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眼科A超报告解读

眼科A超报告解读眼科A超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它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测眼部结构的变化,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眼部疾病。
然而,对于普通患者来说,眼科A超报告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眼科A超报告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眼部健康问题。
一、眼科A超检查的意义眼科A超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眼球内部的结构,包括眼球壁、前房、晶体等。
通过A超检查,医生可以了解眼球内部的结构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病变。
因此,眼科A超检查对于眼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二、眼科A超报告的解读1. 眼轴长度眼轴长度是指从角膜中心到视神经盘的距离,它是眼科A超检查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
眼轴长度的长短与近视、远视等眼部问题有关。
一般来说,眼轴长度小于23mm的人容易近视,而大于24.5mm的人容易远视。
因此,如果眼轴长度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2. 前房深度前房深度是指角膜与虹膜之间的距离,它也是眼科A超检查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前房深度的变化与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有关。
一般来说,前房深度小于2.5mm的人易患青光眼,而大于3.1mm的人则较为安全。
因此,如果前房深度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3. 晶体厚度晶体是眼球内部的透明结构,它的厚度与白内障等眼部问题有关。
一般来说,晶体厚度小于4mm的人容易患白内障,而大于5mm 的人则相对较安全。
因此,如果晶体厚度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4. 视网膜厚度视网膜是眼球内部的重要结构,它的厚度与视网膜病变等眼部问题有关。
一般来说,视网膜厚度小于200um的人易患视网膜病变,而大于250um的人则相对较安全。
因此,如果视网膜厚度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5. 玻璃体深度玻璃体是眼球内部的透明胶状物质,它的深度与视网膜剥离等眼部问题有关。
一般来说,玻璃体深度小于4mm的人易患视网膜剥离,而大于5mm的人则相对较安全。
因此,如果玻璃体深度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三、眼科A超检查的注意事项1. 眼科A超检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进行。
30例眼部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3 0例 眼 部 疾 病 的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诊 断
赖春 华
( 江西省大余 县人 民医院 B超室 , 江西
中 图分 类 号 : 4 5 1 R 4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大余
3 1o ) 4 5 o
文 章 编 号 :0 1 5 7 (o 8 0 一O9 0 10 — 7 9 2o ) 1 O4— 2
9 — 4
维普资讯
1期
赖春华
3 0例 眼部疾 病 的彩色 多普 勒超声 诊 断
3 1 8 眶静 脉 曲 张 .. 平 静 呼 吸 时 , D I 查 无 异 C F检
璃体 暗 区内一 凹面 向前 的 弧形 光 带 , 端 粘 于 眼底 前 光带 或锯齿 缘 , 端 连于 视乳 头 , 带 与球壁 间 为液 后 光 性 暗区 。完全性 视 网膜 脱离 , 现 为玻 璃 体 暗 区 内 表
近 3年来 , 我们 应 用 彩色 多 普 勒 超声 诊 断 眼 部 疾病 , 特别 是 眼间 质混 浊 及 眶 内病 变 , 角 膜 白斑 、 如 白内障 的眼底 病变 、 璃体 混浊 、 网膜 脱离 及 眼 内 玻 视
2 结 果
视 网膜脱 离 9例 , 中 5例为外 伤所 致 , 为 近 其 均 期 视 网膜 脱 离 , 玻 璃 体 混 浊 ; 为 非 外 伤 所 致 , 并 4例 均 为陈 旧性视 网 膜脱 离 。单 纯玻 璃 体 混 浊 9例 , 其 中外 伤所 致 7例 , 部手 术所 致 l , 眼 例 有糖 尿病 史者
线监控下进行 , 使用撑开和加压器时, 应把握好两者 的力 度 , 则会 引起 螺栓松 动 。 否
参考文献 :
[ ] 卢世 壁等 主译 . 贝尔骨 科 手 术学 [ . 十版. 1 坎 M] 第 山
眼科a超检查报告解读

