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溶出度校正片(100103-200409)说明书

合集下载

新水杨酸溶出度标准片的标定与评价

新水杨酸溶出度标准片的标定与评价

新水杨酸溶出度标准片的标定与评价
李杨;李连杰;黄德友;蒋登高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14(21)21
【摘要】目的对新水杨酸溶出度标准片A样和B样进行标定和评价.方法分别采用篮法、桨法、小杯法对标准片进行溶出度试验,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水杨酸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A样与B样的平均溶出度为26.81%、24.21%(篮法);28.95%、26.56%(桨法);22.50%、20.33%(小杯法).A样与B样的RSD为1.1%、1.2%(篮法);1.3%、2.1%(桨法);3.7%、3.9%(小杯法).结论两种水杨酸片均可作为标准片使用.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李杨;李连杰;黄德友;蒋登高
【作者单位】河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郑州450003;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郑州450001;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郑州450001;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郑州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7
【相关文献】
1.头孢特仑新戊酯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J], 蒲静;周化印;王淑梅
2.改善乙酰水杨酸片溶出度的研究 [J], 石强
3.头孢呋辛酯片与新菌灵片的溶出度比较 [J], 张洁玫;陈鸿彬;陈丹瑾
4.头孢呋辛酯片与新菌灵片的溶出度比较 [J], 张洁玫; 陈鸿彬; 陈丹瑾
5.水杨酸片溶出度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J], 刘斌; 冯春艳; 邢征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酰水杨酸片溶出

乙酰水杨酸片溶出

同时补足人工胃液5ml。
5.将取品过滤后,精密量取滤液2ml于带塞刻度试管中,加水4ml,用0.1NNaOH调 PH至9~10,于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冷却至室温,用0.1NHCI调PH至3~4,加 入硝酸铁试液5滴显色,加水至10ml,在540nm处测光密度。
药剂学实验课
药剂学实验课
药剂学实验课
药剂学实验课
理原验实
1.溶出度: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中溶 出的速度和程度。 2.测定方法:① 转篮法 ② 浆法 ③ 小杯法
药剂学实验课
溶 出 过 程
实验原理
一般药物的溶出速度主要受扩散的影响。 溶解度小于0.1-1%的药物,药物的溶出是其 吸收的限制过程。
药剂学实验课
实验原理
崩解时限与体内的吸收并不都存在着平衡关系。 了解机体吸收的可靠方法是对该制品进行活体的 生物利用度测定,但测定血药浓度,尿药排泄速 率及其代谢物等方法比较复杂,代价太高,有实 际困难。实验证明,很多药物的体外溶出与吸收 有相关性,因此溶出度测定法作为反映或模拟体 内吸收情况的试验方法,在评定质量上有着重要 意义。
思 考 题
测定片剂容出度的意义?
实验原理药剂学实验课片剂中还有些药物除规定有崩解时限外还要进行溶出度测定以控制片剂的质量含有在消化液中难溶的药物与其他成分容易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久贮后溶解度降低的药物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药物片剂实验原理药剂学实验课溶出速率测定
药剂学实验课
乙酰水杨酸片溶出度的测定
药剂学实验课
实验目的
• 掌握片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及其意义
药剂学实验课
实验原理
片剂中还有些药物除规定有崩解时限外, 还要进行溶出度测定,以控制片剂的质量
①含有在消化液中难溶的药物

溶出仪的校准1559505-Q0H398

溶出仪的校准1559505-Q0H398

美国药典证书强的松片LOT QOH398(每片含强的松10mg)用于溶出度的验证试验有效期:强的松片LOT QOH398的有效期至2012年2月28日。

强的松片RS主要用于《美国药典》——常规检测章节中的溶出仪Ⅰ和溶出仪Ⅱ的验证性试验。

不要将药片暴露于潮湿的环境中,片剂储存温度不可超过25℃。

溶出介质:推荐的溶出介质按以下方法进行配置。

取适量的水,边搅拌边加热至41-45℃,过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将滤液置于装有搅拌装置的吸滤瓶中。

