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及生长曲线的绘制

合集下载

微生物实验报告: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微生物实验报告: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2.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3.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4.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5.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菌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规律性,如以细菌活菌数的对数做纵坐标,以培养时间做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单细胞微生物发酵具有4个阶段,即调整期(迟滞期)、对数期(生长旺盛期)、平衡期(稳定期)、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的全过程动态。

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

本实验才用比浊法,由于细胞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对应的培养时间做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和死菌,因此所测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G=(t2-t1)/[(lgW1-lgW2)/lg2]式中t2和t1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对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或OD。

三、实验器材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培养基(100mL/250mL三角瓶×10瓶/大组):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无菌1000ul吸头若干,无菌5000ul吸头若干,比色皿10个及共用参比杯一个,培养箱3台,722s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活化菌种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2.接种6人大组分为3个小组,按表1接种。

实验报告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实验

实验报告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实验

实验报告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监测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研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并探讨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

实验材料及方法:
1. 材料:
- 微生物培养基
- 无菌培养瓶或试管
- 微量移液器或移液管
- 无菌平板
- 培养箱或恒温摇床
- 显微镜
2. 方法:
(这里使用编号列表来列出具体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
(这里写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准备培养基、灭菌操作等)
2. 微生物获取:
(这里描述如何获取微生物样品,如从环境中采样、有选择地分离微生物菌落等)
3. 微生物培养:
(这里阐述微生物的培养过程,包括制备培养基、接种微生物样品等步骤)
4. 生长曲线检测:
(这一部分是实验的重点,需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示数据)
5.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对微生物生长曲线进行分析和解读,可结合图表进行说明)
6. 讨论与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可以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对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进行监测,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这里简洁地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为了增加字数可以进一步展开阐述,如讨论生长曲线的不同阶段、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等等)
实验报告结束。

注意:本实验报告以“实验报告”的格式为基础,根据实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其中,具体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以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实验五用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实验五用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光电比浊法是利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微生物细 胞浓度与透光度成反比的原理。当细菌细胞在 溶液中数量越多,浊度越大,在光电比色计中 测定时所吸收的光线越多。
优点:简便快速,适合于自动控制。 缺点:测定结果受培养液成分影响;某些样品 样品不适合用此法。
三、实验器材
菌种 培养不同时段的大肠杆菌。
仪器பைடு நூலகம்其他用具 分光光度计,比色皿等。
30,40,50,60 min)、自来水和橙汁 微生物的测定。(1种/人)
本次实验完
比色皿经蒸馏水清洗后,必须经待测样 品润洗。比色皿的毛面用吸水纸擦干,而光 面只能用吸水纸吸干,以免光面被划破。
比色皿之间吸光度进行比较。
四、实验结果
记录不同大肠杆菌培养液的OD600值, 并绘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
培养时间 (h)
光密度值 OD600
4 8 12 16 20 24
五、思考题
•光电比浊计数的原理是什么?这种计数法有何 优缺点? •如果用活菌计数法制作生长曲线,你认为会有 什么不同?两者各有什么优缺点?
实验67 水、环境中微生物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场所和不同条件下细菌的数量和 类型。
观察不同类群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 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掌握水和环境中微生物的测定方法。 检测污染水域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
二、实验原理
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测定污染水的细菌 总数。由于细菌种类繁多,不可能找到一 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所有的细菌均 能生长繁殖。因此,计算出来的细菌总数 仅是一种近似值。
通过细菌数量的测量了解大肠杆菌的生物特征和规律绘制生长曲线实验31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生长曲线将少量纯种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条反映单细胞微生物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二实验原理一个典型的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稀释平板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最大概率法光电比浊法稀释平板计数法对样品

