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微生物实验报告: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2.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3.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4.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5.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菌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规律性,如以细菌活菌数的对数做纵坐标,以培养时间做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单细胞微生物发酵具有4个阶段,即调整期(迟滞期)、对数期(生长旺盛期)、平衡期(稳定期)、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的全过程动态。
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
本实验才用比浊法,由于细胞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对应的培养时间做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和死菌,因此所测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G=(t2-t1)/[(lgW1-lgW2)/lg2]式中t2和t1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对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或OD。
三、实验器材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培养基(100mL/250mL三角瓶×10瓶/大组):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无菌1000ul吸头若干,无菌5000ul吸头若干,比色皿10个及共用参比杯一个,培养箱3台,722s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活化菌种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2.接种6人大组分为3个小组,按表1接种。
微生物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微生物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微生物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是一门涉及微生物和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的生长特性、代谢途径、原生态功能等方面。
在实验室中,通过一系列实验手段和技术手段,可以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揭示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菌种的保存和鉴定在微生物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中,首先需要进行菌种的保存和鉴定工作。
菌种的保存是为了长期保存某种微生物,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常见的保存方式包括在琼脂培养基上制备菌斑、制备冻干粉末或低温冷冻保存等。
而菌种鉴定则是为了确保所使用的微生物种属准确,常见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二、微生物生长曲线的绘制和分析微生物生长曲线是研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规律的重要手段。
利用实验技术,可以通过不同培养条件下不同时间点的菌液浓度进行测定,从而得到微生物生长曲线。
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并进行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微生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速率、最大生长速率、最大生长速率等参数。
三、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检测和分析微生物代谢产物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质,包括有机酸、氨基酸、酶等。
通过实验技术,可以对微生物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了解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含量。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
四、微生物酶活性的测定和应用微生物酶是微生物体内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
通过实验技术,可以对微生物酶的活性进行测定,了解酶的催化特性和反应底物的种类。
此外,微生物酶在生物化学工程、食品工业、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研究微生物酶的活性和性质,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五、微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工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新兴的技术包括代谢工程、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将为微生物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
同时,微生物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新药开发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

微⽣物典型⽣长曲线知识点:微⽣物⽣长曲线情境:灭菌技术任务:微⽣物⽣长曲线课程:⾷品微⽣物技术微⽣物⽣长曲线⼤肠杆菌⼀个细胞重约10 –12克,平均20分钟繁殖⼀代。
24⼩时后:4722366500万亿个后代,重量达到:4722吨48⼩时后:2.2 ×10 43个后代,重量达到2.2 ×10 25 吨相当于4000个地球的重量!微⽣物⽣长曲线细菌接种到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座标,以菌数为纵座标作图,得到的⼀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
⼀条典型的⽣长曲线可分为: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1)延滞期将少量菌种接⼊新鲜培养基后,在开始⼀段时间内菌数不⽴即增加,或增加很少,⽣长速度接近于零,也称迟缓期、适应期。
特点:细胞形态变⼤或增长,例如巨⼤芽孢杆菌,在迟缓期末,细胞的平均长度⽐刚接种时长6倍。
⼀般来说处于迟缓期的细菌细胞体积最⼤细胞内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合成代谢活跃,核糖体、酶类和ATP的合成加快,易产⽣诱导酶。
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敏感。
迟缓期出现的原因:微⽣物接种到⼀个新的环境,暂时缺乏分解和催化有关底物的酶,或是缺乏充⾜的中间代谢产物等。
为产⽣诱导酶或合成中间代谢产物,就需要⼀段适应期。
在⽣产实践中缩短迟缓期的常⽤⼿段:(1)通过遗传学⽅法改变种的遗传特性使迟缓期缩短;(2)利⽤对数⽣长期的细胞作为种⼦;(3)尽量使接种前后所使⽤的培养基组成不要相差太⼤;(4)适当扩⼤接种量(2)对数⽣长期以最⼤的速率⽣长和分裂,细菌数量呈对数增加,细菌内各成分按⽐例有规律地增加,表现为平衡⽣长。
特点:对数⽣长期的细菌个体形态、化学组成和⽣理特性等均较⼀致,代谢旺盛、⽣长迅速、代时稳定,所以是研究微⽣物基本代谢的良好材料。
它也常在⽣产上⽤作种⼦,使微⽣物发酵的迟缓期缩短,提⾼经济效益。
影响微⽣物增代时间(代时)的因素:1)菌种,不同的微⽣物或菌株的不同代时也不同2)营养成分,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长代时短3)营养物浓度,⽣长速率与营养物浓度呈正⽐4)温度,⽣长速率与培养温度呈正相关在细菌个体⽣长⾥,每个细菌分裂繁殖⼀代所需的时间为代时,在群体⽣长⾥细菌数量增加⼀倍所需的时间称为倍增时间。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细菌生长曲线实验九测定细菌生长曲线[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2.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注意事项。
