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竞争力评估标准体系
大公司核心技术管理制度

大公司核心技术管理制度一、引言作为一家大公司,核心技术是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核心技术的管理对于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管理公司的核心技术,制定并执行一套科学的核心技术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们特制定了下面的大公司核心技术管理制度,以保证公司核心技术的保密、创新和发展,确保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二、核心技术管理机构设置公司设立核心技术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组成,负责公司核心技术的规划、研究、开发、评估和保护工作。
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会议,就核心技术管理相关事宜进行讨论和决策。
三、核心技术保密管理1. 制定核心技术保密制度,规定公司员工在接触核心技术时应当遵守的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公司的核心技术信息。
2. 核心技术保密人员必须签署保密协议,并接受保密培训,确保核心技术的安全保密。
3. 制定核心技术访问权限管理制度,规定不同级别员工对核心技术的访问权限和限制。
4. 建立核心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对公司核心技术信息进行分类、归档和加密,保障核心技术信息的安全可控。
5. 定期进行核心技术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升核心技术的安全性。
四、核心技术创新管理1. 制定核心技术研究规划,确定核心技术研发方向和重点,确保公司核心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 建立核心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制度,规定研发项目的立项、执行、评估和结题流程,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3. 设立核心技术研发团队,激励团队成员参与核心技术创新,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 推行技术分享和交流机制,促进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的技术共享和合作,提升公司的综合技术实力。
五、核心技术评估管理1. 对公司的核心技术进行定期评估,评估核心技术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设立独立的核心技术评审委员会,对核心技术研发项目进行评审和筛选,确保只有具有市场潜力和技术实用性的项目才能得到支持和资助。
3. 定期评估公司核心技术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公司核心技术的保护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 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企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独特性
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是企业 基于自身条件和资源形成的独特
能力,不易被其他企业复制。
难以模仿性
核心竞争力具有难以模仿性,企 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 独特能力,难以被竞争对手通过
简单的模仿或复制而获得。
支撑性
核心竞争力能够支撑企业在多个 方面形成竞争优势,如产品创新 、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方面。
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01
02
03
04
技术创新
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开 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
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
组织管理
企业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提高 管理效率、加强内部沟通协调 等手段,形成核心竞争力。
05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未来发展
把握未来发展趋势
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掌握市 场动态和客户需求变化,以便及 时调整企业战略和产品研发方向 。
关注技术创新
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积极探索将新技术应用于产品研 发和生产过程中,以提高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
深化技术创新与合作
加强技术研发
加强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履行社会责任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和社 会公益事业,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推动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环保、节 能减排和社会贡献等方面,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效益的平衡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市场营销
企业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有 效的营销策略、完善的销售渠 道等手段,形成核心竞争力。
核心技术竞争力评估标准体系

核心技术竞争力评估标准体系
核心技术竞争力评估标准体系是评估一个企业或者国家在核心技术方面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劣的工具。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核心技术竞争力评估标准体系的例子:
1. 技术创新能力:评估企业或国家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能力,包括研发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研发经费投入、研发项目数量和质量等。
2. 技术产出能力:评估企业或国家从技术创新到实际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包括产品的研发周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的技术含量等。
3. 技术转化能力:评估企业或国家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包括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速度和效果、技术转让和转化的规模和效益等。
4. 技术保护能力:评估企业或国家保护自身核心技术的能力,包括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知识产权的维权等。
5. 技术合作能力:评估企业或国家与其他机构或者国家进行技术合作的能力,包括技术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等。
6. 人才培养能力:评估企业或国家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包括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设立和发展、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政策等。
7. 技术管理能力:评估企业或国家对技术进行管理的能力,包括技术管理组织架构的健全性、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性、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等。
8. 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评估企业或国家鼓励和支持创新的文化和环境,包括创新激励政策、创新基础设施、创新生态系统等。
以上仅为一个示例,实际的核心技术竞争力评估标准体系可能根据不同的行业、企业或国家的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有效管理人才的核心技术绩效评估

