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图答案2

合集下载

工程制图习题及解答2

工程制图习题及解答2
工程制图基础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2章 投影基础 第3章 轴测图 第4章 组合体 第5章 机件表达法 第6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第7章 机械工程图 第8章 房屋建筑图 第9章 电气工程图 第10章 化工工程图
第2章 投影基础
2-1 根据直观图中各点的位置,画出它们的两面投影图。
❖ 2-29 求圆球体表面上A、B 、C的另两面投影。
❖ 2-30 根据截切的四棱柱的 两面投影,求其侧面投影 。
❖ 2-31 求三棱锥截切后的侧 面投影,补全水平投影。
❖ 2-30 根据截切的四棱柱的 两面投影,求其侧面投影 。
❖ 2-31 求三棱锥截切后的侧 面投影,补全水平投影。
❖ 2-32 求立体的侧面投影。 ❖ 2-33 求立体截切后的水平 投影。
2-2 已知各点的两面投影,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和直观图。
❖ 2-3 画出A(10,35,15)、 B(20,35,0)、C(30,0,25)三 点的三面投影图。
❖ 2-4 已知点B在点A的左方35毫 米,在点A的前方10毫米,在点 A的上方20毫米处;点C与点B同 高,且点C的坐标X=Y=Z;点D在 点C的正下方26毫米处,试画出 各点的三面投影图。
❖ 2-27求圆柱体表面上A、B 、C的另两面投影。
❖ 2-26 求三棱锥表面上A、 B、C的另两面投影。
❖ 2-27求圆柱体表面上A、B 、C的另两面投影。
❖ 2-28 求圆锥体表面上A、 B、C的另两面投影。
❖ 2-29 求圆球体表面上A、B 、C的另两面投影。
❖ 2-28 求圆锥体表面上A、 B、C的另两面投影。
(3)
(4)
AB是___ __线 CD是___ ___线 EF是__ ___线 GH是__ ___线

工程制图 第4版 习题答案1-2

工程制图 第4版 习题答案1-2
1.根据轴测图作出各点的三面投影图(轴向坐标按1:1量取)。} 3.已知点的一个投影和下列条件,求作其余两投影:\P ①A在V面之前30mm ②点B在点A的左方10mm ③点C在H面内。 2.已知点A、B两点的两面投影,求作出它们的第三投影,\P并分析点B对点A的相对位置。}a′}b}b′}Ba″}a}Ab″}Ccc′c″oxYwzH}a′b″cH}xYwzoxH}Ywzoa″a.判断并填写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5.作正平线AB的投影,使AB的长度为30mm,α=30\Ftxt|c134.判断下列各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填写名称。}xH}zYwa′bb′a′}d′}e′}f′}m′n′c}d}e}f}mnxoAB是________线; CD是________线a′xYwz.作出直线AB的两面投影。\P(1)AB与PQ平行且与PQ同向并等长。\P(2)AB与PQ平行且分别与EF、GH交于点A、B。}6.完成下列平面图形的两面投影:\P ①等边} {\fSimSun|b0|i0|c134|p2.试判断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填写名称。}s′}n′}mxm′}oxc}a}b}b′}a′}c′}\H1.3889x\H1.3889x\H1.3889x\H1.3889xg′}(f)xd′}′}b′a′abx′}ex(d′})d5.试过点A作一直线AB与CD相交,并使直线AB与\P EFG平面平行。} 4.在平面ABC内取一点}F{\fSimSun|b0|i0|c134|p2a′xacbc′b′1.(1)过点A作一平面平行于平面 DEF.\P (2)过K点作正平线平行于平面 ABC。}3.补全平面图形ABCDE的两面投影,并求出该\P平面内点M的水平投影。}xa′acb′c′xa′bb′cded′xe′daefd′f′′}axa′cc′f′}fb′}d′)}de}6.求出直线AB对V面的倾角β及实长,

