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文化宣贯(案例)

合集下载

2024年核安全文化宣贯工作总结模版(2篇)

2024年核安全文化宣贯工作总结模版(2篇)

2024年核安全文化宣贯工作总结模版____年核安全文化宣传工作总结____年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全球对核能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大幅提升。

作为核能发展大国,中国已逐渐意识到核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加强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并不断加强核安全文化宣传工作。

____年,我所负责的单位就核安全文化宣传工作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工作目标与往年相比,____年的核安全文化宣传工作明确了以下目标:1. 提高公众对核能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核能安全的认知,提高安全意识,从而减少对核能发展的担忧。

2. 建立核安全文化宣传平台。

通过建立核安全文化宣传平台,包括网络平台、展览馆等,提供全方位的核安全信息,让公众了解核能的优势和安全措施。

3.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

通过与媒体合作,加大核安全宣传的力度,增加对核能安全的报道和解读,提高公众对核能的理解和认可程度。

二、宣传活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开展了以下一系列的宣传活动:1. 大型宣传讲座。

我们邀请了核能安全专家,为公众进行大型宣传讲座,介绍核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安全措施、国际合作等内容,增强公众对核能的了解。

2. 核能安全知识竞赛。

我们组织了核能安全知识竞赛活动,通过趣味化的方式,让公众了解核能安全知识,提高核能安全的意识。

3. 核能安全普及展览。

我们在主要城市的展览馆设立核能安全普及展览,通过图片、文字、模型等形式,向公众展示核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核能的安全措施。

4. 核能安全主题电影放映。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核能安全主题的电影放映活动,通过电影的方式,生动地展示核能的发展和安全保障措施,让公众更贴近核能。

5. 媒体合作。

我们积极与各大媒体合作,包括电视台、报纸、网络媒体等,加大核能安全宣传的力度,提供核能安全的报道和解读,增加公众对核能的理解。

三、宣传效果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宣传效果:1. 公众对核能安全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

核安全文化宣贯材料

核安全文化宣贯材料
核安全文化宣贯材料
二〇一五年二月
目录
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专项行动简介 核安全文化内涵和要求 法律法规汇编 核技术利用辐射事故典型案例剖析
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专项行动简介
➢背景
2014年5月30日,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办公会决定:
加强法律法规宣贯工作, 今年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核 与辐射安全法规宣贯活动
做到两个全覆盖,即覆盖 全体持证单位,覆盖所有骨 干人员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1)明确职责分工
特有的、清晰的授权制度可以使每个人职责分明,每位 员工可充分了解各自的职责以及上下级的职责。
(2)安全工作的安排与管理
各部门经理应确保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各项与核安全相 关的工作。为了保证 ,工作能够按照规定进行,各部门经理 应建立一套监督和管理制度,强调文明生产。安排工作时要 保障员工适当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并努力营造相互尊重、 高度 信任、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客观公正的解决冲突矛盾。
执行层:执行层主要包括基层管理干部和执行人员。 他们是直接从事具体的,特别是与核安全相关的工 作。因此,对他们的要求也更加具体。
(1)质疑的工作态度
质疑的工作态度也称“探索精神”,凡在核安全事故中 取得优异成绩者,都具有质疑的工作态度和品行。质疑的工 作态度要求每位员工凡事都要问为什么,不放过任何蛛丝马 迹。
(2)严谨的工作方法

