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练习题要点

音韵学练习题要点
音韵学练习题要点

音韵学练习题

第一讲

一,填空:

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语言发展观是明代陈第《毛诗古音考》提出来的*。

⑵音韵学分为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音学四个分支。

⑶古音学以《诗经》音系作为研究对象;今音学以《切韵》音系作为研究对象;等韵学是音韵学中以古代语音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的。

二,名词解释

音韵学:音韵学也叫声韵学,它是古代汉语的语音学,是以古代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各个阶段音系之间的演变规律、古代的语音学理论等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三,简单介绍音韵学及其分支。

古音学-上古音(诗经,先秦)-先秦韵文以及谐声字今音学-中古音(切韵,隋唐)-《切韵》系韵书及韵图

等韵学-古代语音学理论-韵图

北音学-近代音(元明)-《中原音韵》及同时期韵书韵图

第三讲

㈠填空

*⑴唐宋三十六字母中次浊声母是明微泥娘疑喻来日。十个全浊声母是并奉定澄从邪床禅匣群。代表零声母的字母是影。

⑵古人所说的“五音”分别是唇舌牙齿喉。古人所说的“重唇音”和“轻唇音”分别相当于现代语音学所说的双唇和唇齿。古人所说的“舌头音”和“齿头音”相当于现代语音学所说的舌尖中和舌尖前。古人根据韵尾将韵母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三类。

*㈡将三十六字母按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的标准分为四类。

全清:帮非端知精心照审影晓见

次清:滂敷透徹清穿溪

全浊:并奉定澄从邪床禅匣群

次浊:明微泥娘喻疑来日

*㈢默写三十六字母。

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

牙音见[k] 溪[k h] 群[g] 疑[?]

舌头端[t] 透[th] 定[d] 泥[n]

舌上知[ ] 彻[ h] 澄[ ] 娘[ ]

重唇帮[p] 滂[ph] 並[b] 明[m]

轻唇非[pf] 敷[pfh]奉[bv]微[ ]

齿头精[ts] 清[tsh] 从[dz] 心[s]邪[z]

正齿照[t ]穿[t h] 床[d ] 审[ ]禅[ ]

喉音影[t ]喻[j] 晓[x]匣[ ]

半舌来[l]

半齿日[n ]

㈣名词

字母: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古代没有音标,古代用一个汉字代表一个声母,称作字母。

五音:古人将辅音的发音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称为五音

音和切: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能够拼出准确读音的反切。

类隔切: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或声调不相同,拼不出准确读音的反切。

韵:古人根据主要元音、韵尾、声调相同的标准将汉字归并成若干大类,分出的类称作韵。

韵部:古人根据主要元音、韵尾相同的标准将汉字归并为若干大类,分出的类称作韵部。

直音:用同音字注音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式,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合

起来形成被切字的读音。如,东,德红切。

㈤分析问答

⑴请分析韵母、韵、韵部几个概念的异同。

韵、韵摄、韵母几个概念的异同

⑵请简单介绍古人所采用的几种注音方法。

㈠譬况:最早的注音方法。是用打比方和描写发音状况来描写字音。

㈡直音:用同音字注音。如:服虔《汉书注》:“栩音詡”“駣音桃”

㈡反切、音和切、类隔切

音和切: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能够拼出准确读音的反切。如《广韵》“冻,都贡切”“毛,莫袍切”。

类隔切: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

字韵母或声调不相同,拼不出准确读音的反切。如“鸡,古溪切”。

⑶请用现代语音学理论解释古代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等概念。

①全清:指发音时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

如:普通话中的声母:b、z、d、j、f、s、x和sh。这些声母按古人的分类标准都属于全清。

②次清:指发音时不带音、送气的塞音、塞擦音。

如:普通话中的声母p、c、t、q、ch、k,按古人的分类标准属于次清。

③全浊:指发音时声母颤动、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全浊声母。但在南方方言里如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都有全浊声母存在。

④次浊:指鼻音、边音、半元音。

如普通话中的声母m、n、l和零声母中的y w。按古人的分类标准属于次浊。

第四讲

⑴名词:

*1呼等:“呼”是古代等图根据介音不同给韵母分的类,通常分“开”“合”两呼,没有[u]介音的韵母叫开口呼,有

[u]介音的韵母叫合口呼。等韵学上的“等”是古人用来区别韵母主要元音舌位的高低前后和有无i介音的一个术语。一二等韵母的主要元音的舌位比较靠后,舌位比较低,没有i介音;三四等韵母的主要元音舌位比较高、比较靠前,有i介音。

2假二等、假四等:音韵学家在等韵图中将本属于三等而被安排在二等的庄组(照二)字称为假二等;将本来属于三等而被安排在四等的精组字和喻四字称为假四等。

3内转、外转:内转、外转韵图图表有内转、外转之别,一般说来,凡是具有真正的二等韵的韵摄叫外转,没有真正的二等韵的韵摄叫内转。

十六摄:《四声等子》等韵图根据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的原则将《广韵》的206韵归纳为16个大类,称作16摄,包括: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曾、梗、流、深、咸。

喻三、喻四:三十六字母的“喻”母字在《广韵》分为两类,一类归入匣母,图等排在三等,称为喻三;一类为独立的声母,韵图排在四等,称为喻四。

⑵问答题:

①等韵学家在编制韵图时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区别不同韵母的介音的有无和主要元音舌位的高低前后的。

②江永在分析四等的差别时说“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

皆细,而四尤细”,对他这几句话如何理解,试有现代语音学理论加以说明。

③等韵学家将《广韵》206韵归纳为韵摄,他们依据的原则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第五讲

㈠填充:

①汉语中古音系的代表性韵书是《切韵》;其作者是隋朝陆法言;《广韵》的作者是北宋陈彭年等人。

②我国韵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第一部韵书是三国时期魏国李登的《声类》。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陆法言的《切韵》,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韵书是陈彭年的《广韵》;唐代孙缅编的韵书叫唐韵》。

③最早期发现汉语四声规律并在文学上加以利用的音韵学家是南北朝时期的沈约,他编的韵书叫《四声谱》。反切注音法出现于汉末时期,传说孙炎发明了这种注音方法。

④研究《广韵》声母、韵母的主要材料是该书中反切材料,前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系联法,最早运用这种方法研究《广韵》声母、韵母系统的学者是清代的陈澧;其在音韵学上的代表作是《切韵考》

*⑤《广韵》共有206个韵,其中四个独立的去声韵是。

*⑥研究《广韵》而创立反切系联法的是(A)

A陈澧,B顾炎武,C梁僧宝,D陈第

㈡问答题:

①韵书为什么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韵书出现的条件:

第一,具备将音节分析为声、韵、调三个部分。

第二,具有科学实用的注音方法。

汉末,孙炎《尔雅音义》

第三,具有社会需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第一,中国和尚受到梵文字启发,懂得了将汉语音节切分为声韵两部分。

梵文:体文――辅音.摩多――元音

第二,沈约《四声谱》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

第三,诗歌发展,需要韵书。

魏晋时期汉语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对格律进行规范时期,象沈约永明体提出的“四声八病例”说,对诗歌的押韵和平仄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用韵书的方式对诗歌的用韵用字进行规范,提出一个大家可以遵循的标准

②为什么说《广韵》音系就是《切韵》音系?

