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浊化现象
日语促音变化规则

日语汉字组合中促音变化的基本规则1.当前面汉字的最后一个读音为「つ」,后一个汉字前頭读音为「は」行假名,当两个汉字组合时,在发生促音变化的同时,「は」行清音「は、ひ、ふ、へ、ほ」要变成「ぱ」行半浊音「ぱ、ぴ、ぷ、ぺ、ぽ」。
例如:突「とつ」+破「は」=突破「とっぱ」発「はつ」+表「ひょう」=発表「はっぴょう」切「せつ」+腹「ふく」=切腹「せっぷく」鉄「てつ」+片「へん」=鉄片「てっぺん」立「りつ」+法「ほう」=立法「りっぽう」2. 当前面汉字的最后一个读音为「つ」,后一个汉字前面读音为「ば」行假名,当两个汉字组合时,并不发生音便。
例如:設「せつ」+備「び」=設備「せつび」節「せつ」+分「ぶん」=節分「せつぶん」絶「ぜつ」+望「ぼう」=絶望「ぜつぼう」3. 当前面汉字的最后一个读音为「つ」,后一个汉字前面读音为「か、さ、た」行假名,当两个汉字组合时,发生促音变化。
例如:失「しつ」+格「かく」=失格「しっかく」活「かつ」+気「き」=活気「かっき」結「けつ」+婚「こん」=結婚「けっこん」出「しゅつ」+産「さん」=出産「しゅっさん」達「たつ」+者「しゃ」=達者「たっしゃ」骨「こつ」+折「せつ」=骨折「こっせつ」発「はつ」+達「たつ」=発達「はったつ」出「しゅつ」+張「ちょう」=出張「しゅっちょう」列「れつ」+島「とう」=列島「れっとう」4. 当前面汉字的最后一个读音为「く」,后一个汉字前面读音为「か」行假名,当两个汉字组合时,发生促音变化。
例如:国「こく」+家「か」=国家「こっか」借「しゃつ」+金「きん」=借金「しゃっきん」特「とく」+権「けん」=特権「とっけん」着「ちゃく」+工「こう」=着工「ちゃっこう」直「ちょく」+線「せん」=直線「ちょくせん」没有音便直「ちょく」+径「けい」=直径「ちょっけい」有促音变化4.还有一种促音接头词,他们读音本身就含有促音[っ],主要有以下五个促音接头词。
合「がっ」:合併「がっぺい」、合唱「がっしょう」、合作「がっさく」、合点「がってん」、合致「がっち」、合衆国「がっしゅうこく」。
日语的连浊现象

第 2 期 5
S IN E&T C N L G F R A I N CE C E H O O YI O M T O N
0外语论坛0
科技信息
日语的连浊现象
李 琴 f 阳师 范学 院外语 系 陕 西 咸
咸阳 72 0) 1 0 0
【 摘 要 】 浊现象是 日语语音 变化 中常出现的 问题。由于是连续发 出的一连 串的语 言, 连 他们之间前后 互相结合 , 难免互相影响 。 这就产生 音 变。这跟人的发 音器官的特点和历史演变都有关系。语音的变化一般具有较 强的规律 , 这不是 一般规律适用于任何时代 , 也在特定的时代和 特 定的 语 言 中有 自身独 特 的 变化 规 律 。 【 关键词 】 语流音 变; 连浊规律 ; 复合词 ; 发音 器官
、 段的连续语流 , 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单独发出来 的。在这里主要说 明 0 手 。巧 连 浊现 象 。 23 一般认 为, _ 由用言组合构成 的复合动词通常不发生浊化。 那 么什么叫连浊呢?日语 的合成词中, 第二 个词或音素的起始音 通 哆力 为 分 力 与为 < 固 考 守 r 与 追 0 } 固 芑 : ・ 加 ,5 节 由清 音转 变 为 浊 音 的现 象 叫做 连 浊 ( 涸) 迪 。
芒 岛 芒 岛 与 亡 )与 岛
L , 襟 纸 ( 矗) 鲶皿 ( 6) 合 扣世木 ( 苦) 立 与 ( L) 青 空 ( 与) 雨 伞 ( §) 女 心 ( : 6) 戟 国 ( < : = ) 26 名词 ( 语) . 宾 +动 词 连 用 形 成 为 名 词 ,这 类 词 后 面往 往 可 接 “寸 国土 ( ) 仕 事 ( 皂) 上 着 ( ) 大 通 ( 打 ) = 6 ”或表 示 ‘ , ‘ ~它寸 5人 ’ 意 时不 连 浊 。 ’ 之 使 走 口( 0 ) 绘 心 ( = -) 岩 凰 吕 ( 弓) : 3 三 味缘 瓦 ( 瓦 盖 的 人 ) 惫 , ( 鱼 的 人) 铺 钓 1 有 些 同属 “ + ” 的 复 合 词 , 它 兼 有 复 合 动 词 和 复 合 名 词 . 2 名 动 型 当 领炊 芑 时 , 后项 词 一 般 都 发 生浊 化 。如 : 其 . 接头词) 合时不易连浊。 复 形 < 6_ _ 形 - 哆 先 ( 6_ _ 先 ( .一 ' 5< f _一 f 役 亡 ,一 27 与前缀 ( 扫茶 打菜 子 扫卓 扫 :新年 ' =钣 兄 弟 役 味 - l弓_ _ 味- | 氖 力 力 6一 ~ 力 曲 - 于 _一 - 于 5 3 : 氮 : 目 6 a言 ,春 片手 不 景 氖 不觏 切 诸 君 新 生活 目 占 先 圣 为一 一 先 毛 物 力 为~ 一 力 物 28 复合 后 成 为 动物 名 的不 连 浊 。 - 裹 晷… 一 裹 旅 0… 一 与 根 <~ 一 - 旅 根- 5 片 - 『 顽= 牛j [ E 『 + : 』 D打 片+ 蜗 二扣 庭 恩 鸡 时 5一 一 - 片 5时 29 复合 后 成 为 工具 名 的不 连 浊 。 . 1 由“ + ” 成 的 复合 动 词 , 词例 不 多 , 多 出现 浊 化 , : . 3 形 动 构 虽 但 如 ?就是 什 步 芒- 力 D 扎 为 立 与 < L 力 于 6 振 返 5 、I 说 , 浊 的发 生 有 无 规 律可 循 ?据 了解 , 连 目前 还 没 有 绝 对 性 的 规 律 , 只 掴 办 扫6 是 找 到 了个 别 规 则 以 及 若干 出现 或 不 出 现连 浊 的倾 向性 。 下面 就 在 合 落 与着 < 害 , - c 3 - 6 成 词 范 围 内作 些 说 明 。 24 拟 声 、 态 词 一 般 不 产 生连 浊 。 . 拟 小^ ( 照 为) < < ( ,~ ~邑鼻 老鸣 弓寸) 洼 岛 牲 6 1 产 生连 浊 的 规 则 寸 5 寸 为 二弓 ' 弓 二 二0 ‘ =0 力 凡 、 ^ , 二 岛 1 当前后两项是修饰 关系后项词第二拍 为清音时易发生浊化 。 . 1 物藉 ( 9 患者 ( 々) 葛桉 ( <与) 纸袋 ( <弓) )
关于日语发音中的浊音问题

关于日语发音中的浊音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这个问题,其实是这样的:通用语,就是日本的“普通”话,清浊音很讲究。
一般有这么几个规律,举例详细说明。
一、.单词中的第一个假名,一般要读清音。
例:飛ぶ(とぶ),要读成to bu,不能读成do bu。
と必须发清音to。
二、单词中,除了第一个假名要读清音之外,其余的都应该浊化,发浊音。
例1:わたした在第二个假名位置,所以要浊化,不能读成ta,而要读成da。
整个单词读音应该读成wa da si(瓦答西),不能读成wa ta si(瓦他西)。
例2:戦う(たたかう)第一个假名要发清音,读ta。
第二个た要浊化,读da 。
除了第一个假名以外,都应浊化,所以第三个假名か也要浊化,读ga,不能读ka. 整个单词应读成ta da ga u,不能读成ta ta ka u。
例3:スポーツ应读为su bo-du,不能读成su po-tu,因为ポ和ツ都不是第一个假名,应浊化处理,ポ浊化读成bo,ツ浊化读成du(汉语类似音“支”,不是“杜”)。
例4:苦い(にがい)不能读成ni ga i,这个が要浊化,不读ga,而读成“nga”,鼻音很重,这个音用文字很难描述,总之多多练习,多多体会吧。
三、助词か、が、た。
等等,在句子中的发音都应浊化。
比如:表示疑问的,什么什么ですか?要读成de su ga,不能读成de su ka。
表示陈述的,什么什么でした。
要读成de si da,不能读成de si ta。
读成de si ta的话,让人听起来极不自然,很难受。
四、浊化音的范畴(对这个情况充分了解的网友,完全可以跳过)就是哪些音不在单词首位时,应该浊化呢?范围如下:か、き、く、け、こ、---浊化时发音:ga gi gu ge goが、ぎ、ぐ、げ、ご、---浊化时发音:nga ngi ngu nge ngoた、ち、つ、て、と、---浊化时发音:da ji zu de doぱ、ぴ、ぷ、ぺ、ぽ,---浊化时发音:ba bi bu be bo浊化只限于上面的范围。