将吸滤瓶密封并在真空状态下继续搅拌5min。

真空条件下气压应小于100豪巴。

溶出介质的温度在开始实验前不能低于37℃。

实验过程[见《美国药典》溶出度711页]:测定30min每一个溶出杯中强的松的含量,确定是否达到药典要求的表示量的百分比。

使用498.0g溶出介质(相当于500ml),溶出介质在均衡性实验前不能搅拌。

实验温度:37℃,转速:50转。

30min时吸取适量的溶出介质,并迅速过滤。

与242nm波长下,通过与已知浓度的强的松对照品作对比,测定滤液中强的松的溶出量。

注意:用于溶解强的松的乙醇量不能超过标准溶液总体积的5%。

过滤过程中不能出现由于药物的吸附而造成损失。

当仅使用一种溶出装置(篮法或浆法)进行实验时,必须使用该种方法专用的实验流程进行试验。

开始实验室,将强的松片从铝塑板中取出。

试验描述:实验室可以选取下面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单极试验以下为单极实验的试验流程。

1、装配的每一个溶出杯仅检测一片强的松片RS,在该装置指定的取样时间里取样,并计算溶出度。

将溶出度值进行对数转换,并计算其相应的均数及标准偏差。

对于12或14个溶出杯的仪器,无需进行更多的试验。

2、对于少于12个溶出杯的仪器,使用更多的片剂重复步骤1(完成12片或14片的检测),将计算得出的溶出度值进行对数转换,并计算其均数及标准偏差。

3、分别计算步骤1及步骤2均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平均值.(对于有12个或14个溶出杯的溶出仪,仅适用步骤1的均数及标准偏差)4、将步骤3的结果折算成几何平均数(GM)和相对标准偏差(CV%),详见计算举例。

新水杨酸溶出度标准片的标定与评价

新水杨酸溶出度标准片的标定与评价

新水杨酸溶出度标准片的标定与评价目的对新水杨酸溶出度标准片A样和B样进行标定和评价。

方法分别采用篮法、桨法、小杯法对标准片进行溶出度试验,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水杨酸的浓度进行测定。

结果A样与B样的平均溶出度为26.81%、24.21%(篮法);28.95%、26.56%(桨法);22.50%、20.33%(小杯法)。

A样与B样的RSD为1.1%、1.2%(篮法);1.3%、2.1%(桨法);3.7%、3.9%(小杯法)。

结论两种水杨酸片均可作为标准片使用。

标签:标准片;溶出度;评价溶出度标准片是用来检定溶出度仪是否良好和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的依据,即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定标准片的溶出度,并与标准片说明书中规定的溶出范围进行比较,确定溶出仪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药典要求。

水杨酸片属于非崩解型标准片,一方面要求片子间的性能差异要小,另一方面又要求针对溶出条件的改变有一定的灵敏度,从而真正达到校正的目的。

本文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的水杨酸溶出度校正A样和B样分别采用篮法、桨法、小杯法测定,并改变了部分溶出条件,对其进行再次测定,从而达到了标定和评价的目的。

1 仪器与样品1.1 仪器溶出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ZRS-8G智能溶出试验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PE公司Lambda35UV/VIS分光光度计,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XS205电子天平,针筒式微孔滤膜过滤器(水系0.8 μm)[1]。

1.2 样品水杨酸溶出度标准片(批号100103-200610,规格300 mg),水杨酸对照品(批号:100106-200404,含量100%),水杨酸溶出度校正A样(规格300 mg),水杨酸溶出度校正B样(规格300 mg)均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

2 方法与结果2.1 溶出方法2.1.1 篮法,桨法溶剂:磷酸盐缓冲液(pH=7.4,取磷酸二氢钾6.80 g,加氢氧化钠1.58 g,先用尽量少的水溶解,加煮沸并冷却至约41℃的水稀释至1000 ml,即得),体积900 ml,温度(37.0±0.5)℃,取样时间30 min,转速100 r/min。

