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公司世界最大水电站的财务集中之路
2020年(财务分析)三峡水利、国电电力财务状况分析

(财务分析)三峡水利、国电电力财务状况分析三峡水利、国电电力财务状况分析一、案例分析思路本案例主要采用比率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从上市公司最核心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入手,对公司赢利能力、资产效率、偿债能力、现金获取能力、股利政策做全面分析。
二、公司介绍(一)三峡电力概况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1994年4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成立,1997年7月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97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99年3月,重庆国能投资有限公司(原名重庆市水利电力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接受公司原第一大股东重庆市万州电力总公司所持有的公司3,362万股国家股(占总股本的21.16%),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00年6月28日,公司1999年度股东大会通过了《关于199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决议》,以1999年12月31日的总股本15,888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1股。
2000年8月4日,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内部职工股299.20万股上市流通。
截止2005年12月31日,公司的总股本为174,768,000.00元,其中国家股为69,718,000.00元,占总股本39.89%;社会法人股47,058,000.00元,占总股本26.93%;社会公众股57,992,000.00元,占总股本33.18%。
(二)国电电力概况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原为大连东北热电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电力”)系1992年经辽宁省经济改革委员会批准,于1992年12月31日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3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时股本总额为5100万股,上市流通股本数量1280万股,全部为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公司股票代码600795。
自1997年上市后,先后进行了八次利润分配、五次转增股本、一次配股和可转换公司债券部分转股,股本总额达2,295,956,013股,流通股615,404,405股。
千亿资产注入:长江电力成全球最大水电上市公司

千亿资产注入:长江电力成全球最大水电上市公司今日、停牌时间长达1年之久的长江电力复牌,市场也随之来了三峡总公司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目标资产规模高达上千亿元。
作为迄今为止我国资本市场资产规模最大的重大资产重组,此次整体上市也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前,长江电力董事长李永安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整体上市之后.长江电力将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
停牌一年策划最大规模资产重组笔者:三峡总公司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在市场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请您介绍一下本次整体上市的动机和目的?李永安:本次三峡总公司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是三峡工程基本建成、金沙江水电开发全面展开之际进行的,是三峡总公司和长江电力科学发展现实选择的结果,也是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三峡总公司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大力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逐步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
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证监会积极鼓励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将主营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
根据上述精神,结合三峡总公司与长江电力自身实际,三峡总公司以长江电力为平台,将水电业务整体上市,支持长江电力做强做大,实现协同发展。
随着三峡工程发电机组在2008年底全部投产,三峡总公司和长江电力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三峡工程由建设期转入全面运行期,三峡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关系到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由于防洪、航运属于社会公益性功能,发电属于经营性功能,两类功能的发挥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对三峡工程运行期的管理体制、协调机制和经费保障做出长效制度安排。
另一方面,2003年长江电力首次公开发行以来,尽管长江电力已成为大盘蓝筹绩优股,但分拆上市带来的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未能完全消除,上市公司运行边界需要进一步厘清。
笔者:长江电力股票停牌已一年时间,这次停牌为何这么久?李永安:在2008年5月8日长江电力股票停牌后,三峡总公司和长江电力即成立了改制办公室,由公司领导带队,组织精干力量,聘请相关中介机构,成立专业团队,抓紧工作,深入研究论证整体上市方案,并充分征求了国家有关部委及市场机构的意见。
年赚500亿,点水成金——“印钞机”的发家史

