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切片制作步骤

合集下载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流程(精品)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流程(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流程(精品)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流程 1.取材组织取材的方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

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方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1) 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 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 2. 0cm2. 0cm0. 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 0. 1~0. 2cm 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 0. 3 ~0. 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 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

1 / 17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 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 选好组织块的切面: 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

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 保持材料的清洁: 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 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 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流程(完整版)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流程(完整版)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流程(完整版)组织病理切片是一种常规病理学检查方法,用来对病理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病理诊断。

制作一张优质的组织病理切片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

组织标本采集组织标本的采集是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第一步。

组织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切片的质量。

因此,采集前需要确保标本来源正确,并与患者信息相符。

对于手术标本,需要注意保护血管、神经、肌肉等结构,避免对组织结构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对于活检标本,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组织,避免损伤重要结构和血管。

组织处理组织标本采集后,需要进行组织处理。

对于手术标本,可以直接收取。

对于活检标本,需要迅速固定,避免组织发生变性和坏死。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乙醇、甲醛等,选择固定剂需要根据样本的性质和检测需要来确定。

样本包裹固定后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包裹以便于切片操作。

包裹材料通常选择的是聚苯乙烯、增韧剂聚苯乙烯等塑料材料,包裹材料必须能够完全包裹组织标本,并保证固定。

切片制备组织标本包裹后,需要进行切片制备。

切片机是用于切割病理标本的设备,其切割面的厚度一般在4-6μm之间。

在切片制备中,需要根据标本要求来选择显微镜下的切面。

切片后,标本必须尽快贴在玻片上进行染色。

组织染色组织染色是组织病理学检测的重要环节。

目前常用的染色包括常规的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

苏木素-伊红染色是一种常规染色方法,可以显示出组织的基本结构和染色体。

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显示出特定的蛋白质和胚间充质细胞等。

组织标签和包装染色后的组织切片需要进行标签和包装。

标签需要包含姓名、性别、年龄和检测日期等基本信息。

组织切片还需要包装防止刮损和振动。

结果解释组织病理切片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结果解释。

结果解释需要根据不同的病理学检测目的进行,一般是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诊断。

有时候,还需要通过综合分析临床病史和症状等信息来确定诊断结论。

总结组织病理切片制备流程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包括组织标本采集、组织处理、样本包裹、切片制备、组织染色、组织标签和包装以及结果解释。

组织切片制作

组织切片制作

一、取 材 取材应注意事项: 取材应注意事项:
1 切取组织应根据需要观察的部位进行选择。 切取组织应根据需要观察的部位进行选择。 所取组织应包括脏器或组织的重要结构或全层, 所取组织应包括脏器或组织的重要结构或全层,同时考虑 好切面方向。 好切面方向。 病理组织除切取病变部位外, 病理组织除切取病变部位外,还要切取病变和正常组织交 界区域,以利观察分析。 界区域,以利观察分析。 2 切取的组织必须新鲜。 切取的组织必须新鲜。 取材后立即投入固定液中,否则组织会收缩变形, 取材后立即投入固定液中,否则组织会收缩变形,发生自 溶现象。 溶现象。
1
固定液的用量 应充足,一般为组织块体积的 倍左右 倍左右。 应充足,一般为组织块体积的10倍左右。
2
固定时间 应根据组织的种类、性质、大小,固定液的种类、性质、 应根据组织的种类、性质、大小,固定液的种类、性质、 种类 渗透力的强弱而定 而定。 渗透力的强弱而定。
一般组织, 左右, 如:一般组织,以10%福尔马林固定 %福尔马林固定24h左右,波音 左右 波音(Bouin)氏固定液 氏固定液 12至24h,卡诺氏 固定液1h内 至 ,卡诺氏(Carnoy)固定液 内。 固定液
酒精固定液: 酒精固定液: 无水乙醇(纯酒精) 无水乙醇(纯酒精)85ml(或95ml) ( ) 15ml(或5ml) 蒸馏水 ( ) 优点:有固定兼脱水作用,固定后可直接放入 %- %-95 优点:有固定兼脱水作用,固定后可直接放入85%- 酒精中脱水。对糖原、 %酒精中脱水。对糖原、纤维蛋白和弹性纤维等固定效 果好。 果好。 缺点:但固定速度较慢,易使组织变脆。一般先用 % 缺点:但固定速度较慢,易使组织变脆。一般先用85% 酒精固定数小时再放入95%酒精继续固定。 酒精固定数小时再放入 %酒精继续固定。 除此之外,还有重铬酸钾、苦味酸、升汞、醋酸、 除此之外,还有重铬酸钾、苦味酸、升汞、醋酸、丙酮 重铬酸钾 等单纯固定液。 等单纯固定液。