《广韵》虽编于宋代,只是对《切韵》加以充实扩充(“广韵”就是扩充《切韵》之意)。因此,《广韵》虽然编修于北

宋,但它反映的仍然是《切韵》时代即隋代的语音系统,并不是北宋时期的语音系统。因此,《广韵》音系就是《切韵》音系,即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正因为如此,加之《切韵》一书已经佚失,后人实际上是利用《广韵》去研究《切韵》音系的,如清代音韵学家陈澧《切韵考》就是利用《广韵》研究《切韵》的,书名叫《切韵考》,实际上是《广韵考》。

③简单介绍“系联法”的情况?

系联法:指采用“同用”“互用”“递用”等条例将《广韵》的反切上下字进行分类的方法。

原理依据: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相同。

同用:几个反切同用一个字作反切上字,则被切字声母同类,如:

搭,都合切;颠,都年切;当,都郎切。

互用:两个字互为反切上字,则两字的声母同类。如:都,当孤切;当,都郎切。

递用:甲字用乙字作反切上字,乙字又用丙字作反切上字,则甲、乙、丙三字声母同类,如:

冬,都宗切,都,当孤切

反切下字分类:

同用:弓,居戎切;风,方戎切;终,职戎切。

互用:戎,如融切;融,以戎切。

递用:梦,莫中切;中,陟弓切:弓,居戎切;戎,如融切,④什么是《广韵》35声母,它与传统36字母有哪些不同?《广韵》35声母:

唇音:帮(非)[p]、滂(敷)[p ]、並[b](奉)、明[m](微)舌音:端[t]、透[t ]、定[d]、泥[n]、来[l]

知[ ]、彻[ ]、澄[ ]

齿音:精[ts]、清[ts ]、从[dz]、心[s]、邪[z]

庄[t ]、初[t ]、崇[ ]、生[[ ]

章[t ]、昌[t ]、船[d ]、书[ ]、禅[ ]、日[n ]

牙音:见[k]、溪[k ]、群[ ]、疑[ ]

喉音:晓[x]、匣(喻三)[ ]、影[ ]、喻四[j] 《广韵》声母与三十六字母的区别

第一,《广韵》唇音只有“重唇”,三十六字母有“重唇”“轻唇”

第二,《广韵》正齿音有“庄初崇生”和“章昌船书禅”两套,三十六字母只有“照穿床审禅”一套。

第三,《广韵》舌上音没有三十六字母的“娘”母。

第四,三十六字母“喻母”三等字在《广韵》归入“匣”。

⑤十六摄的名称是?

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曾、梗、流、深、咸。

㈢名词解释

1喻三,喻四:三十六字母的“喻”母字在《广韵》分为两类,一类归入匣母,图等排在三等,称为喻三;一类为独立的声母,韵图排在四等,称为喻四。

2照二,照三:齿音有精组、章组和庄组三组声母,韵图作者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硬性规定,精组排在一四等,庄组排在二等,称为照二,章组排在第三等,称为照三。

第六讲

㈠填空:

⑴“协音说”的代表人物是沈重,这种理论的错误之处在于强改字音以迁就今读非真正考明古代的本音。

⑵宋代吴棫(吴才老)著《韵补》,被称为清代古音学的远祖。

⑶清代开古音学研究之先河的人物是顾炎武,分古韵为十部,他的《音学五书》包括《音论》《诗本音》和《易

音》《唐韵正》《古音表》等五个部分。

⑷明代陈第著《毛诗古音考》,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提出了语言发展的观点。

⑸“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的观点是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来的。

⑹清儒研究上古韵部的基本方法是系联法。江永的古音学代表作是《古韵标准》,段玉裁的古音学代表作是《六书音均表》。段玉裁提出了“同声必同部”的谐声理论。

⑺根据是否将入声韵部独立,可以将清代古韵学家分为考古派和审音派,顾炎武、段玉裁是考古派的代表人物,江永、戴震是审音派的代表人物。

⑻在古韵分部上,顾炎武分为10 部,江永分13 部,段玉裁分17 部,黄侃分28 部,王力分29 部。

⑼清代学者孔广森提出阴阳对转的理论。

⑽有关上古汉语的声调,顾炎武提出四声一贯说,段玉裁提出古无去声说,孔广森提出古无入声说,黄侃提出古有平、入两声说。

*⑾王力上古三十韵部中,与“鱼”部相配的入声韵是铎,阳声韵阳。

*⑿研究上古语音主要根据先秦韵文诗经和谐声材

料两种材料。

*⒀下表是上古韵部表,请在空白处填上韵部名(写错倒扣分,10分)

*⒁中古“照二”组声母在上古与精组声母接近,中古“照三”组声母在上古与章组声母接近。

*⒂写出上古汉语中收-m的韵部及其对应的阴声韵和入声韵。

㈡选择题

*⑴将先秦古韵分为13部的是(B)

A顾炎武,B江永,C江有诰,D王念孙

*⑵提出“同声必同部”理论的是(C)

A陈澧,B夏炘,C段玉裁,D戴震

㈢名词:

⑴同声必同部:声指声符,部指韵部。“同声必同部”的意思是如果形声字的声符相同,则上古属于同一个韵部。

*⑵阴阳对转:“阴阳”指阴声韵和阳声韵,“阴阳对转”指主要元音相同、韵尾不同的韵部之间互相转化。

⑶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上古汉语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我们今天念f和零声母),这四个声母是从上古重唇音中分化出来的,这个结论叫“古无轻唇音”;上古汉语没有舌上音知、彻、澄、娘(知、彻、澄三母我们今天念t t ),这四个声母是从上古舌头音中分化出来的,这个结论叫古无舌上音。

⑷顾炎武清代古音学开先河的人物。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音学五书》是其在音韵学上的代表作,全书分为《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五个部分。顾氏在上古音研究领域的贡献是确立了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即用系联法将《诗经》入韵字进行分类,

并以《唐韵》为桥梁,离析《唐韵》,确定《唐韵》各韵在上古时期的归属的办法建立上古的韵部系统。

⑸段玉裁清代著名的文字学家和音韵学家,著有《说文解字注》和《六书音韵表》,其在上古音研究领域的贡献有以下几点:一,将之、脂、支三部分开;二,提出“同声必同部”的谐声理论;三是提出“古无去声”

⑹钱大昕:著有《十驾斋养新录》,提出了“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的结论。

㈣问答题:

⑴简述清人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方法和主要结论。

⑵简化前人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和主要结论。

⑶简述段玉裁在上古音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

⑷简述前人在上古声调方面的主要结论。

⑸什么是“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钱大昕是根据哪些材料得出这些结论的?