阎-实验五 微生物 数量和大小测定 生长曲线的测定

阎-实验五 微生物 数量和大小测定 生长曲线的测定

2.样品测定 2.样品测定
将参比溶液(未接种的LB液体培养基) LB液体培养基 将参比溶液(未接种的LB液体培养基)以及 被测溶液倒入比色皿中。 被测溶液倒入比色皿中。 打开样品室盖, 打开样品室盖,将参比溶液放在样品架的第 一个槽位中,将被测溶液依次放入其它槽位。 一个槽位中,将被测溶液依次放入其它槽位。 将参比溶液推入光路, 100%T/OA键调满度 键调满度。 将参比溶液推入光路,按100%T/OA键调满度。 MODE, 将测试方式调至吸光度方式( 按 MODE , 将测试方式调至吸光度方式 ( A ) 。 此时,显示器显示“ 000”。 此时,显示器显示“0.000 。 将被测溶液推入光路, 将被测溶液推入光路,显示器显示为被测样 品的吸光值。 品的吸光值。
1、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2、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 生物计数的方法。 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 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 玻片上(又称计菌器) 玻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 的一种方法。 的一种方法。用于细胞总数的测定
测定细胞数量的常用方法 稀释平板计数法 对样品稀释培养,据形成的菌落数计数。 对样品稀释培养,据形成的菌落数计数。 优点:活菌计数方法,对设备要求不高。 优点:活菌计数方法,对设备要求不高。 缺点:操作复杂。 缺点:操作复杂。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使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 使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 优点:操作简便,计数直观。 优点:操作简便,计数直观。 缺点:计数结果为活细菌和死菌体的总和。 缺点:计数结果为活细菌和死菌体的总和。
实验( 实验(三)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精品]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精品]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精品]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是细菌学中的一项重要实验。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细菌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本次实验将介绍如何通过外观观察、菌落计数及测定细菌生物量的方法,获得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

实验步骤:一、准备实验材料和试剂1、选取一种细菌菌株,本次实验选择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配置好液体培养基,一般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等;3、消毒好实验室的工作台面及实验仪器;4、准备好移液管、试管、比色管和加热消毒的线圈镊子等实验用具。

二、制备不同浓度的菌液1、挑选一根菌棒,从培养基上接入一些带有细菌的菌落,将菌落均匀涂抹于培养基表面;2、将含有细菌的培养基放置在恒温摇床中,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3、当细菌生长至一定程度(一般在对数生长期)时,用无菌的移液管,在培养基中取出一定量的菌液;4、分别将不同体积的菌液加入到含有培养基的试管中,制备成不同浓度的菌液。

三、测定不同浓度菌液对应的OD600值1、将制备好的不同浓度菌液放入洗涤过的比色管中;2、由于细菌太小,肉眼观察不能得出其数量的增多或减少,因此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在600nm处测量各个浓度的菌液的吸光度(OD)值;3、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计算OD600;4、根据OD600值和菌液中细胞数量的线性关系,可通过OD600值推算出细胞数。

2、每隔2-3个小时,取出一定量的菌液,测量其OD600值,记录下菌液对应时间的值;3、采用计数培养法,每隔一定时间取出一定体积的菌液,进行菌落数的计数;4、利用OD600值曲线和菌落数曲线绘制出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期间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防止细菌的外界感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实验者需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及实验服,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3、制备好菌液后需要及时放置在摇床中,防止菌落外的细菌感染进去;4、测量OD600值时比色管必须清洗干净,用甲醇或无菌去离子水。

