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解说日语复合词读音规律
日语语音语调变化规律

可作为专有名词对待,这些词比例较小。而C类词
比例大,因此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首选C类发音规
则。
例:キリスト教 運動場 VS 文化祭 警察官
• D类○○○●●→ ○○○●●或者○○●●●→ ○○●●●由于长音、拨音或者元音无声化等发音 影响出现声调发生变化造成的。
例2:~機械属B类词汇,发音规律本来是精 密機械(せいみつきかい),发生元音无声 化后,变为(せいみつきかい)即高音节拍 后移。
以上です。
ご清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日语语音语调变化规律
复合名词
○复合名词定义:
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的名词。
○常用复合名词声调规律: (前部分词 语+后部分词语)前后两部分词语结合 后的声调处理,尤指后接部分的声调 规律。
例:東京大学 駆け引き
复合名词声调规律分类:
__ A类:○○●●第一拍是低音节拍,从第二拍起是高
音,一直持续到最后一个音节。 例:教育家 共産党 外国製
¬
注:此种声调变化常发生在C类词汇,B类词汇也会 发生,多是元音无声化¬引起。这种声调变化往往 是在发音时自然出现的,无需刻意记忆。掌握好B 类C类的音调规律即可。
¬
例1:~軍属C类词汇,发音规律本来是正規 軍(せいきぐん) ,发生长音移位后,变为 革命軍(かくめいぐん)。发生拨音移位 后变为国連軍(こくれんぐん)。即高音 节拍前移。C类在元音无声化、あ段假名+ い也会造成声调移位。
¬
B类:○○●●第一拍是低音节拍,从第二拍起是高 音,一直保持到后续部分的第一拍 例:英才教育 社会奉仕 映画監督
C类:○○●● 第一拍是低音节拍,从第二拍起是 高音,一直保持到前半部分的最后一拍,后续部 分都是低音。
日语合成词变音

日语合成词的变音
日语汉字合成词中,有些汉字在组成合成词时,读音会发生变化。
例如:1.音读合成词中的连浊现象。
以“カサタハ”行开头的音读字,接在以“ウ、ン”结尾的音读字之后发生浊音变化。
如:平等(びょうどう)、患者(かんじゃ)。
以“ハ”行开头的音读字,接在以“ッ、ン”结尾的音读字时发生半浊音变化。
如:
出発(しゅっぱつ)、何分(なんぷん)。
2.音读合成词中的连声现象。
以元音开头的音读字,接在以“ン”结尾的音读字后,元音变“ナ”行音或“マ”行
音。
如:反応(はんのう)、三位(さんみ)。
3.音读合成词中的促音化现象。
以“キクチツ”结尾的音读字,在以“カサタハ”行开头的音读字之前时发生促音变化。
如:石膏(せっこう)、学校(がっこう)、日記(にっき)、一杯(いっぱい)。
4.训读合成词的连浊现象。
以“カサタハ”行开头的训读词,接在其他词后构成复合词时,发生浊音变化。
如:長話(ながばなし)、昔語り(むかしがたり)等。
但本身含浊音的训读词不发生连浊。
如:紙屑(かみくず)、大風(おおかぜ)。
此外,动词与动词的复合,
如:差し引く(さしひく);对等关系的复合,如:読み書き(よみかき);
与宾语的复合,如:飯炊き(めしたき)等,一般没有连浊现象。
以“ハ”行开头的训读词,与结尾促音化了的词复合时,有半浊音变化,如:引っ張る(ひっぱる)等。
关于日语中复合名词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复合名词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简介:日语中的复合名词是由两个或多个单词组合而成的,它们的汉字书写和发音都有一定的规律。