日语基础知识——浊音 促音 拗音

が行浊音中的が行在位于单词或句子中间时,会产生“鼻浊化”现象,其发音类似于国际音标中的[ηa:][ ηi:][ ηu:][ ηε:][ ηo:],这是日语语音的难点之一,初学者可采用以下办法体会:读一个以eng为韵母的汉字,保持住后鼻音,然后依次顺势带出a i u e o的元音,以此方法多练习相信很快就能掌握鼻浊音的发音方法。
在各省方言中有不少带有鼻浊音的字,比如山东话中的“俺”,广东话中的“我”等等,懂方言的朋友也可以在那里寻找相应的发音进行体会。
:がくせい学生がくい——学位きぐ——器具かがく——科学すぐ——马上ぐあい——情况げた——木屐たぐい——种类つごう——方便たいぐう——待遇きんぎん——金银ぎかい——议会しげる——茂盛すごい——厉害凄いごご——下午午後ごちそう——酒席御馳走しんごう——信号信号しげき——刺激刺激げぁく——下跌げらくゴルフ——高尔夫なごや——名古屋(城市名)名古屋にんげん——人类がんこ——顽固くぎる——划分割开ぎむ——义务義務もういいですか准备好了么?听写せんたくとれからかるいろんいけいかくほんとりかいかつしんこくキチンみんあのことざ行ざじjiずziぜぞz+aiueoザジズゼゾざんねん——残念ぜんご——前后ぜんぜん——全然ずがん——图鉴きずぐち——伤口ふくざつ——复杂すずしい——凉快涼しいしずか——安静静かじかん——时间時間きじ——报道記事かぞく——家属家族ぞうきん——抹布雑巾しんぞう——心脏心臓なぞ——迷謎なぜ——为什么何故しぜん——自然自然きざむ——雕刻刻むきぜつ——气绝気絶さんざん——狼狈じごく——狼狈きずぐ——地狱ジグザグ——建筑げんぞう——幻影ぞんじる——知道だ行d+aiueoだぢjiづziでど读出来的一般都用SA行的ダヂヅデドだいがく——大学ちぢむ——缩小つづく——继续じだい——时代てつだう——帮忙でんとう——传统きのどく——可怜気の毒とどく——送到届くだいじ——重要大事はなぢ——鼻血鼻血だんげん——断言断言でんごん——留言伝言だんだん——渐渐段段どくがく——自学独学せんでん——宣传宣伝ドイツ——德国でんき——电器電気おんだん——温暖温暖であう——遇见出会うたどる——探索辿るどあい——程度度合めだつ——显眼目立つ目め鼻はな口くち耳みみどくしん——单身独身むだ——浪费無駄ば行b+aiueoばびぶべぼバビブベボきばん——底座基盤びんかん——敏感敏感ぶつり——物理物理つぶし——捣碎潰しすばらしい——精彩的すべる——滑とくべつ——特别きぶん——心情ばあい——场合バンコク——曼谷ばくはつ——爆炸爆発きぼう——希望希望そろばん——算盘そぼ——祖母祖母ぼかす——含糊暈すきびしい——严厉厳しいつぶれる——倒塌潰れるぶんべつ——通情达理分別おぼえる——记住覚えるきぼ——规模規模すべて——一切さばく——裁判裁くかんべん——简便簡便ひびく——响彻響く促音さっき——刚才にっき——日记日記すっかり——完全しっかり——扎实的まったく——完全全くきっと——一定せっかく——好不容易折角チケット——票はっと——法度法度がっかり——失望もっと——更加マッチ——火柴ゆっくり——慢慢的きって——邮票切手ワニセット——一套ぜったい——绝对絶対けっして——决不決してびっくり——吃惊がっこう——学校学校はってん——发展発展こっか——国家国家练习はなあなひにくひふくへいたいけいたいほこはこはこねほこねむくちみこくひましまかたもみかさのみまいにちみにいちおこめおとめゆのみやなみやよいよかいよのなかやのさきよこくよやくやくそくよくそこられつきれつきろくしろくるすりすくらいくろいりれきれきしわたいれわきいれわけぬくわくわくくわしいけわしいわらわわなわしわいわぱぴぷぺぽパピプペポさっぱり——利落さんぽ——散步散歩カップル——对パイプ——管子りっぱ——出色うんぱん——搬运アンペア——安培タイプ——类型ポスト——邮筒とっぱつ——突发サンプル——样品sampleしっぱい——失败プラス——加plusばっぱん——彻底スペア——备品ポンプ——泵しんぱい——担心せんぱい——前辈いっびき——一匹一只(小猫)ピストル——手枪ひんぱん——频繁頻繁ポイント——要点pointパニック——恐慌panicひっぱる——(用力)拉引っ張る长音外来语用“—”表示一节拍。