水杨酸片溶出度测定的不确定度及Z比分数研究

水杨酸片溶出度测定的不确定度及Z比分数研究
E-mail: xiajia880@
[1]
[2]
Tel: (0574)87831518
Chin J Mod Appl Pharm, 2015 December, Vol.32 No.12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5 年 12 月第 32 卷第 12 期
为获得扩展不确定度 , 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 之数字因子, 一般在 2~3 内, 它等于扩展不确定度 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之比。 Z 比分数法[3]是国际公认、中国实验室认可评 价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一种方法。在实验室能力比 对前,由组织者准备好均匀的样品,统一试验方 法后,分发给各参加单位,参加单位按时返回比 对结果。通过 Z 比分数法得出每一个比对结果对 应的 Z 比分数。进而评价出该比对结果是“满意 结果” 、 “可疑值”或者“离群值” ,作为一个定性 的评价。 1 仪器与试剂 Sotax AT7 型溶出仪(瑞士 Sotax);UV-2550 紫 外分光光度计及工作站(日本岛津);CP225D 电子 天平(德国 Sartorius); 水杨酸溶出度校正片(中国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1030-200610,标示 量:每片 300 mg);水杨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 制品检定所, 批号: 100106-201104, 纯度: 100%); 磷酸二氢钾 ( 批号: 10017618) ;氢氧化钠 ( 批号: 10019718) ;乙醇 ( 批号: 10009164) 均购自国药集 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纯水(实验室自制)。 2 2.1 溶出仪的性能确认 校正所用溶出度测定仪 按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ⅩC 第一法(篮 法)、第二法(浆法)操作。 2.2 溶出介质的配制 取磷酸二氢钾 6.80 g,加氢氧化钠 1.58 g,先 用尽量少的水溶解(约 50 mL),加煮沸并冷却至约 41 ℃的水稀释至 1 000 mL,即得。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水杨酸对照品 2 份约 20 mg ,置 100 mL 量瓶中, 加乙醇 1 mL, 摇匀, 加溶剂适量, 经超声处理 30 min,使水杨酸溶解,加溶剂至刻 度,摇匀,精密量取 5.0 mL 置 50 mL 量瓶中,溶 剂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2.4 校正溶液的制备 取介质溶剂各 900 mL,分别注入每个操作容 器中,温度保持在 (37±0.5)℃,按规定 (篮法,浆 法均为 100 r·min1 )调整转速。取水杨酸溶出度校 正片 6 片,分别精密称定,分置 6 个容器中,自 药片接触溶出介质时开始计时,30 min 时取样。 2.5 测定法 精密吸取校正溶液 5.0 mL,分别置 25 mL 量

国内外溶出度试验用标准片的研究及应用_宁保明

国内外溶出度试验用标准片的研究及应用_宁保明

Abstract: Overview the history of investigation,establishment of different kinds of reference standard tablets( granules) for dissolution tester’s qualification,provides the historical data of reference standard tablets official dissolution range.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alicylic acid reference standard tablets,discuss the application and challenges of reference standard tablets,summarize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reference standard tablets from industry,manufacturer and regulatory authority. Key words: dissolution; calibrator; mechanical calibration; chemical calibration; salicylic acid tablets reference standard; prednisone tablets reference standard; chlorpheniramine maleate extended - release tablets reference standard; theophylline extended - release beads reference standard; United Sates Pharmacopoeia; European Pharmacopoeia; Japanese Pharmacopoeia; Chinese Pharmacopoeia