3.学习液体种子和固体种子的不同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
4.利用细菌悬液浑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
[仪器和材料]1.实验材料(1)大肠杆曲,枯草杆曲培养液及大肠杆菌平板。
(2)牛肉膏蛋门胨葡萄糖培养基(150ml/250ml三角瓶x4瓶/大组),配方:牛肉膏5g,蛋白胨10g,nacl5g,葡萄糖10g,加水至1000ml,ph7.5。
2.实验仪器取液器(5000μl,1000μl,200tμl各一支);培养箱.摇床,722s分光光度汁;1000μl无菌吸头100个;5000μl 无菌吸头2(: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个;1ml或4ml 玻璃或塑料比色皿4个,共用参比杯一个。
[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规律性,如以细菌活菌数的对数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图91)。
单细胞微生物发酵具有4个阶段,即调整(迟滞期)、对数期(生长旺盛期)、平衡期(稳定期)、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动态。
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浑浊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测oD550或oD620或oD600或oD420,可任选一波长)与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与死菌,因此所测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微生物生长曲线

大家好
13
大家好
14
结束
大家好
15
大家好
9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 时间,即代时,以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G t2t1 (lgW2lgW1)/lg2
式中t1和t2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 W1和W2分别为相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g/L)或 OD。
大家好
10
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 板;
成因 微生物刚刚接种到培养基之上,其代谢系 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同时要合成酶、辅酶、其他 代谢中间代谢产物等,所以此时期的细胞数目没有 增加。
对数期:
(1)菌体以几何数增加,增长速度快;
(2)细胞代谢能力最强;
(3)细菌很少死亡或不死亡。
成因 经过调整期的准备,为此时期的微生物生
长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同时外界环境也是最佳
成因 主要是外界环境对继续生长越来越不利、 细胞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继而导致大量细菌 死亡。
大家好
6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目的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 的代时;
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
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
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 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
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 生长的方法
状态。大Βιβλιοθήκη 好5稳定期:(1)生长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2)细胞数达到最大值,新生的细菌数和死亡 的细菌数相当。
成因 营养的消耗使营养物比例失调、有害代谢 产物积累、PH值EH值等理化条件不适宜 衰亡期:
(1)死亡率增加,细菌少繁殖或不繁殖; (2)细菌常出现多形态、畸形或衰退型,有的 会产生芽孢
微生物生长曲线

典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包括四个时期: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调整期特点:生长速率常熟为零、菌体粗大、RNA含量增加、代谢活力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下降。
成因:微生物刚刚接种到培养基之上,其代谢系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同时要合成酶、辅酶、其他代谢中间代谢产物等,所以此时期的细胞数目没有增加。
2、对数期特点:生长速率最快、代谢旺盛、酶系活跃、活细菌数和总细菌数大致接近、细胞的化学组成形态理化性质基本一致。
成因:经过调整期的准备,为此时期的微生物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同时外界环境也是最佳状态。
3、稳定期特点:活细菌数保持相对稳定、总细菌数达到最高水平、细胞代谢产物积累达到最高峰、是生产的收获期、芽孢杆菌开始形成芽孢。
成因:营养的消耗使营养物比例失调、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值EH值等理化条件不适宜。
4、衰亡期特点:细菌死亡速度大于新生成的速度、整个群体出现负增长、细胞开始畸形、细胞死亡出现自溶现象。
成因:主要是外界环境对继续生长越来越不利、细胞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继而导致大量细菌死亡。
根据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以明确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对生产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故根据对数期的生长规律可以得到培养菌种时缩短工期的方法:接种对数期的菌种,采用最适菌龄,加大接种量,用与培养菌种相同组成的培养基。
有如,根据稳定期的生长规律,可知稳定期是产物的最佳收获期,也是最佳测定期,通过对稳定期到来原因的研究还促进了连续培养原理的提出和工艺技术的创建。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OD-Monitor振荡比浊法---一种在线实时自动非接触测定细菌生长曲线的新方法细菌生长曲线根据不同的要求有多种测定方法,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根据要求和实验室条件选用。
比浊法测定原理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光密度(OD值)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并将所测的OD值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此法快捷、简便。
细菌生长特点及生长曲线的测定

实验原理(分光光度计与比浊法)
朗伯-比尔定律 A=-lg(I/I。)=-lgT=kLc
比浊法虽只能测相对数量,但便捷。某些情况 下,我们重在数量的变化而不在数量本身
三、实验内容
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与绘制
四、实验材料
1. 试剂
蛋白胨、氯化钠、酵母浸粉等。 2. 仪器 托盘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分光光度计、恒温箱、恒温振荡 器。 3. 玻璃器皿 试管、烧杯、量筒、锥形瓶、培养皿、移液管等。 4. 其它物品
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纱布、耐高温皮筋、 报纸等。
恒温振荡器(摇床)
五、实验流程
接种→培养→取样→比浊
★实验安排(4人一组) 第一组:LB 培养基,1:100
第二组: LB 培养基,1:50
第三组: LB 培养基,1:20 第四组: LB 培养基,1:100 第五组: LB 培养基,1:10 第六组: LB 培养基,1:5
二、实验原理
理想中生长曲线
1.4 1.2 1 0.8 0.6
0.4
数 量
n y=2
0.2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时间
理想中生长曲线
1.4 1.2 1 0.8 0.6
0.4 0.2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时间
八、讨论
1.接种龄如何影响大肠杆菌生长?
