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MCS-51单片机组成及结构
MCS-51单片机系统结构

*提供驱动外设的电压或电流; *DMA(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和中断控制。
16
1.1 单片微型计算机
一、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976-1978):单片机的探索阶段。探索
计算机的单芯片集成,单片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的定名即缘于此。产品以Intel公司的MCS-48为代表。
9
➢数据总线 DB:CPU与存储器、I/O接口之间 (双向)传送数据的公共通路。 * 数据总线的条数决定CPU一次最多可以传送的
数据宽度(位数)。 如:8位机的DB有8条,CPU一次可读写8位数据
16位机的DB有16条,CPU一次可读写16位
➢控制总线 CB:用来传送各种控制或状态信号 * CPU送出和接受的对存储器、I/O接口读写
运算器 控制器 寄存器组
内存储器
输入输出 接口电路
总线
外部设备
软件
7
二、微型计算机的结构
AB: Address Bus DB: Data Bus CB: Control Bus
微
处
内
存
理
储
器
器
CPU
地址总线 AB
I/O
输
I/O
接
入
接
口
设口备源自输 出 设 备I/O 接 口
数据总线 DB
控制总线 CB
特点: • 以微处理器(CPU)为核心 • CPU与其他部件间通过三总线连接
BUS
I/O接口
C/T
4
系统级——微型计算机系统
• 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配以相应的外围设 备以及控制微型计算机工作的软件,就构 成了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第1章 MCS-51单片机结构

一个8位的CPU。 程序存储器:4KBROM。
128字节RAM。
两个16位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 可寻址64KB外部数据存储器和64KB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控制电路。
32条可编程的I/O线(四个8位并行I/O端口)。
一个可编程全双工串行口。 具有两个优先级嵌套的中断结构。
★ 掌握51系列单片机各存储空间的地址分配、使用特点。
位名称
1.3 特殊功能寄存器
CY:进/借位标志,反映最高位的进位借位情况,加法为进位、 减法为借位。CY=1,有进/借位 ; CY=0,无进/借位。 AC:辅助进/借位标志,反映高半字节与低半字节之间的进/借 位,AC=1有进/借位; AC=0无进/借位 。 FO:用户标志位,可由用户设定其含义。 RS1,RS0:工作寄存器组选择位。 OV:溢出标志,反映补码运算的运算结果有无溢出 有溢出 OV=1,无溢出OV=0。 -:无效位。 P:奇偶标志,运算结果有奇个“1”,P=1;运算结果有偶个“1”, P=0。
1.5 引脚功能
8XX51单片机有44引脚的方形 封装和40个引脚的双列直插式封 装形式,最常用的40个引脚DIP 封装。
各个引脚的功能如下: Vss:接地端。 Vcc:电源端,接+5V。 XTAL1,XTAL2: 接外部晶体或外部时 钟。 RST/VPD:①复位信号输入。 ②接备用电源,当VCC掉电
在中断入口地址中通常用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转到 中断处理子程序。
1.2.2 外部数据储存器
用于存放随机读写的数据;
外部数据存储器和外部I/O口统一编址。 控制信号相同,使用相同的MOVX指令访问。 最多可扩展64KB外部数据存储器
1.2.3 内部数据储存器
MCS51单片机的结构

MCS51单片机的结构MCS-51单片机是Intel公司设计开发的一种高度集成的8位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主要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它采用了Harvard 架构,包含一个CPU核心、片内存储器、外围接口和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模块。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MCS-51单片机的结构。
MCS-51单片机的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中央处理器(CPU)核心:MCS-51单片机的CPU核心采用了8位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以及一组功能强大的指令集。
该CPU支持多种指令,包括数据传送指令、算术逻辑指令、位操作指令和条件跳转指令等。
它还包括一个累加寄存器和标志寄存器,用于存储操作数和标志位信息。
2.存储器部分:MCS-51单片机包含片内存储器和片外存储器。
片内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包括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储器)。
ROM用于存储程序代码,RAM用于存储数据和临时变量。
片外存储器通过地址线和数据线与单片机连接,可以扩展存储器容量。
3.输入输出(I/O)接口:MCS-51单片机通过多个I/O口与外部世界进行数据交互。
每个I/O 口包含一组引脚,可以用作输入或输出。
这些引脚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来选择其功能。
MCS-51单片机还支持中断输入,可以用于实现外部设备的中断功能。
4.定时器/计数器(Timer/Counter):MCS-51单片机内置了多个定时器/计数器模块,用于生成精确的时间延迟或测量外部事件的时间间隔。
定时器可以产生周期性的中断信号,用于实现定时任务。
计数器可以计数外部事件的脉冲数量,用于测量时间间隔。
5.串行通信接口:MCS-51单片机内置了一个串行通信接口,可以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该接口支持异步串行通信协议,如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或SPI(串行外围接口)等。