有效管理人才的核心技术绩效评估在现代企业中,人才被视为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而对于企业来说,有效地管理人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评估人才的技能和绩效是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探讨有效管理人才的核心技术绩效评估方法。
一、人才管理的重要性有效的人才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只有拥有高素质、高绩效的人才,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其次,人才管理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规划可以帮助员工持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从而推动企业的创新与进步。
最后,有效的人才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绩效。
通过评估人才的技能和绩效,企业可以发现并解决问题,优化团队配备,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潜力。
二、核心技术绩效评估的意义核心技术绩效评估是评估人才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科学、客观地评估员工在本职岗位上的表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能力和潜力,帮助员工成长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此外,核心技术绩效评估还有以下意义: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激励高绩效员工,留住人才并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其次,它可以揭示出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优化培训方案的依据。
最后,它可以为企业的晋升与晋升提供参考,确保流程公平、公正。
三、核心技术绩效评估的方法与工具1. 360度评估:这是一种综合评估方法,通过采集来自员工、上级、同事和下属等多方的反馈,全面了解员工的表现和影响力。
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员工的优点和不足,并为绩效改进和发展提供指导。
2. 关键行为指标评估:将员工的工作绩效与先前设定的关键行为指标进行对比。
通过对关键行为进行评估,可以评估员工在工作中实际表现的好坏,并为进一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依据。
3. 成果导向评估:这种方法关注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对成果的评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同时,这也是一种对员工贡献的公正和客观评估方法。
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国家竞哮力钓评价研宓国家竞争力显示了一国的综合竞争能力,以企业或产业竞争力为基础,但同时又与该国的制度、文化等凶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家竞争力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国际贸易指数、波特的钻石模型、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评价体系.1.国际贸易指数国际贸易指数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理论。
该理论认为,不I司国家的产品生产成本存在相对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会导致各个国家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一国可以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并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实现其比较优势。
在比较优势理论框架下,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对外贸易竞争力,可以用来测度的指数如净出口指数、贸易条件指数、生产要素密集度指数和现实性比较优势指数等.2.波特的钻石模型波特的钻石模型以国家竞争优势理沦为基础,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企业或产业具有并能够维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波特认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其企业、产业等竞争力的综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基于该思路,他建立了测度国家竞争力的钻石模型,通过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支持、企业战略与结构4方面因素综合反映国家竞争力.3.WEF和IMD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WEF每年发布《全球竞争力报告》,截至2006 年,WEF已包含125个经济体,参评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已占到世界GDP总量的98.1%.WEF竞争力指数体系包括3种基本指数:增长竞争力指数、商业竞争力指数和全球竞争力指数,商业竞争力指数侧重从微观层面考察竞争力,增长竞争力指数和全球竞争力指数更侧重宏观经济政策及制度。
各类指数下包括若干基础性指标,评价过程中,首先对基础指标进行评分,然后按照指标的权数逐层汇总并得到竞争力指数值。
IMD的《世界竞争力年鉴》对全球核心国家的竞争力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及预测。
IMD认为,经济运行、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和基础设施4种基本要素决定了一国竞争力发展的环境,每个要素又分解成5个子要素。
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一、概述本文将探讨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其相关的案例。
核心技术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建立合理的核心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关于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 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竞争力的第一个关键指标是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这个指标的实现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和研发经费,同时,还需要稳定的政策环境和广泛的国际合作。
成功地发展创新经济的机会通常是由各方面的投入协同而成。
2. 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是另一个关键的指标,它涉及到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表现。
通常来讲,大量的市场占有率是成功的产品和服务所必需的,这也会带动其他的经济活动产生出来。
3. 制造业技术水平制造业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因为它涉及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
因此,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建立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4. 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是一个国家保护知识财产的能力。
如果国家不能够保护知识产权,那么核心技术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创新型国家来说,建立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非常关键的。
