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指南

胸腔闭式引流指南
胸腔闭式引流指南

Thorax 2003;58(Supplement 2 ):ii53-ii59; doi:10.1136/thorax.58.suppl_2.ii53

Copyright ? 2003 BMJ Publishing Group Ltd &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BTS GUIDELINES

胸腔引流插管指南

D Laws1,

E Neville2 and J Duffy3 on behalf of the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Pleural Disease Group, a subgroup of the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Standards of Care Committee

1背景

当前医院实践中胸腔插管被用于许多不同的临床情况,并且需要多数专业医生有能力将它们的安全插入。创伤后发生张力性气胸时紧急插入大孔的胸腔引流管的方法在进展性创伤生命维持(ATLS)推荐指导手册中有很好的描述,并且在他们对胸导管插入的每一步方法都有大体的描述。

报道显示医师经过方法训练后能够安全的实施胸膜腔造口术,并且只有3%的早期和8%晚期并发症。这个指南主要讨论医师经常遇到的在可以控制的情况下将胸管安全插入的方法。胸腔引流管插入过程总结见图1。

2训练

所有的与胸膜腔引流插入术有关的人员都应经过充分的训练和监督在进行胸膜腔引流插入术之前,所有的操作人员都应该接受充分的训练并且已经完成了这些适当的训练。在其他情况,应该由一位适当的教练员监督插入。这是医师皇家学院发布的SHO必修课程训练过程的一部分,并且期望实习生能都描述插入指征和并发症。实习生应该保证每个步骤在他们的日志中被记录并且由教练员签字。在充分的指导下,可以减少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和病人的痛苦、忧虑。

这些指南将帮助年青医生进行操作,并且应该被所有可能被要求执行胸口管插入术的医生容易的使用。

3 指征

胸导管会在很多情况下被使用,其中一部分被列在表1中。

图1 胸腔插管步骤

表1 胸腔引流管置入指征

?气胸

o任何的通气患者

o在先行针刺救治后的张力性气胸

o持续或单纯抽气后复发的气胸

o50岁以上大的再次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患者

?恶性胸腔积液

?积脓或并发的肺炎旁胸膜腔积液

?创伤性血气胸

?手术后——例如开胸术,食管切除术,心脏手术后

4 引流前风险性评估

?出血危险,在胸腔引流前应该纠正凝血疾病及血小板缺陷疾病,但是常规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检查只能在已知危险因素的住院病人中推荐。

?在鉴别诊断气胸和肺大疱疾病时要求仔细的放射学评估。同样,当胸部X光片显示单侧的“白肺”时,区分全肺萎陷和胸腔积液是非常重要的。

?肺紧密的与半侧胸壁粘连是胸腔引流管插入绝对禁忌症。

?肺切除后的引流术应该只有在与心胸外科医生协商之后才能实行。

目前还没有已发表的证据证明凝血功能或血小板计数异常可以引起胸腔置

管术后出血的并发症。然而,有可能的话,在插管之前纠正任何凝血病或血小板减少是有明显好处的。只能要求已知的风险因素的那些病人在操作前常规的检查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择期胸腔引流术的患者,应该停止华法林的使用,并且推迟到它的作用消失以后。

5 装置

在胸腔置管术操作前应该准备好所有的器械,在图2中列出

?无菌手套和隔离衣

?皮肤消毒溶液,例如:碘酒或氯已定酒精溶液

?无菌单

?纱布拭子

?可选择的注射器及针头

?局麻药,例如:利多卡因1%或2%

?手术刀及刀片

?缝线

?钝性剥离器械(弯钳)

?扩张导丝(如果使用小导管)

?胸管

?连接管

?闭式引流系统(包括无菌水)

?包扎敷料

图2 胸腔引流术所需器械

6.许可及术前用药

?在开始的胸口管插入之前应该依照国家指南向患者充分的解释并签署同意书。

?除非有禁忌症,否则应该给予术前用药(苯二氮卓类或阿片类)以减少患者的焦虑。

许可的得到与记录应该与国家指南一致。医学总会(GMC)指南对许可陈述是,解释它的性质和相关危险性是执行操作的医生,或者是具有充足知识的一个充分训

练的操作者的责任。有能力的患者有权利拒绝这样治疗。在紧急情况下,当患者无意识并且这样的治疗可以救命时,也可以先行治疗,但是当患者恢复到可以理解时必须尽快的进行解释。若可能,应该在操做之前给予信息传单。

胸腔引流管插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操作,一项研究报道说50%患者的痛苦水平在10分的比例尺中达到了9–10分,因此十分必要给予手术前用药。尽管这是明显的常识,但几乎还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这些用药有效。术前用药可以是静脉内抗焦虑药——例如在操作前立即给予咪达唑仑1–5 mg滴定至达到满意的镇静状态或提前1个小时肌肉注射阿片类药物,但还未证明这两种药物有明显地益处。这两类药物也许会导致呼吸抑制,并且如果病人有潜在的肺疾病例如COPD患者偶尔还会需要纳洛酮或氟马西尼这样的拮抗药物来逆转。

将阿托品作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的用药已经被评价,有些中心也在将其用于胸腔导管插入术前,但还没有对照试验来证明它的有效性。插管后迷走神经兴奋导致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和死亡的病例报道也许支持这样的术前用药。

7 患者位置

插入引流管的首选的位置是在床上,稍微旋转,使伤侧的胳膊放到患者脑后暴露腋窝,另一种方法是让患者直坐倾斜靠在一张合适的桌子上,下垫一个枕头或侧卧位。插管位置应该在“安全三角”内,见图3。这个安全三角以背阔肌为前缘,胸大肌为外侧缘,底边为过乳头水平做一横条为底边,顶点为腋窝。

图三安全三角

8 确定引流管的位置

?在麻醉时如果没有气体或液体被注射器吸出,则不应该在没有进一步的影像指导下插入胸腔引流管。

?应该使用影像为胸管选择合适的位置。

?除了在张力性气胸情况下,胸部X光片应该在插管前得到。

在操作前应该确认患者的身份,并且应该通过临床体征及胸片反复确认胸腔引流管插入的位置。X线透视法、超声检查法和CT扫描都可以被作为确定导管插入位置的辅助检查,在插入之前,应该抽出气体或液体;如果什么都没有抽出,则需要比胸部X光片更加复杂的影像学检查。

胸腔积脓和积液时使用超声引导穿刺特别有用,因为当膈肌可以被限定、形成的小腔和胸膜增厚能被确定。尽管呼吸会出现膈肌运动,但在操作时使用实时扫描可以帮助确定安全的位置。图像引导下的胸膜腔穿刺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很低,气胸的发生率仅3%。图像引导下胸膜腔穿刺术的成功率报告是71–86%。如果图像技术仅被用于定位而不在操作时实时监测,必须明确记录患者当时的位置以便在患者回到病房后能够准确的插入导管。如果引流量是非常小或最初的盲穿失败后建议使用超声引导穿刺。

9 引流管插入位点

最常用的胸腔引流管插入的位置在腋中线,通过图3中描述的“安全三角”。这个位置使伤害例如乳内动脉等潜在结构风险减到最小,并且避免损害肌肉和乳房组织造成难看的瘢痕。如果有小腔形成,可以选择一个更加靠后的位置。尽管这是安全的位置,但它不是唯一的位点,因为它使患者在插入后平躺时更加难受,并且有引流管缠拧的危险。