它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来设置通信参数,如波特率和数据格式等。
6.时钟电路:MCS-51单片机需要一个精确的时钟源来驱动内部运算和外设操作。
MCS—51单片机组成原理共41页

一、封装形式
★ PDIP封装,引脚数40、24、20、8
★ PLCC封装,68脚、44脚
PLCC
◆ HMOS工艺的51单片机,40引脚 双列直插PDIP封装 ,如8051
PDIP
◆ CHMOS工艺的51单片机,44脚 方型塑封结构PLCC封装 ,如80C51
PDIP封装
存储器类型 内部 内部 内部
单片机
ROM EPROM RAM
其它
8031 / MCS—51 8051 4KB
8751 /
/ / 4KB
128B
4个8位可编程并行接口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1个串行通信接口URAT
2个外部中断源
8032 / MCS—52 8052 8KB
8752 /
/ / 8KB
256B
构
/WR:外部数据写选通信号 /RD:外部数据读选通信号
I/O接口
P0口:外部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低8位或I/O口 P1口:I/O口 P2口:外部地址总线高8位或I/O口 P3口:I/O口或特殊端口
特殊端口
串行口:RXD、TXD 中断接口:INT0、INT1 计数器:T0、T1
三、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内 部
程序存储器ROM
指令译码逻辑 ——内部最多4KB ROM或EPROM
组 数据存储器RAM ——内部128B RAM以及特殊寄存器SFR块
成 时序控制逻辑 ——内部时钟振荡器及时序控制逻辑
接口控制电路
并行输入输出接口:4个8位I/O接口 串行输入输出接口:1个UART 复位逻辑RST:高电平复位(>10ms) 中断控制逻辑:2个外部和3个内部中断
HMOS工艺的51单片机
mcs-51系列单片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1)电源引脚VCC和VSS
▪
VCC:40脚,电源端,+5V
▪
VSS:20脚,接地端(GND)
▪
2)时钟电路引脚
▪
XTAL1:19脚,外接晶振输入引脚。
▪
XTAL2:18脚,外接晶振输出引脚。
▪
3)控制线引脚
▪
共4根,其中3根为双功能
▪
①RST/VPD :9脚,复位/备用电源。
▪
RST---通过外接复位电路实现上电复位或按键复位。
直接寻址 寄存器寻址
(4)MOV 60H,@R1 直接寻址 寄存器间接寻址
表2-2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名称及地址(一)
§ MCS-51的扩展应用
▪ 一、单片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的基本概念 ▪ 1、单片机最小系统:使单片机运行的最少器件构成的 ▪ 系统,就是最小系统。 ▪ 无ROM芯片:8031 必须扩展ROM,复位、晶振电路 ▪ 有ROM芯片:89C51等,不必扩展ROM,只要有复位、 ▪ 晶振电路 ▪ 2、扩展使用的三总线:
▪ 清零,用来选择8051的工作寄存器区。其选择方法见表2-1
▪ OV、( PSW.2)溢出标志位。当带符号数运算(加法或减法)结果超 ▪ 出范围(-127-+127)时,有溢出,OV=1;否则OV=0。 ▪ --、( PSW.1)用户定义标志位。 ▪ P、( PSW.0)奇偶校验位。在每个指令周期由硬件按累加器A中“1”的 ▪ 个数为奇数或偶数而为“1”或“0”。因此,P可用指示操作结果(累加器
direct
8 位内部RAM单元的地址
#data:
指令中的8 位常数。
#data16
指令中的16位常数。
第一章MCS-51系列单片机知识

单片机电子产品设计
主讲人:胡克满 2013年3月 E_mail:hukeman@ 办公室:3114(东校区) 电话:668181
第一章 MCS-51单片机基本知识
本章主要内容: 1.1 什么是单片机 1.2 单片微型计算机及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 1.3 MCS-51系列单片机分类 1.4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引脚 1.5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数据存储器 本章重点: MCS-51系列单片机选型
单片机电子产品设计
1.5 MCS-51单片机内部数据存储器
MCS-51单片机的芯片内部有RAM和ROM两类存储器,
即所谓的内部RAM和内部ROM。
单片机电子产品设计
1.5.1内部数据存储器低128单元
30H ~7FH
20H ~2FH 18H ~1FH 10H ~17H 08H ~0FH 00H ~07H
单片机电子产品设计
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
微型计算机系统
输 入 设 备
输 入 接 口 电 路
CPU
运算器 控制器
输 出 接 口 电 路
输 出 设 备
+
存储器
软 件 系 统
硬件系统
单片机电子产品设计
(1)运算器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运算部件用于实现算术和逻辑运算。计算机的 数据运算和处理都在这里进行。 (2)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控制部件,使计算机各部分能自动协调地 工作。运算器和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常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之 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3)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又分 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例如实训中使用的EPROM2764。 (4)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用于将程序和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 (5)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用于把计算机数据计算或加工的结果,以用户需要的形 式显示或保存,如显示器、打印机。