工图答案2

工图答案2
的尺 寸,在指定位 置画出立体 的三视图。
作图思路:按三视图投影特 点及三等规律作图。
作图思路:按三视图投影特 点及三等规律作图。 注意:中间凹槽不可见部分 画虚线。
作图思路:按三视图投影特 点及三等规律作图。 注意:中间凹槽不可见部分 画虚线。
作图思路:按三视图投影特 点及三等规律作图。 注意:右侧矩形槽不可见部 分画虚线。
2-5已知两点A(20 15 7)、B(15 18 30), 2-6已知三点A、B、C的两面投影, 2-7根据给出的投影,画出两点B、
画出这两点的三面投影,并在三投影面立 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
C的第三投影(不能添加投影轴)。
体图上画出点的空间位置。
2-8已知线段AB和CD的两投影,画出它们的 第三投影,并在下面空格内填写这两条线 段的名称和它们对各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2-36 画 出 下 列 回 转体的第三 视图,作出立 体表面上点 的其余两投 影,并标出相 应的字母。
作图步骤: 1 空间分析; 2 投影分析; 3 作图并判别可见 性。
作图步骤: 1 空间分析; 2 投影分析; 3 作图并判别可见 性。
作图步骤: 1 空间分析; 2 投影分析; 3 作图并判别可见 性。
作图步骤: 1 作对角线交点 O 的两面投影; 2 连接 c o 并延长, 于过 a´的投影连线 相交交点即为 a; 3 连线 a b、 a d。
2-16 在三视图中 标出两平面 P、Q 的三投 影(用相应的 小写字母), 并填写它们 在三投影面 体系中的位 置名称和对 各投影面的 相对位置。
2-17 完 成 俯 视 图 和左视图。在 三视图中分 别标出两平 面 P、Q 的另 外两个投影, 在立体图中 标出它们的 位置,并填写 它们在三投 影面体系中 的位置名称 和对各投影 面的相对位 置。

工程图学II(习题答案)

工程图学II(习题答案)

习题:P43-4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43-5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43-6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45-1 画出物体的正等测图
习题:P45-2 画出物体的正等测图
习题:P46-1 画出物体的斜二测图
习题:P46-2 画出物体的斜二测图
习题:P48-1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48-2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58-1 在指定位置处作主视图的半剖视
习题:P58-2 在指定位置处作主视图的半剖视
习题:P58-3 根据三视图画剖视图
习题:P58-3 根据三视图画剖视图
习题:P33-2
画出圆柱与圆锥的相贯线
习题:P34-3
画出物体的内、外相贯线
习题:P35-2
画出圆柱与圆锥的相贯线
习题:P36-1 画出圆柱面开圆柱槽后的相贯线 (课件13-P19)
习题:P36-2 画出带槽圆柱面的相贯线
习题:P36-3 画出圆柱面与圆柱孔、方孔的相贯线
习题:P37-1 画出圆柱面与圆锥面的相贯线
习题:P56-3 分析剖视图中的错误,并画出正确的剖视图
习题:P56-4 分析主视图中的错误,并画出正确的剖视图
习题:P57-1 在指定位置处对主视图作全剖视
习题:P57-2 在指定位置处对主视图作全剖视
习题:P57-3 在指定位置处作C-C全剖视
习题:P57-4 在指定位置处作A-A全剖视
习题:P39-1 组合相贯 (课件14-P16)
习题:P39-2 组合相贯
习题:P40-1 组合相贯 (课件14-P20)
习题:P40-2 组合相贯 (课件14-P17)
习题:P2 挂轮架
习题:P44 画三视图
习题:P43-1 补画第三视图