年赚500亿,点水成金——“印钞机”的发家史宋朝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孟浩然》有这样一个成语“点石成金”,说仙人用手指一点就能使石头变成金子,让两样价值差别巨大的东西发生了转换,让人感觉十分神奇。
今天,有这样一家公司,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只不过,这家公司是靠的“点水为金”的本事,造就了一台年赚500亿的印钞机,这就是三峡集团。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获得批准建设。
1993年9月27日,为建设三峡工程,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正式成立,2009年9月27日,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021年,三峡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65亿元、利润总额603亿元、净利润507亿元。
500亿规模的净利润在央企里算不上前列,但三峡集团只有3万人左右,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了惊人的300余万,而2022年,中央企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是76.3万元,2022年中国人均GDP才8万余元,可见这是一台妥妥的“印钞机”。
那这台印钞机是靠什么起家的呢?“点水成金”靠的是什么呢?总的来说,靠的就是水电!水电生意模式简单:来水、发电、卖电,水电站的诱人之处便在于只要水电不停,收入就不停。
曾经当过3个月首富的李河君曾称水电站是印钞机,他的汉能集团就是靠的金安桥水电站起家,2009年金安桥每天带来的收益高达千万元,不过后来汉能的轰然倒塌确是另一番原因,当然,这是题外话。
我们可以看到,水电尤其是大水电站的印钞机属性无疑。
“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这条中国最大的河流,也蕴含了中国最优质、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巨型水电站,而三峡集团正好占据了这几座巨型电站。
根据三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长江电力年报数据披露,水电业务常年高达60%+水平。
2021年三峡水电站的总发电量到已经达到1030.98亿千瓦时,平均日赚6000万!长江电力毛利率三峡集团在长江干流建设运营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通过这6座巨型电站联合调度,年均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时。
三峡水利2018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智泽华

三峡水利2018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1 页 共 3 页 三峡水利2018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18年实现利润为23,302.11万元,与2017年的37,940.88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38.58%。
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在市场份额扩大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未能在销售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利润水平,应注意增收减利所隐藏的经营风险。
二、成本费用分析2018年营业成本为103,173.82万元,与2017年的82,481.37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5.09%。
2018年销售费用为零。
2018年管理费用为8,645.7万元,与2017年的9,472.87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8.73%。
2018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66%,与2017年的7.78%相比有所降低,降低1.12个百分点。
但并没有带来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要注意控制管理费用的必要性。
2018年财务费用为4,755.07万元,与2017年的4,498.97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5.69%。
三、资产结构分析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下降,收入增长,资产的盈利能力明显提高,与2017年相比,资产结构趋于改善。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三峡水利2018年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
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三峡水利2018年的营业利润率为18.14%,总资产报酬率为5.55%,净资产收益率为7.34%,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9.80%。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440,337.75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5.35%,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14.86%。
从企业内外部资产的盈利情况来看,对外投资的收益率大于内部资产收益率,内部经营资产收益率又大于企业实际贷款利率,。
三峡能源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前言三峡能源(以下简称“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发电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报告将对三峡能源2021年度的财务报告进行深入分析,旨在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潜力。
二、公司概况三峡能源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主要从事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建设和运营。
公司旗下拥有多个电站和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是国内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
三、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根据三峡能源2021年度资产负债表,公司总资产为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比较高,达到XX%。
这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具体来看,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其中货币资金占比最高,达到XX%。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XX%,主要包括发电机组、电站设备等。
这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优势。
2. 负债结构分析公司总负债为XX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较高,达到XX%。
这表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具体来看,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长期负债占总负债的XX%,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这表明公司对长期资金的依赖程度较高。
3. 所有者权益分析公司所有者权益为XX亿元,占总资产的XX%。
这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二)利润表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清洁能源发电量的增加和电价上涨。
2. 营业成本分析2021年,公司营业成本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增加。
3. 期间费用分析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主要原因是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增加。
4. 净利润分析2021年,公司净利润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的提高。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中国三峡集团

