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避税

合集下载

《国际避税》课件

《国际避税》课件

国际避税的背景和原因
总结词
国际避税的背景主要包括全球化的发展、税收竞争的加剧以及国际税收规则的不完善。国际避税的原 因则主要包括税收优惠政策、信息不对称、监管漏洞以及跨国公司的财务和税收筹划策略等。
详细描述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跨国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跨国纳税人有机会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经营和投资, 从而有机会利用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差异进行避税。此外,一些国家为了吸引外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会采取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这也为跨国纳税人提供了避税的机会。
国际避税
目录
• 国际避税概述 • 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 防止国际避税的措施 • 国际避税案例分析
01 国际避税概述
国际避税的定义
总结词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国际税收协定、国家间税收政策差异等手段,通过改变自己的税收居所、转移收入 和财产等方式,以减少或避免缴纳税款的行为。
详细描述
国际避税通常涉及跨国纳税人利用国际税收协定、国家间税收政策差异等手段,通过改变自己的税收居所、转移 收入和财产等方式,以减少或避免缴纳税款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包括在低税率国家或地区设立公司、转移利润 、滥用税收协定等。
国际避税的影响
总结词
国际避税会对国家财政收入、国际税收公平和社会福 利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国际避税行为也会破坏税收 秩序,侵蚀税基,增加征税成本,并对国内企业造成 不公平竞争。
详细描述
国际避税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这可能会对国家 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国际避税 行为会导致国际税收不公平的现象,使得一些国家或地 区的税收负担过重,而另一些国家或地区则能够通过避 税手段逃避税收。这不仅破坏了国际税收秩序,也侵蚀 了税基,增加了征税成本,并对国内企业造成不公平竞 争。因此,打击国际避税行为对于维护国家财政收入、 促进国际税收公平和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税收 第5章 国际避税

国际税收 第5章 国际避税

4.国际税收屏蔽避税法 国际税收屏蔽避税法 指跨国纳税人在东道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延期纳 税,从而使在”延迟期”或”屏蔽期“内其财产 和所得得到该国法律的屏护,而暂时免除其税负 的国际避税措施。国际税收屏蔽实质并不是减少 纳税人的应纳税款,而是推迟纳税人的纳税时间。 被推迟的纳税时间称之为”延迟期”或”屏蔽 期”。
5.2 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1.转移税收主体 转移税收主体 一个国家税收管辖权下的税收主体迁移出该 国,成为另一个国家税收管辖权下的税收主 体,或没有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税收管辖权管 辖的税收主体,以规避或减轻纳税义务。
(1)真正移居。居住在高税国的跨国自然人 ,为了 真正移居。 真正移居 减轻纳税义务,将其住所迁往低税国,以成为低税 国自然人居民身份的方式来规避税收 。 例:跨国纳税人洛克先生生活在B国,属于B国的 居民。某纳税年度洛克先生在H国工作,在该纳 税年度内洛克先生在B国和H国取得的所得分别 为60万美元和40万美元,B国、H国均行使居民 税收管辖权,并以抵免法消除国际重复课税,B 国、H国的所得税平均税率分别为40% 和30%。 洛克先生为了规避高税国B国的税负,将居所移 居到H国,可有效地减轻税负,达到避税的目的。
5.选择最有效避税的公司组织形式 选择最有效避税的公司组织形式 纳税人杰克逊准备在中国经营一家水果店 例:纳税人杰克逊准备在中国经营一家水果店, 交了营业税后,年盈利 万元。 年盈利2万元 交了营业税后 年盈利 万元。该商店如按合伙 人课征个人所得税,税率为 税率为40% 纳税人杰克逊可 人课征个人所得税 税率为 %,纳税人杰克逊可 净得税后利润12000元(即20000-20000×40 净得税后利润 元 × %)。这家商店如按公司课征所得税 税率30% 这家商店如按公司课征所得税,税率 %)。这家商店如按公司课征所得税 税率 %, 税后利润14000元全部作为股息分配 纳税人杰 元全部作为股息分配,纳税人杰 税后利润 元全部作为股息分配 克逊还要再交一道个人所得税5600元(即 克逊还要再交一道个人所得税 元 14000×40%)。这样 杰克逊净得税后利润只 %)。这样 × %)。这样,杰克逊净得税后利润只 多负担所得税款3600元 有8400元。与前者相比 多负担所得税款 元 与前者相比,多负担所得税款 元 )。面对这一现实 (即11600-8000)。面对这一现实 专家们可以 )。面对这一现实,专家们可以 告诉杰克逊不要作出组织公司的决定。 告诉杰克逊不要作出组织公司的决定。