核安全文化宣贯方案

核安全文化宣贯方案
规范操作行为
03
通过团队活动、文化建设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团队协作和相互信任。
加强团队建设
04
CHAPTER
核安全文化宣贯方法与途径
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开展核安全文化专项培训,提高其对核安全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邀请核安全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和交流,分享核安全文化的最新理念和实践经验。
核安全文化宣贯方案
汇报人:
2023-12-08
目录
核安全文化概述核安全文化宣贯目的与意义核安全文化宣贯内容核安全文化宣贯方法与途径核安全文化宣贯效果评估核安全文化宣贯持续改进核安全文化宣贯案例分析
01
CHAPTER
核安全文化概述
核安全文化的定义:核安全文化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理念,强调决策层对安全的责任和承诺,以及各级员工对安全的参与和贡献。它是一种涵盖整个核能产业链的安全文化,包括核电站、核设施、核材料等。
01
02
03
组织核安全文化主题活动,如文艺演出、讲座、展览等,吸引公众参与和关注。
利用互联网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开展核安全文化线上活动,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与其他行业或组织合作,共同推广核安全文化理念和实践经验,促进共同发展。
05
CHAPTER
核安全文化宣贯效果评估
通过评估核安全文化宣贯的效果,了解宣贯工作的成果,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核安全文化的建设和落实水平。
识别问题
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整改措施
对整改措施进行持续监督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监督与跟踪
总结经验
对核安全文化宣贯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和提炼。

核安全文化展板2

核安全文化展板2
侧大腿
经验教训
1、要切实加强单位的内部管理,充分认识辐射安全重要性。 2、切实贯彻落实探伤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安全责任。 3、从事射线探伤的人员必须经过充分的专业技能培训。 4、审视并加强γ射线探伤机安全性能设计。
03
04
M E P
山西亨泽辐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超剂量受照事故
事故描述
黑龙江省辐射站在检查中发现,某肿瘤医院PET/CT中心1名药 剂师2010年一季度个人剂量当量234.19mSv,二季度 48.20mSv,四季度191.08mSv;1名物理师2010年一季度个 人累计剂量当量为68.62mSv。 事故因该单位辐射安全设施未定期检查维护,合成器排风故 障,药物输出管线断裂,滤膜堵塞,设备带病运行,且工作人 员违反操作规程,在设备故障时,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 人工收集、过滤和分装药物,徒手换滤膜引起的。
李 干杰副 部长现场 指导工 作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业主从经济效益出发,在限期整改期限前,突击辐照加工;码放 货物过高,且堆放方式不合理、不稳,加之固定护源罩的铆钉已 松动,以致于货物倒塌后,护源罩无法承受重压,受压倾斜使钢 丝绳卡住。 卡源事件演变导致为一个公众恐慌事件,是由于网络上的虚假报 道和不实信息传播,直接引起一些不明真相群众恐慌。
照 室的入口门上 要求 人员进 入辐照 室 必 须佩 戴个人剂量报警 仪和个人剂量 计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1、未获得许可、擅自非法启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装置。 2、工作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未佩戴个人剂量报警仪,携带 的辐射检测仪不能正常工作。
04
04
M E P
山西亨泽辐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超剂量受照事故

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专项行动-核技术利用系列教材之二核安全文化手册 - 复件

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专项行动-核技术利用系列教材之二核安全文化手册 - 复件
3
核安全文化手册 8、创建和谐的公共关系。通过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科普宣传等公众沟通 形式,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决策层和管理层应以开放的心态多 渠道倾听各种不同意见,并妥善对待和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各项诉求。 三、核安全文化的持续推进 核安全文化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应持续不断推进。 从业人员要对自身严格要求,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工作习惯和质疑的工作态 度,避免任何自满情绪,树立知责任、负责任的责任意识,形成学法、知法、守 法的法治观念,持续提升个人的核安全文化素养。 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单位要做出承诺,构建企业自身的核安全保障机构,将良 好核安全文化融汇于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 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检查;加大培育核安全文化的资源投入力度,定期对本 单位的核安全文化培育状况、工作进展及安全绩效进行自评估,保证核安全文化 建设在本单位得到有效落实。 核安全监管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制定鼓励核安全文化培育 的相关政策,加大贯彻实施力度;继续秉持“独立、公开、法治、理性、有效” 的监管理念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坚持科学立法、依法行政,确保政府监管的 独立、权威和有效。 推行同行评估,鼓励开展核安全文化培育和实践的第三方评估活动,学习借 鉴成功经验,及时识别弱项和问题,积极纠正和改进。同时倡导提升核安全文化 的良好实践,让核安全文化成为所有从业人员的职业信仰。 核安全文化是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核安全大厦的基石,是 社会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必将随着核事业与核安全事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得到 弘扬、创新和发展,为确保核安全,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发挥作用。 中国政府将继续深化与世界各国、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切实履行各项公约 义务,践行核安全多边、双边承诺,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核安全风险,提升全球 核安全水平。

