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双球菌

合集下载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脑膜炎萘瑟氏菌肺炎,脑膜炎双球菌肺炎)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脑膜炎萘瑟氏菌肺炎,脑膜炎双球菌肺炎)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脑膜炎萘瑟氏菌肺炎,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简介脑膜炎奈瑟菌肺炎是一种由奈瑟菌(又称为萘瑟氏菌或双球菌)引起的感染疾病,通常表现为脑膜炎和肺炎症状。

奈瑟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可以引起严重的传染病,包括脑膜炎、败血症和肺炎等。

本文将介绍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内容。

病因脑膜炎奈瑟菌是导致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致病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途径包括呼吸道、伤口或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等。

奈瑟菌在一些特定人群中很常见,例如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差的个体更容易感染。

临床表现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各异,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呼吸困难、嗓子痛、咳嗽、乏力、恶心呕吐等。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谵妄、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诊断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需要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其中,脑脊液检查、血液培养、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等是常用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等可帮助评估肺部是否受累。

治疗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抗生素通常选择针对奈瑟菌有效的药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大环内酯类药物等。

对症治疗包括降温、保持充分水分、控制呼吸等。

在重症患者中,可能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或其他支持治疗。

预防预防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治疗感染等。

对于易感染群体,如老年人、儿童和免疫系统较差者,更需要加强预防措施。

结语总的来说,脑膜炎奈瑟菌肺炎是一种严重感染疾病,对治疗和预防都提出了挑战。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公众应增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有效预防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发生。

脑膜炎双球菌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脑膜炎双球菌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脑膜炎双球菌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带菌者和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借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

流脑全年都可发生,但有明显季节性,常在冬春季节流行,可呈散发、流行及大流行。

临床表现为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颈项强直和败血症以及脑膜刺激等症状。

据介绍,根据脑膜炎双球菌表面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脑膜炎双球菌可分为A、B、C、D、X、Y、Z、29E、W135、H、I、K、L等13个血清群。

我国流行菌株原以A群为主,近年来C群在某些省份已成为发病的优势菌群,并在个别省份发现由W135引起的病例。

人群普遍对脑膜炎双球菌易感,特别是15岁以下儿童更为多见,且婴幼儿得病预后较差,少数患者可因脑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或粘连并发颅神经损害,出现脑积水、硬膜积液或肢体运动障碍偶尔也发生迁徙性化脓性病灶如心内膜炎、心包炎、肺炎及化脓性关节炎等。

特别是暴发型流脑的病死率很高,可在24小时内死亡,治疗后存活的病例中仍有10%-20%有严重的后遗症,如智力障碍、听力损伤、运动障碍等,对儿童的健康将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流行因素与室内活动多、空气不流通、阳光缺少、居住拥挤、患呼吸道病毒感染等有关。

流脑通过呼吸道传播,学校需加强防范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发病初期可出现发热、头痛、浑身乏力等感冒样症状,继而皮肤和口腔粘膜、眼结膜出现针尖或片状出血斑,严重时有颈项强直、频繁呕吐(呕吐呈喷射状)、怕光、狂躁等症状,甚至死亡。

我国每年大约有三千人患流脑,死亡近二百人左右。

流脑通过呼吸道传播,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人群聚集场所要加强防范,落实晨检制度、督促孩子加强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坚持开窗通风,当前正值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托幼机构、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哪里打?打疫苗前必看!

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哪里打?打疫苗前必看!

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哪里打?打疫苗前必看!
为了预防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在流行性脑膜炎高发期到来之前,接种疫苗是一个相当推荐的预防措施,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其实都非常有必要,因为该病毒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遗症。

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哪里打?其实现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接种脑膜炎双球菌疫苗,所以具体到哪里打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和紧急程度。

一、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哪里打?现在内地主要提供针对ACWY的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其中A多糖,A+C多糖都是免费的,而A+C结合,ACWY结合/多糖都是自费的,大家只需根据疫苗接种的时间表,带婴幼儿去进行相对应的地方接种即可,比如家附近的医疗点或大型医疗都可以接种,不过有可能需要提前预约或排队。

二、香港正规专业体检中心
在香港,目前有多个医疗机构提供脑膜炎双球菌疫苗的接种服务,比如在业内有着极佳口碑的香港中环专科。

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哪里打?香港主要围绕的是B型脑膜炎双球菌预防,因为其实现在B型脑膜炎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地区(包括我国)的常见病毒株,所以相比起针对ACWY的脑膜炎双球菌疫苗,b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的接种更加不应该忽视。