眼科A超检查报告解读:眼轴测量的重要性及应用一、A超检查在眼科诊断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在眼科诊断中,A超检查(眼轴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
眼轴长度是衡量眼睛屈光状态的重要指标,通过A超检查可以精确测量眼轴长度,进而评估患者的视力状况和眼部疾病的诊断。
这项检查对于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患者尤为重要,同时也可用于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疾病的诊断和随访。
二、A超检查原理与方法A超检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眼球不同组织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来测量眼球各部位的厚度和长度。
在检查过程中,将超声探头放置在眼球表面,通过仪器自动生成超声脉冲并接收回声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生成眼轴长度等数据。
A超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测量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
三、检查指标与正常范围A超检查主要测量的指标包括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玻璃体厚度和视网膜厚度等。
正常范围值因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成年人的眼轴长度在22-27毫米之间,角膜厚度在500-600微米之间,晶体厚度在400-500微米之间,玻璃体厚度在100-150微米之间。
四、常见异常结果分析1.眼轴过长:可能提示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散瞳验光等检查以确定近视类型及程度,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眼轴过短:可能提示远视或眼部发育异常等,需要结合患者的视力状况和眼部结构进行综合判断。
3.角膜厚度异常:角膜厚度过薄可能提示圆锥角膜等角膜疾病,过厚可能提示眼部炎症或角膜水肿等。
4.前房深度异常:前房深度过浅可能提示青光眼等眼部疾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5.晶体厚度异常:晶体厚度异常可能提示白内障等眼部疾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6.视网膜厚度异常:视网膜厚度过薄可能提示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疾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五、诊断参考价值A超检查在眼科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对于屈光不正的患者,A超检查可以准确测量眼轴长度,为配镜和治疗提供依据;对于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疾病的患者,A超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8
玻璃体积血
临床表现
出血量少可能无法 察觉,或仅表现为 “飞蚊症”
出血量多时,眼前 暗影飘动,或似有 红玻璃体片遮挡感
可编辑课件PPT
9
玻璃体积血
声像图特征
少量积血-玻璃体内点状弱回声,广 布玻璃体内
脉络膜脱离
始于睫状体扁平部后方,止于视乳头周 围
在视盘附近与巩膜贴附紧密,余仅有少 量结缔组织相连,形成一潜在的组织间 隙脉络膜上腔。
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血管外压力突然 下降导致血浆自血管腔向外大量渗出, 积聚于脉络膜丄腔发生脉络膜脱离。
可编辑课件PPT
18
脉络膜脱离声像图
1.轴位切面上可见2条以上条带状回声,且凸 面相对。
临床表现
由于肿瘤生长部 位、生长速度和 分化程度不同, 临床表现各不相 同
“猫眼”为视网ຫໍສະໝຸດ 膜母细胞瘤的早期症状。
可编辑课件PPT
24
视网膜母细胞瘤声像图
1.以后极部多见,可为眼球壁广泛增厚,可为 单一或多发结节,边界清。
2.内部回声不均匀,可常可见不规则斑块状钙 斑,后可有声音,极容易致视网膜脱离。
蕈状病变,其表面
可见斑块状桔皮样
色素沉着。
可编辑课件PPT
28
脉络膜黑色素瘤
声像图特征
形状:半球形或蘑菇形,边界清晰
内回声:前缘回声多而强后缘回声减弱 “挖空”征
脉络膜凹:肿瘤所在部位脉络膜受瘤细胞 浸润,形成脉络膜限局无回声
声影:肿瘤后球壁及球后脂肪回声降低或 减少
CDFI:病变内树枝状广泛分布的丰富血流信号。频
眼科超声诊断基础

第一部分 超声成像原理
三、声的反射与超声成像
3. 衰 减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振幅随传播距 离的增大而减小,这种现象称为声波的衰减 衰减的原因如下: (1)界面反射 ( 2 ) 介质对声波的吸收 (3)散射衰减 (4)声速扩散
第一部分 超声成像原理
三、声的反射与超声成像
4. 超声波的频率、穿透能力、分辨率
第一部分 超声成像原理
四、眼用超声诊断仪的种类
2.B型超声(B-mode) 超声二维图像任意切面 了解病变所在的位置,
