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完整版)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完整版)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完整版)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胸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适用于多种情况。

其中,胸腔积液是最常见的适应证之一,其他适应证包括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以及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但是,也有一些禁忌证需要注意,例如体质衰弱、病情垂危难以耐受穿刺、对局麻药过敏、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部位或附近感染者等。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选择和定位穿刺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位置。

同时,需要准备好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并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在进行手术时,需要注意体位和麻醉。

一般情况下,抽取胸腔积液时一般为坐位,嘱患者跨坐在椅子上,面朝椅背,可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

抽气时一般选取半卧位。

麻醉时需要进行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手术步骤包括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

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

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

穿刺针通过10cm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或50ml的注射针管连接。

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

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在进行手术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例如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避免损伤肋间血管、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等。

在进行胸腔穿刺时,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和脉搏状况。

对于有紧张心理的病人,应该在穿刺前半小时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如地西泮或可待因。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引流方法,它可以有效减少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在我国,它已经在胸外科、心外科等临床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一、胸腔闭式引流护理1.患者胸部的护理。

在患者胸部进行引流前,要对患者的胸部有足够的护理,特别是患者所在的部位,应充分清洁,避免细菌侵入。

2.护理管路。

在护理管路时,要保证管路的清洁,避免受污染。

管路及引流系统应定期检查,及时清洁和更换,并且要确保管路及引流系统的完整性。

3.注意患者的情况。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濒死状态的引流技术,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始终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1.认真调节护理管路,以避免管路内的压力过大,引起患者不适或者病情加重。

2.应定期检查胸腔闭式引流吸液管的管壁,保证引流管路的完整性。

3.注意检查引流管及引流系统,及时清洁和更换。

4.监测患者的血气指标,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及时处理。

5.护士应熟悉各种引流技术,正确使用引流管路,以避免护理不当引起的伤及疾病。

6.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护士的情绪稳定,不要紧张或情绪低落,以免影响护理质量。

7.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进行正确的指导,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总之,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有效的引流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但是,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时,护士还需要加强以上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护理的质量,及早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促进患者的康复。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确定患者的身份,确认患者的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

2)核对手术单,确认患者的引流装置及相关物品已配备齐全并处于有效状态。

3)介绍操作风险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4)准备好消毒液、消毒用具和敷料等操作所需物品。

2.解释操作过程1)解释引流操作的目的、步骤和可能的不适感。

2)解释引流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解释操作的可能风险及对策。

3.事前准备1)洗手并穿戴好无菌手套,同时佩戴好口罩和护目镜。

2)将引流装置放置在手术台上,准备好备用引流管。

3)取出引流装置的导管并检查是否存在损坏或污染。

4)准备干净的无菌盘子,放置用于检查引流液性状的试管。

4.操作步骤1)将患者放置在半卧位或俯卧位,确保手术区域暴露。

2)将操作区域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液包括碘伏或双氧水。

3)等待消毒液干燥后,取出引流装置的导管,将患者身体斜向一侧。

4)通过肋缝处的无菌探伤针穿刺胸腔,注意避免肋骨或其他结构的损伤。

5)通过探伤针插入胸腔后,将导管插入到胸腔内,并确保导管留在胸腔内,以减少空气进入。

6)将导管固定在胸壁上,常用方法有缝线固定或胶带固定。

确保导管固定牢靠。

7)在导管与引流瓶连接处设置一道水密膜,以防空气进入引流瓶。

8)将引流装置的一端连接到导管,另一端放在干净的无菌盘子中。

9)检查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记录相关数据并及时通知医生。

10)必要时,根据医生的指示更换引流装置或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5.清理整理1)在操作完成后,将废弃物放在垃圾袋内。

2)脱掉手套并进行无菌手消毒。

3)清理和消毒操作区域,包括手术台和周围环境。

4)整理好引流装置及相关物品,并妥善保存。

5)记录操作过程及相关数据。

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保持专注和细心,避免操作中断或疏忽。

同时,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引流液的量和性状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操作结束后,要做好清理整理工作,并将操作过程及相关数据记录清楚,以供后续参考。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关键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关键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旳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胸腔闭式引流用于排除胸膜腔内积液、排除胸膜腔内积气、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