对于肺尖部位的气胸,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有时也被选择。但是并不建议常规使用,因为它会使患者很不舒服,并且许留下难看瘢痕。在开胸术后分腔的气胸并不常见,胸腔置管时可用经验位置(肩胛上)。这个技术应该由经验丰富的操作者执行——例如,胸部外科医生。如果引流管要插入分腔的胸膜腔,需通过影像检查出各个腔的位置来确定插入位置。

10 引流管尺寸

?推荐使用小孔径的引流管,它比大孔径的更加适合。但是没有证据证明那一种在治疗上更加优越。

?大孔径的引流管被推荐用在急性血胸时,以监测进一步的出血。

使用大孔径的引流管以前是被推荐的,但感觉到它会增加引流管阻塞的频率,特别由粘稠的恶性或传染性的液体。多数医师现在使用更小的导管(10–14f),并且研究表示,这些与大口径导管一样有效,并且是更加舒适,有更好耐受性。关于引流管最适宜的尺寸仍然存在激烈的争论,而且没有大规模的随机试验直接地比较大、小引流管的差别。

在气胸时9F的导管使用成功率达87%,尽管在一些患者中会出现似乎超出这种小导管的能力的气体漏出。万一过度的气体泄漏导致气胸引流失败,建议再插入一支更大的引流管。还没有证据说明不同尺寸引流管导致外科气肿发生率的区别。超声引导插入猪尾管治疗恶性胸膜腔积液的硬化疗法已经被特殊研究,并有良好的反应。已允许在门诊使用小孔径的猪尾管治疗对化疗无效的恶性胸膜腔积液,在溶栓药物的帮助下,超声引导防止小孔径引流管引流脓胸经常成功。

然而,一旦出现急性血胸,推荐继续使用大孔径导管(至少28–30 F),发挥其胸腔引流和评估持续出血量的双重作用。

11 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应该贯穿于导管插入的整个过程

?外伤病例应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由于引流管可能会在同一位置持续放置几天,所以无菌技术对于避免损伤部位感染以及继发的脓胸是有必要的。尽管这种情况并不是经常发生,但估计创伤感染后脓胸发病率约为2.4%。虽然外科手术式的完全消毒技术通常并不需要,

但在用碘及氯已定有效的消毒皮肤后无菌手套,隔离衣,消毒器械以及无菌巾的使用是值得推荐的。应该使用大范围的皮肤消毒。在一项对创伤部位插入的胸导管的80例病例研究中,由于使用了完全消毒技术,无一例感染并发症。

在胸导管插入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研究已经完成,但是由于发生感染并发症数量小,其结果并没有统计学意义。然而一项对这些研究的meta分析也已经完成,结果表明:在胸部穿透伤或闭合性创伤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使脓胸发病绝对危险性降低5.5–7.1%,感染并发症的危险性可以降低12.1–13.4%。

因此在创伤病例中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是值得推荐的。在这些研究中所使用的抗生素是头孢菌素和克林霉素。

在自发性气胸和胸腔积液引流病例中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并不明确,因为并没有找到这方面的研究。有一项研究报道39例用胸导管治疗的自发性气胸的病例中只有一例感染并发症(胸导管径路)发生。

12麻醉

?局麻应该在插入引流管前进行

局麻要浸润引流管穿刺的部位。在肋间肌以及胸膜表面深层浸润麻醉前需要小剂量注射针在皮肤表面打起皮丘。当胸壁较厚时可能会需要脊髓穿刺针。

常用的局麻药是利多卡因(最高剂量3 mg/kg)。再高的剂量会导致中毒。向患者胸膜内注入3mg/kg利多卡因,其中85%患者利多卡因浓度峰值是3 μg/m l(神经毒性低危险性)。对于增加有效的麻醉区域,麻醉剂的给予的容积比剂量更加重要。在一些医院用肾上腺素来止血及使麻醉局部化,但这些都是没有证据可依的。

13胸管插入法

?胸腔引流应该避免粗暴操作

胸导管的插入禁忌粗暴的操作,因为在胸膜突然穿透时会出现危险以及损伤胸腔内重要的结构。这可以通过使用塞尔丁格技术或者在插入导管前通过钝性分离胸壁进入胸膜腔来避免。那种方法适用取决于导管的尺寸,这些接下来会继续讨论。

13.1 小孔径导管(8–14 F)

?在影像引导下用导丝插入小孔引流管不需要钝性分离

小孔胸导管通常使用塞尔丁格技术在导丝的协助下进行插入。由于扩张器用于插入的过程,所以钝性分离是不必要的。局麻后,用注射器及针抽出气体或胸水来确定导管插入的位置。然后导丝通过针的插孔,取出针,通道用扩张器扩大。然后小型导管能沿着导丝进入胸腔。这些都在气胸,胸腔积液,分房性脓胸中得到成功使用。

13.2 中孔径导管(16–24 F)

插入中孔导管引流通过借助塞尔丁格技术或者按下面的所描述的钝性分离

进行。切口的大小应该适合于胸导管,所以不能在插入这个尺寸的导管时插入手指探查胸膜。既然插入中型胸导管时可选择专业插入方法,用手指探测就是没有必要的。

13.3大孔径导管(>24 F)

?在插入大孔胸导管引流前应该进行进入胸膜腔的钝性分离

13.3.1 切口

?胸腔引流的切口应该和导管的直径相似

一旦麻醉剂发挥作用就可以准备切口,这个切口应该比术者的手指或导管稍大一些。切口应该在肋上缘且平行于肋间。

13.3.2 钝性分离

许多情况下,使用套管针(trocar)插入大孔径胸导管会造成胸腔内重要组织损伤。因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进入胸膜腔是通用的且重要的。在一项回顾性调查研究中,477例使用钝性分离的患者中只有4例并发症的发生。将Spencer-Wells 钳或相似的工具打开分离肌纤维可以制造一条通过胸壁的通路。在插入与手指差不多粗的大号引流管前,需要用手指穿过这个通道进入胸腔探查,以保证在插入引流管时不会损伤下面的脏器。建立胸膜腔开放性通道能保证在插入引流管过程中不再需要额外的力。

13.3.3 导管顶端的位置

?胸导管顶端的位置应该理想的对准气胸的顶端或者胸腔积液的底部。然而,由于是在x线胸片下确定的位置,所以任何导管位置可以有效的在排气或排液,而且不应该擅自改变位置。

使用大孔径导管情况下,在其轻柔的插入胸壁后,将套管针置于距导管顶端几公分的位置,可以起到支持导管以及保护脏器作用。也可以用一个较小的夹子使导管达到理想的位置。

如果可能,导管的顶端应该对准需引流气体的顶部,液体的底部。然而,当引流位置不佳时,仍然是可以成功引流的,所以不能因为欠佳的影像表现而简单的复位具有有效功能的导管。