必须适当的进行标注. 目前眼科超声均可显示
至少8个方位
肝脏B超
心脏B超
第一部分 超声成像原理
四、眼用超声诊断仪的种类
3.超声多普勒彩色显示(Doppler) 探头发射固定频率的超声,当探头和反射体之 间有相对运动时,回声频率发生改变,称频移 频移大小和运动速度成正比 -- 测血流速度 向探头运动频率增加(用红色表示) 背探头运动频率减低(兰色表示)
3.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米/ 秒)
------———————————-----------------
介质 声速
介质
声速
空气 333
角膜
1500
水
1500
晶状体
1641
钢
6000
房水玻璃体 1532
视网膜
1538
眼肌 1631
脉络膜
1527
眶脂肪 1582
巩膜
1630
颅骨 3360
视神经
1615
大界 面
折射波
超声波的入射、反射和折射示意图
第一部分 超声成像原理
三、声的反射与超声成像
2.衍射(绕射)和散射 声波通过一个大小与其波长相近的障碍物时, 将产生衍射(绕射)
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孙丰源;宋国祥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卷),期】1998(009)003
【摘要】超声作为一种检查方法广泛的应用于眼部疾病的诊断。
目前A超主要用于医用生物测量。
B超用于球内,眶内病变的诊断。
【总页数】3页(P164-166)
【作者】孙丰源;宋国祥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二眼科;天津医科大学二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0.43
【相关文献】
1.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J], 李德欣;孙江萍;赵凯英
2.30例眼部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J], 赖春华
3.环状RNA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J], 邹丽荣;王欣玲
4.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J], 朱安民;谭薇;伍姜霓
5.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J], 袁园;谭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眼部超声的应用原理

眼部超声的应用原理什么是眼部超声?眼部超声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技术来检测眼部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将超声波传感器放置在眼部上方,探测器会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然后通过计算机生成眼部的图像。
这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评估眼球结构和组织的异常情况。
眼部超声的应用领域眼部超声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视网膜:眼部超声可用于检测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剥离等病变,以及评估视网膜手术的效果。
2.巩膜和巩膜囊:巩膜是眼球的白色外层,眼部超声可用于评估巩膜肿瘤的性质和大小,以及检测巩膜囊积液等情况。
3.眼眶和眼眶肿瘤:眼部超声可用于评估眼眶肿瘤的性质和大小,以及检测眼眶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4.眼外肌:眼外肌是控制眼球运动的肌肉,眼部超声可用于评估眼外肌功能障碍和肿瘤等病变。
5.眼球和眼球壁:眼部超声可用于评估眼球形态和眼球壁是否有增厚、变薄等异常情况。
眼部超声的工作原理眼部超声利用超声波在眼部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原理,通过探头发射超声波脉冲,然后接收和记录超声波回波信号,最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并生成图像。
眼部超声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超声波发射和接收:探头内部的晶体会发射超声波脉冲,发射超声波的频率通常在10-40MHz之间。
然后,当超声波遇到眼部组织时,一部分会被组织吸收,一部分会被组织反射。
2.超声波传播速度: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和接收到的回波时间,可以计算出超声波在眼球中传播的速度,从而确定眼球的组织性质。
3.回波信号处理:探头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会被放大、滤波和数字化。
然后将信号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