道路工程制图第二篇专业篇习题答案

道路工程制图第二篇专业篇习题答案

第二篇专业工程图模块7)1项目一识读路线工程图1-3如下图所示,在标高为±0的地面上开挖一基坑,坑底标高为-2m,各边坡度均为1/2,作出开挖线及坡面交线。

1-4已知主堤和支堤相交,顶面高程、地面高程及各坡面坡度如图所示,求坡脚线和坡面交线,并标注示坡线。

23项目一识读路线工程图1-5在如下图所示的地形面上修筑道路,已知路面位置及道路标准剖面,填方坡度为1:1.5,挖方坡度为1:1,求道路边坡与地形面的交线。

4项目一识读路线工程图1-6如下图所示,要在山坡上修筑一带圆弧的水平广场,其高程为30米,填方坡度为1:1.5,挖方坡度为1:1,求填挖边界线及各坡面交线。

5项目一识读路线工程图67项目一识读路线工程图1-9下图为公路路线平面图,识读公路路线平面图,解答以下问题:1.工程图样的表达方案分析:(1)路线平面图怎样形成的?(2)本图表达的是路线哪一段的路线平面图?2.路线平面图中地形部分的内容分析:(1)图中方位如何表达?(2)地形如何起伏?有无河流、山、陡坎等?3.路线平面图中路线部分的内容分析:(1)道路路线如何表达?(2)本路段有几个交点?都在什么位置?4.平曲线类型有几种?本图中的平曲线是哪一种?答:1.工程图样的表达方案分析:(1)路线平面图从上向下投影所得到的水平投影图,也就是用标高投影法所绘制的道路沿线周围区域的地形图。

(2)从图上可以看出:表示K121+558~K121+900路段的路线平面图。

2.路线平面图中地形部分的内容分析:(1)本图方位采用指北针来指明道路在该地区的方位与走向。

(2)地形起伏情况,根据图中等高线的疏密可以看出,该地区西侧地势较高,高约770m,东南方地势比较陡。

无河流,有山,有陡坎。

3.路线平面图中路线部分的内容分析:(1)用加粗实线表示道路路线,路线的总长度和各段之间的长度用里程桩号表示。

本张平面图上的设计线从K121+558处开始,由西南方向自西向东延伸在交点处右转设一缓和曲线,路线自西向东延伸至K121+900止,总长342米。

工程制图习题册 参考答案 第2章 投影基础

工程制图习题册 参考答案 第2章 投影基础

第 2 章 投影基础 参考答案《工程制图习题册》第 2 章 投影基础(部分参考答案) [重庆大学出版社]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2.1 点的投影。

(1)根据 A、B、C三点的轴测图,作出它们的投影图(从轴测图上量 取整数坐标)。

(2)根据 A、B、C三点的坐标,作出它们的投影图。

A(10,25,12)、B(35,12,26)、C(20,0,18)(3)根据 A、B、C三点的坐标,作出它们的投影图。

A(20,15,0)、B(0,20,26)、C(28,0,0)A点在 H面上,它的 Z 坐标等于零;B点在 W 面上,它的 X 坐标等于零;C 点在 OX 轴上,它的 Y 坐标和 Z 坐标均为零。

(4)已知 A、B、C、D 各点的两面投影,求其第三投影。

(5)已知 A点的正面投影及 A点到 H 面的距离为20mm;已知B 点的水平投影及B 点到 H 面的距离为15mm,求 A、B 的其余两投影。

(6)已知B点的三面投影及 A点的两面投影,求作 A点的第三投影。

(7)已知点 A(25,20,30)、B(10,0,20),C 点与 A点到 V 面等距,与 B 点到 W面等距,且到 H 面的距离为 10,求点 A、B、C的三面投影。

(8)已知点 A的三面投影,B 点在 A点左边20mm,上边 10mm,后边 15mm,C 点在 A点正后方 10mm;D 点在 B点正右方10mm,求点B、 C、D 的三面投影。

(1)已知直线 AB 的实长为20,过已知点 A作直线 AB,使其分别为水(2)指出下列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平线和铅垂线。

(3)对照立体图,在三视图中标出 AB、CD的三面投影,并判断其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4)作出直线 AB、CD 的三面投影,已知条件如下:①已知端点 A(20,12,8)、B(8,15,20);②已知 CD的两面投影。