在日语中,复合名词的声调变化一直是一个较为困扰学习者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语中的复合名词的声调规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对于学习者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
本文将对日语中复合名词声调最新变化进行考察。
主体:在日语中,复合名词的声调主要由第一个单词的词尾发音和第二个单词的词首发音决定。
过去的规则中,复合名词的声调变化较为简单,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 如果第一个单词的词尾是浊音,即以辅音"n"、"m"、"b"、"g"、"z"或"r"结尾,那么第二个单词的词首发音会变为浊音。
2. 如果第一个单词的词尾是清音,即以辅音"t"、"k"、"s"或"h"结尾,那么第二个单词的词首发音会保持清音。
随着语言的演变和外来词的增加,这些规则在现代日语中已经不再适用。
现代日语中的复合名词声调变化更加复杂,涉及到更多的因素。
现代日语中的复合名词的声调变化可以受到句子语境的影响。
在相同的复合名词中,如果它们出现在不同的句子中,声调变化可能会有所差异。
这是因为日语中的声调变化与句子的语调有关,而语调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会有微妙的差别。
现代日语中的复合名词声调变化还可能受到词汇的影响。
具体来说,一些特定的词汇可以改变复合名词的声调。
一些外来词和借词可以破坏复合名词的声调规律,导致声调变化与过去的规则不一致。
这对于学习者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实践。
日语复合名词的声调

2、复合名词的声调
复合单词的声调是由后面单词的拍数与后面单词的声调决定的。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ⅰ、后面单词在2拍一下的复合词。(0、1、2)
前面的单词在3拍以上后面单词在2拍一下的复合词,原则上声调应标在前面一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假名上。但是,词尾如果是长音和拨音这两种特殊的音节的话,声调应向前移动一个假名。
こんしんかい③型(懇親会)
B:也有少数的复合单词,声调依然保持这后面单词的声调。
a~ねこ①型(猫)ペルシャねこ ④型 (ペルシャ猫)
まねきねこ ④型 (招き猫)
b~ビル①型こうそうビル ⑤型 (高層ビル)
ざっきょビル ④型(雑居ビル)
c~かし ①型(菓子) こおりがし ④型 (氷菓子)
せいようがし ⑤型 (西洋菓子)
C:后面的单词是尾高型的和语或者汉语词汇,如下所示复合词的声调为平板型。
a~いろ ②型(色)みどりいろ0型 (緑色)
さくらいろ0型 (桜色)
b~へや ②型(部屋) となりべや0型 (隣部屋)
すもうべや0型 (相撲部屋)
c~うで ②型(腕) ひだりうで0型 (左腕)
ききうで0型 (利き腕)
d~とう ①型 (党) きょうさんとう0型 (共産党)
日语名词复合词的声调规律。
1、名词的复合词
ⅰあおいえんぴつ(②―0)(青い鉛筆)
→あおえんぴつ③ (青鉛筆)
ⅱ幼児の教育(①―0)(ようじのきょういく学(①-0)(なごやのだいがく)
→なごやだいがく④ 名古屋大学
ⅳペルシャ(波斯)の猫(①-①)(ペルシャのねこ)
A:a~く①型(区)ちよだく③型(千代田区)
看日语复合词的连浊规则——从词类、音韵、词性角度分析

以上都 满足这一规则 。发生连浊 的词一般都 是 日 生活 中经 常使 常
用 的有亲切感 的词 。
12外来语几乎不发 生连浊 .