5. 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任何一个科研机构或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培养和吸引拥有高端技术和科学研究背景的人才,以及为这些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研究环境。
三、相关案例分析1. 中国5G技术的崛起中国5G技术的崛起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中国5G技术从首次提出到现在的进展非常快。
这一成就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大量的投入。
同时,中国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在这一领域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2. 美国芯片技术的垄断美国芯片技术的垄断是一个颇为失败的案例。
美国在芯片领域不仅有强壮的技术保护机制,还在它们的发展和推广上大量投入了资金。
由于缺乏竞争,美国芯片制造商缺乏创新和追求效率的动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估分析模型

( 丑删 毗 U i rto ∞ n e i f v sy
Ke m-s e  ̄ yW d :oe∞mp wn ; e m I redue;n e yt o e r id  ̄sse p m Ab d : 螗 d ec r mp s 丑1 8 oe∞ diw∞c 瞄 r l ¨ o r u t r ,_. fpole  ̄
【 圈分类 号]2o 【 中 rv 文献标 识码 ] 【 章编 号]31 66( )1 o3 一 A 文 1 — 06珊 0 一 04 1 0
En e p ie Co e C mp t v n s n p as l o e tr rs r o e t e e sa d Ap r i d l i i a M
的较 量 。
企业核心竞争 力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为它包括多个层面的能力。构成核心竞争力的 核心是企业 的核心技术能力 ,它包括企业的 R D能力、产 品和工艺创新能力 。核心技术 能力的高低 & 决定了企业将技术资源向拄术优势进行转换能力的水平。核心控术能力具有静态和动态双重特性 。企
维普资讯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J ) ; 臣
2O 02年 第 1 期 总第 期
J R L O RA B N U v OU NA F R I Nr日 r YOFC  ̄ / R E O, I C E
N . ,O 2 o 12O
f。 ILs肛 c D Ⅱ N cA C s EE r 0 )
业的核心技术储存水平 ,是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基础 .也是其核心技术能力 的静态表现 :而对核心技 术存量的应用和操作 ,则涉及核心技术的递增和重组过程 ,是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动态表现。在 以往 的研究中,我们往往只注重核心技术能力的静态方面 , 对其动态特征则相对忽略。而对于处在经济开 放条件下的企业来说,为 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保持在市场 中的有利地位 ,动态性核心能力更为重
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标准

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标准一、引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备的优势和特长,能够确保企业在长期生存和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
评价核心竞争力的标准是企业制定战略、进行定位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本文将深入探讨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标准。
二、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和特点2.1 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具备的独特优势,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2.2 核心竞争力的特点1.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与竞争对手不同的特长和优势。
2.可持续性:核心竞争力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使其在市场中长期占据领先地位。
3.市场定向性:核心竞争力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来塑造和发展的。
4.资源依赖性:核心竞争力建立在企业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基础上。
三、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标准3.1 市场需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与市场需求相契合,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赢得市场份额。
3.2 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应具备明显的差异化特点,使企业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与竞争对手有所区别。
3.3 可持续性核心竞争力应具备可持续性,能够长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而不是一时的短期效益。
3.4 资源优势核心竞争力应建立在企业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基础上,如专利技术、高效生产线、优质供应链等。
3.5 管理能力核心竞争力的评价还包括企业的管理能力,包括战略制定、团队管理、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3.6 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应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相对优势,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四、评价标准的权重和权衡在评价核心竞争力时,各个标准的权重是不一样的,需要进行权衡和判断。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标准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重的确定。
五、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和发展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建设和发展核心竞争力: 1. 投资研发: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提升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2. 优化供应链:建立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界对于宏观层面竞争力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国内外许多学者和机构都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之初主要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各种微观和宏观层面的竞争力,如企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等,之后开始有学者从动态的过程角度来研究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本文首先回顾了已有的宏观层面上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然后从博弈竞争力的角度构建了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国家竞哮力钓评价研究
国家竞争力显示了一国的综合竞争能力,以企业或产业竞争力为基础,但同时又与该国的制度、文化等凶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家竞争力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国际贸易指数、波特的钻石模型、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评价体系.