*⑹举例说明王力先秦三十部中相配的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在语音上的异同。

*⑺简述钱大昕、章太炎、曾运乾在上古声母研究方面的贡献。

第七讲

问答题:

㈠写出下列四字在《广韵》中的声母、等、开合口、韵。

*㈡请注出以下汉字的中古音韵地位。

*㈢写出下列六字在《广韵》中的声母、等、开合口。

1下列反切为何拼不出准确的读音,请从语音演变的角度加以说明:

堪,苦寒切;劳,鲁刀切;苗,武瀌切;蚕,昨寒切;盾,徒损切;际,子例切;契,苦计切;古,公户切;千,苍先切。

2用汉语拼音注出下列反切在现代汉语的读音。

都寒切dan1丹;苏前切xian1先;胡田切xian2贤;苦坚切qian1牵;子鱼切jv1沮;古贤切jian1坚;他寒切tan1贪;苦江切qiang1腔;苦回切kui1悝;古回切gui1;呼典切xian3显;诸良切zhang1章

3根据下列字在现代汉语中的读音推测这些字在古汉语中的声母。

寒匣母、端端母、高见母、烤溪母、热日母、而日母、旁并母、亡明母、完匣母、同定母、如日母、空溪母、倒端母、老来母、怒泥母、红匣母、短端母、版帮母、房并母

问答题:

1简述由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声母的主要演变及条件。

第一,从重唇音三母中分化轻唇音非、敷、奉、微四母,分化是以韵母为进行条件的:上古重唇音的合口三等字演变成非、敷、奉、微,一、二、四等和开口三等仍然念帮、滂、并、明。

第二,从舌头音端、透、定三个声母中分化出舌上音知、彻、澄三个声母。分化以韵母为条件进行:韵母为一、二等的字仍然念舌头音,韵母为三四等的字演变成舌上音。第三,喻三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与原来的喻母合并。分化的条件是:一、二、四等仍然读匣母,三等字演变成喻母。

第四,上古喻母由舌尖中音演变成喉音,与从匣母中分化出来的喻三合并。

2简述“风”字由上古到中古时期的读音变化。

由重唇音分化出轻唇音非、敷、奉、微,其中非、敷、奉三母进一步合并为唇齿擦音f

3简述由中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声调的演变及条件。

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现代汉语演变成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主要发生了“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三种音变。平分阴阳:指古代汉语的平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成阴平、阳平两个声调,分化的条件是声母的清浊:古代的清声母平声字演变成阴平,如“高”“天”“风”“帮”“中”“知”,古代浊声母平声字演变成阳平,如“红”“农”“来”“旁”“泥”“牛”等。浊上变去:此处“浊”指全浊声母,包括“并”“奉”“定”“从”“邪”“床”“禅”“群”“匣”等声母,“去”指去声。所谓“浊上变去”指中古的全浊上声字的声调在现代汉语中演变成去声。如“抱”“厚”“鲍”“上”“伴”。入派四声:指古代汉语的入声在现代汉

语分别演变成阴、阳、上、去四声。其中全浊入声字变阳平,次浊入声字变去声,清声母入声字规律性不强,四声都有。4简述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声母系统“浊音清化”的条件。

“浊音清化”,这里的“浊”指全浊声母,古代的“并”“奉”“定”“从”“邪”“床”“禅”“群”“匣”等全浊声母在现代汉语全部演变成清声母,演变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古代全浊塞音、塞擦音以声母的平仄为条件进行清化:声调为平声调的字,声母演变成同部位的送气清音,声调为仄调的字,声母演变成同部位的不送气清音,如並母演变成b、p两个声母,平声字演变成p,如“旁”“庞”等,仄声字演变成b,如,“棒”“抱”等字。

第二,全浊擦音演变成同部位的清擦音。

5简述古代精组和见组声母腭化舌面音的条件。

现代汉语舌面音j、q、x由古代精组和见组十个声母腭化而来,具体情况大致如下:

①j:来自古代的精、从、见、群四母。其中平声字、上声字来自古代的见母和精母;如“居”“精”“经”“竟”“井”“紧”“搅”。去声字则四个声母都有。

②k:来自古代的清、从、溪、群四母。其中阳平字主要来自群母和从母,如“桥”“求”“钱”“强”“前”;其它的字来自溪母和清母。

③x:来自古代心、邪、晓、匣四个声母,其中阴平字主要

来自古代的晓母和心母,如“心”“先”“仙”“宣”,阳平字主要来自古代的从母和匣母,如“贤”“悬”“祥”“徐”,其它的字四个声母都有。

*6以北京话为例,说明“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在规律。

*7古代的入声在今普通话中已经消失,分别归入平上去声,请举例说明具体情况以及其中的演变规律。

全浊入声字变阳平,次浊入声字变去声,清声母入声字规律性不强,四声都有。

*8请说明《广韵》唇音到现代汉语的演变情况。

帮母-b 滂母-p 并母-b仄p平明目-m 非敷奉-f 微-零声母

*9请说明《广韵》齿头音到现代汉语的演变情况。

精-z 清-c 从-z仄c平心-s 邪-zc

名词解释:

1.平分阴阳:指古代汉语的平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成阴平、阳平两个声调,分化的条件是声母的清浊:古代的清声母平声字演变成阴平,如“高”“天”“风”“帮”“中”“知”,古代浊声母平声字演变成阳平,如“红”“农”“来”“旁”“泥”“牛”等。

2、浊上变去:此处“浊”指全浊声母,包括“并”“奉”“定”“从”“邪”“床”“禅”“群”“匣”等声母,“去”指去声。所谓“浊上变去”指中古的全浊上声字的声调在现代汉语中

音韵学基础知识word精品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一、《广韵》61 平声韵: 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 二、《广韵》34 入声韵: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 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三、《广韵》35 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 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 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 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 r 1 ^*7* 齿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 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 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 半舌:来 、[/ r 1— 半齿 :日 六、王力上古29 韵部:七、王力上古32 声母: 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 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 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 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 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 幽觉唇音:帮滂并明 微物文 脂质真 歌 月寒缉侵叶谈 八、《中原音韵》19 韵部表: 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尤侯侵寻监咸廉纤 九、《中原音韵》25 声母表: 崩烹蒙风亡东通农龙工空仰烘邕宗从嵩钟充双儿 章昌商戎 庚青

