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人文理想

合集下载

《医学人文概论》心得体会范本

《医学人文概论》心得体会范本

《医学人文概论》心得体会范本《医学人文概论》是一门探讨医学与人文关系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收获了很多关于医学人文的知识和理解。

以下是我对于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课程中我学到了医学人文的概念和内涵。

医学人文是指医学领域与人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强调医学实践中对患者的综合关怀和人文关怀。

这种关怀不仅包括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关注,还包括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社会环境和价值观的关注。

通过学习医学人文概论,我深刻理解了医学人文在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其次,课程中的案例分析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医学人文的作用。

通过课程中的案例分析,我了解到在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需要注意与患者建立真诚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例如,当患者面临疾病诊断和治疗困难时,医务人员应该给予患者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在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还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和决策,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个性化治疗选择,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这些都是展现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

此外,课程中的文献阅读和讨论让我对医学伦理和医学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医学伦理是指医学实践中所涉及到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例如医务人员如何平衡患者的利益与社会公平、公正的问题。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我了解到在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伦理原则,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和行为。

同时,医学实践也需要艺术的因素,例如医务人员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对患者情感和需求的敏感度等。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医学伦理和医学艺术在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未来医学工作中需要不断提升和发展这些方面的能力。

最后,在课程中我还学习到了医学人文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了解医学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我了解到医学人文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交叉研究,涉及到医学、人文学科以及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医学人文研究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通过这些方法和途径,可以深入探讨医学实践中的人文关怀问题,促进医学实践的发展和提升。

医学与人文发展关系阐述

医学与人文发展关系阐述

医学与人文发展关系阐述对于大多数医学生来说,闲暇之余很少有人自觉的去问一个问题:医学是什么。

这个似乎不需要认真审视、反思,教科书上有现成的答案。

但是它仅仅是认识疾病的学科,是专业处理疾病与人类保健的职业技术?除此之外它还应该具有什么特质呢?在它的功利和工具的特质之外,从它的对象看,它也还是一门面对人的学问。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6年成立时,其序文中界定健康(health)是一种“身体、心灵及社会交往的健全和谐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没有罹患身体或精神疾病”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医学不能仅仅是治疗的手段,更是社会人和人之间的问题。

因为,医学汇集了人类在自我(从躯体到心灵)认知、自我救助方面的知识、智慧与发明、发现,它研究的主体是人,研究的对象也是人,服务的对象还是人,疾病是人的痛苦,是心灵的损补,任何医疗的交往都是人与人之间身心救助的故事,而不仅仅是人与机器、技术之间的对话,或者人与金钱之间的故事。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人道原则、人本立场、人性光辉永远是医学的价值皈依与医学职业的职业操守。

这也是医学人文的基本核心构成。

但是医学人文究竟是什么?是“医学中的人文”,还是“医学与人文”,又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他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化现象的高度重视,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素养是建立在这基础上的对人类的幸福和痛苦有较深刻的了解,是一种体会,一种同情、理解,一种对人的本质的关怀。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疾病是让个人在工作与生活方面暂时失序。

所以疾病必须得到控制(治疗),才不致影响许多个人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控制的责任由医院交由具体的医生来进行。

从医史学家西格里斯在《亨利?西格里斯论医学史》(1959)中说:“与其说医学史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我曾不只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

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社会有用的社会成员,为了做到这一点,医学经常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最终目的还是社会的。

我的理想是一名医生作文五篇

我的理想是一名医生作文五篇

我的理想是一名医生作文五篇
我的理想是一名医生
作文一:我的医生梦
我从小就想成为一名医生,因为我想要帮助别人。

我相信,成为一名医生可以让我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来治愈病人,为他们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专业的心脏病医生,在这个领域里,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作文二:成为一名医生的困难和挑战
成为一名医生是一项艰苦的任务,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如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复杂的医学知识。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我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