核安全文化宣贯核技术利用案例及应急

核安全文化宣贯核技术利用案例及应急
一、全国辐射事故概述
1.2 事故类型按照事故性质,辐射事故可分为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人员受超剂量照射,放射性004-2013 年辐射事故主要以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事故为主。放射源丢失与被盗事故190 起(多为小型密封源),放射源失控事故37 起。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8起,分别发生在辐照加工(2 起)、工业探伤(5 起)和医用放射性药物制备(1 起)中。放射源的密封性被破坏9起,打捞落井放射源过程中放射源破损2 起,放射源失控后被当作废旧金属熔炼3 起,放射源丢失后被拆解、破碎2 起,火灾等导致的放射源熔毁事故2起,这些事故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
二、辐射事故案例
3、浙江荣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放射源丢失事故3.1 事故经过该公司使用241Am 放射源,用于测厚仪,属于Ⅳ类放射源。在2009年1月19日生产时,所有测厚仪工作正常,20 日公司停工开始春节放假。春节后2月3日复工时发现3号测厚仪数据异常,经多日检修未能修复,于2月6日将该测厚仪射线接收装置送到浙江省科学器材有限公司维修。经检查,该测厚仪接收装置正常,数据异常的原因怀疑是放射源出现问题。2月7日中午,公司发现该测厚仪的放射源已不在设备上。公司在各个可能的地方查找,直至8日上午仍找寻未果,才向海宁市环保局、公安局电话报告。环保和公安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全力组织调查和追查,但未找到放射源。
二、辐射事故案例
1.5 经验教训(1)γ射线移动探伤是辐射事故多发的行业之一,从事γ射线移动探伤的企业要熟悉并严格遵守《关于γ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环发〔2007〕8号)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文中提出的相关要求。(2)监管部门应强化对γ射线移动探伤装置生产、销售、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处理公众举报,对违规操作零容忍,对弄虚作假零容忍,对违法行为从严查处;应强化对γ射线移动探伤异地使用备案的管理,在γ射线移动探伤异地首次作业时,作业现场所在地承担监管职责的环保部门应进行现场检查,核实相关信息,督促企业做好辐射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各省级环保部门间应加强联动,相互支持,共同做好移动探伤跨省(区、市)作业的监管工作。

2024年核安全文化宣贯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核安全文化宣贯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核安全文化宣贯工作总结____年核安全文化宣传工作总结一、总体概述____年,核安全事业在全球范围内继续面临严峻挑战,核安全意识和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年度,我国核安全文化宣传工作注重创新,积极响应国际核安全倡议,推动核安全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果。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有效提高了公众对核能安全的认知水平,增强了广大民众的核安全意识。

二、宣传活动今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以提高核安全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1. 主题宣讲会在今年的核安全宣传工作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主题宣讲会。

通过邀请核能专家学者、行业领导和相关机构负责人等,就核能安全、辐射防护、核废料处理等主题进行深入解读。

宣讲会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讲解专业知识、聆听专家意见,提高了听众对核安全的认知和理解。

2. 宣传展览今年我们还开展了多场核安全宣传展览。

展览内容涵盖了核能安全的各个方面,展板、模型和实物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核能产业的发展历程、核电厂的运行机制以及核辐射防护设备等。

通过展览,观众们能够亲身感受到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现代核能技术的安全可靠性。

3. 媒体宣传媒体宣传是核安全文化宣传的重要渠道之一。

今年我们通过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宣传,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我们加大了对核能安全事故的事后报道,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外核能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成果,提高了公众对核能安全的认知水平。

4. 高校宣传今年我们还重点向高校学生开展核安全文化宣传。

通过组织讲座、论坛、实地考察等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和关注核能安全,提高他们的核安全意识,培养核安全专业人才。

三、成果与效益通过以上宣传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以下成果:1. 面向公众的核安全知识普及率显著提高。

