺部分切除4. 颈部淋巴管囊肿切除5. 颈部肿块切除活检二级手术1. 甲状腺腺叶切除2. 甲状腺大部或次全切除三级手术1. 甲状腺癌根治性切除术2. 颈淋巴结清扫3. 甲状腺全切除术4. 胸骨后甲状腺切除5. 甲状旁腺手术四级手术1. 腹腔镜甲状腺手术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乳腺外科一级手术1. 乳腺脓肿引流2. 乳腺活检3.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4. 乳腺外伤手术二级手术1. 乳腺全切除术2. 乳腺部分切除、腺叶切除术三级手术1. 乳腺癌根治及改良根治术2. 乳房成形术3. 乳房重建术四级手术1. 乳腺癌扩大根治切除术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普胸外科一级手术1. 胸腔开放及闭式引流术2. 脓胸引流术、纵隔引流术3. 胸壁病损切除手术4. 胸膜病损切除5. 肋骨、胸骨骨折的牵引及内固定术6. 气管切开术二级手术1. 胸廓改型术2. 肺楔形及局部切除术3. 食管下段癌切除术4. 膈疝及食管裂孔疝修补术5. 胸腺手术6. 肺脏胸膜切除术7. 胸腔镜辅助手术三级手术1. 全肺切除、肺叶及肺段切除术2. 全胸膜肺切除术3. 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4. 中、高位食管癌根治术5. 纵隔肿瘤切除术6. 复杂胸腔镜手术四级手术1. 肺移植术2. 心肺联合移植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泌尿外科一级手术1. 包皮手术及鞘膜切除术2. 阴囊切除术,睾丸、附睾切除术3. 膀胱切开取石、膀胱造口术4. 输精管结扎术5. 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6. 前部尿道狭窄切开术7. 尿道扩张术8. 尿道外口手术二级手术1. 阴茎部分切除术、阴茎全切除及阴茎癌根治术2. 睾丸牵引固定术3. 尿道狭窄内切开术、尿道吻合及成形术4. 肾切除术5. 肾裂伤修补术6. 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物切除术7. 前列腺切除术8. 膀胱部分切除术9. 输尿管或肾盂切开取石术10. 肾、输尿管、膀胱外伤手术11.尿道修补术、尿道下裂成形手术12. 肾或肾盂造口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13.肾脏下垂固定术14.肾囊肿去顶术15. 输精管吻合术16.输尿管镜检查术17.体外震波碎石三级手术1. 肾脏部分切除术2. 根治性肾切除术3. 肾血管性高血压手术治疗4. 肾盂癌的肾、输尿管全切术5. 先天性输尿管畸形的手术治疗6. 肾积水整形术7. 单纯性及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肠代膀胱术8.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9. 膀胱颈楔形切除术、膀胱颈Y-V成形术10.阴茎假体植入术11.动、静脉性阳萎及阴茎异常勃起的手术治疗12.一般腹腔镜肾脏手术、经皮肾镜手术四级手术1. 肾移植术2. 同种异体肾上腺移植术3.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4.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摘除术5. 复杂的腹腔镜肾脏手术、经皮肾镜手术6.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整形外科一级手术1. 皮肤手术2. 皮下脂肪范围手术3. 小的肌肉部位手术二级手术1. 单纯性疤痕挛缩整形植皮术2. 吸脂术3. 巨乳缩小术4. 隆乳术5. 除皱术6. 斜颈矫治术7.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三级手术1. 小儿较复杂的整形手术2. 涉及较大范围的骨骼手术3. 鼻、耳缺损修复术4. 鼻、耳畸形矫治术5. 阴道成形或再造术6. 乳房成形再造术7. 各类皮瓣、肌皮瓣、肌瓣筋膜皮瓣成形修复术四级手术1. 颅颌面严重畸形如距增宽等矫治术2. 男性生殖器成形或再造术3. 全鼻再造术4. 全耳再造术5. 变性手术6. 有学术争议的手术7.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心脏外科一级手术1. 心包穿刺术2. 心包切开引流术、心包部分切除术3. 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二级手术1. 心脏瓣膜闭式扩张术2. 心包剥脱术3.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房室隔缺损修复术三级手术1. 动脉瓣膜直视下成形手术2. 瓣膜置换术3. 