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测量作业1(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测量第2版____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第2版____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习题参考答案项目1 (16页〜17页)一、名词解释:1、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空间位置的科学。

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形状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科学研究使用。

测设(放样)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和精度,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在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2、绝对高程:就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一般用H表示。

3、地形测量:就是研究小范围地球表面形状的测量问题,是不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把地球局部表面当作平面看待来解决测量问题的理论方法。

4、工程测量:就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运营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5、直线比例尺:为了便于应用,通常在地形图的正下方绘制一图示比例尺。

由两条平行线构成,并把它们分成若干个2cm长的基本单位,最左端的一个基本单位分成10等分。

图示比例尺上所注记的数字表示以米为单位的实际距离。

6、水准面:水是均质流体,而地球表面的水受重力的作用,其表面就形成了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

7、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整个陆地延伸,用所形成的封闭曲面代替地球表面,这个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地理坐标:地面点在球面上的位置用经度和纬度表示的,称为地理坐标。

按照基准面和基准线及求算坐标方法的不同,地理坐标又可分为天文地理坐标和大地地理坐标两种。

9、大地测量: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决大范围的控制测量和地球重力场问题。

近年来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大地测量正在向空间大地测量和卫星大地测量方向发展和普及。

10、相对高程:在个别的局部测区,若远离已知国家高程控制点或为便于施工,也可以假设一个高程起算面(即假定水准面),这时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假定高程或相对高程。

二、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有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差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第2版__(张敬伟)__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第2版__(张敬伟)__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习题参考答案项目1(16页~17页)一、名词解释:1、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空间位置的科学。

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形状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科学研究使用。

测设(放样)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和精度,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在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2、绝对高程:就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一般用H表示。

3、地形测量:就是研究小范围地球表面形状的测量问题,是不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把地球局部表面当作平面看待来解决测量问题的理论方法。

4、工程测量:就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运营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5、直线比例尺:为了便于应用,通常在地形图的正下方绘制一图示比例尺。

由两条平行线构成,并把它们分成若干个2cm长的基本单位,最左端的一个基本单位分成10等分。

图示比例尺上所注记的数字表示以米为单位的实际距离。

6、水准面:水是均质流体,而地球表面的水受重力的作用,其表面就形成了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

7、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整个陆地延伸,用所形成的封闭曲面代替地球表面,这个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地理坐标:地面点在球面上的位置用经度和纬度表示的,称为地理坐标。

按照基准面和基准线及求算坐标方法的不同,地理坐标又可分为天文地理坐标和大地地理坐标两种。

9、大地测量: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决大范围的控制测量和地球重力场问题。

近年来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大地测量正在向空间大地测量和卫星大地测量方向发展和普及。

10、相对高程:在个别的局部测区,若远离已知国家高程控制点或为便于施工,也可以假设一个高程起算面(即假定水准面),这时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假定高程或相对高程。

二、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有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差测量。

建筑测量

建筑测量

建筑测量复习题一、单选题1.()就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空间位置在实地测设出来,以便于施工。

A.工程监测B.施工放样C.测绘地形图D.工程预警答案:B2.在()长的区域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此时的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D3.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

A.绝对高程B.相对高程C.假定高程D.指定高程答案:B4.坐标方位角是以()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D.指向正北的方向答案:C5.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A.距离测量B.点的测量C.角度测量D.高程测量答案:B6.下列()不是微倾式水准仪的组成部分。

A.基座B.水准器C.望远镜D.水平度盘答案:D7.水准仪的使用步骤为()。

A.粗平--照准--精平--读数B.安置--精平--照准--读数C.粗平--精平--照准--读数D.安置--照准--精平--读数答案:A8.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点比B点低B. A点比B点高C. A点与B点可能同高D. A、B两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答案:A9.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所需的数据是()。