国际避税方式和方法

国际避税方式和方法

国际避税方式和方法国际避税方式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通过纳税人的国际转移进行避税纳税人(包括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的国际转移,是指一个国家税收管辖权下的纳税人迁移出该国,成为另一个国家税收管辖权下的纳税人,或没有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税收管辖权下的纳税人,以规避或减轻其总纳税义务的国际避税方式。

如纳税人从高税国迁往低税国成为低税国的居民。

(二)纳税人不迁移进行国际避税,一般来说,纳税人要规避其纳税义务,就要设法迁移。

但利用有关国家税法和税收协定的漏洞和缺陷,纳税人有时不迁移也可以规避或减轻其纳税义务。

如纳税人虚假迁移其住所,即纳税人法律上已迁出了高税国,但实际上并没有在其他任何国家取得住所。

如果一个高税国的纳税人有足够证据证明他不是这个国家的居民,而是另一个国家的居民,那么尽管实际上他是这个国家的居民,他的纳税义务还是可以减轻,甚至消除。

因为各个国家关于住所或居所的法律规定并不一样,法律解释也不相同,使纳税人利用住所或居所的虚假迁移进行国际避税成为可能。

(三)通过征税对象的国际转移进行避税征税对象的国际转移,是指一个国家税收管辖权下的征税对象转移出该国,成为另一个国家税收管辖权下的征税对象,或没有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税收管辖权下的征税对象,以规避或减轻纳税人总纳税义务的国际避税方式。

这类避税方式花样很多非常复杂,如通过建立免税常设机构转移应税所得。

目前,许多国家的双边税收协定都对跨国纳税人常设机构的经营活动规定了大量免税待遇。

这些经营活动包括货物仓储、存货管理、货物购买、广告宣传、信息提供或其他准备性、辅助性营业活动等。

这样,跨国纳税人就可以把设在没有这类免税待遇的国家的常设机构所从事的货物购买、存储等活动,转移到有免税规定的有关国家的常设机构中去,以转移应税所得,达到避税的目的。

再如,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转移应税所得,从而避税。

这是目前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采取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国际避税方法。

国际避税方法及避税方法

国际避税方法及避税方法

国际避税方法及避税方法个人避税方法:1.合法居留地转移:选择一个税收政策较宽松的国家成为自己的合法居住地,这样可以享受该国的税收优惠政策。

2.使用离岸公司:将资金转移到离岸公司,离岸公司通常处于低税收或无税收的国家,并通过合理的安排,将收益转移至这些公司,从而减少税收负担。

4.利用双重税收协定:选择有双重税收协定的国家进行投资和经营,从而避免在两个国家之间被重复征税。

5.合理利用税收减免政策: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利用个人税收减免政策,如教育、医疗、房产等方面的冲减措施。

企业避税方法:1.投资于低税率国家:选择有较低税率的国家进行投资,以减少企业纳税负担。

2.跨境转移定价:合理调整跨境企业间的价格策略,将利润转移到税收较低的国家,以减少总体税负。

3.利用税务天堂:设立离岸公司、利用特殊税务地点,将企业的收入转移到税务优惠的地区,以减少税负。

4.利用双重税收协定:利用双重税收协定的相关条款,最大限度地减少在两个国家之间的重复征税。

5.合理利用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合法利用各个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减税政策、奖励政策等,以降低企业的税负。

需要强调的是,避税并非逃税,是合法的减税行为,遵循国际税收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的。

在进行国际避税时,应遵循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不得违反相关税收法律。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对避税行为越来越趋于规范,各国税务机构加强了对跨境税收合规的监管控制力度。

因此,在进行国际避税时,需仔细研究和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与专业税务顾问进行合作,以确保遵守各国税收法规,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