通过宣讲会、展览、媒体宣传等途径,广大民众对核能安全的认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公众知晓和了解了核能安全的重要性和现代核能技术的安全性。

2. 增强了公众的核安全意识和能力。

核安全文化宣贯PPT课件

核安全文化宣贯PPT课件

推进防人因失误工具运用
过于自信
失误诱因
• 目光短浅 • 带偏见的决定 • 自满(大脑状态) • 面临新情况 • 二手经验 • 短期行为 • 时间压力
表现
• 想 自作聪明
推进防人因失误工具运用
沟通不准确
失误诱因
表现
• 环境差(噪音/ 干扰)
核安全文化培育
(2)严谨的工作方法 每个人都要采取一种严谨的工作方法,做到一丝不苟!
1、看懂和理解工作程序! 2、按程序办事,不违章操作! 3、对意外情况保持警惕! 4、出现问题停下来思考! 5、必要时请求帮助! 6、追求纪律性、时间性、条理性! 7、谨慎小心地工作! 8、切忌贪图省事走捷径!
核安全文化培育
推进防人因失误工具运用
人因失误背景
每年有10万人死于医疗失误、诊断失误和手术失误; 每年有4万6千人因驾驶员失误而受重伤甚至死亡; 15%-20%的企业收入削减通常是由于决策失误造成
的; 80%的飞行事故是机长失误造成; 核电站报告的事故中75%都是人因失误造成。
推进防人因失误工具运用
友情 失败 爱情 快乐 美丽
地位 事业
亲情 幸福
成绩
悠闲 有钱 书
阳光 笔水
和平 空气
你会怎么做
前方高能
Q1:从我们选择的五样当中删掉一个?
放弃就意味着彻底的割舍
理想
健康
自由 朋友
友情 失败 爱情 快乐 美丽
地位 事业
亲情 幸福
成绩
悠闲 有钱 书
阳光 笔水
和平 空气
你会怎么做
前方高能
Q1:从我们选择的五样当中删掉一个? Q2:从我们选择的四样当中删掉一个?
在此背景下,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于 1986年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审评会议总结报告》中首次引出“安 全文化”一词,从此“核安全文化”走上核电发展的舞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案例及经验反馈
11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理念
严之又严 慎之又慎 细之又细 实之又实
坚持依法行政 坚持全面接轨 坚持抓大放小 坚持公开透明 坚持严格监管
2
保障安全的要素
安全文化:安全第一、纵深防御、保守假设、合理可行尽 量低原则;
高的安全标准: 适合的场址:自然灾害、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安全的设计:被动安全、成熟的技术; 高素质人才队伍: 高质量的设备制造、建造、安装: 严格运行管理: 独立监督:不受资金和进度的干涉,监督和发展分离; 公众参与、舆论监督: 国际合作。
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匮乏,安全观念淡漠;缺乏专业技 术人员,卡源故障发生后,业主单位束手无策。
公众核与辐射知识匮乏;相关部门没有针对网络谣言和媒 体的不科学言论进行及时的关注和引导。
9
经验教训
辐照装置卡源事件本身属于纯技术问题,算不上辐射事故。 却最终引发了社会问题。 核与辐射安全问题具有高度的社会敏感性。 部分辐照装置在其固有安全性、设计建造、运营管理不到 位。 事件处置的信息公开;科普知识宣传、舆情引导等方面需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之处。
10
案例2:南京γ探伤放射源丢失事故
时间:2014年5月 丢失放射源:铱-192探伤源 出厂活度为100Ci,事故发生时活度为26Ci。
11
12
事故发生过程
2014年5月7日凌晨3点,该公司2名无证探伤人员违反操 作规程,导致放射源脱落。探伤完毕,没有再做进一步 检查确认,请示领导得到允许后离开现场。
3
杞县群众大规模逃离
7月17日,由于谣传钴60将于15:00爆炸,当 地一些群众因缺乏辐射 安全知识、听信谣传而 恐慌外逃。
4
公众恐慌事件发生后,党 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此高 度重视,并对事件处理做 出重要批示。
地方政府制定了公共宣传 和信息发布计划。环境保 护部门定期开展环境辐射 监测。
案例1:河南省杞县某辐照装置卡源事件
事件经过与处理
地点:河南省杞县某辐照厂 装置:静态堆码式辐照装置1座,建于1997年,设计30万
居里,实际14万居里。 经过:2009年6月7日无视华北站限期整改,继续辐照货物
。因堆放过高,发生大面积倒塌,发生了卡源故障。
2
烧毁的辐照室
6月14日,辐照室内的辣椒 粉由于放射源的长时间照射 ,发生冒烟自燃。在消防及 环保部门采取灌注水等措施 后,引燃物于当晚24时得到 控制。