A.一个角度,一段距离B.纵、横坐标差C.两个角度 D.两段距离答案:C10.下列()不是光学经纬仪的组成部分。

A.水平度盘B.望远镜C.基座D.照准部答案:B11.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

A.整平仪器B.使竖直度盘竖直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答案:D12.水平角观测中,下列哪个不是系统误差()A.视准轴误差B.横轴误差C.竖轴误差D.照准误差答案:D13.光学经纬仪的主要轴线应满足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视准轴垂直于横轴B.竖轴垂直于视准轴C.横轴垂直于竖轴D.照准部垂直于竖轴答案:B14.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建筑工程测量最新版习题答案题库完整版共10单元

建筑工程测量最新版习题答案题库完整版共10单元

单元1 绪论作业参考题解1-1 测定与测设有什么区别?答:测定是使用测量仪器,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面的地物地貌缩绘成图,供工程建设和行政管理之用;测设是将图上设计建(构)筑物的图形和位置在实地的标定出来,作为施工或定界的依据,又称放样。

两者的方向相反。

1-2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什么?答: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实际工作中也把水准面作为测量的基准面;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它们的关系是铅垂线处处与水准面垂直。

1-3 大地水准面和参考椭球面的用途是什么?答:大地水准面的用途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高程系统的起算面;参考椭球面的用途是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坐标系统的投影面。

1-4 测量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哪些不同?答:一是坐标轴注记不同,测量学中的纵轴为X,横轴为Y,而数学中的纵轴为Y,横轴为X;二是象限注记的方向不同,在测量学中是顺时针方向为I、II、III、IV四个象限,而在数学中是逆时针方向注为I、II、III、IV四个象限。

1-5 设某地面点的经度为东经130°25′请问该点位于6度投影带的第几带? 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多少?答:该点位于6度投影带的22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129°1-6 若我国某处地面点A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为x=2520179.89m,y=18432109.47m,则A点位于第几带? 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A点在该带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 距离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各为多少米?答:A点带号为18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05°。

A点在中央子午线的西侧,距离中央子午线500000-432109.47=67890.53m,距离赤道为2520179.89m。

1-7 某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为-34.58米,其对应的假定水准面的绝对高程为168.98米,则该点的绝对高程是多少?绘出示意图。

解:168.98 - 34.58=134.40米。

《建筑测量》作业1、2、3、4参考答案

《建筑测量》作业1、2、3、4参考答案

《建筑测量》作业1、2、3、4参考答案建筑测量作业1 Array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教材第1章和第2章。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测量⼯序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精度控制低精度。

2. ⽅位⾓是指标准⽅向朝北端顺时针转到待定直线所形成的⽔平夹⾓,轴北顺时针转到待定直线所形成的⽔平夹⾓称为坐标⽅位⾓。

坐标⽅位⾓的范围是0°~360°,⽽象限⾓的范围是0°~90°,为了说明象限⾓所在的象限,其⾓值前应加象限的编号。

3.地⾯点到⼤地⽔准⾯的铅垂距离为绝对⾼程,地⾯点到任意⽔准⾯的铅垂距离为相对⾼程。

两个地⾯点之间的⾼程之差称为⾼差。

⽆论采⽤绝对⾼程还是相对⾼程,两点之间的⾼差不变。

如果h AB>0,说明A点低于B点。

4.⽔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准仪提供⼀条⽔平视线,测定地⾯两点之间的⾼差,推算未知点⾼程。

5.⽔准仪的粗略整平是指转动脚螺旋使圆⽔准器⽓泡居中;⽔准仪的精确整平是指转动微倾螺旋使⽔准管⽓泡居中。

6.⽔准测量的⽔准路线分为闭合路线、附合路线、⽀路线。

7.使⽤微倾式⽔准仪的操作步骤是安置仪器、粗平、照准、精平与读数。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每⼩题1分,共45分)1.地⾯点的平⾯位置如何确定?测量上的直⾓坐标系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定义的?答:地⾯点的平⾯位置是地⾯点垂直投影在⽔平⾯上,⽤平⾯直⾓坐标(x、y)来表⽰;测量上的直⾓坐标系有⾼斯平⾯直⾓坐标系和独⽴平⾯直⾓坐标系,利⽤⾼斯投影法建⽴的平⾯直⾓坐标系,称为⾼斯平⾯直⾓坐标系。