总结起来,国际避税方法包括通过选择合适的居留地、利用离岸公司、跨境转移定价、利用税务天堂等方式来减少个人和企业的税收负担,但必须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进行,并配合专业的税务顾问,以确保合规性。

国际避税概述

国际避税概述
NEXT
三、避税港
3.避税港的特征
1)税收特征 ①有独特的"低税"结构 ②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2)非税特征 ①政治和社会稳定 ②交通和通信便利 ③银行保密制度严格 ④对汇出资金不进行限制
-
20XX
感谢您的聆听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ADD YOUR TITLE
二、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
2.从客观上看,各国税 收制度的差别是产生国
际避税的外部条件
三、避税港
三、避税港
1.避税港的概念
避税港,亦称国际避税地,是指对所得(或某些形式的 所得)或实体(或某些形式的实体)征收低税或不征税的 国家和地区 判定为避税港的条件:①它不与别的国家有效地交换税 收信息:②它以非透明的方式向纳税人提供税收优惠:③ 非居民无须在避税港从事实质性经营活动便能享受税收 优惠
一、国际避税的概念
2.国际避税的含义
国际避税,是避税活动在国际范 围内的延伸和发展,是指跨国纳 税人利用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别和 漏洞,以种种公开的合法手段规 避或减轻其税负的行为
1) 国际避税不同于国内避税
2) 国际避税不同于国际偷税
二、国际避税 产生的原因
二、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
1.从主观上看,跨国纳 税人追逐最大利润是产 生国际避税的内在动机
三、避税港
2.避税港的类型
①不征收任何所得税的国家和地区 其中,有的国家和地区不仅不征收所得税,而且也不征收任何财产税 这类避税地通常被人们称为"纯避税地"或"典型的避税地" 目前,这类纯避税地主要包括巴哈马、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瑙鲁、瓦努阿图、特克 斯和凯科斯群岛、汤加等 ②征收所得税但税事较低的国家和地区 这类避税地包括瑞士、爱尔兰、列支敦士登、海峡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所罗门群岛 等、香港 ③所得税课征仅实行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国家和地区 这类国家和地区虽然课征所得税(一般税率也较低),但对纳税人的境外所得不征税,从 而在一定条件下也为跨国司的国际避税提供 了方便

进行国际避税的基本方法

进行国际避税的基本方法

进行国际避税的基本方法
国际避税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开设离岸公司:通过在低税率或免税的离岸地区注册和运营公司,将利润转移至这些地区,从而减少税负。

离岸公司常用的地区包括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塞舌尔等。

2. 利用税收协定:利用双边或多边税收协定,将收入和利润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以避免重复征税。

3. 跨国金融规划:通过设立跨国银行账户、基金、投资组合等方式,将资金流向低税率地区,达到减少税负的目的。

4. 利用间接转移定价:通过在跨国集团内部进行相关方交易的定价,将利润转移至低税率地区,从而实现税务优化。

5. 合理利用税收抵免和减免:通过合理利用各国的税收抵免和减免政策,减少应纳税额。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避税必须符合各国法律和税收法规。

过度的避税行为可能被视为逃税,会面临法律风险和罚款等后果。

因此,在进行国际避税时,建议咨询专业税务律师或会计师的意见,确保合法合规。

国际避税方式及反避税措施

国际避税方式及反避税措施

2023-11-06•国际避税方式•反避税措施•税务筹划目录•案例分析01国际避税方式跨国公司组织形式的选择选择低税收国家或地区注册公司,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

选择税收协定网络较发达的国家注册公司,利用不同国家之间的税收协定减轻税负。

选择与母公司业务关联紧密的子公司注册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在国际避税地建立控股公司或国际业务公司,将利润转移至这些公司,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在避税地设立信托公司、基金会等机构,将财产转移至这些机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利用避税地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将资金转移至这些机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利用转让定价避税在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劳务交易时,采用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转移利润,降低税负。

在关联企业之间进行租赁交易时,采用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转移利润,降低税负。

在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采用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转移利润,降低税负。

