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
应急救援培训及措施

应急救援培训及措施一、应急人员的培训1、培训对象:项目经理部应急事件处理小组所有成员,施工场区人员开工后演练一次,开工后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组织专项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适时增加演练次数。
2、培训内容:本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及现场处理措施。
窒息、物体打击及触电急救知识,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经理部设立突发事件紧急抢险领导小组,对于本项目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处理均承担组织处理和上报的职责。
应急指挥中心设在经理部工程技术科,紧急状态下各类应急资源由指挥中心统一调配并由组长决定联系上报和救援事宜。
3、对有可能影响安全使用的管线的阀门、井口位置绘制成图交由各管理人员手中,以便紧急情况发生后可以立即采取关闭等措施。
4、培训目的: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二、预案演练在正常施工状态下,由作业面领工员报告模拟事件信号,启动处理程序,验证各类物资、工具、人员到位情况,是否能够满足处理要求。
1、演练内容上报和报警程序;人员的安全疏散;伤员的营救以及自救;突发事件针对工程的处理措施。
2、演练目的测试预案和计划的充分程度;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测试现有应急反应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提高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反应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
三、公众教育1、在施工中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切实做到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施工机械设备不受损害,全面有效地实现安全生产。
2、施工中认真遵照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施工管理人员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为不断提高各级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业务责任和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3、施工人员必须及时下达每项工序的施工安全交底单,并向每个施工人员将施工交底内容交代清楚。
4、严格执行班前会制度,班前会必须讲安全,做到“无违章,无事故”的绿色、安全工程。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公司每年组织对应急指挥部成员进行培训,主要目的是明确各自职责。
培训主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的方式。
1、培训主要针对指挥部应急管理人员,进行报警、疏散、营救、个人防护、危险识别、事故评价、应急措施等内容的培训。
2、应急指挥部应组织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
进行上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提高工人自救互救能力。
3、认真贯彻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所有工作人员要熟悉各种事故知识和应急预案,熟悉警报、处置办法。
4、组织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提高相关方的应急意识,熟悉各类环境事件下的应急救援程序及应急能力。
1.1应急处置队员的专业培训内容和方法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对参与应急行动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培训,要求应急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风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启动紧急警报系统、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
因为燃气泄漏事件是常见的事故类型,应急培训救援应将燃气泄漏事件应急作为培训重点,培训中要加强与其操作有关的训练,强调燃气事件的不同应急水平和注意事项。
1.2员工应急处置基本知识培训的内容和方法⑴掌握天然气的基本特性;⑵掌握天然气的常见危害特性;⑶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⑷了解天然气安全使用的基本术语以及特性;⑸掌握天然气泄漏的基本控制操作;⑹掌握基本的天然气泄漏抢险急救措施;⑺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
1.3外部公众应急处置基本知识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公司组织员工利用空闲时通过宣传画、宣传册等方式对天然气用户宣传燃气事故危害,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等,事故发生时,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宣传主要内容:(1)天然气的特性、环境影响、防护知识等;(2)燃气安全事故的知识、导致那些危害和污染,在什么条件下,必须对周边人员进行转移疏散;(3)人员转移、疏散的原则以及转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对因事件而导致的污染和伤害的处理方法;(5)印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常识及应急救援措施。
1.4应急培训内容、方式、记录表(1)应急培训内容应急培训内容包括:总应急预案、指挥协调、通讯、公共信息、警戒、医疗救护、火灾扑救、现场调查以及应急保障等。
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培训计划

