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禹城地域文化

合集下载

介绍禹城发言稿范文

介绍禹城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代表禹城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城市。

禹城,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禹城的历史。

禹城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因大禹治水而得名。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春秋时期,禹城为齐国的属县。

汉高祖刘邦登基后,将禹城定为县治。

此后,禹城历经沧桑,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如今,禹城已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城市。

以下是禹城发展的一些亮点:一、经济发展近年来,禹城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目前,禹城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其中,食品加工产业尤为突出,被誉为“中国食品名城”。

二、城市建设禹城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近年来,禹城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县城。

目前,禹城正着力打造“一河两岸、三环六横、七纵八横”的城市骨架,努力实现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

三、民生保障禹城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近年来,禹城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四、生态环境保护禹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近年来,禹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质达标率不断提高,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对外开放禹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

目前,禹城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禹城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此,我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能够关注禹城、支持禹城、宣传禹城,共同为禹城的发展献计献策。

最后,祝愿禹城繁荣昌盛,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谢谢大家!。

中国禹城1

中国禹城1

地处环渤海经济圈,是省会济南的卫星城。
有优越的交通区位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4条铁路(京沪铁路、济邯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太青客运专线)、2条 高速(京福、青银)、1条国道(308)、2条省道(101、316)穿境而过。
一 区位交通优势
有优越的交通区位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距北京 350公里
距天津港 300公里 半小时经圈辐 射济南及济南遥墙国 际机场,2小时经济 圈辐射北京、天津、 距青岛港 400公里 青岛。
距济南高铁站 40公里
距济南遥墙机场 40公里
10
有优越的交通区位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建有国际商贸物 流港、海关保税仓库;
地处华鲁电厂280 万千瓦电网,有2家 装机容量6.9万千瓦 的热电厂;
11
有优越的交通区位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中石化、中石油2条天然气管线贯穿全市。
有优越的交通区位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地下水储量5亿立方,年引黄河水3亿立方,建有1500万立方的 平原水库,能充分保障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需求。
13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响亮的城市名片
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 中国功能糖城
中国食品馅料城
中国半精纺毛纱名城 中国营养健康产业城 山东省最佳投资城市 山东省最具发展潜力十佳县市
5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响亮的城市名片
是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的工作联系点。
禹城有优越的交通区位 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有优越的交通区位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Yucheng city
1
禹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响亮的城市名片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响亮的城市名片
禹城是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设县,1993年设市。

禹城名特土产

禹城名特土产

禹城名特土产1、禹城枸杞历史悠久,清康熙《禹城县志》有种枸杞的记载,至60年代十里望乡盐池崔庄在盐碱地里种了60亩枸杞,三年后亩产枸杞子200多斤。

1973年这个村向国家交售枸杞子14474斤,收入23290元。

当时全县种植1200亩,有的亩产达150斤。

1976年全县枸杞子总产达到79500斤。

2、禹城鸭梨在清康熙《禹城县志》中记载的比较详细,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至民国20年(1932年)《山东省各县农林报告》记载,禹城的鸭梨最著名。

至80年,全县每年外调300至400万斤,主要销往福建、黑龙江、上海、天津等6省3市。

还供济南市罐头厂制成梨罐头出口,每年50至70万斤。

3、辣椒干是本县的传统特产。

1953年首届广州交易会上赢得外商“禹城辣”的美称。

70至80年代,每年全县种植1万多亩,最高出口量达129吨,主要销往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国。

4、红麻1980年山东省农委、计委、财委定禹城为红麻生产基地。

因为红麻适宜盐碱洼地,年年收益喜人,年最高出口量1189吨,主要销往泰国。

5、紫花苜蓿在禹城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

它是饲养家畜的优质饲料,还能改良土埌。

建国后,特别是70年代,全县种植面积最高达44439亩,年收购量在1000吨左右,1980年收购2845吨,主要销往日本。

6、周瓜以其个大、皮簿、质地细嫩、脆甜,具有解渴、解汗、健胃、舒肠的功能而著称。

当地流传有“章丘大葱、苍山大蒜、还有禹城大周瓜蛋”的说法。

7、五香脱骨扒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从以制作独特、香味浓郁、肉烂脱骨、营养丰富等特点而著称。

早在1919年就载入了《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后在“新华社新闻稿”、“人民日报”、“大公报”、“大众日报”等7家新闻报刊、电台刊登和广播,都给予很高的评价,现在已扩大到北京、济南10多个城市。