日语浊音ppt课件

在发浊音时,要注意口腔的共 鸣,使声音更加浑厚有力。
浊音的发音需要多加练习,逐 渐掌握发音技巧,提高发音准 确性和自然度。
浊音的发音练习
通过模仿老师的发音或使用日语学习软件进行练习,逐渐掌握浊音的发音技巧。
可以先从简单的单词开始练习,逐渐过渡到长句和段落。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不断调整发音姿势和技巧,提高发音 水平。
音技巧。
区分清浊音
日语中存在清音和浊音的区别,需 要明确区分,避免混淆。
实践应用
浊音在实际交流中应用广泛,需要 在实际对话和听力练习中加以应用 ,提高熟练度。
学习日语浊音的建议
模仿母语者
尽量模仿母语者的发音,可以通 过听录音、看视频等方式进行模
仿练习。
多做听力练习
听力是掌握浊音的关键,多做听 力练习有助于提高对浊音的敏感
日语浊音的分类
总结词
日语浊音主要分为清音浊化和鼻浊化 两类。
详细描述
清音浊化是指原本清音的假名在词中 或句尾发生音变,变为浊音。鼻浊化 则是指某些词中的清音假名在词中或 句尾发生音变,变为鼻浊音。
日语浊音的发音特点
总结词
日语浊音的发音特点是声带振动,声音浑浊。
详细描述
在发音日语浊音时,声带振动产生浊音,声音听起来浑浊,与清音的清晰声音 形成对比。浊音的发音对于日语语音的辨识和区分具有重要意义。
定期复习已学过的浊音单词, 巩固记忆。
04
日语浊音的应用场景
日常生活中的日语浊音
日常对话
在日常生活中,浊音常用于表达不同 的情感和语气,如“だ”(da)表示 断定,“ぞ”(zo)表示提醒或强调 。
口语表达
文学作品
在文学作品中,浊音的使用可以增强 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提升作品的 审美体验。
日语浊化现象

日语口语中的か行和た行若浊化现象很多初学者都有类似的疑问,か行和た行的读音为什么很接近浊音?明明是わたし,为什么日本人很多读成wadashi?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规则来说明这一现象,即如果かた行假名不在一个单词的开头出现,那么往往读若浊音等等。
本文就试图从这个现象入手,说说日语的发音究竟有什么奥秘,以及导致这种所谓浊化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日语作为一门语言,其中的语言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种现象背后都有一定的道理。
日语的读音也不例外,假名是由五个元音和若干辅音拼读而成的,每一个假名都是一个辅音加上一个元音构成。
在此基础上,又有拨音,促音和拗音,这三种发音方式或许是古日语没有的,随着对汉语读音的模仿而产生。
下面将分三个部分简单谈谈日语的发音问题。
第一,罗马字母表记方法对于日语学习的影响所谓表记方法,就是我们使用何种方法来记录语言的读音。
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没有可听的语音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读音的表记方法来推测读音的实际情况。
很多初学者喜欢用汉字为外语注音,比如瓦他西=わたし等等。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英语等外语学习中,这种方法相对直观,但是由于汉语发音习惯的局限,使用汉字注音很难把握外语的实际发音,是不值得推荐的方法。
另一种就是语言学普遍使用的国际音标。
这种方法虽然很准确,但又太过专业,需要对国际音标系统有一定了解。
英语使用中相对普及而并不是日语学习的最佳方法。
实际上,在日语发音学习中普遍应用的是所谓罗马字母表记法。
即使用英语26字母来表示日语的元音辅音,进而拼读日语。
在日本,这种表记法就是ローマ字。
元音:用a,i,u,e,o表示。
辅音:用k/g,s/z,t/d,n,h/b/p,m,y,r,w表示。
