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作业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部分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部分习题答案
2U d 2 0.005 0.43 % D 2.345
U U r 4.3 10 3 6.659 0.029 g/cm3
所以 6.659 0.029 g/cm3 或
6.66 0.03 g/cm3
1
3. 用分度值为 0.002cm 的游标尺测量一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得下列测量数据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解:实验数据表格 空心圆柱体体积的测量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平均值 标准偏差 S △ins 不确定度 U 直接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 高 H/cm 4.810 4.802 4.808 4.806 4.804 4.806 4.8060 0.0028 0.002 0.0035

4
(2 3.30 4.81 0.0031) 2 (3.30 2 0.0035 ) 2 (2 1.50 3.79 0.0054 ) 2 (1.50 2 0.013) 2
=0.099cm3 所以 V V U V (34.46 0.10) cm3 红字部分不确定度保留一位是正确的。

y A y B 2.66 0.17 0.0369 mV/℃ xA xB 72.5 5.0
所以实验方程可写为
t 0.0369 (t t 0 ) mV
2)利用计算器对实验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运算可得直线的斜率 a 0.0368 mV/℃
3
ε
t
/mV 热电偶温度计温差电动势曲线
3.0
⊕A(72.5,2.66)
+ +

2.0
+ + 作者: ××× 日期:2007.3.10
1.0


⊕B(5.0,0.17)

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

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

绪 论 作 业2. 用最小分度值为0.01 g 的物理天平秤了5次某物体质量m ,结果分别为:3.127 g 、3.126 g 、3.128 g 、3.126 g 、3.127g ,求平均值m 和标准不确定度m σ,并表示结果m m E m m ,σ±=。

解答:平均值g g mm i i1268.35127.3126.3128.3126.3127.3551=++++==∑=标准不确定度22B A m σσσ+=45)128.31268.3()127.31268.3(2)126.31268.3(2222⨯-+-⨯+-⨯=p A t σg B 00577.03g 01.03==∆=仪σ所以标准不确定度=+=22B Am σσσ 所以g g m m m )127.3()1268.3(±=±=±=σ 相对不确定度=⨯=%100mE mm σ4.根据不确定度的合成关系,由直接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表示出间接测量值的不确定度: (1)2z y x N -+=1=∂∂x N ,1=∂∂yN,z z N 2-=∂∂;)ln(ln 2z y x N -+= 21ln z y x x N -+=∂∂,21ln z y x y N -+=∂∂,22ln zy x zz N -+-=∂∂ 22222222224)()()(z y x z y x N z zN y N x N σσσσσσσ++=∂∂+∂∂+∂∂= N z zy x z N y N x N E N z y x z y x N σσσσσσσ=++-+=∂∂+∂∂+∂∂=2222222222241)ln ()ln ()ln ((2) 224Tlg π=对g 求偏导数 l g Tl g ==∂∂224π,T gT l T g 24232-=⨯-=∂∂π对g 取对数 T l g ln 2ln )4ln(ln 2-+=π,再求导数,有:TT g ll g 12ln 1ln -=∂∂=∂∂所以,22222222221161)2()2()()ln ()ln (T l E E Tl T g l g E T l T L T l g +=+=+=∂∂+∂∂=σσσσg E T l g Tg l g Tg l g g T L T l T l g ⨯=+=+=∂∂+∂∂=222222222222)2()(4)()(σσσσσσσ (g g g σ±=)7. 把下列各数按舍入规则取为四位有效数字: (四舍六入五凑偶) 21.495 (21.50) 43.465 (43.46) 8.1308 (8.131) 1.798503(单位) (1.798(单位)) 8. 按照结果表示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改正以下错误: (1)cm N )2.0800.10(±= ( cm N )2.08.10(±=) C q 1910)28765.061248.1(-⨯±= (C q 1910)29.062.1(-⨯±=) m km L 1012±= (m m L 1012000±=) Pa Y )1079.61093.1(911⨯±⨯= ( Pa Y 1110)07.093.1(⨯±=)(2)有人说0.2870有五位有效数字,也有人说只有三位(因为“0”不算有效数字),请纠正,并说明原因。

物理实验绪论课(修改后的)

物理实验绪论课(修改后的)