三联症、四联症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4.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修复手术5.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正手术6. 简单的婴幼儿心脏手术四级手术1. 胸内大血管损伤修复2. 主动脉瘤切除术3. 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的矫正术4. 心脏多瓣膜置换及成形术7.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 较复杂的新生儿、婴幼儿心脏手术9. 有严重合并症的心脏手术10. 心脏移植、心肺移植、人造心脏植入11.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介入手术一级手术1.一般动静脉造影术2.四肢动静脉溶栓术二级手术1. 肝动脉栓塞2. 支气管动脉栓塞3. 胃左动脉栓塞4. 髂内动脉栓塞5. 脾动脉栓塞6. 肠系膜动脉栓塞7. 子宫动脉栓塞8. 肾动脉栓塞9. 肾上腺动脉栓塞10. 动静脉内溶栓11. 下腔静脉滤器放置12. 冠状动脉造影13. 脊髓动脉造影三级手术1. 颈动脉或椎动脉支架术2. 肺动脉栓塞溶栓、消融术3. 肾动脉成形或血管内支架术4. 四肢大动脉成形或血管内支架术5. 经颈静脉肝内门肝内支架分流术TIPSS6.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7. 胃食管静脉栓塞四级手术1.颅内动脉瘤栓塞2.颅内动静脉瘘栓塞3.脊髓血管畸形栓塞4.冠状动脉成形或支架术5.房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6.心脏瓣膜扩张术7.主动脉支架术8.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血管外科一级手术1. 动、静脉插管术2. 血管缝合术3. 浅表静脉手术二级手术1. 外周动、静脉取栓术2. 血管吻合术3. 外周较小动、静脉瘤切除4. 简单静脉段移植术5. 大隐静脉及股浅静脉瓣膜环缩术6. 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旋切术7. 股深静脉瓣膜成形术三级手术1. 动脉大隐静脉架桥术2. 动脉人工血管架桥术3. 较大动脉动脉瘤切除4.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5. 颈部动脉瘤手术6. 一般下腔静脉手术四级手术1. 胸主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手术2. 复杂下腔静脉手术3. 血管镜手术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甲状舌管囊肿(瘘)切除术讲解模板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甲状舌管囊肿(瘘)切除术讲解模板
手术步骤: 将舌骨周围诸肌在中线缝合,再逐层缝好 伤口,并置小橡皮条引流,用消毒敷料作 加压包扎。
手术资料:甲状舌管囊肿(瘘)切除术
手术步骤: 10.7 7、瘘管摘除
手术资料:甲状舌管囊肿(瘘)切除术
手术步骤: 舌甲瘘管手术时,在作切口之前,先用亚 甲蓝或甲紫注入瘘管内,使瘘管染上颜色, 然后按摘除囊肿的方法将瘘管摘除。
手术资料:甲状舌管囊肿(瘘)切除术
并发症: 而加重病情。应根据病情给予口服或静脉 补充钙剂,必要时加用维生素以促进钙吸 收。
手术资料:甲状舌管囊肿(瘘)切除术
并发症:
二、出血:出血伴呼吸困难多发生于术后 24~内j。术后出血常见原因包括咳嗽、 呕吐、颈部活动、吞咽、说话动作过度、 过频等造成结扎线脱落,或因止血不彻底、 皮瓣广泛渗血而造成皮下血肿。术后指导 患者颈部勿剧烈活动,勿剧烈咳嗽,如局 部血性渗液较多,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对 症处理。
手术资料:甲状舌管囊肿(瘘)切除术
概述: 染。瘘管的内口为舌盲孔。
图1 舌甲囊肿
手术资料:甲状舌管囊肿(瘘)切除术
概述:
甲状舌管开始退化时,左右两侧软骨性舌 骨开始融合,因此,甲状舌管可能位于舌 骨的腹侧或背侧,也可能被包围在舌骨之 中。在切除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时,常要 将舌骨中段切除。
手术资料:甲状舌管囊肿(瘘)切除术
手术资料:甲状舌管囊肿(瘘)切除术
手术步骤: 10.1 1、体位
手术资料:甲状舌管囊肿(瘘)切除术
手术步骤: 取仰卧位,肩下垫忱,使颈 部延伸,头后仰。
10.2 2、切口
手术资料:甲状舌管囊肿(瘘)切除术
手术步骤:
沿舌骨下缘,以舌骨中央部 为中点,作一长约4-5cm之 水平切口(图2)。切开皮 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后, 用拉铯将其拉开,暴露舌骨 周围诸肌