(/后为浊音)问题一:学习日语罗马字母表记的两种方式罗马字母表记是一种普遍接受的日语读音表示方法,但是其内部也存在分歧,即ヘボン式与训令式的差别。
请看下表:两种方式的主要差别训令式ヘボン式シsi shiジzi jiチti chiツtu tsuフhu fu训令式比较规范地使用英文字母进行拼读,如か行一律用k,而た行一律用t等等,是官方大力倡导的表记方式;相对的ヘボン式就比较随意,某些假名存在特例。
日语词语中的浊化规律

日语中的浊化规律相比起咱们的普通话的发音,日语发音可谓纷繁多变。
日语中有长音、浊音、促音、拔音等等。
普通话中的多音字,一般只有两个音,而日语中,同一个字,当表示不同意思的时候它的发音往往就会不同,一个字有时候会有三种发音。
这部分的字数量还占不少。
不仅如此,当两个字组合成单词时一些假名还要发生浊化在中文中多音字有,但且少,据说最多是读音是6个,但比起日语中的多音数量字简直微乎其微。
但凡事都是有规律的,无规矩不成方圆,也难以办成事。
那么接下来就说说日语中的浊化规律。
日语五十音图,共十行,加一个“ん”拔音。
其中か、さ、た、は行的假名叫做送气音:大家可以把手掌放到嘴面前,当发这些音的时候,会有明显的气流的冲出,当连续发音的时候明显会有气喘吁吁的感觉。
但是人类是很聪明的,为了让自己发音轻松会制定一些规则,日语也是,英语也是,还有其它语言也是。
PS:(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最常用于的东西,人们不至于为了说个说把自己累死吧,哈哈)规则如下:日语汉字音读音便规则一、当两个送气音相遇时,就会将前一个送气音变为“っ”,例如:学(がく)+校(こう)→学校(がっこう)日(にち)+記(き)→日記(にっき)一(いち)+冊(さつ)→一冊(いっさつ)察(さつ)+する→察する(さっする)二、前一个送气音变“っ”后,后一个送气音如为は行则变为半浊音。
例如:失(しつ)+敗(はい)→失敗(しっぱい)一(いち)+匹(ひき)→一匹(いっぴき)烈(れつ)+風(ふう)→烈風(れっぷう)鉄(てつ)+片(へん)→鉄片(てっぺん)一(いち)+本(ほん)→一本(いっぽん)三、前一个汉字以ん结尾,后一汉字发音的第一假名若是は行开头的变为ぱ行,也有少数变成ば行的。
例如:先(せん)+輩(はい)→先輩(せんぱい)心(しん)+配(はい)→心配(しんぱい)神(しん)+秘(ひ)→神秘(しんぴ)何(なん)+分(ふん)→何分(なんぷん)南(なん)+北(ほく)→南北(なんぼく)训读汉字发音规则1、か、さ、た、は即送气音开头的单词,接在其他词后构成复合词时,发生浊音化。
Awhgulh日语基本浊化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语音综合1.日语中,原则上只有前一个音是か行或者た行,后一个音是清辅音k、s、t、p,也就是か、さ、た、ぱ这四行时,才会发生音节脱落的促音化现象。
自古以来日语的演变一直遵守这个规则,只是在现代引入外来语时,才带入了一些不符合这个规则的外来语新词。
真正的促音,除了外来语,后面肯定应该有か、さ、た、ぱ这四行的假名。
换句话说,促音是不会出现在一个词的末尾的。
但是,由于促音被用来表现停顿,所以有时候口语中一个突兀的停顿也会用促音来表示。
比如表示意外时可以用“あっ”。
这里促音就表示あ之后又一个突然的停顿。
同样,促音也有出现在词首,如:“ったく”等等。
这些是现代口语的发展,一方面目前尚未被认可为正统语言,另一方面也多数是一些语气词,因此,我们不必对此太在意。
2.ABCDEFG这些字母的学名,并不叫英文字母,他们的标准名称是叫做拉丁字母。
这个是全世界通行的称呼。
对现代欧洲文化带来深远影响的古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就是拉丁语,所以,拉丁字母有时候又被称作罗马字母。
日语中,叫作“ローマ文字”或者“ローマ字”。
ΑαアルファΒβベータΓγガンマΓδデルタΔεイプシロン(エプシロン亦可)ΘθシータΛλラムダΜμミューΠπパイΣζシグマΦφファイ(フィー亦可)Ωωオメガ3.四つ仮名问题,指的是じ、ず、ぢ、づ这四个假名的发音问题。
在现代日语中,じ和ぢ的发音一样,都是Ji,ず和づ的发音一样,都是Zu。