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培训计划一、前言应急救援是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灾后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工作具有特殊性和紧急性,需要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
为了提高应急救援机构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制定了以下人员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应急救援机构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熟练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2. 培养应急救援机构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整体应急响应能力;3. 加强应急救援机构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降低救援工作中的风险;4. 不断提升应急救援机构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培训内容1. 应急救援理论知识1.1 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分类1.2 应急救援的原则和流程1.3 现场应急处置技能1.4 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设备的使用2. 应急救援技能训练2.1 火灾应急处置2.2 交通事故救援2.3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2.4 化学危险品泄漏应急处置3. 应急救援团队协作训练3.1 团队沟通与协调3.2 紧急情况下的决策和执行3.3 多部门协同救援4. 安全意识培训4.1 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安全风险4.2 安全装备的正确使用4.3 应急救援中的自我保护措施5. 模拟演练5.1 模拟火灾救援演练5.2 模拟交通事故现场救援5.3 模拟自然灾害应急处置5.4 模拟化学危险品泄漏应急救援四、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向应急救援机构人员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流程、技能要求等。
2. 技能培训利用模拟场景和实际案例,对应急救援机构人员进行火灾、交通事故、灾害等战场应急处置技能的训练。
3. 团队协作训练通过分组合作、实战演练等方式,培养应急救援机构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4. 安全意识培训以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宣传和普及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5. 模拟演练制定多种应急情况的模拟演练方案,让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其应变能力和实战能力。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是指为了让相关人员在处理意外事件、灾难等突发情况时能够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而特别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训练和实践活动。
应急救援人员是指在事故、灾害等突发情况下直接从事救援、救护、抗灾等紧急工作的专业人员。
这些专业人员需具备及时反应、协调配合、管理指挥、紧张应对和有效救援等能力,而为了培养并加强这些能力,必须依据相应的教育课程、指南和实际情况,为应急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
一、基础知识培训1.应急救援工作的原理和主要任务;2.应急救援人员的职责和权利;3.应急救援人员常用的工具和设备,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4.救援卫生和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5.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措施,如防污染、穿戴防护服等。
二、专业技能培训1.应急救援人员的领导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如指挥控制、信息处理等;2.应急救援人员的现场处置救援能力培养,如安全疏散、灭火、救护等;3.应急救援人员的环境污染防控和清理能力培养,如危化品泄漏处理、污染水清理等;4.应急救援人员的灾害应对和抗灾能力培养,如防风、抗洪、宿营等。
三、应急救援现场实训应急救援现场实训是将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对应急救援人员在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应对能力进行放出。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应急救援现场实训:1.模拟火灾场景的灭火、救援演练;2.模拟交通事故的现场救护、处理演练;3.模拟水闸守卫和排水井维护的现场实践等。
四、心理疏导培训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心理素质,是保证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有效保证,对于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更有助于应对灾难场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极端情绪。
培训内容:1.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防护意识的培训;2.心理抗压的能力培养,如积极应对压力和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突发情况;3.模拟突发事件下的心理危机与疏导演练。
五、角色扮演情境培训角色扮演情景培训是指将培训人员置身于一种突发事件下的模拟场景之内,进行实际道德和心理的锻炼,从而达到培训目的的一种方式。
救援队培训方案

救援队培训方案作为一支救援队,团结合作、专业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提高救援队的应急能力和协作效率,我们制定了以下培训方案,希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培训内容1. 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包括基本的急救技能、现场救援流程、心肺复苏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2. 国家法律法规培训: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救援队在救援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3. 团队协作训练:通过模拟演练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和沟通效率。
4. 灾害应对演练:针对各类自然灾害和事故,进行实地演练,提高救援队员的实战能力。
二、培训方式1. 线上学习: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在线学习课程,提供专业的知识培训。
2. 实地演练:定期组织实地演练,模拟真实场景,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3. 专业讲座: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为救援队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
三、培训计划1. 制定每月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救援队员的学习时间。
2. 考核评估:定期对救援队员进行考核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补充培训内容。
3. 培训记录:建立救援队员的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情况和学习成绩,为日后的提高和发展提供参考。
四、培训保障1. 培训设施:配备完善的培训设施和器材,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2. 培训费用:救援队的培训费用由单位承担,保障培训的顺利进行。
3. 师资力量:邀请专业的培训师资力量,为救援队员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
通过以上培训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救援队的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将会得到有效提升,为应对各类紧急情况做好充分准备。
让我们携手并进,为救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一、创伤急救1、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送医院,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2、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
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智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
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使用药。
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
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二、止血1、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
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专业资料.、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2,使血流中断,将出血肢体抬)(近心端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3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分下肢每80上肢每60分钟,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
开始扎紧与放松的时间均与1-2min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
扎紧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
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一处和腋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
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
4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微,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
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
三、烧伤、烫伤急救措施~10)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立即冷却烧1、(烫30分钟或冷水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
2 、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
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内容

分析泄漏场景与条件
考察泄漏发生的地点、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 评估其对泄漏扩散和危害程度的影响。
3
预测危害后果
根据泄漏化学品的性质和泄漏场景,预测可能造 成的危害后果,如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
个人防护措施建议
穿戴防护装备
应急救援定义及重要性
应急救援是指在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发生后,为控 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一系列紧急 行动和计划。
应急救援是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 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 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注意防寒保暖
维护秩序和安全
在避难场所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在夜 间和清晨气温较低时,要采取必要的保暖 措施。
在避难场所要遵守秩序,注意防火、防盗、 防病等安全问题。同时,要保持与外界的联 系,及时了解救援信息。
09
总结回顾与提高建议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应急救援基本原则
包括快速响应、科学救援、合理配置资源等 。
04
心肺复苏术(CPR)操 作指南
心肺复苏术基本原理
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维持患者呼吸和血液循环。 为大脑和其他重要脏器提供氧气和血液,防止或减轻脑损伤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争取进一步治疗的时间和机会,提高患者生存率。
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
判断意识和呼吸
呼救和准备
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轻拍患者双肩,大声呼 唤患者,观察是否有反 应,同时判断呼吸是否 正常。
注重技能训练
针对个人技能短板进行有针对 性的训练,如体能训练、急救
应急救援组织专业知识培训与演练