第一章 mcs51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

第一章MCS51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1.试比较MCS-51,MSP430,EM78,PIC,M6800及A VP等系列单片机的特点。
解:MCS-51为主流产品。
MSP430的功能较强。
是一种特低功耗的Flash微控制器。
主要用于三表及超低功耗场合。
EM78系列单片机采用高速CMOS工艺制造,低功耗设计为低功耗产品,价格较低。
具有三个中断源、R-OPTION功能、I/O唤醒功能、多功能I/O口等。
具有优越的数据处理性能,采用RISC结构设计。
PIC系列8位单片机是Microship公司的产品。
CPU采用RISC结构,运行速度快,价格低适于用量大、档次低、价格敏感的产品。
Motorola是世界上最大的单片机生产厂家之一,品种全、选择余地大、新产品多。
其特点是噪声低,抗干扰能力强,比较适合于工控领域及恶劣的环境。
A VR是增强RISC内载Flash的单片机,单片机内部32个寄存器全部与ALU直接连接,突破瓶颈限制,每1MHz可实现1MIPS的处理能力,为高速、低功耗产品。
端口有较强的负载能力,可以直接驱动LED。
支持ISP、IAP,I/O口驱动能力较强。
2.MCS-51系列单片机在片内集成了哪些主要逻辑功能部件?各个逻辑部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解:MCS-51单片机在片内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定时器/计数器、并行I/O接口、串行I/O接口和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
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运算器可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其操作顺序在控制器控制下进行。
控制器是由程序计数器PC(Program Counter)、指令寄存器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译码器ID(Instruction Decoder)、定时控制逻辑和振荡器OSC等电路组成。
CPU根据PC中的地址将欲执行指令的指令码从存储器中取出,存放在IR中,ID对IR中的指令码进行译码,定时控制逻辑在OSC配合下对ID译码后的信号进行分时,以产生执行本条指令所需的全部信号。
第1章 MCS-51单片机的组成及结构

3.开发手段:
硬件调试:编制出简单的单元调试程序使系统运行, 用示波器、万用表也可使用逻辑分析仪。软件调试目前多用 KEIL51软件,它集编辑、编译、仿真为一体,支持汇编、 PLM语言和C语言的程序设计,界面友好,易学易用,是目 前对单片机进行调试最好的软件之一。
22
4.开发工具:
设计一种通用的调试程序工具,把开发系统的CPU和 RAM暂时出借给用户控制板(控制系统),利用开发系统进 行调试,然后把调试好的程序固化到EEPROM中。
25
▪ 调试——硬件仿真器
目标系统 硬件仿真器
开发软件 26
▪ 调试
开发软件 通信数据线 目标系统
27
▪ 程序下载——使用ISP(In System Program在系统
编程)ISP软件
下载线 目标系统
28
1.1.3 MCS-51的应用特性
MCS-51系列单片机已有十多种产品,可分为两大系列:51 子系列和52子系列。
6
(2) 通用微机中存储器组织结构主要针对增大存储容量和 CPU对数据的存取速度。
单片机中存储器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存储器芯片直接 挂接在单片机的总线上,CPU对存储器的读写按直接物理地址 来寻址存储器单元,存储器的寻址空间一般都为64 KB。
7
(3) 通用微机中I/O接口主要考虑标准外设(如CRT、标准键 盘、鼠标、打印机、硬盘、光盘等)。用户通过标准总线连接 外设,能达到即插即用。
30
2)SST89X564XX器件带有72/40KByte的片内 FlashEEROM,内存储器,8个中断源,4个优先级,3 个定时/计数器,功能更加强大。
3)以CPU为核心,将A/D,D/A,前置电路和显示接口电路 等全部进行嵌入设计后,烧写在一个芯片中,从而使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简 化,实现了真正的“系统单片机”的应用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MCS-51单片机的组成及结构
1.2.1 内部结构框图
MCS-51单片机组成结构中包含运算器、控制器、片内存 储器、4个I/O口、串行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振荡器 等功能部件。图中SP是堆栈寄存器,PC是程序计数器,PSW是 状态标志寄存器,DPTR是地址指针。
图2.1 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框图
PSW.3
OV=1有溢出
PSW.2
……
P=1表示累加器中1的个数为 奇
PSW.1 PSW.0
2. 控制器与时钟电路
控制器是CPU的神经中枢,它包括:指令寄存器IR、
指令译码器ID、16位地址指针DPTR及16位程序计数器PC、
堆栈指针SP等。
工作过程:CPU从程序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后送入指令寄
存器IR中,经指令译码器译码产生一种或几种电平信号与系
调试——硬件仿真器
目标系统 硬件仿真器
开发软件
调试
开发软件
通信数据线
目标系统
程序下载——使用ISP(In System Program在系统
编程)ISP软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下载线
目标系统
1.1.3 MCS-51的应用特性
MCS-51系列单片机已有十多种产品,可分为两大系列:51 子系列和52子系列。
2)SST89X564XX器件带有72/40KByte的片内 FlashEEROM,内存储器,8个中断源,4个优先级,3 个定时/计数器,功能更加强大。
3)以CPU为核心,将A/D,D/A,前置电路和显示接口电路 等全部进行嵌入设计后,烧写在一个芯片中,从而使系统简 化,实现了真正的“系统单片机”的应用设计.