言 - : ( gi 否 俦0 否 < t ) 一一> 跻 时 否 位置 时否 名
c 否
例如 : 于7 J 叉 一于、 一于 L 匕、 , 又j 一匕一、 L , 力 , 7 f 口一
从词 、 音韵 、 接续形态 素、 语构 造、 意思这五个方面 , 阐述复合词 中的
连浊规则 。
抬为加 ( 大凰) L吝凡加 、 然 科等 时0 八/ - ' 、 、 1 4 - ," 9
加 ( 淙凰) 、 I
士 ( 资窿勘定) L 尢加 <( 、 世 自
( 轾便铁道) 加办 < ( <亨) 亨于 、 于 纸 、
语言文字
看 日语复合 词的连浊规则
— —
从 词 类 、 韵 、 性 角度 分 析 音 词
魏 霞
( 建 工程 学 院外语 系 福 建 ・ 州 福 福
中图分类号 : 0 H 文献标识码 : A
300 ) 508
文章编号 : 6 2 7 9 ( 0 9 2 — 7 — 2 17 — 8 42 0 ) 2 10 7
J 丰 、 U々 力 一 、 I 少 J叉 叉 力 一 F、 7 夕 一 卜、 J 7 , L
L尚 加 尢敬 ( 仕上 鲍) 一一 >台 <
稼、 榆 尢敬、 突
廿 口、
木 叉七 、 岁一、 降/ 于、 / 舁 、 畴静 一 叉、
一7
有此规则 , 为了避 免难于发音而产生 的。 是 23 汉字造语 成分 的连浊 , 由其所 接续 的汉字词 的音节 数 、 . 是 以及
1 与 词有 关 的 规 则
日语的声调(アクセント)的说明

日语的声调特点是什么呢?就是高音。
日语单词后面带圈的数字叫“音调核”,告诉读者该词读音由高转低的位置。
首先应该说明,日语单词的发音比较单纯,除了拗音外,每一个假名为一个拍节(注意:这里包括长音、拨音、促音)。
在读单词时要一个假名、一个假名地读,不能贪--污掉一个,这里同样包括长音、拨音、促音。
如:おかあさん是5个音节(拍节),这里有长音和拨音;ちょっと是3个拍节,这里有拗音和促音。
必须正确的发音,这样才能准确地记住。
因为发音差一点,意思就有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变成完全不同的单词。
那么如何把握调门呢?这就要靠音调核了。
日语的发音有2个特征:一是单峰型,没有多次起伏。
二是前2个假名音调一定相反:第一个高,第二个就低;相反,第一个低,第二个就高。
明白了这2个特征,加之理解了音调核的含义是:“告诉读者该词读音由高转低的位置”。
那么就可以发音读单词了。
(由于这里不能用发音示范,只能说明关键问题,其他只好自己领悟了。
)◎型:单词不论是几个音节(最少是1个音节),从低音入手,第二拍升高,一直到读到最后拍节也不下降。
①型:单词不论是几个音节(最少是1个音节),从高音入手,第二拍下降,一直到读到最后拍节也不上升。
②型:单词不论是几个音节(最少是2个音节),从低音入手,第二拍升高,第三拍下降读到最后拍节也不上升。
③型:单词不论是几个音节(最少是3个音节),从低音入手,第二拍升高,第三拍保持,第四拍下降,读到最后拍节也不上升。
④型:单词不论是几个音节(最少是4个音节),从低音入手,第二拍升高,保持到第四拍,第五拍下降,读到最后拍节也不上升。
⑤型:单词不论是几个音节(最少是5个音节),从低音入手,第二拍升高,保持到第五拍,第六拍下降,读到最后拍节也不上升。
⑥型:单词不论是几个音节(最少是6个音节),从低音入手,第二拍升高,保持到第六拍,第七拍下降,读到最后拍节也不上升。
……顺次类推。
从这里得厂出结论:除“①型从高音入手,第二拍下降,一直到读到最后也不上升”外,其他全是“从低音入手,第二拍升高,一直保持到音调核数字的拍节,然后下降,读到最后拍节也不上升”。
日语复合名词的发音规律解析

日语复合名词的发音规律解析据天天日语小编了解,日语发音,是多数学员在初级日语学习阶段中遇到的的一个难点。
特别当遇到日语的复合名词的时候,对发音感到很棘手。
而天天日语小编为了帮助小伙伴们攻克这个难点,在接下来的日语学习资讯当中,特地准备了日语复合名词的发音规则。
对日语口语和发音感到不是很有把握的话,可以看一看!在这里推荐一款五十音图APP——日语入门学堂,希望能够对大家学习五十音图有所帮助。
日语复合名词的发音规则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大家只要关注后半部分的名词即可。
我们把后一个名词的拍数分成三类:1、2拍;3、4拍;5拍及以上。