当测区范围较⼩时,可以⽤测区中⼼点的⽔平⾯来代替⼤地⽔准⾯,在这个平⾯上建⽴的测区平⾯直⾓坐标系,称为独⽴平⾯直⾓坐标系。

2.何谓⽔准⾯?何谓⼤地⽔准⾯?地⾯点的第三维坐标是什么?答:所谓⽔准⾯是假想处于静⽌状态的海⽔⾯延伸穿过陆地和岛屿,将地球包围起来的封闭曲⾯。

所谓⼤地⽔准⾯是通过平均海⽔⾯的⽔准⾯。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Z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Z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测图中在测图中,,控制点的实地密度随测图比例尺外而定的一般讲每幅图不得少于控制点的实地密度随测图比例尺外而定的一般讲每幅图不得少于( )( )个控制点。

A .8B .10C .14D .20 答案:答案:A A2.已知已知AB AB AB两点间的高差为两点间的高差为两点间的高差为+5m,+5m,+5m,水平距离为水平距离为水平距离为50.0m,50.0m,50.0m,则则A 点至点至B B 点的坡度为点的坡度为( )( )。

A .10% B .1% C .10 答案:答案:A A3.下列各测量术语的解释,(下列各测量术语的解释,( D )是错误的。

)是错误的。

A .测站,指安置仪器的位置或地点B .对中,指将水准仪的中心与地面点位放在同一铅垂线上C .盘左,指仪器的竖直度盘位于观测者的左侧,又称正镜D .测量误差,指测量过程中粗心大意发生的粗差4.地面点离开基准面的铅垂距离称(地面点离开基准面的铅垂距离称( A )。

)。

A .高程.高程B B .绝对高程.绝对高程C C .相对高程.相对高程D D.高差5.将地面点位置测定出来,并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在图上,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是( C )。

)。

A .大地测量.大地测量B B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C C .测定.测定D D.测设6.( A )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其角度取值范围为)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其角度取值范围为0°~°~909090°。

°。

A .竖直角.竖直角B B .水平角.水平角C C .角度.角度D D.天顶距7.经纬仪的使用包括(经纬仪的使用包括( A )等四项操作步骤。

)等四项操作步骤。

A .整平—对中—瞄准—读数.整平—对中—瞄准—读数B B.整平—对中—读数—瞄准 C .对中—整平—读数—瞄准.对中—整平—读数—瞄准 D D.粗平—精平—瞄准—读数8.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应使视线离开地面(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应使视线离开地面( A )。

建筑测量作业

建筑测量作业

讨论1问:请回答测量的三要素都有哪些?答:测量的三要素:1距离、2角度、3高差。

讨论2问:如何避免水准测量中的误差?•答:1、检查、校正水准尺的水准器,确保气泡居中时水准尺是竖直的。

另外在水准测量中,应使水准尺竖直。

2、检校水准尺的弯曲度,使其在限定的范围内。

平常注意不要用力压水准尺。

3、一个测段之间的站数要为偶数,这样可以消除两水准尺的零点误差。

4、检校水准仪I角,使其数值在规定的范围内。

5、避免在气温变化大的时间段观测。

6、避免在震动的时候读数。

7、前后尺视距差、累计差不能太大,要符合规范的要求,这一点比较重要,它可以有效削弱I角误差、大气折光误差。

8、水准尺垫、仪器脚架一定要踩实,防止沉浮,观测时应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前后尺的读数。