第三阶段(1978—1982)——完善阶段。提高电路的集成度, 增加8位单片机的功能。如Intel公司在MCS-48基础上推出 了完善的高档8位单片机系列MCS-51。
第四阶段(1982—1990) ——巩固和发展阶段。巩固发展8位 单片机、推出16位单片机、向微控制器发展,强化了智能控 制器的特征 。 如将ADC、DAC、集成到单片机 。
存储器
输出设备
控制器
运算器
微型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单片机是什么?
单片机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简称,它是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集成了CPU、 存储器、I/O(Input/Output)接口、中断系统和定时器等计算机必备部件,所构成 的一个完整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1.1.2 单片机的开发与开发工具
(2) 微处理器(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由总线有机地连接 在一起的整体,称为微型计算机。
(3) 微型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电源、系统软件一起构成的系 统,称为微型计算机系统。
单片机与通用计算机的区别
通用计算机系统主要满足海量、高速数值处理,兼顾控制 功能;单片机系统主要满足测控对象的控制功能,兼顾数 值处理。
(4) 可以方便地实现多机和分布式控制,使整个控制系统 的效率和可靠性大为提高。
3)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1) 工业控制。单片机可以构成各种工业控制系统、数据采 集系统等。如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控制、电机控制、温度控 制等。
(2) 仪器仪表。如智能仪器、医疗器械、数字 示波器等。
(3) 计算机外部设备与智能接口。如图形终端机、传真机、 复印机、打印机、绘图仪、磁盘/磁带机、智能终端机等。
表1.1 PSW寄存器各位功能、标志符号、位地址
功能 *进位标志 辅助进位标志 用户标识 *寄存器组选择MSb *寄存器组选择LSb *溢出标志 保留
*奇偶标志
标志
位地址
CY=1表示有进借位
PSW.7
AC=1表示有半进借位
PSW.6
F0
PSW.5
RS1工作寄存器组选择
PSW.4
RS0工作寄存器组选择
(2) 通用微机中存储器组织结构主要针对增大存储容量和 CPU对数据的存取速度。
单片机中存储器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存储器芯片直接 挂接在单片机的总线上,CPU对存储器的读写按直接物理地址 来寻址存储器单元,存储器的寻址空间一般都为64 KB。
(3) 通用微机中I/O接口主要考虑标准外设(如CRT、标准键 盘、鼠标、打印机、硬盘、光盘等)。用户通过标准总线连接 外设,能达到即插即用。
2 ) 单片机在控制领域的优点
(1) 体积小,成本低,运用灵活,易于产品化,它能方便地 组成各种智能化的控制设备和仪器,做到机电一体化。
(2) 面向控制,能针对性地解决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类控 制任务,因而能获得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3) 抗干扰能力强,适用温度范围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 都能可靠地工作,这是其它类型计算机无法比拟的。
51子系列主要有8031、8051、8751三种机型。它们的指令系 统与芯片引脚完全兼容。从表1.1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差别仅在于 片内有无ROM或EPROM。
52子系列主要有8032、8052、8752三种机型。52子系列与51 子系列的不同之处在于:片内数据存储器增至256字节;片内程 序存储器增至8 KB (8032无);有3个16位定时/计数器,6个中断源。 其它性能均与51子系列相同。
时钟的产生 两种方式:内部方式和外部方式,如图所示。
芯片类型 HMOS型 CHMOS型
表1.2 单片机外部时钟接法表
接
XTAL1
接地 接片外振荡脉冲输入端(带上拉电
阻)
法
XTAL2