13.3.4固定引流管

?大孔和中孔的胸腔引流管应用缝线固定

?不应使用荷包缝合

通常采用两种缝合方法:一是为了随后取出导管后的伤口关闭,二是加强缝合,目的是加固引流管

预留关闭伤口的缝线应该在钝性分离前进行。加强缝合应使用1号缝线。无论怎么关闭伤口,都应采用褥式缝合或交叉缝合,并使用合适的缝线。(见图4)不适用复杂的荷包缝合,因为荷包缝合会使直线的伤口转变圆形的,这会使病人感到疼痛,而且会留下伤疤。对于小型导管通常不需要缝线。

图四固定和缝闭切口示例

在导管插入后通常需要缝线加固预防脱落。各式各样的技术已采用,但是并没有对照试验来验证最简单的方法。所选择的缝线应该坚固并且不可吸收以防断开,缝合时应该包括足够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以保证牢固。

用大量的系带以及敷料包裹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会限制胸壁的运动以及增加水分聚积。透明的敷料可使护士更方便检查伤口的泄露和感染。膜式的系带可以允许导管稍微离开胸壁,以防止管在插入部位扭曲以及紧张(图5)。

图5 当允许引流管稍微离开胸壁时可以使用膜片固定导管

14 引流系统管理

14.1夹紧引流管

?鼓泡的胸导管不应夹紧

?大量胸腔积液引流时应预防肺再膨胀后的肺水肿

?气胸引流时,胸导管不应夹紧

?如果要把为气胸引流的胸导管夹紧,必须在呼吸内科医生或胸外科医生的监督下进行,并且病人须在监护室内由经验丰富的护士照管,而且病人不能离开监护室。

?如果病人的引流管夹紧后发生呼吸困难或发生皮下气肿,应该立即打开引流管并给予医疗指导。

并没有证据显示在拔管前夹紧胸导管可以增加成功率或者预防气胸的在发生,这样做可能是危险的。因此这通常是不提倡的。夹紧持续引流气体的胸导管可能导致致命性并发症——张力性气胸的发生。因此鼓泡的胸导管一定不能夹紧。然而,许多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支持:可以使用夹紧的未鼓泡的胸导管插入气胸以探测床旁不能立即发现的小气漏。胸片检查后夹紧胸导管几个小时,可以检

测到小气漏,避免以后再次插入胸导管。在ACCP Delphi 共同声明中,一半的

人支持使用夹紧的导管,另一半不支持使用,这个观点同英国的普遍意见相似。因此安全起见,不推荐夹紧胸导管,但是,在接受过管理胸导管训练并且在发生恶化情况时有能力打开导管的护士监管下是可取的。带着夹紧的胸导管引流的气胸病人不能离开监护室。

有报道表明再膨胀性肺水肿与迅速引流出大量的引流物以及自发性气胸有关,在有些情况下是致命的(在一系列53个案例中有多至20%)。自发性气胸时很少发生再膨胀性肺水肿的并发症,在两宗各含400和375病人大规模的研究中均无再膨胀性肺水肿的发生。这通常与滞后的诊断有关,因此对该并发症可能发生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在对胸腔积液的病人施行胸腔穿刺术引流大量液体后病人有咳嗽及不适的症状是发生再膨胀性水肿的指征。建议再引流一升后应该将导管关闭一小时。没有充分的实践以及大量证据说明,一次引流不能超过1.5升,或引流速度应该减慢到每小时500ml

14.2引流封闭系统

?所有的胸导管应该与单一的引流系统相连,例:水封闭引流瓶,或翼型阀

?使用翼型阀系统可以使胸腔引流的病人早日活动,以及可以更早的引流净。

胸导管所连接引流系统只允许有一个流出方向。引流系统通常为水封闭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导管位于水下大约3cm处,并带有一个可释放气体的通风口,或者连上吸入泵。这可以使术者观察到气胸患者肺再膨胀时气泡冒出,以及脓胸,胸腔积液,血胸的患者液体流出的速度。持续不断的气泡说明胸膜内有持续的气漏,虽然这在一部分引流管口在胸腔外或引流管的一个开口暴露在空气的患者吸气时也可能发生。胸导管中呼吸所致液体摆动对于评价管的开放性及证实管的位置是否在胸腔是有用的。水封闭系统的缺点包括病人的必须住院管理,患者活动困难,以及引流瓶破碎的危险性。

气胸的病人提倡使用完整的Heimlich翼型阀,这可允许病人不必卧床,甚至可以不住院管理,成功率可到85–95%。在176个用小导管和Heimlich翼型阀处理的气胸病例中只有8个失败。使用翼型阀装置的病人中位住院时间为5小时,使用水封闭系统得用144小时,前者可节省5660美元。然而,有案例报道这种翼型阀的错误使用(错误的引流方向),结果导致张力性气胸。翼型阀不能

用于引流液体,因为这可能造成管道堵塞。然而,在英国可以通过对气胸首次的抽吸达到相同短的住院时间。(见气胸指南, ii39页).

带有合适翼型阀以及通气口的引流袋已经成功的应用于术后。一项对119个的择期开胸术后患者的随机试验比较了带翼型阀的引流袋和水封闭系统,结果发现在引流量,需要抽吸,并发症方面并无差别,并且还有增加早期活动的优点。在恶性胸腔积液引流病例中,封闭系统使用引流袋或经过三通龙头吸出,这种方式已被用来帮助门诊病人缓解积液。一项12例患者的研究报道,为延长胸腔引流的时间,对脓胸、支气管漏和与肺气肿有关的气胸患者使用了改进的尿袋,而且没有并发症的发生。

14.3 抽吸

?当胸腔引流管必须抽吸时,应该使用一个大容积/低压系统。

?当必须抽吸时,患者必须被受过训练的人员护理。

在尚未辨别的气胸或随后的化学胸膜粘连术患者中主张使用大容积/低压抽吸泵了,但是对于初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尚没有支持常规使用这种泵。如果需要抽吸,可以通过在水平面10–20 cm的水下封闭执行。需要一个大容积泵(例如弗

农汤普森)来应付大的漏出。一个小容积泵(例如罗伯特泵浦)是不适当的,因为无法应付快速引流,从而造成类似夹闭的影响和张力性气胸的形成的风险。一个壁式吸引接头也是有效的,尽管胸腔引流没有必要准备能直接连到高负压的壁式吸引。

在胸膜感染的管理中,抽吸的使用还不清楚。多数观察性研究在冲洗后使用通过胸管的抽吸以防止阻塞,并报道成功,但是这并未与没有抽吸的病例进行比较。关于这方面的进一步讨论参阅胸膜感染指南(ii18页)。

还没有证据证明在自发气胸或胸腔积液是短暂的断开引流管和吸引的连接是不

利的。所以,只要给患者、看护及与保证水封平在胸部水平一下的有关护理人员充分的指导,短时间的停止抽吸(例如拍胸片时)是可以接受的。

14.4 病房制度

?胸腔引流患者应该在专门的病房中被管理,并配备受过胸腔引流管管理训练的专业人员。

?插引流管前应该已经照完胸片。

患者应该在一个胸管病房管理。对护理人员给予指示和适当的训练是必要的。如果使用水封瓶,必须给予引流管一直插入水中的指示,保持它直立,并且保证引流系统中有足够的水能够没过管口。每日对引流量或排气泡量的重新估价和呼吸摇摆出现应该被记录,最好有一张专用的引流图表。关于胸引管夹闭的指示必须给予和记录。