作文三:我的医学之路
我从小就对医学感兴趣,因为我喜欢帮助别人。

所以我选择了学习医学,学习了解身体结构、疾病预防和治疗等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
需要不断地学习、反思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我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作文四:成为一名医生的责任
成为一名医生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因为我们的职责是治愈病人,保障他们的健康。

这需要我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高度的人文关怀,在治疗过程中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作文五:我的医学梦想与未来
我的医学梦想是成为一名专业的心脏病医生,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一定可以实现这个梦想。

未来,我希望能够在医学领域拥有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相信,我的梦想一定能够成为现实。

医学人文关怀

医学人文关怀

浅谈医学人文关怀摘要:“医学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体现的是对人、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是一种实践人类内心医学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的、对象化的过程。

本文将根据《再生之旅》和《心灵点滴》两部电影以及医疗现状对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及其全面性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医学人文关怀;医学人文精神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

严谨的科学态度、精湛的医学技术和温暖的人文关怀,从来就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目前,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为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群众就医体验和改革“获得感”。

坦率地讲,一些医患沟通上的问题甚至医患矛盾的发生,与部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不足有直接关系。

因此,加强医学人文建设,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已成为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职能是关注病人的社会属性,把握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解决患者因疾病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分担患者和家属在接受预防、医疗、康复等健康照顾过程中医护技术之外的各项社会服务工作。

[1]主要包括:第一,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调节患者和家属因疾病引起的惶恐、沮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增进患者对疾病和医疗环境的适应。

第二,促进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加深患者和家属对病情和医疗程序的理解,增进相互的配合与支持。

第三,协调患者和家属与医疗系统的关系,为患者提供经济、福利、法律等相关医疗信息,协助患者家属了解医院的各项规定和制度及设备等社会资源的应用。

第四,提供出院后续服务,为患者和制定出院计划,指导家属照顾病人,协助家属与患者一起设计出院后检查方案,接受社区康复服务。

医学人文关怀的内容不仅为患者提供高满意度的技术服务,还要为患者提供心理的、精神的、情感的安慰和援助;医学人文关怀的范围不仅在医院在病区在手术室,也在单位在社区在社会;医学人文关怀的方式不仅可以体现为舒适的物质性环境、合理的卫生保健制度,还体现为一个微笑、一个表情、一声问候、一个动作,体现在用心去爱病人:专心、细心、贴心、关心、耐心和诚心。

人文与医学.doc

人文与医学.doc

人文与医学人文,是一个简单词语,在医学中却不是那么简单,医学和人文一直是无法分割的两个词眼,医学需要讲究人文,人文对医学起到了以人为本的作用,下面是人文与医学,一起来看看吧!人文与医学医学人文学(medical humanities)一词,至今尚无统一定义。

但有一点无可置疑,即它是一个学科群而不是一门学科。

医学人文学是一个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从人文学科入哲学、历史、文学、宗教等,社会科学如人类学、文化研究、心理学和社会学以及艺术如戏剧、电影、视觉艺术等领域,探讨健康、疾病、生命、死亡、疼痛、快乐之于人类社会的价值,考察医学和卫生保健之于人类社会的价值,研究与关注这些学科如何应用于医学教育和促进医疗实践,关涉对医学与医疗实践目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

“人文”一词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学术中至少有四重意义。

其一,是指人文精神(humanities),它是一种文化传统(东方传统与西方传统)与思潮。

其二,是人文主义(humanism)的简称,包括人性、人本、人道三重同本异流的哲学、宗教与伦理学解读。

其三,是指人文学科。

其四,是指人文价值(humanistic value),一种超(非)功利的文化视野,反抗功利主义与工具论。

论及“医学人文”这一概念,这里的“人文”主要强调的是:一,人类的终极关怀与人性的提升;另一层意义则是指“人道的”医学,如医学研究、临床治疗中的伦理价值。

下文主要针对这两层意义对医学人文和医学人文学进行比较分析。

1. 终极关怀vs普世关怀终极关怀的价值表达非常丰富,包括生物学上的有机论、博物学、生态主义及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关切、宗教情怀的至善等人文主义的医学传统以及医学史上人格化的美德典范等等。