十、十三辙韵目表 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 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 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 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 2、只有一二四等的: 3、只有一四等的: 4、只有二三等的: 5、只有三四等的: 6、只有三等的:端透定泥精清从心 知彻澄娘照穿床审喻(三等云,四等余)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 7、只有四等的: 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 1、一等:冬模泰灰哈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 2、一三等:东戈(2) 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 4、二三等:麻庚(2) 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 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 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 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 止遇果宕曾流支脂之微 鱼虞模歌 戈阳唐 蒸登 蟹:齐佳皆灰哈祭泰夬废 臻:真谆臻文欣魂痕 山:元寒桓删山先仙 效:萧宵肴豪 假:麻 尤侯幽 深:侵梗:庚耕清青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机器视觉及其应用》习题

第一章机器视觉系统构成与关键技术 1、机器视觉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机器视觉系统应用的核心目标是什么?主要的分 成几部分实现? 用机器来延伸或代替人眼对事物做测量、定位和判断的装置。组成:光源、场景、摄像机、图像卡、计算机。用机器来延伸或代替人眼对事物做测量、定位和判断。三部分:图像的获取、图像的处理和分析、输出或显示。 2、图像是什么?有那些方法可以得到图像? 图像是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光学设备获取或人为创作。 3、采样和量化是什么含义? 数字化坐标值称为取样,数字化幅度值称为量化。采样指空间上或时域上连续的图像(模拟图像)变换成离散采样点(像素)集合的操作;量化指把采样后所得的各像素的灰度值从模拟量到离散量的转换。采样和量化实现了图像的数字化。 4、图像的灰度变换是什么含义?请阐述图像反色算法原理? 灰度变换指根据某种目标条件按照一定变换关系逐点改变原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灰度值,从而改善画质,使图像的显示效果更加清晰的方法。对于彩色图像的R、G、B各彩色分量取反。 第二章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基础 1、对人类而言,颜色是什么?一幅彩色图像使用RGB色彩空间是如何定义的?24位真彩 色,有多少种颜色? 对人类而言,在人类的可见光范围内,人眼对不同波长或频率的光的主观感知称为颜色。 一幅图像的每个像素点由24位编码的RGB 值表示:使用三个8位无符号整数(0 到255)表示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强度。256*256*256=16,777,216种颜色。 2、红、绿、蓝三种颜色为互补色,光照在物体上,物体只反射与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而吸 收互补色的光。一束白光照到绿色物体上,人类看到绿色是因为? 该物体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可见光,而主要反射绿光,所以看到绿色。 3、成像系统的动态范围是什么含义? 动态范围最早是信号系统的概念,一个信号系统的动态范围被定义成最大不失真电平和噪声电平的差。而在实际用途中,多用对数和比值来表示一个信号系统的动态范围,比如在音频工程中,一个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可以表示为: D = lg(Power_max / Power_min)×20; 对于一个底片扫描仪,动态范围是扫描仪能记录原稿的灰度调范围。即原稿最暗点的密度(Dmax)和最亮处密度值(Dmin)的差值。 我们已经知道对于一个胶片的密度公式为D = lg(Io/I)。那么假设有一张胶片,扫描仪向其投射了1000单位的光,最后在共有96%的光通过胶片的明亮(银盐较薄)部分,而在胶片的较厚的部分只通过了大约4%的光。那么前者的密度为: Dmin=lg(1000/960)= 0.02; 后者的密度为: Dmax=lg(1000/40)= 1.40 那么我们说动态范围为:D=Dmax-Dmin=1.40-0.02=1.38。

水力机械课程要点及复习思考题

水力机械课程要点及复 习思考题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水力机械课程复习思考题 绪论部分: 1、为什么说水力发电的可调节性比较好? 2、根据你对水电和火点的认识,试讨论各自的特点和水电的优势? 3、和其他发电形式相比水力发电有那些特点? 5、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水力发电具有可逆性? 6、什么是水电站年利用小时 7、什么是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8、什么是水电站总投资 13、抽水蓄能水电站特点是什么 14、试论述修建水力发电工程对生态的影响 15、抽水蓄能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16、从分布和开发利用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水力资源特点有哪些 17、水轮发电机组工作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章水轮机概述 1、说出ZD600—LH—600中各字母和数字的含义 2、说出HL240—LJ—550中各字母和数字的含义 3、说出ZZ560—LH—1130中各字母和数字的含义 4、分析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调整水轮机的那些工作参数才能有效调节水轮机的出力? 调整其他工作参数为什么不现实? 5、什么是水轮机的工作水头? 6、按水流通过水轮机的过流顺序说出反击式水轮机的主要过流部件并简述其功用. 7、反击式水轮机和冲击式水轮的分类原则是什么? 8、举出几个常用水轮机的名称. 9、导水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0、尾水管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11、反击式水轮机和冲击式水轮机的分类特点是什么其主要类型各有哪些 12、在选择水轮机时,水电站的水头范围和水轮机的水头范围如何协调 13、水轮机的主要过流部件有哪些其主要功用是什么 14、根据N=γHQη分析改变水轮机出力调整哪个参数比较合适 15、水轮机的最大水头和最小水头受什么因素限制? 16、反击式水轮机和冲击式水轮机在工作时水流和转轮相互作用有什么不同? 17、反击式水轮机的主要过流部件有那些?其主要功用是什么? 18、在水轮机选择时如何考虑水电站水头范围和水轮机水头范围的协调问题? 19、常用的反击式水轮机有哪几种?至少说出两种机型的过流特征 20、水电站的最大、最小毛水头通常该如何确定? 21、在选择水轮机时,水轮机的水头范围和水电站的水头范围是个什么样的关系? 22、混流式水轮机的标称直径指的是转轮那个部位的直径 23、轴流式水轮机的标称直径指的是转轮那个部位的直径 24、对于不同类型的电站,设计水头的大致范围如何确定? 25、飞逸转速是指什么而言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一、《广韵》61平声韵: 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 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 二、《广韵》34入声韵: 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 三、《广韵》35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 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 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 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 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 齿音: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 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 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 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 半舌:来 半齿:日 六、王力上古29韵部:七、王力上古32声母: 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 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 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 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 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 幽觉唇音:帮滂并明 微物文 脂质真 歌月寒 缉侵 叶谈 八、《中原音韵》19韵部表: 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 九、《中原音韵》25声母表: 崩烹蒙风亡 东通农龙 工空仰烘邕 宗从嵩 钟充双儿 章昌商戎

十、十三辙韵目表 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 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 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 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 2、只有一二四等的:匣 3、只有一四等的:端透定泥精清从心 4、只有二三等的:知彻澄娘照穿床审 5、只有三四等的:喻(三等云,四等余) 6、只有三等的: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 7、只有四等的:邪 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 1、一等:冬模泰灰咍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 2、一三等:东戈(2) 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 4、二三等:麻庚(2) 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 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 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 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 止:支脂之微蟹: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 遇:鱼虞模臻:真谆臻文欣魂痕 果:歌戈山:元寒桓删山先仙 宕:阳唐效:萧宵肴豪 曾:蒸登假:麻 流:尤侯幽梗:庚耕清青 深:侵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2018年机器视觉实验报告-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机器视觉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时间: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 Matlab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打开MATLAB软件,了解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命令窗口等; 2.了解帮助文档help中演示内容demo有哪些; 3.找到工具箱类里面的Image Processing工具箱,并进行初步学习,为后续实验做准备。 三.实验原理: 通过matlab工具箱来进行图像处理 四.实验步骤 1. 双击桌面上的matlab图标,打开matlab软件 2. 了解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命令窗口等