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14
(3)实践意义
• 对以生产菌体或与菌体生长相平行的代谢产物 (乳酸等)为目的的某些发酵生产来说,稳定期 是最佳的收获期;对维生素、碱基、氨基酸等物
质进行生物测定来说,稳定期是最佳测定时期。
15
4、衰亡期
衰亡期
16
4、衰亡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定义:营养物质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 细菌死亡速率超过新生速率,整个群体呈现出 负增长。
7
(2)应对办法
1
通 过 遗 传 学方法改变 种的遗传特 性使延滞期 缩短。
2
利 用 对 数 生长期的细 胞作为“种 子”
3
尽 量 使 接种前后 所使用的 培养基组 成不要相 差太大。
4
适当扩大 接种量等方 式缩短延滞 期
8
2、指数生长期
指数期
9
2、指数生长期
定义:又称对数生长期,微生物以最大的速率生长和分裂 ,细菌数量呈指数增。
6
(1)特点
➢生 长 速 率 常 数 等 于 零。 ➢细 胞 形 态 变 大 或 增 长。 ➢细 胞 内 RNA 尤 其 是 rRNA含量增加,原生 质呈嗜碱性。
➢合 成 代 谢 活 跃 , 核 糖 体 、 酶 类 和 ATP 的 合成加快,易产生诱 导酶。 ➢对 外 界 不 良 条 件 如 氯化钠溶液浓度、温 度和抗生素等理化因 素反应敏感。
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1
1、定义及绘制方法
定义: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 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绘制方法:微生物接种到定量的液体培养基 中,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培养时间 为横座标,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座标作图, 得到的一条反映微生物在整个培养期间菌 数变化规律的曲线。

微生物实验报告: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微生物实验报告: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2.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3.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4.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5.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菌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规律性,如以细菌活菌数的对数做纵坐标,以培养时间做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单细胞微生物发酵具有4个阶段,即调整期(迟滞期)、对数期(生长旺盛期)、平衡期(稳定期)、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的全过程动态。

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

本实验才用比浊法,由于细胞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对应的培养时间做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和死菌,因此所测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G=(t2-t1)/[(lgW1-lgW2)/lg2]式中t2和t1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对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或OD。

三、实验器材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培养基(100mL/250mL三角瓶×10瓶/大组):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无菌1000ul吸头若干,无菌5000ul吸头若干,比色皿10个及共用参比杯一个,培养箱3台,722s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活化菌种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2.接种6人大组分为3个小组,按表1接种。

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实验报告范文

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实验报告范文

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实验报告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实验报告范文篇一:实验五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及生长曲线的绘制一、实验目的学习了解微生物生长量测定的方法学习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方法学习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方法(一)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计数法重量法生理指标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2)涂片计数2、活菌菌落计数法3、滤膜法(二)细菌生长曲线将单细胞细菌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不补充营养物或移去培养物,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目的对数值为纵坐标,可画出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growth curve)篇二: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的.方法。

二、实验器具24孔细胞培养板、微量加样器、eppendorf管、吸头、吸头盒、显微镜、细胞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吸管、试管架、普通显微镜、细胞悬液、0.4%台盼蓝。

三、实验方法1. 培养细胞:首先在24孔细胞培养板内分别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胞,计数并记录接种的细胞悬液密度,接种时间记为0小时。

2. 计数细胞密度:从接种时间算起,每隔24小时计数3孔的细胞密度,算出平均值。

为提高准确率,对每孔细胞可计数2-3次,如此操作至第七天结束。

3. 绘制曲线: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细胞密度为纵坐标,将全部结果在坐标纸上绘图,即得所培养细胞的生长曲线。

篇三:MTT法绘制生长曲线实验材料:1,5%FBS-L-DMEM, 5x104个/ml细胞悬液,5mg/mlMTT溶液,DMSO,0.01M PBS,2, 96孔板共7个,酶标仪,50ml离心管,1.5ml 离心管,0.22μm滤膜,锡箔纸,MTT工作液(1ml/管)实验步骤:1,分别选取生长良好的P1、P3、P5代BMSCs消化后制备成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为5x104/ml。

接种到96孔板,每孔接种200μl细胞悬液进行培养(每孔1x104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及生长曲线的绘制一、实验目的
•学习了解微生物生长量测定的方法
•学习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方法
•学习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方法
(一)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计数法重量法生理指标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2)涂片计数
2、活菌菌落计数法
3、滤膜法
(二)细菌生长曲线
将单细胞细菌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不补充营养物或移去培养物,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目的对数值为纵坐标,可画出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g r o w t h c u r v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