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课件 光影变幻
湘教版美术六下《光影变幻》单元教案

第8课光影变幻第课教学设计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
导入课题1.课件展示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
2.揭示课题——《光影变幻》。
多媒体课件演示画家名作以及优秀的摄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
揭示《光影变幻》的课题。
尝试表现探究方法1.提出思考,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存在着哪些明显的明暗变化,怎样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
4.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
板书,图片、铅笔、纸等。
深入感知巧妙联想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有一些什么样的几何形。
2.小组讨论:你会想像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
3.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
画板、铅笔、画纸及轻音乐。
赏析作品4.拓展思路讨论评议:请大家一起评议这幅集体创作的作品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记录评分记录卡。
5.发散思维:生活中变化着的几何形和明暗变化的效果。
作品、评分记录卡。
表现创作总结评价1.学生独自创作一幅作品,画一组几何图形,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
评析作品: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精心绘画,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
展示板、作业,播放轻音乐。
第9课走向明天第课教学设计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母校纪念留言板,设计毕业留言册页。
2、在设计活动中能表现出创意,能有意识地运用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形式原理。
第2课 光影变幻(课件)-2021-2022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湘美版

静物素描
亮面 (白) 灰面 (灰)
暗面 (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析光源:找出三大面的位置? 明暗五调 亮面 灰面 明暗交界线
反光 投影
观察:同一个球体,不同方向的光源, 他们的明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顺
侧
光
光
光源不同,物体 表面所产生的明暗效 果也不同。
顶
逆
光
光
小组讨论
画一画:测光下,这三个几何体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的位置。
当 晨 光 洒 向 大 地
晨曦 黄昏
白昼
当 夜 晚 悄 悄 来 夜晚 临
晨曦、黄昏、白昼、夜晚 光给了我们一个充满光影变幻的世界。
视觉现象 因为有了光,才使各种各样的物体呈现在我们眼前
光影变幻
观察思考: 在同一光源下,物体产生了哪些光影变化?
光照在物体上,产生了亮部、灰部和暗部,通过描绘物体 投影和表面的明暗变化,可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学一学:把平面的形,让它在我们的画纸上变得立体起来
步骤 1、勾画轮廓,分出 亮部、暗部和投影的 面积。 2、画出暗部和投影。 3、描绘明暗交界线
作业 选择球体、圆锥体或圆柱体其 中一个,用铅笔把它的明暗变化细 心的描绘下来,要求表现出立体感。 注意:皴线表现一定的明暗关 系(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
2019-2020年六年级美术下册 光影变幻2教案 湘美版

2019-2020年六年级美术下册光影变幻2教案湘美版一、教材分析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下册:08课光影变幻绘画表现事物的基础是光,如果没有光,我们就无法看到客观世界,更别提作画了,(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下册:08课光影变幻)光使物体呈现在我们面前,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展示物体明确的轮廓线,使人们见到了变幻的光影现象。
而这些正是我们在绘画中所要捕捉的东西。
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组织方面,关注六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和成长需要,关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形和色。
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与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现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本课并非专业的素描课,而是让学生体验到在丰富的明暗变化中特有的艺术魅力。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编排上从欣赏画家的作品进入,创设了光影变幻美丽的情境。
为便于学生理解光影变幻,教材引导学生把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看成一个由各种奥妙影调和各种形状组成的单色体,让学生自主发现在平面上存在着的明显的明暗变化。
然后使学生了解用笔的轻重、疏密会影响到物体的明暗变化。
在教学中可将以上基本原理、知识浅显地渗透到学生的游戏练习中,更强调造型的层次性和创意设计。
“活动一”:学习内容是画一组几何图形,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图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
教材的左上角有几幅范画作品,是用心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边形、圆形以及不规则形重叠并皴上深浅变化的线来表现物体的前后层次关系。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作思维,展示学生个性,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争取作业百花齐放。
“活动二”: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
教材从欣赏画家作品入手,让学生看到《沙漠之鸽》作品正是通过不同明暗的交替反衬表现出了物体强烈、清晰的立体感,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
然后通过在建筑物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进行涂画,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体验到明暗、光影的变化所带来的奇妙变幻。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二课 光影变幻 ︳湘美版 (共76张PPT)

彩色光影图片
黑白光影图片
思 考:一幅是彩色光影图片,一幅是黑白光影图片,
大家试比较一下黑白光影图片有什么特别之处?
探究四:
是不是它的光影更纯 粹,更明了?
是不是它的黑白明暗 效果更醒目?
探 究 四:
是不是它的体积 感,空间感更突 出?
是不是它的光影 明暗对比更强烈 呢?
探究四结论:
接下来大家想一想:既然
物体受光以后亮部和暗部只有黑和白两种色调吗?
灰 白
黑
室内,静物微妙的纹理和明暗变化,给我
投们影带来丰富而细腻的审美感受。
明暗交 界线
探究三结论:
结 论:
当光线照在立体物上时,物体会产生亮 部和暗部两大部分,同时立体物表面会 呈现出 ——黑、白、灰、三种色调
大家观察 对比一下 左边两幅 图片,看 看有什么 不同?
. 有大自然郁郁葱葱 ,和谐
的美。
欣赏与评述
. 有薄雾蔼蔼,晨光映衬下
温馨的美。
欣赏与评述
. 强烈的明暗对比下,热情
奔放的美。
欣赏与评述
. 阳光穿破乌云,明亮耀眼
的美。
欣赏与评述
. 阳光轮罩森林,林间光影
神秘般的美。
欣赏与评述
. 温柔明媚光线下浪漫的美。
欣赏与评述
另外当光线照在立体物上时, 物体的立体感更强了。
结论二:当光线照在 立体物上时,能增强 物体的立体感。
不仅如此,另外当 光线照在立体物上 时,物体有前有后 有虚有实,有强有 弱,物体的空间感 也更强了。
室内,静物微妙的纹理和明暗变化,给我 们带来丰富而细腻的审美感受。
结论三:当光线照在立体物 上时,能增强物体的空间感。
我们把用单色线 条或单一颜色来表现 形象的绘画方法称为 素描。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二课 光影变化 ︳湘美版(2014秋)(共15张PPT)