2.培养基营养成分/浓度如何影响大肠杆菌生长? 3.实验为何观察不到稳定期和衰退期? (请3选1,作答在实验报告上)
★实验安排(4人一组) 第一组:LB 培养基,1:100
第二组: LB 培养基,1:20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获得同步生长的方法
同 步培养法
诱 导法
筛 选法
化学诱导 物理诱导
过滤法 区带密度梯度离心法
膜洗脱法
➢ 获得同步生长的方法主要有两类: (1)环境条件诱导法:抗生素、变换温度、光线、
培养基等,造成与正常细胞周期不同的周期变化。 (2)机械筛选法:选择性过滤、梯度离心或膜洗
最高生长温度:指微生物能进行生长繁殖的最高温度界限。微 生物处于这个温度,尚能生长,但生长慢,若高于此温度,则易 于衰老和死亡。一般80-95℃,极端105-150℃
最适生长温度:指微生物生长速率最高时的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不等于积累代谢物最高时的培养温度。例:乳酸 链球菌的生长最适温度为34℃, 发酵产酸最快的温度为30℃
(2)灼烧灭菌 利用火焰直接把微生物烧死 应用范围:适合于对接种针、环、试管口及不 能用的污染物品或实验动物尸体等的灭菌 。
2、湿热灭菌 1、常压法 (1) 巴氏消毒法 条件:60-85℃,维持15S-30min(传统法:6065℃,30min) 效果:可杀死大多数细菌、真菌,孢子及酵母仍存活。 应用范围:短期保存食品。 (2) 煮沸消毒法 条件:100℃,加热10-30min。 效果:可杀死全部细菌、真菌,不能杀死孢子 应用范围:饮用水、注射器、毛巾及解剖用具的消 毒;水果罐头、果酱等食品。 (3) 间歇灭菌法 条件:80-100℃,加热15-60min,冷却后37℃保温,重 复三次 。效果:可杀死全部细菌及芽孢。 应用范围:不耐热培养基灭菌。
只最大收 获量受影响
生长速度和最大 收获量受影响
8.0mg/ml 6.0mg/ml 4.0mg/ml 2.0mg/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微生物生长曲线
的测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实验三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目的
1、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点及测定原理
2、学习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二、实验原理
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适合的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时测定培养液中的菌量,以菌量的对数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绘制的曲线叫生长曲线。
它反映了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
依据其生长速率的不同,一般可把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这四个时期的长短因菌种的遗传性、接种量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因此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了解各菌的生长规律,对于科研和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根据要求和实验室条件选用。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光密度(OD值)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并将所测的OD值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此法快捷、简便。
三、实验材料
1、菌种
2、培养基: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3、仪器和器具
721分光光度计,比色杯,恒温摇床,无菌吸管,试管,三角瓶。
4、流程
种子液→标记→接种→培养→测定
四、实验步骤
1、种子液制备
取细菌菌种1支,以无菌操作挑取1环菌液,接入肉膏蛋白胨培养液中,培养18h作种子培养液。
2、标记编号
取盛有30mL无菌肉膏蛋白胨培养液的三角瓶6个,分别编号为0、4、8、12、16、20。
3、接种培养
用2mL无菌吸管分别准确吸取1mL种子液加入已编号的6个三角瓶中,于37℃下振荡培养。
然后分别按对应时间将三角瓶取出测定OD 值。
4、生长量测定
将未接种的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倾倒入比色杯中,选用600nm波长分光光度计上调节零点,作为空白对照,并对不同时间培养液从0h起依次进行测定,对浓度大的菌悬液用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适当稀释后测定,使其OD值在.~以内,经稀释后测得的OD值要乘以稀释倍数,才是培养液实际的OD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以上述表格中的时间为横坐标,OD600?值为纵坐标,绘制细菌的生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