应该督促患者承担他们对的胸管和引流装置的责任。还应该教他们知道胸瓶要保持在他们胸部水平以下,并报告所有问题,例如胸管脱开。对病房里的病人及护理人员发放教育材料(如传单)应该是有用的。

应该执行胸部X光摄影来估计导管位置,以除外并发症例如气胸或外科肺气肿,并通过流液的量或排气的量来评估操做的成功与否。以前对导管进入肺组织的患者有更多的关注。在一项66名急性胸部创伤患者胸导管插入术的研究中,其中有58%定位在肺组织内,但是在结果上与那些导管在肺组织外的患者没有区别。

14.5 拔管

?在气胸病人中拔管时胸导管不应被夹紧。

对于气胸患者,没有证据证明在拔管时夹闭胸导管是有益。应该当患者进行咽鼓管捏鼻鼓气时或在轻松固定运动的呼气过程中拔掉胸管,扎紧预先留置的辅助线结。拔管的时间决定于插管的原因和临床进程(气胸处理(ii39页),恶性胸腔积液(ii29页)和胸膜感染指南(ii18页))。

在气胸情况下,在胸瓶内气泡停止和胸片显示肺再膨胀前通常不应该拔掉胸管。在拔管前夹闭引流管通常是不必要的。一项比较连续的抽吸以后拔掉胸引管和断开引流管和胸瓶的连接后再拔管的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别,在80例患者中只有2例(2.5%)患者需要重新插管。

15 需要辅助通气的病人

在为一名高压通气(特别是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患者进行胸腔插管时,在插入插管时断开通气设备以避免穿透肺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只要实现钝性分离,并且没有使用利器,这种风险是可以减低的。

核查点

?一个适当的护理胸腔引流管的使用观察图表应该被记录。

?胸腔引流管并发症发生的频率应该被记录。

?术前用药和镇痛药的使用以及与插管相关的患者疼痛评分应该被记录。?胸管引流的持续时间应该被记录。

胸腔闭式引流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及讲稿(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三年级授课类型理论教学授课教师职称 授课章节题目第三十章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学时数 1 授课时间2014.07.15 第6节 教材名称《外科护理学》教材主编李乐之教材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版次第五版 教学目标主要目标: 1.了解胸膜腔生理特点 2.熟悉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和适应症 3.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并运用于实际 4解释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 同时目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和适应症 2.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难点:1.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和 2.胸腔闭式引流异常情况的分析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课后将有关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和胸膜腔生理的文献上传至群共享中,同学抽时间自学 专业英语词汇要求胸腔闭式引流Closed Drainage of Thoracic Cavity 胸膜腔Pleural Cavity 胸膜腔负压Intrapleural Negative Pressure 教学方法教具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授、设疑、解答、视频观看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视频 教研室意见课程组长签字:教研室主任:

教学进程手段与时间 第三十章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课程导入:回顾上次课知识、提问 一、胸膜腔解剖生理 1、概念 胸膜腔(Pleural Cavity)是由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形成的具有负压的封闭腔隙。 2、胸膜腔负压: 正常平静呼吸吸气压:-0.8~-1.0kpa(-8~-10cmH2O) 呼气时:-0.3~0.5kpa(-3~-5cmH2O) 深呼吸:-6~3kpa(-60cmH2O~30cmH2) 3、负压生理作用: 正是由于它存在的负压,才能促使肺组织的膨胀,维持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并且能够增加上下腔静脉的回心血量。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及适应证 1、目的 (1)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血和积液 (2)重建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 (3)促进肺膨胀 (4)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瘘等 2、适应证 (1)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 (2)心胸外科手术后的引流 (3)气管、支气管瘘者 禁忌:结核性脓胸 三、原理及装置 1、原理 (1)将胸腔与外界进行隔离 (2)重力作用排出胸腔内液体或气体 2、装置的介绍 (1)种类:单瓶、双瓶、三瓶 (2)集液瓶特点:装入无菌蒸馏水/无菌生理盐水;橡胶瓶塞封柱;长/短两根玻璃管插入圆孔;短管远离液面与大气相通;长管插至液面下3-4cm 2分钟回顾 3分钟讲授 3分钟讲授 3分钟结合图片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37458

第一节胸腔穿刺术 【适应证】 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 1.体质衰弱、病情垂危难以耐受穿刺者。 2.对局麻药过敏者。 3.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 4.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5.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科引起感染扩散,不宜穿刺。 6.穿刺部位或附近感染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 2 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多发性肺大泡反复气胸导致胸壁粘连的必需根据影响学资料确定穿刺点,防止误穿肺大泡导致张力性气胸。 (2)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 (3)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2.麻醉与体位 (1)体位:抽取胸腔积液时一般为坐位,嘱患者跨坐在椅子上,面朝椅背,可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抽气时一般选取半卧位。 (2)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3.手术步骤 (1)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穿刺针通过10cm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或50ml的注射针管连接。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注意事项】 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应事先消除畏惧,可予穿刺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镇痛。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穿刺针进入胸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肺组织。一般以针头进入胸腔 0.5~1.0cm为宜。在抽吸过程中,肺的复张牵拉刺激会导致病人咳嗽,应将针头迅速退到胸壁内,待病人咳嗽停止后再进针抽吸。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

---------------------------------------------------------------最新资料推荐------------------------------------------------------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一.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原因: 1.引流管阻塞主要是由于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或未定时捏挤,使管腔被凝血块或脓块堵塞。 2.皮下气肿多由于切口大于引流管直径,引流管不通畅或滑出胸腔,患者剧烈咳嗽致胸内压急剧增高,使胸腔内空气沿引流管进入皮下。 3.疼痛是由于引流管与胸膜摩擦或压迫肋间神经等引起疼痛。 4.肺不张是由于患者术后未做有效咳嗽咳痰或引流不畅所致。 5.胸腔内感染是由于引流液倒流入胸腔,引流时间过长引起伤口逆行感染或未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所致。 6.血胸多由于引流管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频繁变换体位,管道摩擦血管而并发血胸。 7.纵隔摆动是胸腔闭式引流最危重的并发症。 多系大量胸腔积液、积气引流过快、过多或剧烈咳嗽使气体过快排出胸腔所致。 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的处理: 1.引流管阻塞: 1 / 4