组织切片流程

组织切片流程

组织切片流程常规石蜡包埋社团切片(常规切片)制备的操作流程及要求㈠社团块依序进行:①水洗,②脱水,③透明,④浸蜡,⑤包埋和⑥切片。

㈡社团切片制备及其HE染色过程中使用的乙醇、丙酮、二甲苯、石蜡等为易燃、有毒物,必须专人管理,2m以内不患上有有焰的火,局部环境应有良好的透风和救火设施。

㈢常规切片的手工操作(步骤次序和各步骤的持续时间)1.水洗:用水流冲洗已经固定的社团块30min。

2.脱水(常温下)(1)乙醇-甲醛(AF)液固定60~120min(2)80%乙醇60~120min(3)95%乙醇Ⅰ60~120min(4)95%乙醇Ⅱ60~120min(5)无水乙醇Ⅰ60~120min(6)无水乙醇Ⅱ60~120min(7)无水乙醇Ⅲ60min[注意事项]①未经充分固定的社团不患上进入脱水程序。

②用于脱水的试剂容积应为社团块总体积的5~10倍以上。

③自低浓度乙醇向高浓度乙醇逐级移进脱水。

④脱水试剂应及时过滤、更换(500ml乙醇可用于500个社团块脱水;加入硫酸铜的无水乙醇变蓝时,提示需要更换)。

⑤较大社团块的脱水时间长于较小者,应将两者分隔进行脱水。

⑥社团置于无水乙醇内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硬化)。

⑦丙酮脱水性能强,会使社团块过缩、硬脆,不宜用以替换无水乙醇。

3.透明(1)二甲苯Ⅰ20min(2)二甲苯Ⅱ20min(3)二甲苯Ⅲ20min[注意事项]①二甲苯的容积应为社团块总体积的5~10倍以上。

②社团块在二甲苯中透明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社团硬、脆),并依不同品类社团及其大小而异;社团出现棕黄或暗红色透明即可。

③二甲苯应及时过滤、更换。

④社团经二甲苯程度适当处理后不显透明时,常提示该社团的固定或脱水不充分,应查找原因并妥帖处理。

4.浸蜡(1)石蜡Ⅰ(45~50℃)60min(2)石蜡Ⅱ(56~58℃)60min(3)石蜡Ⅲ(56~58℃)60min[注意事项]①熔化石蜡必须有专人负责,必须在熔蜡箱内或水浴中(70℃)进行,不患上用有焰的火加温。

组织切片制作方法

组织切片制作方法

组织切片制作方法
组织切片是制备病理学标本的主要方法之一,以下是其制作步骤:
1. 收集组织样本,并在一定时间内将其放入固定液中进行固定。

2. 将组织样本从水中逐渐转移到酒精中进行脱水。

3. 将样本置于包埋剂中,使其逐渐转移到蜡块中。

4. 用切片机将蜡块切割成极薄的切片,并用染色剂染色,以便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5. 将切片封入载玻片中。

此外,为了确保切片的质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载玻片应干净无油,如有云雾斑点,则不能使用。

2. 切片制作过程中,应将预冷的蜡块固定在石蜡切片机上,使蜡块的切面与刀口成平行方向。

刀的倾斜度通常为15℃,转动轮转推进器,调节切片厚度为6μm,切成厚度均匀的切片。

3. 切片贴附后,放在空气中稍晾干,然后进行烤片。

烤片的温度以蜡溶解为准,也可以放置60℃烘箱内烘烤过夜。

血块组织、皮肤组织须及时烤片,但脑组织、脂肪组织待完全晾干后才能进行,这样可防止产生气泡而影响染色。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组织切片制备技术