1.国际贸易指数国际贸易指数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理论。
该理论认为,不I司国家的产品生产成本存在相对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会导致各个国家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一国可以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并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实现其比较优势。
在比较优势理论框架下,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对外贸易竞争力,可以用来测度的指数如净出口指数、贸易条件指数、生产要素密集度指数和现实性比较优势指数等.
2.波特的钻石模型波特的钻石模型以国家竞争优势理沦为基础,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企业或产业具有并能够维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波特认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其企业、产业等竞争力的综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基于该思路,他建立了测度国家竞争力的钻石模型,通过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支持、企业战略与结构4方面因素综合反映国家竞争力.
3.WEF和IMD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WEF每年发布《全球竞争力报告》,截至2006年,WEF 已包含125个经济体,参评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已占到世界GDP总量的98.1%.WEF竞争力指数体系包括3种基本指数:增长竞争力指数、商业竞争力指数和全球竞争力指数,商业竞争力指数侧重从微观层面考察竞争力,增长竞争力指数和全球竞争力指数更侧重宏观经济政策及制度。
各类指数下包括若干基础性指标,评价过程中,首先对基础指标进行评分,然后按照指标的权数逐层汇总并得到竞争力指数值。
IMD的《世界竞争力年鉴》对全球核心国家的竞争力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及预测。
IMD认为,经济运行、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和基础设施4种基本要素决定了一国竞争力发展的环境,每个要素又分解成5个子要素。
IMD国家竞争力评价中指标数值计算也是采用逐层加权汇总的方法.
4.基于博弈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在研究和借鉴了已有国家竞争力评估体系中的重要指标后,侯经川博士在其毕业论文中引入了博弈竞争力的概念,重点研究了针对发展中国家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之后作者对每个指标的量化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
二、斜丝竞雩力和知识产仅竞雩力评价
1.科技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的概念是WEF和IMD在国际竞争力理论、测度和分析基础上提出的。
科技竞争力包括教育和科学的竞争基础、技术的竞争水平、研究与开发的竞争水平、科技人员的竞争水平、科技管理的竞争水平、科技体制和科技环境的竞争水平、知识产权的竞争水平多个方面,共有26个评价指标。
分别是:R&D经费支出总额;人均R&D经费支出总额;R&D经费占GDP
比重;企业R&D经费支出总额;人均企业R&D经费支出总额;R&D人员总数;R&D人员所占人口比例;企业问技术合作充分程度;企业与大学问技术转移的充分程度;技术开发资金充足程度;法律环境支持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程度;R&D设施重新配置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程度;基础研究支持长期经济、技术发展程度;义务教育阶段科技教育程度;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等。
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单个评价因子的状况,而且与诸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程度有密切关系.
2.知识产权竞争力在全球化和经济知识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武器,知识产权竞争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陈洁曾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体系,将竞争力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竞争潜力、竞争行为和竞争绩效相互作用的过程。
陈洁认为竞争潜力包括两个方面(反映一国知识产权参与竞争的基础条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人力资本;竞争行为包括3个方面(反映一国知识产权参与竞争的力度XR&D活动能力,R&D产出,企业主体地位;竞争绩效包括两个方面(反映一国知识产权参与竞争的实际效果):产出规模,产出效益.