(5)作出直线 EF、GH 的三面投影,已知条件如下:①已知 F点到 H 面的距离为26mm;②已知 G到 V 面的距离为8mm。

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附页2

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附页2

d’
a1 c1
d
返回
2.求出平面ABCD的实形。
b1 e’ d1 c2 c1 a1
e
TS
b2
d2 a2
返回
3.已知正方形ABCD的=45°,C在B的前 上方,补全其两面投影。
c1(d1) 习题分析
(a1)b1
d’ c’
已知正方形ABCD的=45°,则 应当使用换面法,而AB是一条 正平线,符合平面换面法的要求。 正方形ABCD在1号面上的投影 积聚为一直线,其长度等于正 方形边长,a’b’为正方形边AB的 TL;同时已知C在B的前上方, =45°。 正方形BC边和AD边在1号面上 的投影为TL,则V面投影b’c’和 a’d’应平行于X1投影轴。
b1
d1 a1
返回
6.在AB上定一点K使∠CKD=90°,求K点的 两面投影,共有几个解?
k’
k
k1
c1(b1) b2
a1
d1 在AB上定点K,只有一c2
返回
返回
d
c
返回
4.已知一平面图形的两面投影,根据其水 平投影和反映真形的1面投影,补出其V 面投影。
c’ b’ a’ d’ e’
a1 b1 c1 e1
d1
返回
5.管道ABC的B角用R16的弯管连接,求弯 管的中心角α和管道的两面投影(用单线表 示)。
d’ h ’ g’ f’ e’ 解题步骤 1.作ABC的真形图。 2.作R16圆弧与a1b1 和b1c1相切,画出管 道真形,并求出中心 角α。 c1 e1 α f1 g1 h1 3.运用换面法求管道 的两面投影。
附页2:换面法(二)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工图答案2选编

工图答案2选编

es
f b
3) 截平面平行于底面
4)截平面与所有的棱线相交 且倾斜于底面
QVa’a来自c’ b’c”
b”
a’
a”