中国三峡集团中国三峡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总部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
该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国有企业,以发电为主业,涉及水利、电力、金融、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中国三峡集团以其在能源行业的巨大规模和前瞻性的战略规划而闻名,被誉为中国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中国三峡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水电发电、风电发电、太阳能发电、核电发电等。
其中,三峡大坝是中国三峡集团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电站,不仅为中国的电力供应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同时也为水运和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峡大坝的建设和运营不仅仅是一个宏伟工程,更是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作为中国三峡集团旗下的核电业务也备受关注。
中国三峡集团积极推进核电项目的建设,为中国的电力供应提供了另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选择。
集团目前正在积极谋划建设新的核电项目,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并推动中国在核能领域的发展。
除了发电业务,中国三峡集团还涉足金融、房地产等领域。
集团旗下的金融子公司主要从事金融中介、融资和投资等业务,为集团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集团的房地产业务主要集中在湖北和重庆两个地区,通过开发和运营房地产项目来支持集团的能源业务。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中国三峡集团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业务布局,还积极开展海外业务。
集团已经参与了多个国际能源项目,如巴西的中雅斯、巴拿马的输入Sura和乌兹别克的高瓦陶。
通过这些海外项目的参与,中国三峡集团成功地将中国的能源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为中国能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做出了贡献。
中国三峡集团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为。
集团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主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水电项目的建设中,集团充分考虑了生态保护的因素,同时积极推动有效的生态恢复工作,尽最大努力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此外,集团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当地的教育、扶贫和灾害救助等工作提供支持。
三峡集团占领财务的制高点

三峡集团:占领财务的制高点文/钟啸灵六年来,三峡总公司卓有成效地解决了财务集中管控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很多企业的烦恼。
业务虽在扩大,烦恼亦是不断。
1993年,长江三峡成功截流,可谓是一桩历史大事。
不过,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总公司”)并没有因此停止他们的脚步。
三峡总公司的高管层也对未来业务有了更多的期待,比如期望将招投标业务、工程咨询业务独立出去成立子公司,并开展三峡旅游业务等。
1997年,国家部门还将葛洲坝授权给他们管理。
同时,他们也在金沙江上游相继建设四个梯级电站,规模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
不到5年的时间,三峡总公司开始由原来的项目建设法人过渡为一个投资主体,同时管理多个跨区域的项目。
虽然公司业务不断扩大是好事,不过,财务管控也开始变得繁杂了。
在努力做了多次的财务机构的调整后,并进行多次对子公司财务部门的突击检查后,这家公司还是不得不在2002年的经理办公会上,提出大调整原有的财务机构的预案,对会计核算的流程进行大刀阔斧的再造。
同时打破了原来依行政目的设立的财务机构,由资产财务部统一管理会计核算。
虽然这个预案最后获批执行,不过他们的烦恼远没有结束。
表面上的机构变革并不能使财务数据清晰呈现在一张报表上:从三峡工程的各个工程系统,到8家子公司单机核算软件各自为政,况且这些数据连基础编码都没有统一。
资产财务部很迫切希望改变这一局面,不久,这个部门提出,希望借助IT手段实现财务集中管控。
在当时,如此大规模的项目业内并没有此种经历。
相反,央企中亟待进行财务管控的企业非常多。
作为央企中的一家,他们是最早直面这个问题,并且是最早着手解决的一家,当时三峡总公司内负责财务和信息化的副总经理——林初学遂召集资产管理部与信息中心商谈对策。
时任信息中心主任的金和平开始接手这一工作,但是这一项目的推进并不容易。
艰难推进其实,金和平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1993年三峡工程开始时,他已经到此工作,对于公司的业务脉络、以及系统架构非常明了于心。
集中财务管理的“三峡工程”