讨论3问:请问角度测量的意义?答:测量是任何建筑工程施工前必须要进行的一个项目,可以说没有测量任何工程也就无从谈起.同时,一个好的测量成果在一项工程的质量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建筑工程中最为基础的工作,工程测量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旦工程测量工作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整体建筑工程质量,文章分析了施工测量在提高工程质量及加快工程进度工作中的作用,以提高工作人员对施工测量的重视度讨论4问:请说出距离测量的注意事项。

答:(1)为减少垂直折光的影响,观测时应尽可能使视线离地面1m以上;(2)作业时,要将视距尺竖直,并尽量采用带有水准器的视距尺;(3)要严格测定视距常数,扩值应在100±0.1之内,否则应加以改正;(4)视距尺一般应是厘米刻划的整体尺。

如果使用塔尺应注意检查各节尺的接头是否准确;(5)要在成像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观测。

讨论5问:请谈下学习本门课程的收获答:首先测量学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习工程测量这一门课程的过程中,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在于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建筑测量》网考形考任务1及4题库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建筑测量》网考形考任务1及4题库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建筑测量》网考形考任务1及4题库答案
盗传必究
形考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题目1()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选择一项:
b. 高程
题目2()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选择一项:
c. 铅垂线
题目3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

选择一项:
c. 相对高程
题目4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

选择一项:
b. 绝对高程
题目5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 )来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

选择一项:
a. 水平视线
题目6
水准测量的直接测量成果是()。

选择一项:
d. 两个点之间的高差
题目7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之间的高差为0.698m,且B点的水准尺读数为2.376m,则A点的水准尺读数为()m。

选择一项:
b. 3.074
题目8
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

选择一项:
d. A点比B点低
题目9
水准测量中,用于对标尺截取读数的是十字丝()。

选择一项:
a. 横丝
题目10
水准测量时,一测站读完后视读数发现圆水准器不居中,观测者整平后接着观测前视读数,这种操作
1/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测量作业1(参考答案)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教材第1章和第2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程序上由整体到局部、步骤上先控制后碎部、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

2.方位角是指自某标准方向起,顺时针至一条直线的水平角,以过直线起点的平面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为标准方向的方位角为坐标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的范围是 0°~ 360°,而象限角的范围是0°~ 90°,为了说明象限角所在的象限,其角值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

3.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为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为相对高程。

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无论采用绝对高程还是相对高程,两点之间的高差总是不变的。

如果h AB<0,说明A点高于B点。

4.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推算未知点高程。

5.水准仪的粗略整平是指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水准仪的精确整平是指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6.水准测量的水准路线分为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7.使用微倾式水准仪的操作步骤是粗略整平、瞄准标尺、精确整平、标尺读数。

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每题5分,共45分)
1.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如何确定?测量上的直角坐标系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答: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是将地面点沿铅垂线投影到投影面(大地水准面、水平面)上,在投影面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地面点的平面位置用平面直角坐标x、y表示。

测量上的直角坐标系有: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两种。

它们是如下定义的: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取高斯投影平面上的中央子午线为纵坐标轴x,赤道为横坐标轴y,x轴与y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o,即形成了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将测区内的水准面用水平面代替,在此平面上设一坐标原点o,以过原点o的南北方向为纵轴x,东西方向为横轴y即建成了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何谓水准面?何谓大地水准面?地面点的第三维坐标是什么?
答:水准面是假想处于静止状态的海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和岛屿,将地球包围起来的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是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

地面点的第三维坐标是高程。

3.在距离测量及高程测量中,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分别是多少?
答:当测区面积较小时,将测区范围内的椭球面或水准面用水平面来代替,可使测量计算和测图大为方便,但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距离测量时以半径10km的区域作为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在一般测量工作中,有时这一限度可放宽至25km长的区域;高程测量时只能以距离100m作为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4.何谓水准点,何谓转点?尺垫起何作用,什么点上才用尺垫?水准点上要用尺垫吗?
答: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常以BM表示。