4.图像生成:通过对被记录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机可以生成眼球的黑白图像或彩色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显示眼部组织的结构和任何异常。
眼部超声的优势眼部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且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高分辨率:眼部超声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从而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眼部组织结构和异常情况。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眼部疾病是指影响眼睛正常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眼球、眼附属器官以及相关结构的病变。
眼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是通过使用一系列的影像学技术,如超声、X射线、CT扫描、MRI等,来获取和解读眼部疾病的图像信息,进而辅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通过利用超声波对眼部进行扫描,获取眼部结构的图像信息。
它可以用于检查眼部疾病中涉及到的各种组织和结构,包括眼球、眼外肌、晶状体、视网膜等。
超声检查对于诊断眼球内部疾病,如巩膜下出血、玻璃体出血、巩膜下肿瘤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射入X射线到眼部,然后接收经过眼部组织的射线来获取图像。
X射线可以用于检查眼眶骨骼、眼眶肿瘤、眼眶畸形等病变。
其中,眼眶骨骼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眶壁的异常情况,如骨折、骨破坏等。
3.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通过对眼部进行多层次的断层扫描来获取图像信息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并可以对眼部的各个层次进行观察和分析。
CT扫描对于眼部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如眶内肿瘤、眶内脂肪瘤等。
4. 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信息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对于眼部疾病的诊断有着独特的优势,如视神经病变、眼眶肿瘤等。
MRI检查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并可以观察到眼部组织的代谢和功能状态,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能够通过获取和解读眼部影像来帮助医生对眼部疾病进行准确诊断。
超声、X射线、CT扫描和MRI等影像学技术在眼部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眼科的诊疗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系统包括眼静脉、涡静脉及视网膜中央静脉。
眼超声检查适用范围
(1) 眼内膜性病变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
离、机化膜)
(2) 眼球内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黑色 素瘤等)
(3)玻璃体内病变(玻璃体积血、机化膜、先天性第一玻璃体永
存、晶体后纤维增生等) (4) 眶内肿瘤(海绵状血管瘤、炎性假瘤、泪腺肿瘤) (5) 眼外伤(异物、晶体脱位、巩膜裂伤) (6) 突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Graves病、眶内 肿瘤)
⑶玻璃体内色素沉着
⑷眼内肿瘤 ⑸玻璃体内的寄生虫
玻璃体混浊声像图表现
◆ 玻璃体内见点状、絮状、团块状回声 ◆ 新鲜的积血呈细密小点状弱回声弥漫于玻璃体腔内或
沉积于后壁
◆ 当血块机化形成纤维膜时,可见带状或膜样回声,多
呈分叉状,厚薄不均,与后壁多无固着点或位置不定, 如无固着点则后运动明显
◆ 带状回声上多无血流信号
晶体离开正常位置,多位于玻璃体内,呈环状回声
晶状体后囊破裂
晶状体后囊半月形回声中断,见不规则中等回 声团自中断处突入玻璃体,为晶体皮质。
谱特征基本相同。
视网膜母细胞瘤伴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黑色素瘤声像图表现
◆ 半圆形或蘑菇形实性物,自眼球壁突入玻璃体腔
◆ 肿物边缘光滑锐利 ◆ 肿物前部回声点密集明亮,向后渐减弱,接近眼球壁处
出现无回声暗区,即“挖空现象”
◆ 肿瘤局部眼球壁较周围正常区域回声低,称脉络膜凹陷 ◆ 肿瘤后方回声衰减 ◆ 可继发视网膜脱离 ◆ 彩色血流较丰富,由睫状后动脉供血,频谱为中速低阻
◆ 降低增益,玻璃体内回声较后壁回声提前消失
玻璃体积血
星状玻璃体变性
玻璃体内见均匀一致
的强回声斑点,可以
局限在一个部位,也 可以布满玻璃体全部, 无下沉现象,后运动 弱阳性。
玻璃体后脱离声像图表现
玻璃体内可见连续的条状光带,
与视网膜之间为无回声区,当 有玻璃体积血时,血球沉积于
玻璃体后界膜,声像图上可出
