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合集下载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真题00-17打印版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真题00-17打印版

西南⼤学⾃然地理考研真题00-17打印版西南⼤学⾃然地理考研真题2000年1、季风在海洋和⼤陆之间的⼴⼤地区,以⼀年为周期,随季节变化⽽⽅向相反的风系。

季风是海陆件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尺度的海洋和⼤陆件的热⼒差异形成的⼤范围热⼒环流。

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为夏季风,冬季由⼤陆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

⼀般来说,夏季风由暖湿热带海洋⽓团或⾚道海洋⽓团构成,冬季风则由⼲冷的极地⼤陆⽓团构成。

2、厄尔尼诺为西班⽛⽂,意为“圣婴”,秘鲁渔民⽤以称呼圣诞节前后南美沿岸海温上升现象,⽓象学家和海洋学家则⽤以专指⾚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现象。

在有的年份,由于⼤⽓环流变异,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减弱,引起⾚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淹没了较冷的秘鲁寒流,海温升⾼,上涌海⽔与沿岸冷⽔消失,导致海洋⽣物和寄⾷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量H2S 进⼊⼤⽓,⾚道东太平洋秘鲁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以上,称为厄尔尼诺。

3、准平原准平原是在温润的⽓候条件下,地表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流⽔作⽤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作为⼀种⼤规模的夷平⾯,也可因构造上升⽽成为⾼原⾯或发⽣变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岭顶部成为峰顶⾯。

是在湿润⽓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作⽤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假设⼀个原始⾯经过侵蚀和堆积,经历幼年期、壮年期、和⽼年期的地貌,就是准平原,也就完成了⼀个侵蚀循环,此后如果再度出现地壳抬升或基准⾯下降,便进⼊了另⼀个侵蚀循环。

4、雪线某地某⼀海拔⾼度上,可能存在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这⼀⾼度带称为固态降⽔的零平衡线,通称雪线。

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雪线。

⽓温、降⽔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度的三个主要因素。

冰川分布⾼度受雪线的严格控制,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

5、⾃然综合体在地球表层由彼此密切联系的各⾃然地理成分有规律地组合⽽成的统⼀整体。

包括⾃然区划和⼟地类型的各级单位。

2011年西南大学625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1年西南大学625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1.目前全球气候变异的表现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前景。
2/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 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10×5) 1.温室效应 2.准静止锋 3.河口三角洲 4.雾凇 5.侵蚀基准面 6.准平原 7.自然区划 8.径流量 9.脱硅富铁铝化作用 10.群落演替
二、简答题(5×10) 1.影响碳酸盐沉积的因素。 2.亚洲季风(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对西南地区的影响。 3.河流泥沙的运移方式。 4.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或措施。
三、论述题(2×25)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西南大学考研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真题(2000-2012)

西南大学考研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真题(2000-2012)

人文地理学部分(2001年)一、名词解释(15)1、中东2、地理大发现3、大洋洲4、尼罗河5、巴黎盆地二、简述题(20)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

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

三、填图题(图略)在图上填出:(15)1、统一后的德国国界和国名;(1)2、鲁尔区的大致范围;(2)3、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中德(部)运河、基尔运河;(各1)4、城市:不莱梅、汉堡、柏林、波茨坦、波恩、法兰克福、慕尼黑;(各1)四、论述题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

(30)2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20)(2002年)一、名词解释(20)1、中国经济地理2、人口构成3、华南农业区4、京津唐工业地带5、经济地带二、分析论述题(80)1、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基本态势。

3、说明新中国工业布局演变的特点。

4、说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5、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2003年)一、名词解释(6*5=30)1、国民生产总值GNP2、第三次科技革命3、后发优势4、涓滴效应5、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6、点—轴开发模式二、填图题(25)在日本地图上填绘日本八大地方(区)、十三个经济地域(要求划出各地方、各经济地域的大致界限并在相应位置写出其名称),并在相应位置填出东京、大阪、北九州、札幌四个城市。

三、简答题(3*15=45)1、简述中国西南区农业地理特征。

2、浅述基本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动因。

3、简析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四、论述题(2*25=50)1、试析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功能。

2、试析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

(2004年)一、名词解释(5×6=30)1、经济区位2、网尼克指数3、“三湾一海”地区4、霍尔木兹海峡5、温带海洋性气候6、区际商品率二、简答题1、主导产业有哪些基本特征?选择主导产业的判断指标主要有哪些? (15)2、试述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

2015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十年真题答案及伍光和笔记解析

2015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十年真题答案及伍光和笔记解析
地学考研中心自然小组
I
目录
序言...................................................................................................................................................... I 资料使用说明.................................................................................................................................... II
2、出题特点和趋势
1)分析西大试卷内容结构,可以看出,一般而言,无论是名词解释还是简答题,地理环境 各要素内容几乎均匀分布,尤其在简答题部分,如若是 5 题,则各要素均占一提,若是 10 道题,则各要素均分布两题;另外,论述题部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实际某区域为 例,分析理论的应用,尤其是与西南地区相关的热点问题;第二种是人地关系,也就是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对湿度、露点、雾凇、雨凇、大气环流、季风、锋、气旋、反气旋、气候等;
掌握大气组成和结构,……………… (5)生物:掌握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生态因子
对生物的影响;掌握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掌握社会—经济—自然 复合生态系统特征和利用;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保护。 4)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研究:掌握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耗散结构、自然区划、土地、 土地评价等基本概念;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掌握自然区划的原 则和方法;掌握人地关系的内涵、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2011年西南大学625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西南大学625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西南大学625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0×5)1.温室效应答: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至38℃。