医学人文与医学人文学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前者用终极关怀去抗击技术主义的价值霸权,而后者暂时放弃最高限度的理想化方式(终极关怀),转而寻求宽容、宽泛前提下的公共理性、普世关怀。

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医乃仁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核心理念,而西方医学最尊崇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也提出“医学不分男女,不分贵贱,要为病人幸福着想”,这些都要求医学工作者不仅要具有高超的医术,而且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精神。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多数医学院校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片面追求纯医学技术的提升,却严重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

因此,医学生人文素质缺陷仍然是当今医学教育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有些医学生缺乏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患者服务意识淡薄;对病人缺乏同情心,语言生硬,沟通能力差;文字表达能力差,病历书写语句不通,字迹潦草;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文知识欠缺等等。

同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医务工作者人文素质缺乏也是导致当今中国医患纠纷日益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已成为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医学生如何做人,使医学生在人类文化熏陶下,正确认识自我,把握社会脉搏,从而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心理品质内化,进而达到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蕴涵,对于医学生有特殊的育人效果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至今可以作为主干的就是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三家、三科、三学”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4]。

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自强不息、吐故纳新、天人合一的精神价值体系,是医学生用以不断提升人文修养的“精神食粮”。

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的影响下,医学生的思想意识、人格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部分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表现在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或厌倦书本、远离课堂、沉湎网络游戏,或不择手段捞取个人利益等。

这样的医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偏向于追求时尚与物欲的享乐,难以担当起振兴医药卫生事业的重任。

中国医学人文

中国医学人文

中国医学人文中国医学人文是指中国医学领域中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关注的提高,医学人文在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医学人文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对医学实践和患者关系的重要影响。

医学人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医学传统。

在古代,中国人对医学有着深厚的传统和理念,将治疗疾病与人的整体健康联系在一起。

医学关怀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治疗,更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的综合关注。

这种全面的医学观念在中国的医学文化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在中国的医学实践中,医生们注重患者的整体健康,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

例如,在一个典型的医院,医生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认真倾听他们的痛苦和担忧,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也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

这种关心和理解,让患者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和关爱,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和康复。

此外,中国的医学人文还体现在医学教育和研究中。

许多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医生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

他们强调医生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优秀的技术和高尚的品德,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和社会。

医学研究也越来越关注医学伦理、公平正义等人文议题,以确保医学实践的公正性和人性化。

中国医学人文的重要影响不仅体现在医学领域,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医学人文关怀的理念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

比如,在中国,有很多关注医学人文的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团体,他们致力于为贫困地区提供医疗服务,并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健康需求。

通过这些努力,医学人文的理念得到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然而,中国医学人文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中国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商业化和利益驱动逐渐渗透到医学实践中。

医疗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以及医患关系的紧张局势也对医学人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中国医学界还需要不断加强医学人文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加强医疗体制改革和加强医患沟通来改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

医学人文精神在医院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医学人文精神在医院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医学人文精神在医院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唐晓东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6年第11期医院是为人们提供医疗护理、卫生保健服务的机构,是人们生老病死最重要场所。

医疗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这就是医学人文精神,是医院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医院文化的基础。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医学活动中挚爱生命、体现和坚持以人为本精神,反映人类对生命根本态度的精神,既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因此,在当今复杂的医疗环境下,大力培育医学人文精神,对医院文化建设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一、医学人文精神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人类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