甲舌囊肿手术记录

甲舌囊肿手术记录

手术经过:
1:待麻醉生效后呈仰卧位,术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巾;2:沿颈部皮纹在囊肿表面做一横形切口,约3.0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显露包块,沿囊肿包膜钝性分离(术中见:囊肿呈类圆形,约1.5*1.0大小,边界清楚,基底部与舌骨相连),保留囊肿部分于舌骨,钝性分离显露舌骨,切开舌骨骨膜及附着肌,用骨剪剪断部分舌骨,完整摘除囊肿及部分舌骨;
3:冲洗创腔,止血,将两侧舌骨末端缝合结扎;
4:分层缝合舌骨周围肌肉层、颈阔肌、皮下组织及皮肤,消除死腔,放置引流片一片;
5:术毕,手术标本送病检,患者麻醉苏醒后安返病房。

第2章颈部5-病例分析(1)

第2章颈部5-病例分析(1)
气管切开时应始终不要偏离中线,避免损伤颈部 大血管。由于小儿患者气管细软,有时会将大血管当做气 管切开,引起致命大出血。若难以区别的,可用空针穿刺, 如有空气抽出即可确认为气管,否则抽出血则为大血管。 另外,在胸骨上间隙内有颈静脉弓,避免损伤出血,必要 时可结扎切断。
精品课件
若进行中位气管切开,应注意分离保护甲状腺峡。 若甲状腺峡较窄而位置较低,可将其向下牵拉;若较宽而 位置偏高,可将其中部切断结扎,以充分暴露第3、4气管 软骨环。
急性感染性喉炎在经药物对症治疗后仍无好转, 而且出现喉梗阻,危及患儿生命时应尽快实行气管切开术。
精品课件
气管切开术是将气管颈部前壁切开,插入气管套 管,重新建立通畅呼吸道的手术,多为解除严重喉梗阻而 行。另外对于昏迷病人、神经系统病人、外伤等患者引起 的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也需行气管切开,进行吸引,以 解除分泌物的梗阻。所以,气管切开术往往是一项非常紧 急的手术,应用广泛,各科医生都应该掌握这一手术。
手术时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使头呈后仰 位,使气管更加贴近皮肤,便于术中暴露气管。自环状软 骨下缘向下至胸骨上窝处沿颈前中线作一正中切口,依次 切开皮肤、颈浅筋膜、颈筋膜浅层(包括胸骨上间隙的前、 后两层),向两侧分开舌骨下肌群,再切开颈筋膜中层, 即气管前筋膜,即可暴露气管。可在第3~4气管软骨环或第 5~6气管软骨环处切开气管前壁,插入气管套管。新的呼吸 通道即可建立。
检查所见,患儿发育欠佳,营养不良,头不能主 动竖直而偏向右侧,甚至在医生帮助下也无法摆直。做头 部运动时,可见右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呈纤维索条状。患 儿颜面转向左前方,面部不对称,右侧短而扁,而左侧长 而圆,双眼双耳不在同一平面。根据病史及症状和体征, 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入院后给与手术矫正。

甲状舌管癌

甲状舌管癌

患者男性,21岁。

2009年1月发现颈前大小约为2 cm×2 cm肿物,2010年6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行细针穿刺抽吸后肿物消失。

2011年1月肿物复发,生长迅速,检查较前明显增大。

2011年3月14日就诊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可触及颏下大小6.0 cm×4.0 cm肿物,质硬、表面光滑、界清,随吞咽上下活动。

彩超示:甲状腺位置、大小、形态正常;颏下颈部以囊性为主的混合性回声团块(图1)。

增强CT 舌骨水平颈部多房性囊实性占位,平均CT值为22~55 HU,与舌骨界限不清(图2)。

图1 患者B超图2 患者术前CT2011年3月17日全麻下行甲状舌管囊肿Sistrunk法手术切除,即切除囊肿,舌骨中部,并追踪切除与囊肿相连的条索状组织。

术中冰冻示:甲状舌管癌(thyroglossal duct carcinoma,TDCa),遂于肿物外1.5 cm周围正常组织并联合舌骨体一并切除,未行甲状腺切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

术后病理示:TDCa,切缘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示:TTF1(+)、CK19(+)、Tg(+)、S-100(+)、SMA(-)(图3)。