水杨酸片溶出度测定能力验证的结果分析

水杨酸片溶出度测定能力验证的结果分析
溶出度 测 定 结 果 经 Grubbs 检 验 法 判 [4-5] 定 为 离群值的结果,为不满意结果;溶出度测定结果- 平均值>3SD 的结果,为不满意结果;溶出度测定 结果-平均值≤3SD 的结果,为满意结果。 2 参 加 实 验 室 情 况
全国31个 省 (市)、自 治 区 共 40 家 实 验 室 报 名参加本次 能 力 验 证 计 划,40 家 实 验 室 反 馈 了 结 果。其 中, 中 检 院 2 个 实 验 室 (占 5.0%), 省 (市 )、 自 治 区 (食 品 ) 药 品 检 验 所 31 家 (占 77.5%),武警药检所1 家 (占 2.5%), 市 级 (食 品) 药品检验所6家 (占 15.0%), 实 验 室 所 在 地 区 分 布 见 表 1。
本次能力 验 证 方 法 为 参 照 《中 国 药 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 ⅩC 溶 出 度 测 定 法 中 所 涉 及 的 篮 法、 桨法和小杯法3种方法进行,因此,除药物溶出仪 的各项机械性能应符合药典附录要求外,在进行样 品测定前还应用溶出度标准片对仪器进行性能确认 试验,按照标准片的说明书操作,试验结果应符合 标准片的规定。 1.4 统 计 方 法
参照 CNAS-GL02:能力验 证 结 果 的 统 计 处 理 和 能 力 评 价 指 南 并 [3] 结 合 药 物 溶 出 度 测 定 的 特 点, 采用 EXCEL 分别对篮法、桨法和小杯法溶 出 度 测 定能力验证结果进行了结果总数、剔除离群值后结 果的平均值、平均值 ±3 标 准 偏 差 (SD)、 最 大 值 (Max)、最 小 值 (Min)、 极 值 (Max "Min)、 相 对标准偏差 (RSD) 进行了统计分析。 1.5 结 果 判 定 标 准

国产氟苯水杨酸胶囊剂与进口片剂溶出度的比较

国产氟苯水杨酸胶囊剂与进口片剂溶出度的比较

国产氟苯水杨酸胶囊剂与进口片剂溶出度的比较
林芳;王胜浩
【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
【年(卷),期】1999(017)006
【摘要】目的对国产氟苯水杨酸胶囊剂与进口片剂进行溶出度的比较。

方法参
照USP23版氟苯水杨酸片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其含量。

结果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7%,RSD为0.62%,溶出度的重现性与均一性都较好。

胶囊剂与片剂溶出80%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2.80min与13.04min。

结论:胶囊剂与片剂均符合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溶出限度,T8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总页数】3页(P339-341)
【作者】林芳;王胜浩
【作者单位】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药物所;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药物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4.5
【相关文献】
1.头孢羟氨苄片剂与胶囊剂体外溶出度比较 [J], 韦曦;黄月好
2.替米沙坦片剂与胶囊剂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J], 黄德芳;刘伟光;梁惠芬
3.阿莫西林片剂与胶囊剂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J], 匡福有
4.依诺沙星片剂与胶囊剂体外溶出度比较 [J], 钱薇;朱华
5.盐酸头孢他美酯片剂与胶囊剂体外溶出度比较 [J], 朱华;许建国;蒋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杨酸溶出度校正片(100103-200409)说明书
为了充分保障溶出度测定结果良好的重现性,对新安装的溶出度仪应采用溶出度校正片进行校正,对当前使用的溶出度仪也应定期(或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校正,溶出度校正的数据是检定溶出度仪是否良好和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的依据。

水杨酸溶出度片是非崩解型溶出度校正片。

1. 校正方法
1.1 调试溶出度仪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Ⅹ C 要求进行。

1.2 溶出介质的制备
取磷酸二氢钾6.80g,加氢氧化钠1.58g,用水稀释至1000ml,即得磷酸盐缓冲液( pH =7.4±0.05 )。

将配制好的磷酸盐缓冲液加热至约41℃,趁热减压过滤(0.45µm)。

减压条件下电磁搅拌5分钟或超声脱气5分钟(最大体积4000ml)。

也可采用其他等效的脱气方法,使溶出介质中的溶解氧不超过2.8mg/L 即可。

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水杨酸对照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200ml量瓶中,加溶出介质适量,使水杨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作为对照品溶液。