平 面
a
c


b

例 已知带切口棱锥的主视图,求其俯视图、左视图.
(1)
平行
(2)
平行
平行 平行
图例
三、 综合举例
图例
例 已知带切口四棱台的主视图,求其左视图和俯 视图,并标注尺寸。
40
18
15
4• 0
2• 0
例 已知带切口棱台的主视图、左视图,求其俯视图.
三、 综 合 举 例
例 已知带切口四棱台的主视图,求作俯视及左视图。 图例
(1)
(2)
补画视图中的漏线。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1’2’
3’4’ 8’9’
7’
5’6’ 4
5 2
3
9 6
1 78
2” 4” 5”
3” 9”
1” 8” 7”
6”
立体表面的截交线
截平面 截交线
1’ 2’
2” 1”
2
求截交线的两种方法
1
QH
1) 棱线法:求各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
3’
2) 棱面法:求各棱面与截平面的交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5
作图步骤: 1 先作 p´k´∥a´b´; 2 由 k´作铅垂投影连线作出 k; 3 作 pk∥a b。
2-26
作图步骤: 1 先做 p´k´∥a´b´; 2 由 k´作铅垂投影连线作出 k; 3 作 pk∥a b。
2-27
判别点 K 和线 段 DE 是否在 三 角 形 ABC 平面内。
作图步骤: 1 由正面投影可知,点 K 在 平面内; 2 因为 12 和 de 不重合,所 以 DE 不在平面内。
2-24
已知线段 AB 与 CD 平行, 画出 CD 的水 平投影,以及 AB、CD 的侧 面投影。 已知线段 PK 平行于线段 AB, 且于线段 CD 相交于点 K ,求作线段 PK 的两投影。 过点 C 作线段 CD 垂直于线 段 AB ,且和 AB 相交于 D。
作图步骤: 1 先作 AB 的侧面投影 a"b"; 2 作 c"d"∥a "b"; 3 作 cd∥a b。
作图步骤: 1 作未斜切开槽棱 柱的侧面投影; 2 按棱线法作出截 交线的侧面和水平 投影; 3 整理轮廓。 作图步骤: 1 作未截切四棱锥 的侧面投影; 2 作水平面截切棱 锥的截交线; 2 作侧平面截切棱 锥的截交线; 3 作截平面之间的 交线及整理轮廓。
2-23
完成截切后 四棱锥的俯 视图,并画出 左视图。
2-37
根据回转体表面上的点和线 的一个投影,画出其余两投 影,并标出相应的字母(保 留作图线)
作图步骤: 1 空间分析; 2 投影分析; 3 纬圆法作图并判别可见 性。
作图步骤: 1 空间分析; 2 投影分析; 3 纬圆法作图并判别可见 性。
2-38
根据立体图, 画出立体的 主、左视图。
作图步骤: 1 画基准线; 2 由左至右逐个画 出各基本回转体; 3 整理轮廓
AB是一般位置线,CD是侧平线。 AB:∠V、∠H、∠W;AB:∠V、∠H、∥W;
注意辅助线的位置的确定
2-11对照立体图,在三视图中标出线段AB、 CD的三投影(点的三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 标出),并填写它们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 置名称和对各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1)
2-12完成俯视图和左视图,在三视图中标出线段AB、 CD的第三投影,在立体图中标出端点A、B、C、D的 位置(立体图中用大写字母标出),并填写线段AB、 CD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名称和对各投影面的相 对位置。
2-2
画出正六棱 柱的左视图,
步骤: 1 作顶面、 底面的侧面投影; 2 作侧面的投影。
2-3
画出四棱锥 的左视图,
步骤: 1 作底面的侧面投影; 2 作锥顶的侧面投影; 3 连接锥顶与底面顶点。
2-4
根据立体图 和给出的尺 寸,在指定位 置画出立体 的三视图。
作图思路: 按三视图投影特 点及三等规律作图。
2-15
完成平面四 边形 ABCD 的 水平投影。
作图步骤: 1 作对角线交点 O 的两面投影; 2 连接 c o 并延长, 于过 a´的投影连线 相交交点即为 a; 3 连线 a b、 a d。
2-16
在三视图中 标出两平面 P、Q 的三投 影(用相应的 小写字母) , 并填写它们 在三投影面 体系中的位 置名称和对 各投影面的 相对位置。 完成俯视图 和左视图。在 三视图中分 别标出两平 面 P、Q 的另 外两个投影, 在立体图中 标出它们的 位置,并填写 它们在三投 影面体系中 的位置名称 和对各投影 面的相对位 置。
2-31
求交叉两直 线 AB、CD 的 公垂线 PK 的 两投影。
2-32
根据立体图 和尺寸,按 1:1 在 A3 幅面 的图纸上画 出三视图,并 标注尺寸。图 名: “立体的 三视图” ,图 号: “02.01” 。
作图步骤: 1 作侧垂五棱柱; 2 作前方铅垂矩形 槽; 3 作下方矩形槽。 4 标注尺寸