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目的和理想的人本意识。

关于人文范畴的内涵见仁见智,诠释很多,但无论怎样的解释均不可背离其宗。

人文范畴的基本内涵是人类文化,基本内核是关于美好人性的理想,终极指向是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从生命本体论的角度而言,人的生命健康是唯一,而其他的一切都是附加值;从生命价值论的角度而言,医学和人的生命健康紧密相连,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至高无上的人文价值;从医学哲学的角度而言,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在特殊状态下和特殊场景中表现出来特殊的情愫,是人性超越本我的尺度,而医学在本质上是“求真、崇善、尚美、达圣”的,其目的是救治在病痛中挣扎、饱受躯体疾患和精神痛楚折磨的病患个体,因此,医生除了应具备有用而必要的医学科学知识之外,“还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不迷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谬化生存的医学的世界1
一方面市场化不足,卫生资源的配置与运营被缺乏 公正与效率的体制、机制所困,无法实现优化运作, 另一方面又过度市场化,放任各种利益集团按照赤 裸裸的商业逐利规则盘剥作为社会弱势人群的贫病 者; 一方面社会医疗资源极度短缺,2/3的国民缺乏初级 医疗保健呵护,另一方面医疗资源配置使用无理, 浪费惊人,高档设备重复投资,大范围使用,疑病 大诊,小病大治,奢侈医疗、炫耀性医疗盛行;
灾难是人性的课堂
这场灾难的震撼,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许多 人在此刻领悟了科学“真理”之上的职业“真谛”。 医学是“德行技艺”的高度统一,是超越个体谋生、 功利主义的职业价值实现之上的人性彼岸的抵达。 灾难降临之时的使命是调动一切技术手段与全部的 人性能量去迎击惨烈的牺牲,去战胜死神,拯救生 灵,去照亮人生瞬间的黑暗,去温暖生命那顷刻的 寒冰。 我们明白—— 有一种职业的境界叫“神圣” 反省日常生活的去神圣化 有一种职业的良知叫“纯粹” 反思日常生活中的杂念芸生
荒谬化生存的医学的世界2
社会意识迷信大医院,名大夫、高技术,洋设备, 贵药品,品牌医院车水马龙,超负荷运转,医生病 人都不堪其苦,而社区医院却门庭冷落,运营不济; 上医院,看医生,医生是价值主体,而智力投入与 产出比严重扭曲,人的服务价格被严重低估,需要 通过机器与药品的价差来补偿;人们极度迷信机器, 崇拜技术,一方面技术相对落后,一方面技术至上, 否定医学服务中的人文价值;
人文的基本表述与精神向度3
其三是指人文学科知识与方法,是一种知识谱系与 认知方法,既包括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哲学、 艺术、宗教等基本科目,又是知识(才学)、见识、 情感、德行、趣味、审美的总和,还是理解力、领 悟力、洞察力、批判力的集合。(夯基累土,追求慧 根) —— 知识论与方法论
人文的基本表述与精神向度4
叩问医学的真谛
真理与真谛 理性与良知//理性与感性//理性与诗性 ——互洽与张力 疾病与痛苦 干预与拯救 躯体与灵魂 物欲与爱欲 撒拉纳克湖畔特鲁多大夫的墓志铭: ——“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人文价值的三个“金字塔”
马斯洛的“人类需要(人性渴望)金字塔”
基本(渴望)需求(生理需要) =》安全保障 =》爱与归属) =》发展需求(受尊重,自尊),有意思=》有意义 =》真善美领悟与表达 =》自我实现(美好生活,理想人格,优雅人生)
医学的当代性困境