在香港中环专科官方网站(v信:tchchk),即可以预约辉瑞(Pfizer)的b型脑膜炎球菌疫苗Trumenba疫苗只要提前安排好时间,就能够在短期之内完成接种。

现在香港中环专科正在开展限时活动,预约成功即可获得折扣优惠,使疫苗接种更具性价比!
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哪里打?由于内地和香港主要针对的病毒株类型和适合接种的年龄
段不同,所以如果想预防ACWY型脑膜炎,婴幼儿可以选择在内地完成免费或自费接种,而要是希望预防B型脑膜炎,则建议青少年和成年人前往香港完成自费接种。

流脑

流脑

临床特征
1、普通型:
(3)脑膜炎期:脑膜炎症状可以和败血症同时出现, 多数在发病24小时症状明显。患者高热及毒血症持续, 全身有瘀点、瘀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加剧。因颅内压 增高而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血压增高而脉搏减慢, 常有皮肤感觉过敏、怕光、烦躁不安及惊厥。脑膜的炎 症表现为颈后疼痛、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氏征及布 氏征阳性。1至2日后,患者进入谵妄昏迷状态,可出现 呼吸或循环衰竭。 附:在恢复期,体温下降,皮肤瘀点、瘀斑消失,神经 系统检查正常,一般1-3周痊愈。
爆发型脑膜脑炎型:
(1)早用抗菌素:青霉素2000万单位/日。 (2)脱水剂的应用(减轻脑水肿及防止脑疝);20%甘露醇12g/次,每4至6小时快速静脉推注一次。可与呋塞米40至100毫 克连用。 (3)治疗呼衰:洛贝林、尼可刹米;654-2、肾上腺皮质激素。 (4)治疗高热、惊厥:氯丙嗪+异丙嗪,1mg/Kg/次,肌注或 静滴。枕、颈、腋窝、腹股沟放置冰袋。
病程中可发展为化脓性脑膜炎或心内膜炎而使病情急剧 恶化。
诊断
1、流行病学史:在冬春季流行,多见于儿童,大流行时成人亦 不少见。患者所生活的当地有流脑的发生和流行。 2、临床表现: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斑瘀点(在 病程中增多病迅速扩大),脑膜刺激征阳性。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WBC明显↑(10-30万/L),中性粒细胞↑(占80% 至90%);有DIC者可见血小板减少。 (2)脑脊液检查:初期仅压力↑;之后浑浊如米汤样;细胞计 数↑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 ;葡萄糖↓甚至为0;但爆发 型则为(-)。 (3)细菌学检查;涂片或培养均可为阳性。 (4)血清学检查:荚膜多糖抗原、抗体测定。
2、中医辨证治疗
证型
治法

脑膜炎球菌,五大分类要记牢

脑膜炎球菌,五大分类要记牢

脑膜炎球菌,五大分类要记牢脑膜炎是流行性的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

这种菌类的培养条件要求非常高,一般的培养方法基本是不会生长的,必须在含有血清或者血液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

一、抵抗力1.脑膜炎球菌抵抗力弱,对寒冷、日光、热力、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对磺胺、青霉素、链毒素、金霉素均敏感,但容易产生耐药性。

根据脑膜炎球菌表面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将本菌分为a、b、c、d、x、y、29e及w135九个血清群,对人类致病的多属于a、b、c群,我国95%以上病例为a群,有的地区发现b群和c群。

x、y、z等经常在带菌者中发现,极少致病。

以根据外膜蛋白抗原(型特异性)将各血清群分为若干血清型。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致病物质2.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为荚膜、菌毛、内毒素。

脑膜炎球菌通常寄居于正常人鼻咽腔,在约有5~10%的健康人鼻咽部带有本菌,流行期高达20~70%,但带菌者90%并不病,少数引起鼻咽炎,严重者造成菌血症,仅1~2%的人,经血流或淋巴到达脊髓膜引起化脓性脊髓膜炎。

带菌者和病人是传染源。

脑膜炎球菌经飞沫传染,也可通过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潜伏期约1~4天。

本病的发生和机体免疫力有密切的关系,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侵入鼻咽腔细菌大量繁殖而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病人出现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皮肤上有出血性皮疹,皮疹内可查到本菌。