2.准静止锋答:准静止锋是指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移动十分缓慢时,称为准静止锋,简称为静止锋。

在我国江淮地区由于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在每年6月形成梅雨。

云贵高原由于昆明海拔较高,在贵阳一带形成准静止锋,冬季温暖多雨。

3.河口三角洲答:对入海河流而言,河口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

三角洲沉积速度很快,沉积物向海岸一侧延伸可形成三角洲平原。

无论从平面上还是剖面上,三角洲沉积都可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带。

根据形状可分为:尖头状三角洲、扇状三角洲、鸟足状三角洲、岛屿状三角洲等4.雾凇答: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

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

5.侵蚀基准面答:侵蚀基准面又称侵蚀基面,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是影响某一河段或全河发育的顶托基面。

其高低决定河流纵剖面的状态,其升降会引起长河段的冲淤和平面上的变化。

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

6.准平原答:准平原是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过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第6章 地 貌 【圣才出品】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第6章 地 貌 【圣才出品】

第6章地貌一、名词解释1.喀斯特作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5年研]答:喀斯特作用是指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为主,以流水的机械侵蚀和重力崩塌为辅,共同对碳酸盐类岩石的破坏改造作用。

其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存在可溶性的岩石和具有溶解力的流动的水。

碳酸盐类岩石主要包括: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

石灰岩最易喀斯特化,尤其是节理发育、层厚、质纯和位于区域性断裂带的石灰岩,喀斯特作用最强。

2.横向沙垄和纵向沙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研]答:横向沙垄和纵向沙垄是典型的风积地貌。

依据沙垄形态与风向的关系,沙垄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横向沙垄、纵向沙垄与多风向沙垄。

横向沙垄走向与合成起沙风向垂直或交角不小于60°,主要包括新月形沙垄、新月形沙垄链及复合新月形沙垄链三类。

纵向沙垄是指走向与起沙风合成风向平行或夹角小于30°的沙垄,高十余米至一二百米,长数百米至数十千米,纵向上丘脊线时有起伏,横剖面大致对称,但其前端迎风坡与背风坡差别明显。

3.风化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5年研][中科院2015年研][西南大学2012年研]答:风化壳是地球表层岩石风化与剥蚀后,由残留在原地覆盖于母岩表层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

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

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

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势起伏和缓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

4.动力变质作用[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动力变质作用是指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定向压力作用下,岩石所发生的变质作用。

其变质因素以机械能及其转变的热能为主,常沿断裂带呈条带分布,形成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等,它们又是判断断裂带的重要标志。

5.球状风化[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球状风化是指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的风化过程。

人文地理考研部分院校真题汇总

人文地理考研部分院校真题汇总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城市地域结构2.敞田制3.行为文化4.地缘政治5.人口容量二、简答题7. 什么是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的内容及几个圈层的内容?8.简述地理环境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及其之间的差别?9. 简述城市与乡村的区别?10.简述人本主义方法论及其特点和影响?11.简述二战后世界工业的转移趋势及北美工业带和欧洲工业带。

三、论述题12.论述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四、案例分析(20分)材料:以延安红色文化为例,可能涉及文化产业相关知识(具体的内容很多不再详述)。