一、职业价值迷乱的社会背景 科学主义盛行与技术主义昌明, 消费时代赤裸裸的功利主义行动原则, 职业价值多元与价值混乱 ——科学作为信仰,技术作为目的,消费成为时尚 ——医学是理想是科学与技术的最优化,市场与消 费的最大化。 二、二律背反的现实“荒谬” 基本特征不是单纯的失陷迷乱,或媒体渲染的 “罪恶“,而是复杂的“二律背反”,如同一碗 “坚硬的稀粥”(类似于“难治型休克”)
是谁剥夺了我们的职业幸福?
社会? ——医闹,媒体(妖魔化),医改(失败?) 关系人? ——患者(中山狼,求偿心理) ——同行(丛林法则) ——上司(“黄世仁”,现代管理制度的压榨) 自己? ——红尘(财富、地位、名誉)滚滚、身份焦虑 ——麻木、淡漠、无所谓 ——信仰的缺失与迷失(无畏的无神论者)
医学技术精英的失落
一位急诊科主任的轻生
2007年12月7日,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 科副主任王世立自缢了,此前,失眠、抑郁一直 纠缠着他。——死于严重的抑郁症。 在同事看来,这位优秀的外科医生之所以选择轻 生,是因为不堪“医闹”的重压。 急诊室是是非 之地,“医闹”事件发生时,社会将同情更多地 投向 患者一方,而事实上医生也是“弱势群体”,是 受 害者,很多医生生活在“医闹”的重压之下无力 自拔…… 急诊科的外科医生采用轮岗制,王世立本是普外 科副主任,一年前才轮岗时到了急诊科。
医学的真谛 与职业幸福的根由
——医学的人文理想与职业幸福
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研究员 同济大学医学院 教授
本能的叩问/哲学的追问
你幸福吗?(幸福指数几何?) 有多少幸福来自于职业生活和职业理解? 职业生活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吗? 怎样的职业生活才是幸福的职业生活? 冰山底座:职业理解,职业精神,职业价值 职业生存方式:技术化生存=>艺术化生存 =>智慧化(哲学化)生存?
其四是指人文价值,是一种超(非)功利的文化视 野、立场、姿态、情愫与关怀,它反抗功利主义与 工具论,追求相遇,强调个性体验,陶醉于艺术化 的生命过程。(艺术化生存) —— 人文主义价值观。
医学是人的医学/不是普通的生物医学
“人是动物”:便有了“生物科学的医学”,于是, 医学的发展导向全面、系统的“还原论”研究,误 区是“科学至上”——纯生物学向度 “人是机器”:便有了“理化科学与技术的医学”, 于是医学的发展导向“机械论”的定势,误区是 “技术崇拜”(技术主义)——理化科学与技术向 度 “人是社会性动物”:便有了“社会的医学”,于 是,医学的研究导向社会化、群体化、和谐化,误 区是使医学研究过度“外在化”,成为“环境决定 论”者——社会科学向度 “人是有情感、有慧根、会思想的万物之灵”:便 有了“人文的医学”,于是,医学的研究导向思想 化、艺术化,精神化、智慧化。误区是将医学思考 引入过度“理想化”——人文学科向度。
汶川废墟(苦难)中发现职业价值
医学的价值在灾难中涅磐
汶川大地震让社会“重新发现”医学界的职业献身 精神,而不仅仅只是他们的技术水准。 如同五年前SARS肆虐时医务界的奋不顾身,实现 了人文关怀与技术救助的完美结合,人道精神与科 学精神的高度契合。 灾难是人性的课堂,苦难是人生的导师,这堂沉重 的课教我们重估人生的价值,重新发现职业的价 值——珍惜生命,尊重医者,珍爱职业。 这位沉痛的导师引领我们的灵魂向上提升,唤起人 们从人文主义的追问—— 痛苦与苦难, 拯救与救赎, 世俗与神圣, 日常与非常, 医学的理想与理想的医学
现代医学的“人文复兴”
医学人文性与人文化的缺失已经动摇医学的终极价 值,亟待一次“人文拯救”,以恢复“人的医学” 的本质面貌。 医学人文不仅仅只是一个说教,一份他者的怜悯和 关怀,人文是一面职业精神的旗帜,是一套思想纲领, 一个知识体系,一种智力生活,伴随着一系列现代 启蒙与解放运动(解放黑奴,解放妇女,反种族歧 视,病人权利运动等,一切为弱势群体争取权利的 活动)而勃兴。