解: (1) 求U(x) U(x)U(b)(单 位 )
(2) 求U(y) n
Ua(y)
T n
(yi y)2
i1
n1
(单位 );Ub(y)=I(y) (单位)
U(y) Ua2(y)Ub2(y)(单)位
(3) 求U(F)
U ( F )[ ( 2 x y 3 ) U ( x ) ] 2 [ 3 x y 2 U (y ) ] 2 ( 单 位 )
Ua(x)=0,Ub(x)=I (单位),则U(x)= Ub(x)=I (单位)
如教材P14: 钢卷尺:一次测量测得物长 L=97.32 cm
最 小 分 度 值 1(m m )
Ub(L)0.5(mm) Ua (L) 0 U(L)0.5(m m )
L L U (L ) 9 7 .3 2 0 .0 5(c m )
为了让误差更准确,对方程右边做“方和根”处理
U (F ) x F 1U (x 1) 2 x F 2U (x2) 2 . . .x F kU (xk) 2 (计算公式)
例:F=x2+xy3 . (x测1次, y测5次) 求U(F)=?
数据表格者视为预习不合格;
上课时检查预习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做实验,即使补做 实验,该实验成绩也作降分处理(10-20分)。
课中:做实验、记录原始数据、老师签字
① 按实验步骤规范操作。 ② 按有效数字原则正确读数。
课后:画表格、数据处理、写结果
在报告册内
6> 数据表格 实验步骤后 (再画一个数据表格,并将数据填入)
◆ 写结果
课前:必须书写预习报告!!!
★ 预习报告的六个必备部分:书P2
1> 实验目的 2> 实验仪器 3>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简单的文字描述],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安徽大学1、4.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松软的馒头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炒菜时油烟上升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正确答案) 3、2.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4.研究地球的公转及自转时地球都可视为质点.[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单选题]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m(正确答案)C.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40cm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20min6、80.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向右盘加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右边,去掉其中最小砝码,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单选题] *A.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正确答案)7、6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光年是时间单位,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B.电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大;原子核带负电,电子带正电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正确答案)8、52.“凿壁偷光”原指凿穿墙壁,让邻舍的烛光透过来,后用来形容家贫而勤奋读书。

下列诗词中与“凿壁偷光”描述的现象相同的是()[单选题] *A.床前明月光(正确答案)B.潭清疑水浅C.池水映明月D.掬水月在手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正确答案)B.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就越多D.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但磁场并不存在10、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洗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0℃(正确答案)B.0℃的冰比0℃的水冷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4℃D.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0℃11、72.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你认为不能够完成的是()[单选题] *A.测量牛奶的密度B.鉴别金戒指的真伪C.鉴定铜球是否空心D.测一捆铜导线的长度(正确答案)12、78.有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铁=8×103kg/m3,ρ铜=9×103kg/m3,ρ铅=3×103kg/m3。

大学物理实验部分绪论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部分绪论答案

2
10 组数据结果如下: 测量次数 1 1.925 2 1.919 3 1.943 4 1.911 5 1.905 6 1.917 7 1.923 8 1.936 9 1.920 10 1.940 1.9239 平均 测量列的标准误差������ = 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 =
∆������ ������
+
∆ℎ ℎ
= 23.75 + 8.84 = 0.31%
0.02
∆S = S ∗ ������������ = 1318 ∗ 0.31% = 4������������2 S = S ± ∆������ = (1318 ± 4)������������2 4) ������������ =
3
1
Vi2
2
������ 200 T = T ± ������ ������
1
(2).因为测量了 6 次,所以满足τ分布,故有: 测量次数 i c������ ������������ = ������������ − ������ ������������2 1 0.203 -0.015 0.00000225 2 0.198 -0.065 0.00004225 3 0.212 0.075 0.00005625 4 0.215 0.105 0.00011025 5 0.192 -0.125 0.00015625 6 0.207 0.025 0.00000625 平均c = 0.2045 ������������ = 0 ������������2 = 0.00037350 测量列的标准误差������ = 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 =
0.02 0.02
∆V = ������ ∗ ������������ = 7.28 ∗ 0.47% = 0.03������������3 V = ������ ± ∆������ = (7.28 ± 0.03)������������3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绪论练习题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绪论练习题