如下图1-1所示 图 1-1 3. 了解帮助文档help中演示内容demo有哪些; 步骤如下图1-2 图1-2 打开help内容demo后,里面的工具箱如图所示。 图1-3 4. 找到工具箱类里面的Image Processing工具箱,并进行初步学习,为后续实验做准备。找到并打开Image Processing工具箱,窗口如图1-4 ,图1-5所示 图 1-4 图 1-5 五.实验总结和分析 通过实验前的理论准备和老师的讲解,对matlab有了一定认识,在实验中,了解了实际操作中的步骤以及matlab中的图像处理工具箱及其功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加深入的理解图像处理。 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 图像的增强技术 二.实验内容 1.了解图像增强技术/方法的原理; 2.利用matlab软件,以某一用途为例,实现图像的增强; 3.通过程序的调试,初步了解图像处理命令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原理: 通过matlab工具箱来进行图像处理,通过输入MATLAB可以识别的语言命令来让MATLAB执行命令,实现图像的增强。

水电站试题

第一部分引水建筑物 第一章水电站的布置形式及组成建筑物 一、填空题 1.水电站的基本布置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其中坝式水电站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 2.有压引水式水电站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而无压引水式水电站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3.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 4.按其调节性能水电站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类。 二、思考题 1.按照集中落差的方式不同,水电站的开发分为几种基本方式?各种水电站有何特点及适用条件? 2.水电站有哪些组成建筑物?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3.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潮汐电站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4.何为水电站的梯级开发? 第二章水电站进水口及引水建筑物 一、判断题 1.无压引水进水口,一般应选在河流弯曲段的凸岸。( ) 2.有压进水口的底坎高程应高于死水位。( ) 3.通气孔一般应设在事故闸门的上游侧。( ) 4.进水口的检修闸门是用来检修引水道或水轮机组的。() 5.渠道的经济断面是指工程投资最小的断面。( ) 6.明渠中也会有水击现象产生。( ) 二、填空题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

音韵学名词整理 第一章:绪论 1、音韵学: 分析研究汉字字音及其历史演变的一门学科。它是专门研究汉语的语音系统的,属于历史语音学范畴。音韵之学细分为今音学、古音学、等韵学,后来又增加北音学,即近代语音学。 2、小学: 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这个名称起源很早,最初“小学”即最基础的学问,与今含义没有多大差别;到了汉代开始把研究文字的学问叫“小学”,文字研究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而至晚到唐宋时,“小学”又细分为三个门类:文字之学、训诂之学、音韵之学;再经过元明清,我国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又有很大发展,清人编《小学考》,把“小学”分为四类,文字、声韵、训诂、音义。 3、古音学: 与“今音学”相对,研究对象是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以《诗经》用韵为主要根据,并结合形声字,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的音韵学部门。 4、今音学: 又称“广韵学”,以《切韵》系韵书为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系统的音韵学部门。 5、等韵学: 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为研究对象,最初分析韵书中反切,即韵书语音(声、韵、调)系统。唐宋金元时期只称“切韵之学”或“切韵法”,明初以后,才叫“等韵”(《七音略》、《韵镜》)。到清代,音韵学家又利用等韵去研究古韵,所以等韵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语言学/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语音学 6、北音学: 以元代《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和分析近代语音的等韵图为对象,建立一门“近代语音学”(“北音学”)。 第二章:音韵学的基础知识 1、反切: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反切上字(如“当”)也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如“孤”)也简称为切下字,“都”则称为被切字。约在东汉的后期九创造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反切”早期不用“切”字,只叫“某某反”或“某某翻”,自唐代宗大历以后,因为唐朝统治者害怕老百姓起来造反,忌讳这个“反”字,才将“反”字改为“切”字。但“反”和“切”意义是相同的,都是“反覆切摩”的意思。 2、切上字、切下字: 由于古书是直排上下书写的,所以前一字被称为“切上字”,后一字被称作“切下字”。由于时代局限,古代反切上下字用字都很不规范。 第三节关于声纽的概念 3、声紐: 在传统的音韵学上,声母简称为“声”,又叫“纽”,或者合起来叫“声纽”。“纽”就是枢纽的意思,古人认为声母在一个字音里是关键,是中心,其实有的字音就没有声母。在汉语字音里,真正必不可少的成分还是韵腹和声调。不过这个名称倒也说明了古人为什么把声母叫做“声纽”的道理,就是取其声音之枢纽的意思。表示声母的名称还有“字母”(声母的代表字),“声类”(一般是指反切上字的分类)。

水电站(问答题标准答案版)

水电站复习思考题(1) 复习思考题(水轮机部分)(一) 1.水电站的功能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类型? 2.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如何计算? 3.水电站的主要参数有哪些(H、Q、N、N装、P设、N保),说明它们的含义? 4.我国水能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5.水力发电有什么优越性? 复习思考题(水轮机部分)(二) 1.水轮机是如何分为两大类的?组成反击式水轮机的四大部件 是什么? 水轮机根据转轮内的水流运动和转轮转换水能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反击式和冲击式水轮机两大类。 组成反击式水轮机的四大部件是:引水部件、导水部件、工作部件、泄水部件 2.反击式和冲击式水轮机各是如何调节流量的? 反击式水轮机:水流在转轮空间曲面形叶片的约束下,连续不断地改变流速的大小和方向。 冲击式水轮机:轮叶的约束下发生流速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将其大部分的动能传递给轮叶,驱动转轮旋转。

3.什么是同步转速,同步转速与发电机的磁极对数有什么关系?尾水管的作用是什么? 同步转速:电机转子转速与定子的旋转磁场转速相同(同步)。同步转速与发电机的磁极对数无关。 尾水管的作用:①将通过水轮机的水流泄向下游;②转轮装置在下游水位之上时,能利用转轮出口与下游水位之间的势能H2;③回收利用转轮出口的大部分动能 4.水轮机的型号如何规定?效率怎样计算? 根据我国“水轮机型号编制规则”规定,水轮机的型号由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用短横线“—”隔开。第一部分由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拼音字母表示水轮机型式。第二部分由两个汉语拼音字母组成,分别表示水轮机主轴布置形式和引水室的特征;第三部分为水轮机转轮的标称直径以及其它必要的数据。 水轮机的效率:水轮机出力(输出功率)与水流出力(输入功率)之比。?=P/Pw 5.什么是比转速? n s 表示当工作水头H=1m、发出功率N=1kw时,水轮机所具有的转速n称为水轮机的比转速。