灰面(含小灰面):有的书上也称之为侧光面,即介于亮面 与暗面之间的中间调子。
明暗交界线:即面与面之间的分水岭。明暗交界线并非一条 僵直锋利的线,而是一段力度很强的过度面。
暗部:即从明暗交界线开始的整个背光面。暗部结束之后紧 随其后就是投影。
反光:反光从属于暗部,是受桌面及周边环境影响造成的亮 色区域,其原则是不能跳出暗部整体。 投影:即物体暗部终止后又延续到桌面或其他物体的区域, 可以说,暗部和投影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投在了不同的位置而 已。
• 二、在教学理念方面,我对六年级的学生信任不够,以至于给予学生表达的空间 不足,造成了课堂过于“安静”的局面。如果我能信任学生的能力,重视学生的 表达,引导鼓励学生来描述、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将发挥得更为充分。
2、掌握排线技巧:
作品欣赏
作 品 欣 赏
五、教学反思:
• 《光影变化》一课是我所执教的美术公开课。这节课属于美术教学中的【造型·表 现】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通过两次试教调整,我构建了较为合理的教学设 计。通过最终的教学实践发现,《光影变幻》一课的教学处理还可以更加成熟。
• 一、在教学目标方面,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了设置。具体教学目标设定为:“1、认识顺光、侧光、逆光三种光源,感受不同 光源照射下的不同明暗效果。初步掌握铅笔皴线画明暗的方法,利用平面图形想 象表现物体的立体感。2、体验深浅、浓淡等明暗变化的表现过程,探究铅笔皴线 的基本方法。3、满足学生追求写实的表现欲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了解光影现象,初步掌握铅笔皴线画明暗 的方法”,将教学难点设置为“初步掌握铅笔皴线画明暗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二课 光影变幻 ︳湘美版(2014秋) (共18张PPT)

明暗交界线 暗部
投影
观察物体一共有黑、白、灰三个调子组成,也称为暗部、亮部、灰部,是最
基本的三个调子,合起来能表现出物体的体积。
调子只和亮暗强度有关系,不考虑物体本身颜色。
想与练: 光源
光来自的方向
和黑、白、灰
及投影的关系?
距离光源最近
的是(亮部)。
距离光源较远
的是(灰部)。
亮部
距离光源最远
的是(暗部)。
与暗面相接的 是(投影)。
灰部 暗部
投影
拓展研究:
佳作欣赏1
佳作欣赏2
佳作欣赏3
佳作欣赏4
佳作欣赏5
佳作欣赏6
பைடு நூலகம்
佳作欣赏7
佳作欣赏8
作业:
按照下图提示完成苹果或者其他熟悉物体的绘画。
要求:
1、先确定光源的方向。 2、再用黑、白、灰及投影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3、注意调子之间的关系。
(湘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光影变幻 2

(湘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光影变幻 2(湘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光影变幻2光影变化一、教材分析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第2卷:08光影变化绘画是以光为基础的。
没有光,我们就看不见客观世界,更不用说绘画了。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第2卷:08光影变化)光使物体出现在我们面前,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并显示出物体清晰的轮廓,使人们看到光影的变化现象。
这些正是我们想要在绘画中捕捉的。
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组织方面,关注六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和成长需要,关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形和色。
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与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现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本课并非专业的素描课,而是让学生体验到在丰富的明暗变化中特有的艺术魅力。
本课程属于“造型表演”学习领域,旨在培养具有个性的表演能力,并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安排上,它从欣赏画家的作品开始,创造了一个光影变化的美丽局面。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光影的变化,教材引导学生把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看成是由各种神秘的色调和形状组成的单色,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发现平面上明显的光影变化。
然后让学生了解钢笔的重量和密度会影响物体的明暗变化。
在教学中,上述基本原则和知识可以很容易地渗透到学生的游戏实践中,更加强调建模和创意设计的层次性。
“活动一”:学习内容是画一组几何图形,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图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
教材的左上角有几幅范画作品,是用心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边形、圆形以及不规则形重叠并皴上深浅变化的线来表现物体的前后层次关系。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作思维,展示学生个性,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争取作业百花齐放。
“活动2”:画一组由立方体组成的建筑,展示建筑的立体感。
教材从欣赏画家的作品开始,让学生通过不同明暗的交替对比,看到沙漠鸽的作品表现出强烈而清晰的物体立体感,给人视觉美的享受。
然后,在建筑的每一个表面上,运用由强到弱、由轻到厚的明暗绘画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明暗变化和明暗变化带来的奇妙变化。
小学美术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光影变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光影变幻》优质课公开课
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光影变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
2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的发展,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
六年级12册湘美版第8课《光影变幻》,本来作为初高中学习的理论知识,现在放到六年级进行,学生的学习实际掌握,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又是少儿美术转型期重要的学习科目,如果用专业化的素描教学方法去教处于转型期的孩子,难度很大,需要开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趣味素描”课堂教学。
3重点难点
尝试体验用铅笔的轻重变化与线条的的组织变化来表现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激趣导入课题。