转点是临时设置的,用于传递高程的点,常以TP表示。

尺垫用于支承标尺及保证测量中转点的高程不变。

只有转点上才用尺垫,水准点上不能用尺垫。

5.水准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作用?何为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何为水准管分划值? 答: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望远镜主要用于照准目标、放大物像和对标尺进行读数。

水准器用于整平仪器。

基座用于支撑仪器上部,并通过中心螺旋将仪器与三角架相连接。

通过望远镜放大后的虚像对眼睛构成的视角β与眼睛直接观测目标构成的视角α之比称为望远镜的放大倍率α
β=
V 。

水准管面上每隔2mm 的弧长所对的圆心角值称为水准管分划值(或灵敏度)τ。

6.什么是视差?它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消除?
答:视差是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动时,看到十字丝与目标的影像相互移动的现象。

视差产生的原因是目标的实像未能刚好成在十字丝平面上。

消除的方法是旋转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反复旋转物镜的对光螺旋,直到眼睛上、下微动时标尺的影像不再移动为止。

7.在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答:在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相等的原因是:可以消除或减弱i 角误差、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误差的影响。

8.水准测量外业中有哪些测站检核和计算检核?
答:水准测量外业中的测站检核有:变仪高法和双面尺法。

计算检核有:测站高差之和应等于后、前视读数之和的较差,即Σh =Σa -Σb 。

两者相等,则说明计算无误。

9.水准仪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答:水准仪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1)圆水准器轴L ′L ′∥仪器竖轴VV 、(2)十字丝横丝⊥仪器竖轴VV 、(3)水准管轴LL ∥视准轴CC 。

满足这些几何条件的作用是:
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后,当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仪器的竖轴就处于竖直位置了。

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后,当仪器竖轴竖直时,十字丝横丝就保持水平了,从而用横丝任何部位读数都是一致的。

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后,当管水准器的气泡居中时,视准轴(即视线)就水平了。

三、计算题(30分)
1.已知A 、B 、C 三点坐标分别为x A =2186.29、y A =1383.97;x B =2192.45、y B =1556.40;x C =2299.83、y c=1303.80,求αAB 、D AB 和αAC 、D AC 。

(6分)
解: 16
.643
.17229.218645.219297.138340.1556++=--=--arctg
arctg X X Y Y arctg
A B A B =87°57′14″ =AB α87°57′14″
m Y X D AB AB AB 540.1722
2≈∆+∆=
54.11317
.8029.218683.229997.138380.1303+-=--=--arctg arctg X X Y Y arctg
A C A C =-35°
13′33″ =AC α360°
-35°13′33″=324°46′27″ m Y X D AC AC AC 991.1382
2≈∆+∆=
2.设地面上A 、B 两点,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A 点高程为18.763 m ,后视读数为1.523 m ,前视读数为1.875 m ,计算A 、B 两点的高差?A 点与B 点哪点高?B 点高程为多少?视线高程为多少?(6分)
解:已知H A =18.763 后视读数a =1.523 前视读数b =1.875
∵A 、B 两点的高差h AB =a -b = -0.352 m , ∴A 点比B 点高;
B 点高程为:H B =H A +h AB =18.763-0.352=18.411 m ;
视线高程为:H A + a =18.763+1.523=20.286 m ;或H B + b =18.411+1.875=20.286 m
3.将图1中所注数据填入表内并进行计算。

(9分)
解:
f h =h=-0.033m= -33mm
=±=L mm f h 40容±102mm
4.如图2所示的附合水准路线,已知A 、B 两点的高程、各测段的测站数及观测高差,试计算及调整其高差闭合差,并求各待定点的高程。

(9分)
解:
A 1
2
3
B 4站
+1.748m -2.536m
+1.174m
+1.452m
H A =
240.000m
H B =
241.874m
6站3站
5站图2
H A=
200.000m
A
32
1
1.6km
1.7km 1.5km
1.8km
+2.274km
-3.063km -3.086km +3.842km
图1
=
f h-(H B-H A)= -0.036m= -36 mm h
f h12
mm
±
=n
=
±50mm
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