一般写假名的时候,都只用じ和ず,只有在历史性的惯用词汇中,才会有ぢ和づ出现,这一点相信学过日语的人,在课堂上都学过。
这四个假名都是浊音,恢复到清音的话,是し、す、ち、つ。
很巧的是,这正是上一节我们提到的不按照五十音图拼音规律那几个假名。
我们来看他们的发音:shi,su,chi,ts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语口语中的か行和た行若浊化现象很多初学者都有类似的疑问,か行和た行的读音为什么很接近浊音?明明是わたし,为什么日本人很多读成wadashi?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规则来说明这一现象,即如果かた行假名不在一个单词的开头出现,那么往往读若浊音等等。
本文就试图从这个现象入手,说说日语的发音究竟有什么奥秘,以及导致这种所谓浊化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日语作为一门语言,其中的语言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种现象背后都有一定的道理。
日语的读音也不例外,假名是由五个元音和若干辅音拼读而成的,每一个假名都是一个辅音加上一个元音构成。
在此基础上,又有拨音,促音和拗音,这三种发音方式或许是古日语没有的,随着对汉语读音的模仿而产生。
下面将分三个部分简单谈谈日语的发音问题。
第一,罗马字母表记方法对于日语学习的影响所谓表记方法,就是我们使用何种方法来记录语言的读音。
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没有可听的语音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读音的表记方法来推测读音的实际情况。
很多初学者喜欢用汉字为外语注音,比如瓦他西=わたし等等。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英语等外语学习中,这种方法相对直观,但是由于汉语发音习惯的局限,使用汉字注音很难把握外语的实际发音,是不值得推荐的方法。
另一种就是语言学普遍使用的国际音标。
这种方法虽然很准确,但又太过专业,需要对国际音标系统有一定了解。
英语使用中相对普及而并不是日语学习的最佳方法。
实际上,在日语发音学习中普遍应用的是所谓罗马字母表记法。
即使用英语26字母来表示日语的元音辅音,进而拼读日语。
在日本,这种表记法就是ローマ字。
元音:用a,i,u,e,o表示。
辅音:用k/g,s/z,t/d,n,h/b/p,m,y,r,w表示。
(/后为浊音)问题一:学习日语罗马字母表记的两种方式罗马字母表记是一种普遍接受的日语读音表示方法,但是其内部也存在分歧,即ヘボン式与训令式的差别。
请看下表:两种方式的主要差别训令式ヘボン式シsi shiジzi jiチti chiツtu tsuフhu fu训令式比较规范地使用英文字母进行拼读,如か行一律用k,而た行一律用t等等,是官方大力倡导的表记方式;相对的ヘボン式就比较随意,某些假名存在特例。
在实际使用中两者有混用的现象。
如,在日语的电脑输入法中,就同时兼容两种表记方式。
问题二:罗马字母对日语的负面影响无论是何种罗马字母的表记方法对读音学习的作用都具有两面性。
积极的方面就是大大规范了语音的表示;消极的方面也很明显,即容易望文生义,造成误导。
对于我们以汉语为第一语言的人来说,罗马字母很容易和汉语拼音相混淆。
这就是很多学习日语的学习者都存在的问题。
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学习者,他们把拼音的一整套读音方法用于日语语音的学习,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比如:ち,训令式表示为ti,就被误读为汉语的ti =提;し,ヘボン式表示为chi,很容易受拼音影响误读若汉语翘舌音ch=池。