组织切片制备技术

组织切片制备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组织切片制备技术是一项基本且重要的技术,它被用于组织学、解剖学、病理学和神经科学等诸多领域。

组织切片制备技术可以产生高质量的组织切片样本,以便进行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探讨组织切片制备技术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1. 组织处理在进行组织切片制备之前,需要对样本进行处理。

处理的目的是保护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以便在组织切片过程中得到高质量的切片。

处理的方法包括固定、脱水和浸渍。

2. 组织固定组织固定是组织切片制备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目的是停止组织活动并保护组织结构。

固定的方法包括乙醛、甲醇和布氏液等。

3. 组织切片组织切片是组织切片制备技术的核心步骤之一。

合适的切片厚度应该根据需要来决定。

切片的方法包括手工切片和机器切片。

机器切片可通过旋转式、滑动式或挤压式制备。

4. 切片染色切片染色是组织切片制备技术中的关键步骤,可使细胞和组织结构变得更明显。

切片染色的方法主要有荧光染色和显微镜染色。

5. 成像和分析成像和分析是组织切片制备技术的最后一步。

通过显微镜成像和分析,可以观察到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形态和分布。

这种方法还可以被用于研究细胞和组织中的基因,蛋白质和其他特定目标。

注意事项:- 操作中要注意安全,佩戴手套和眼镜等防护设备;- 操作环境要保持清洁,防止异物进入;- 操作材料要储存妥善,避免过期或者污染;- 操作流程要规范,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错误。

结论:组织切片制备技术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非常基本的技术。

制备高质量的组织切片样本是开展组织学、解剖学、病理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基础工作。

研究人员在进行组织切片制备时,必须依据标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所获得的数据是可靠且具备参考价值的。

组织切片制作步骤

组织切片制作步骤

如何做出一张合格的组织切片?一般要先取材→固定→透明→包埋→切片,最后进行染色组化等操作。

本文着重叙述取材以后如何进行包埋和切片。

包埋可分为OCT包埋(冰冻切片)与石蜡包埋。

.冰冻切片对于组织的抗原性保留比较好,但是形态保留比较差,一般用来做原位杂交ISH,免疫荧光IF。

冰冻切片较厚一般厚度8~15μm。

冰冻包埋步骤较为简洁,固定之后,直接用镊子将样品放置到样品托上,挤压OCT完全包裹组织,放入冷冻机待OCT凝固即可。

凝固后就可以直接切片。

如果不能及时切片,用锡箔纸包装好,放入-80℃存放。

.石蜡切片,一般用来做HE染色或者免疫组织化学IHC。

厚度更薄,一般为4um,工艺较为复杂并且制作样本的好坏取决于不同组织的种类和组成,更加依赖制作者的经验,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不断优化才能得到最佳的实验条件。

下面是石蜡包埋和切片的具体步骤:一、实验材料动物组织,4%多聚甲醛(PFA),PBS,ddH2O,二甲苯,梯度乙醇,石蜡,石蜡包埋机。

二、实验步骤1、取材:针对各组织部位规范化取新鲜组织,并用刀片单向切割成约3-4mm大小组织块,不要超过5mm。

2、固定:将切好的组织块放入4%多聚甲醛(PFA)中固定,以组织块与4%多聚甲醛体积比1:7为宜。

PFA最好现用现配,一般在4度固定24~48h即可,固定时间因组织而异。

冰冻切片可以直接用丙酮固定。

其他固定液比如缓冲福尔马林PBS配的福尔马林含有K+和Na+,PH=7.4。

固定的原理是采用蛋白质凝固剂,使细胞内的物质尽量接近其生活状态时的形态结构、位置和除水以外的物质的过程。

固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组织细胞自溶与腐败,防止细胞内的酶对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使细胞内的各种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酶类转变为不溶性物质,以保持原有的结构和生活时相仿。