三、国家仫心技术竞兮力评价
本文将从博弈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实现过程中所起到关键作用的因子,来尝试构建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本研究所关注的核心技术指的主要是对国与国之问对抗和博弈过程中所发挥着关键和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技术,该类技术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尖端的技术水平,而且对于其他技术的开发、衍生和应用等方面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
博弈能力是由支付函数、策略能力和信息能力三者共同作用的一种综合能力。
三者之间是乘和的关系,即:博弈能力=信息能力×策略能力×支付函数令博弈能力为c,支付函数为P,策略能力为S,信息能力为I,则有竞争力的博弈表达式:
C=I×S×P(1)
事实上,所有的博弈实体之间的竞争都是围绕这个公式展开的。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竞争力是指博弈局中人博取最大化均衡利益支付的能力,那么可以为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下这么一个定义: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是国家主体在国际国家核心技术博弈过程中博取最大化均衡国防收益的能力.其中国家收益又包括很多项,比如国家的安全、军事对抗的能力、突袭的能力、报复打击的能力、威慑或威胁的能力、国家对抗下军品贸易的能力等.
综合上述几个竞争力评价,并结合国家核心技术的特点,作者提出了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指数NK的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分成3个部分进行测度:竞争实力NC,竞争潜力NP和竞争环境NE,三者之间为乘和关系,任何一个为零,都会导致竞争力为零,因此是乘的关系。
则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指数的计算公式表示如下:
NK=NC×NP×NE(2)
其中,竞争实力NC包含以下几项:战略核弹头数量c,,军品出口值Cz,军品国内消费值Cs,PCT申请量ct,每百万研发支出产生的专利数Cs。
此处所使用指标的量化值都是标准值,
即标准值=某国实际数/所有博弈参与方的最大值。
其中核弹头数量显示了国家在军事对抗和应对冲突中的威慑和报复能力.军品出口值显示了国产军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军品国内消费值显示了
国产军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PCT是专利合作条约,它提供了一个国际专利申请体系,PCT的申请数量显示了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专利实力;每百万研发支出产生的专利数显示了国家专利技术研发的实力和效率,也反映了研发的专利产出能力.
这些指标变量对于竞争实力的影响符合加和的关系,竞争实力不会因为某项为零,而也为零,但是,每项指标对于竞争实力的影响权重有所区别,因此,满足如下公式:
1一NC=乞Ot,C#t(3)=OtlCl+仪2C2+ot3C3+Ot4C4+仅sC5
其次,竞争潜力NP同样可以用上述的方法来求其计算公式。
竞争潜力突出反映了国家科技、工业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由以下几项反映:研发投入P。
(占GNI的百分比),每百万人的专利数量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a(人均GDP),每十亿美元GDP本国居民专利申请数P。
,专利申请数量P。
其中,研发的投入显示了国家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每百万人的专利数量显示了国家的专利能力和专利水平,在一定层面上显示了国家的技术发展水平和自主创新实力;人均GDP显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每十亿美元GDP本国居民专利申请数和专利申请数量都显示了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国家的支持能力和国家科研的产出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NP=乞B。
P•“。
(4)=p.P。
+13。
P。
+p。
P。
+p。
P.+p。
P.
最后一项竞争环境NE,表示政府的支持程度和支持能力,由以下几个指标反映:军费开支E,,教育能力E:。
军费开支表示了政府的支持力度,教育能力表示了政府所能够提供的人力资本支持力度。
其中教育能力又由以下几个子项决定:平均受教育时间T,大学入学率R,成人识字率K.分别满足下列计算公式:
E2=入lT+入zR+入sK(5)三NE=乞1iEi=^y。
E。
+^y。
E。
(6)i-1
因此可得,某个国家的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指数NKi满足如下等式:NKi=NCi×NPi×NEi
国家核心技术对于国家竞争力的影响主要在于.成本的缩减、性能的提升或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提升、出L1竞争力的提高、出口份额指数的增加、以及自主创新所产生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对后续或未来科技发展的影响。
由于核心技术的特殊性,各国都在严密控制该类技术的流失、泄露或转移,并依靠这些关键技术在军事对抗中谋求显著的优势。
因此,在建立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和有效性,促进国家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提升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提高核心技术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