术后行甲状腺CT,同位素扫描等检查,排除甲状腺存在原发肿瘤可能性,术后严密观察6年无复发,无颈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图3 肿瘤细胞组织学特点及免疫标记物的表达。

A. H&E(×100);B. TTF1(+);C. CK19 (+);D. Tg(+);E. S-100 (+);F. SMA (-)小结TDCa是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分型中最常见者为乳头状癌,约占80%以上,组织来源方面临床上均认为TDCa起源于甲状舌管内残余的甲状腺组织。

临床表现类似于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duct cyst,TDC),难以鉴别,多数术后才能确诊。

细针穿刺吸取物中,常发现大而不典型的鳞状细胞和(或)砂粒体。

CT常见为呈多囊性实性结节,还可出现钙化、囊壁增厚、多房性结节。

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处理

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处理

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处理发表时间:2011-07-20T11:08:13.310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王飞[导读] CT诊断颈部瘘管可以清楚显示其发生和复发的因素,包括部位、形态、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王飞(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人民医院浙江丽水 321400) 【中图分类号】R766.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5-0028-01甲状舌管囊肿是颈部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生最多部位是位于舌骨与甲状腺之间,也有少数发生于舌根舌盲孔处。

现将1998年3月至2011年4月于本院外科及耳鼻喉科开展的甲状舌管囊肿摘除术后复发共计8例病例临床资料总结如下,以提高对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的认识。

1 原因 1.1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类型复杂,主要有囊肿-管道型、囊肿-管道-囊肿型、瘘管-囊肿-管道型等,术前对囊肿或瘘管的大小、走行估计不足[1],手术不够精细,致细小瘘管残留,容易复发。

1.2 舌骨中段处理不当。

注入美蓝后有时可见舌骨内有多个蓝点,可能就标志着瘘管的细小分支。

术中若不切除中段舌骨或过短,导致残留。

1.3 未准确切除舌骨与舌盲孔之间的瘘管。

1.4 多次感染或切排、手术造成瘢痕增生粘连,解剖界限不清,病变组织剥离困难,造成残留。

1.5 甲状舌管囊肿通常位于舌骨的尾侧中线上,因此应注意舌骨下方的分支[2]。

1.6 手术过分剥离囊壁及瘘管,细小的分支容易残留于周围组织中[3]。

过分牵拉致纤维状管道断裂,也容易导致遗留管道组织。

1.7 囊肿发生于舌根部位,有些患者不愿颈部留有瘢痕,要求口内入路手术,由于术野和器械的限制,手术不能彻底,易导致复发[4]。

1.8 囊肿可位于沿甲状舌管线路的任何位置,囊肿上下方都可能存在瘘管,囊肿大部分位于舌骨区,一般位于瘘管末端,由瘘管末端扩张而成,少部分瘘管经过舌骨经过舌骨向下延伸,囊肿不在瘘管的末端。

如果对这种病理情况不了解,手术时仅将囊肿、舌骨及舌骨以上的瘘管切除,遗漏了囊肿下方的瘘管,将导致复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手术知情同意书(耳鼻喉咽喉头颈科)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床号床住院号
术前诊断甲状舌骨囊肿
拟施手术甲状舌骨囊肿摘除术
1:医生术前检查后,详细向家属或患者告知了选择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2:实施该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存在下列风险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并发症:(1):手术需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有麻醉药过敏可能。

有关全麻事宜由本院麻醉科医生作术前谈话。

(2):术中术后有出血、感染可能。

(3):术中术后如有呼吸困难,需行气管切开术的可能。

(4):术后有囊肿复发的可能。

(5):病变性质待术后病理确诊,病检如为恶性需行其他辅助治疗。

(6):术中术后并发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特别是老年患者。

(7):术后颈部疤痕,影响美观。

(8):
(9):
(10):
3:其他不可预知的意外及并发症。

4:我同意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血液或血液制品。

对医师阐明的上述情况,本人或家属表示理解,如与事实无误并同意手术。

请患者(委托人)阅后签名,本谈话记录经签名后生效。

院方谈话人--------------------主刀医生-------------------------
谈话地点---- ---------------- 谈话时间2010年---月---日---时---分
我对以上个条款均以了解清楚,同意接受手术治疗,并承担因手术带来的各种风险,并签字为证。

患者(病人)意见:_________________
患方签字:------------------与患者的关系:-----------------
签字时间2010年---月---日---时---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