资本弱化通过贷款方式代替股权投资,降低税收负担。

将资金从高税收国家转移到低税收国家,降低税收负担。

在低税收国家设立控股公司,利用其资金实力控制高税收国家的子公司,通过资金调配降低税收负担。

02反避税措施对避税行为做出明确的定义和规定,明确税务机关在反避税工作中的权力范围和执行方式。

制定明确的反避税法规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其能够准确识别和打击避税行为。

- 建立情报网络- 加强与其他国家税务机关的情报共享:通过交换情报信息,了解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加强反避税工作。

- 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打击跨国避税行为: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共同打击跨国避税行为,维护公平的税收秩序。

强化税收征管- 加强税务人员的专业培训03税务筹划符合法律规定税务筹划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确保企业的行为符合税法的要求。

遵循税收政策企业应了解并遵守国家税收政策,合理规划税务策略,以降低税负和增加经济效益。

合规性原则成本效益分析在制定税务筹划方案时,企业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确定筹划方案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是否合理。

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

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

媒体合作
加强与国际媒体的交流与 合作,共同打击国际避税 行为,提高防范意识。
建立国际避税举报奖励制度
设立举报热线
设立专门的举报热线,方便公众举报国际避税行为。
奖励制度
对举报国际避税行为的个人或组织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 。
保护举报人权益
确保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和权益得到有效保护,防止因举报而遭受报复 或损害。
完善税收征管系统
升级和完善税收征管系统,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实 现对跨国纳税人涉税数据的全面采集、分析和利用。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税收信息的安全性和 保密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推广应用税收风险管理技术
建立税收风险评估体系
通过建立税收风险评估体系,识别和分析跨国纳税人的潜在税收风险点,为后续的风险应 对提供依据。
税收公平原则破坏
国际避税破坏了税收公平原则,使得诚实守 信的纳税人承担更高的税收负担。
国际经济秩序紊乱
国际避税行为可能引发国际间的税收竞争, 导致国际经济秩序紊乱。
02
防范国际避税的法律法规
国内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反避税法律法规
明确避税与合法节税的界限,为打击国际避税提供法律依据。
强化税收征管力度
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31
目录
• 国际避税概述 • 防范国际避税的法律法规 • 防范国际避税的管理措施 • 防范国际避税的技术措施 • 防范国际避税的社会参与
01
国际避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异和漏洞,以减轻或消除纳税 义务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国境的税收策划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境外所得适用税率低 所涉国家和地区在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时, 虽课征 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公司财产净值税和个人财产 税, 但对于居民来源于境外的所得, 实行优惠税率, 明显低于境内所得适用的税率, 以此来吸引外资。 属于这一模式的国家主要有海峡群岛、库克群岛、 伯利兹、荷属安的列斯群岛、巴巴多斯以及蒙特 塞拉特岛和安提瓜岛等, 其中可以荷属安的列斯群 岛和巴巴多斯为例。
国际避税
避税(Tax Avoidance)
1998年版《国际税收辞汇》:避税一词,指以合 法手段(by legal means)减少其纳税义务(tax liability),通常含有贬义。 Tax avoidance involves efforts by individuals and companies to take advantage of loopholes in the tax laws or, where some doubt exists as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tax law, to benefit from that doubt. It is legal, if sometimes only “technically” legal.