因此术后应随时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 水封瓶内水柱不波动,24h 引流液<50ml,夹管 24h 无异常,胸片检查胸腔内无积液、积气,可考虑拔管。 若水柱不波动,患者有胸闷、气急可能是引流管阻塞,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如有给予排除如通过挤捏引流管或适当调整引流管方向,并用 60ml 无菌针筒抽吸排除阻塞,无效予重新插管。 2.皮下气肿: 为局限性皮下气肿,可不做特殊处理儿天后会自行吸收,若为广泛性皮下气肿,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即通知医生行皮下切开引流,以排出气体减轻症状。 为了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引流管的粗细要适宜,切口大小要适当,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摆动时脱出胸腔,嘱患者勿剧烈咳嗽,必要时用镇咳药。 一旦滑出应嘱咐患者屏气,迅速用手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使引流口创缘闭合,然后用凡士林纱布及厚层纱布封闭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3.疼痛: 疼痛患者可经适当调整引流管位置或应用止痛药后好转,如经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疼痛,予以局部封闭后疼痛减轻。 4.肺不张: 应做好术前教育,解释术后咳嗽咳痰对肺扩张的重要性。 一般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鼓励患者做有效咳嗽咳痰,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 导语:想要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 想要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对脓胸病人,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完整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适应证】 1.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2.气胸经胸膜腔穿刺术抽气肺不能复张者。 3.血胸(中等量以上)、乳糜胸。 4.急性脓胸或慢性脓胸胸腔内仍有脓液、支气管胸膜瘘 5.乳糜胸。 6.开胸术后。 【禁忌证】 1.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 2.恶性胸腔积液,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认真了解病史,根据X线胸片、CT等影像学资料以及超声检查协助定位,尤其是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的引流。 (2)准备好直径合适的引流管,单纯气胸可选用口径较细的引流管;引流液体一般选用外径约0.8cm透明塑料管或硅胶管。也可选用商用的穿刺套管。外接闭式引流袋或水封瓶。 (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减压。 (4)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2.麻醉与体位 (1)麻醉: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包括皮肤、皮下、肌层以及肋骨骨膜,麻醉至壁层胸膜后,再稍进针并行试验性穿刺,待抽出液体或气体后即可确诊。 (2)体位:半卧位。气胸引流穿刺点选在第2肋间锁骨中线;胸腔积液引流穿刺点选在第7~8肋间腋中线附近;局限性积液须依据B超和影像学资料定位。 3.手术步骤 (1)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用2把弯血管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于肋骨上缘穿破壁胸膜进入胸腔。此时有明显的突破感,同时切口中有液体溢出或气体喷出。 (2)用止血钳撑开、扩大创口,用另一把血管钳沿长轴夹住引流管前端,顺着撑开的血管钳将引流管送入胸腔,其侧孔应进入胸内3-5cm左右。引流管远端接水封瓶或闭式引流袋,观察水柱波动是否良好,必要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3)缝合皮肤,固定引流管,同时检查各接口是否牢固,避免漏气。 (4)也可选择套管针穿刺置管。套管针有两种,一种为针芯直接插在特制的引流管内,用针芯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后,拔出针芯,引流管就留在了胸腔内;另一种为三通金属套管,穿入胸腔后边拔针芯边从套管内送入引流管。 (5)如须经肋床置管引流,切口应定在脓腔底部。沿肋骨做切口长5~7cm,切开胸壁肌肉显露肋骨,切开骨膜,剪除一段2~3cm长的肋骨。经肋床切开脓腔,吸出脓液,分开粘连,安放一根较粗的闭式引流管。2~3周如脓腔仍未闭合,可将引流管剪断改为开放引流。 【注意事项】 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1.引流不畅或皮下气肿多由于插管的深度不够或固定不牢致使引流管或其侧孔位于胸壁软组织中。引流管连接不牢大量漏气也可造成皮下气肿。 2.出血多由于引流的位置靠近肋骨下缘损伤肋间血管所致。

胸腔闭式引流术记录

病历续页 姓名性别男年龄65岁住院号3070083 2006/6/20 10:30am 胸腔闭式引流术 仔细查看患者胸片,结合患者病史、体征,确定患者为左侧气胸,肺组织压缩50%,有胸腔闭式引流指针;经刘主任审定确定无误后,遂后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必要性和危险性,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定了胸腔闭式引流术手术同意书;9:30am,患者取半卧位,拟定左腋前线第五肋间为穿刺进针点,常规消毒、带手套、铺巾,取2%利多卡因10ml为麻醉药,麻醉满意后,取手术刀片沿肋骨走行切开皮肤致皮下约0.8cm,长约1cm,取血管钳顿性分离进入胸腔,即刻大量气体溢出,患者顿时感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减轻,随即用止血钳钳住气囊尿管送入胸腔致壁胸膜下5cm,拔出血管钳,向气囊导管注气端注入气体20ml,将气囊导管连接端连接于事先准备好的气胸箱,可见大量气泡从液面下溢出。术毕,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避免死腔形成,既固定气囊尿管,同时也防止了气囊尿管滑出胸腔,碘伏消毒创口,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患者稍感切口疼痛,嘱患者不要剧烈咳嗽,必要时服用可待因等药止咳、曲马多等药止痛,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以便作出处理。操作医师:xx主治医师、xx 医师。 2006/6/20 2pm 患者自感心累、气促症状明显减轻,查:心率约90次/分,呼吸约20次/分,气管恢复居中位,左肺呼吸音也有所恢复,左侧胸壁扪及少量皮下气肿,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气胸箱内仍可见大量气体溢出,患者胸痛症状轻微,暂未口服止痛药,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2006/6/21 8am 患者昨晚感左侧手术处疼痛,经口服曲马多止痛后症状减轻,夜间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不易咳出,查心率约90次/分,呼吸约20次/分,气管恢复居中位,左肺呼吸音低,双肺无确切干湿罗音,胸壁皮下气肿未有扩大,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气胸箱内仍可见气体溢出,但较入院时有所减少,现病情好转,继续观察。 2006/6/22 8am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泗张中心卫生院病历续页第 3 页精品文档交流

胸腔闭式引流液更换(2018.3.10)

胸腔闭式引流液更换 【典型病例】 病例一: 患者XXX ,女性,65岁,人院诊断“右肺下叶肿物性质待查”,在全麻下行右肺下叶切除术,留置右侧胸腔排液管一根,遵医嘱每日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液更换。 病例 患者XXX ,男,5岁,入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在全麻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右侧胸腔闭式引I流术”,留置右侧胸腔引流管一根,遵 医嘱每日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液更换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相关知识】 (一)概念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 (二)目的 1. 引流出胸腔内的积气、血液和渗液。 2. 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 3. 促进肺复张。 (三)适应证 1. 各种类型的气胸,经胸穿抽气不能复张者。 2. 血胸(中等量以上) 3. 脓胸或支气管胸膜痿。 4. 乳糜胸。 5. 开胸术后。

(四)禁忌证 1. 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者。 2. 肝性胸水,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流失。 (五)并发症 1. 引流不畅或皮下气肿。 2. 出血多由于引流的位置靠近肋骨下缘损伤肋间血管所致。 3. 胸腔感染长时间留置引流管、引流不充分或切口处污染均可引起。 4. 复张性肺水肿对于肺萎陷时间较长者,在排放气体或液体时,速度不能过快,交替关闭、开放引流管,可预防纵隔摆动及肺水肿的发生。 5. 膈肌或肺损伤。 (六)注意事项 1?保持管道的密闭性。随时检查引流装置各衔接处是否密闭及引流标无脱出。 使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3?4cm,引流瓶始终保持直立。更换引流或搬动病人时,应先用止血钳正反双向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2.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3?保持引流系统的低位性。胸腔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 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100cm 4. 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或堵塞、漏气等情况。 5. 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情况(一般水柱上下波动的范围4?6cm)及水圭寸瓶内气体排出情况并记录。 6. 搬运患者过程中,应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发生。