接片外振荡脉冲输入端(带上拉电 阻)
悬浮
3 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指令是对计算机发出的一条条工作命令,命令它执行规定 的操作,程序是实现既定任务的指令序列。
(4) 商用产品。如自动售货机、电子收款机、电子秤等。
(5) 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录像机、 音响设备等。
第1章 MCS-51单片机的组成及结构
1.1 微型计算机与单片机 1.1.1 单片机 计算机:运算器、控制器、数据(程序)存贮器和输入/输出接
口四大部分;
输入设备
17+15的加法运算程序如下:
存储地址 机器语言程序 汇编语言程序
注释
0000H 0002H
74 11 24 0F
MOV A,#11H ADD A,#0FH
(1)把8031芯片和EEPROM拔掉,通过仿真头插上虚拟单片 机(开发系统)。
(2)功能:硬件电路的检查与诊断;用户程序的输入与修改; 程序的运行调试:单步、断点和连续等;程序能固化到 EPROM中等。
硬件电路做成目标板
运用PROTEL、POWERPCB等软件
程序设计
通常是C语言或者汇编语言,在特定的集成开发环境 (IDE)中编程调试,比如应用最广泛的KEIL uVision2
把程序和数据送到具有记忆功能的存储器中保存起来,计 算机工作时只要给出程序中第一条指令的地址,控制器就 可依据存储程序中的指令顺序周而复始地取出指令、分析 指令、执行指令,直到执行完全部指令为止。
微型计算机执行程序的过程
微型计算机执行程序的过程就是逐条执行指令的过程。由于 执行每一条指令,都包括取指令与执行指令两个基本阶段, 所以,微机的工作过程,也就是不断地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 过程。
3 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
1) 单片机的特点
(1) 单片机的存储器ROM和RAM是严格区分的。ROM称为 程序存储器,只存放程序、固定常数及数据表格。RAM则为数 据存储器,用作工作区及存放用户数据。
(2) 采用面向控制的指令系统。为满足控制的需要,单片机有 更强的逻辑控制能力,特别是具有很强的位处理能力。
1.开发的定义:
从提出任务到定型生产、投入使用的过程称为开发。这包括 对总体方案的论证、硬件系统设计与调试、软件系统的编程与 调试,最后直到目标样机的调试成功和现场投入使用等,
2.开发的特点:
软件和硬件不可分割,即在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时,同时 生成软件设计框图和实现方法;或者考虑到编程的组态、易维 护等原因反过来修改硬件设计。
1.2.2 CPU结构
1 运算器
运算部件以算术逻辑单元ALU为核心,包括累加器ACC、寄 存器B、暂存器、程序状态字PSW等许多部件。它能实现数据的 算术逻辑运算、位变量处理和数据传输操作。
• 算术逻辑单元ALU与累加器A、寄存器B
算术逻辑单元不仅能完成8位二进制的加、减、乘、除、 加1、减1及BCD加法的十进制调整等算术运算,还能对8位变量 进行逻辑运算,并具有数据传输、程序转移等功能。累加器 (ACC,简称累加器A)为一个8位寄存器,它是CPU中使用最频繁 的寄存器。进入ALU作算术和逻辑运算的操作数多来自于A,运 算结果也常送回A保存。寄存器B是为ALU进 行乘除法运算而设 置的。若不作乘除运算时,则可作为通用寄存器使用。
3.开发手段:
硬件调试:编制出简单的单元调试程序使系统运行, 用示波器、万用表也可使用逻辑分析仪。软件调试目前多用 KEIL51软件,它集编辑、编译、仿真为一体,支持汇编、 PLM语言和C语言的程序设计,界面友好,易学易用,是目 前对单片机进行调试最好的软件之一。
4.开发工具:
设计一种通用的调试程序工具,把开发系统的CPU和 RAM暂时出借给用户控制板(控制系统),利用开发系统进 行调试,然后把调试好的程序固化到EEPROM中。
(3) 单片机的I/O引脚通常是多功能的。由于单片机芯片 上引脚数目有限,为了解决实际引脚数和需要的信号线的矛盾, 采用了引脚功能复用的方法。引脚处于何种功能,可由指令来设 置或由机器状态来区分。
(4) 单片机的外部扩展能力强。在内部的各种功能部分不能 满足应用需求时,均可在外部进行扩展(如扩展ROM、RAM,I/O 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与许多通用的微机接口芯片 兼容,给应用系统设计带来极大的方便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