应急救援组织专业知识培训与演练应急救援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与演练是提高救援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的内容:
1. 灾害知识培训:包括各类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和人为灾害(火灾、爆炸等)的特点、应对方法、预防措施等。
2. 急救技能培训:包括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基础急救技能的学习。
3. 进一步救援技能培训:包括高空救援、水上救援、山地搜救等更复杂的救援技能的学习。
4. 应急通信技能培训:包括无线电通信、应急广播、紧急求救信号等通信技能的学习。
5. 人员组织与管理培训:包括应急救援人员的组织与调度、指挥体系、工作流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6. 模拟演练:通过实地演练模拟真实的突发事件情景,让救援人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践应对,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7. 专业装备使用培训:对救援组织所需的专业装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培训,确保救援人员能够熟练操作。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内容,具体培训与演练的内容应根据组织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培训与演练应定期进行,以保证救援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应对能力能够持续提高。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一、创伤急救
1、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送医院,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2、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
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智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
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使用药。
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
平地搬运
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二、止血
1、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
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2、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
(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3、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
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
上肢每60
分钟,下肢每8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
1-2min开始扎紧与放松的时间均与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
扎紧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
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一处和腋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
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4、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
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
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微,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
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
少量糖盐。
三、烧伤、烫伤急救措施
1、立即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30分钟或冷水浸泡直
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2、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
3、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
4、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
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消毒纱布覆盖送往医院。
5、妥善保护创面,不可挑破伤处的水泡。
不可在伤处乱涂药水或药膏6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7、搬运时,病人应取仰卧位,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干稳,并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对途中发生
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就地抢救。
四、触电应急(急救)措施
1、对于触电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
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非常严重。
这时应一面进行抢救,一面紧急联系专业救护机构,就近送病人去医院进一步治疗;在转送病人去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
2、关掉电闸,切断电源,然后施救。
无法切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竹杆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
如挑不开电线或其他致触电的带电电器,应用干的绳子套住触电者拖离,使其脱离电流。
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运动鞋等。
切忌用手去拉触电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
3、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
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4、伤者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
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
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扣压。
5、发现其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等复苏措
施(少数已证实被电死者除外),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
直到使触电者恢复呼吸、心跳,或确诊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
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 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
如现场抢救仅用1人,用15: 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
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彻底。
6注意:
(1)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
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2)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
超过30秒。
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
医院医务人员末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3)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
净的敷料包敷,而用干净的敷料包扎,或送医院后待医生处理。
五、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处理
1、吸入中毒的患者,应首先从中毒现场抢运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安静、保暖。
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经皮肤吸收中毒的患者,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冲洗皮肤,要特别注意冲洗头发及皮肤皱稽处。
3、经口中毒的患者及时催吐、洗胃、导泻,但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口服后不宜催吐、洗胃,可服牛奶、蛋清以保护胃粘膜。
4、抢救时要仔细检查,抓住重点。
如果呼吸困难,应立即用氧气吸入。
心
跳呼吸停止者进行胸外。
心脏挤压术和对口人工
呼吸。
现场若备有特效解毒药品,要及时使用。
经初步抢救后迅速转运到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5、怎样进行自救互救。
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要迅速戴上适合的防毒面具。
如果身旁无个人防护用品,可拿湿毛巾、手帕或衣物包住口、鼻,
并立即离开毒源向上风向跑。
皮肤和眼睛受到毒物沾染时,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
接触大量毒物后,如感到不适,要及时找医生检查。
六、中暑
1、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人体通过一系列的体温调节还是不能维持机体的热平衡时,就造成机体过度蓄热。
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从而发生中暑。
2、发现中暑病人后,首先应使患者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荫凉地方休息,解开衣服,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
3、必要时,可进行刮烦疗法或针刺合谷、曲池、委中、百会、人中等穴。
如有头昏、恶心、呕吐或腹泻,可服中药霍香正气丸;
4、如呼吸、循环衰竭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可注射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
七、火灾救援1、火灾的定义
火灾系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
成的灾害。
火灾大多数是一种社会现象,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三个方面。
一是人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三是工艺技术的缺陷。
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主要的因素。
2、灭火基本方法
(1)隔离法:将着火物移开,不与其他物品接触。
(2)窒息法:隔离空气接触火,用干粉灭火器、砂、湿棉被等物灭(3)冷却法:用水、灭火器将火冷却。
(4)报警:火警电话119。
报警要报清失火地点街道名(5)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 E五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的3、灭火器的种类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
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