胸腔闭式引流

一:胸腔闭式引流的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又称水封闭式引流,胸腔内插入引流管,管的下方置于引流瓶的水中,利用水的作用,维持引流单一方向,避免逆流,以排出气体或液体,重建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二: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①引流胸腔内积血、积液和积气; ②恢复和保持胸膜腔内负压,保持纵膈正常位置; ③促进肺复张,防止感染。 三: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证: ①中量、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②胸腔穿刺术治疗下肺无法复张者; ③剖胸手术后引流。 四:置管和置管位置: ①明确胸膜腔内气体、液体的部位:根据胸部体征、胸部X 线、B超检查; ②置管位置选择:气体大部分积聚在胸腔上部,液体大部分位于下部。因此气胸引流一般选在前胸壁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胸腔积液则在腋中线与腋后线间第6或第7肋间隙插管引流;脓胸通常选择脓液积聚的最低位置进行置管。 五:引流管的种类: 1:用于排气:宜选择质地较软,既能引流、又可减少局部刺激和疼痛、管径为1cm的塑胶管;

2:用于排液:引流管宜选择质地较硬、不宜打折和堵塞且利于通畅引流、管径为1.5~2cm的橡皮管。 六: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保持管道密闭性:①引流管周围应用油纱布严密包裹,随时检查整个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②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③更换引流瓶或搬动病人时,先用止血钳双向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放松止血钳时,先将引流瓶安置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的位置。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①保持引流装置无菌; ②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依靠重力引流,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3:观察引流,保持通畅:①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色和性质,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和阻塞。②密切注意水封瓶中水柱波动的情况,以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一般水柱上下波动的范围约为4—6cm。③病人取半坐卧位,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利于胸腔内液体和气体的排出,促进肺复张;经常改变体位,有助于引流。 4:妥善固定:将引流瓶置于安全处并妥善安置,以免意外踢到。保持引流瓶位置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 5:适时拔管①拔管指征:一般置管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引流液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液量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胸部X线摄片显示肺复张良好无漏气、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健康教育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健康教育 1、开胸手术后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瓶,目的是将胸腔内残留的 液体、气体排出体外,以解除对胸腔内器官的压迫,改善呼吸功能。 2、胸膜腔呈负压,要保持密闭状态,在翻身活动时,要防止引流 管、瓶的松脱。以免气体进入胸膜腔内而致气胸。定期挤捏,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 3、禁饮食期间静脉补充营养。渐能进食者,应加强营养,宜高热 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如瘦肉、鱼类、豆制品等。 4、咳嗽时要注意引流瓶内有无气体引出,引流瓶中水平液面波幅 的大小,记录并提供给医护人员判断引流是否通畅。 5、户外活动时不要将引流瓶举起,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6、如引流瓶破裂,则用手捏紧引流管,通知医护人员更换引流瓶, 防止气胸。 开胸病人的健康健康 术前健康教育: 1、术前应该戒烟2周。 2、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手术前3日给漱口液漱口。 3、应学会有效的咳嗽及深呼吸方法。 4、术前应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制品。 禁辛辣刺激及霉变食物。 5、应积极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大小便及血常规、肺通气、肝、肾功、电解质、 血糖、心电图,必要时支气管镜检及痰培养。 6、保持心情舒畅、乐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术前1日应剔除手术部位的汗毛,洗澡、洗头、修剪指(趾)甲,术前禁食 10-12小时,禁饮6-8小时。