(1)美国政府观点 (1)美国政府观点
没有避税地的定义, 没有避税地的定义,但提出避税地特征
不课征所得税或税率比美国的所得低; ①不课征所得税或税率比美国的所得低; 银行高度保守商业秘密, ②银行高度保守商业秘密,甚至不惜违反国际条约 的有关规定; 的有关规定;
③银行或与银行活动类似的金融活动在经济中占有
避税工具
境外贸易公司:有的从事实际商业活动,有的并不从事实际商业活动,
而仅仅是一个虚拟的营业地,进行一种名义上的活动。
境外专利控制公司:将公司所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等
无形资产集中由境外公司控制,即有利于对这些无形资产的保护,又可以用来避税。
境外专属性保险公司:附属于某个企业集团的室内保险公司,
三、免征某些所得税 所涉国家地区或放弃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权而仅 征收公司所得税或免征公司所得税而仅行使对个 人所得税的征税权 主要有位于美洲西印度群岛向风群岛南部的格林 纳达, 位于西加勒比海中的鳄鱼岛以及位于中东的 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约旦、伊朗、叙利亚、阿 曼等国家。其中较为典型的有鳄鱼岛和科威特等。
避税港的六大模式
一、免征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
所涉国家或地区税收法律制度简易, 税种较少,仅课征少量 的间接税, 不课征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资本利 得税、遗产继承税和财产赠与税等在内的所得税和一般财 产税 属这一模式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主要有巴哈马、瑙鲁、百慕 大、格陵兰、哥斯达黎加、瓦努阿图、英属开曼群岛、新 赫布里底、新喀里多尼亚、法罗群岛、索马里、圣皮埃尔 岛、密克隆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等。其中以巴哈马邦和百 慕大最为典型。
五、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适用低税率
指虽然征收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 但税率较低、税 负较轻 属于这一类型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安道尔、安圭 拉、巴林、英属马恩岛、塞浦路斯、直布罗陀、 以色列、牙买加、泽西岛、黎巴嫩、列支敦士登、 瑞士(一些州和市除外)、阿根廷、哥斯达黎加、 委内瑞拉、海地、巴拿马、马来西亚等。其中可 以列支敦士登、塞浦路斯为典型。
避税港对策税制
立法的基本内容: 立法的基本内容:
1)对避税港规定一定的条件 2)规定本国母公司在避税港设立的子公司的控股比例达 到规定标准的,就属于适用避税港对策税制的范围 3)对设在避税港的子公司的经营范围进行分类,有的列 入避税港对策税制的适用范围,有的则可排除。 4)西方国家通常仅就在本国注册的公司或在要国居住的 纳税义务人适用避税港对策税制,即实行居民管辖权 5)对凡符合避税港对策税制适用范围的子公司,对其保 留利润中按股权应归属母公司的利润和股息收入合并到母 公司一并纳税。
六、特定行业或经营方式税收优惠
近些年来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模式, 原来竭力反对避税港 制的一些发达国家, 出于吸引外资的考虑, 也制定了一些较 为灵活的税法措施,对某些行业或特定的经营形式提供特 殊的税收优惠, 例如卢森堡对控股公司、荷兰对不动产投 资公司、英国对国际金融业、希腊对海运业和制造业、美 国怀俄明州和德勒威尔州对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实行了特定 的税收优惠, 不仅使前来投资的外国企业和个人直接享受 到低税负的利益, 还可用来达到逃避有关国家税收负担的 目的, 因而被有关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指为国际避税港。 其中可以卢森堡和英国为例。
国际逃税
利用国家间税收管理 与合作存在的困难 隐蔽,违反现有税法或 国际税收协定 逃避税法或国际协议 规定应承担的纳税义 务
采取手法 目的
公开,不违反现有税法 , 谋求在不触犯税法的情况下, 尽量减少纳税人义务
经查明属实,纳税人需 当事人未直接触犯法律规定, 承担法律责任,依据情 无法像逃税般追究纳税人责 法律后果 节轻重,对当事人做出 任 行政或刑事处罚
(1)转移定价(Transfer Pricing) (2)资本弱化(Thin Capitalization) (3)避税港(Tax Heaven)
避税港