后半部名词为1、2拍时,复合名词的重读音基本位于前半部名词的最后一拍上。
以「語学力(ごがくりょく)」为例,后半部单词「力」共两拍,则重读音要落在前半部单词「語学」的最后一拍「く」上。
那么这个单词的调型就是3调。
不过,当前半部单词的最后一拍比较特殊,和前面一拍连读,无法分离时,重读音就要再往前挪一位。
比如单词「東京駅(とうきょうえき)」,原本重读音应该落在「う」上,但「きょう」不好分离,因此重读音要往前挪一拍,落到「きょ」上,那么这个单词的调型就是2调。
需要日语初学者们注意的是,当后半部单词为「語」「科」「課」「中」「製」时,复合名词不遵循这一发音规则,调型统一为平板型。
这里列举的特殊用例是比较常见的,不排除存在其它特例的可能。
但当后半部单词为1、2拍时,基本上都遵循重读音落在前半部名词最后一拍上的规则。
后半部名词为3、4拍时,调型规则分两种情况:1、后半部名词原有调型非中高型;2、后半部名词原有调型为中高型。
第一种情况下,整个复合名词的重读音落在后半部名词的第一拍上,例如单词「経営方針(けいえいほうしん)」,后半部「方針」为平板型发音,因此重读音落在第一拍「ほ」上。
而复合单词「国立図書館」中,后半部单词「図書館」调型为中高型,因此重读音仍然落在「しょ」上。
后半部名词为5拍或以上时,重读音基本与后半部单词的重读音一致。
关于日语中复合名词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复合名词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日语中的复合名词是由两个或多个单词组合而成的名词,是日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名词构词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语中的复合名词声调也经历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探讨日语中复合名词声调的最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日语中的声调是指单词发音时的音高和音强的变化。
在日语中,有五种基本的声调:平板调、上升调、下降调、上升-下降调和下降-上升调。
在复合名词中,每个单词的声调都会对整个复合名词的发音产生影响。
而随着日语的发展,特别是在现代日语中,复合名词声调的规律也经历了一些变化。
我们来看一下日语中复合名词声调的基本规律。
在日语中,通常情况下,复合名词的声调会随着单词的位置而变化。
当两个名词组成复合名词时,通常第一个名词的最后一个音节的声调会被保留,而第二个名词的声调会被改变。
这种规律在传统日语中是比较明显的,但随着现代日语的使用,这种规律也受到了一些变化。
近年来,特别是在日语的口语和写作中,人们逐渐趋向于简化复合名词的声调规律。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会忽略掉复合名词中第二个名词的声调变化,而统一使用平板调来发音。
这种变化主要是受到了日语口语的影响,因为口语中的复合名词发音更加趋向于简洁和方便。
而这种变化也逐渐在日语的书面语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和应用。
我们来分析一下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语的发展和变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语的使用范围和场合也在不断增加和变化。
口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而口语中的复合名词声调变化规律相对复杂,很多人往往难以准确掌握。
为了简化复合名词的发音规律,人们开始逐渐将复合名词的声调大多统一为平板调。
这种变化还与日语的教学和学习有关。
在传统的日语教学中,复合名词的声调规律是一个相对较难的内容,因为复合名词的声调规律比较复杂,需要学习者掌握很多规则和例外情况。