术后健康教育: 1、麻醉清醒后,取舒适的斜坡卧位,胸带外固定。 2、吸氧时应告知用氧安全,如防火、防油等。 3、保护各种管道,如吸氧管、胃管、营养管、尿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防脱落, 保持引流通畅,发现异常时通知医护人员。 4、术后饮食应根据病情而定,请严格遵照医嘱。 5、术后活动注意,一般术后24小时内应在床上坐起活动;以后在医护人员指导 下逐渐增加活动量,以感到不劳累为宜,活动时注意保护引流管及伤口。6、开胸术后常规护理行客化吸收2-3次/日,每次15-20分钟,为预防患部并发 症及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患者应积极进行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的锻炼。 7、定期复查,坚持后续治疗。 胸外伤健康教育 1、应自觉遵守医院规则。 2、未经医护人员同意,不得带进私人被褥。 3、每周周一下午查房,每日10点普查体温,不得离开病房。 4、不得进入护士办公室和翻阅病历,如有一件,可向护士及主治 医生提出。 5、传染患者须严格隔离消毒制度。 6、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安静,患者不应互串病房。 7、爱护公物,节约用电,如损坏公物,应按照规章制度赔偿。 8、胸部损伤患者有需要做胸膜腔穿刺(主要目的是看胸腔内是否 有液体及气体,以利于诊断)及胸腔闭式引流术(目的是引出胸腔内残留的液体及气体保护肺扩张) 9、应学会有效的咳嗽及深呼吸方法。 10、应学会在翻身、咳嗽、活动时保护好疼痛处。活动不适时疼痛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无菌水封瓶、无菌生理盐水1000ML或一次性无菌胸腔闭式引流瓶、无菌棉签、0.5%碘伏或安尔碘、垫巾、止血钳2把、清洁手套、弯盘、胶布、别针、或S 挂钩、笔。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嘱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闭状态,引流瓶低于胸腔。 2、每隔2-3小时做深呼吸锻炼8-10次,促进肺膨胀,将多余的气体、液体排出。 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2、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拖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做好记录。如引流液量增多时, 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注意保持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的 牢固紧密,切勿漏气。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6、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7、如接负压吸引时,注意压力不得过高。 8、拔除引流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 等。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相关知识: 1、胸腔闭式引流目的:1.引流胸腔积气、积血和积液。2.重建胸腔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 位置。3.促进患侧肺膨胀,防止感染。 2、气胸分类:1.闭合性气胸。2.开放式气胸。3.张力性气胸。 3、胸腔闭式引流置管位置:1.积气: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或腋中线第3肋间置管引流。 2.引流积液:腋中线6-8肋间插管。 3.脓胸:常选择脓液聚积的最低位置置管。 4、适应症:1..胸部开放伤的创口经处理后,应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以引流胸膜腔可能 产生的积血、积液,观察有否持续出血,预防感染。2.创伤性或自发性张力性气胸、部分闭合性气胸均应做胸腔闭式引流。 5、禁忌症:1.凝血功能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2.穿刺部位的胸壁组织有急性化脓感染者。 3.不合作或有精神病的患者。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6、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7、拔管指征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8、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操作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科室:姓名:评委:日期: 得分: 项目操作标准分 值 扣分标准 得 分 物品准备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装置1套,止血钳2 把,无菌生理盐水,治疗巾,弯盘,无菌 沙布,消毒棉签,速干手消剂,医用垃圾 桶,生活垃圾桶,必要时备换药物品 10 用物不全缺一项扣1分 未检查一次性物品有效期扣1分, 未检查速干手消剂有效期扣1分, 未洗手扣1分,在处置车上方洗手扣 0.5分,洗手不规范扣0.5分 操作程序1仪表端庄,着装整齐 5 着装不符合要求一处扣1分 未查床尾卡扣1分,核对不实扣0.5 分,未做到双向核对扣0.5分 核对床号、姓名错误一项扣1分,未 做自我介绍扣1分 未向患者告知操作目的、配合方法一 项扣1分,评估内容不全缺一项扣1 分 与患者交流不亲切不流畅扣1分,其 它一项未做扣0.5分 2洗手,核对医嘱 4 3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自我介绍、解释 目的。取得配合 6 4评估患者的病情,引流情况,术区敷料 情况 8 5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将无菌的生理盐 水500倒入水封瓶内,连接好引流管,结 头处无菌纱布保护。 8 6带用物到床前,再次核对,向病人解释, 协助病人取半卧位,协助扣背咳嗽,挤压 引流管 10 未洗手扣1分,在处置车上方洗手扣 0.5分,洗手不规范扣0.5分 未戴口罩扣1分 操作前未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扣1分 未给半卧位扣1分 未给患者扣背、挤压引流管扣1分 未二次消毒扣1分,未松开止血钳扣1 分 操作后未嘱患者咳嗽,未观察水柱波 动缺一项扣1分 操作后未核对扣1分 医用、生活垃圾未分开扣1分 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未记录扣0.5 分 其它一项未做扣0.5分 7铺治疗巾,将弯盘放在治疗巾上。 4 8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胸腔引流管,消毒, 将胸管与连接管从连接处分开。 5 9再次消毒胸腔引流管。 4 10连接胸腔引流管与水封瓶长管 5 11妥善固定水封瓶 6 12松开止血钳 4 13嘱病人咳嗽,并挤压胸管,有助于排出 在闭管时胸腔的积液、积气。 6 14观察水封瓶内水柱波动情况。 5 15整理床单位和用物,洗手,记录。 5 理论提问任选其一 1目的 2注意事项 5 问题回答不完全扣4-3-2-1分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论文 1 一般资料自2009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自发性气胸10例, 胸腔积液(血胸)14例,脓胸12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5?60岁,平均38岁;均接受深静脉型胸腔闭式引流术,经过治疗,病情治愈拔管后愈后良好。2材料与方法2.1材料深静脉留置式套管针头一副,输液延长管一根,密闭式胸腔闭式引流瓶(内有500ml灭菌盐水),吸痰器玻璃接头,一次性5ml注射器,利多卡因,胸穿包1个。2.2操作方法患者取平卧位,经X线片确定部位,局部常规消毒皮肤,局部麻醉后用留置针头以45°角行穿刺,穿刺成功后边拔 出针芯边向内推进留置针,适当固定缝好[1]。留置针头末端与输液延长管连接,再和吸痰管玻璃接头连接,再连接胸腔闭式引流瓶,各连接部位用医用胶布妥善固定。3护理措施3.1心理护理(1)尽量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思想工作,避免患者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保证治疗与护理工作顺利进行。(2)向患者解释开胸置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态,做好详细的术前健康教育;介绍同种疾病康复者与患者直接交谈,使患者有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讲解戒烟、咳嗽、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3.2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按时挤压胸腔闭式引流管,防止阻塞、扭曲、受压,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或液体的排出,促进肺扩张。患者咳嗽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咳嗽时的疼痛。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给予吸氧或雾化吸入,每天4次。3.3观察引流是否通畅(1) 翻身活动时注意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脱出,以保证引流管通畅。 随时注意引流管有无堵塞,液平面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2)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3)水封瓶玻璃管水柱是随呼吸上下波动的,正常水柱上下波动约 2—6cm水柱波动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并指示引流是否通畅,应经常予以注意。如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水柱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若病人出现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则提示血块阻塞了引流管,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3.4预防感染一切均应坚持无菌操作,换瓶拔出接管时要用消毒纱布包好,保持引流管、接管及引流瓶清洁,定时用无菌蒸馏水冲洗;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以预防胸腔内感染。3.5拔管指征胸腔闭式引流术后48-72小时,观察引流液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无气体溢出,胸部X线摄片呈肺膨胀或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时,可考虑拔管。拔管时指导患者深吸一口气,吸气末迅速拔管,用凡士林纱布封住伤口,包扎固定。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症状,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血肿等,若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3.6拔管后注意事项(1)拔管后不要让患者马上下床活动,以免空气从胸壁引流管口处进入胸腔引起张力性气胸。 (2) 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检查引流孔密盖情况,是否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标准 1、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洗手液 治疗车下:1个生活垃圾桶、1个医用垃圾桶; 治疗台上:止血钳子两把、治疗盘、一次性手套、酒精纱布罐(内放酒精纱布至少3块)、治疗巾、镊子罐、弯盘、胸腔闭式引流瓶,剪刀、医嘱单、胸腔引流记录本、医用/生活垃圾桶,胶布。 操作前患者评估:核对医嘱;去病房评估患者:ICU一1丁一,先生,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啊?我是您的责任护士,小宋,您昨晚休息的怎么样?啊!很好。拉隔断帘,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蹲下观察引流管波动情况,口述:切口敷料清洁,引流通畅。口述:置入刻度为26厘米。丁先生,一会儿我要给您更换一个胸腔闭式引流瓶,更换是: 有利于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逆行感染,并且更有利于观察引流情况。 您需要去卫生间吗?啊,已经去过了,那我去准备用物,咱们一会见。拉开隔断帘。 ②准备用物:洗手,戴口罩(七部洗手法) 核对医嘱;检查手套,口述:手套包装完好无破损在有效期内。检查引流瓶口述:引流瓶包装完好,无破损在有效期内。依次剪开引流瓶外、内包装袋、退下包装, 取下圆孔处的小塞,放在处置台上,取下灌水的漏斗放在桶上-------用纱布擦拭外用盐水,口述:瓶口无松动、瓶体瓶底无裂痕、药液无浑浊、沉淀、变色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冲瓶口。将盐水倒入引流瓶内(桶后面的蓝色盖子内)眼睛注意观察前面水封腔内的水柱高度倒到2CM处,将蓝色盖子盖紧。再将漏斗放在前面圆孔处,在将盐水倒入前面圆孔处负压监视窗内,眼睛注意观察水柱高度倒到0CM处,将圆孔处的小塞塞住(轻轻的)后退一步(有查看水位线的动作)口述:为一次性无菌溶液(将液体放入治疗车下)---------检查装置的密闭性口述:密闭性良好。将引流管连接端盘旋与瓶口。--------推车入病房。 ③操作开始: 推车到病房----再次核对医嘱口述:ICU-1丁一,先生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丁先生,现在我来给您更换引流桶啦。您这个体位舒适吗?半蹲摇床,床头至少抬高30度啊!!拉隔断帘,暴露引流管更换处---------垫治疗巾(更换处),弯盘放于引流管下端治疗巾上。挤压引流管……….用两个止血钳上下双重夹闭引流管;取下接口处胶布;取新引流瓶放在触手可及处,戴手套,取酒精纱布一块,消毒引流管口(向上螺旋消毒)在重复上述动作一遍(共消毒2遍)在取酒精纱布一块,包住引流管上部。-----左手持住引流管,右手更换引流管.口述:更换下来的引流管盘旋放置(放在治疗车下)--新的引流管接到胸腔引流管处----脱下手套----- 用医用胶布将引流管连接处固定好-----松开止血钳-----再次查看置入刻度。口述:丁先生,引流瓶已经换好了,请您咳嗽一下好吗?口述:引流通畅。置入刻度为26厘米,取下治疗巾。将引流桶安全放置。在桶的最下端用胶布贴上更换的日期。 ④健康宣教: 口述:丁先生:引流瓶已经更换完了。仍要象之前告诉您的那样咳嗽、深呼吸,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以促进肺部复张。变换体位或床上活动时,避免过度牵拉引流管,并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打折,保持引流通畅。在行走时,引流瓶应低于膝盖以下,保持平稳,不可倾斜。平时将引流瓶悬挂于床旁,妥善安全放置,不可倾倒。外出检查前,与护士及时沟通,妥善处理引流管路。丁先生您听明白了吗?-----调整好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护士随时巡视、呼叫器放在床边----洗手----记录,记录更换的胸引量。