胸腔闭式引流管位置旳安顿护理要点1.胸腔闭式引流应妥善固定,保持管道密闭。

随时检查引流装置与否密闭及有无脱出,水封瓶长管应浸入水中3-4cm,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漏气发生,进一步加重气胸或导致并发症发生。

2.保持有效引流。

取半从卧位,定期以离心方向挤捏胸腔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鼓励做深呼吸、咳嗽及变动体位,以利于及增进肺扩张。

3.做好病情观测及记录。

观测水柱波动,一般波动在4-6cm,若过高也许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则是引流不畅通或肺已完全扩张。

但若患者浮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应怀疑引流管被血块阻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旳短管,促使其畅通,并立即告知医生。

观测及记录引流旳量、色、质。

若术后引流液体,一般正常引流量第一种2h约100-300mL.第一种24h约500ml,第一种8h多为血性液。

4.当浮现并发症后及时进行对症解决。

1)感染避免解决: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感染,定期更换引流瓶,保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避免瓶内液体逆流,导致感染。

鼓励深呼吸、有效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

2)气胸避免解决:引流管连接处脱落应立虽然用两把无齿血管钳夹闭胸壁引流导管,并更换引流装置。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解决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生作进一步解决。

在床边备两把无齿血管钳夹,以备急用,交待患者下床时需使用双钳夹闭。

5.拔管指征。

一般置管后48-72h后,无气体溢出或引流量明显减少,24h引流液<50ml、脓液<10ml,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则可拔管。

6.做好拔管后护理。

拔管后要密切观测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发生。

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步骤简析

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步骤简析

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步骤简析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排除胸腔内积液或气体,以恢复胸腔内的正常压力。

该操作通常在胸腔外科手术、胸部创伤或胸腔炎症等情况下进行。

本文将简要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步骤和关键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之前,医生和相关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部位,并告知患者相关的风险和操作过程。

医生还要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消毒操作。

2.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处于卧位或坐位,胸部露出。

医生需要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在开始手术前,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手术部位。

在有选择性的情况下,医生还会在手术前进行超声引导。

3. 手术操作胸腔引流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选择适当的穿刺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将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通常,常用的穿刺点有胸腔腋中线第四肋间隙、胸腔腋中线第五肋间隙等。

选择穿刺点时,应避开血管、肺组织和其他重要器官。

3.2. 局部麻醉和消毒在确定穿刺点后,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对穿刺点进行麻醉。

在麻醉之后,医生会用消毒剂(如酒精)对穿刺点进行彻底消毒,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3.3. 引流管插入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引流管进行插入。

引流管的选择通常取决于胸腔内积液的性质和量。

在插入引流管之前,医生应将引流管连接到抽吸装置,以确保积液能够被有效排出。

3.4. 确认位置和引流医生在插入引流管后,需要通过X线或超声等方式确认引流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确认位置无误后,医生会启动抽吸装置,通过负压使积液或气体从胸腔中排出。

在胸腔引流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及引流管的引流情况。

3.5. 固定引流管在完成引流后,医生需要将引流管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以避免其脱落或误拔。

通常,医生会使用敷料或胶布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

4. 注意事项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时,医生需注意以下几点:4.1. 术前细致评估医生在选择手术方法和穿刺点之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相应的临床指征。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标准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标准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标准胸腔闭式引流瓶是一种用于治疗胸部手术后或创伤性胸部损伤引起的胸腔积液或气胸的常规设备。

然而,由于外部因素或瓶内状态的更改,如液位升高,管路堵塞或泄漏,瓶头压力上升等,可能需要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或调整引流系统。

本文将介绍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标准。

一、准备工作1.确认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的理由,包括液位升高,管路堵塞或泄漏,瓶头压力上升等。