大体要求是以文化地理的内容及方法论,红色文化地理的要素、内涵及其价值功能(此题书本内容涉及不多没记清)。

2012年人文地理一、名词解释(共20分)1、政治整合2、聚落3、第五产业4、北美工业带5、地中海农业二、简答(共90分)1、以亚洲为例,分析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2、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优缺点3、文化整合4、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5、旅游地文化及其特征6、以机械工业为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三、论述(共40分)1、分析城市化、基本内涵和动力机制2、以中国人口转变为例,用人口转变理论分析人口转变模式,并分析人口稳定增长和适度人口的意义2011年人文地理一.名词解释1.迁移农业2. 第五产业3. 农业区位论4.功能文化区5.逆城市化二简答题1. 简述环境感知论2. 简述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示3. 简述政治地理过程4. 语言的传播特性5. 城市的职能分类6. 钢铁工业,纺织业,汽车制造业的工业区位变化7.三论述题1.结合实例分析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2.世界(中国,记不清了)的城市化特征09年人文地理一、名词解释:1.人文地理学2.景观3.聚落4.人口过程5.政治地理单元二、简答1.简述民俗的内涵型特征2.简述赣方言的形成于特征3.旅游资源及其形成条件三、论述1.论述环境与城市区位选择的关系2.现代农业的类型及其特征2008年人文地理一、名词解释1.精神文化2.乡土文化区3.民族4.希伯来语5.道教二、简答1.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2.语言的本质特征3.世界人类种族群类及其分布三、论述1.简述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2.简述城市内部主要地域结构模型的内容2007人文地理一、名词解释1.形式文化区2.种族3.民族4.旅游资源5.语言二、简答1.比较生物适应和文化适应的相同点2.简述民俗的主要特点三、论述1.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2.简述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2005年人文地理学一简答题1简述和谐论的含义2环境感知的含义3人口分布的规律性.简述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4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含义5简述农业起源论6什么是宗教,宗教产生的原因7从人口即作为生产者又作为消费者来分析8民俗的特征和特点二论述题----旅游对区域城市的影响.三案例分析题----试用案例分析人本主义方法论的优缺点四川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2003年1地理环境决定论对文化区形成的意义2自然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口分布的3你认为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并简要解释原因4什么是人口构成?它的主要内容5什么是民族?民族形成发展特点?6伊斯兰教起源于何处目前分布的大致范围7什么是城市中国与国外城市的分类和理解有何不同8什么是旅游资源如何分类9解释政治地理单元它是如何形成的10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二1如何理解城市化,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化主要特征,并结合合格地区实际整出优化城市化进程的思路2 分析我国加入WTO后,如何有效利用西部地区自然资源2005年1民族2种族3政治地理单元4旅游资源5人口构成6行为地理学7聚落8可持续发展二简答1简述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2城市景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区?4影响国家权利的因素有哪些?三论述题1论述城市建设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请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说明种族主义的错误性,反动性?2006年1人文地理学2人口移动3文化景观4基督教5行为空间二简述1简述语言传播的影响因素2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技术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使工业分布发生了哪些变化?4简述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三论述1城市景观重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从人文地理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建设富有地方自然,人文特色的城市景观2 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征?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2007年一(5分一个)1人文地理学2伊斯兰教3人口移动(人们在地理环境中空间移动包括。

西南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1:[论述题]参考答案:大气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和生物圈。

2:[论述题]参考答案:1)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规律性,研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循环;2)分析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异规律;3)研究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综合特征、参与经济建设的自然条件评价,探讨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和途径;4)揭示人类生活和自然地理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谋求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3:[论述题]参考答案:答:综合自然地理学处于地理科学体系的第二层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部门自然地理是它的基础,它又为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

4:[论述题]综合自然地理学和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关系。

参考答案:答: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部门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是分析性研究,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是综合性研究。

只研究部分就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征,要研究整体就必须从各部分着手。

一方面分析各部分的具体特征,另一方面研究各部分间的关系,所以部门自然地理学与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部门自然地理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础,它又为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

5:[论述题]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定义、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答:研究对象: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

定义: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

基本特征:1)是地球上两种能源相互作用的场所,特别是太阳能辐射集中分布,同时起重要作用的地方;2)地球表层同时存在着物质"三相”和三相圈层的交界面;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4)各圈层相互渗透,进行着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循环;5)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

6:[多选题]道库恰耶夫提出了:A:自然综合体概念B:自然地带学说C:景观学说D:建立一门新学科的必要性参考答案:ABD7:[单选题]下列著作哪一部是世界上最早的土地分类和分等著作:A:《管子•地员篇》B:《汉书•地理志》C:《宇宙》D:《地学通论》参考答案:A8:[单选题]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 A:《汉书•地理志》B:《管子•地员篇》C:《梦溪笔谈》D:《禹贡》参考答案:D9:[多选题]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整体性B:综合性C:相关性D:地域性和层次性参考答案:ABCD10:[单选题]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A:整体性B:综合性C:层次性D:相关性参考答案:D11:[单选题]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A:整体性B:综合性C:地域性D:相关性参考答案:A12:[多选题]自然地理系统不同于其他各圈层的主要特征是: A:太阳能集中分布B: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C:自然地理环境D:存在物质的三相和三相圈层界面参考答案:ABD13:[多选题]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自然综合体B:景观圈C:自然地理环境D:地球表层参考答案:ABCD14:[填空题]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是:15:[填空题]自然综合体是16:[填空题]自然地理环境指的是17:[填空题]地球表层的特征是:1:[论述题]简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10*5)
1.温室效应
2.准静止锋
3.河口三角洲
4.雾凇
5.侵蚀基准面
6.准平原
7.自然区划
8.径流量
9.脱硅富铁铝化作用10.群落演替
二、简答题(5*10)
1、影响碳酸盐沉积的影响因素
2、亚洲季风(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对西南地区的影响
3、河流泥沙的运移方式
4、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或措施
三、论述题.(25*2)
1.目前全球气候变异的表现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前景
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5*6)
1.交通网的连接性
2.配第--克拉克定律
3.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
4.鞍本钢铁基地
5.苏伊士运河
6.鲁尔工业区
二、简答题(15*3)
1.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2.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澳大利亚的经济地理特征
三、论述题(25*3)
1.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面对的措施
2.中国能源工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中国--东盟的形成动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