总之,罗马字母只是一套表示方式,和实际的读音没有绝对的联系,千万不可生搬硬套,只有反复听磁带,模拟日本语的发音才是学习的不二途径,并努力克服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负面影响。
问题三:日语浊音的表示在日语当中,浊音是通过在假名上方加上两点或小圈来表示的,而在罗马字中,我们普遍使用g,d,z,b,p等字母来表示浊音,这点请大家牢记,因为关系到下面か,た行读音的分析。
第二,“浊音化”的实质所谓的“浊音化”是用来解释かた行在词语中读若がだ的问题,好像清音かた有向浊音がだ变化的趋势。
其实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
在讨论かた行读音问题之前,让我们了解一下语音的基本知识,如果觉得没有必要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元音:即日语中的a,i,u,e,o。
世界各国语言都由元音与辅音构成,元音的发生主要通过声门使声带振动,发音器官其他部分没有任何阻碍。
不同的元音由共鸣腔的大小决定。
比如发日语五个元音时可以清楚体会到这一特点。
辅音:即日语中与元音拼读的k,s,t等音。
发音时需要突破一定的阻碍才可以发出辅音。
辅音又分为清音和浊音,送气与不送气。
清音:发音时不振动声带的辅音,如英语的f,s等。
浊音:发音时振动声带的辅音,如英语中的v,z等。
送气:即发音时有较强的气流通过喉部,如汉语拼音的p,t,k等。
不送气:即发音时没有明显的气流通过喉部,如汉语拼音的b,d,g等。
问题一:“浊音化”的本质其实就是送气与不送气如果你看了上面的基本语音知识,可能会有些不理解吧,这就结合汉语来说说日语的辅音发音问题。
在汉语中,长期以来存在辅音的清浊对立和送气与否的差别,直到现代汉语普通话,清浊对立消失,而只剩下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差别。
具体说来,以b,d,g为声母的汉字是不送气的,即发音时没有强烈气流冲出;而以p,t,k为声母的汉字是送气的,发音时明显有气流冲出。
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把手掌放在嘴巴前面,试着发“打”“他”两个字的音,你会明显感到t/d的不同。
看到这里,我想你已经明白了。
日语中か行与た行之所以读起来像浊音,是因为原本应当送气的音被习惯地读作了不送气的音。
没有浊音的中国学习者,就误以为是浊音化。
在日语中,辅音存在清浊的对立,清音和浊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音,很容易区分。
而送气与否在日语中没有什么讲究,无论你送气与否都可以,或很难听出不同。
就好像中国的南方人很难分辨前后鼻音而北方则不然,这都是一个习惯成自然的问题。
日语中かきくけこ,たちつてと这些音的声母无论你发成汉语拼音中的k/t,还是g/d,对于日本人来说都是同一个音。
也就是说,无论你发音时是否送出气流,日本人都认为你发的是同一个音。
在汉语里就很难想像“他”和“打”是同声母的。
所以,唯一的方法还是多学习日语的发音规律,掌握正确的发音,不要受到母语的影响。
问题二:日语浊音送气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既然日语送气与否没有差别,那中间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这就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问题上了,即很多人相信这样的解释,如果かた行假名不在一个单词的开头出现,那么往往读若浊音。
这个规律是有其实际意义的,的确,かた行假名如果在单词的开头往往送气(汉语拼音的k /t);而在单词句子的中间时往往不送气(汉语拼音的g/d)。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简便。
语言追求的无非是准确和简便,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能省力又何乐而不为呢?由于送气需要更多的力气使气流冲出,不送气音相对容易发(可以自己体会),更多的人愿意在单词和句子中间不影响意义的前提下选择不送气的发音方式。