关于固定液的选择可以参考这篇文章[1]。

3、洗去PFA:固定完毕后,流水冲洗3次,每次5分钟。

4、脱水透明:此步骤应根据不同组织设置合适时间,基本流程如下脱水:30%乙醇→50%乙醇→70%乙醇(关键步骤:可当日2H也可过夜)→95%乙醇1→95%乙醇2→无水乙醇根据不同组织大小和类型调整脱水时间,对于小鼠肝组织95%乙醇控制在30min-1H,100%乙醇5min-30min。

组织切片制作过程

组织切片制作过程

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一、组织切片技术1、取样:样品长度0.5—1cm,切面光滑(最好一刀切)2、样本处理:取样后立即放入Bowin氏固定液中固定(24—48h一般24h)3、组织冲洗:将组织用纱布或包埋盒包住,装入容器中,兑水冲洗过夜,一般为一夜。

4、组织脱水:70%酒精—80%酒精—85%酒精—90%酒精—95%酒精(各50min)无水酒精I—无水酒精II (各40min)5、组织透明:纯酒精(2):二甲苯(3)(体积比为2:3混合液)(10min)纯酒精(1):二甲苯(3)(体积比为1:3混合液)(5min)纯二甲苯(2min)6.透明石蜡和包埋:(两个蜡杯,一个1h,一个1—2h),烘箱温度65—70℃(蜡的熔点为55—60℃)①接着步骤5马上取出样品后放入第一个蜡杯1h后转移到另一个蜡杯中,在第二个蜡杯中放置时间也为1h。

②包埋:a.制作中昌状包埋盒凹b.j将蜡倒入包埋盒中,然后用加热的镊子夹住样品让人包埋盒中(防止气泡)。

③修块:a.将蜡块修整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方便切片b.切片、展片、贴片①切片厚度为5—7μm,刀片要新,勿磨损,先用15—20μm厚度将蜡块修平,然后再将厚度调整到5—7μm②展片:温度调为43—44℃,与刀片相接触的面朝下,等到片子完全摊平(无白点)方可捞出。

(注:载玻片必须用盐酸浸泡清洗干净,无灰尘)③烤片:温度为45℃,烘烤时间为10—20分钟④再将玻片放入烘箱中(37—45℃)数小时,片完全贴住即可。

二、HE染色过程(苏木精—伊红染色)1.脱蜡:①二甲苯I 8min ②二甲苯II 5-8min2.洗去二甲苯:③无水酒精I 3min④无水酒精II 3min3.复水:⑤95%酒精5min—90%酒精5min—80%酒精5min—70%酒精5min—60%酒精5min—50%酒精5min—自来水5min—蒸馏水5min4.核染:⑥苏木紫 8min(染成蓝色)5.洗去苏木紫:⑦自来水 8—10min(拿出片子直接在自来水中冲洗)6.盐酸酒精分色(颜色由蓝变红即可):⑧醇酸30s—1min(洗去其他细胞器染色,核染较深)注:醇酸配制:浓盐酸0.5—1ml,70%—95%酒精100ml7.蓝化:⑨10min—数小时(由红变蓝,一般半小时即可)将染缸放入盛满自来水的脸盆中,打开水龙头,小流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技术是农学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实验操作技术。

工具/原材料
药物:石蜡,酒精,二甲苯,藏红花/快速绿色染色溶液,胶,明胶,甲醛等
仪器:石蜡切片机,组织脱水器,载玻片台,培养箱,染料桶,载玻片,盖玻片,烧杯,量筒等
方法/步骤
1.取材
确定材料的来源和位置,纵向还是横向;
应尽快取走材料以防止进一步变化,并且材料量应适当。

下图显示了植物芽的实际采样。

石蜡切片的制备步骤(附图)
石蜡切片的制备步骤(附图)
2.固定
(1)固定剂的选择
最常用的固定剂是FAA。

该方法的优点是材料的固定时间不受限制。

固定时间可以短至几个小时,也可以长达几个月或几年。

(可用作材料保存溶液)
配方:50%或70%酒精90ml
冰醋酸5毫升
福尔马林5毫升
(含50%酒精的软质材料,含70%酒精的硬质材料)
(2)固定后材料的处理
洗涤或漂洗:固定后,应彻底清洗组织以去除固定溶液和残留在组织中的晶体沉淀,否则会影响染色效果。