为了简化日语的学习过程,一些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也开始逐渐简化复合名词的声调规律,使学习者更容易接受和掌握这一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音浊化的规则、读音规则的浊化两个单词组合在一起时,后面的单词词头会有发生浊化或不发生浊化的情况吧(当然仅限于词头为カ行・サ行・タ行・ハ行等能发生浊化的单词)。
比如“流れ”+“星”便成为“ながれぼし”,这里“ほし”变成了“ぼし”,但是“流れ”+“作業”却不会变成“ながれざぎょう”。
这种不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其实这里还是有规律的,只是没那么严格。
我也是直到最近才知道的(说来也是大约10年前的事情了)。
【法则1】后置的单词不含浊音的话,词头发音浊化,若后置单词包含浊音,词头不浊化。
比如
另外,有人会将“したつづみ”读成“したづつみ”,这本来就是错误的。
有人一直以为“鼓”发音是“つつみ”,这本就已经错了,要真是“つつみ”的话,确实“舌”+“つつみ”会成为“舌づつみ”(和“風呂敷包み”同个道理),但是“鼓”(つづみ)本身已包含浊音了,因此词头不浊化,就算浊化了也应该变成“づづみ”。
不过,也有人这样解释,这种错误并非一定是将“鼓”误读为“つつみ”造成的,比如“お騒がせ(おさわがせ)”这个词,有人会读成“おさがわせ”,道理是一样的(据说这叫音位转换)。
注:音位転換(英語: metathesis)とは、単語の中で隣り合う音や音節が入れ替わる音の変化のこと。
音位転換は多くの言語で日常的に見られる現象である。
例えば、「お薬」を「おすくり」と言ったりする。
ときに、音位転換後の語形が優勢になり、時を経てそのまま定着してしまう場合もある。
好了,有些扯远了,回到原来的问题再举些例子看看吧。
只是,正如之前说过那样,这个规则是非常不严格的,要想举出些例外的单词,要多少有多少。
比如“使い捨て”读法为“つかいすて”而不是“つかいずて”(要说是“捨て”这词不会发生浊化那也不是,在“聞き捨て(ききずて)ならない”这个单词中还是会浊化的。
这种区别解释不了。
)
另外,相扑中的招数“上手”+“ひねり”变成“うわてひねり”而非“うわてびねり”。
“恋愛結婚”读音为“れんあいけっこん”而非“れんあいげっこん”,“商業高校”读音为“しょうぎょうこうこう”而非“しょうぎょうごうこう”。
能感觉到后置单词是汉语词的话,这个规则大多不适用,但是像以下几个单词,“小田原提灯(おだわらぢょうちん)”“裏なり瓢箪(うらなりびょうたん)”“歌合戦(うたがっせん)”“丁稚奉公(でっちぼうこう)”等,又各个都彻底浊化了。
看来如果是老式词汇(比如江户时期便开始使用的)的话,这个规则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是适用的,对于新词就有很多不适用了。
虽然这么说了,但是像“交替交替”这个词是“こうたいごうたい”,“参勤交代(さんきんこうたい)”这词却不读“さんきんごうたい”。
这么说又不对了啊。
不过,似乎还是可以得出下面这个结论的。
【法则2】前置单词是汉语词的时候不发生浊化。
怪不得“恋愛結婚”“商業高校”“参勤交代”这几个单词不适用前面的规则了(“交替交替”一词因为是单词重复,所以暂且归到别的情况下吧)。
只是,文章开头的“高野豆腐”那个词还是发生了浊化,哎,就这样吧。
【法则3】后置的单词是外来语的话发音不浊化
这是肯定的。
比如“お試し”+“セット”不会变成“お試しゼット”;“賃金”+“カット”不会变成“賃金ガット”;“老人”+“ホーム”不会变成“老人ボーム”,“鉄筋コンクリート”一词亦是如此。
音一浊化,单词原来的样子就容易搞不清了。
“雨”+“合羽(かっぱ)”发音为“あまがっぱ”。
啊?你不知道怎么回事?其实カッパ为外来语,原为葡萄牙语。
结果这词在江户时代传来日本,连汉字都给它填上了,早已经彻底日语化,以至于谁都认不出它是外来语了。
正因为如此,カッパ才会浊化成ガッパ的吧。
于是,读者恐怕要这么想了,关于例外你这刚解释了一通,都到最后了就别出来个什么例外的例外了,太烦。
【法则4】语言嘛就是这么回事儿。
说到底标准这东西还是要看大家平时怎么说话了。
也许本就不存在着什么严格适用的语法、规律之类的,例外必然是存在的,而那个所谓的例外也还是会有例外,这让人说什么好呢。
其实,个人认为这才是语言有意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