严重者侵犯脑脊髓膜,发生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顽强直等脑膜刺激症。

甚至由于两侧肾上腺出血,发生肾上腺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

上述症状的产生,与细菌自溶和死亡释放出大量内毒素有关。

脑膜炎双球菌和淋球菌能产生一种胞外酶,即lga 蛋白酶,能特异性地裂解人lga1,进而破坏人的正常免疫功能,它在致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人对其免疫力成人对脑膜炎球菌有较强免疫力,感染后仅1~2%的表现脑膜炎。

儿童免疫力较弱,感染后发病率较高。

母体内抗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故6个月以内婴儿患流脑很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cerebrospinalmeningitis)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致病菌通过鼻咽侵入血液循环,形成败血症,最终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伤、颈部强直等脑膜刺激。

脑脊液呈化脓性变化。

1.脑膜炎球菌属于奈瑟氏菌,是革兰阴性球菌,呈卵圆形,常成对排列。

这种细菌只存在于人体内,可以从带菌者的鼻咽、患者的血液、脑脊液和皮肤瘀伤中检测出来。

脑脊液中的细菌在中性粒细胞中很常见,只有少数在细胞外。

普通培养基不易生长,在含有血液、血清、渗出物和卵黄液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一般为5%~10%二氧化碳生长得更好。

这种细菌对寒冷、干燥和消毒剂非常敏感。

它很容易在体外死亡,细菌可以形成自己的溶解酶,所以它必须在收集标本后立即接种疫苗。

2、病原菌从鼻咽侵入人体。

如果人体免疫力强,可以迅速杀灭病原菌或成为带菌状态;如果体内缺乏特异性杀菌抗体或细菌毒性强,细菌可以从鼻咽粘膜进入血液,发展为败血症,进而累及脑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脑炎。

3.败血症期间,细菌经常侵入皮肤血管内壁,引起栓塞、坏死、出血和细胞浸润,导致瘀斑或瘀斑。

由于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或内毒素作用,内脏出血程度不同。

4.暴发性败血症是一种特殊类型,过去被称为华-佛氏综合征曾被认为是由双侧肾上腺皮质出血和坏死引起的急性肾上腺皮质衰竭。

已证明肾上腺皮质功能大多未衰竭,在发病机制中不起主要作用,脑膜炎球菌脂多糖内毒素可引起微循环障碍和内毒素性休克,进而导致播散性血管凝血(DIC)它的主要病理基础。

5.暴发性脑膜脑炎的发生和发展也与内毒素有关。

Ⅲ免疫球蛋白、补体和脑膜炎球菌抗原沉积也可能在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和脑膜炎球菌抗原沉积。

脑膜炎球菌主要引起隐性感染。

据统计,60%—70%.无症状带菌者约300%深呼吸感染和出血型%典型流脑病人的潜伏期为1-10天,一般为2-3天。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本病于1805年由瑞士Vieusseaux描述。

1887年Weichselbaum从脑脊液中分离出脑膜炎双球菌。

我国于1896年李涛在武昌正式报告。

[病原学]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肾形,多成对排列,或四个相联。

该菌营养要求较高,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培养基,在37℃、含5~10%CO2、pH7.4环境中易生长。

传代16~18小时细菌生长旺盛,抗原性最强。

本菌含自溶酶,如不及时接种易溶解死亡。

对寒冷、干燥较敏感,低于35℃、加温至50℃或一般的消毒剂处理者极易使其死亡。

根据本菌的夹膜多糖抗原的不同,通过血凝试验将本菌分为A、B、C、D、X(1916)、Y(1889)、Z、W135(319)、29E(1892)、H、I、K和L13个血清群。

以A、B、C群为多见。

脑膜炎双球菌细菌素(meningocin)又可将A群分为4型,C群分为6型;B群分为11型,其中B群2型致病力最强。

根据其脂多糖(CPS)将脑膜双球菌分为8个LPS免疫型,与致病关系尚不清楚。

近20年来欧美一些国家的流行菌群已由A群转变为B群和C群;我国的流行菌群主要是A群,B群仅占少数。

但带菌者以B、C群为主,今后是否会成为主要流行菌群,有待于密切观察。

从60年代以来,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的耐药现象日益普遍,尤其以C群和B群最为严重。

A群耐药情况视不同国家、地区而异但,亦有增多趋势。

我国分离到的流行菌株大多对磺胺比较敏感,故磺胺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

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

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飞沫传播。

在流行期间,一家有二人以上发病者占2~4%,但人群中鼻咽部带菌率常显著增高,有时高达50%以上,人群带菌率超过20%时提示有发生流行的可能,所以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