2.确认新引流瓶已经拆封,并确认其完好无损,瓶内无异物、污物或附着物。

3.准备好清洁手术用具、手术护理盘、创面敷料以及术后记录表等。

二、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1)向患者详细说明引流瓶的更换过程及注意事项。

(2)让患者取深呼吸几次,以缓解紧张情绪。

(3)患者侧卧或半卧位,确保大约60度的角度抬高患侧胸腔能够增加引流的效果。

(4)保证手术区域无菌,并将液位标示签粘贴在胸腔闭式引流瓶上指向液位线。

2.更换引流瓶(1)穿戴好手术无菌衣裤,戴上口罩,戴上无菌手套。

(2)检查胸腔闭式引流瓶下方的塑料管,若管道有阻塞,可将急救针透过管道,进行排气或排除阻塞物。

(3)拆下旧的引流瓶,先封开下方引流管道,然后将下方引流管道从瓶底释放,先将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上方引流管道连接进入旧引流管道,尝试避免迅速旋转和抖动造成气体进入胸腔引起气胸。

(4)松开封口,将旧引流管道从新引流管道中分离开来,再一次慢慢将新的引流瓶上方引流管道进行连接到患者的胸腔包括胸膜腔或胸腔闭式引流管接口。

(5)确认胸腔闭式引流瓶连接与转动上的固定和服从,再检查胸腔闭式引流器的管道是否阻塞,瓶头上的呼吸孔是否堵塞,各管道的密封性是否合格。

(6)将新引流瓶合理地放置,让瓶内液位参照标志线放到预定的液位范围内。

一般标曾要求排气排液检查瓶内的通道是否通畅并记录下来,瓶头上的各标志符合要求后即可分别封口。

(7)在曾瓶头上标注更换时间和医护人员姓名、备注病人的性别和年龄。

3.术后处理将旧引流瓶和相关器械、物品放入无菌废品袋中,处理手术区域并观察患者的病情,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和疼痛等状况,并嘱咐患者休息、观察病情变化。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理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理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如下:
1.护理前应充分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的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和护理要求;
2.建立安全的护理环境,并确认病人体位固定后,安装胸腔闭式引流系统;
3.为确保引流效果,应定期检查和调整引流管道,确保佩戴舒适,防止引流管跳跃;
4.定期检查引流瓶,确保引流瓶情况良好;
5.胸腔穿刺部位应定期拆线,清洗,以防感染和凝固;。

6.定期测量和记录病人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引流量;
7.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及时改变病人体位,及时减少引流量;
8.胸腔穿刺部位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炎症状及时处理;
9.对手术后,病人胸腔引流系统出现滤液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10.护理完毕后,应清理护理环境,及时移除引流系统,并及时报告医生。

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的方法。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前后,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本文将从准备术前、操作时以及术后护理方面详细介绍这些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1. 彻底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包括积液类型、积液量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等。

2. 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特别是对于胶囊、橡胶或药物的过敏反应。

3. 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材料,包括静脉置管包、引流系统、无菌手套、无菌巩膜、生理盐水、局部麻醉药等。

操作时:1. 术前充分讲解操作流程和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 检查引流器的正常工作状态,确保引流系统无漏气现象。

3. 贴身洗手,戴好无菌手套,准备好必要的无菌巩膜和局部麻醉药物。

4.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前,应采取无菌操作,确保引流液被采集到无菌容器中。

5. 使用无菌巩膜将胸管固定,并在巩膜上固定绷带,以防止胸管移位。

6. 十分注意穿刺点的选择,避免刺中患者的动脉或静脉。

7. 使用无菌技术穿刺胸腔,注意避免气胸和感染的风险。

8. 当插管进入胸腔后,应观察胸腔压力和胸管内液体的外观,并调整引流装置的吸引力,以辅助引流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

术后护理:1. 术后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循环、饮食等方面。

2. 随时观察胸管引流情况和引流液性质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3. 定期更换引流器和盛放引流液的容器,避免感染发生。

4. 引流系统应固定良好,以防止胸管脱出或过度移动。

5. 定期检查引流装置的负压吸引力,确保其正常工作。

6. 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及时处理并记录。

7. 管道松紧的掌握,不能太紧以免压迫支气管造成吸口吸引困难,也不能太松,以免体液漏出。

8. 引流管口周围皮肤的护理是防止感染的重要环节,需要保持清洁、干燥、无渗出。

9. 定期检查胸腔引流效果,根据情况调整吸引力和引流系统。

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无菌操作,注意防止感染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
导语:想要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
想要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

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

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

对脓胸病人,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