为了加快水杨酸的溶解速度,也可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后再用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

但是乙醇的用量应不超过总体积的1%。

1.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4.1篮法和桨法
方法A
取溶出介质各900ml,分别注入每个溶出杯中,注意不要将空气带入溶出介质中,不要搅拌,温度平衡后,保持在37±0.5℃,调整转速为100转/分钟。

用吹风机(冷风)、洗耳球或软刷小心除去片子表面的粉尘,选取水杨酸溶出度校正片6片。

将6片校正片分别置于干燥的转篮中,或同时投入六个杯中(桨法)。

自校正片接触溶出介质时开始计时,经30分钟时取样(误差应不超过20秒),用不大于0.8µm孔径的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为供试品溶液。

方法B
也可以每片间隔30秒,逐片置于溶出杯中。

桨法自第一片校正片接触溶出介质开始启动搅拌桨并计时,从第二片开始,注意在校正片的投放过程中要避免与桨杆或桨叶发生碰撞,校正片在溶出杯中的位置应处于溶出杯底部的中心位置,如有差异,校正片距溶出杯底部中心的距离应不超过1cm。

取样时间也相应间隔30秒。

其余操作同方法A。

1.4.2小杯法
方法A
取溶出介质各250ml,分别注入每个溶出杯中,注意不要将空气带入溶出介质中,不要搅拌,温度平衡后,保持在37±0.5℃。

调整转速为100转/分钟。

用吹风机(冷风)、吸耳球或软刷小心除去片子表面的粉尘,选取水杨酸溶出度校正片6片。

将6片校正片同时置
于六个溶出杯中,自校正片接触溶出介质时开始计时, 经30分钟时取样(误差应不超过20秒)。

用不大于0.8µm 孔径的滤膜过滤,取续滤液5ml ,用溶出介质稀释至25ml 作为供试品溶液。

方法B
也可以每片间隔30秒,逐片置于溶出杯中,自第一片校正片接触溶出介质开始启动搅拌桨并计时,从第二片开始,注意在校正片的投放过程中要避免与桨杆或桨叶发生碰撞,校正片在溶出杯中的位置应处于溶出杯底部的中心位置,取样时间每片相应间隔30秒。

其余操作同方法A 。

1.5测定法
方法1: 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IV A ),采用0.3cm 吸收池, 在296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照下表中给定的计算公式计算每片的溶出量,并计算6片溶出量之间的相对偏差(RSD %)。

方法2:如果采用0.5或1.0cm 的吸收池测定,可以将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经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只要在测定范围内线性满足测定要求(r ≥0.999),也可不经稀释直接测定。

A 供: 30分钟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
F :两份对照品的平均响应因子2
F F F 2
1+=
(F 1和F 2的比值应在0.99~1.01范围内,否则需要检查误差来源,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F 1:第一份对照品响应因子F 1=
11
C A F 2:第二份对照品响应因子F 2=
2
2
C A A 1:第一份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 A 2:第二份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
C 1:第一份对照品溶液的浓度(mg/ml )
C2:第二份对照品溶液的浓度(mg/ml)
f:供试品溶液的稀释倍数
2.实验要求
30分钟时每片的溶出量及6片溶出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应在下表规定的限
度范围内。

试验方法篮法桨法小杯法溶出量(%) 21~26 20~27 17~25
相对标准偏差限度
5 7 8
RSD(%)
3. 注意事项
3.1 由于包装或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可能会对片子的完整性造成影响, 对于有破损的校正片不
能用于试验。

3.2若采用自动取样和测定装置进行,自动取样过滤器的孔径可以为10µm。

3.3对照品溶液应平行两份。

【规格】 300mg/片
【批号】 100103-200409
【包装】20片/瓶
【保存条件】避光,防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