脑膜炎双球菌简介中英对照

脑膜炎双球菌简介中英对照

Neisseria meningitidis, often referred to as meningococcus,脑膜炎双球菌(学名Neisseria 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奈瑟菌或脑脊髓膜炎双球菌,简称为脑膜炎球菌,is a Gram-negative bacterium that can cause meningitis and other forms of meningococcal disease such as meningococcemia, a life-threatening sepsi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因其所导致的脑膜炎而闻名,亦会造成脑膜炎球菌血症(一种致命性的败血症)。

The bacterium is referred to as a coccus because it is round, and more specifically, diplococcus because of its tendency to form pairs.这个细菌是一种球菌因为它是圆形的,更加详细的来说,双球菌因为通常它容易形成一对About 10% of adults are carriers of the bacteria in their nasopharynx.[1]约10%成人的鼻咽中有它的踪迹。

As an exclusively human pathogen it is the main cause of bacterial meningitis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causing developmental impairment and death in about 10% of cases.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人类病原体,它是儿童和青年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形成原因,在10%的实例中造成了发育损害和死亡。

It causes the only form of bacterial meningitis known to occur epidemically, mainly Africa and Asia.它是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性的唯一已知的一种形式,主要在非洲和亚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膜炎双球菌(学名Neisseria 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奈瑟菌或脑脊髓膜炎双球菌,简称为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因其所导致的脑膜炎而闻名。

它只感染人类,并无寄生的动物,是唯一令细菌性感染脑膜炎成为流行病的病菌。

临床:
1.脑膜炎是最为人知的情况。

最初发病时不会出现脑膜炎特有的病征,并会迅速由发热、头痛及颈部僵直发展至昏迷及死亡。

病发的死亡率约为10%。

怀疑患有脑膜炎会是临床急症及须接受立即的检查。

2.败血病较少受人重视,但却会令婴儿死亡。

由于没有其他脑膜炎的病征,在身上出现的紫斑很容易被忽略。

败血病在发病后的几小时内的死亡率约为50%。

任何人出现的皮疹若被玻璃压过后而不会呈现白色,建议须立即前往医院求医。

[1]并非所有出现紫斑都是因败血病所致,但其他的病因(如自发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或类过敏性紫斑症)均需要接受检查。

3.沃特豪斯-弗里德里克森二氏综合症(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WFC)是一种因突然的感染而引致大量及双侧的肾上腺出血。

这种情况会导致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不足,休克,肢体末端坏死(gangrene change)广泛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以及全身广怖的紫斑(purpura)。

菌株
脑膜炎双球菌有13种不同的血清群,根据它们多糖类荚膜的抗原性结构而分类。

五个血清群:A型、B型、C型、Y型及W135型差不多是造成所有人类患病个案的血清群。

A型:一般在下撒哈拉的非洲国家出现,建议前往该地区前先接受A型及C型的疫苗接种。

B型:最为至命的菌株,在英国的病症中有40%就是由此菌株造成。

由于B型有着能改变的特性,使该地未能研制普遍对抗此株的疫苗。

但是在新西兰已发展出及使用一种名为MeNZB的疫苗,能抵抗某些特定的B型脑膜炎双球菌。

C型:在英国未有适合婴儿的疫苗前,造成该国约60%的婴儿病症。

初期非结合型的A型及C型的疫苗对2岁以下的婴儿没有效用,而结合型的疫苗则能诱发婴儿的免疫系统。

W135型:对前往麦加朝圣的人造成麻烦,沙特阿拉伯经已规定所有欲前往朝觐的人须有接受W135型的疫苗的证明。

Y型:过往十年在北美洲引发病症。

现时美国有两种疫苗可以阻止脑膜炎双球菌疾病。

“美那克查(Menactra®)”适合11-55岁的病人,而“美诺蜜(Menomune®)”则适合其他年龄及旅行者。

另外,亦有两种四价的脑膜炎双球菌疫苗(专针对A型、C型、W135型及Y型),分别为MCV-4(一种由赛诺菲·巴斯德发售的结合型美那克查疫苗)及MPSV-4(一种由赛诺菲·巴斯德发售的美诺蜜多糖疫苗)。

一项研究指出,在比较两种疫苗后,76%的病人在使用MCV-4三年后仍然有保护(若与对照比较则有63%),但却只有49%正在使用MSPV-4有保护(与对照比较有31%)。

[8]这表示须给予在使用疫苗时间性的建议,因现时仍未有任何证据显示疫苗能有多于三年的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