所以,在语速较快的日语中,不送气的音大量在句子中出现,这就是为什么“瓦他西”变成“瓦打西”的原因。
问题三:那么日语浊音究竟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对汉语使用者的我们可能比较困难。
因为普通话里浊音已经消失,只在一些方言中继续存在,如苏州话等。
我们很容易把日语的浊音和不送气的清音混淆起来,就像わたし中间的た(汉语拼音读作d声母)和真正的浊音だ(罗马字母d)很难区别,有些人甚至以为是一样的。
这就是一个日语学习的难点,因为日语中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比如ても/でも,た/だ都需要严格区分开。
很难描述这其中的区别,只有靠大家多听日语磁带,揣摩其中的差别。
即使你到头来还是觉得太像了,但至少,你要能辨别他们。
其他如はさ行,が行浊音鼻化等,基本遵循简便的原则。
比如半浊音ぱ和浊音ば就是一例。
第三,简便对日语发音的影响及其他任何语言的发展都朝着准确并且简便的方向。
虽然其中有一定的矛盾,总体来说音素越来越少是一个趋势,汉语也从古代的元音辅音多,声调多发展到现在普通话相对简单的形式。
日语也是如此,但由于日语的实际情况,音素相对较少,需要通过较多假名的组合才能表达语义,所以有人因此觉得日语比较繁琐。
反观简便的维度,日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上文提到的句中多使用不送气的音来求省力等等。
另外,日语中的通音,约音等现象,也是来源于对日语读音的简化处理,俗语中往往大量存在。
以后有机会专门讨论。
结语:作为使用汉语为第一语言的我们,学习外语时或多或少要受母语的负面影响,想当然地用汉语去套其他的语言,这是相当危险的。
只有建立在多听第一手语音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对一门外语的发音有完整全面的认识。
日语构词的连浊规律例如:藤(fuji)\林(hayasi)但是:藤林(fuji b ayasi)浊音变,又叫连浊,除“が,ま,な,ば”行五段动词的イ音便,ン音便的后续词“て,たり,た”等发生连浊外,还发生在下列场合:1、在复合词中,后续词的首音在“カ,サ,タ,ハ”行上时,一般由清音变成浊音。
o 针+ 金-> はり+ かね-> はりがね(金属丝)o 小+ 猿-> こ+ さる-> こざる(小猴子)o 三日+ 月-> みか+ つき-> みかづき(月牙)o 火+ 箸-> ひ+ はし-> ひばし(火筷子)但亦有例外,当前后位词处于并列关系或后位词第二音节以下有浊音时,不发生连浊:o 卖り+ 买い-> うりかい(买卖)o 花+ かご-> はなかご(花笼)2、在复合词中前位词最后一个假名为“ん”时,往往发生浊音或半浊音便其中数词主要在三与“カ,サ,ハ”行假名为首音,或千与“ハ”行假名为首音的助数词结合时发生。
如:o 本+ 箱-> ほん+ はこ-> ほんばこ(书箱)o 人+ 间-> にん+ けん-> にんげん(人)o 三+ 轩-> さん+ けん-> さんげん(三所房屋)o 铅+ 笔-> えん+ ひつ-> えんぴつ(铅笔)o 千+ 编-> せん+ へん-> せんぺん(一千篇)但上述规律并非绝对,不发生浊音化的词也不少。
如:o 勉强-> べんきょうo 简单-> かんたんo 洗濯-> せんたくo 算式-> さんしき3、叠形词,日语称为“叠语”因前后词重叠紧密,后位词典首音浊化:o 仄+ 仄-> ほの+ ほの-> ほのぼのo 遥+ 遥-> はる+ はる-> はるばるo 其+ 其-> それ+ それ-> それぞれo 重ね+ 重ね-> かさね+ かさね-> かさねがさね但也不尽然,有些拟声,拟态的副词就不浊化。
如:o 木の叶ガ风に吹かれてさらさらと鸣った。
(树叶被风吹得飒飒作响)o 老人がそろそろと步いている。
(老人慢慢地走着)o 日がさんさんと照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