完整版机器视觉思考题及其答案

什么是机器视觉技术?试论述其基本概念和目的。答:机器视觉技术是是一门涉及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心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机器视觉主要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机器视觉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功能多。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完成观测和判断,常用于大批量生产过程汇总的产品质量检测,不适合人的危险环境和人眼视觉难以满足的场合。机器视觉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避免人眼视觉检测所带来的偏差和误差。机器视觉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详细论述之。答:机器视觉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和识别、输出显示或控制。图像获取:是将被检测物体的可视化图像和内在特征转换成能被计算机处理的一系列数据。 该部分主要包括,照明系统、图像聚焦光学系统、图像敏感元件(主要是CCD和CMOS采 集物体影像。 图像处理和识别:视觉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滤波去噪、图像增强、平滑、边缘锐化、分割、图像识别与理解等内容。经过图像处理后,图像的质量得到提高,既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又便于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识别。 输出显示或控制:主要是将分析结果输出到显示器或控制机构等输出设备。试论述机器视觉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答:。机器视觉技术的现状:机器视觉是近20?30年出现的新技术,由于其固有的柔性好、 非接触、快速等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很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工业、军事、民用等等领域。 发展前景:随着光学传感器、信息技术、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性价比的不断提高,机器视觉技术越来越成熟,特别是市面上已经有针对机器视觉系统开发的企业提供配套的软硬件服务,相信越来越多的客户会选择机器视觉系统代替人力进行工作,既便于管理又节省了成本。价格持续下降、功能逐渐增多、成品小型化、集成产品增多。 机器视觉技术在很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请给出机器视觉技术应用的三个实例并叙述之。答:一、在激光焊接中的应用。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实时跟踪焊缝位置,实现实时控制,防止偏离焊缝,造成产品报废。 二、在火车轮对检测中的应用,通过机器视觉系统抓拍轮对图像,找出轮对中有缺陷的轮对,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提高效率。 三、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 跟踪,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度。 什么是傅里叶变换,分别绘出一维和二维的连续及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数学表达式。论述图像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目的。 答:傅里叶变换是将时域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或余弦函数叠加之和。一维连续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一维离散傅里叶变换为:二维连续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为: 图像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概念:傅立叶变换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其通过在时空域和频率域来回切换图像,对图像的信息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简化了计算工作量,被喻为描述图像信息的第二种语言,广泛应用于图像变换,图像编码与压缩,图像分割,图像重建等。作用和目的:图像的频率是表征图像中灰度变化剧烈程度的指标,是灰度在平面空间上的梯度。傅立叶变换的物理意义是将图像的灰度分布函数变换为图像的频率分布函数,傅立叶逆变换是将图像的频率分布函数变换为灰度分布函数。图像灰度变换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答:灰度变换:基于点操作,将每一个像素的灰度值按照一定的数学变换公式转换为一个新的灰度值。灰度变换是图像增强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使图像动态范围加大,使图像的对比度扩展,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

第二讲、音韵学基础知识 这一讲介绍以下内容: ①与声、韵、调有关的术语 ②与古代注音方法有关的术语 ③传统三十六字母 一、与声母有关的术语 ㈠、声、声纽、纽 这一组术语指声母。“纽”义为“枢纽”,古人认为声母在汉语音节中非常重要,是汉语音节的枢纽,所以称作“纽”或“声纽”。 ㈡、五音、七音、九音、舌齿音 这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发音部位给辅音分的类。 五音:古人将辅音的发音部位分为唇、舌、

齿、牙、喉五类,称为五音。 七音:古人从五音中的舌音分出半舌音、五音中的齿音分出半齿音,加上原来的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合称七音。 九音:古音在七音的基础上,将唇音分为重唇、轻唇两类,将舌音分为舌头、舌上两类,称为九音。 舌齿音:古人将半舌音和半齿音合为一个大类,称为舌齿音。 ㈢、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这一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声母的发音方法对辅音作的分类。 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成除阻方式:塞、塞擦、擦、鼻、边 塞音:[p][ph][t][th][k][kh]

塞擦音:[ts][tsh][t?][t?h][t?][t?h] 擦音:[f][s][x][?] 鼻音:[m][n][?] 边音:[l] 第二,呼出气流强弱:不送气、送气 不送气:[p][t][k][ts] [t?][t?] 送气:[ph][th][kh] [tsh][t?h][t?h] 声带颤动与否:清音、浊音 清音:[p][t][k][ph][th][kh] 浊音:[m][n][l][?] ⑴清、浊 指清音、浊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不带音是清音。反之,发音时声带颤动、带音的是浊音。关于清浊,古人又结合其它发音方法,进一步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水电站思考题资料

绪论思考题 1.水能开发方式主要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何谓抽水蓄能发电? 4.水力发电的特点都有哪些? 5.构成河川径流水能资源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6.我国水能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7.我国水能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8.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都包括哪些基地? 9.西电东送工程三条线路指哪三条?都分别包括哪些水电基地? 10.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都包括哪些? 第一章思考题 1.水轮机有哪些类型?划分类型的依据是什么?各类水轮机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混流式与轴流式水轮机主要不同点有哪些?其适用范围有什么不同? 3.简述各类水轮机转轮区水流的流动与转轮的结构特点。 4.水轮机的基本参数有哪些?有何含义? 5.反击式与冲击式水轮机各有哪些过流部件?各有何作用? 6.水轮机的型号如何表示?各部分代表什么意义? 7.在分析水轮机转轮内的水流运动时,做了哪些假定? 8.什么叫轴面?什么叫流面?混流式、轴流式、斜流式水轮机的流面是何形状? 9.什么是水轮机的水流速度三角形?研究转轮进、出口水流速度三角形的意义是什么?试 绘制混流式与轴流式水轮机的速度三角形示意图。 10.研究水轮机基本方程式的目的是什么?推导水轮机基本方程式时利用了什么定理?水 轮机基本方程式有哪几种表达形式? 11.水轮机在运行中会产生哪几种能量损失?这些损失对水轮机总效率的影响程度如何? 12.水轮机最优工况的定义如何?最优工况应满足什么条件? 第二章思考题 13.蜗壳的作用是什么?对蜗壳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它有哪些类型及其各自的特点? 14.蜗壳水力计算的目的是什么?计算的步骤如何? 15.尾水管有哪些作用?哪些类型? 16.什么叫尾水管的静力真空? 什么叫尾水管的动力真空? 17.什么叫尾水管的恢复系数?有何意义? 18.解释空化空蚀现象。空化空蚀的机理是什么? 19.水轮机空化空蚀有哪几种类型?翼型空化空蚀和空腔空化空蚀是怎样产生的? 20.写出水轮装置空化系数公式,说明各符号意义。 21.水轮机空化系数的基本意义是什么? 22.什么叫水轮机的吸出高度?写出带有空化安全系数的允许吸出高度计算公式,并说明 各符号的意义。 23.水轮机的安装高程是如何确定的? 24.对于已经投入运行的水轮机,减轻空蚀破坏通常有哪些措施? 25.尾水管中的旋转涡带是怎样形成的?其运动特点怎样? 26.水轮机抗磨蚀措施有哪些?