我们所提倡的核安全文化不是“零差错”文化,而是两个 “零容忍”,即对“隐瞒虚报”和“违规操作”的零容忍。
《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解读
柴建设:最初核安全文化是界定在企业组织内的, 核安全文化培育也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现在,核 能与核安全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远远超出核能发 展的初始阶段,所以核安全文化的范畴也随之扩大。 相关部门应在核电发展规划,核电及核安全知识普 及和传播,核安全监管及核电选址、建造、运营、 退役等各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社会稳 定评价等方面制定相关规定或制度,保障全面及时 的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同时要通过各种公众沟通 形式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创建 和谐的公众关系。
柴建设: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核安全文化的内涵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核安全文化内 涵有3个基本要素:一是对核安全的态度,即核安 全理念和价值观;二是对核安全的认知,即核安全 方面的认识、知识、理论等;三是核安全行为,即 对核安全文化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以前对核安全 文化内涵强调较多的是态度和行为,对认知强调不 够。我想强调的是,态度、认知和行为三者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一个整体,良好的核 安全文化素养体现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文化自 觉。
2020/1/22
Page 3
核安全文化的定义
核安全文化是指各有关组织和个人以“安全 第一”为根本方针,以维护公众健康和环境 安全为最终目标,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的价 值观、行为准则和特性的总和。
NNSA
价值观? 行为准则? 特性?
……
个人 组织 单位 监管部门 国家
8
《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解读
5月9日凌晨,江苏省环保部门和环境保护部接到事故报 告后,立即启动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派出技术专家赶赴 南京参与事故应急及处理工作。
14
15
7
事件原因分析
事件的直接原因:
无视整改要求,不顾安全隐患,突击进行辐照加工。 业主单位缺乏安全意识,违规操作,码放货物过高,应急准备不足。 卡源事件演变导致为一个公众恐慌事件,直接原因是由于一些网络谣
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8
事件原因分析
事件的根本原因:
该辐照装置装置设计、建造不规范。设备老化,检修更新 不及时。
李干杰副部长现场指导工作
5
整个事件进展过程
6
事件后果
此次卡源事件具有“非事故级别、次生后果大、舆论影响广、历经时 间长等特点。
事件本身没有发生放射性泄露、没有发生放射性环境污染、没有人员 超剂量限值照射、更没有人员因辐射受到健康伤害。
该辐照企业关停。 对整个辐照产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解读
钟万里:营造内部相互信任的氛围很关键。从全世界范围来 看,各国目前的核安全文化仍处于以法规驱动为主的阶段, 良好的安全业绩还不真正是一个目标,安全往往被看做一种 责任和义务,与生产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有时甚至是一种负 担。事实上,当员工报告人因失误造成的有关事件或提出安 全问题时,应该得到鼓励和表扬,特别是险发事件。因为差 错是无法避免的,而对差错的及时关注和改正才是目的,这 一点有赖于整体核安全文化意识的提升。
5月7日上午8:00左右,王某发现并捡起源辫子,装入工 作服的右侧口袋。11:30下班后回家,放在自家后院杂物 堆的一个编织袋中。
5月7日晚上,2名操作人员再次来到该车间探伤。8日早 上,发现探伤胶片未曝光.联系设备厂家前来维修后,8 日傍晚确认放射源已丢失。
13

事故发生过程
探伤公司在现场寻找至5月9日凌晨,才开始向当地公安 部门及南京市保局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