作图思路: 按三视图投影特 点及三等规律作图。 注意: 中间凹槽不可见部分 画虚线。
作图思路: 按三视图投影特 点及三等规律作图。 注意: 中间凹槽不可见部分 画虚线。
作图思路: 按三视图投影特 点及三等规律作图。 注意: 右侧矩形槽不可见部 分画虚线。
2-5已知两点A(20 15 7)、B(15 18 30), 2-6已知三点A、B、C的两面投影, 2-7根据给出的投影,画出两点B、 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 C的第三投影(不能添加投影轴)。 画出这两点的三面投影,并在三投影面立 体图上画出点的空间位置。
2-17
2-18
画出斜切后 三棱柱的左 视图。
作图步骤: 1 作未斜切三棱柱 的侧面投影; 2 按棱线法作出截 交线; 3 整理轮廓。
2-19
画出斜切后 六棱柱的左 视图。
作图步骤: 1 作未斜切六棱柱 的侧面投影; 2 按棱线法作出截 交线; 3 整理轮廓。
2-20
完成斜切后 六棱柱的俯 视图,并画出 左视图。
(1)
(2)
(2)
2-13
根据正六边 形 ABCDEF 的 已知投影,完 成正六边形 的三投影,并 写出对 H 面 和 W 面的相 对位置。 完成三角形 ABC 的水平投 影,
作图思路:按正平 面的投影特性及三 等规律进行作图。
2-14
作图步骤: 1 由 C 的投影做出 45º辅助线; 2 再作出 A、B 的水 平投影; 3 连线.
作图步骤: 1 空间分析; 2 投影分析; 3 作图并判别可见 性。
2-37
根据回转体 表面上的点 和线的一个 投影,画出其 余两投影,并 标出相应的 字母(保留作 图线)
作图步骤: 1 空间分析; 2 投影分析; 3 作图并判别可见 性。
作图步骤: 1 空间分析; 2 投影分析; 3 纬圆法作图并判 别可见性。
2-8已知线段AB和CD的两投影,画出它们的 第三投影,并在下面空格内填写这两条线 段的名称和它们对各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2-9已知线段AB为水平线,C为该 2-10已知线段DE的水平投影de及点 线段上的一点。根据给出的投影, D正面投影d′、点E侧面投影e″,画 画出线段AB和点C的正面投影和 出DE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 侧面投影。
作图步骤: 1 作主视图外轮廓 为端面的正垂柱 体; 2 作四个铅垂面截 切柱体的截交线; 3 标注尺寸
2-36
画出下列回 转体的第三 视图,作出立 体表面上点 的其余两投 影,并标出相 应的字母。
作图步骤: 1 空间分析; 2 投影分析; 3 作图并判别可见 性。
作图步骤: 1 空间分析; 2 投影分析; 3 作图并判别可见 性。
2-29
作△ABC 与矩 形 DEFG 的交 线,并判别可 见性。
2-30
求点 P 到三角 形 ABC 的距 离 PK。
作图步骤: 1 作 p´k´⊥a´b´c´交 a´b´c ´于 k´; 2 由 k´作投影连线与过 p 的 平行 X 轴的线交于 k,连接 pk 并判断可见性; 3 PK 既为所求。 作图步骤: 1 作 pk⊥ab; 2 过 p 作投影连线交 a´d´于 p´; 3 作 p´k´∥X 轴交 c´d´于 k ´; 4 PK 既为所求。
2-28
做线段 DE 与 三 角 形 ABC 的交点 K,并 判断可见性。
作图步骤: 1 正面投影直接作出 k´; 2 过 k´的投影连线交 de 与 k; 3 由正面投影可判断 dk 可 见、ek 不可见。 作图步骤: 1 由水平投影直接找到交线 水平投影 mn; 2 由 mn 做投影连线交 a´b´ 于 m´,交 a´c´于 n´,连接 m´n´; 3 由水平投影可直接判断 m´n´c´b´可见。
作图步骤: 1 作未斜切六棱柱 的侧面投影; 2 按棱线法作出截 交线; 3 整理轮廓。
2-21
完成斜切后 四棱锥的俯 视图,并画出 左视图。
作图步骤: 1 作未斜切四棱锥 的侧面投影; 2 按棱线法作出截 交线的水平投影和 侧面投影; 3 整理轮廓。
2-22
完成开槽棱 柱的俯视图, 并画出左视 图。
(,在三视图中标出线段AB、 CD的三投影(点的三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 标出),并填写它们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 置名称和对各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1)
2-12完成俯视图和左视图,在三视图中标出线段AB、 CD的第三投影,在立体图中标出端点A、B、C、D的 位置(立体图中用大写字母标出),并填写线段AB、 CD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名称和对各投影面的相 对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