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音韵学的基 本知识 第一节汉语音韵结 构特点 学习音韵学,首先要分析汉字的字音, 要了解汉语音韵结构特点。 使用拼音文字的印欧语言,分析语音一 般以音素为分析单位。 汉字的语音分析以音节为单位。 什麽叫音节呢?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 一个音节写下来也就是一个字,所以汉字是文字单位,也是语音单位。 特殊:有时有的词有轻音或儿化. 传统音韵学分析字音的方法,一般是把 每个字音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叫做“声”,後一部分叫做“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贯穿在整个字音上的,那就是音高,即字调。一个字音一般都可以分析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语音学上,韵头又叫介音,韵腹也称主 要元音,韵尾指收音。

1 / 36 汉字字音结构有八种情况。从这八种情 况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第一,每一个字音最多只能缺少三个成 分; 第二,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是每个 字音必备的成分,不可缺少; 第三,声母、韵头和韵尾,并不是每 个字音非有不可的成分。汉语音韵学上没有声母称作零声母。(语言学上看成一个音位) 这三点是现代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原 则和特点。 第二节反切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 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也是古代对汉字 字音结构的分析,已有科学的认识。 古代直行书写,反切的两个字一个在上, 一个在下。 反切的基本原理:上字取声,下字取韵, 调。 反切上字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简称为

切下字,“?”称为被切字。反切的原理 2 / 36 跟拼音基本相同。但是反切的拼音方法跟拼音文字(音素文字)的拼音方法不一样. 早期反切用字都是任意的,只要与被切字同声母的字都可以拿来作切上字,只要与被切字同韵母的都可以拿来作切下字。 反切注音在汉字的注音法上是一大进步。因为在汉魏以前,汉字注音一般都是采取打比方的方法,叫做“譬况”。 如《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 多旄犀。”东汉高诱注:‘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如《淮南子·原道训》:“蛟龙水居。” 高诱注:“蛟读人情性交易之交,缓气言乃得耳。” 这种打比方的注音方法不准确。 还有一种叫“读若”或“读如”;《说文 解字》用得比较多, 玉部:“珣,读若宣。” 山部:“宋,居也,…,读

机器视觉思考题及其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机器视觉思考题及其答案 1.什么是机器视觉技术?试论述其基本概念和目的。 答:机器视觉技术是是一门涉及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心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 机器视觉主要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 机器视觉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功能多。 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完成观测和判断,常用于大批量生产过程汇总的产品质量检测,不适合人的危险环境和人眼视觉难以满足的场合。 机器视觉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避免人眼视觉检测所带来的偏差和误差。 2.机器视觉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详细论述之。 答:机器视觉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和识别、输出显示或控制。 图像获取:是将被检测物体的可视化图像和内在特征转换成能被计算机处理的一系列数据。 该部分主要包括,照明系统、图像聚焦光学系统、图像敏感元件(主要是 CCD 和 CMOS)采集物体影像。 图像处理和识别:视觉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滤波去噪、图像增强、 1/ 19

平滑、边缘锐化、分割、图像识别与理解等内容。 经过图像处理后,图像的质量得到提高,既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又便于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识别。 输出显示或控制:主要是将分析结果输出到显示器或控制机构等输出

音韵学课件

音韵学基础 一、音韵学常识 掌握国际音标的基本知识,如与拼音字母写法的区别、读音、语音特征等。 二、音韵学基本概念 掌握、理解重要的概念。 三、中古音概说(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古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演变规律。 四、诗律(重点、难点) 掌握律诗平仄的有关内容 五、上古音概说(重点) 重点掌握上古汉语的韵部系统和声母研究成果 参考书目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1980 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中华书局1982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2 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华书局1981 殷焕先《反切释要》山东人民出版社 1979 殷焕先、董绍克《实用音韵学》齐鲁书社 1990 一、音韵学常识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相当于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 传统音韵学一般分为四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北音学和等韵学。 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北音学是研究近古时期汉语声、韵、调系统的学问。 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 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汉语语音发展史分期: 分期时间代表音系 上古音先秦两汉《诗经》音系 中古音六朝到唐宋《切韵》音系 近古音元明清《中原音韵》音系 现代音“五四”以后普通话音系

《国际音标》:见附表。 注意掌握: 1、国际音标与拼音字母写法上的区别。 2、读音 3、语音特征 舌面元音舌位图: 子夜歌 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亮。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 二、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一)声方面的术语 1、声纽: 即声母。又称音纽或纽。大概古人以为声母是一个字音的枢纽,所以将它称作声纽。 2、字母:声母的代表字。 相传是唐末一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当时汉语声母的实际创制的,共有三十个,每个字母代表的声母就是它自身的声母。 到了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对这三十个字母的次序及取字进行了整理,增补了六个字母,即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这三十六字母大致体现了唐末宋初汉语的声母系统。

水电站思考题--2016

水电站思考题 1.水电站有哪些类型(以取得水头方式划分)?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2.电站一般由哪些建筑物组成?各种建筑物的作用如何? 3.进水口有哪几种类型?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4.有压进水口有哪几种类型?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5.根据对进水口要求,如何选择确定进水口位置与高程? 6.在靠近进水口工作闸门的下游必须设置通气孔,它的作用是什么? 7.水电站进水口工作闸门和检修闸门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在运行上有什么要求? 8.有压进水口包括哪些设备?其作用是什么? 9.压力前池的作用?组成?在进行压力前池布置时,你认为需特别引起注意的是什么问题? 10.压力水管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11.水电站压力水管的供水方式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它们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如何? 12.地面明钢管的支墩型式有哪几种类型? 13.地面明钢管上镇墩的作用是什么?镇墩的型式有哪几类? 14.为什么压力水管上要设伸缩节?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15.地面明钢管承受的最主要荷载是什么?它主要引起什么应力? 16.地面明钢管设计时应选择哪几个控制断面?用图表示各控制断面的位置?受力特点如何? 17.某地面压力钢管:内径D=3m ,镇墩间距85m ,滚动式支墩间距10m ,上镇墩以下2m 处设伸缩节,伸缩节所在管段间距为5m 。滚动式支墩摩擦系数为0.1,管轴与地面倾角300,伸缩节密封填料长b 1=0.3m ;μ=0.25。钢材允许应力、伸缩节和末跨中心处内水压力、钢材力学参数等参见下表。考虑温升工况,试对钢管末跨跨中断面1-1、支承环旁断面2-2进行强度校核,并对跨中断面1-1进行抗外压稳定校核,具体内容包括: (1)初估管壁厚度; (2)计算单位长度管重和水重,计算1-1、2-2断面内力轴力 A ∑、剪力Q 、弯矩M ,应力计 算内容如下,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有效数字; (3)计算1-1断面管顶、管腰、管底三点的应力分量,采用第四强度理论进行校核; (4)计算2-2断面管顶、管腰、管底三点的应力分量,采用第四强度理论进行校核; (5)计算1-1断面临界外压力,先校核光面管,要求 2.0cr p p ≥外(一个大气压力,0.1MPa ),如果不满足要求,则采用加劲环,假定加劲环间距 1.0 2.0L m =-、加劲环截面高度150300h m m =-,加劲环厚度取管壁厚度,计算加劲环和加劲环之间管壁临界外压力,均要求2.0cr p p ≥外。