目前,禹城扒鸡生产厂就有11家、100多户,规模较大的有金帅、傻小二、屠家等,其中金帅扒鸡厂年产量达500万斤,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禹城概况

禹城概况

禹城概况禹城市地处山东省西北部,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是大禹治水之域,酿酒之乡,扒鸡之城,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

1993年撤县设市,总面积990平方公里,人口52万,现辖8镇2乡2个街道办事处,拥有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一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两家上市公司。

禹城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盛产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果品、蔬菜、肉牛、肉鸡、肉兔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联合国棉花技术研究基地,是华北地区第一批农业引用外资项目市、全国黄淮平原农业开发先期试点市、示范市。

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联合国组织前来考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禹城工业发展迅速,商业流通繁荣活跃,循环经济结构合理,高新产业特色鲜明。

近年来,先后荣获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禹城核心区)、中国功能糖城、中国食品馅料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新型(多肽)肥料生产基地、中国半精梳毛纱名城、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全国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7项;荣获山东省半精梳毛纱名城、全省县域经济最具潜力十佳县市、山东省生态经济十佳县市、全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全省农业综合生产先进市、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等省级荣誉称号28项。

08年被山东省委确定为全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和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的工作联系点,09年被确定为德州市科学发展示范区。

禹城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济南城市群经济圈,是山东省会济南的卫星城。

半小时经济圈辐射到济南、济南遥墙机场和周边县市,一小时经济圈辐射到德州、聊城、淄博、泰安、滨州等多个地级城市,四小时经济圈辐射北京、天津、青岛、烟台等经济发达城市和重要港口城市。

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区位,赋予了禹城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昭示着禹城正在迈向无比辉煌的美好未来。

地理位置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徒骇河中游。

自东北部顺时针依次与临邑、齐河、茌平、高唐、平原五县接壤。

地形自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海拔最高处26.1米,最低处17.5米,降为1/8000—1/10000,属典型的冲积平原地质区。

1禹城市大禹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基本情况

1禹城市大禹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基本情况

大禹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基本情况一、禹城概况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是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设禹城县,1993年撤县设市。

全市总面积990平方公里,人口52万,现辖8镇2乡2街道和1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家上市公司,是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中国功能糖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山东省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十佳县市和最佳投资城市。

禹城居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三角洲交界处,是省会济南的卫星城,距济南40公里(机场45公里),北京350公里,青岛400公里。

乘高铁到北京1个小时,到上海3个半小时。

境内4条铁路(京沪高铁、太青高铁、京沪铁路、济邯铁路)、4条高速(京福、京沪、青银、青兰),308国道、101、316省道纵横贯穿、四通八达。

禹城既是省委、省政府“一圈一带”战略叠加区,又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紧密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优势明显、机遇空前。

二、大禹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概况(一)基本情况。

禹城因大禹治水功成名就而得名,大禹精神世代相传,大禹文化底蕴丰富,挖掘弘扬大禹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禹城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禹城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科学决策,作出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决策,计划投资百亿元打造大禹文化旅游产业园,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

开发建设6公里的泺清河风景区、10公里的徒骇河水利风景区和6平方公里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形成以徒骇河“一线”为基础、以禹王亭“一片”为核心、以泺清河“一带”为辅佐的水利风景区和大禹文化旅游产业园互补互促、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

(二)规划范围。

大禹文化旅游产业园以城区徒骇河水利风景区、泺清河风景区和相关水系景观为基础,以禹王亭博物馆为中心,北至北外环,西至京沪铁路,南到徒骇河的6平方公里扇形地块的文化旅游产业园为核心,最终打造成为“一线一带一片”互补互促、相得益彰的国家5A级景区。

禹城非遗主题活动方案

禹城非遗主题活动方案

禹城非遗主题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禹城市位于山东省菏泽市,是一个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代代相传的各种非物质资料的总称,如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以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等。

为了保护和传承禹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其在当地的传播和发展,我们计划举办一系列非遗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1.弘扬禹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民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

2.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禹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3.培养年轻一代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意识,激发其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学习动力。

三、活动内容1.非遗展览在禹城市中心的文化广场举办非遗展览,展示禹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剪纸、陶瓷、古筝等。

展览期间,安排专业解说员,向参观者介绍各项非遗的历史、传承和技艺。

同时,还可设置互动体验区,供游客亲自体验非遗项目,如亲手制作剪纸、陶瓷等。

2.非遗工坊在禹城市不同的社区和学校开设非遗工坊,邀请非遗传承人或艺术家教授非遗项目的技艺。

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加深学生和社区居民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工坊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非遗项目而定,如编织、木雕、绘画等。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员进行非遗技艺的比赛或展示,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非遗讲座选择禹城市的专家学者或非遗传承人进行非遗讲座,向公众传授非遗项目的知识和技艺。