物理实验绪论作业(2013级)姓名 班级 学号 上课时间 成绩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将所选结果的标号(字母)填入下表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择结果1. 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并以各次测量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该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下面的说法那个是正确的? A.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减少系统误差。

B .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减少随机误差。

C .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得到该物理量的真值。

D . 这只是处理测量数据的一种方法,不能减少误差,也与其真值无关。

2. 测量结果可以表示为)(u X ,X 是测量值,u 是标准不确定度,下列哪种解释是正确的?A. 表示被测量的真值可能是u X -或u X +。

B. 表示被测量的真值位于区间)(u X u X +-,之内的可能性(概率)较大。

C. 表示被测量的真值一定是位于)(u X u X +-,之间的某一数值。

D. 以上解释都不对。

3. 下面每组中有不同的被测物理量,全部属于间接测量的是哪一组?A . 用分光计测量介质的折射率,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物理的密度。

B .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毫秒计测量时间。

C . 用阿贝折射仪测量液体的折射率,用螺旋测微尺测量刚珠的直径,用透镜成像原理测量焦距。

D . 用天平测量物理的质量,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

4. 下面的说法那个是正确的?A. 测量一个物理量时,使用的单位不同,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就不同。

B. 进行有效数字运算时,计算器显示的位数越多,得到的计算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就越多。

C.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由其不确定度决定。

D.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的可疑位就是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值所在位。

5. 如果下面的几组数据修约中取4位有效数字,那么完全正确的是那一组? A.5.3163修约为5.316, 4.76752修约为4.767. B.10.455修约为10.46, 15.0054修约为15.00. C.1.5160修约为1.516, 5.73258修约为5.733. D.62.5149修约为62.51, 9.21859修约为9.219. 6. 用一台天平分别测量了物体a 和物体b 的质量,测量次数相同,得到的测量数据a m 和bm (b a m m ≠),下面的说法那个正确?A.测量数据a m 和b m 有相同精度。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习 题1、下列各量是几位有效数字?(1)地球平均半径km R 22.6371= 6位(2)s T 0010.2= 5位(3)真空中的光速s m c /299792458= 9位(4)cm l 00058.0= 2位(5)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km s 810496.1⨯= 4位(6)J 23109.2⨯ 2位2、按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下列各式(1)06546.06.547.255++ 261.1(2)218.311.855.90-- 51.2(3)0.145.12.91÷⨯ 1.3×102(4)100)23.10025.100(÷- 2×10-3(5)0.2001.22⨯⨯π 25.2(6))001.000.1)(0.3103()3.1630.18(00.50+--⨯ 1.003、按照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法则改正错误(1)mm h 5.026.25±= mm h 5.03.25±=→(2)015330'±'= θ 2.06.30±=→θ(3)nm 46.06.579±=λ nm 5.06.579±=→λ(4)2911/)1032.41067.1(m N Y ⨯±⨯=211/10)04.067.1(m N Y ⨯±=→(5)m cm 5500= m cm 00.5500=→(6)25.25.12= 2.25.12=→(7)mA A I 10010000.0== mA A I 000.10010000.0==→(8)06330.0是三位有效数字 位有效数字4→4、用一级千分尺测量一小球的直径,测得数据如下:000.10:)(mm d i ,998.9,003.10,002.10,997.9,001.10,998.9,999.9,004.10,997.9。

计算直径的算术平均值、标准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中山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作业