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流程

胸腔闭式引流术 适应证 1.气胸、血胸经穿刺抽吸无效者。 2.急性脓胸需持续排脓者。 3.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者。 4.胸外伤、肺及其他胸腔内手术后。 禁忌证 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者。 肝性胸水,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 操作流程 术前准备: 1.认真了解病史,根据X线胸片、CT等影像学资料以及超声检查协助定位,尤其是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的引流。 2.准备好直径合适的引流管,一般是外径0.8cm透明塑料管或硅胶管,也可是商用的穿刺套管。外接闭式引流袋或水封瓶。 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减压。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闭式肋间插管法 (1)引流液体,在腋中、后线之间第6~8肋间做切口;引流气体,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做切口。 (2)患者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局部浸润麻醉直达胸膜。 (3)在肋骨上缘做一长1~2cm小口,用血管钳分开肌层直达胸膜腔。 (4)将一开有侧孔、内径较大的硅胶管,经切口插入胸膜腔内4~5cm。 (5)缝合切口并固定引流管,连接于无菌水封瓶。 (6)保证水封瓶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2.闭式肋床插管法 (1)一般用于脓胸而脓液较黏稠者。 (2)患者取半卧位;先行脓胸穿刺,确定最低位后做好标记。 (3)局部浸润麻醉,顺肋骨方向做5~6cm切口,直达肋骨。剥离肋骨骨膜,剪除4~5cm长的一段肋骨。同时切除该段肋间神经并结扎肋间血管。 (4)再次穿刺确定脓腔位置,经肋骨床切开胸膜腔。 (5)在放入引流管前,探查脓腔,小心除去脓腔的粘连分隔,清除脓腔内的纤维素残渣,以利引流。有支气管胸膜瘘者,在切开脓腔后应迅速将脓液

吸出,以免脓液经瘘口吸入肺内,发生窒息和感染扩散。 (6)应使用直径在1cm以上的韧性硅胶管,将有侧孔的一端放置在胸膜腔内。 (7)分层缝合胸壁各层,并固定引流管,连接水封瓶。 术后处理: 1.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2.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不使受压、扭转。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 3.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min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 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4.可将水封瓶与另一水封瓶串联后,间断进行负压吸引,一般使用 10~20cm水柱的负压。 5.逐日记录引流量及其性质和变化,更换水封瓶。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6.帮助患者起坐及变换体位,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使引流充分。 7.如系急性脓胸,术中应取分泌物做常规检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度试验。 8.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膜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引流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引流口,再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引流管,按无菌操作更换引流装置。 9.定期做胸部X线片或超声检查,了解肺膨胀和胸膜腔积液情况。 10.撤除指征 (1)24~48h水封瓶内没有气泡溢出。 (2)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胸液<50ml,脓液<10ml。 (3)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11.撤除方法 (1)剪除引流管固定线。 (2)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拔出引流管。 (3)拔出后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引流伤口,用胶带固定。婴幼儿患者为防止气胸可另预置荷包线,拔出引流管后立即收紧荷包线并打结以封闭创口。 (4)拔管后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听诊双肺呼吸音有无异常。 并发症: 1.肋间血管、神经损伤。 2.胸膜反应,胸膜炎。 3.血、气胸。 4.心脏、大血管损伤。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 一.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原因: 1.引流管阻塞主要是由于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或未定时捏挤,使管腔被凝血块或脓块堵塞。 2.皮下气肿多由于切口大于引流管直径,引流管不通畅或滑出胸腔,患者剧烈咳嗽致胸内压急剧增高,使胸腔内空气沿引流管进入皮下。 3.疼痛是由于引流管与胸膜摩擦或压迫肋间神经等引起疼痛。 4.肺不张是由于患者术后未做有效咳嗽咳痰或引流不畅所致。 5.胸腔内感染是由于引流液倒流入胸腔,引流时间过长引起伤口逆行感染或未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所致。 6.血胸多由于引流管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频繁变换体位,管道摩擦血管而并发血胸。 7.纵隔摆动是胸腔闭式引流最危重的并发症。多系大量胸腔积液、积气引流过快、过多或剧烈咳嗽使气体过快排出胸腔所致。 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的处理: 1.引流管阻塞:因此术后应随时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水封瓶内水柱不波动,24h引流液<50ml,夹管24h无异常,胸片检查胸腔内无积液、积气,可考虑拔管。若水柱不波动,患者有胸闷、气急可能是引流管阻塞,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如有给予排除如通过挤捏引流管或适当调整引流管方向,并用60ml无菌针筒抽吸排除阻塞,无效予重新插管。 2.皮下气肿:为局限性皮下气肿,可不做特殊处理儿天后会自行吸收,若为广泛性皮下气肿,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即通知医生行皮下切开引流,以排出气体减轻症状。为了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引流管的粗细要适宜,切口大小要适当,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摆动时脱出胸腔,嘱患者勿剧烈咳嗽,必要时用镇咳药。一旦滑出应嘱咐患者屏气,迅速用手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使引流口创缘闭合,然后用凡士林纱布及厚层纱布封闭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3.疼痛:疼痛患者可经适当调整引流管位置或应用止痛药后好转,如经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疼痛,予以局部封闭后疼痛减轻。 4.肺不张:应做好术前教育,解释术后咳嗽咳痰对肺扩张的重要性。一般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鼓励患者做有效咳嗽咳痰,避免剧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也可用一气球,鼓励患者做吹气球的动作,利于肺部扩张。若胸片检查示明显肺不张,可经鼻导管吸痰或应用支气管镜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以利于引流液的排出及肺部扩张。 5.胸腔内感染:如为引流液倒流入胸腔引起,当患者出现发热胸痛等感染症状时即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并给予支持疗法使感染得已控制。因此手术时应按规程操作,胸腔闭式引流放置应低于胸腔60cm,尤其是搬动患者时,切勿将引流瓶提至高于引流管的胸腔出口水平面,最好先钳闭,至搬动完毕再松开以防引流液倒流入胸膜腔。更换引流瓶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引流口敷料应1~2天更换1次,如有脱落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引流管一旦脱落,决不能将原引流管再插入,以免感染。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一旦出现体温升高,胸痛加剧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应用抗生素等治疗。 6.血胸:如为患者躁动不安所致,引流量突然增多,且为血性,患者出现冷汗、脉细,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通过止血、扩容、抗感染等处理后出血停止。因此在引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如为血性,量突然增多,患者出现休克等症状者,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进行手术止血。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及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及注意事项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6、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7、拔管指征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8、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