讲座可以涵盖非遗的历史渊源、印象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讲座,增加公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4.非遗展演邀请各地非遗传承团队或艺术家到禹城进行非遗展演。

展演的内容可以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等,展示非遗项目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同时,还可以组织非遗项目的比赛或演出,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

5.非遗路演在禹城市的街头、公园等公共场所举办非遗路演活动。

邀请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或艺术家进行现场演示,吸引路人的注意和兴趣。

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将非遗文化带到民众身边,增加其对非遗的接触和了解。

德州传统文化

德州传统文化

德州传统文化德州历史悠久。

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

精美的黑陶器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禹王治水疏浚九河,本区就有鬲津、马颊、胡苏、钩盘、徒骇等五条。

禹王亭遗址就在禹城县的十里望村南。

传说中的夏代东夷族领袖后羿就出生在这里。

三国时期,临邑县弥家村人祢衡曾不畏强暴,“击鼓骂曹”。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时书写的《东方朔画赞碑》,至今保存在陵县文化馆内。

宋代古建筑——文庙,屹立在夏津县城里``````德州最著名的文化要数其陶器文化了。

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

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

黑陶作为陶艺奇葩,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上可追溯到早在父系氏族著名的大汶口文化。

距今约有四五千年。

随着商代青铜器的出现及发展,黑陶的生产也由盛转衰,渐至消失。

1928年,黑陶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县(原属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其文化遗存,考古学界称为“龙山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其年代为公元前2500~前2000年。

这种典型的龙山文化,又称为山东龙山文化,是继大汶口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龙山文化复活。

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在齐鲁北大地上,一批年轻的德州艺人,在黑陶沉寂了几千年之后,经过多方挖掘和整理,采用京杭运河两岸的红胶泥作原料,用传统的手工轮制成型,使“龙山文化”在德州复活,德州市黑陶研究所应运而生。

但在繁多的陶艺记载中,黑陶醉的制作工艺却一直是个迷。

黑陶流行于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的父权制度阶段,祖先们以其制造的生动简朴、形态万别的黑陶器皿创造了继仰韶、大汶口之后的新文化支——龙山文化。

史学界亦称“黑陶文化”。

据考证,龙山文化约兴盛于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2300年。

只可惜这种工艺精致、魅力夺人的远古技艺,至汉代(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间)基本消失无迹。

德州地域文化基本脉络

德州地域文化基本脉络

第一期德州地域文化基本脉络1、研究德州地域文化的意义2、德州地域文化基本脉络:从龙山文化谈起、晏婴、赵胜、董仲舒、东方朔、孙伏伽、颜真卿、明清德州、田雯、卢氏家族。

3、德州地域文化特点第二期德州历代名人1、先秦德州名人夏朝后羿(前21世纪)有穷部落长、善射,“因夏民以代夏政”。

春秋晏婴(前6世纪)齐国正卿、政治家、外交家,封地在今齐河。

战国赵胜(前3世纪)赵国丞相、战国四大公子之一,封地在今武城。

战国廉颇(前3世纪)赵国上卿、“信平君”、军事家。

今陵县人。

第三期德州历代名人2、汉代德州名人西汉董仲舒(前179-前104)今文经学大师、哲学家,在德州读书讲学“三年不窥园”。

西汉东方朔(前154-前93)汉武帝时期太中大夫、给事中、滑稽大师。

今陵县人。

东汉赵苞(2世纪)汉灵帝时任辽西太守抗击鲜卑、追封“鄃侯”。

今武城人。

东汉祢衡(173-198)汉末名士、文学家。

今临邑人。

第四期德州历代名人3、魏晋北朝德州名人三国刘备(161-223)蜀汉皇帝、曾任平原县令、平原国相。

三国华歆(157-231)曹魏大臣、司徒、封安乐乡侯。

今禹城人。

三国管辂(210-256)曹魏术士、卜卦大师。

今平原人。

三国崔琰(159-216)曹魏名士,初任袁绍幕僚,后仕曹操。

今武城人。

北魏崔宏(?-418)北魏大臣、司空、封白马公。

今武城人。

北魏崔浩(?-450)北魏大臣、司徒。

今武城人。

北魏崔鸿(5-6世)古代著名史学家,著《十六国春秋》。

今平原人。

第五期德州历代名人4、隋唐德州名人隋朝窦建德(573-621)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河北起义军)。