定义:避税港是指这样的地方,人们在那里拥 有资产或取得收入不必负担税收,或者只负 担比在主要工业国家轻得多的税收. 国际避税地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 英语国家称其为“避税港” ;法国人叫它 “财政天堂” ;德国人则习惯称它为“税 收绿洲” ;避税地国家和地区忌讳避税地 一词,往往自称为“金融中心”。
国际避税地的非税特征
(一)政治和社会稳定 (二)交通和通讯便利 (三)银行保密制度严格 (四)对汇出资金不进行限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 “避税天堂”黑名单
黑名单(目前还不与 国际社会合作的逃税 天堂):哥斯达黎加、 菲律宾、马来西亚和 乌拉圭。 灰名单(已经表示合作,却 没有落实到行动,没有签署 国际协议):卢森堡、瑞士、 奥地利、比利时、新加坡、 智利、开曼群岛、摩纳哥、 文莱、列支敦斯登、摩洛哥、 巴哈马、百慕达等38个地区 或国家。
避税的方式
一、内部定价—以低价从母公司或其海外子公司向基地公司转
让产品、半成品、原材料或提供服务、专利等无形资产,而以高价从 基地公司向其它子公司或公司转让上述资产,从而人为地降低降低高 税率国家里的公司利润,而将利润转移到低税率或零税的利润按常规应予分配并
重要地位; 重要地位; 有充分的现代通讯设施; ④有充分的现代通讯设施; 对外币存款没有管制; ⑤对外币存款没有管制;
(2)日本 公司的全部所得或特定类型的所得所适用 的实际税率低于日本国内公司所得税实际 税率50 的国家和地区。 50% 税率50%的国家和地区。 (3)德国 税务部门将实际税率低于30 30% 税务部门将实际税率低于30%的国家或地区 列为避税地,并且列出29个国家和地区。 29个国家和地区 列为避税地,并且列出29个国家和地区。 (4)法国 规定无所得税或税率低于法国同类所得适 用税率2 的国家和地区属于避税地, 用税率 2 / 3 的国家和地区属于避税地 , 并 列举了38个避税地国家或地区的名单。 38个避税地国家或地区的名单 列举了38个避税地国家或地区的名单。
汇回母公司,按母公司所在国的高税率交纳所得税,为避免这种情况, 基地公司的利润长期不予分配,而不正常地保留在基地公司里,使母 公司免区这笔利润的所得税。
三、异常借款避税—一般利息预提税率都低于公司所得税率,
所以基地公司将其聚集的利润不以股息分配回母公司,而以债权形式 借给母公司或其它子公司,从中获得避税好处
国际避税的成因
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国际避税的原因在于跨国纳 税人具有的减轻税收负担、 税人具有的减轻税收负担、实现自身经济 利益最大化的强烈愿望。 利益最大化的强烈愿望。 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国与国之间的税制差异以及 国际税收关系中的法律漏洞为跨国纳税人 的国际避税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的国际避税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避税地的认定
一些国家出于反避税斗争的需要,在本国税法中 规定了判定国际避税地的具体标准,其中有的国 家还根据所制定的标准开列出了国际避税地国家 (地区)的名单,凡本国公司与符合避税地标准或 在避税地名单上的国家(地区)中的受控子公司进 行交易税务部门都要给予密切注意,必要时还要 实施一些反避税措施。这种做法是出于税务管理 上的需要来界定国际避税地。
分类问题
(1)刘剑文的观点
国际逃税 国际避税
国际税收筹划
转移 定价
避税港
滥用 税收 协定
其他
违法行为
合法行为
(2)减轻税收分担的行为 合法节税(tax saving)----合法 脱法避税(tax avoidance)----技术上合法 违法逃税(tax evasion)----违法
国际避税(Tax avoidance)
由非保险组织创立并拥有,它可以在集团公司内部筹集大额保险基金,对 集团内各成员的劳动风险进行保险和再保险。
境外财务公司:用于在全球范围内筹措资金,又充当同一集团内
贷款人与借款人的中介人。境外财务公司的设立可使跨国公司有效地达到 避税目的。
境外控股公司:母公司会在某个离岸金融中心设立一个子公
司,由该子公司持有其余海外子公司的大量股权,并掌握决定性的 表决权,以切实控制这些海外子公司,这种公司就是境外控股公司
二、免征境外所得税 所涉国家和地区放弃了居民税收管辖权, 而仅行使 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即只对来源于境内的所得 行使征税权, 而放弃对来源于国外或境外的所得的 征税权。 类国家和地区主要有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巴 拿马、委内瑞拉、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巴西、玻 利维亚、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厄瓜多尔、新加 坡、香港澳门等。其中以香港和新加坡为代表。
定义:跨国纳税人利用国与国之间的税制 差异以及涉外税收法规和国际税法中的漏 洞,在从事跨越国境的活动中,采取合法 形式的公开手段达到规避、降低或延迟本 应承担的纳税义务的目的。 国际逃税(Tax evasion):纳税人在跨国 活动中非法手段逃避其跨国所得所应负担 之纳税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