荒谬化生存的医学的世界3
伴随世风日下,职业伦理水准滑落,道德空洞很大, 而道德偶像依旧坐在云端,不近人情。将医生当圣徒, 过分褒扬职业清贫, 医者作为“经济人”的世俗财富诉求得不到合法渠道、 合理方式的尊重和满足,而挟职业身份地位图非份收 益的腐败与掠夺行为(索取药品回扣与红包)虽然大 受责备,却被当作“潜规则”来恪守,个别抗拒“潜 规则”,良知唤起,揭穿黑幕、拒受红包的人不仅被 同行斥为异类,也令病家不安,误解为嫌少或拒绝负 责。必须以“先受后退”的策略来应对。
梁从诫的“人类精神生活金字塔”
信息=》知识=》人类理解=》智慧的生活
职业道德(伦理生活)金字塔
个体底线伦理=>社会公共价值=>人类终极关怀
探寻职业理想(信仰、精神)
人文(人道主义)关怀塑造职业信仰, 在一个相对缺乏精神信仰的社会语境中,我们必须 张扬职业信仰(价值判定与价值选择) 与西方相比,我们这里是“没有教堂的医院”,我 们也许没有宗教信仰,但是不能没有文化信仰。 职业信仰是个体文化信仰的集中表达。 我们不能信仰技术,不能崇拜功利 ——技术主义与 功利主义是当下社会道德沦丧的根本原因 人文主义思想烛照职业理想,医学人文知识填充职 业精神,刷新职业生活
深圳山厦医院医生护士戴钢盔上班
湖南衡阳南华大学附一医院“辱医“案
2001年5月11日,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副教授)在为一肺炎合并心 衰的患儿诊治时, 由于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 但家属(后查明有医闹参与策划)对患儿的危重病 情不理解,认为是医生抢救不力导致患儿死亡, 因 此,动员了十余名家属对这名儿科医生进行了围攻, 逼迫医生抱着患儿的尸体游示医院,并进行了长达4 小时的侮辱、殴打。 医院多次拨打了110报警,虽 然几次公安部门出警达到了现场,但没有妥善地进 行处理,最后,这名儿科医生被同事和自发组织起 来的实习生解救出来。 检讨:医患沟通(危机沟通能力)//医警沟通(同情 患方,与黑恶势力有染)//院内沟通(危机反应与处 置能力)//医媒沟通(社会仇医情绪)的缺失
摆脱荒谬,重建职业生活
重建职业精神首先要重建职业生活, 当下职业生活存在严重缺损,基本排除掉职业理 想(目标)、职业信仰与职业精神,完全蜕变成 为技术至上的专业主义 职业生活=专业生活? 职业精神=专业精神?
现代医学的职业趋向
叩问医学的本质,医学的目的,辨析医学的属性,由 此建立相对独立的知识与价值谱系, ——医学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科学,而是高度人文化、 社会化的科学。 1)有用、有效(有限)=》技术的威力 2)有理(无穷理)=》科学的建构与解释 3)有(慧)根(无根由)=》科学历史意识的形成, 科学精神的发育 4)有情(无情、冷漠)=》人道主义情怀,人性之爱 5)有趣(无趣)=》审美化的发现 6)有德(缺德)=》职业伦理生活,道德养成 7)有灵=》哲学与宗教的智慧,妙不可言(圣境,无 有之境
所有可能的痛苦与拯救
WHO健康定义:关注疼 =》痛 = 痛苦 =》苦难 恩格尔“新医学模式” ——躯体疾病 ——心理疾苦 ——行为失序 ——社会失和
人文的基本表述与精神向度1
人文主义包含人类的普遍价值,有四个层次的价值 空间。 其一,是指人文精神(humanities) ,是一种文化传 统(东方传统与西方传统)与思潮,它的基本意义是 指某一特定时代语境下理想人性与优雅艺术的总和, 是一个时代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包含教养与文化、 智慧与德行,目的是成为理想的人,真正的人。(渴 望崇高、踮起脚尖) —— 美德的人文主义
人文的基本表述与精神向度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