今武城人。

唐朝崔义玄(586-656)唐初大臣、御史大夫。

今武城人。

唐朝孙伏伽(?-658)唐初大臣、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今武城人。

唐朝颜真卿(709-785)唐朝大臣、书法家,唐玄宗时任平原太守,抗击安史叛乱。

唐朝孟云卿(725-?)盛唐诗人,与杜甫等相唱和,“为当代推服”,今临邑人。

唐朝孟郊(751-841)中唐诗人,今存《游子吟》等诗500余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禹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目前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
产线索2000多条,项目433个。

我市对部分优秀项目进行了全面
挖掘和整理,并积极开展各级名录的申报工作。

该市共有德州市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大禹治水的传说;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近200项。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为10大类,分别是: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我市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情况如下:
一、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包括故事、方言、谚语、歇后语、对联、歌谣等。

1、故事:包括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基本反映了漫长历史
长河中影响禹城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或事件。

这些故事丰富多彩、感人至深,一直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2、方言:包括自然现象、人物、身体、动物、植物、生活家什、动作行为、形状情绪等,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群
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民生产、生活和交流的反映,有着深厚
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是研究禹城文明的活的文物。

3、谚语:包括时政、修养、生活、生产、卫生保健等,通俗易懂、富有哲理,是对禹城人民生产、生活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浓缩。

这些谚语语言精炼、生动活泼,深深扎根于禹城这方土地,是禹城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歇后语和对联:包括歇后语近300条,对联近100条。

歇后语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是群众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代表了几千年来禹城人民的智慧;对联对仗工整、语言优美,表达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缩影。

5、歌谣:包括民谣和童谣近百首,这些歌谣朗朗上口、趣味盎然、传唱广泛,其中有一些歌谣是禹城市独有的。

这些歌谣大部分是特定时期民情民意的真实写照。

二、传统音乐
禹城市有许多富有音乐才华的人士,流传于禹城市的传统音乐主要是民歌,雅俗共赏、特点突出,为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是禹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传统舞蹈
禹城市传统舞蹈比较丰富,目前传承较好的有20多项,其中较为独特的是竹马、鞭鼓、舞龙、舞狮、高骁、跑驴、旱船等,这些传统舞蹈在表演技巧上独具匠心,带有明显的禹城特色。

四、传统戏剧
禹城市传统戏剧较少,目前传承较好的是从梁家镇杨官营村
小调发展而来,特色浓郁的一勾勾,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五、曲艺
流传于禹城市的曲艺有山东琴书和山东快书,其中山东琴书
影响较大,梁家镇刘明太自编自演的山东琴书脍炙人口,深受群
众喜爱。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
禹城市传统体育、游艺与与竞技比较丰富,初步调查50多项,目前传承较好的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押加、摔跤和丢
沙包、抓子儿、跳皮筋、走四字、跳房子、藏摸呼、踢毽子、翻绳、打尜尜等简单易行、充满乐趣的民间游戏。

七、传统美术
禹城市传统美术初步调查有4项:剪纸、大禹花饰、回文书
法和烙画。

大部分是手工制作,有些则融入了现代元素,如大禹
花饰等。

八、传统技艺
禹城的传统技艺项目较多、分布广泛,初步调查有30多项,
目前传承较好的是扒鸡制作工艺、回族八大碗、清真蜜食、老卢
家泡子糕、房寺烧饼、条编、柳编、草编、苇编等。

这些传统技
艺涉及生活、生产工具、喜庆用品、玩具制造、饮食制作等多种
门类,大部分为手工制作,工艺精巧、结构独特,体现了禹城人
民的智慧和水平。

九、传统医药
禹城市的传统医药初步调查有15项,其中群众比较认可,有
一定影响国的项目是杨氏整骨、郅氏正骨、王氏痔瘘治疗医术、
南街烧烫伤治疗医术和偏方、良方等。

今后,我市将聘请相关专
家对这些项目进行再次考察和审核,确保其客观性和科学性。

十、民俗
民俗主要分为生活习俗、节日习俗、婚丧习俗、祭祀习俗、
信仰习俗和民俗活动等。

节日习俗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寒食节、除夕等,回族的节日包括开斋节、宰
牲节、盖德尔夜、古尔邦节等。

此外,生活习俗主要包括服饰、饮食、住房、礼仪等方面;信仰
习俗有伊期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婚丧习俗方面,具有明显
的地域色彩。

这些民俗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存活在现实生活中,对了解临禹城民众的生活习惯、伦理观念、价值原则、思维方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