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眼球的基本结构
外层:角膜和巩膜
眼球壁
眼球
中层:虹膜和脉络膜及睫状体
内层:视网膜
眼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眶的基本结构
眼眶为一个四棱性锥体状的骨窝, 邻额窦、上额
窦、筛窦、蝶窦。 眼外肌六条,止于眼球,司眼球运动。肌间膜与四 条直肌构成一圆锥体空间,称为肌圆锥。 眶脂体为填充在眼球、眼肌、泪器及神经血管间的
◆
彩色多普勒可见扩张的眼上静脉内出现五彩镶嵌的血流
或是迎向探头方向的红色流柱,频谱呈动脉化。
颈动脉-海绵窦瘘
突眼性甲状腺肿
眼部表现
眼直肌增厚,厚度>4mm
后巩膜葡萄肿
眼球后极部失去正常的圆弧形结构,代之以 不规则的向外的凸起
球内异物
玻璃体内金属异物显示为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
眶内异物
晶状体脱位
仪器及检查测量方法
超声仪器 有眼科专用仪器(一般尚包含A型模式) 及非眼科专用仪器(目前一般多使用具彩色多普勒血 流检测功能的超声诊断仪)。非眼科专用仪器使用探
头频率以5.0~10MHz最合适。
检查方法 探查方法分为直接眼球法、直接眼睑法和
间接水囊法,后两者常用。
正常眼声像图
眼球呈球形,球壁(除角
眶内炎症
◆ 球后脂肪垫扩大,光点明亮,呈海绵样块状 ◆ 若有脓肿形成,则可见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整齐的 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 ◆ 眼外肌肥厚,边界较正常模糊 ◆ 视神经回声加宽
◆ 眼球筋膜水肿,表现为眼球壁增厚,眼球壁与脂肪强
回声之间有一狭窄的无回声裂隙,轴位层面与视神经图
像联合为“T”形暗区。
球筋膜水肿
视网膜脱离为厚,后运动缺乏。 彩色多普勒表现:脱离的光带上
可见血流信号。频谱为动脉型血
流频谱,与睫状后动脉相似。
视网膜母细胞瘤声像图表现
◆ 眼轴正常 ◆ 见球形、半球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向玻璃体腔内隆起
◆ ◆ ◆ ◆
边缘不光滑 内部回声不均,常见钙化、液化 肿块无后运动 肿块内彩色血流较丰富,频谱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的频
脂肪组织,位于中央部份(肌锥内)通常称球后脂
肪垫。
眼部的血管和神经
眼动脉由颈内动脉分出,分支主要有视网膜中央动脉系统和睫状动脉
系统。
视网膜中央动脉由眼动脉第二段分出,于球后约9~11mm处进入视神 经鞘,从视盘穿出。分支形成鼻上、鼻下、颞上、颞下四支,属终末 动脉分布于视网膜内,相互间不吻合。较大血管主要分布在神经纤维 层内,内核层以外的视网膜各层为无血管区,其营养供应来自脉络膜。 睫状后动脉包括2~3条短动脉和2条长动脉,均在视神经附近从后进 入眼内,为脉络膜(短动脉)以及虹膜和睫状体(长动脉)提供血供。
一端与周边部的眼底光带 或锯齿缘相连。眼球运动
时,可见此带轻度震颤。
彩色多普勒表现:脱离的 光带上可见血流信号。
脉络膜脱离声像图表现
脱离膜多位于眼球赤道部,形态 呈半环状,凸面向球心,脉络膜 全脱离则呈X形,光带中部相吻 合,但不与视乳头相连,冠状切 面玻璃体内多个连续的弧形条带,
称之为玫瑰花征。回声带较典型
球筋膜水肿
炎性假瘤
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边界清楚,内为低回 声或无回声,病变不 可压缩,可侵犯全眶, 眼外肌肥大或界限不 清,急性期可见“T” 形征。内见较丰富血 流信号。
颈动脉-海绵窦瘘声像图表现
◆ 在视神经和上直肌之间出现一长圆形、圆形无回声区,
可随心跳而搏动。压迫颈动脉则此无回声区与其搏动消失。 ◆ ◆ 球后脂肪垫扩大,有水肿时可见弥漫性分布的小暗区。 眼外肌肥厚和视神经加宽。
膜外)呈较厚高回声,前
房房水显示为新月形暗区。 晶体一般显示后界短弧线, 球体为无回声区。 眼眶球后脂肪垫为三角形 高回声区,视神经呈略弯 曲的轴向走行低回声带。 眼直肌呈偏低回声带。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频谱
眼动脉频谱
常见眼部疾病声像图
视网膜脱离声像图表现
玻璃体内条带状回声,一
端与视神经乳头相连,另
现厚薄不均的膜状回声。部分 玻璃体后脱离时见条状光带与 视网膜相连,完全性玻璃体后 脱离时条状光带不与眼底光带 相连,后运动明显。CDFI检查 条状回声带上无血流信号。
眼眶疾病
◆ 眼眶肿瘤
◆ 炎症 ◆ 血管性病变 ◆ 内分泌性病变(甲状腺相关眼病)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 球后脂肪垫内圆形或类圆 形回声病变; ◆ 边界清楚,光滑; ◆ 内为中等或偏低回声,分 布大体均匀; ◆ 压迫眼球时可明显变形; ◆ 肿瘤内多无血流信号。
血流频谱
脉络膜黑色素瘤
脉络膜血管瘤 声像图表现
◆ 孤立性为后极部低隆起(多为扁平状物),高度
一般<5mm
◆ 内部多为高回声,均匀
◆ 常伴脉络膜脱离 ◆ 无明显彩色血流或点状血流信号
脉络膜血管瘤
玻璃体混浊
◆ 先天性混浊
为胚胎发育时的异常残留物,如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 内因性混浊 由玻璃体本身的变性引起,多见于老年人及高度近视者,如星状玻 璃体变性及闪辉样玻璃体液化症 ◆ 外因性混浊 常见有:⑴玻璃体积血 ⑵玻璃体内炎性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