机器视觉习题

机器视觉习题 一、证明题 1. 请证明:平面内共线四点的交比为射影变换不变量。 2.请证明:“仿射变换保持平行性”与“仿射变换将无穷远点变换为无穷远点”这两个命题是等价的。 3. 请证明:若某点的齐次坐标为123(,,)x x x ,非齐次坐标为(,)x y ,则有如下关系成立: 123 3 ,x x x y x x = = 4. 请证明:平面内过一点的线束比等于任一直线截该线束得到的共线四点的交比。 5. 设二维仿射变换的变换矩阵为: 11 121321 2223 31 32 33a a a T a a a a a a ?? ??=?????? 请证明必有31320a a ==。 6. 在视觉测量中,经常遇到A x =的齐次方程组形式 。证明上述方程组的解一 定是矩阵T A A 的最小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7. 请证明:平面上无穷远直线的方程可以表示为30x =。 8. 请证明:共线四点的交比是射影变换不变量。 9. 证明:仿射变换将无穷远点变换为无穷远点。 10. 证明:若平面上两点的齐次坐标分别为x ~和'~x ,则过该两点的直线可表示为: '~ ~~x x l ?= 11. 证明:仿射变换保持平行性

12.证明:若平面上两条直线分别为l ~和'~ l ,则该两条直线的交点可表示为: '~~~l l x ?= 二、简答题 1. 三维刚体变换的旋转矩阵R 为什么是正交的? 2. 在摄像机的线性标定中,加约束31=m 可以提高解算的稳定性。请说明该约束的含义? 3. 在Zhang 的平面靶标自由移动摄像机标定中,若平面靶标为等间隔正方形的棋盘格形状,则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正方形棋盘格的边长未精确已知,也不影响摄像机内部参数的标定。请说明为什么。 4. 在Tsai 的摄像机径向约束两步标定方法中,如何确定y T 的符号?并说明为什么可以这样确定。 5. 在双目立体匹配中,若极线约束未知,应如何利用极线约束更好地实现双目立体匹配。请给出实现步骤。 6. 请给出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的几何本质解释。 7. 摄像机的标定已经完成。若已知空间两点A 和B 的距离,则可以确定A 和B 两点在摄像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请判断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并给出详细解释。 8. 请解释平行双目的三维测量模型中,视差D=0时的含义。 9. 基于平行纹理在摄像机上所成的像,如何确定在摄像机坐标系下,平行纹理所在空间平面的法向矢量? 10. 在基于基线长度的双目视觉传感器标定中,系数α的符号如何确定? 11. Hessian 矩阵的一维中心点提取中,要加判据011 ()[,]22x x -∈-,请解释为什 么? 12. 请给出双目视觉传感器极线约束表达式的几何含义。 13. 基于2D 平面靶标自由移动的摄像机标定中,若第二个位置的靶标平面平行 于第一个位置的靶标平面,则第二个位置的靶标平面与摄像机之间的二维摄

古代汉语音韵学知识

汉语音韵 教学目标:了解汉语语音史与音韵学史的基本知识,掌握上古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判定方法。教学重点:常用音韵学术语,各时代的音系状况,上古音的研究方法和成就。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8 教学内容: 绪论 一、什么是音韵学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 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样。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其声母和韵 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 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语音演变史的分期:一、上古音(先秦两汉);二、中古音(魏晋至唐宋);三、近古音 (元明清);四、现代音。上古音以先秦两汉韵文、谐声字、重文、异文、假借、古书注音、声训等为研究材料;中古音主要以隋陆法言《切韵》(宋《广韵》的前身)为研究材料;近 古音以元周德清《中原音韵》等韵书为研究材料。我们只学上古和中古两期。 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 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二、音韵学的功用 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主要从 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1、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 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音史的建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王力先生的《汉语语音史》就是在汉语音韵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突出的特点是比较详细 地展示出了汉语各个历史阶段的声、韵系统及拟音,指出了汉语语音发展的某些规律。 2、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 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 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点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 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因此,要从事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 的音韵知识。例如"幕"字,北京话读作[mu 0],而广东梅县话则读作3k],北京 人和梅县人对“幕”字的读音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只要有点音韵学知识就会知道,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复习过程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 识

第二讲、音韵学基础知识 这一讲介绍以下内容: ①与声、韵、调有关的术语 ②与古代注音方法有关的术语 ③传统三十六字母 一、与声母有关的术语 ㈠、声、声纽、纽 这一组术语指声母。“纽”义为“枢纽”,古人认为声母在汉语音节中非常重要,是汉语音节的枢纽,所以称作“纽”或“声纽”。 ㈡、五音、七音、九音、舌齿音 这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发音部位给辅音分的类。

五音:古人将辅音的发音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称为五音。 七音:古人从五音中的舌音分出半舌音、五音中的齿音分出半齿音,加上原来的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合称七音。 九音:古音在七音的基础上,将唇音分为重唇、轻唇两类,将舌音分为舌头、舌上两类,称为九音。 舌齿音:古人将半舌音和半齿音合为一个大类,称为舌齿音。 ㈢、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这一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声母的发音方法对辅音作的分类。 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成除阻方式:塞、塞擦、擦、鼻、边 塞音:[p][ph][t][th][k][kh] 塞擦音:[ts][tsh][t?][t?h][t?][t?h] 擦音:[f][s][x][?] 鼻音:[m][n][?] 边音:[l] 第二,呼出气流强弱:不送气、送气 不送气:[p][t][k][ts] [t?][t?] 送气:[ph][th][kh] [tsh][t?h][t?h] 声带颤动与否:清音、浊音 清音:[p][t][k][ph][th][kh] 浊音:[m][n][l][?] ⑴清、浊

指清音、浊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不带音是清音。反之,发音时声带颤动、带音的是浊音。关于清浊,古人又结合其它发音方法,进一步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①全清:指发音时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 如:普通话中的声母:b、z、d、j、f、s、x和sh。这些声母按古人的分类标准都属于全清。 ②次清:指发音时不带音、送气的塞音、塞擦音。 如:普通话中的声母p、c、t、q、ch、k,按古人的分类标准属于次清。 ③全浊:指发音时声母颤动、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