(如果固定后该材料暂时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则可以将其存储在70%的酒精溶液中或直接用FAA固定溶液在4℃的冰箱中存储。


下图显示了浸泡在固定液中的组织切片。

石蜡切片的制备步骤(附图)
3.脱水
目的:水和透明剂不能互溶,只有除去水后,透明剂才能进入。

试剂:梯度酒精溶液
工艺:70%--- 85%--- 95%-100%--- 100%。

每个步骤约为1h-2h。

注意:确保脱水梯度和脱水时间的每一步,都应将水彻底清除,但不要过度脱水(时间过长会使组织变脆和收缩,这时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进行探索,不需要完全遵循此操作)。

下图显示了适用于大量样品脱水的自动组织脱水器。

如果物料体积和样品体积较小,则可以将小烧杯用作逐步脱水的容器。

石蜡切片的制备步骤(附图)
4.透明度
目的:纯酒精不能与石蜡溶解,但需要用能与酒精和石蜡溶解的溶剂代替组织中的酒精。

(二甲苯是最常用的透明剂,可以与石蜡很好地混溶)
工艺:等体积的二甲苯和乙醇的混合物1H ---纯二甲苯1H ---纯二甲苯1H。

5.蜡浸和嵌入
目的:用石蜡代替石蜡。

蜡浸程序:(恒温)
(1)低温浸蜡(36℃):接下来,将碎蜡逐渐与二甲苯和物料一起加入烧杯中,直至其过饱和(石蜡无法溶解),并放置过夜12-24小时。

(2)高温蜡浸(55-60℃,比石蜡熔点高3℃)
倒出二甲苯和石蜡的混合物,不要倒出材料,将纯石蜡加入烧杯中5-24h。

纯石蜡需要更换三次。

关于石蜡熔点的选择:
对于硬质材料,使用熔点较高的石蜡包埋;
当切片较薄时(低于8μm),选择包埋的熔点更高的石蜡。

夏季应使用熔点较高(56.58℃)的石蜡,冬季应使用熔点较低(52.54℃)的石蜡。

石蜡切片的制备步骤(附图)
石蜡切片的制备步骤(附图)
石蜡切片的制备步骤(附图)
6.切片
传统的切片方法是用刀片将嵌入的蜡块切成规则的梯形,将其粘在小木块上,然后在机器上切割。

新的切片方法是用嵌入框架(参见下图)代替木块的支撑作用,然后在机器上切片。

切片的厚度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实验要求确定,通常在8μm-20μM的范围内。

(下图显示了传统的切片机和新的自动切片机)
石蜡切片的制备步骤(附图)
石蜡切片的制备步骤(附图)
石蜡切片的制备步骤(附图)
7.粘贴和烘烤
粘着:蜡片通过粘片牢固地固定在载玻片上,以防止材料掉入随后的操作。

在载玻片上涂抹粘性片剂(液体a),然后滴入蒸馏水(液体B),放在蜡载玻片上,并用滤纸吸收过量的水。

烘烤载玻片:将载玻片放在40℃的载玻片桌上干燥。

常用的粘合片是Haupt配方
液体A:明胶1g;溶液B:甲醛4毫升
蒸馏水100ml蒸馏水100ml
甘油15毫升
苯酚2G
石蜡切片的制备步骤(附图)
8.脱蜡,补水和染色
脱蜡的目的:干燥后的切片需要在水溶性染料染色之前进行脱蜡和补水。

补水的目的:脱蜡后的物料,如果不补水,直接进入染料中,会使物料严重变形,甚至难以染色。

染色目的:使细胞组织中的不同结构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足够强的差异,以便于观察。

整个过程:二甲苯→1/2二甲苯+ 1/2纯酒精→100%酒精→95%酒精→85%酒精→藏红花(4小时以上)→95%酒精→坚牢绿色(快)→95%酒精(快速)→100%酒精→1/2二甲苯+ 1/2纯酒精→二甲苯→二甲苯。

以上水平大约需要5-1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