CF 实战 【 O
蕊
。
一 l 0 l
。 。 “ 。 “ _
l强曩建 业 礁 模 、照 务 以及;
鬃 团肉酃 舞蹲 糍 愈 翳 蓉
最 魏务豢 中管理怒必然的趋势 借 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壤中监控和
震 ≥ 双 糠 ∞推进 作 用 《
总 公 司 ) 从 事 多 项 大 型 水 电工 程 建 设 投 资 、生 是 产 运 营 和 多 种 经 营 的 特 大 型 国有 企 业 集 团 ,通
偿 还 以及 工 程 建 成 后 的 经 营 管 理 。2 0 年 三 峡 03 工 程 首 批 机 组 投 产 发 电 ,“ 长江 电力 ” 制上 市 , 改
2 0 年 三 峡 总 公 司 总 经 理 办 公 会 议 批 准 02
调 整 财 务 机 构 ,实 行 会 计 集 中 核 算 的 工 作 方 案 ,按 照 企 业 集 团 财 务 集 中管 理 的 要 求 分 步 调 整 集 团 内 部 会 计 核 算 机 构 。为 推 行 统 一 的 财 务 管理 信息 系统 ,构 建 财务 集 中 管理 的 技术 平 台 , 20 年 初 三 峡 总 公 司 开 始 规 划 上 马 E P 于 当 03 R 并 年 1月 实 施 。 1 三 峡 的 E P选 型 和 实 施 可 以 用 “ R 因地 制 宜 、
圈 0
l f
。
e o 实战
时 的投 资 就 已达 到 1 元 。 多 年 的 信 息 亿 化 实 践 证 明 ,网 络 化 、集 中 化 的 技 术手 段 ,支 撑 了 三 峡 总 公 司 的 战 略转 变 、 满 足 了总 公 司跨 地 域 、 行 业 的 管理 需 要 。 跨 由 于财 务 核 算 与 程 进 展 紧 密 相 连 ,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公司世界最大水电站的财务集中之路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采用用友NC 系统,构
建大集中平台,满足了业务扩展对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对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集团型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仅
在会计期末的数据集中查询,而要求实时的信息查询与处理,并且要求在新的技术平台上实现跨账簿、跨企业、多维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IT 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解决了这一要求在技术上的瓶颈。
业务扩展提出
大集中需求
1993 年,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下称“三峡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
作为三峡工程的项目法人,三峡公司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和资金筹集、使用、偿还以及工程建成后的经营管理。
2003 年,三峡工程首批机组投产发电,“长江电力”改制上市,同时金沙江上游相继建设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和白鹤滩等 4 个梯级电站,装机容量3850 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
这一系列的变化,标志着三峡公司开始由项目法人向公司法人
转变,由单一项目建设管理向流域滚动开发的多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转变。
这种转变,对企业的集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三峡公司资产财务部总会计处副处长任涛介绍“: 这种转变尤其对财务的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借助于网络化、集中化的技术手段,实现了三峡总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支撑了三峡总公司的战略转变,满足了总公司跨地域、跨行业的管理需要。
NC 构建大集中平台
三峡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建立了“资金集中收付,会计分级核算,全面预算管理,数据综合分析”的财务集中管理体系,利用用友NC-ERP 管理软件作为基本技术平台,通过数据接口技术,整合公司现有的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TGPMS )、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ePMS)、财务公司电子支付系统等业务系统。
任涛表示,从2002 年开始,三峡公司首先对财务机构进行了调整,制定了各种会计集中核算的方案,调整会计机构,完成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流程的调整。
此外,三峡公司在集团层面统一了会计科目代码,统一了固定资产编码,
统一了预算编码,以及其他的公用信息编码。
任涛说: “从2003 年1 月起,通过构建财务集中管理体
系,三峡公司的财务与业务联系更加紧密,比如在工程计量计价中,只有得到工程监理的批准,才能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
现在,公司全部财务数据集中汇总在用友NC 系统当中,为集团的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提供支持。
目前,虽然在全国各地都有三峡总公司核算体系,但是仅宜昌总部有一套用友NC 的服务器,其他的都是直接通过网络进行联接。
” 在集中核算体系建成以后,三峡公司还按照技术的发展实现了集团人、财、物的全面集中管理。
“从2004 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在NC 系统当中全面实施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在NC 系统中完成了集团全部人员信息的录入。
同时,利用NC 技术平台,实现了资产的全面管理。
总公司对三峡工程建设当中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管理,从各种合同的签定到在线工程、资产的管理,一直到最后进行峻工结算,实时交互,形成固定资产。
资产的形成和后续的变动再通过接口传到NC 的系统当中,利用这个平台实现整个集团的各种共用资产的管理。
任涛表示,虽然在大集中实施中,集团也经历了来自企业内外的阻力,但是现在上上下下逐步体验到了“甜头” ,态度不断积极起来。
“以前是总公司在推动,现在是分公司在拉动。
比如三峡实业公司需要项目和存货的模块,这是总公司没有的。
在其强烈要求下,2007 年底对其实施了这个模块,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现在三峡实业公司已经非常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模块,并享受到了管理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