中山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作业
中山大学《基础物理实验(I) 》课程报告模板实验 A0 绪来自课作业预习操作记录
实验报告
总评成绩
《基础物理实验(I) 》课程实验报告
学院: 实验人姓名、学号: 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专业: 参加人姓名、学号: 上午[ 室温: ] 下午[ ] 晚上[ ] 年级:
相对湿度:
实验 A0 绪论课作业
题 1:采用钢卷尺,分别测量长方形实验桌的长度 L 和宽度 W,数据如下表所示。请 计算实验桌长 L、宽 W、面积������ = ������ × ������的平均值及其实验标准差。要求写出计 算步骤及计算公式,计算时需注意直接测量量和间接测量量计算方法的区别。 次数 i 长度 L/cm 宽度 W/cm 1 180.23 75.15 2 180.20 75.19 3 180.16 75.10 4 180.18 75.12 5 180.19 75.13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编制,仅用于教学。未经允许,请不要擅自在网络上传播。 Page / 2016 年 02 月 19 日更新
题 2:在题 1 基础上,计算桌长 L、宽 W、面积������的扩展不确定度∆������,并将最终结果写 ̅ ± ∆������的形式。计算时需考虑自由度,要求写出计算步骤及计算公式。 成������ = ������ 题 3: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需要测量单摆多次摆动的总时间 t 再计算摆动 的周期 T。假设单摆的摆长约为 800mm,用最小刻度为 1mm 的钢尺测量。测 量者按秒表的反应时间为 0.4s, 秒表最小刻度为 0.1s。 根据不确定度均分原理, 试确定测量 t 时单摆的摆动次数至少需多少次?本题中只考虑 B 类不确定度。 题 4: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测量条件如题 3,如果要求重力加速度 g 测量结果的 B 类标准不确定度不大于 1%, 试确定测量 t 时单摆的摆动次数至少 需多少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请各班学习委员将作业按学号从大到小排列后交回)
1、评述下列各误差的定义。

1)含有误差的值与其真值之差为误差;
2)某一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为误差;
3)加工实际值与其标称值之差为误差;
4)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为误差;
5)错误值与其真值之差为误差。

2、方差是什么?标准差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用它们能描述测量的重复性或测量的稳定性?σ与n /σ的区别是什么?
3、计算y x
3=ϕ的值及其标准偏差。

已知:x=2,01.0=x σ,y=3,02.0=y σ。

4、按关系A=uIt 求焦耳值时,测得t u u t u u ±=±=±=2.6037.120u 10.330I i ,,。

且已知u i =0.015A ,u u =0.3V ,u t =0.2s ,都为均匀分布。

5、某胶体浓度与密度的关系可以看为直线,试做直线拟合计算。

数据如下:
浓度:4.04,3.64,3.23,2.83,2.42,2.02,1.62,1.21,0.81,0.40,0.00
密度:1.0005,1.0002,0.9998,0.9994,0.9911,0.9988,0.9984,0.9981,
0.9977,0.9973,0.9970
6、将下列物理量进行单位换算,并用科学记数法正确表达其换算结果。

m = (312.670±0.002)kg 换算成g 和mg 。

7、有甲、乙、丙三人共同用千分尺测量一圆球的直径。

在算出直径的最佳值和不确定度后,各人所表达的测量结果分别是:甲:(1.2802±0.002)cm ;乙:(1.280±0.002)cm ;丙:(1.28±0.002)cm 。

问哪一个人表示得正确?另两人错在什么地方?
8、按照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改正以下错误:
⑴ q = (1.61243±0.28765)×10-19C
⑵ 有人说0.2870有五位有效数字,有人说只有三位,请纠正并说明理由。

⑶ 有人说0.0008g 比8.0g 测得准确,试纠正并说明理由。

⑷ 28cm = 280mm
⑸ 0.0221×0.0221 = 0.00048841
⑹ 6.1160.121500400-⨯= 600000
9、利用有效数字简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的结果:
.110000.10)0.7700.78()
412.46.5(0.100+⨯-+⨯
10、试推导下列函数关系的误差传递公式
⑴ w = 2x +3y -4z
⑵ g =
224T L π
11、某物体质量的测量值为:42.125,42.116,42.121,42.124,42.126,42.122(g)。

试求其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并正确表达出测量结果。

设仪器误差限∆仪=0.005g,为正态分布。

12、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一正方形金属板的边长为:2.002,2.000,2.004,1.998,1.996 (cm)。

试分别求正方形金属板周长和面积的平均值和不确定度,并正确表达出测量结果。

13、设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是:
t(s) 25.5 35.5 46.3 58.2 67.8 78.6
v(cm/s) 3.16 4.57 5.52 6.71 8.18 9.30
14、下面是用伏安法测电阻得到的一组数据:
I(mA)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U(V) 0.00 0.62 1.23 1.81 2.40 2.98
试用逐差法求出电阻R的测量结果(测量时所用电流表为量程5mA的0.5级表,所用电压表为量程3V的0.5级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